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沙的博弈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为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_第1页
水与沙的博弈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为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_第2页
水与沙的博弈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为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_第3页
水与沙的博弈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为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_第4页
水与沙的博弈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为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与沙的博弈——关注水土流失以及土地沙漠化为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GDP总值也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我们却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很多经济增长成果却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而取得的,我国生态环境也曾一度到达破裂的边缘。好在党和政府及时决策,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加大法律法规监管力度,制止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继续实施,这一系列政策促使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缓解和改善。而在今年“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党和政府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这说明我国已经开始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开始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而生态环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发的重要。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从“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党和国家对于环境保护问题更加重视。其文件中用两个板块阐述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及“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具体规划。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以民族振兴为己任,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对于国家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了调查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了解最近几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成果,深入考察我国生态环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收集各地区群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合理建议,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注入动力。武汉大学社团联合会常代会准备以“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为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为主题,从“河流源头水质检测保护、西部地区防治沙化、湖泊水量保持、森林草场维护”等多方面多角度对我国各生态环境重点地区进行调研。深入我国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的生态环境亟需改善和受到国家重点关注的地区以及植树还林的优秀示范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分析评估,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经过初步讨论,我们打算将兵分五路,分别前往:青海三江源(关注河流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宁夏中卫(学习西部治沙典范)、青海湖()、内蒙古呼伦贝尔(关注草场退化)以及开封(关注黄河地上河危机)我们将对以上地区分别进行暑期调研,获得治沙还林的第一手资料,经整理整合,将以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青海湖:青海湖属于全球气候变化敏感、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已经直接威胁到青海省乃至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也对黄河上游水资源安全构成威胁,进而影响西北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青海湖水位每年平均以12.1厘米的速度下降,水位下降最快的2000年,1年内下降了21厘米,以这样的速度,青海湖年平均减少湖水4.36亿立方米,正在从单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为“一大数小”的湖泊群。据监测,近50年来,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78米,水面面积减少了362.3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杭州西湖。造成青海湖不断缩减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加剧以及降雨量减少等原因,特别是在青海湖周边盲目开荒,破坏了注水河流的水源,目前青海湖50%的注水河流已经干涸。据统计,由于水源补给河流大量减少,与20年前相比,入湖水量也因此减少了60%。有专家预测,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不断萎缩,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将在200年后完全消失。目前来看,由于气候暖干和全流域生态系统退化,青海湖水位下降的总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为了保护青海湖,青海省已经实施了封湖育鱼、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使青海湖重现昔日美景。青海省近日启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投资近16亿元,在1。年内最大程度恢复青海湖原生态。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为15.67亿元,规划实施期为1。年,将在青海湖流域的刚察、海晏、天峻、共和4个县进行,覆盖整个青海湖流域。这个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湿地保护、退化草地治理、草原鼠虫害防治、沙漠化土地治理、生态保护林建设、退牧还草以及生态移民等工程。根据规划,将实施天然草地退牧封育85.47万公顷;湿地保护27.66万公顷;重度沙化型退化草地治理9.15万公顷;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9.11万公顷;毒杂草灭治33.86万公顷;草原鼠虫害防治130.24万公顷;沙漠化土地治理3.94万公顷;生态林建设3.44万公顷。同时,对环青海湖流域的881户、4157人进行移民,减少各类畜牧量折合近一百万只羊,整治布哈河等6条入湖河流200公里,并拆除石乃亥电站水坝。全部工程总投资中,湿地保护与环境治理、退化土地保护与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设投资占总投资的92.8%;另外的投资将用于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与移民安置和技术支撑与管理工程。研究意义:此次青海湖小队的目的是调查青海湖的现状,以及了解环境治理工程实施的进展。探索青海湖环境保护的新模式。三江源:青海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历史上,三江源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密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令人惊醒。近几十年来,由于天灾人祸等许多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已在明显恶化,形势日益严峻。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沼泽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裸露,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生态环境已十分脆弱。随着人口的无节制增加和人类无限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又大大加速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进度。长期的滥垦乱伐使大面积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无序的黄金开采及冬虫夏草的采挖屡禁不止;受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类的20%以上,远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部分地区的人类已难以生存,被迫搬迁他乡。草地大规模的退化与沙化,不仅使该地区草地生产力和对土地的保护功能下降,优质牧草逐渐被毒、杂草所取代,一些草地危害动物如鼠类乘虚而入,导致草地载畜量减少,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减退,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源区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水源涵养能力急剧减退,导致三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旱涝灾害频繁、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并已直接威胁到了长江、黄河流域、乃至东南亚诸国的生态安全。研究意义:通过实地的调研和考察,真实的了解和认识到三江源的生态环境的现状,并通过自己整理的数据和拍下的图片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所见所听所想所感展现给大众。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唤醒社会各界人士的保护意识。并引起三江源周边居民的关注和保护,切实的采取一些措施改善水质。沙坡头(沙漠中的魔法)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城西,是包兰铁路上的一个小站。闻名于世的中卫固沙林场和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沙坡头科学实验研究站就位于这里。这里自然条件恶劣,黄沙滚滚。流沙相当严重,形成了许多流动和半流动性沙丘,这是腾格里沙漠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来到沙坡头,越过铁路线向西走去,几百米外就不见了绿色。高大的杨树,低矮的灌木林,稀稀拉拉的小草……接着便是毫无生气的沙漠。站在高大的沙丘上,遥望无边无际的腾格里大沙漠,我感到黄河边上这片绿色仍然十分脆弱和渺小。沙坡头地区环境经历了怎样巨大的变迁?目前沙坡头厚厚流沙覆盖下的是黄河一、二级阶地,再往西,是剥蚀丘陵、山前冲积扇和洪积平原,这表明沙坡头地区本身并不存在黄沙的来源,不是就地起沙。这里的黄沙都是从其西北方向来的,是腾格里沙漠扩张的结果。而如今沙坡头的治沙防沙已经初具成效,一片片绿色带已经在沙漠中坚强的挺立起来。研究意义:通过实地调查探索关于沙坡头的治沙成果,思考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果,带给我们的启示。敦煌(土地沙化,敦煌能否繁华依旧)敦煌天然钟山跗诘219万亩锐减到现在130多万亩,减少了40%;胡杨林仅存14万亩,减少了67%;可利用草场减少77%,且现存草场不同程度地存在沙化和盐碱化的现象。敦煌的湿地以平均每年2万亩的速度在消失。绿洲内1万余亩咸水湖和1万余亩淡水湖的80%已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土地沙化面积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增加,沙漠每年逼进3-4米,大风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加剧放眼敦煌大地,上世纪60年代曾遍布这块绿洲的湿地、沼泽已大多不见,党河滩下茂密的芦苇群已被厚厚的流沙覆盖,月牙泉明显“消瘦”了许多,库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玛十大沙漠渐呈“握手”之势,敦煌绿洲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风沙大的有十级左右,小的也有六七级,掀翻了温室,吹断了瓜秧,村民们每年都遭受巨大损失”。顺着月牙泉路向西行,一排排的白杨树大量枯死,沙丘已涌上部分公路路面。近几年来,平均每年都有2-3次这样的沙尘暴在敦煌发生,当地人们开始担心敦煌会成为第二个楼兰。从月牙泉向着东南方向骑着骆驼走14公里就到了莫高窟。莫高窟和月牙泉被誉为“敦煌双绝”,一个是文化的奇迹,一个是自然的奇观,都是敦煌的无价之宝,月牙泉的水危机对莫高窟也有严重影响。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古人选择莫高窟这个地方,肯定考虑到风水,我担心如果莫高窟这股水也像月牙泉一样,那么莫高窟今后还能不能存在?我们脑袋也热过,在莫高窟的山沟里种地。现在我们不种地,专人养护这些沙生植物。我保护的是莫高窟的洞、莫高窟的壁画、莫高窟的彩塑,那么我也要保护它的环境,包括它的生态环境。”资料显示,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敦煌的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减少,濒临绝迹。敦煌原有的18种野生动物如猴、豹、熊等已绝迹,野骆驼的数量也逐年减少,国家一级保护候鸟白鹳等基本绝迹。敦煌境内曾有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四大湖泊,都有可观的水量。如今,东湖已名存实亡;北湖濒临消亡,犹如一个深六七米的大锅,只在,锅”底还残留着一些泥浆;西湖和南湖的水面也大大缩减。西湖湿地管理局一工作人员说,以前南湖到西湖之间有大面积的水域和湿地相连,现在已完全隔开。在西湖,还可以见到成片成片枯死的胡杨林。研究意义:通过在敦煌实地走访,了解关于敦煌土地沙化的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探讨敦煌的沙漠化是否存在什么独特的原因。以及沙漠化对敦煌的影响,敦煌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分析研究,给出针对敦煌的环境保护意见。内蒙古(为何绿色变黄色)前不久公布的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检测结果表明,2000年至今的10年间,内蒙古荒漠化土地减少2400万亩、沙化土地减少730万亩,并且首次出现沙漠化和荒漠化的双减少。据内蒙古自治区沙草产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有大约52万平方公里土地存在沙漠化或荒漠化趋向,其中包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和四大沙地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经过近10年不懈的治理,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虽然大为好转,但与上世纪70年代初比,没治理过的草原产草量只有以前的一半;而经过治理的草原,产草量也只达到了以前的3/4。内蒙古草原遍地是“宝”,蕴藏着丰富的煤炭、铜铁、石油、天然气以及稀土等矿藏。在工业需求与丰厚利益的驱动下,内蒙古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矿产开采和冶炼基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腹地的伊敏河露天煤矿是我国目前正在开发的大型露天煤矿之一。据专家介绍,仅规划开采的一、二露天矿占地4.95万亩,每年鲜草产量减少近万吨。如按矿区总体规划,占用草场20多万亩,牧草将减产4万吨。据调查,一露天采掘坑附近亩产鲜草由200多斤减至170多斤。露天开采破坏的不仅是草原植被,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地下水资源。近年来,呼伦贝尔7大河流全部出现断流。国家早就提出要退耕还林还草,可是有些地区还是禁不住GDP的诱惑,仍在不停的开荒开矿,不管是本地人、外地人,只要交上一笔租金,便可以得到一块草场开荒种地。这是东乌珠穆沁当地众所周知的秘密。东乌珠穆沁的乌拉盖就有这样开发出来的区域,为了避人耳目,美其名曰叫乌拉盖开发区。乌拉盖水草丰美,是东乌珠穆沁最好的草场。然而就是在如此美丽的草场上,近年出现了很多银矿、铁锌矿和造纸厂,不仅占用了大片的草场,而且工业污水严重地污染了草场,使牲畜中毒死亡,牧民的健康也受到威胁。在内蒙古,耕地变得越来越干旱和贫瘠。20年前,新的“土地合同政策”有效地阻止了农民的游牧活动,并分给他们属于自己的土地。在过去50年,我们把草原一步步变为耕地,我们在部分草原上开发了城市和工业,通常是在高质量的草原上开发,同时饲养更多的牲畜。于是人口增加了,牧群的数量也增加了。草原面积越来越少,每只牲畜可食用的草地也越来越少。渐渐地,变化就这样发生了。人们对资源掠夺式的行为主要源于利益的动机和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来,人们对人地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沿袭以农业思想经营草原的思路,在草原上大规模地开垦荒地,20世纪的百年,内蒙古草原上的垦荒规模是空前巨大的。虽然每一次垦荒都有当时的历史动因,但因为本质上违背了自然法则和生态规律,我们最终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当犁开草根盘结的土地时,就为土壤沙漠化提供了机会,酥松且缺水的土壤在春季遇到大风极容易形成沙尘暴。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草场超载、过度放牧以及近期过度开矿是导致内蒙古草原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不仅在内蒙古,在陕西、甘肃、新疆等干旱地区的农牧区常常可以看到,牛羊的数量一再猛增,自1950年以来,我国草原人口增加1倍多,草地牲畜增加了3倍多,草地面积却不断减少,过度追求经济效使草场不堪重负。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沙漠之患。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因为他们缺乏科学知识,不了解地质构造。他们认为,只要长树长草的地方,就可以开荒种地。他们不知道草原地下多沙,更不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