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二端口网络参数和方程_第1页
演示文稿二端口网络参数和方程_第2页
演示文稿二端口网络参数和方程_第3页
演示文稿二端口网络参数和方程_第4页
演示文稿二端口网络参数和方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示文稿二端口网络参数和方程目前一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二端口网络参数和方程目前二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13.1二端口网络及其参数方程一、一端口网络和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Z(Y)表征一端口网络电特性的独立参数:输入阻抗Z或输入导纳Y。且Z=Y-1

。端口的概念:端口由一对端子构成,且满足如下条件:从一个端子流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个端子流出的电流。此称为端口条件。+u1i1i1–1.一端口网络目前三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2.四端网络在工程实际中,研究信号及能量的传输和信号变换时,经常碰到如下形式的电路。称为四端网络。线性RLCM受控源四端网络目前四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变压器n:1滤波器RCC例1

三极管传输线目前五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3.二端口(two-port)如果四端网络的两对端子同时满足端口条件,则称为二端口网络。线性RLCM受控源i1i2i2i1u1+–u2+–目前六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具有公共端的二端口i2i1i1i2四端网络

i4i3i1i2二端口i2i1i1i2二端口的两个端口必须满足端口条件,四端网络却没有上述限制。

4.二端口与四端网络的区别:目前七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端口条件破坏1-1’

2-2’是二端口3-3’

4-4’不是二端口,是四端网络二端口的两个端口间若有外部连接,则会破坏原二端口的端口条件。

i1i2i2i1u1

+-u2+-2211Ri1i23344i

目前八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2)参考方向线性RLCM受控源i1i2i2i1u1+–u2+–本章中二端口的参考方向,一般都如上图所示。因此,引用公式时一定要注意端口的参考方向。5.约定

(1)讨论范围含线性R、L、C、M与线性受控源;不含独立源(运算法分析时,不包含附加电源)。目前九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6.二端口的端口变量端口物理量4个:

+-+-线性无源四个端口变量之间存在着反映二端口网络特性的约束方程。任取两个作自变量(激励),两个作因变量(响应),可得6组方程。即可用6套参数描述二端口网络。目前十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右图所示Π形电路,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列写方程:整理可得二、Y参数和方程

Y2++

Y1

Y3目前十一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如果线性网络内部不含独立源,且有

l个独立回路,则可列写l个回路电流方程:解得12+-+-线性网络目前十二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令称为Y参数矩阵。矩阵形式:分别用Y11、Y12、Y21、Y22表示这些系数,上式可写为:

端口电流

可视为共同作用产生。目前十三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Y参数的实验测定Y参数是在一个端口短路情况下通过计算或测试求得的,所以又称为短路导纳参数。自导纳自导纳转移导纳转移导纳+-线性无源+-线性无源目前十四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若网络内部无受控源(满足互易定理),则导纳矩阵Y对称12=21互易二端口网络四个参数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Y12=

Y21+

Yb+

Ya

Yc例2求Y参数。目前十五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互易二端口解:对任何一个无源线性二端口,只要3个独立的参数就足以表征它的性能。

注意

Yb+

Ya

Yc

Yb+

Ya

Yc目前十六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对称二端口是指两个端口电气特性上对称。电路结构左右对称的,端口电气特性对称;电路结构不对称的二端口,其电气特性也可能是对称的。这样的二端口也是对称二端口。若

Ya=Yc有

Y12=Y21

,又Y11=Y22(电气对称),称为对称二端口。对称二端口只有2个参数是独立的。目前十七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互易二端口

电气对称例3

10++

5

102故++

222

4等效电路目前十八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例4解一

Yb++

Ya

Yb+

Ya

Yb+

Ya1&gU目前十九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非互易二端口网络(网络内部有受控源)有四个独立参数。则注意解二

Yb++

Ya目前二十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三、Z参数和方程由Y

参数方程即:其中

=Y11Y22–Y12Y21+-+-线性无源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其矩阵形式为称为Z参数矩阵Z参数的实验测定开路输入阻抗开路转移阻抗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

Z参数是在一个端口开路情况下通过计算或测试求得的,所以Z参数又称开路阻抗参数。开路转移阻抗开路输入阻抗互易二端口对称二端口若矩阵

Z与

Y非奇异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即例5

Zb++

Za

Zc+则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例6:图示电路,已知R=3Ω,ωL1=ωL2=3Ω,ωM=1Ω,求二端口网络的Z参数。解:在二个端口分别加电压源和,列回路电压方程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整理得比较上式与Z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可得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四、T参数(传输参数)和方程由(2)得将(3)代入(1)得即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可得其矩阵形式

注意负号称为T

参数矩阵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T11T22-

T12T21=1互易二端口Y12=Y21对称二端口Y11=Y22则T11=

T22T

参数的实验测定开路参数短路参数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则即n:1i1i2++u1u2例7求T参数。解:目前三十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例8求T参数。++

1

2

2I1I2U1U2++

1

2

2I1U1U2解:+

1

2

2I1I2U1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五、H参数和方程H参数方程矩阵形式H参数也称为混合参数,常用于晶体管等效电路。+-+-线性无源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H参数的实验测定互易二端口对称二端口

开路参数短路参数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例9求H参数。++

R1

R2解: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Z参数不存在小结1.六套参数,还有逆传输参数和逆混合参数。2.采用6种参数描述同一二端口的原因:(1)为描述电路方便,测量方便。(2)有些电路只存在某几种参数。

2++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3.可用不同的参数表示以不同的方式连接的二端口。4.线性无源二端口5.含有受控源的二端口四个独立参数。Y参数不存在

2++目前三十六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13.2二端口的等效电路

结果:根据给定的参数方程画出电路。目的:将复杂抽象的二端口网络用简单直观的等效电路代替。原则:等效前后网络的端口电压、电流关系相同。即二端口的每种参数在等效前后分别对应相等。形式:T

型电路和Π型电路。+

Z1Z2

Z3+图(a)

Y2++

Y1

Y3图(b)目前三十七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1.由Z参数确定T

型等效电路

列写图示T

型电路的回路电流方程则该电路的Z参数为

Z11=Z1+Z2,Z12

=

Z21=Z2,Z22=Z2+Z3从而

T型电路的阻抗为+

Z1Z2

Z3+目前三十八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互易网络网络对称(Z11=Z22),则等效电路也对称。

Z12=

Z21+

Z11-Z12Z12

Z22-Z12+目前三十九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若二端口内部含有受控源,则二端口的4个参数是相互独立的。电路方程:电路如图:++

Z11-Z12

Z22-Z12Z12+目前四十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2.由Y参数方程确定Π型等效电路列写图示Π型电路的KCL方程则该电路的Y

参数为

Y11=Y1+Y2,Y12=Y21=-Y2,Y22=Y2+Y3

从而

Π型电路的导纳为

Y2++

Y1

Y3目前四十一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若二端口内部含有受控源,则二端口的4个参数是相互独立的。电路如图所示:

互易网络若Y12

=

Y21网络对称(Y11=Y22

),则等效电路也对称。

-Y12++

Y11

+Y12

Y22

+Y12

-Y12++

Y11

+Y12

Y22

+Y12

-Y12++

Y11

+Y12

Y22

+Y12目前四十二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例10

给定互易网络的传输参数,求T

型等效电路。解开路电压比开路转移导纳短路电流比Z2=1/T21Z1=(T11

-1)/T21Z3=(T22

-1)/T21可求得+

Z1Z2

Z3+目前四十三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也可由端口电压、电流关系得出等效电路参数。将代入第一式并经整理,可得Z2=1/T21Z1=(T11

-1)/T21Z3=(T22

-1)/T21可求得T21T11T22T12+

Z1Z2

Z3+目前四十四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13.3二端口网络的网络函数定义:在零状态下,二端口网络的输出响应相量和输入激励相量的比值。若采用运算法分析二端口,则几组参数为复变量

s的函数。无端接:无外接负载ZL及输入激励无内阻ZS。单端接:只计及ZL或只计及ZS。双端接:输出端接有负载ZL,输入端接有电压源和阻抗ZS的串连组合或电流源和阻抗ZS的并联组合。_+_+N11'22'+_目前四十五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若用电路的

T参数方程为表示,则一、策动点阻抗

因为所以_+_+N11'22'1.输入阻抗输入阻抗不仅与二端口参数有关,而且与负载阻抗有关。二端口网络有变换阻抗的作用。采用输入阻抗,可以简化电路分析。

_+11'+_目前四十六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_+_+N11'22'移去电压源和负载,从输出端看进去的一端口网络的输出阻抗(即戴维南等效阻抗)为_+22'+_2.

输出阻抗策动点阻抗也可采用Z参数、Y参数和H参数分析。目前四十七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二、转移函数1.无端接二端口网络的转移函数采用Z参数方程表示,由可得端口2-2′开路时的转移电压比为:转移阻抗为_+_+N11'22'目前四十八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_+_+N11'22'端口2-2′短路时的转移电流比为:转移导纳为目前四十九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_+_+N11'22'+_二端口采用Z参数方程表示因为所以2.双端接二端口网络的转移函数由(2)得目前五十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则目前五十一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信号源到输出端的电压增益为此时转移函数与Z参数、ZS和ZL均有关,这就说明除了要考虑二端口网络的特性外,还需考虑二端口网络的端接情况。因此,转移函数确定后,零极点也即确定,继而可构造二端口网络,即电路设计或网络综合。小结(1)转移函数常用来描述或指定电路的某种功能。如对信号的抑制等。(2)转移函数的零、极点分布与二端口内部的结构有关,而零、极点的分布又决定了电路的特性。目前五十二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13.4二端口网络的连接意义形式P1P2P1P2级联(链联)串联P1P2并联目前五十三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设即+T++T+++T一、级联(链联)目前五十四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T+T++T+++得TT+T++目前五十五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得结论级联后所得复合二端口T

参数矩阵等于级联的二端口T

参数矩阵相乘。上述结论可推广到n个二端口级联的关系。例11

464求T参数。目前五十六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易求出得T3T24T146解目前五十七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二、并联:输入端口并联,输出端口并联,采用Y

参数++Y++Y++Y++Y++Y++Y目前五十八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并联后++Y++Y++Y++Y++Y++Y目前五十九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可得结论二端口并联所得复合二端口的Y参数矩阵等于两个子二端口Y参数矩阵相加。(1)两个二端口并联时,其端口条件可能被破坏,此时上述关系式就不成立。例如:注意目前六十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102A1A1A1A52.510V+5V+2A2A1A1A1A1A2.52.510V+5V+1A不是二端口不是二端口4A-1A2A1A2A2A02A1010V5V1A1A52.52.52.5++4A4A1A1A0目前六十一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例12R1R4R2R3R1R2R3R4(2)具有公共端的二端口,将公共端并在一起将不会破坏端口条件。目前六十二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怎样判断双口网络连接的有效性呢?

根据连接后每一对口网络端口电流是否保持两两成对,即能确定其有效性。假设

则A与B就能有效地并联。

根据KVL,由已知条件,可得到

这说明:若一个对应点(例如1’与1’点)相联后(如图虚线所示),则其余三对对应点(即1与1、2与2、2’与2’)分别都是等电位点,即并联后必仍能保持原网络两端口电流成对。目前六十三页\总数六十九页\编于十五点三、串联:输入端口串联,输出端口串联,采用Z

参数++Z++Z++目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