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朝的灭亡》史料集锦资源1:秦统一后,统治者忘记了创业时的艰辛,秦始皇不但为他生前享受建造了豪华的宫殿群,还为其死后修筑了豪华的陵墓。此外,秦始皇还五度出巡关东,封禅与刻石。据记载,秦始皇在全国修建了70多座离宫别馆,其中咸阳都城附近的270座宫殿之间还用复道、阁道、甬道等建筑连接起来。规模宏伟的上林苑中离宫别馆比比皆是,鳞次栉比,各种珍禽异兽应有尽有。为了修建这些规模壮观的宫殿楼阁,秦始皇动用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对人民造成了莫大的灾难,因此当时曾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民谚。——周荣:《秦朝兴亡的历史探究》,载《西安日报》,2021-06-09资源2:秦统一后,为了维护统治和满足个人享受,秦朝的执政措施更为偏重兴建大型工程,而且这些大型工程几乎都是同时进行,全国劳力被大量征召。其中筑长城用40万人,南戍五岭用50万人,修建秦始皇陵和阿房宫达70余万人,加上其他劳役,役使人数超过200多万。秦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而服役的人数总计不下300万,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5%,仅修陵墓一项的花费就占到当时全国财力的1/3,这么庞大的劳役必然严重影响国家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周荣:《秦朝兴亡的历史探究》,载《西安日报》,2021-06-09资源3:秦文化政策带有很大的逆反心理和明显的报复心理。早在秦统一之前,秦人就备受歧视,秦文化不为六国文化所容;秦统一后,六国旧贵族和诸多儒生仍然篾视秦国文明,诽议秦政,甚至在朝廷公开毁议秦政。骄傲的秦国,趾高气扬的秦始皇,被激怒了,它们再也不能忍受这种屈辱,不能容忍任意诽谤朝政,更不能纵容儒生们继续反秦。这是秦实行文化征服、兼并政策的导火索,也是秦文化统一政策的一个根源。根植在泰始皇内心深处的暴烈、刚愎、功利等特性被诱发,秦文化政策的失误也就暴露出来了。——胡明焕:《秦亡新论》,载《威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资源4:历史上六国就鄙视秦文化,但秦文化在秦国的发展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是客观存在的。秦人由一个西陲大夫加入诸侯的行列,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在战国群雄割据中又连连挫败其他六国,称雄中国。秦人的成功大多是通过战争实现的,但是,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文化又是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国的胜利,与其说是战争的胜利,不如说是政治的胜利,是秦文化政策的胜利。这种胜利是对非秦文化的强有力的回击,是秦文化成功的有力证明。但正是这种实践的成功,助长了秦人的功利主义,导致了功利主义的膨胀,驱使秦始皇继续执行秦国政策,以秦国政策为本,兼并其他文化。——胡明焕:《秦亡新论》,载《成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资源5:统一战争的胜利,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安天下才是长久之道然而,统一天下后,秦王朝不仅没有让疲困已久的百姓休养生息,反而急功近利,穷兵难武,极尽搜刮民脂民膏之能事,以践踏百姓生命巩固政权。秦时的赋税空前加重,老百姓终年劳作,仍生存艰难,还要负担沉重的徭役。《史记》载,秦二世不仅不体恤做矿白姓困穷,更好大喜功,大兴土木,“作阿房官,治直道、驰道,赋敛愈重,戍徭无已"又“尽征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藁,皆令自赍粮食,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沉重的徭役赋税,使人民苦不堪言。治天下以顺民心为要,民心是立国之本;逆民心则是灭国之源。统一天下,秦顺应了历史潮流和人心所向,统一之后却逆势而行,于是迅速走向灭亡。杜牧对此慨而叹之曰:族秦者非天下也,乃秦也。——杨占文:《教科书•清醒剂・营养剂》,载《红旗文稿》,2021年第23期资源6:秦人本来重武功、尚俭朴。然而,“力并万国,富有天下”之后,秦朝统治者把当初“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惕厉奋发抛在了脑后。他们缺乏忧患意识,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存在的隐患视而不见,对百姓的疾苦置若罔闻,一味地穷奢极欲,对国家财富“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挥霍无度。正像杜牧《阿房宫赋》所说的:“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这种“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的治理模式,最终使国家元气大伤,”兵破于陈涉”而“地夺于刘氏”的结局也成为必然。——杨占文:《教科书•清醒剂・营养剂》,载《红旗文稿》,2021年第23期资源7:秦国政权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胡亥的即位又彻底将秦国政治推向暗无天日。为了保住其皇帝宝座,胡亥在赵高等佞臣的唆使下,采取了一系列极其卑劣的政治指施。第一,残害忠良。胡亥极其昏庸,赵高为达专权目的,对所有持不同政见者或可能对手行株连诛杀,甚至残害忠良。首先遭到非难的是大将蒙毅、蒙恬兄弟。而且,赵高对于不恭顺的大臣,也是予以倾轧陷害,甚至到了指鹿为马的地步。这均说明秦国的政治状况已极不正常,而肆无忌惮的诛杀大臣,更使胡亥政权元气大伤。第二,屠戮宗室。胡亥阴谋篡位后忐忑不安,担心其宗室弟子会效仿夺权,因此对其宗室弟兄实行屠戳政策,手段残忍,令人发指。《秦始皇本纪》说:“无得立者,而六子戮死于杜”又,“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宗室振恐。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胡亥本想通过此举树立权威,但是此种做法只能使其成为孤家寡人,加剧秦国政局的动荡。第三,横征暴敛。秦王赢政虽然过度使用民力,但是由于个人的权威、将相的辅佐以及对政权的牢牢掌握,还能保证对朝廷对政局的掌控。但是,胡亥即位后,扩建骊山墓、阿房宫,不断出巡示威、寻欢作乐,进一步搜刮民脂民膏,使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极端尖锐,更使秦国政权摇摇欲坠。——刘庆东、葛明岩:《法家文化与秦朝的兴亡》,载《晋阳学刊》,2021年第4期资源8:秦始皇吞并六国后,面对新的社会力量,秦国没有建立一种可以广纳人才的制度和管道。新增的社会力量一旦无法融入政权中,便会滋生不满情绪,而这些人或是六国贵族,或是侠义之士,在当地都极具政治影响力。吕不韦辅政期间曾主张实行“义战”,但随着其下台,这一思想没有得到贯彻。统一过程中,秦始皇对六国贵族的态度极其严酷。例如,灭赵国时,秦王羸政亲赴邯郸坑杀了一批与之有仇的贵族;灭魏国时,则杀了投诚的魏王假以及诸公子;灭燕国,杀死太子丹,并通缉其门客;在齐国诱降齐王建后,又将其活活饿死。对此,六国贵族极为愤恨。统一中原后,秦始皇对原六国贵族实行严厉打击政策和较为单一的处理方式,例如迁徙、降为庶人甚至奴仆、严格监视、控制等。这样,原本就对秦国不满的六国贵族就更加不满于现状。所以,当陈胜、吴广举起反秦大旗之后,不久就出现了许多由原六国贵族势力领导的反秦队伍。——刘庆东、葛明砦:《法家文化与秦朝的兴亡》,载《晋阳学刊》,2021年第4期资源9:秦统一六国后,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亟需休养生息,而秦始皇却背道而驰,不断大兴土木和发动对外战争:征匈奴、筑长城、戍五岭、修身也道、建宫殿、造坟墓…而隐藏在其后的是百姓的赋税与劳役。据记载,仅匈奴一战,蒙恬即率军30万人,“暴师于外十余年”;仅阿房宫、骊山陵墓工程就长期使用七十万以上劳力。为了维持国库开支,秦国不得不加重杂税和徭役。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说:“秦时全中国人口约两千万,被征发造宫室坟墓共一百五十万人,守五岭五十万人,蒙恬所率防匈奴三十万人,筑长城假定五十万人,再加其他杂役,总数不下三百万人,占总人口百分之十五。使用民力如此巨大急促,实非民力所能胜任。“为了保证赋税、接役和兵役的征发,秦国实行了更为严酷的法治,据统计当时仅在咸阳城附近修筑各类工程的刑徒就达7余万。因此,统一后不到十年,就出现了“天下苦秦久矣”的呐喊。——刘庆东、葛明岩:《法家文化与秦朝的兴亡》,载《晋阳学刊》,2021年第4期资源10:假使秦始皇果真坑杀儒生四百六十余人,秦末汉初非孔姓的儒生肯定有人会讲述此事。然而事实是:曾做过秦博士,到汉文帝时还传授今文《尚书》的伏生;任过秦汉两代博士的叔孙通;在秦汉两代以教授《诗》闻名的浮丘伯;秦时为御史入汉当相的张苍,这些人谁也没谈论过秦始皇坑儒的事情。特别值得提出的汉初儒学巨子贾谊,他写的那篇脍炙人口的政论文《过秦论》,专门批判秦始皇的过失,里面说秦始皇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根本没谈坑儒之事。这些事实,不能不令我们对秦始皇坑儒说法的真实性产生疑问。率先讲出“焚书坑儒”用语的,是西汉前期经学家孔安国。依张舜《汉书-艺文志通释》中说法,孔安国乃孔子十二世孙。相传孔壁所藏古文经书尽归孔安国。他作《尚书序》,说:“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难解,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又作《古文孝经训传序》说:“逮乎六国,学校衰废。及泰始皇焚书坑儒,《孝经》由是绝而不传也。“但秦汉之际,非孔姓名都不讲坑儒,而孔安国一再讲坑儒,这对笔者的猜测是个支持,秦皇坑儒的故事十有八九是孔鲋编造的。——马执斌:《“焚书坑儒”辨》,载《中华读书报》,2021-02-24资源11:一切政治须立足于现实。客观地说,秦始皇统治下的秦帝国政府,并非没顺应时势做出转变,在统一后产生的一切国策,无不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制定。于经济如规范了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的标准,统一了货币的单位等,这些都为经济发展带来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这样做还远远不够。原因在于,还有更多的社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而对应出现的政治措施大多既不治标又不治本。以经济为例,基于我们已知的土地国有制及授田政策,统一后的土地分配,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即已有的土地无法承载依照既定土地制度进行的分配方式。土地,这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源,是一切经济的载体,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都是安身立命之本。对于其制定政策制度,若不秉承着谨慎的态度,出现大的经济问题自是在所难免。秦统一六国后,对于过去的土地制度及政策并未做大的改变和调整,仅仅统一了各地田亩丈量制度,这于解决实际问题来看是远远不够的。六国旧址上,人口密度迥异,地区经济形式差异巨大,盲目执行秦制定于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可以说既罔顾现实又缺乏前瞻意识。——北地舞人:《秦非亡于暴政:无法平衡阶层利益引发起义》载《领导文萃》,2021年第13期资源12:关于秦朝灭亡于哪一年的问题,现今出版物上有公元前206年和公元前20年两说。它们到底谁对呢新版《辞海》附录《中国历史纪年表》中《秦纪年表》下面有一条注释,说:“子婴八月即位,十月即降于刘邦,秦以十月为岁首,故列在公元前206年栏内。”这条注释对我们有启发。我们查阅《史记・高祖本纪》,内有“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的记载。这段记载行文上有毛病。“汉元年十月”是“汉王元年十月”的意思,刘邦灭秦时,称号是“沛公”,既然是“沛公”,怎么能用“汉王”纪年呢司马迁是汉朝人。他写《史记》习惯用汉纪年情有可原,但他此处行文的毛病,却给后来治史的人带来了麻烦。唐代学者张守节看到这一点,在《史记正义》中说:“沛公己未年十月至霸上。项羽封十八诸侯,沛公封汉王,后刘项五年战斗,汉遂灭楚,天下归汉,故却书初至霸上之月。”秦二世皇帝三年,甲午,八月,中丞相赵高杀二世皇帝胡亥,立胡亥侄子婴为秦王。九月,秦王子设计杀死赵高。十月,刘邦入咸阳,子婴降,秦朝灭亡。秦王子婴在位仅4天,因秦制以十月为岁首,故秦灭亡已在乙未年。查《新编中国三千年历日检索表》,秦朝灭亡的乙未年十月初一日是公历公元前207年11月14日,整个十月都未出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于公元前207年是确实的。——马执斌:《秦朝灭亡于哪一年》,载《历史学习》,2002年第Z1期资源13:军功贵族与官吏的矛盾由来已久,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本土派与外来客卿人士的争斗。秦自穆公以来就有重视外来人才的传统,商鞅变法后,君主更将山东来秦人士看作是自己争取的对象,形成一大批“主卖官爵,臣卖智力”的职业官吏。这些人不似贵族有根深蒂固的势力,没有向君主挑战的实力,他们是君主权力的忠实守护者,忠实地执行着国家的大政方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君主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一群人在朝堂上对他们的建议言听计从。贵族很是不甘,在围绕谁能取得君主的信任上双方私下里斗得激烈。廷议上有关分封还是郡县上双方互有说辞,希望君主能够听从自己一方的建议,朝着有利自己权势的方向发展。毕竟,在分封制下贵族是专政一方的诸侯,官吏连进出入政府的机会都可能没有。在现有的官僚体制下,贵族则受制于官吏,被剥夺了行政参与权,官吏则获取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