直升机行业研究报告:国内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发展前景广阔_第1页
直升机行业研究报告:国内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发展前景广阔_第2页
直升机行业研究报告:国内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发展前景广阔_第3页
直升机行业研究报告:国内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发展前景广阔_第4页
直升机行业研究报告:国内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发展前景广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升机行业研究报告:国内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发展前景广阔1.行业增长具备较高的稳定性2022年全年,航空装备行业的行情走势为波动与平稳结合,总体呈现下跌趋势。航空装备行业上半年总体走势波动较大,受疫情及季节因素影响,前四个月大幅下跌;从五月开始,航空装备行业开始一改颓势,呈波动性上涨趋势;年中较为平稳,波动较小,有两次较为大幅度的涨跌,总体波动不大;年末小幅波动,略有下跌。2022年前三季度净资产收益率为5.73%,同比下跌0.25pct;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25.85亿元,同比增长12.11%。整体来看,航空装备行业2022年前三季度保持平稳增长趋势,但增速较2021年有所下降。航空工业是现代大国博弈、强国争雄的高端平台,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建设航空强国已成为国家意志。2022年1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全面开启了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坚持安全发展底线和智慧民航建设主线,明确“十四五”时期民航“一二三三四”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安全发展、创新驱动、改革开放、系统观念和绿色人文的基本原则,确定了“六个新”发展目标,构建六大体系、实施六大工程,加快构建更为安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现代民航体系。航空行业未来发展走势方面,波音发布的2022年《中国民用航空市场展望》中预测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的民用飞机机队规模在未来20年中将增长一倍以上。波音预测未来20年间,全球机队年增速在2.8%左右,代表全球的机队规模会增长80%左右。未来20年全球航司将需要41170架新飞机,单通道客机占75%,支线喷气机占5%,宽体客机占18%,货机占2%。此外,全球机队规模将近翻倍,一半交付用于替换老飞机。其中,单通道客机6370架,支线喷气机340架,宽体客机占1570架,货机205架,中国在未来20年将需要价值1.5万亿美元的8485架新飞机来服务乘客出行和贸易发展,其中该需求占到了同期全球飞机交付量的五分之一以上,三分之二以上新飞机用于满足增长需求,中国的航空公司正寻求用更加高效的机型,例如波音737MAX、787和777X来取代旧机型。2.直升机—四代机型更迭成军民通用代表据《中国直升机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报告表示,直升机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独有的自然环境和当前社会发展现状,相对世界其他国家,直升机为我国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国国境线漫长、地理环境复杂、边防巡逻及守卫任务艰巨、高原与山地众多、河流纵横交错、自然灾害频发,同时广袤的森林和草原也需要巡查和保护。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我国面临着维持社会稳定、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等问题,同时需要满足广大人民对高科技产品更加贴近于日常生活的美好愿望,因此,从国防建设、反恐维稳到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到农林作业、地质勘探,再到旅游观光、飞行培训,直升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环节。该报告还表示,直升机产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能力和军民通用性。直升机产业链条长,包括上下游产业,覆盖几乎所有工业门类,集成近百种科学和千余项技术。直升机产业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技术支持,而这也是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发展的契机,利用直升机产业万亿的市场规模,以直升机产业发展为引领,可带动关联产业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直升机无论是技术特点还是应用领域,都具有很好的军民通用特性。直升机是以平台研发为基础,通过改型改装可以实现特定的功能,因此从平台研发技术角度出发,直升机技术具有很好的复制性。直升机应用领域的通用性在抢险救灾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军用运输直升机在抢险救灾行动中的表现足以说明一切。警用直升机作为维护社会安定、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是军民协作最好的典范。因此直升机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我国军民协作发展的新高点。1903年莱特兄弟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可操纵的固定翼飞机。由于直升机技术的复杂和发动机的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它的出现比固定翼飞机晚了三十多年。1939年9月14日,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研制的VS-300直升机成功首飞,被认为是第一架实用的直升机。西科斯基因此被称为现代直升机之父。随着研制理念和设计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直升机从诞生到现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目前,航空学家通常把直升机分成四代,这四代直升机都有各自的典型技术特征。3.市场由欧美主导,国产直升机前景可期3.1市场概况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及其他多重风险因素叠加影响,全球直升机市场表现较为疲软。据《2022WorldAirForces》报告显示,全球军用直升机约2.2万架。在全球现役的1.9万架军用直升机中,美国拥有5463架,占全球军用机队的27%;俄罗斯为1543架,占全球军用机队的8%。北美依然是军用直升机最大的市场,共有5581架,其次是亚太地区,共有军用直升机4876架,欧洲保有量为3323架。民用直升机方面,根据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GAMA)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民用直升机交付量为877架,其中活塞直升机179架,涡轮直升机698架。2020年,全球民用直升机交付量为709架,较2019年下降19.2%,其中涡轮直升机交付量为567架,活塞直升机142架,交易规模达到34亿美元。2021年全球民用直升机交付量为860架,同比上升21.3%,其中活塞直升机181架,涡轮直升机679架,交易规模42亿美元,同比上升22.6%。2021年全球民用直升机空客直升机、贝尔、莱奥纳多和罗宾逊等4家制造商的交付量约占全球民用直升机交付量的绝大部分。其中,空客直升机2021年交付量为311架,位居全球交付量的首位,比尔交付量为163架莱昂纳多交付量为115架,罗宾逊交付量为244架,其中受欢迎机型为空客直升机的H125/H125M,2021年交付量为135架。在机队组成上,据报告《全球民用直升机市场研究与分析》显示,涡轮直升机机队规模约3万架,占比约为77%,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以及亚太地区,其中欧洲民用涡轮直升机机队规模为205架,占比约为32%;北美地区民用涡轮直升机机队规模为7457架,占比约为26%。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民用涡轮直升机市场,机队规模达5778架。涡轮直升机主要制造商有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莱昂纳多公司、贝尔公司、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和西科斯基公司。这五大公司的直升机产品性能良好、任务能力强、吨位齐全,市场保有量大。活塞直升机方面,全世界大约有9400架活塞直升机,主要机型包括R22系列、R44系列、ENSTROM280系列和S-300系列。制造商主要有罗宾逊公司、施韦策和恩斯特龙公司,其中罗宾逊公司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3.2我国直升机发展现状我国直升机工业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10月从苏联引进米-4直升机图样资料开始生产直5型直升机,开启了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历程。随后通过引进生产了直8和直9直升机,自行设计研制了直11直升机。中国直升机产业始终坚持“一机多型、系列发展”和“自主发展为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的方针,由已有机型改型发展了几十个型号,服务于陆、海、空三军,社会公益和国民经济建设。尤其是直10武装直升机和某型运输直升机的研制和生产,使得我国具备了研制生产第三代直升机的能力,并建立第四代直升机研制能力,奠定了产业化发展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形成了跨越式发展的局面。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薄弱、低空空域管制严格等原因,我国直升机装备尚处于起步阶段,机队规模较小,大量市场份额被欧美制造商抢占。国内直升机产业发展的羸弱造成了今天国内民用直升机保有量小,国产直升机在民用直升机领域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的尴尬境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整个社会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本应该在此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直升机产业却发展缓慢,尤其在民用直升机领域一直没有获得实质性突破。为了完成国家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的目标,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必须加快直升机产业发展,以直升机技术发展、产品发展和市场开发为基础,促进直升机产业转型升级。世界直升机技术来源于欧美,我国一直以来都在学习和跟踪欧美先进的直升机技术。最近十多年来,我国直升机技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现已基本形成研制生产当代直升机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化发展的工业基础。我们已经掌握了直升机总体设计与优化、气动、动力学、结构设计等直升机设计技术,对直升机各个系统从设计研发到试验已经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管理体系,同时也更加关注直升机前沿技术的发展,包括智能旋翼、复合直升机、直升机电动技术、高速直升机等,保持我国直升机技术的先进性。我国直升机技术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论证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良好发展势头。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通用航空器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通航市场航空器规模持续扩大。据中国民航局统计,截至2020年末,我国通航在役机队规模达到2,892架,较2019年新增185架,其中民用直升机机队规模为923架,约占我国通航市场的32%。2020年,我国通航飞行小时总数为98.4万小时,其中民用直升机飞行小时总数为19.9万小时,占比为20.2%。从作业分布看,我国民用直升机主要服务于空中巡查、航空护林、城市消防等作业类飞行和石油服务、空中浏览、公务飞行等载客类飞行,两类作业的飞行小时占民用直升机飞行小时总数的72.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直升机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给我国的直升机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较长时期内,中国对民用直升机开放空域并开始生产自主设计的民用直升机,对中国市场直升机需求的扩张做出有力贡献。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国家颁布《中国制造2025》、《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加速通用航空发展的规划,这些重大政策的出台,给我国直升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根据《“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国家支持用好现有资源,统筹长远发展,加快构建应急反应灵敏、功能结构合理、力量规模适度、各方积极参与的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引导和鼓励购置大型、重型航空器,提高快速运输、综合救援、高原救援等航空应急能力,增加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数量。3.3直升机行业特点及竞争格局直升机无论是技术特点还是应用领域,都具有很好的军民通用特性。据《中国直升机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表示,直升机是以平台研发为基础,通过改型改装可以实现特定的功能,因此从平台研发技术角度出发,直升机技术具有很好的复制性。直升机应用领域的通用性在抢险救灾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军用运输直升机在抢险救灾行动中的表现足以说明一切。警用直升机作为维护社会安定、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是军民协作最好的典范。除此之外,直升机产业还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能力。直升机产业链条长,包括上下游产业,覆盖几乎所有工业门类,集成近百种科学和千余项技术。直升机产业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技术支持,而这也是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发展的契机,利用直升机产业万亿的市场规模,以直升机产业发展为引领,可带动关联产业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民用直升机,发展民用直升机产业可以带动相关高科技产业的升级与转型。美国有超过10000架的各类民用直升机,有数千家的通航企业,这些企业的飞行人员、机务人员、管理人员共计上百万,这类人员处于第三产业的高端,其所带动的规模效应是其他产业所无法比拟的,而围绕民用直升机租赁、保险等业务发展起来的产业更是无法计算。同时,围绕直升机使用将需要大量的机场和起降点,这些机场和起降点的建设又将带动建筑、通信导航、交通、特种机械等产业的发展,形成又一经济的增长点。当前世界直升机的竞争格局处于三足鼎立,后起之秀奋起直追的状态。目前全世界有近20个国家能够制造直升机,除美国、欧洲和俄罗斯外,日本、韩国、印度、巴西和波兰等国也纷纷将直升机制造业列为21世纪战略性产业而竞相加速发展。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直升机生产国和使用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直升机市场和西科斯基、贝尔、波音三大直升机制造商。但近年来,美国在直升机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受到来自欧洲强有力的挑战。欧洲直升机产业发达,特别在民用直升机研制、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俄罗斯自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危机后,直升机的产量和出口量不断下降,但近年来俄罗斯直升机制造业取得了一定进步,军用直升机发展较快,民用产品也取得一定进展。目前,全球各主要直升机制造商正按各自不同的商业战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空客直升机通过均衡发展的生产线,在民用和军用市场中取得成功,并通过地区子公司和合资企业覆盖全球。莱奥纳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产品研制与开发,同时加强风险合作。贝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产品的改进改型,并致力于用户的使用维护保障。波音将生产线集中在少量非常成功的军用型号上。西科斯基在军用市场占有优势,在民用市场针对特定领域成功开发相应机型,并在零部件市场获得收益。俄罗斯直升机则继续对其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进行整合,并已开始有选择地进行产品研制。当前直升机正处于不断技术革新的发展阶段,市场需求正不断推动直升机技术的进步。目前常规构型直升机已经开始从第三代产品向第四代产品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投放市场的产品大多属于此类。最新机型有空客直升机公司的H160和贝尔525直升机,前者将自动控制和智能化技术发挥到极致,后者将成为世界第一款搭载电传飞控的民用直升机,同时以高速为主要特征的第五代新构型旋翼机技术加速发展,AW609倾转旋翼机取证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此外,一些轻小型无人直升机产品也已经投放市场。我国直升机产业虽然历经数十年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在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客户服务体系、供应商体系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根据美国独立后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和德国李斯特的经济学观点,我国直升机产业仍然属于幼稚型产业,其基础和竞争力薄弱,虽然产业出现的时间较早,但是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因素,其尚处于发展初期,与欧美一些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4.直升机产业链直升机主要由机身和升力、动力、传动三大动部件和机载飞行设备组成。机身用来支撑和固定直升机各个部件,将各个系统连成一体,用来运载人员、设备和物资等。机身外部的设计对直升机的飞行性能、操纵性和稳定性均有重要的影响。按照直升机生产制造顺序,直升机产业链可分为原材料、零部件、子系统、整机以及维修检测五部分。其中子系统包括动力系统、飞行设备、传动系统、通信导航系统以及旋翼系统等。4.1原材料直升机及零部件产品对原材料的性能具有较高要求,其用材多选用强度高、重量低、耐腐蚀性强、可塑性好的材料,多为特种铝材、特种钢材、钛合金等特种稀有原材料以及碳纤维、树脂基等航空复合材料,其中复合材料是重点,因复合材的出现和大规模应用,飞机设计制造正在走向一条变革之道。金属材料由于材料的发展,钛合金、特种铝材、特种钢材的发展,航空制造金属材料可用范围得到显著拓宽、材料品质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宝钛股份:公司主要从事钛及钛合金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是中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科研基地。公司拥有国际先进、完善的钛材生产体系,主要产品为各种规格的钛及钛合金板、带、箔、管、棒、线、锻件、铸件等加工材和各种金属复合材产品。公司的产品中钛材应用于众多领域,其中航空、航天、船舶方面:主要用作宇宙飞船的船舱骨架,火箭发动机壳件,航天方面的液体燃料发动机燃烧舱、对接件、发动机吊臂,飞机上的发动机叶片、防护板、肋、翼、起落架等,舰船上的水翼、行进器等。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46亿元,同比增加20.94%。西部超导:公司主要从事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材料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是我国高端钛合金棒丝材主要研发生产基地;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也是国际上唯一的铌钛铸锭、棒材、超导线材生产及超导磁体制造全流程企业;也是我国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重点研发生产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产品有三类,第一类是高端钛合金材料,包括棒材、丝材等;第二类是超导产品,包括铌钛锭棒、铌钛超导线材、铌三锡超导线材和超导磁体等;第三类是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包括变形高温合金和高温合金母合金等。公司产品以“国际先进、国内空白、解决急需”为定位,始终服务国家战略,补上了我国新型战机、大飞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舰船制造所需关键材料的“短板”。2021年公司全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9.27亿元,较同期增长38.54%,其中高端钛合金材料产量7105.12吨,销量6813.49吨,实现收入24.58亿元,较同期增长37.90%。万泽股份:公司专注高温合金材料和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致力于研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精密铸造叶片、高温合金粉末盘件、高温母合金及其合金粉末等。公司已掌握精密铸造叶片核心技术,并成功使用自主研发的镍基高温母合金试制出高品质的等轴、定向及单晶涡轮叶片,相关产品已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航天动力、机车动力等产业。图南股份:2公司从事的业务属于先进金属材料行业,主要涉足的先进金属材料为高温合金及特种不锈钢,另外还包括精密合金、耐蚀合金、高电阻电热合金等材料。公司专注于高温合金、特种不锈钢等高性能合金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电装备等军用及高端民用装备制造领域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非金属材料中航高科:公司主要业务分为“航空新材料”和“高端智能装备”两大板块,业务涵盖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轨道交通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等应用领域。公司聚焦新材料生产交付和生产经营任务,加强精益生产管理,确保供应链和生产经营平稳,生产效率和运行质量持续提升。航空工业复材预浸料产品生产管理持续优化,强化全链条质量控制,建立重点原辅材料指纹数据库,完善主要预浸料产品的PCD过程控制文件体系。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0762万元,同比增长30.77%;实现净利润59127.77万元,同比增长37.56%。复合材料直升机低空低速飞行器的任务特性,与高空高速固定翼飞机存在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飞行高度一般在3000m以下,甚至在一树之高15~30m之间,巡航速度约在280km/h,舰载直升机甚至常低空掠海飞行,因此其服役环境极其恶劣,主要为湿/热、干/寒、沙尘/雨淋及海水等自然环境条件。直升机结构选用具有较优耐候性和耐腐蚀性的复合材料,是其环境适应性设计的最佳选择,可满足在上述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苛刻使用要求。同时,直升机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拥有旋翼,旋翼作为直升机独有的动部件,其动力响应产生高周疲劳环境,且直升机在地空地循环效应诱发下存在低周疲劳环境,因此选用具有最佳抗疲劳特性的复合材料将是直升机追求结构效益的最有效途径。基于复合材料高比强度和高比模量带来的减重优势、铺层剪裁设计性可在不同方向产生所需力学性能、可制备表面高光滑度的复杂双曲率部件以达到气动减阻效应、可整体成型减少部件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及较优耐腐蚀和耐化学物质特性等诸多优点,复合材料在直升机结构设计制造上日趋重要。光威复材是国内从事复合材料制造的代表性企业。公司借助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军、民领域应用迅速发展的时机,以募投项目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为依托,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研发、设计及技术创新能力,与国内科研院所、各主机厂所合作,充分利用公司产业协同资源和各项资质条件以及全产业链布局的竞争优势,向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制领域延伸,跟踪和开发先进复材制造技术和高端构件,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军、民领域的规模化工业应用培育和开拓市场,为公司向高端复合材料领域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2零部件中直股份:中直股份是国内直升机制造业中规模最大、产值最高、产品系列最全的主力军,现有核心产品既涉及直升机零部件制造业务,又涵盖民用直升机整机、航空转包生产及客户化服务,构建了系统与集成级的解决方案优势,为政府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航空产品与服务,成为国内领先的直升机和通用飞机系统集成和整机产品供应商,同时也是致力于高端装备制造的现代化工业企业。2021年公司合并报表实现营业收入2,178,985.47万元,同比增长10.86%;净利润91,350.17万元,同比增长20.5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1,321.15万元,同比增长20.53%。基本每股收益1.5492元/股,同比增长20.5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0%,同比增加1.18个百分点。航发动力:公司是国内唯一能够研制涡喷、涡扇、涡轮、涡桨、活塞等全谱系军用航空发动机的企业,是中国航发旗下航空动力整体上市唯一平台。在国际上,公司是能够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产品的少数企业之一。公司经营模式为多元化经营,坚持聚焦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主业,面向军用、民用两大市场。公司主要业务分为三类: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外贸出口转包业务、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主要产品和服务有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整机、部件,维修保障服务以及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出口转包等。公司产品用于为航空器、舰船提供动力。2021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66,521.32万元,同比增长19.10%,其中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实现收入3,188,463.10万元,同比增长21.87%;外贸出口转包业务实现收入129,172.75万元,同比减少14.42%;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实现收入48,885.47万元,同比减少17.55%。中航高科:公司主要业务分为“航空新材料”和“高端智能装备”两大板块,业务涵盖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轨道交通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等应用领域。截至2021年末,公司拥有航空工业复材、优材百慕、京航生物、航智装备及万通新材五家全资/控股子公司。航空工业复材(全资子公司)是集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主要产品为航空复合材料原材料、民用航空结构件和民用领域复合材料零部件,面对国内航空市场和非航空市场领域。优材百慕(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民航飞机用航空器材、轨道车辆制动产品、高温复合材料制品、特种车辆制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民航飞机机轮和刹车装置的维修业务。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8.08亿元,同比增长30.77%;实现净利润5.91亿元,同比增长37.56%。中航重机:公司主要从事的业务主要涉及锻铸、液压环控等业务。公司锻造业务的国内产品主要涉及飞机机身机翼结构锻件、中小型锻件,航空发动机盘轴类和环形锻件、中小型锻件,航天发动机环锻件、中小型锻件,汽轮机叶片等。2021年,公司锻铸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6.99亿元,同比+34.49%。公司的液压环控业务相关产品主要为高压柱塞泵及马达以及多种材质、多种形式的热交换器及环控附件,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的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领域。对于航空用零部件,公司主要生产民用航空零部件,部分产品批量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并为美国GE、史密斯等公司配套生产民用航空零部件。2021年,公司液压环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91亿元,同比+21.78%。航发控制:作为国内主要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生产企业,公司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及衍生产品、国际合作业务、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三大业务。其中,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及衍生产品主要包括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及衍生产品的研制、生产、修理、销售与服务保障;国际合作业务主要是为国外知名航空企业提供民用航空精密零部件的转包生产,如航空发动机摇臂、飞控系统和燃油系统滑阀偶件、发动机泵壳体组件及其他精密零件的制造;非航产品及其他业务主要包括以动力控制系统核心技术为依托,重点向兵器、汽车等动力燃油与控制系统及衍生产品研制、生产、试验、销售、维修保障拓展。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5,678万元,同比增长18.25%;实现利润总额59,570万元,同比增长33.37%。海特高新:公司是以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高性能第二代/第三代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三位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是我国第一家民营航空装备研制与技术服务公司,是国内目前唯一同时拥有运输飞机、公务机、航空部附件CAAC、EASA、FAA等许可的民营航空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公司主要业务有航空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客机机舱氧气系统研发与制造、航空装备自动控制系统研发与制造。公司还参与机电一体化系统研发与制造,某型直升机电动救援绞车已实现批量列装,该产品应用于多型号运输直升机,是国内首家严格按照特种技术公司规范研制程序研发的直升机。航发科技:公司主要业务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主要分为内贸航空及衍生产品、外贸转包产品两个业务板块。公司现有500多种、3600余台各门类齐全的加工设备及试验检测仪器,拥有25万余平方米各类加工厂房;具备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产品研制所需的工程设计、加工制造、理化检测及各类综合性能试验能力。公司另一主要业务为航空轴承,子公司中国航发哈轴所生产的航空轴承,专业性强,附加值高,产品质量好,行业知名度较高。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5亿元,同比上涨28.79%。龙溪股份:公司业务主要为关节轴承、圆锥滚子轴承、齿轮/变速箱、电脑针织机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通过控股子公司开展供应链服务与生产物资贸易,2021年集团营业收入一半以上来源于母公司关节轴承业务,利润主要来自母公司的贡献。关节轴承是母公司的核心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工程机械、载重汽车、冶金矿山、水利工程等传统配套市场及国内航空航天、建筑路桥、新能源等高端市场和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4.3机载系统直升机的机载系统主要包括机电系统和航电系统两类。航电系统是指飞机上所有电子系统的总和,是飞机平台实现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核心系统,其性能和技术水平不仅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现代战斗机的作战性能,也成为先进战机的重要标志。航电系统具体指安装在飞机上或悬挂在飞机上的所有电子和机电系统及子系统(含硬件和软件),包括无线电通信系统、导航系统、飞行控制系统、火力控制系统、侦察监视系统、电子战系统、数传系统等。机电系统是飞机上执行飞行保障功能的所有飞机系统的总称,国外通常称为公共设备系统,是通过机、电、气、液等各种二次能源的产生、传输、转换,利用飞机的相关信息,采取一定的做功方式,完成各种飞行保障功能。其与机体结构、动力系统和航空电子系统一样,是飞机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能系统。机电系统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飞机的整体性能,同时对飞机的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国内的直升机机载系统主要有中航电子、中航机电、中航电测等国有企业和晨曦航空等民营企业。中航电子:中航电子是航空工业集团旗下航空电子系统的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航空电子系统解决方案,业务领域涵盖防务航空、民用航空、先进制造业三大领域,产品谱系覆盖飞行控制系统、雷达系统、光电探测系统、座舱显控系统、机载计算机与网络系统、火力控制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大气数据系统、综合数据系统、控制板与调光控制系统等十大系统在内的航空电子相关领域,以及为电子信息、智能系统、机电自动化、基础器件等先进制造业领域提供相关配套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及服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98.39亿元,同比增长10.93亿元,增幅12.5%;实现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62亿元,增幅24.8%;实现归母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1.68亿元,增幅26.6%。中航机电:公司致力于为防务和民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主要经营航空机电产业相关系统,目前产品谱系覆盖液压系统、燃油系统、环境控制系统、航空电力系统、高升力系统、武器与悬挂发射系统及基于航空机电核心技术发展的汽车座椅系统、空调压缩机、高压氧舱、等静压机等相关领域。公司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99,220.48万元,较2020年1,222,409.88万元增加276,810.60万元,增长22.64%;实现利润总额152,778.37万元,较2020年134,802.35万元增加17,976.02万元,增长13.34%。公司持续聚焦主业,航空产品营业收入111.63亿元,占年度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4.46%,同比增长23.85%。公司依托军用航空核心技术优势大力拓展民用航空产品,随着C919为代表的国产民机产能释放,以及民机机电系统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民机产品配套从初级向中高级产品发展,从单个产品向系统级产品的发展,未来公司民机机电系统市场规模潜力巨大。中航电测:公司目前业务和产品主要涉及飞机测控产品、电阻应变计、应变式传感器、称重仪表和软件、机动车检测系统、驾驶员智能化培训及考试系统、智慧物流分拣系统、电磁阀人造宝石及其制品等多个方向及领域,按照业务属性划分为航空军品、传感控制、智能交通等业务板块。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280.20万元,较上年增长10.39%;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4,978.43万元,较上年增长13.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700.79万元,较上年增长16.95%。伴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推进,跨域能力发展已成为主线,航空军品业务迎来发展机遇期,“十四五”正式进入装备放量建设期。航空机载设备专业化发展加速,飞机配电系统向分布式配电系统和负载自动管理系统方向发展;航空装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测控核心技术的驾驶舱控制分系统、直升机吊挂投放系统、旋翼刹车系统等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晨曦航空:公司立足于航空领域,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航空机电产品及提供相关专业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及服务涉及航空惯性导航、航空发动机电子及无人机领域。其中,航空惯性导航产品包括挠性捷联惯性综合导航系统、光纤捷联惯性综合导航系统、激光捷联惯性综合导航系统、压电捷联惯性综合导航系统和导航计算机组件;航空发动机电子产品包括航空发动机参数采集器、飞控计算机和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等。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22,417.67万元,较上年同期27,075.77万元下降17.20%。主要原因系2021年公司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及响应政府防疫要求,同时部分国产器件采购周期延长使得相关产品交付延期。4.4整机制造目前国内直升机整机总装、生产制造方面的上市公司中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为中直股份。中直股份:公司是国内直升机制造业中规模最大、产值最高、产品系列最全的主力军,现有核心产品既涉及直升机零部件制造业务,又涵盖民用直升机整机、航空转包生产及客户化服务,构建了系统与集成级的解决方案优势,为政府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航空产品与服务,成为国内领先的直升机和通用飞机系统集成和整机产品供应商,同时也是致力于高端装备制造的现代化工业企业。为推动民用直升机产业发展,大力开拓民用直升机市场,推动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基地建设及支持AC312E、AC332、AC352等型号在天津研制生产交付,促进AC313A直升机在景德镇研发取证,公司于2021年向哈飞航空增资5.53亿元,向昌河航空增资5.4亿元,并将天津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转为哈飞航空的全资子公司管理,为将哈飞航空和昌河航空打造成为集研发、制造、销售、客户支援、培训、加改装为一体的民用直升机产业基地,进一步提供资本支持,增强哈飞航空和昌河航空的资本实力和运营能力,有效提升企业发展后劲与经营效益,充分发挥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引导社会资本聚焦航空主业发展实体经济的作用。2021年中直股份合并报表实现营业收入2,178,985.47万元,同比增长10.86%;净利润91,350.17万元,同比增长20.5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0%,同比增加1.18个百分点。4.5航空维修、航空租赁根据GlobaljetCapital(GJC)在2021年年中发布的预测,到2025年,新公务机和二手公务机市场的总交易量预计将达到162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7.4%,在2021年,北美及亚洲公务机交易市场已开始增长,中国的公务机运营及维修公司应提前准备应对未来几年国际公务机市场的增长趋势。随着中国机队规模的不断扩张和机龄的增加,将推动航空维修、飞行培训、航空租赁、客机改货机、飞机拆解等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据波音预测,未来20年,中国的民航服务市场机遇将达到1.8万亿美元。海特高新:公司提供航空技术服务,包括飞机大修、飞机拆解、飞机整机喷漆、航空部附件维修、航空租赁等。航空部附件维修方面,公司积极开拓特定客户的维修市场和国产大飞机维修能力、产品开发能力。航空租赁方面,为完善航空产业链条,公司开展飞机租赁、航空发动机租赁、飞行模拟机租赁等业务,通过设计租赁方案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服务,储备客机改货机飞机资源,发挥公司在飞机客机改货机、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D级全动飞行模拟机研发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公司航空业务全产业链的高度协同,业务涵盖国内国际优质客户。航新科技:公司业务已覆盖设备研制及保障、航空维修及服务两大领域。设备研制及保障业务领域主要涵盖机载设备研制、检测设备研制、飞机加改装业务、大数据业务;航空维修及服务业务领域主要涵盖部件维修保障、整机维修保障(包括基地维修、航线维护、飞机内饰改装和飞机喷涂)、航空资产管理业务,近年来,市场从主要集中在中国及东南亚扩展到欧洲、中东、北非等更广阔的全球市场。中信海直:公司作为中国通用航空业的领先企业,一直保持和扩大直升机海上石油服务的发展优势,积极拓展陆上通用航空和航空维修业务,努力开发通用航空新业务,依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强大的品牌资源深入构建通航产业链,深耕通航产业细分领域。其中通航维修业务,公司坚持做好自有直升机保障的同时将通航维修优势推向市场,增进与国内科研院所、原厂的沟通与合作,加大技术交流力度,持续推动联合PAM件等项目研发设计,助力国产民机发展。4.6通用机场通航是以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生产作业服务、商业企划服务和大众消费服务的通用航空飞行活动,具有产业链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的特点。民用机场分为通用机场和公共运输机场。通用机场就是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而使用的机场,也就是专门为民航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起降的机场。包括可供飞机和直升机起飞、降落、滑行、停放的场地和有关的地面保障设施与运输机场主要承担客货运输功能相比,通用机场功能复杂多样,包括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也包括空中游览、文化体育、教育训练等消费类飞行活动,同时还包括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等公益类飞行活动。通用航空是民航业两翼之一,是衡量民航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通用航空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通用机场建设是补足基础设施短板、解决“落地难”问题的关键举措。随着我国通用航空利好政策密集出台,通用航空发展环境逐步改善,通用机场建设推进显著加速。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国家有关部委“放管服”力度不断加大,内容不断深化,法规不断完善,我国通航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数量规模和相关产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2019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提出要大力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垦区林区等交通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具备旅游、农业作业、应急救援等功能的通用机场建设。2022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会议指出,要布局建设一批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另外,《纲要》还指出要培育充满活力的通用航空市场,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扩大短途运输、航空消费等市场规模,推动低空飞行旅游发展,积极发展无人机物流递送等。由此可见,加强通用机场建设,既是国家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强国的需要,又是促进通航产业、发展低空经济的需要。近十年,是国家高度重视通用航空发展的十年。在通用航空利好政策推动和市场积极培育的合力作用下,省、地、县三级政府发展通用航空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我国的通用机场建设进入了崭新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通用机场从布局、规划、审批,到建设、运营、支持,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通用机场建设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通用机场数量得到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全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达到了370个,比六年前增加了70个;获得经营许可证的传统通航企业599家,比六年前增加了318家。5.直升机行业未来增长逻辑为完成国家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的目标,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必须加快直升机产业发展,以直升机技术发展、产品发展和市场开发为基础,促进直升机产业转型升级,我国直升机产业潜力十足。根据《“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国家支持用好现有资源,统筹长远发展,加快构建应急反应灵敏、功能结构合理、力量规模适度、各方积极参与的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引导和鼓励购置大型、重型航空器,提高快速运输、综合救援、高原救援等航空应急能力,增加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数量。《“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指出,我国民航发展要锚定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目标,按照“十四五”时期“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安全发展底线和智慧民航建设主线,以绿色化、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发展为导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质量效益、产业协同,加快构建更为安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现代民航体系,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实现由单一民航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跨越奠定坚实基础。上述文件为我国民航及直升机产业发展作出了相应指引规划,预示着我国直升机等通航产业发展具有较大潜力和前景。我国军用直升机数量上与美国、俄罗斯还有不小的差距,根据报告《WorldAirForces2022》相关数据,美国拥有军用直升机5463架,占全球27%,俄罗斯拥有军用直升机1543架,占全球8%,中国拥有军用直升机912架,仅占比全球5%。我国军用直升机保有量虽位列世界第三,但仅为美国的六分之一,与俄罗斯也有600架的差距,因此,我国军用直升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民用直升机方面,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通用航空器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通航市场航空器规模持续扩大。据中国民航局统计,2020年末,我国通航在役机队规模达到2892架,较2019年新增185架,其中民用直升机机队规模为923架,约占我国通航市场的32%。2020年,我国通航飞行小时总数为98.4万小时,其中民用直升机飞行小时总数为19.9万小时,占比为20.2%。从作业分布看,我国民用直升机主要服务于空中巡查、航空护林、城市消防等作业类飞行和石油服务、空中浏览、公务飞行等载客类飞行,两类作业的飞行小时占民用直升机飞行小时总数的72.3%。我国民用直升机市场主要以罗宾逊、空客直升机、贝尔等国外制造商为主。罗宾逊是我国民用直升机领域机队规模最大的制造商,机队规模为340架,市场份额为36.8%;空客直升机机队规模为330架,贝尔直升机机队规模为158架。三家制造商合计占有我国民用直升机市场份额的77.4%,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根据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27年中国民用直升机规模将达到3500架以上,并以此为基础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和带动效应。通用机场方面,我国2022年全国注册通用机场共399个,其中跑道型机场186个,直升机机场170个,跑道型机场(兼表面直升机机场)40个,其他类型机场3个。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国家一体化机场系统计划2015-2019》,2014年,美国列入FAA机场计划的通用航空机场2942个,对比美国,中国通用机场建设规模有较大空间。从结构来看,美国直升机场占通用机场比例达到73%,而中国通用机场中直升机机场仅占46.2%,目前直升机场较为欠缺。2025年,中国基本要实现每一个地级市都要有通用机场的目标。随着政策可能放宽,通航市场增长潜力非常大。考虑到中美人口差异、经济差距,地理特征,按照中国690个市和1420个县的行政规划。我们认为,2025年,中国通用机场数可能达到700个。结合美国直升机占通用机场73%的比例及我国现有各类通用机场数量,我们预计到2025年新建直升机机场260个,总量约430个,占通用机场比例提升到60%左右。随着通用机场数量增加,通用航空器需求也将快速提升。截止2022年9月,中国在册通用航空器数量3329架,平均通用机场拥有的航空器数量从2018年的12.35下降至2022年的8.34。我们预计,2025年平均通用机场拥有的航空器数量将回升到11左右,因此我国通用航空器数量或将达到7700架左右,依据2025年我国直升机场数量预计,我国到2025年直升机数量或将达到4730架左右。6.投资分析中直股份:国内直升机制造业的主力军中直股份是国内直升机制造业中规模最大、产值最高、产品系列最全的主力军,现有核心产品既涉及直升机零部件制造业务,又涵盖民用直升机整机、航空转包生产及客户化服务,构建了系统与集成级的解决方案优势,为政府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航空产品与服务,成为国内领先的直升机和通用飞机系统集成和整机产品供应商,同时也是致力于高端装备制造的现代化工业企业。中直股份是国内直升机制造业的主力军。公司研制的AC311A直升机形成了国内第一部直升机索降作业标准,填补了国内该项飞行验证科目空白;4吨级AC332直升机部装生产线并投入使用;运12F时间域飞机完成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系统功能试飞,航空物探能力得到全面验证;JL-4A/1型螺旋桨取得型号合格证,成为国内首款获得型号批准的复合材料螺旋桨,填补了我国民用复合材料螺旋桨领域研制的空白;JL-15空气螺旋桨项目完成金属桨联调试验和复合材料螺旋桨原理样机试制;DQ-15空气螺旋桨项目通过试制实施方案评审;公司研制的世界最大轴流压缩机用高功率密度多腔结构复合材料叶片顺利通过产品转批评审,填补了国内多壁腔结构叶片空白。公司秉持“扶摇直上,无所不达”的产品理念,研发制造多型不同吨位、满足各类用途的AC系列民用直升机,以及运12和运12F系列通用飞机。公司产品结构合理,产品谱系健全,涉足民用直升机、通用飞机、国产直升机零部件制造、航空转包生产和客户化服务等多领域,为政府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航空产品与服务,成为国内领先的直升机整机产品供应商,同时也是致力于高端装备制造的现代化工业企业。光威复材: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军企业,深耕复合材料领域公司拥有深厚的产业发展背景和多年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加工制造经验,近二十年来,致力于碳纤维的国产化和碳纤维产品升级和系列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引擎,成功研发高强、高强中模、高模、高强高模系列化碳纤维产品,形成并积累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制造技术等,并成功应用于产业化生产,产品在航空、航天、兵器、电子通讯、清洁能源、工业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公司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公司是最早开启碳纤维国产化的民营企业,率先成功实现了碳纤维及碳纤维预浸料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技术,实现了碳纤维核心装备技术完全自主可控。源于技术领先的市场先入优势为持续的业务开发赢得了空间。国产碳纤维发展以军用为牵引,追求质量稳定性,不仅需要经历全面、复杂而漫长的系统性应用验证过程,并涉及面广、投入巨大、代价高昂。在国外严格封锁、国防急需的历史背景下,公司作为民营企业中碳纤维研制的先行者,推进碳纤维等材料的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有力的保障了国防装备发展所需,形成了稳定的供货局面并确立了市场先入优势,在形成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也为后续民品业务的发展赢得了空间。中航重机:航空锻件技术优势凸显,居行业领先水平中航重机主要从事锻铸、液压环控等业务,其中航空锻造业务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在航空器制造产业中位于中游。分行业来看,2021年公司锻铸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6.99亿元,同比+34.49%,营业收入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达76.21%。其中,航空业务实现收入57.31亿元,同比+37.02%,占锻铸板块收入比为85.55%。锻铸造业作为机械制造基础性行业,对装备制造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命脉不可或缺的战略性基础行业。锻件是装备制造行业的基础,在航空、船舶、工程机械、电力设备、高速列车等均大量使用,在机械装备中,锻件在整机中所占比重较高,其中85%左右的飞机构件为锻件。公司锻造业务涉及国内外航空、航天、电力、船舶、铁路、工程机械、石油、汽车等诸多行业。国内产品主要是飞机机身机翼结构锻件、中小型锻件,航空发动机盘轴类和环形锻件、中小型锻件,航天发动机环锻件、中小型锻件,汽轮机叶片,核电叶片,高铁配件,矿山刮板,汽车曲轴等产品。国外产品主要为罗罗、IHI、ITP等公司配套发动机锻件,为波音、空客等公司配套飞机锻件。航发动力:航空发动机领军企业,增长确定性高公司是国内唯一能够研制涡喷、涡扇、涡轮、涡桨、活塞等全谱系军用航空发动机的企业,是中国航发旗下航空动力整体上市唯一平台。航空发动机位于直升机等航空器产业链的中游,也是中游产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公司是能够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产品的少数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业务分为三类: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外贸出口转包业务、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主要产品和服务有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整机、部件,维修保障服务以及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出口转包等。公司产品用于为航空器、舰船提供动力。公司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