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遗址遗迹保护方案卷一_第1页
地震遗址遗迹保护方案卷一_第2页
地震遗址遗迹保护方案卷一_第3页
地震遗址遗迹保护方案卷一_第4页
地震遗址遗迹保护方案卷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背景1.震后监测汶川震后,余震4000多次,6级以上余震就1955次,地壳变动依旧活跃,仍需实时监控,尤其是汶川震中,需要更精密的监测,以获取大地震后地壳变化的第一手资料。2.遗址保护

震后,有许多地震遗址急需保护,特别是有一些珍贵的遗址已经在慢慢的损毁,必须果断地采取措施,记录其未损毁前的各种空间三维信息以及物理化学性质,以便日后复原二﹑监测方案2.1.四川省现有地震监测网2.1.1.四川省数字测震台网

测震台网建设有台站55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1个,成都、西昌、自贡、马尔康4个数据处理中心。四川数字测震台网中心通过SDH、CDMA、DDN等数字传输方式实时接收台站数字地震波形数据,实现台站的统一监控和数据的集中处理。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与西昌台网和中国数字测震台网中心的网络化连接,以达到数据资源共享的目的。图一四川省数字测震台网台站分布2.2.2.四川数字地震前兆台网前兆台网建设台站19个,前兆台网部1个。改造和新增数字化仪器46台套。包括电磁仪器16台套,形变仪器11台套,流体仪器19台套。西昌前兆台阵建设台站12个(其中新增台站1个),磁通门阵列点9个。改造和新增数字化仪器44台套(含流动监测仪器)。包括电磁仪器15台套,形变仪器10台套,流体仪器19台套。流动前兆建设:区域流动形变监测网改造1个(3个水准、重力、GPS综合点;9个重力、水准综合点;14个重力点;37个水准点);跨断层综合观测场地建设(建10个水准、重力、GPS综合点,建9个水准点);川滇网中的664千米的水准测量;西昌跨断层综合观测场地观测(19个点、50千米);全国重力基本监测网3000千米相对重力测量。图2四川数字地震前兆台网2.2.在震中地带加密监测网2.2.1汶川地形分析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的东南部。扼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交通要道,素有阿坝州南大门之称。南低北高,沿岷江河谷,呈东北西南向,河谷山岭相对高差悬殊,地形复杂,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它的东部和南部与成都市属的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和大邑县接壤,西南部与雅安地区的芦山县、宝兴县为邻,西部和北部分别和阿坝州内的小金县、理县、茂县相连。县域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全县6镇、8乡、126个自然村,人口107354人。是全国仅有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是阿坝州联系内地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国道213线、317线纵横县境,是前往国家级"熊猫之乡"--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观赏旅游线的主要干道,也是前往九寨沟、黄龙寺这两个世界级"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的旅游公路--九寨环线中线(成都-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到九寨沟)的必经之道这三条干线路面平坦,整洁舒适,安全便捷,建设质量全部达到我国山岭重丘等级公路标准。2.2.2.加密台站网网络布置通过加密台站网,将新增的台站网并入四川省地震监测台站网,能够更加精确的实时监测震中区的地壳变化图3加密台站网图三﹑地震遗址保护3.1.汶川地震遗址现状“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但同时在沿汶川映秀—北川—青川300多公里的地震破裂带上,形成了大量具有极高的地震、建筑、生命救助等学科研究价值的典型地震遗址、遗迹。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汶川地震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文本中,确定了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绵竹东汽汉旺厂区和成都虹口深溪沟作为汶川地震整体保护的四处遗址。通过调查,报告认为这四处地震遗址能基本上反映5.12特大地震的成因、地壳运动特征、地震破坏等特点。如北川县城附近可明显观察到断层上下盘错动现象;“5.12大地震”的地表震中位置映秀镇牛圈沟300多万方的山体碎屑物瞬间将牛圈沟底填高了几十米、北川老县城的王家岩大型滑坡及北川新县城的新北川中学大型崩塌导致了上千人的死亡;具有历史见证意义的绵竹市汉旺镇东汽总部钟楼的时钟受地震影响定格在14:28、汉旺镇镇政府大门的拱形结构花反映了拱形结构的抗震能力;地震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举世闻名等等。这些都记录了5.12汶川大地震的地质构造特点、地震破坏强度等特征,具有重大的科研及教育意义。

3.2地震遗迹的三维空间数据采集3.2.1布设控制点3.2.1.1新增台站网与IGS站联测,获取精确的WGS84坐标3.2.1.2使用南方S66与台站网进行12小时的静态联测,精确解算静态坐标3.2.2激光扫描3.2.2.1.数据采集(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规划测站数和扫描精度,规划测站的原则是保证目标物的全景展现和最优点云重叠,扫描精度的选择原则是保证目标物重要性、扫描精度和处理效率三者的最优权衡。(2).另外,对于I类地震遗址遗迹场景,如北川沙坝村地震断层这样的大场景,需要利用GPS或是全站仪布设大地控制点,然后把三维激光扫描仪器架设在控制点上进行扫描,这样获得的数据无需拼接,可自动连为一个整体。3.2.2.2.数据后处理(1).数据导出:Riegl采用开放的数据源,能够将数据导出为多种数据格式,支持目前市面上所有的主流三维后处理软件;(2).逆向建模:直接利用仪器自带的三维后处理软件,把采集的数据打开,对数据进行逆向建模处理,即以扫描物体的现实立体场景为客观依据,实现对抽象三维点云信息的空间模型建模。采集的点云数据能够快速生成CAD图形,CAD图形能够和南方虚拟现实软件进行无缝连接,迅速形成虚拟场景,为用户提供直观、全面的漫游场景。(3).效果渲染:用三维后处理软件对所得的模型进行贴纹理、灯光效果等渲染操作。图4制作流程图3.2.2.3.数据建库与管理(1)数据建库与管理以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基于先进的GIS和数据库平台,开发数据库管理软件,完成三维数据、相关矢量数据和遥感数据及元数据的整合、入库与管理,为地震引起的建筑物、地质、地貌等破坏情况的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