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讲社会分层与流动演示文稿_第1页
社会学概论讲社会分层与流动演示文稿_第2页
社会学概论讲社会分层与流动演示文稿_第3页
社会学概论讲社会分层与流动演示文稿_第4页
社会学概论讲社会分层与流动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学概论讲社会分层与流动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优选)社会学概论第九讲社会分层与流动目前二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一、社会分层(一)定义社会分层(socialstratification)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意即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

目前三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目前四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二)韦伯分层的三个标准

韦伯分层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三个标准:财富——经济标准:财富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lifechance)。生活机遇就是个人用其经济收入来交换商品或劳务的能力。声望——社会标准:声望是指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权力——政治标准:权力,就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即便在遇到反对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己的意志的可能性。目前五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三)西方社会分层研究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研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基本研究课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社会或群体中的层次结构进行描述。第二,进行层次结构划分的标准是什么。第三,属于同一层次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何共同特征。

目前六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对于社会层次结构的描述的三个层次:

1、把社会划分成几个大的阶级三个阶级理论:把人们分成上等阶级、中等阶级和下等阶级。

2、把社会成员划分成若干个阶层

1940s,沃纳(Warner)等人曾提出六个阶层.3、续谱排列从这个层次上所进行的划分,是根据人们在职业分工、工资收入和身份声望等方面的具体而细微的差别,把社会成员划分成连续排列的多个小层,即续谱(continuum)。这种理论的特点在于,不承认在社会层次结构的续谱中存在一条客观而明显的分界线,这样,将社会划分成若干阶级或阶层就是不可能的。

目前七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沃纳(Warner)等人曾提出六个阶层:①上上层。这个阶层由世世代代富有的人们所组成,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有上流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②下上层。暴发户阶层,他们虽然在财产上不逊色于上上层,但他们还没有学到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③上中层。这个阶层基本上由那些居住在舒适而景色宜人的郊区的企业家和专业人员组成。④下中层。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如上中层那样好,主要包括一些小店主、神职人员等。⑤上下层。与上中层、下中层的人们比,他们的收入并不少,但他们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如操作机器的工人,在装配线上工作的工人等。⑥下下层。这个阶层主要是指那些没有固定收入、领取救济金的人、失业者以及只能从事一些非熟练工作的人。目前八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二、社会流动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过程叫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按其本身的性质来说,分为两种类型: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结构性流动是指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发生的根本变化。非结构性流动是指在常规状态下社会分层结构所发生的变化。目前九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一)垂直流动垂直流动指的是人们社会地位的上升或下降,可以分为两种,即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影响上向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工业化水平,二是教育的发展程度。(二)水平流动水平流动是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横向流动。水平流动还包括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空间流动。(三)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代内流动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流动,既可以是垂直流动,也可以是水平流动。代际流动是指一个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流动,即子女从父亲所在的阶层向别的阶层流动。目前十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三、改革前后中国的社会分层(一)从身份社会到分层社会改革前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与再分配体制密切联系在一起。再分配体制就是指社会中的主要资源集中到国家手中,然后依据社会成员在社会中不同的位置进行再分配。目前十一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改革前的社会分层结构具有如下特征:第一,身份成为社会分层的重要基础。第二,在各种身份中,政治身份占有重要位置。第三,分层结构的封闭性。第四,分层结构的相对平等化。目前十二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二)目前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2002年出版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将中国目前社会划分为10个阶层: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比例2.1%

2、经理人员阶层。1.5%

3、私营企业主阶层。0.6%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5.1%

5、办事人员阶层。4.8%

6、个体工商户阶层。4.2%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12%

8、产业工人阶层。22.6%

9、农业劳动者阶层。44%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3.1%目前十三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李强教授提出的“倒丁字形的社会结构”。这是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的职业数据计算的。数据分析发现,中国的总体社会结构,既不是“橄榄型”的,也不是“金字塔型”的,而呈现的是一个倒过来的“丁字型”的社会结构。从全国就业人口看,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处在很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群体,该群体内部的分值高度一致的,在形状上类似于倒过来的汉字“丁”字型的一横,而丁字型的一竖代表一个很长的直柱型群体,该直柱形群体是由一系列的处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上的阶层构成的。目前十四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的“断裂论”。什么是一个断裂的社会?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几个时代的成分同时并存,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社会发展阶段。其基本论点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出现了社会资源继80年代中后期的“社会扩散”而向少数人手中积聚的演变;在向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那些弱式群体,如国企下岗失业工人、进城的农民工等,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很难实现由传统社会身份向现代社会身份的转变;经济改革的结果并未带来相应的社会发展结果,并未为广大的社会成员所分享,形成了一个断裂的社会。目前十五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断裂社会“所谓断裂社会,就是一个社会中,几个时代的成分同时并存,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社会发展阶段。”(《断裂》)高科技、下岗、开发区、贫困地区、大工业、小农、白领、“三无人员”(无地农民、无业公民、无房市民)……目前十六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目前十七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目前十八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目前十九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目前二十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三)中国的中产阶层问题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呈菱形或纺锤型,中产阶层占主体的社会是现代社会走向稳定的重要结构原因。所谓中产阶级,是指占有一定的知识资本及职业声望资本,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主要靠工资及薪金为生,具有谋取一份较高收入、较好工作环境及条件的职业就业能力及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对社会公共事务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具有公民、公德意识以及相应的社会关怀的社会地位群体。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划分中产阶层的标准

确定一个人是否是中产阶层,基本上有四个方面的标准:一是职业的标准,二是收入的标准,三是消费及生活方式的标准,四是主观认同的标准。本文试图依据上述四方面的标准,采用全国抽样调查数据,估计当前中国社会有多少人有可能成为中产阶层成员。

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中国还不是一个中产阶层为主体的社会,中产阶层很弱小。具体构成:第一,传统的“中产阶级”,包括小业主、小商贩等自营业者、个体户等。0.34%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新生的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家。0.28%

第三,由引进外资及高新技术人才而生的新型中间阶层。0.86%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的新趋势(一)贫富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基尼系数世界银行1997年发布的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报告指出,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基尼系数为0.28,1995年是0.38,到90年代末为0.458。另据有关测算,中国基尼系数1999为0.457,2000年为0.458,2001年为0.459,2002年为0.46。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二)社会分化的细化与聚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动的基本走向,是两种表面上看来相互矛盾的趋势的交织,一个是社会分化的不断细化,另一个则是细化的碎片不断聚合。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二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三)从弥散型资源配置到一体化资源配置的转变弥散型配置,指分配不同种类资源时实行的是不同的原则。在这样的社会中,拥有某种资源较多的人或群体不一定同时也拥有较多其他资源。一体化配置,指各种不同的资源往往是集中到同一部分人手中。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资源扩散的年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