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_第1页
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_第2页
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_第3页
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_第4页
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月,青天悬玉钩。”(《挂席西江上待月有怀》)满月如镜,新月如钩,这是说月的形状。目前一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宗之》)这是写月出的位置及其周围环境。李白写得最多的是山上月和山间月,视野开阔,月的动态使人顿生清新明媚的舒畅之感。目前二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树。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初月》)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雨后望月》)

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水上月,望去又别是一种迷濛幽冷的景象目前三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送杨山人归嵩山》)

月挂松梢,给人以窅缈古奥之感“闲窥石镜清我心,绿萝开处悬明月。”(《庐山谣》)

“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忆秋浦桃花旧游》)月亮透过藤萝窥见,则又令人心清神爽目前四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莲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其十三)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歌》其十四)

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采莲女已很传神,冶炼工写得尤有声色。火光映脸、歌声远播,何等热烈!但妙处还在画外有画:月夜、寒川。热烈的劳动场面出现在静谧的月光世界,相反相成,相映成趣,可谓画中之神品!目前五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是一个远离喧嚣尘世的未受污染的世界,它无论怎样变化,永远是那样幽冷而静谧,使人产生达到透明和空灵程度的纯洁感。这个世界的自然存在既是真实的,而它在李白诗中出现又具有特殊的意义。李白写过许多游仙诗,也写过不少歌咏隐逸的诗,这些作品经常是借题发挥,以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却很少把自己的苦恼和愤懑带进笔下的月光世界。李白象别的不满现实的诗人一样也需要有个世外桃源,但他的世外桃源不在仙山也不在田园,而在与污浊现实截然分开的月光世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这个世界无处不在。

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目前六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李白爱月,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就是他的仙逝,人们也附会了与月有关的动人传说。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五笔》中记载:“世俗言,李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传说自是传说,但李白爱月却是不争的事实。李白的许多诗中都写到了月,月是承载诗人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品读李白的咏月诗,可以多角度,多侧面了解到大诗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目前七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月是传情达意的使者

王昌龄因为被贬官龙标,李白听到他的不幸遭遇后,写了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从远道寄给朋友,算是对朋友的安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后两句大胆想象,托月传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诗人要将自己的愁思苦恨寄与明月,期盼它随风飘飞,直抵龙标。月本无情,风亦无感,可是在诗人的笔下,却变得如此善解人意,通达情理,竟然可以将诗人的离愁苦怨,关爱悲悯传达给远在龙标的朋友。月成了替诗人分忧解愁的知音,月成了替诗人传情达意的使者,月成了诗人坦荡胸怀的写照,月成了慰藉双方的媒介。

目前八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月是幸福圆满的象征

长安三年的人生经历改变了李白对当朝权贵的认识,他既认识到上层统治者骄奢淫逸、昏庸无能的一面,也了解到深宫大院无数青春少女悲惨辛酸的人生际遇。他写过一首诗《玉阶怨》代宫女倾诉幽闭深宫的孤独苦闷,表达了对独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全诗这样写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阶如玉砌,帘是水晶,袜为绸帛,这些景物点缀,不见其人却给人以如临其境,如睹芳容之感。女子的丰姿仪容、矜持冷艳,屋宇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尽在静物铺叙当中展露无遗。尽管生活锦衣玉食,居住富丽堂皇,可是女子并不感到幸福快乐。你瞧,她伫立玉阶,痴情等待,久立久思,以至于白露为霜,罗袜已湿,也毫不知觉,她是何等孤独落寞!平静沉默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颗愁思不展,空虚寂寞的心。她退回房内,放下帘子,仰首望月,她望见了什么呢?月虽玲珑剔透,人却忧思满怀;月虽皎洁圆满,人却凄苦悲凉。这份痴傻多情的等待,这份徘徊不舍的留恋,折射出女子对幽居深宫的怨恨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月在女子的心中,既是闺怨幽恨的含蓄暗示,更是遥不可及的美满团圆的象征。她这种痴情而无望的等待,昭示了万千宫女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尽管这种向往多少有点“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虚幻,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宫女有了这次凝眸一望,我们心头在同情之余还多了一份钦佩,一份祝福,谁不愿意生活在美好幸福的世界里呢?

目前九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月是心心相印的知己

被现实遗弃也遗弃现实的人注定是孤独寂寞的,他们或沉缅酒色,或心仪仙道,或放情山水,或高攀明月,生活在形而上的另一个世界里,并苦苦追寻自己的知己。李白就是这样一位遗世独立、高蹈尘外的诗人,他在英雄无路,世无知音的社会境况下从高天之上、想象之中找到了千古明月作为知己,并以酒助兴,邀月共饮,与影同舞,挥毫写下了倾诉胸中不平块垒的千古名篇《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旁,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自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春花怒放之中,皓月银辉之下,孤独郁闷的李白把酒临风,自斟自饮,如何才能排解心中的寂寞凄凉呢?他忽发奇想,邀来明月,拉上身影,三人成伴,举杯共饮。虽然月不解饮,影不自主,但相互之间了无隔隙,各任天机,相亲相悦;诗人倍感兴奋,不觉慷慨高歌,欢欣鼓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身影零乱转动,翩翩起舞。醒时同歌共舞,其乐融融;醉后各自分散,难舍难分。诗人竟然天真地预约月影,在浩茫云天之上结伴同游,共舞共醉。诗境中的月亮成了李白孤独灵魂的抚慰者,怀才不遇的分忧者,它默默地注视,静静地倾听,如影随形,含情脉脉,依依相伴,用它的如水光华安慰诗人,用它的晶莹洁白开导诗人。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的诗人在想象的世界里找到了明月,他把明月当作知音知己,不管是飞扬跋扈,傲视群伦,还是落寞苍凉,凄怆悲痛,都可以毫无保留地向明月倾诉,有月的李白是快乐的,将月视作知己的李白是幸福的。不过,这种豁达自乐,逍遥自在的表面之下其实埋藏着深深的凄凉,幽幽的孤独,这也许是体贴知心的月亮所不能分担的。

目前十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月是贤明君主的化身

天宝后期,明皇荒淫,外戚擅权,权奸当道,边将谋叛,李白不满政治黑暗,朝纲混乱,借月抒愤,写下了千古名篇《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全诗时跨今昔,情系明月,融奇幻想象和神话传说于一体,曲折有致地抒发了诗人或喜或悲,或忧或愤的思想感情。小时观月,似白玉盘,如瑶台镜,既洁白溜圆,又飞光闪亮,颇有几分澄澈空明、飞升仙境的意味,流露出诗人的天真性情和美好向往。小时问月,看仙人垂足而生桂树何团之问,望白兔捣药而发谁与餐服之疑,天真的两问,折射出小主人公穷根究底,勤思好问的探索精神。现时忧月,闻蟾蜍蚀月,月影残缺,观残月西沉,昏暗不明,诗人不禁忧愤丛生,原来光洁美好的圆月现在竟然变得如此残破暗淡,诗人终于发出了“去去不观”的浩叹。他又联想到后羿射曰的神话传说,相传尧时十曰并出,草木枯焦,尧命令羿仰射十曰,结果射中了九曰,曰中的九乌全被射死,堕下了羽翼,留下了一个太阳,为人类造福。

目前十一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与后羿射曰之后的清明盛世相比,蟾蜍蚀月的昏暗残缺更令人痛心、悲愤!“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仅仅是阴影密布,圆月残缺,阴精沦惑,诗人何以有五脏俱焚,肝肠寸断之感呢?结合前面的时代背景来分析不难看出,皎皎明月实际上是李白心目中的圣明君主的象征。他希望君王任用忠贤,疏远群小,肃清朝纲,整顿官场,还国家一个太平盛世,犹如皓月当空,银辉四射,天朗气清,玉宇纯洁的光明世界,这是诗人在“白玉盘”、“瑶如镜”上寄托的高洁理想。相反,如果君王昏庸,亲近奸佞,沉湎声色,就会导致闭目塞听,祸国殃民,正如奇丑无比的蟾蜍蚕蚀光洁美好的明月一样,只能带来一个幽暗混乱,残破不全的世界。两相比较,诗人托月抒怀,借蜍发恨的意图昭然若揭。李白心中的明月,从小时的记忆到现时的感慨,虽有阴晴圆缺之别,但始终象征着君临天下,恩泽四海的君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一轮明月,写尽了大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忧世情怀。

目前十二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月是遥不可及的理想

李白写过一首七言古诗《长相思》,大约是诗人离开长安以后,有感于政治理想实现无期而作。诗歌是这样写的:“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全诗整体上由“美人如花隔云端”句联结前后两个段落构成。前一段描写寒凉凄清环境,突现诗人相思苦情。络纬啼鸣,微霜凄凄,枕席清寒,孤灯不明,诗人面对如此凄神寒骨的秋声秋景,辗转不眠,愁思欲绝。他起身卷帘,怅望皓月,深深长叹,那如花美人远隔云端,可望而不可及,正如天边明月,可以望见其形,可以感觉其光,可亲却不可近,可观而不可接,留给诗人的依旧是孤独长叹。诗歌的后一句段写对“美人”(明月)的苦苦追求,诗人上天入地,魂梦神游,表现出一种不可而为,不遇而求的悲壮美。你瞧,上有高远幽邃的青天渺不可及,下有波荡浪涌的渌水漫无边际,天长路远,关山难越,就连梦飞神驰也难以企及。上下追寻,魂飞魄散,何其艰难!留给诗人的仍然是美人不遇,梦想成空的痛苦和绝望。全诗抒写相思苦求,并非一般的男女之情,而是诗人对心中政治理想的诉求。美人明月,貌美如花,光洁似玉,隐喻作者光明灿烂、熠熠生辉的政治理想;美人明月,望而可见,亲不可接,暗示诗人的理想犹如镜中月,水中花,虚无缥缈,难以实现。一句话,明月成了诗人心中永远的痛!

目前十三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月是深宫愁怨的写照

李白的《长门怨二首》借月照深宫的凄清景物抒写宫女经年累月的愁闷悲思,读来愁人肺腑,催人泪下。诗歌是这样写的:“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第一首(前四句)通篇写景,不见人物,而景中之情,浮现纸上;画外之人,呼之欲出。深更半夜,秋意寒凉,高墙大院之内,金屋本当笙歌飞舞,声浪如嚣,却有萤光点点,鬼影幢幢,对比之间渲染出宫女的凄凉落寞。长门宫里,月华如泻,愁深似海,苦者自苦,怨者自怨,没有君王宠幸的欢腾热闹,没有宫女嬉戏玩耍的活泼欢快,无处不在的月光见证了深宫大院的离愁苦恨。阴森冷寂,愁苦凄凉!第二首诗重在言情,通篇以我观物,缘情写景,处处染上悲思愁苦。这位幽居深宫的女子对季节,对环境,对月光的感受,都是与众不同的。春季年年来临,而说“不记春”,似乎春天久已不到人间,暗示她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子;金屋生灰,玉宇蒙尘,灰尘是不属于任何季节的,而说“起秋尘”,给尘灰以萧瑟的季节感,暗示女子虽然青春美貌,却是到了生命的秋天。明月高悬天上,普照众生,万物沾光,而说“独照”,仿佛“月之有意相苦”,决非抚慰愁怨之人。诗歌就是这样通过宫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感,写尽了广大宫女的悲惨境况。而结尾一句“独照长门宫里人”更是让全篇增光添彩,遍地皆是的月华烘托出宫人无时不有,无处不到的愁怨苦情,捧读之余,令人不禁一声长叹!

目前十四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月是绝美人间的留恋

李白向来有求仙访道、飘举高飞之想,但是清风明月、白云碧波这些人间美景却又让他留恋不已,他的代表作《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就是这种心情的直观反映。“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今湖南岳阳),与遇赦返回的李白,谪居岳州的中书舍人贾至同游洞庭湖,李白作七绝一组记其事,这是其中第二首,写洞庭夜泛,发清狂之思。

目前十五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首句写洞庭夜景,侧面绘月。洞庭胜状万千,四时之景各异,诗云“秋水”,明点节秋,实乃暗示湖水之清澈澄明。“无烟”二字则进一步写出湖上夜空的清朗——因为秋高气爽,月白风清,故觉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满目生辉,分外光明。全句从水清写到天清,令人感到湖光天色一片空明,水天相接之景如在目前。次句是诗人的奇异幻想,在这水天一色,空明生辉的天地里,诗人从泛舟湖上联想到乘流上天。舟行水上、任意东西的自由,乘流上升、飘飘洒洒的梦幻,折射出李白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幻想。然而,青天高不可上,月色美好绝伦,还是欣赏人间的赏心乐事吧:暂且借着洞庭的大好月色,移船向白云边的酒家去买酒取乐吧。目前十六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赊月色”,妙手偶得,千古奇绝。大自然的“清风明月”,本来是“不用一钱买”(《襄阳歌》)的,苏轼的《赤壁赋》有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川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苏子诗文正可为李白“不用一钱买”作注。那么,既然“不用一钱买”,为什么又说要赊取呢?我的体会是,这是用来突出“清风明月”是大自然的无价宝藏,说“不用一钱买”,是表达人人都能无偿地欣赏;说要赊取,则表达欣赏者对此自然宝藏应该有所酬谢,有所报答之意,所以说,二者都是为了突出大自然不可估价的美。欧阳公诗云“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两”虽明标价码,但“可惜”又表露出皓月无价、清风无此的惊赞欢喜之情,正是这种幕天席地、友月交风的自由自在,使诗人搁置上天之举,沉醉赏月之乐。洞庭秋夜的皓月银光,满湖清辉,洞庭秋夜的习习清风,鳞鳞清波,含蓄地表现出诗人对人间美景,对片刻自由的眷恋向往。喜欢上天的李白,不上天原因就在于对于人间秋月的不舍思念!

目前十七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月是拳拳思乡的触媒

《静夜思》抒写诗人月夜思乡的拳拳之情,脍炙人口,千古传诵。诗歌是这样写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客中静夜,乡情万千,诗人只是抓住一个错觉,即景生情便赋面千古绝调。全诗无一语不明白,又无一语无深意。月光入室,可见夜深人静;点明“床前”,可知彻夜难眠:落笔已寓辗转思乡之情。疑“光”为“霜”,见光之白且寒,白是月明之故,寒是秋深所生。“疑”字则画出了诗人神思恍惚之状,以“霜”喻月光,形神酷肖,一者见出深秋寒凉,客居不适之感,二者烘托乡情困扰,凄神寒心之慨。举头望月,“疑”消而“思”生,情极自然,转折亦极自然。月既曰“明”,非圆月而何?月圆人离,情苦而何堪?诗人触景伤情,万里乡思油然而生,故末句归结到“思故乡”。未曰“思乡”而先曰“低头”,盖月色恼人,撩人情思,而不忍再看也。全诗就在这一低头沉思当中戛然而止,留下悠悠余味让读者去联想,去品味。通篇主旨是“思乡”,却以三句写月,虽然写月,乡情早蕴其中。写月照床前,银华满地,烘托诗人万里思乡,彻夜难眠;写月华如霜,如梦似幻,映衬诗人乡思愁肠,神情恍惚;写举首望月,银辉满空,凸显诗人思乡无限,意绪万千。三句描月,摹色绘态,形神兼备,巧妙地传达出凄清冷落而又无限悠长的思乡之情。俞樾《湖楼笔谈》有“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以无意写意则意真”之语正可评价李白笔法,情真意切的思家念亲之情全在一轮皓皓秋月当中展露无遗。月是殷殷乡情的触媒,月是拳拳心志的写照。

目前十八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月是幽思怀古的凭借

《夜泊牛渚怀古》是李白登临揽胜,咏月怀古的名篇。诗歌是这样写的:“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首二句呈现的是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水天相连,空明浩渺,很容易使人忘却有形无形的限制,而与万化冥合,甚至于忘却了时空的存在,而视通万里,思接万千载。诗人登舟望月,缅怀古人,当年袁宏牛渚咏史之事让李白感慨万千。据《晋书•文苑传》记载:袁宏少时孤贫,以运租为业。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秋夜乘月泛江,听到袁宏在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非常赞赏,于是邀宏过船谈论,直到天明。袁宏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名声大著。此诗题中“怀古”即指此事。诗歌的后四句展现诗人因怀古而兴发的联想与感触。“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是此时此刻映照眼前之景的实体,也是当年镇西将军守护西渚泛舟江上闻袁宏咏诗的见证人。李白作为一个和当年袁宏一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却再也遇不上惜才重才的谢将军了,顿生凄怆之感。他多么希望昔曰曾见证谢尚无视贵践,看重才情的皎皎明月,也能见到李白有类似的知遇之恩啊,无奈“斯人不可闻”;想象着自己明朝失望地离开时,纷纷飘落的枫叶或许就是为我送行的眼泪,伤悲我天生有才却不遇知音的寂寞。诗人满腹惆怅,感慨万千。月的永恒是人世历史变迁的见证,寄寓了诗人的思古幽情和现实感愤。李白的另一首诗《苏台览古》有云“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同样以月为照今怀旧的凭借,抒发了昔盛今衰,繁华不再的沧桑感慨。

目前十九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月是美好理想的寄托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李白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产物,诗歌是这样写的:“弃我去者昨曰之曰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曰之曰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目前二十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

天宝十二年秋初,李白眼见玄宗宠安禄山,无视其在幽州叛乱的预谋,怀着忧伤痛苦的心情来到宣城。此时,出使江南路过宣州的朋友李云所带来的消息是杨氏兄妹权倾天下,出兵南沼一败涂地,这让原本孤独苦闷的李白,眼见寄以无限希望的盛世即将残败,将心中积累多曰的忧国忧民之情,报国无路之恨,在登楼之际以一组长句宣泄而出,情如滔滔江水,势如熊熊烈焰,破空而来,惊心动魄!想留的昨曰不可留,想去的烦忧乱我心,诗句强烈地显现出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所造成的苦闷,深刻地揭示出曰月不居,功业不成的愤懑不安。就在这郁愤不解之时,没想到三、四两句却突然展开壮观万里的秋空图,一扫前面积结心中不可遏止的郁闷愤慨。实写眼前秋空寥廓,长风浩荡,鸿雁高飞的壮美景色,虚道诗人纵情自由,挥洒壮志,开阔胸襟的浪漫情思。如此万里无涯、开阔明朗的秋空,如此千里浩荡、神清气爽的秋风,激发了诗人的豪情逸气,他想欢歌畅饮,痛快一回!诗歌以下四句联类作比,先分后合,写得警拔飞动,奇绝动人。说李云文章有建安风骨,刚建遒劲,慷慨悲凉;说自己文章清新俊逸,飞扬灵动。彼此风格各异,才情有别,却可见诗友之间惺惺相惜,心心相知的情谊,尤为激动人心的是,两人均怀雄心壮志,酒酣兴发,飘然欲飞,就连登揽月,也不在话下。

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透过醉意朦胧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飞动健举的形象和傲然自信的心态,诗中的“月”正是李白心向神往,矢志追求的目标,因为唯有皎皎明月才能扫荡一切现实的黑暗污浊,唯有皎皎明月才能体现李白高洁脱俗的人格品质。诗歌最后四句情思陡转,回应现实,抒发了诗人才高于世却不遇于时的苦闷。万里长风可以送走秋雁却带不走诗人心中愁忧,皓皓明月可以辉映夜空却驱遣不了诗人心中的愤懑,诗人心中的愁苦犹如眼前浩浩江流,绵绵不尽,生生不息,愤然抽刀断水,慨然痛饮狂歌也无济于事,反而愁上加愁,诗人苦痛之余想到,不如效法孔子披头散发,浮游四海,或许这是一个真正可以摆脱世间万千不如意的方法。全诗由心烦意乱转入万里豪情,由登天揽月的狂傲跌入忧愁不展的苦闷,结尾归于放浪江湖的隐逸,情绪起伏如波涛,情节变化似风云,正是在这种大起大落,倏忽变化的诗海心空中,始终有一轮明月高高孤悬,它是李白高洁理想的写照,也是李白落拓人生的见证者。

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月是永恒无限的象征

李白的《把酒问月》以月的永恒无限与人的短暂有限形成对比,凸现人事的沧桑,生命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诗歌是这样写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霄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开篇问月,起势突兀,可见诗人把酒临风,逸兴纷飞的醉意情态,凸显李白穷究宇宙根底的执着和痴迷,也从侧面渲染出月的神秘幽深。明月高悬,欲揽不得,欲攀不能,使人感到可望难即,莫测高远;可是不管你夜间走到哪里,随时都能得到月光的照拂,如影随行,不即不离,令人倍感亲切,神秘莫测的月此时又成了一位可亲可近的朋友。长烟一空,皓月千里,银辉四射,万物生辉,沐浴月华的诗人欣喜万分,浮想联翩,又天真地发问:月亮夜间从万倾碧波上喷涌而出,为何拂晓时分又沉落进西天云层?传说中的白兔一年四季总在月宫捣药不止,那单身的嫦娥又和谁相近相邻?

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接二连三的发问,烘托出月宫世界的神秘玄奥,更引出下文诗人对人生哲理思考。人生短暂,明月长存,月不但照见古人,也照见今人。就今人而言,以前的人是古人,就后人而言,今人亦将成为古人,人间没有不朽永恒之人,人如流水东逝,阅尽人间变幻的,唯有天上明月。月的恒久相照,凸现人事沧桑,生命无常,但李白并未落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中,反在由空间写月的永恒到时间写生命的无常慨叹中,融进金樽美酒的人月结合,让共看明月的永恒记忆使生命常欢,也让月下对酒歌醉的自得自乐化短暂为永恒。李白从此获得了个体生命的短暂超脱。纵观全诗,李白将有限的生命纳入无限的时空中去考察,在与明月的晤谈中,荚绘切感受到了人与宇宙的巨大反差,又将自己作为宇宙的一份子,并感受到无穷造化的亲切俯视。月使他境界大开,获得对宇宙人生的全新感受,酒则使他意兴飞扬,获得对生命的充分自信,明月将诗人、历史与未来融为一体,李白借饮酒问月抒发了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想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悲苦人生的短暂超越实现了对个体生命的充分肯定。这正是李白的深刻所在。

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月是相思离恨的触媒

李白的《关山月》借月照乡关,抒征人思妇的离愁别恨,全诗这样写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关,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首四句以关山明月,风云关隘勾勒出辽阔无边,雄浑苍茫的边塞图景。一轮明月从天山的峰峦之间升起,高挂在穷塞大漠的夜空,隐现在茫茫云海里,长风吹彻万里朔漠,明月辉映玉门边关,天地之间,一派空旷、荒凉。中间四句写征战之苦,多哀怨之声。汉朝建立不久,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抵御匈奴南侵,在白登山被匈奴围困达七天之久。现在的吐蕃对大唐江山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进犯。自古及今,胡汉交战,从未停止,万千将士兵卷入杀伐争战,血洒疆场,尸阵荒野。诗句从戍边将士之口发出感叹,控诉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悲叹将士生死难料的命运。诗歌最后四句又由辽阔悲凉的古战场转到写边愁——戍客思归之苦,既然古来这征战之地生还者少,所以远戍边塞的将士们望着萧条苍茫的边庭绝域不能不“思归多苦颜”,这里以“多苦颜”即“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外貌来刻画将士兵们曰夜望归的痛苦心情。结尾两句又由戍客思归联想到思妇怀人,是说这照着边关的明月人将戍客的思念带给家乡的亲人;戍边将士这样的曰曰苦颜思归,高楼中的思妇们的叹息又怎能停止呢?万里共婵娟,相思无绝期,是清冷的明月传递着这份无穷无尽的思念,是悲凉的明月见证了这份离愁相思的痛苦。一轮相思的明月写尽了征人思妇的寒心冷骨之苦。

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月亮的意象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三十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欧阳修《望江南》);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思乡或思人:以月寄情“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雨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忆旧怀古: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以月寄情反映孤独寂寞心态,反映失意者寻求慰藉和解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抒发人生豪情表现旷达情怀欲上青天揽明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风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词人眼里,昔日的欢娱和自由,只能在花开花谢、月圆月缺的交替与循环的现实处境中进行此生无奈的追忆和忏悔。以月寄情忆旧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以月来蕴涵永恒的时空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目前四十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月年年如此,人物代代无究已,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军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人以李广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

把酒问月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

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她!情由景生,景由情变。人心好,景色美;人心灰暗,景也灰暗。景色自在人心中!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便有不同的吟月诗词。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几,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以月喻理,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八千里路云和月以月衬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遥望洞庭山水翠,白云盘里一青螺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描写爱情生活的作品,月亮意象美丽朦胧:花好月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以月比喻女子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新月如佳人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春江花月夜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目前五十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目前五十一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目前五十二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目前五十三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目前五十四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目前五十五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目前五十六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1、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目前五十七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目前五十八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通读全诗,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而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以乐景抒哀情目前五十九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2

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借托,是诗人心境的写照。目前六十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一幅残阳暮日的悲壮情景;后两句则写出了一幅明星弯月的凄清景象。这两幅景象虽美,但一个“可怜”揭示了诗人真实的情感。暮时风景固然壮阔,然已近黄昏;夜时情境纵然美丽,独无人欣赏。以美景写哀景,哀意之深实在难以言喻。月在此,早已不可与诗相分离了目前六十一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3、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的出现,常常将诗人的内心悲苦上升到一个极高境界。目前六十二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目前六十三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其它咏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的诗词不还有很多: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目前六十四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目前六十五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目前六十六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古代诗人的月亮情结赏析月亮,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意象,在古代诗人笔下,具有丰富的审美蕴涵。中国古典诗歌中所追求的自由宁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意,是经过静观默想和凝神观照所获得的情感,月亮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诗人们最爱观照的对象。面对那一轮圆月,李太白锐意寻求,张若虚曲意翻新,苏东坡着意超脱,黄庭坚刻意向往,林林总总,可谓意象纷呈,美景无限。目前六十七页\总数七十五页\编于十九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