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设计5篇-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e63bbed256302f4da80b7e099974cf/70e63bbed256302f4da80b7e099974cf1.gif)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设计5篇-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e63bbed256302f4da80b7e099974cf/70e63bbed256302f4da80b7e099974cf2.gif)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设计5篇-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e63bbed256302f4da80b7e099974cf/70e63bbed256302f4da80b7e099974cf3.gif)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设计5篇-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e63bbed256302f4da80b7e099974cf/70e63bbed256302f4da80b7e099974cf4.gif)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设计5篇-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e63bbed256302f4da80b7e099974cf/70e63bbed256302f4da80b7e099974c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设计5篇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和同学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预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以下是我整理的《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设计,供您阅读,参考。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设计1
一、预习目标
通过预习并且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达到简洁的了解一下波的叠加和干涉,达到感性熟悉的地步。
二、预习内容
1.在介质中经常有几列波同时传播,例如把两块石子在不同的地方投入池塘的水里,就有两列波在水面上传播.两列波相遇时,会不会像两个小球相碰时那样,都能转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呢?
2.预习完毕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波的叠加这现象。
3.什么叫做波的干涉,两列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什么啊?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波的叠加和波的干涉的关系。
三、提出怀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怀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怀疑点怀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波的叠加原理.
(2).知道什么是波的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
(3).知道干涉现象也是波特有的现象.
二、学习过程
1、波的叠加
【演示】在一根水平长绳的两端分别向上抖动一下,就分别有两个凸起状态1和2在绳上相向传播.(参见课本图10-28)我们可以看到,两列波相遇后,彼此穿过,连续传播,波的外形和传播的情形都跟相遇前一样,也就是说,相遇后,它们都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彼此都没有受到影响.
认真观看两列相遇的水波,也可以看到两列水波相遇后,彼此穿过,仍旧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连续传播,就像没有跟另一列水波相遇一样.
(1).位移特点
当两个波源产生的两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的每个质点都要同时参加两个分运动,在任一时刻,第一列波使某个质点a振动所产生的位移是x1,其次列波同时使质点a振动所产生的位移是x2,则质点a的位移就是这两列波分别产生的位移的矢量和.
假如位移x1,x2的方向相同,则质点a的振动位移的大小为X=方向与。
如图10-18所示.假如位移x1,x2方向相反,则质点a的振动位移的大小为X=;方向。
(2).波的独立性特点
n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在介质中某一点(或某一区域)相遇时,每一列波都能够;似乎没有遇到另一列波一样,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加这几列波所产生的振动,每个质点仍旧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四周做简谐振动.质点振动的位移。
(3).叠加原理
两列相同的波相遇时,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
2、波的干涉
【演示】把两根金属丝固定在同一个振动片上,当振动片振动时,两根金属丝周期性地触动水面,形成两个波源.这两个波源的振动频率和振动步调相同,它们发出的波是频率相同的波.现象:解释:
由试验分析可知,波干涉有如下特点:
3.波的干涉特点.
振幅最小振幅
位移
4.产生干涉的条件
任何状况下两列波相遇都会产生干涉现象,而要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则需要肯定的条件,其条件是:
不仅水波、声波,一切波都可发生干涉现象.
5.波的干涉与衍射一样,也是波特有的现象.
6.当堂检测
(1)插在水中的细棒对水波的传播没有影响,这是波的(衍射)现象;在墙外听到墙内人讲话,这是波的(衍射)现象;一个人在两个由同一声源带动的扬声器之间走动时,听到的声音时强时弱,这是波的(干涉)现象.
(2)以下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波遇到障碍物时,肯定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当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时,衍射现象很明显
C.当孔的大小比波长小时,衍射现象很明显
D.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时,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3)当两列水波发生干涉时,假如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B.质点P的振幅
C.质点P的位移始终
D.质点P的位移有时为零
(4)在水平方向上有两个振动状况完全相同的振源S1、S2,S1、S2相距7m,振动所形成的波的波长为1m,则S1、S2的连线上有几个振动加强的点?(c)
A.只有中点B.6个点C.13个点D.很多个点
(5)两列波在某区域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两波相遇时能保持各自状态互不干扰
B.两波相遇时引起质点的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C.任何两列波叠加后都能使某些区域振动始终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始终减弱,得到稳定的干涉图样
D.频率相同的两列波相干涉时,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交替变换.
(6)两个频率、振幅相同的波在介质中传播发生干涉得到稳定的干涉图样,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振动加强的点的位移总是处于值
B.振动加强的点的位移可能为零
C.振动减弱的点再经过T/2振动变为加强
D.振动减弱的点的位移总是零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设计2
高二物理教案:波的干涉和衍射
第三节波的干涉和衍射
三维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知道波的叠加原理,知道什么是波的干涉条件、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
(1)知道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知道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2)知道干涉现象、波的衍射现象都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条件、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教学难点:波的干涉图样
教学方法:试验演示
教学教具:长绳、发波水槽(电动双振子)、音叉
(一)引入新课
大家都熟识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物理现象,这是什么缘由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原来波遇到狭缝、小孔或较小的障碍物时会产生一种特有得现象,这就是波的衍射。
(二)进行新课
波在向前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波线弯曲,偏离原来的直线方向而绕到障碍物的背后连续转播,这种现象就叫做波的衍射。
1.波的衍射
(1)波的衍射:波可以绕过障碍物连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波的衍射。
哪些现象是波的衍射现象?(在水塘里,微风激起的水波遇到露出水面的小石头、芦苇的细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它们连续传播。)
试验:下面我们用水波槽和小挡板来做,请大家仔细观看。
现象:水波绕过小挡板连续传播。将小挡板换成长挡板,
重新做试验:
现象:水波不能绕到长挡板的背后传播。这个现象说明发生衍生的条件与障碍物的大小有关。
(2)衍射现象的条件
演示:在水波槽里放两快小挡板,当中留一狭缝,观看波源发出的水波通过窄缝后怎样传播。
第一、保持水波的波长不变,该变窄缝的宽度(由窄到宽),观看波的传播状况有什么变化。观看到的现象:在窄缝的宽度跟波长相差不多的状况下,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水波绕到挡板后面连续传播。(参见课本图10-26甲)
在窄缝的宽度比波长大得多的状况下,波在挡板后面的传播就犹如光线沿直线传播一样,在挡板后面留下了阴影区。(参见课本图10-26乙)
其次、保持窄缝的宽度不变,转变水波的波长(由小到大),将试验现象用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可以看到:在窄缝不变的状况下,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
将课本图10-27中的甲、乙、丙一起投影在屏幕上,它们是做衍射试验时拍下的照片。甲中波长是窄缝宽度的3/10,乙中波长是窄缝宽度的5/10,丙中波长是窄缝宽度的7/10。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窄缝宽度跟波长相差不多时,有明显的衍射现象。
窄缝宽度比波长大得多时,衍射现象越不明显。窄缝宽度与波长相比特别大时,水波将直线传播,观看不到衍射现象。
结论: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看到明显的衍射现象。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
2、波的叠加
我们有这样的生活阅历:将两块石子投到水面上的两个不同地方,会激起两列圆形水波。它们相遇时会相互穿过,各自保持圆形波连续前进,与一列水波单独传播时的情形完全一样,这两列水波互不干扰。
3、波的干涉
一般地说,振动频率、振动方向都不相同的几列波在介质中叠加时,情形是很简单的。我们只争论一种最简洁的但却是最重要的情形,就是两个振动方向、振动频率都相同的波源所发出的波的叠加。
演示:在发波水槽试验装置中,振动着的金属薄片AB,使两个小球S1、S2同步地上下振动,由于小球S1、S2与槽中的水面保持接触,构成两个波源,水面就产生两列振动方向相同、频率也相同的波,这样的两列波相遇时产生的现象如课本图10-29所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我们可以用波的叠加原理来解释。
课本图10-30所示的是产生上述现象的示意图。S1和S2表示两列波的波源,它们所产生的波分别用两组同心圆表示,实线圆弧表示波峰中央,虚线圆弧表示波谷中央。
某一时刻,假如介质中某点正处在这两列波的波峰中央相遇处[课本图10-30所示中的a点],则该点(a点)的位移是正向值,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经过半个周期,两列波各前进了半个波长的距离,a点就处在这两列波的波谷中央相遇处,该点(a点)的位移就是负向值。再经过半个周期,a点又处在两列波的波峰中央相遇处。这样,a点的振幅就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所以a点的振动总是的。这些振动的点都分布在课本图10-30中画出的粗实线上。
某一时刻,介质中另一点假如正处在一列波的波峰中央和另一列波的波谷中央相遇处[课本图10-30中的b点],该点位移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经过半个周期,该点就处在一列波的波谷中央和另一列波的波峰中央相遇处,再经过半个周期,该点又处在一列波的波峰中央和另一列波的波谷中央相遇处。这样,该点振动的振幅就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所以该点的振动总是最弱的。假如两列波的振幅相等,这一点的振幅就等于零。这就是为什么在某些区域水面呈现安静的缘由。这些振动最弱的点都分布在课本图10-30中画出的粗虚线上。可以看出,振动的区域和振动最弱的区域是相互间隔开的。
频率相同的波,叠加时形成某些区域的振动始终加强,另一些区域的振动始终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inerference)。形成的图样叫做干涉图样。
只有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波源发出的波,叠加时才会获得稳定的干涉图样,这样的波源叫做相干波源,它们发出的波叫做相干波。不仅水波,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干涉现象是一切波都具有的重要特征之一。
演示:敲击音叉使其发声,然后转动音叉,就可以听到声音忽强忽弱。这就是声波的干涉现象。
(1)做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波,叠加时形成某些区域的振动始终加强,另一些区域的振动始终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形成的图样叫做干涉图样。
(2)特点:干涉现象是一切波都具有的现象。
(3)产生条件:两列波的频率必需相同。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设计3
(-)引入新课
通过机械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产生的条件和现象引入光的干涉和衍射
(二)教学过程(需要重点强调的主要学问点)
1、实现新旧学问迁移是把握双缝干涉的关键
干涉和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确定某种物理过程是不是波动,就看它有没有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产生,只有观看到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才能确认光具有波动性在学习双缝干涉前,应回顾下列有关机械波的学问:
A、两列波彼此相遇后,仍像相遇以前一样,各自保持原有的波形,连续向前传播;
B、在两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任何一个质点的总位移都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矢量和;
C、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
D、要得到稳定的干涉图样,两个波源必需是相干波源
2、把握了上述波的共同性后,再分析光的特别性.
由于物质发光的特别性,任何两个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相叠加均不能产生干涉现象怎样才能得到相干光源呢?双缝干涉就是胜利的一例.在双缝干涉试验中,光从单缝射到双缝上,形成了两个振动状况总是相同的相干光源,它们在光屏上叠加就消失干涉图样.
上述思维过程,不仅能顺当地把握双缝干涉,同时为讨论薄膜干涉打好了基础
(1)双缝干涉
两个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不是相干光,双缝干涉的装置使一束光通过双缝后变为两束相干光,在光屏上相通形成稳定的干涉条纹.
在双缝干涉试验中,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该点消失亮条纹;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点消失暗条纹.
A、对干涉图样的讨论可知:相邻两条明条纹(暗条纹)中心距离与屏到双缝的距离L成正比;与双缝间距离d成反比;与照耀光的波长成正比.
B、在试验装置不变的状况下化、d不变),由于红光的波长大于紫光的波长,所以红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紫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小;初步了解通过双缝干涉测波长的原理.
C、用白光进行干涉试验,各种单色光在光屏中央均为明纹,中央亮纹是各色光复合而成,所以是白色的.各色光由于波长不同,在光屏上产生的其它各级亮纹的位置均不相同,所以其它各级亮纹是彩色的.
(2)薄膜干涉
让一束光经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后,形成的两束反射光产生的干涉现象叫薄膜干涉.
A、在薄膜干涉中,前、后表面反射光的路程差由膜的厚度打算,所以薄膜干涉中同一明条纹(暗条纹)应消失在膜的厚度相等的地方.由于光波波长极短,所以微薄膜干涉时,介质膜应足够薄,才能观看到干涉条纹.
B、用手紧压两块玻璃板看到彩色条纹,阳光下的肥皂泡和水面飘浮油膜消失彩色等都是薄膜干涉.
C、薄膜于涉在技术上可以检查镜面和精密部件表面外形;精密光学过镜上的增透膜(当增透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膜中波长的1/4时,透镜上透光损失的能量最小,增加了透镜的透光力量.)
3、光的衍射
光离开直线路径绕到障碍物几何阴影里去的现象叫光的衍射.只有当小孔、单缝或小屏的尺寸小于波长或和波长差不多时,才能观看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A、白光通过小孔或单缝时,屏上消失的衍射图样中央是白色亮纹,它各级亮纹是彩色的;用单色光进行单缝衍射时,屏上消失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
B、光的衍射现象中消失明暗相间的条纹,实际上是干涉的结果,说明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有亲密关系.
C、干涉和衍射是波的基本特性,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征明白光是一种波.干涉和衍射现象产生的机理不同,产生的图样也有区分.干涉图样的中央亮纹和其它各级亮纹的宽度基本相等,而衍射图样各级亮纹的宽度各不相同,中央亮纹的宽度差不多是其它各级亮纹宽度的两倍.
D、白光干涉、衍射现象中消失的彩色条纹与白光色散的彩色条纹产生的机理不同,前者由光的叠加产生的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设计4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波的叠加及发生波的干涉的条件.
教学难点:对稳定的波的干涉图样的理解.
教学方法:试验争论法
教学仪器:水槽演示仪,长条橡胶管,计算机多媒体
新课引入:
问题1: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波的衍射现象,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呢?(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
问题2: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障碍物或孔的大小比波长小,或者与波长相差不多)
这节课我们讨论波的干涉现象,假如同时投入两个小石子,形成了两列波,当它们相遇在一起时又会怎样?请同学留意观看演示试验.
一、波的干涉
观看现象:
①在水槽演示仪上有两个振源的条件下,单独使用其中的一个振源,水波按该振源的振动方式向外传播;再单独使用另一个振源,水波按该振源的振动方式向外传播.
现象结论:每一个波源都按其自己的方式,在介质中产生振动,并能使介质将这种振动向外传播.
②找两个同学拉着一条长绳,让他们同时分别抖动一下绳的端点,则会从两端各产生一个波包向对方传播.当两个波包在中间相遇时,外形发生变化,相遇后又各自传播.(由于这种现象一瞬间完成,同学看不清晰,老师可用计算机多媒体演示)
现象结论:波相遇时,发生叠加.以后仍按原来的方式传播,是独立的.
1.波的叠加:
在前面的现象的观看的基础上,向同学说明什么是波的叠加.
老师板书:两列波相遇时,在波的重叠区域,任何一个质点的总位移都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结合图下图解释此结论.
让同学思索和争论,并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干涉的定义:
(老师板书)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形成的图样叫做波的干涉图样.
请同学反复观看水槽中的水波的干涉,分清哪些区域为振动加强的区域,哪些区域为振动减弱的区域.
最终应关心同学分析清晰:介质中某点的振动加强,是指这个质点以较大的振幅振动;而某点的振动减弱,是指这个质点以较小的振幅振动,这与只有一个波源的振动在介质中传播时,各质点均按此波源的振动方式振动是不同的.
问题:任何两列波进行叠加都可以产生干涉现象吗?(不行以)为什么?(干涉是一种特别的叠加.任何两列波都可以进行叠加,但只有两列频率相同)
总结: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二、应用
请同学思索和争论在我们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波的干涉现象,举例说明:
例1、水波的干涉现象.
例2、声波的干涉现象.
三、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波特有的现象:波的干涉.请同学再表达一下:什么叫波干涉?什么条件下可能发生波的干涉?
课后的任务是仔细阅读课本.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设计5
光的衍射--重庆其次外国语学校刘海军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将所学学问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有利于关心同学加深对物理学问的理解,有利于培育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有利于提高同学进一步学习物理学问的爱好。笔者在“光的衍射”一节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对“光的衍射”一节的处理是基于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两个试验,而且以此说明光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和现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在教材中两个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延长、拓展,引导同学对比分析发觉:光通过不同外形的障碍物发生衍射时,其衍射图样不一样。再进一步演示和观看光通过正三角形孔、正方形孔、正多边形孔的衍射现象加以验证,并介绍光的衍射在现代技术上的应用,如x射线通过晶体发生晶格衍射。反过来,用对应的衍射图样来推想晶体的微观结构。让同学分析为什么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受到限制,以及对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规律进一步再熟悉,使同学对光的衍射现象的熟悉得到升华。
二、试验器材及操作
光源选用激光笔,缝和孔的详细制作过程简述如下:
用刀片、缝衣针等工具在不透光的塑料卡片(如电话卡)上,分别刻制出不同宽度的缝和不同大小、不同外形的孔。如图1所示卡片上制作宽度约为2mm的缝a和宽度约为0.5mm的缝b;如图2所示卡片上制作直径约为2mm的圆孔c和直径约为1mm的圆孔d;如图3所示卡片上制作线度都约为1mm的正三角形孔e、正方形体正多边形孔g。
演示时,把有孔或缝的卡片固定在支架上作为挡板,在相距1m左右的位置,把激光笔光源照耀到缝或孔上,在光屏(可以把白色墙壁作为光屏)上可看到相应的衍射现象,试验装置如图4所示。
三、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
师问:衍射是波所特有的现象,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观看到光的衍射现象?
同学争论。
2.分析问题
师问:衍射是波绕过障碍物传播的现象。波要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也即人们肉眼能直接观看到波的衍射现象)必需满意什么条件?
生答:波要发生明显衍射,必需满意肯定的条件:只有障碍物或缝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光的波长更小时,才能观看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师问:怎样才能观看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生答:光的波长很短,而可见光的波长实际上只有非常之几微米,一般物体的尺寸都比它大得多,因此,很难看到光的衍射现象。但是若障碍物或缝的尺寸很小,与光波波长差不多时,就应当观看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3.试验验证
试验一:如图4所示装置,把激光笔发出的激光分别照在单缝b、d上,观看屏上的图样。
现象及分析:当激光照在宽缝a上时,光沿着直线方向通过缝,在屏上产生一条跟缝的宽度相当的亮线;当激光照在窄缝b上时,光通过缝后就明显地偏离了直线传播方向照到了屏上相当宽的地方,并且消失了明暗相间的条纹,如图5所示,这就是光的衍射现象。
试验二:在上述试验中,把挡板换成图2所示卡片,把激光笔发出的激光分别照在圆孔c、d上,观看屏上的图样。
现象和分析:当激光照在直径较大的孔c上时,在屏上得到一个圆形亮斑,圆的大小跟按光沿直线传播规律作图得到的一样。当激光照在直径较小的孔d上时,屏上得到一些明暗相间的圆环,这些圆环达到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光沿直线传播所对应照明的区域,如图6所示。
小结:上述两个试验说明:当缝或孔较大(比光波波长大得多)时,衍射现象不明显(肉眼很难直接观看到);当缝或孔很小(与光波波长接近或比光波波长更小)时,衍射现象非常明显。
4.学问延长
师问:同学们,试比较上面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图样,有那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生答:相同点都是明暗相间的条纹。不同点是圆孔衍射条纹为圆环外形,而单缝衍射条纹是直线外形。
师问:通过比较,说明衍射图样的外形与什么有关?
生答:衍射图样的外形与障碍物的外形有关。
师问:假如用其他外形的孔,发生衍射时得到的衍射图样又怎样呢?
试验:在图4所示装置中,把挡板换成如图3所示卡片,依次演示激光通过正三角形孔e、正方形孔f、正多边形孔g发生的衍射现象,其衍射图样分别为如图7、8、9所示。
师问:通过比较、分析衍射图样与障碍物的外形,这些试验进一步说明白衍射图样与光通过的小孔的外形有关的结论,得出这一结论有什么作用呢?
同学争论。
师问:能不能通过衍射图样,反过来推知小孔外形(或障碍物的结构)呢?
生答:由试验可知,衍射图样和孔的外形是一一对应的,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抗渗碳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多槽超声波清洗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印染用助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低温空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镀前处理酸性除油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警灯三轮童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福美胂可湿性粉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火炮半轴模锻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杆套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教学设计)
-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 学校托管工作方案
- 肾性高血压的护理查房
-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 法院拍卖议价协议书
-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完美版)
- TB 10009-2016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 2024年东南亚鸡蛋分级包装设备市场深度研究及预测报告
- 2023高考数学艺考生一轮复习基础讲义(学生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