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措施_第1页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措施_第2页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措施_第3页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措施_第4页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稻高产创建技术措施1、优化水稻品种从寒地及井灌特点出发,选用当地安全抽穗成熟的中早熟优质品种,确保低温年份正常成熟。以11片叶极早熟品种为主,推荐应用垦稻20、龙粳31等。产量构成设计以垦稻20品种为例,亩产达到817公斤:公顷理论产量=公顷收获穗数X每穗粒数X结实率X千粒重=520万X100X90%X27克=12636公斤,扣除收获田间损失率3%,实收公顷产量12257公斤(即亩产817公斤)。2、提高旱育壮秧技术旱育秧田规范化本着确保旱育、便于管理、利于培育壮秧、运苗方便等要求,选择地势高爽平坦、土壤肥沃偏酸、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无农药残毒的旱田或水田,设置适当集中的固定高台秧田(秧田高度20-30cm),做到合理布局。秧田内建成具有井(水源)、池(晒水池)、床(秧床地)、路(运输道路)、沟(排水及引水沟)、场(堆肥场、堆床土场)、林(防风林)等基本设施。坚持做好两秋(秋整地、秋作床)、三常年(常年固定、常年培肥地力、常年制造有机肥、培养床土)。育秧棚型,采取大棚育秧,使用育秧微喷技术。旱育壮秧模式化运用“增氧壮根、提高胚乳转化率、器官同伸”等理论,按不同苗类型育出标准壮秧。根据所用品种熟期和移栽方式,在保证安全抽穗成熟的前提下,选定育苗的秧苗类型。机械插秧,用早中熟品种,用中苗移栽,中苗叶龄3.1—3.5叶,秧龄30-35天,苗高13厘米左右,地上部茎叶结构为“3、3、1、1、8”,即中茎长不超过3毫米,第一叶鞘高3厘米以内,1和2叶的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2和3叶的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3叶长8厘米左右,地下部根数为“1、5、8、9”,即种子根1条,鞘叶节根5条,不完全叶节根8条,第1叶节根9条分化待发。百株地上干重3克以上,每盘播芽谷100-110克。人工插秧和摆栽钵苗,用中、早熟品种,以大苗为主,大苗叶龄4.4—4.5叶,秧龄35-40天,苗高17厘米左右,带1-2个分蘖,地上部茎叶结构为“3、2.5、1、1、1、11”即中茎长不超过3毫米,第一叶鞘高2.5厘米以内,3个叶耳间距各为1厘米左右,4叶片长11厘米左右;地下部根数为“1.5、8、9、11”即第2叶节根11条分化待发,其余与中苗相同,百株地上鲜重4克以上,每平方米播芽谷200-250克(6盘)。人插中苗每平方米播芽谷250-300克(6盘)。钵育大苗,选用486孔钵盘,每钵播芽谷3-5粒,育成2-4苗。,配好床土置床上秋季整地做床高出地面8-10厘米,早春除雪晾地,大棚3月上旬扣膜,促进土壤化冻,提高土温。每100平方米置床施腐熟优质有机肥200-250公斤,尿素2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硫酸钾5公斤,均匀撒施并耙入置床0-5厘米土层内。摆盘播种前1天,每100平方米用1%硫酸水(1公斤硫酸加100公斤水)调酸,使土壤PH值达到4.5-5.5,5小时后每100平方米用30%恶霉灵(土菌消)3-4毫升加2.5%敌杀死2毫升加水300公斤浇施。置床标准:平-床面平整一致;直-置床要直、步道砖摆的直;净-置床内干净,无杂草根茎及石块等;碎-床面土壤细碎无大土块,置床上实下松;干-置床达到旱田干土标准。床土配制:使用“垦研”水稻液施壮秧剂,按说明书操作。种子出库后,盐水选种前5-7天晒种2-3天。选晴暖天气,背风向阳的地方,把种子放在铺好的苫布或塑料薄膜上,铺种厚度5-7厘米,经常用木锨翻动,防止戳破种皮,晚间收堆苫好,防止低温霜冻。用比重1.13盐水(50千克水加大粒盐12.5千克,搅拌溶解均匀)选种,选好的种子用清水漂洗1-2次,洗去附着盐分。盐水选种后淋去种子表层多余水分,堆放在室内12小时后用种衣剂拌种。1千克种衣剂兑水1.5千克拌种50千克,混拌均匀后堆放48小时阴干,待药膜固化后可袋装浸种。每100千克种子,用120千克水,加入25%施保克25毫升和0.15%天然芸苔素乳油20毫升浸种。水温保持11-12°C,浸种消毒7-8天。浸种时种子要装袋,并注意经常翻动。浸好种子的标准:稻壳颜色变深,稻谷呈半透明状,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和种胚,米粒易捏断,手碾呈粉状,没有生心。使用恒温催芽器催芽。高温32C破胸,露白后温度控制在25-28C催芽。催芽时间20小时左右。根、芽露出1毫米左右呈“双山”形为准,在阴凉处晾芽待播。在置床上浇透底水,进一步整平的基础上,在播种前2-3天摆盘,装床土厚2厘米,按说明书使用垦研水稻液施壮秧剂。用电动苗床精密播种器播芽种4400粒/盘。用带刺的小滚子把种子压到三面着土。覆土0.5-0.7cm,防止种子芽干。用钵盘育苗时,在置床浇足底水基础上,趁湿摆盘将钵体压入泥中,每钵装土深四分之三,浇水后播芽种3-5粒/穴,覆土。(播种后覆土时,不要用含壮秧剂的土覆盖,以免发生药害)要严格掌握种期,育大苗要早播中苗后播,最佳播种期为4月5-20日间。三覆盖(大棚膜、小棚膜、地膜)可在4月5-15日间播种,采用机械播种。以稀播为基础,以同伸理论为指导,以壮苗模式为标准,以调温控水为手段,抓住管理关键时期,培育标准壮秧。第一个时期:种子根发育期(播种至第一叶露尖)约7-9天。以培育种子根为主,棚温33°C以上要开膜通风,床土过湿处要散墒,缺水或顶盖处适当补水,露种处理适当覆土。第二个时期:第1完全叶伸长期(约5-7天),管理重点:地上部以调温控水,控制第一叶鞘高不超过3厘米,地下部促发与第1叶同伸的鞘叶节5条根系。出苗80%时撤出地膜。棚温控制在22-25C,超过28C通风练苗。在秧苗1.5叶时追施液施壮秧剂。第三个时期:离乳期(从2叶露尖至3叶展开,约10-14天),此期管理重点是:地下部促发不完全叶节根8条健壮生长;地上部要控制好1叶和2叶、2叶和3叶的叶耳间距各1厘米左右,防止茎叶徒长。秧苗2.5叶期防治立枯病,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在稗草2叶期,每亩苗床用10%千金60ml加48%排草丹160ml加水40千克,均匀喷洒除草。要加强通风练苗,2叶期棚温控制在22C以内,3叶期控制在20C左右。根据早晚秧苗叶尖吐水有无、中午是否卷叶、床土表面是否发白,确定是否浇水,每次水要浇足,控制浇水次数。秧苗在1.5叶和2.5叶期,结合浇水追肥一次,并喷水浇苗,防止烧苗。如秧苗2.5叶期发现脱肥,每平方米用硫酸铵2克,硫酸锌0.25克,稀释100倍叶面喷肥,喷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叶面。同时,在秧苗2.5叶期每棚用天然芸苔素2克、米醋150ml加水20kg喷茎叶。第四个时期:第四叶伸长期(育4.1-4.5叶大苗时有此时期,约为5-7天),管理重点:地上部控制3和4叶的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地下部促发与4叶同伸的1叶节根9条,棚温不超过20C,昼间揭开,夜间低温时覆盖。按叶尖吐水、卷叶及床土表面发白情况,及时补水。第五个时期:移栽前准备期(移栽前3-4天),要控水蹲苗壮根,使秧苗处于饥渴状态。移栽前一天做好三带:带肥,每平方米苗床施磷酸二铵125-150克;带药,每100平方米苗床用70%艾美乐6克加水6千克喷洒,预防潜叶蝇;带“平安福”生物菌肥,按产品说明施用。3、主要农时标准寒地优质稻生产,必须适时完成各项农事作业,才能充分发挥优质高产技术作用,确保安全出穗,充分成熟。3.1大棚扣膜。为促使置床土壤解冻增温,在3月2日前大棚要扣好棚膜。3.2秧田播种。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C后开始播种,4月18日前结束,保证中苗秧30-35天,大苗秧龄35-40天。泡田整地。使用打浆平地机水整地,5月5日前结束。3.4插秧期。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2.5°C时开始插秧,5月23日插秧结束。3.5齐穗期。7月25日前,确保水稻结实期间最少活动积温在800C以上。4稻田耕作整地技术条田建设标准化加速老稻田改造,实现田、渠、路、林配套,灌排畅通,格田平整的条田。建立少耕、轮耕体系有机质含量高、排水不良的低洼地,要强化排水改洼,采取深翻或深松两年,旋耕两年,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稻田,采取深翻、深松一年,旋耕两年的轮耕制度。深翻18-20厘米,深松24厘米,旋耕14-16厘米。秸秆还田结合深翻作业,实行稻秆还田培肥地力,每三年最少还田一次。禁止焚烧秸秆。稻田整地在充分旱整平的基础上进行水整地,充分利用水源,提早泡田整地,提高格田内平整度,高低差3厘米以内。5、移栽时期与密度移栽时期根据种苗型,适期早栽。钵苗移栽不伤根,可适期早栽;中苗机插或人工插,可安排在适期中间;带蘖大苗秧龄长,可在适期后段栽植,在5月23日前栽插结束,5月末进入分蘖,对利用早生分蘖,提高有效穗数,是基础措施。栽植密度根据品种类型、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及栽培水平来确定。一般穗重型品种稀些,穗数型品种密些;活动积温高的地区可稀些,活动积温低的地区宜密些;肥地稀些,瘦地密些;栽培水平高的可稀些,反之宜密些。机械插秧,以30厘米X13-15厘米为主,每穴4苗,平方米确保22-27穴,如有缺苗适时补插。人工插秧,以(40+20)X13-14厘米为主,每穴4苗,平方米确保25穴。钵苗摆栽,以(40+20)X16厘米的规格为主,确保平方米20钵以上。三积温带下限井灌区,宜大面积推广钵苗摆栽,提高栽插质量,加强插秧机手的培训和机具维修,备贮零部件供应,保证插秧效率和机插质量.人工插秧,要做到苗数均匀,每平方米穴数均匀、满(地头埂边插满)。采取以质论价,农场统一插秧费标准。6、施肥技术施肥用量和时期有测土配方施肥条件的,施配方肥。其他地块按以下方法施肥:,二铵105kg,50%硫酸钾126kg,生物硅肥(神归)150kg,基施旺生物有机肥50熄,最后一遍水整地前全田施入或与搅浆整地同时用施肥器施入,随整地耙入土中8〜10厘米。注意磷肥不能表施,以免引起表层磷肥富集诱发水绵发生。,分二次使用,第一次每公顷50k硫酸铵全田施入,第二次每公顷用13kk尿素在11叶品种6叶期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水稻倒4叶前后,11叶品种8叶前后,水稻抽穗前30天左右,功能叶明显褪淡2/3时使用。高产攻关的地号必须施用调节肥。,田间观察飘长叶出现后一个叶片就是倒二叶,11叶品种在10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施用,每公顷施尿素63kg,50%硫酸钾84kg,施肥时观察田间是否出现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出现拔节黄褪淡时则晚施;底叶有枯萎、干尖现象先放水壮根,后复水施肥;有稻瘟病发生应晚施,先晒田壮根或先防病后施肥。,在抽穗后如田间出现落黄现象时,每公顷补施尿素15k,在水稻抽穗后8天以内施宀完。施肥建议,当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20毫克/公斤时,亩可适当减少磷肥用量1公斤左右,同时,配合施用硅肥、解磷生物肥和叶面追施磷酸二氢钾等。,在现有氮肥施肥水平的基础上不能降低氮肥用量,因为,在秸秆腐烂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氮素,所以,秸秆还田的地号增施尿素2公斤/亩。,按照水稻叶龄进程做到三看施穗肥,切忌中后期氮肥用量过大,田间水稻长势过旺,加重水稻病害、倒伏现象的发生。,充分发挥飞机航化作业优势,提高防病及追肥效果。7、灌溉技术寒地水稻灌溉的基本要求是:壮根、增温、节水、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水稻可持续生产。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引黑龙江水灌溉的自然资源优势,推进节水灌溉。井灌区,采取综合增温措施。综合应用井水增温措施井水灌溉必须配套四项主要增温措施,即设置井供水面积2%-3%的洒水池,池内设隔墙晒水,并扣膜增温,出水口用叠板式闸门,取增温表水灌田;井口设15-20米长小白龙,扎孔喷水增温;延长灌水渠道,采用宽浅式水渠,扣膜增温;推行夜间灌水,浅水灌溉,严禁串灌。保证6月分蘖期水温15°C,7月长穗期水温17°C,减数分裂期水温18°C,8月结实期水温20Co7.3灌溉,水整地后保持水层3-5厘米,不宜落干防土变硬。,插秧后及时灌水到苗高三分之二水层,增加泥温促进扎根返青。当多数(50%以上)植株叶尖早晚吐水、发出新根时,进入返青,撤浇水层至3厘米左右,以浅水增温促蘖,早生快发。至有效分蘖临界叶位(11叶品种7叶),撤水晾田或晒田3-5天,控制无效晚生分蘖,及时转入生育转换期,为壮根及茎粗进一步打好基础。,实行间歇灌溉,即灌溉3-4厘米浇水层后停灌,堵住水口,任期自然渗干,直至地表无水,脚窝尚有浅水时,再灌3-4厘米水层停灌,如此反复。当剑叶叶耳间距正负5厘米期间,对17C以下低温最为敏感,为防御障碍型冷害,根据天气预报,如有17C以下低温,应以水温18C以上的水,灌水层17厘米以上,以免受冷害。如无低温,可继续问歇灌溉。出穗前3-4天可晾田1-2天,进入出穗保持浅水。,到出穗后30天以上进入腊熟末期停灌,到黄熟初期排干,过早停灌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要严防深水灌溉并增加晾田次数,提高其抗倒性、抗病性。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管理水稻插秧后及时垫好出水口,出水口高度5cm,防止水淹。水稻生育期每7天更换一次进水口,防止进水口温度长期过低。8、主要病、虫、杂草防治综合防病每公顷用2%加收米1200ml+25%施保克900ml兑水80kg或拿敌稳225g兑水40公斤植保动力伞航化作业,在水稻孕穗期、始穗期(破口期:有3%露头)、齐穗期分别茎叶喷雾一次,能有效防治稻瘟病、鞘腐病、胡麻斑病等病害。综合防虫主要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