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西医新)_第1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西医新)_第2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西医新)_第3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西医新)_第4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西医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西医新)第一页,共44页。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概念第二页,共44页。①颅内动脉瘤:约占50-70②动静脉畸形:约占10%,多见于青年人,90%以上位于幕上,大脑中动脉区常见③梭形动脉瘤: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④Moyamoya病:占儿童SAH的20%⑤其他:霉菌性动脉瘤\颅内肿瘤\垂体卒中\脑血管炎\血液病&凝血障碍疾病\颅内静脉血栓\抗凝治疗并发症等原因不明占10%一、病因、发病机制与病理(一)病因第三页,共44页。①动脉瘤,粟粒样动脉瘤可能与遗传有关约80%患者Willis环动脉壁弹力层&中膜发育异常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涡流冲击影响动脉壁向外膨胀突出,形成囊状动脉瘤动脉瘤直径5~7mm易出血,<3mm较少出血(二)发病机制第四页,共44页。②脑动静脉畸形胚胎期发育异常形成畸形血管团激动&不明诱因可导致破裂③动脉炎&颅内炎症引起血管壁病变肿瘤&转移癌侵蚀血管第五页,共44页。动脉瘤好发于组成Willis环的血管上,尤其是动脉的分叉处。80%~90%位于脑底动脉环前部,特别是后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的连接处(约40%)、前交通脉与大脑前动脉分叉处(约30%)、大脑中动脉在外侧裂第一个主要分支处(约20%)。后循环动脉瘤最常见于基底动脉尖端或椎动脉与小脑后下动脉的连接处。(三)病理1.病理第六页,共44页。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液沉积在脑池和脊髓池中,如鞍上池、脑桥小脑脚池、环池、小脑延髓池和终池等。出血量大时可形成薄层血凝块覆盖于颅底血管、神经和脑表面,蛛网膜呈无菌性炎症反应,蛛网膜和软膜增厚,与血管神经粘连。脑实质内广泛白质水肿,皮质可见多发斑片状缺血灶。第七页,共44页。SAH能引:①颅内压增高②意识障碍③脑积水:脑脊液回流受阻,出现交通性脑积水④下丘脑功能紊乱;如发热、血糖升高、脑心综合征等⑤血管痉挛:2.病理生理第八页,共44页。三、中医病因病机㈠肝阳暴亢五志过激,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上扰清窍,迫血妄行而头痛;㈡痰浊上逆饮食不节,劳累过度,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蔽清窍,经脉不通,血不循经而外溢。㈢肾阴亏虚年老体弱,劳欲过度,致肾阴亏虚,无以生髓,髓海空虚;或为肾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上扰清窍而头痛第九页,共44页。一、一般症状好发中青年,诱因(剧烈运动、劳累、用力、激动等),起病突然,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血性脑脊液。㈠头痛动脉瘤性出血表现为突发异常剧烈全头痛,患者常将头痛描述为“一生中经历的最严重的头痛”,多伴一过性意识障碍和恶心、呕吐。但动静脉畸形破裂所致SAH头痛常不严重。㈡脑膜刺激征出现颈强、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临床表现第十页,共44页。㈢眼部症状

20%患者眼底可见玻璃体下片状出血,是急性颅内压增高和眼静脉回流受阻所致,对诊断具有提示。㈣精神症状约25%的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欣快、谵妄和幻觉。㈤其他症状

可出现脑心综合征、消化道出血、急性肺水肿和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等。第十一页,共44页。二、动脉瘤的定位症状㈠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有前额和眼部疼痛、血管杂音、突眼及眼球活动障碍(Ⅲ、IV、Ⅵ和V1脑神经损害),其破裂可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㈡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出现动眼神经受压的表现,常提示后交通动脉瘤。㈢大脑中动脉瘤患者出现偏瘫、失语和抽搐等症状,多提示动脉瘤位于大脑的第一分支处。第十二页,共44页。㈣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单侧或双侧下肢瘫痪和意识障碍,提示动脉瘤位于大脑前动脉或前交通动脉。㈤大脑后动脉瘤患者出现同向偏肓、Weber综合征、第Ⅲ脑神经麻痹的表现。㈥椎-基底动脉瘤患者出现枕部和面部疼痛、面肌痉挛、面瘫、及脑干受压的症状。第十三页,共44页。三、血管畸形的定位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痫性发作、轻偏瘫、失语或视野缺损等,具有定位意义。第十四页,共44页。并发症一.再出血指病情稳定后再次发生剧烈头痛、呕吐、痫性发作、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发作,颈强、Kernig征加重,复查脑脊液为鲜红色。多见于动脉瘤患者,动静脉畸形急性期再出血者较少见。二.脑血管痉挛发生于蛛网膜下腔中血凝块环绕的血管,临床症状取决于发生痉挛的血管,常表现为波动性的轻偏瘫或失语,是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病后3~5天开始发生,5~14天为高峰,2~4周逐漸消失。第十五页,共44页。三.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由于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形成血凝块阻碍脑脊液循环,起病1周内约15%~20%的患者发生急性脑积水,轻者出现嗜睡、思维缓慢、短时记忆受损、上视受限、展神经麻痹、下肢腱反射亢进等体征,严重者可造成颅内高压,甚至脑疝。亚急性脑积水发生于起病数周后,表现为隐匿出现的痴呆、步态异常和尿失禁。第十六页,共44页。图CT显示SAH脑池内高密度影辅助检查大脑外侧裂池前纵裂池鞍上池桥小脑角池环池后纵裂池高密度出血征象一、临床疑诊SAH首选CT检查早期敏感性高可检出90%以上的SAH第十七页,共44页。二、头颅MRI和MRASAH急性期因MRI检查可能诱发再出血,通常不采用。MRA对直径3~5mm动脉瘤检出率达84%~100%,但由于空间分辨率较差,不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颈和穿通支动脉。第十八页,共44页。三、腰椎穿刺

CSF检查是诊断SAH的重要依据,肉眼可见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压力增高。最初脑脊液红细胞与白细胞数比例与外周血相同(700:1),但几天后血液引起无菌性化学性脑膜炎导致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48小时内白细胞可达数千,出血后4~8日脑脊液糖降低。但须注意腰穿有诱发脑疝形成的风险。第十九页,共44页。四、DSA可确诊SAH,需行全脑血管造影约20%为多发性动脉瘤,AVM常由多支血管供血DSA可确定动脉瘤位置\血管走行\侧支循环&血管痉挛等图8-14DSA示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辅助检查第二十页,共44页。辅助检查图AVM的DSA表现第二十一页,共44页。高度提示SAH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颈强等脑膜刺激征伴或不伴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检查无局灶性神经体征诊断临床确诊SAHCT证实脑池&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出血征象腰穿压力明显增高&血性CSF眼底玻璃体下片块状出血第二十二页,共44页。一、高血压性脑出血也可见反应迟钝&血性CSF明显局灶性体征偏瘫\失语等鉴别诊断原发性脑室出血与重症SAH临床难以鉴别小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无瘫痪,易与SAH混淆CT&DSA可鉴别(表8-5)

第二十三页,共44页。表

SAH与脑出血的鉴别要点SAH脑出血发病年龄粟粒样动脉瘤多发于40~60岁,动静脉畸形青少年多见,常在10~40岁发病50岁~65岁多见常见病因粟粒样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起病速度急骤,数分钟症状达到高峰数十分至数小时达到高峰高血压正常或增高通常显著增高头痛极常见,剧烈常见,较剧烈昏迷重症患者出现一过性昏迷重症患者持续性昏迷神经体征颈强、Kernig征等脑膜刺激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局灶性体征眼底可见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眼底动脉硬化,可见视网膜出血头部CT脑池、脑室及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出血征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脑脊液均匀一致血性洗肉水样第二十四页,共44页。二、颅内感染结核性\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脑膜炎等可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先有发热CSF检查提示感染需与SAH后化学性脑膜炎鉴别SAH脑脊液黄变\淋巴细胞增多注意与结核性脑膜炎(CSF糖\氯降低)区别第二十五页,共44页。三、%脑肿瘤发生瘤卒中,瘤内&瘤旁血肿,合并SAH癌瘤颅内转移\脑膜癌症\CNS白血病可见血性CSF根据详细病史\CSF检出瘤细胞\头部CT可鉴别第二十六页,共44页。急性期治疗目的是防治再出血、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和预防复发。治疗第二十七页,共44页。住院监护,绝对安静卧床4~6w避免用力排便\咳嗽&情绪激动引起A瘤再破裂高血压患者审慎降压至160/100mmHg头痛可用止痛药,保持便通用缓泻剂保证正常血容量&足够脑灌注低钠血症常见,口服NaCl或3%生理盐水i.v滴注心电监护防止心律失常注意营养支持,防止并发症治疗一、一般治疗第二十八页,共44页。(一)降颅压

20%甘露醇\速尿&白蛋白等若脑疝形成,可考虑行颞下减压术&脑室引流治疗二、对症治疗第二十九页,共44页。(二)预防再出血

抗纤溶药抑制预防再出血常用药物:①6-氨基己酸:4~6g加于o.9%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5~30分钟内滴完,以后再以lg/h剂量静滴12~24小时,以后每日24g,持续3~7天,逐渐减量至8g/d,维持2~3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②氨甲苯酸0.1~0.2g溶于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注,2~3次/日。③立止血:2kU/次,5~10分钟生效,作用持续24小时。其他止血药还有:止血敏、安络血、凝血酸、维生素k3等。治疗第三十页,共44页。(三)预防血管痉挛尼膜同(Nimotop)10~20mg/d,i.v.滴注1mg/h,共10~14d治疗第三十一页,共44页。(四)放脑脊液疗法缓慢放出血性CSF,每次10~20m1,2次/w减少迟发性血管痉挛\正常颅压脑积水发生注意诱发脑疝\颅内感染\再出血风险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密切观察治疗第三十二页,共44页。是根除病因\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一)动脉瘤动脉瘤颈夹闭术\动脉瘤切除术等患者意识状态与预后密切相关Hunt&Hess分级法确定手术时机&判定预后(见表)完全清醒(Hunt分级Ⅰ\Ⅱ级)&轻度意识模糊(Ⅲ级)手术能改善临床转归昏睡(Ⅳ级)&昏迷(Ⅴ级)不能获益手术最适时机选择仍有争议介入治疗:支架+弹簧圈置入。损伤少。三、手术治疗第三十三页,共44页。SAH第三十四页,共44页。基底A瘤术前第三十五页,共44页。基底A瘤术后第三十六页,共44页。表8-6动脉瘤性SAH患者Hunt-Hess临床分级级别意识水平伴随临床表现手术指征0级正常未破裂动脉瘤Ⅰ正常无或轻微头痛和颈强有Ⅱ正常中度头痛和颈强,有些病例有轻微神经功能缺损(如脑神经麻痹)有Ⅲ模糊状态有些病例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有Ⅳ昏睡有些病例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无Ⅴ昏迷有些病例有去脑强直状态无治疗第三十七页,共44页。(二)动静脉畸形AVM整块切除术供血动脉结扎术血管内介入栓塞g-刀治疗AVM早期再出血风险低,可择期手术治疗第三十八页,共44页。四.中医辨证论治㈠辨证要点

1.辨中风与头痛根据临床表现,若以头痛为主者属中医的“头痛”范畴,若出现意识障碍及肢体功能障碍者则属于“中风”范畴。2.辨疼痛性质因于痰湿者,头重坠如裹;因于肝阳者,头痛而胀;因于虚者,头隐痛绵绵、或空痛。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等脏关系密切。因于肝者,多为肝气郁结化火;因于脾者,多为痰浊内生;因于肾者,或为肾虚无以生髓,髓海空虚;或为肾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第三十九页,共44页。㈡治疗原则急性期常以肝阳暴亢、痰湿上扰神机为主,此时应以祛邪为主,恢复期则根据其辨证或补虚或攻补兼施。老年患者多以肾阴亏虚为主,治宜滋阴补肾。㈢常见证候辨证论治1.肝阳暴亢证候:头胀痛,头痛多为两侧,头晕目眩,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胁痛,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细数。病机:阳气上逆,肝风内动,上扰清窍,迫血妄行。治法:平肝潜阳。主方: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物:天麻、钩藤、牛膝、生石决明、山栀、黄芩、桑寄生、杜仲、益母草、茯神、夜交藤第四十页,共44页。2.痰浊上逆证候:头痛昏蒙重坠如裹,胸脘痞闷,纳呆呕恶,眩晕,倦怠无力,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滑或弦滑。病机:痰湿上蒙,闭阻脑脉,血不循经而外溢。治法:燥湿化痰,降逆止痛。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药物:半夏、天麻、白术、陈皮、茯苓、生姜、甘草、大枣。第四十一页,共44页。3.肾阴亏虚证候:头痛而空,腰膝痠软,夜寐不安,眩晕耳鸣,健忘,遗精带下,神疲乏力,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舌质淡,体胖,舌质红,苔薄白,或少苔、剥苔,脉细无力。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