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优客机床网(共60张PPT)_第1页
幻灯片-优客机床网(共60张PPT)_第2页
幻灯片-优客机床网(共60张PPT)_第3页
幻灯片-优客机床网(共60张PPT)_第4页
幻灯片-优客机床网(共60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1静力学基础学习目的1、了解力、刚体的概念,熟悉力的基本性质;2、掌握各种约束反力的表示方法。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和要求,选取合适的研究3、对象,画出正确的受力图;4、掌握力对点之矩、力偶矩的计算;5、熟练运用力系的平衡条件,求解一般的物体及简单的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第1页,共60页。课题1.1力的概述课题1.2构件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课题1.5摩擦课题1.4平面力系问题课题1.3力矩与力偶第2页,共60页。课题1.1力的概述一、力的三要素

1、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力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可以用一具有方向的线段表示,如图1-1所示。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力的大小,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称为力的作用线。

第3页,共60页。10NF=30N图1-13、力的国际制单位(SI)是牛顿(N)或千牛顿(KN)。力的工程制单位是公斤力(kgf)或吨力(tf)

1kgf=9.807N≈10N第4页,共60页。二、刚体概念

1、刚体指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的物体。2、任何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不过工程实际中物体的变形都很微小,在许多情形下可以忽略不计,而是把物体看成不变形的刚体。3、但当物体的变形成为研究问题的主要因素时,就不能再把物体看成刚体,而要看成变形体。第5页,共60页。三、力的基本性质

1.二力平衡条件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于同一直线上。如图1-2,当F1=-F2(F1与F2方向相反),则刚体平衡。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构件,称二力构件(二力杆),且两个力必沿作用点的连线。图1-2第6页,共60页。2.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点仍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用以这两个力为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如图1-3a,F1和F2两力的合力R,可以用矢量式表示为R=F1+F2(1-1)

实际求合力R时,可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作出对角线一侧的一个三角形即可(图1-3b),这种求合力的方法成为力的三角形法则。第7页,共60页。但要注意,力三角形只表明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表示力的作用点或作用线。图1-3力的平行四边形第8页,共60页。图1-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如图1-4的钢丝绳下吊有一重物,钢丝绳向上拉重物的力T与重物拉钢丝绳的力T′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不属于二力平衡。第9页,共60页。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何一个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并不能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此公理可用来简化已知力系。第10页,共60页。5.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至刚体上任一点而不改变运动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如图1-5,在A点推车与在B点拉车,效果是一样的。此原理不适于变形体。图1-5力的可传性实例第11页,共60页。四、约束与约束反力

一个物体的运动受到周围物体的限制时,这些周围物体称为约束。如图1-4中,钢丝绳就是重物的约束。约束限制了物体的运动,所以约束必然对物体有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约束反力,简称反力,属于被动力。使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的力称为主动力。图1-4中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T为约束反力(被动力),重力G为主动力。

第12页,共60页。1.柔体约束1)由绳索、链条、皮带等形成的约束称柔体约束。2)柔性物体只能限制物体沿它的中心线离开的运动,而不能限制其他方向的运动。3)柔性体的约束反力方向沿着柔性体而背离物体,作用点为柔性体与物体的接触点。第13页,共60页。2.光滑面约束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如果接触面上摩擦力很小时,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接触面认为是光滑面。2)光滑面限制物体沿支承面法线指向支承面方向的运动,但不限制沿支承面切线方向的运动,3)光滑面约束反力的方向是沿接触面在接触点的公法线并指向物体。第14页,共60页。如图1-6,地面对车轮的约束(a),啮合齿轮的齿面约束(b)。

图1-6光滑面约束第15页,共60页。3.铰链约束

由铰链构成的约束为铰链约束。铰链由圆柱销和带孔构件组成,构件只能绕销钉轴线转动,而不能沿销钉半径方向移动。如门窗的合叶,曲柄、连杆与活塞联接等。工程上常见的铰链约束有两种:

固定铰链约束(如图1-7)活动铰链约束(如图1-8)第16页,共60页。图1-7固定铰链约束

第17页,共60页。图1-8活动铰链约束

第18页,共60页。4.固定端约束如图1-9a所示,物体插入墙内,其移动或转动完全受限制,这种约束称为固定端约束。在载荷P作用下,这种约束必产生一个方向未定的约束反力RA和约束反力偶mA,RA可用它的水平分力RAx和垂直分力RAy来代替(图1-9b)。mA、RAx、RAy的大小和方向可通过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来确定。

图1-9固定端约束

第19页,共60页。课题1.2构件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物体的运动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为了清楚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需要把所研究的物体(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的约束中分离出来,单独画出它的简图,并在上面画出所受的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这样得到的图形称为受力图。第20页,共60页。画受力图时必须先明确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的约束中分离出来,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主动力和约束反力,再画出研究对象简图以及它所受的一切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不需画出。画受力图是解平衡问题的第一步,不能有任何错误,否则会使后面的分析计算得到错误的结果。

第21页,共60页。例1-1

匀质球重G,用绳系住,靠于光滑斜面,如图1-10a。试画出球的受力图。

图1-10球的受力图第22页,共60页。解:取球为研究对象。作用于球上的力有:球重G(作用于球心、铅垂向下),绳的拉力T(作用于B点沿绳离开球),斜面约束反力NA(作用于接触点A、垂直于斜面并指向球)。根据分析,画出球的受力图如图1-10b。

第23页,共60页。例1-2

曲柄冲压机如图1-11a所示。设大皮带轮重量为P,其他构件的重量略去不计,冲头C受工件阻力Q。试画出大皮带轮A、连杆BC和冲头C的受力图。

图1-11大皮带轮、连杆、冲头受力图

第24页,共60页。解:(1)取BC为研究对象。连杆自重不计,则BC为二力杆件。力SB、SC分别作用于B、C两点,且沿这两点的连线。BC的受力图如图1-11b。

(2)取大皮带轮为研究对象。重力P作用于轮心并铅垂向下,皮带的约束反力S1、S2分别沿皮带背离皮带轮,B点有连杆对皮带轮的作用力SB′,轴承A的约束反力通过中心,由于方向不能确定,用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XA、YA表示。大皮带轮受力图如图1-11d。第25页,共60页。(3)取冲头C为研究对象。作用于冲头C上的力有工件对它的阻力Q,连杆对冲头的作用力SC′,滑道对冲头的约束反力N(垂直于滑道、方向向左)。冲头受力图如图1-11c。第26页,共60页。课题1.3力矩与力偶一、力对点之矩

力对物体的作用,能使物体的移动或转动发生变化。例如用扳手拧紧螺母时(图1-12),力F作用于扳手的一端,其拧紧程度不仅与力F的大小有关,而且与O点到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有关。

图1-12力矩实例

第27页,共60页。因此,在力学上以乘积Fd作为度量力F使物体绕O点转动效应的物理量,称为力F对O点之矩,简称力矩,用符号mo(F)表示。

即mo(F)=±Fd(1-2)

O点为力矩中心(矩心),O点到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称为力臂。通常规定:力使物体绕矩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矩为正;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矩为负。力矩的国际制单位用牛顿·米(N•m),工程制单位是千克力•米(kgf·m)。第28页,共60页。由式(1-2)可知: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等于零;互成平衡的二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为零。

例1-3图1-12中扳手所受的力F=200kN,l=40cm,α=60º。试求力F对o点之矩。

解:根据式(1-2)mo(F)=-Fd=-Flsinα=-200×0.4×sin60°=-69.2kN•m第29页,共60页。二、力偶与力偶矩在生活中,常见到物体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平行的两力作用使物体转动的情况。如用丝锥攻丝(图1-13a)、司机用双手转动方向盘(图1-13b)等,这样的两个力由于不共线而不能互相平衡。

图1-13力偶实例第30页,共60页。我们把这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平行的两个力叫力偶,记为(F,F′)。力偶所在的平面叫做力偶的作用面,两力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d叫力偶臂,力的大小与力偶臂的乘积,称为力偶矩,以m(F,F′)或m表示。即m=±m(F,F′)=±Fd(1-3)式中正号表示力偶逆时针方向转动,负号表示力偶顺时针方向转动。力偶矩的符号、单位与力矩的符号、单位相同。第31页,共60页。由于力偶中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因此,这两个力在坐标上投影之和等于零,即力偶无合力。力偶不会使物体移动,而只能使物体转动。综上所述,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以下三要素:(1)力偶矩的大小;(2)力偶的转向;(3)力偶的作用平面。第32页,共60页。三、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作用在物体同一平面内的许多力偶,称为平面力偶系。平面力偶系的合力偶矩M等于各力偶矩的代数和,记作∑mi。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力偶系中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即M=m1+m2+……+mn=∑mi=0(1-4)第33页,共60页。例1-4

图1-14在工件上钻孔

用多轴钻床在工件上同时钻三个孔(图1-14)。现估计每个孔的切削力偶矩分别为m1=m2=15N·m,m3=17N·m,求工件受到的合力偶矩。如果工件在A、B两处用螺柱固定,A、B之间的距离l=0.2m,试求两个螺柱受到的水平力。第34页,共60页。(2)求两螺柱受到的水平力取工件为研究对象。工件受三个主切削力偶和两螺柱的水平反力作用而平衡,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所以两水平反力NA和NB组成一力偶,方向假设如图,则NA=NB。由式(1-4)得:∑mi=0,NAl-m1-m2-m3=0解:

(1)求三个切削力偶矩的合力偶矩 M=∑mi=-m1-m2-m3=-15–15–17=-47N·m负号表示合力偶为顺时针方向。NA=NB=

NNA、NB为正值,所以假设方向正确。

第35页,共60页。课题1.4平面力系问题

一、平面汇交力系

作用在物体上的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工程中经常遇到平面汇交力系问题。例如吊车吊重为G的钢梁时(图1-15),钢梁受SA、SB和G三个力的作用,三个力在同一平面内,且交于D点,形成平面汇交力系。图1-15平面汇交力系实例

第36页,共60页。求解平面汇交力系问题,常用两种方法:几何法和解析法。1.几何法

用几何法合成平面汇交力系时,可利用力的三角形法则把各力的矢量首尾相连,画出力的多边形,封闭边即为合力。在得到平面汇交力系的封闭力多边形后,用尺和量角器在图上量得所要求的未知量。也可以根据图形的几何关系,用三角公式计算出所要求的未知量。如果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则合力R等于零,此力系平衡。所以,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条件是:该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第37页,共60页。例1-5

如图1-16a,起重机吊起一减速箱盖,箱盖重G=200N,已知钢绳与铅垂线的夹角α=60°,β=30°,求钢绳AB和AC的拉力。图1-16AB、AC拉力分析第38页,共60页。解:(1)取箱盖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1-16b)。作用于箱盖上的力有重力G,钢绳拉力TB、TC,三力汇交于铁环圆心A点,构成平面汇交力系。(2)根据平衡条件,此三力合成后,构成一封闭力三角形。选适当比例尺作出力G、TB、TC的封闭力三角形,如图1-16c所示,按比例尺可量出:TB=bc=100NTC=ca=173N第39页,共60页。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Fmax=fN(1-10)合力的作用点仍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用以这两个力为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静滑动摩擦力的最大值与法向反力(即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在解题过程中,除列平衡方程外,还需要列出Fmax=fN作为补充方程。匀质球重G,用绳系住,靠于光滑斜面,如图1-10a。解:取球为研究对象。工程中经常遇到平面汇交力系问题。图1-3力的平行四边形取工件为研究对象。活动铰链约束(如图1-8)由式(1-2)可知: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等于零;合力的作用点仍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用以这两个力为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5、熟练运用力系的平衡条件,求解一般的物体及简单的物体系的平衡问题。如图1-21所示,水平面上放一物体,考虑摩擦时,支承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包含:法向反力N和静摩擦力F。2.解析法:

即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是:各力在x轴和y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式(1-6)称为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利用这两个平衡方程,可以求解两个未知量。

解析法就是利用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基础进行计算。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力系的合力R为零。即

∑Fx=0∑Fy=0

(1-5)(1-6)第40页,共60页。例1-6曲柄冲压机如图1-17a所示,冲压工件时冲头B受到工件的阻力Q=30kN,试求当α=12°时连杆AB所受的力及导轨的约束反力。(如下页图形)解:(1)根据题意,取冲头B为研究对象;(2)画受力图。冲头B上受到的力有:工件阻力Q,导轨约束反力N,连杆给冲头的力SAB。AB为二力杆,SAB的方向必沿杆AB的轴线,指向先假设。冲头B的受力图如图1-17b;(3)列平衡方程。选坐标轴如图所示,由式(1-6)得:第41页,共60页。图1-17曲柄冲压机第42页,共60页。∑Fx=0,N-SABsinα=0①∑Fy=0,Q-SABcosα=0②由式②得KN将SAB值代入式①得N=SABsinα=30.7×sin12°=30.7×0.208=6.38kNSAB为正值,表明假设方向与实际指向相同。SAB′与SAB等值反向,即连杆受压力(图1-17c)。第43页,共60页。二、平面任意力系

作用在物体上各力的作用线分布在同一平面内,不汇交于同一点,也不互相平行,这样的力系称为平面任意力系。例如图1-18a所示起重装置的横梁AB,考虑横梁自重时,它所受的力构成一个平面任意力系(图1-18b)。另外,当物体所承受的载荷和支承都具有同一个对称面,则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系可以简化为在对称面内的平面力系。如图1-19的高炉上料车,其所受重力G、拉力S及前后轮的约束反力RA、RB,可以向其对称面简化成平面任意力系。第44页,共60页。图1-18起重装置图1-19高炉上料小车第45页,共60页。在平面任意力系中,如果要使物体在力系中保持平衡状态,则要求物体在各力作用下不能发生转动,也不能发生移动。所以,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条件是:力系中所有力在两个任选坐标轴x、y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以及各力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也等于零。即∑Fx=0∑Fy=0∑m0(F)=0(1-7)第46页,共60页。3、力的国际制单位(SI)是牛顿(N)或千牛顿(KN)。作用在物体同一平面内的许多力偶,称为平面力偶系。冲头B的受力图如图1-17b;即摩擦角ρ的正切等于静摩擦系数。综上所述,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以下三要素:(1)力偶矩的大小;冲头受力图如图1-11c。25,作用在滑轮上的力偶矩m=200N·m,滑轮半径r=50㎝,A和O都是铰链,l=90㎝,a=30㎝,e=12㎝。于是平面平行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为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和要求,选取合适的研究3、对象,画出正确的受力图;如门窗的合叶,曲柄、连杆与活塞联接等。N选适当比例尺作出力G、TB、TC的封闭力三角形,如图1-16c所示,按比例尺可量出:(1-11)例1-7

如前述高炉上料小车(图1-19)。小车沿着与水平成α=60°的倾斜轨道匀速上升,已知小车和炉料共重G=325kN,重心在C点,AB=240cm,HC=80cm,AH=130cm,不计车轮与轨道间的摩擦。试求钢绳拉力S和轨道对车轮的约束反力RA、RB。解:选上料小车为研究对象,画出小车受力图。作用于车上的力有重力G、钢绳拉力S、约束反力RA、RB。S的方向沿着钢绳,RA、RB垂直于斜面。第47页,共60页。选坐标轴如图所示,列平衡方程∑Fx=0,S-Gsinα=0①∑Fy=0,RA+RB-Gcosα=0②∑m0(F)=0,AB·RB-HC·Gcosα=0③G对H点之矩,可将G分解成两个分力,然后计算分力对H点之矩的代数和。由式①得S=Gsinα=325×0.866=282kN由式③得

kN将RB值代入式②得RA=Gcosα-RB=325×0.5-54.2=108.3kN

第48页,共60页。三、平面平行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是指同一平面内各力的作用线互相平行。如桥式吊车、桥梁等结构上受到的力系,可以简化为平面平行力系。平面平行力系是平面任意力系的特殊情况,它的平衡方程可由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导出。如选坐标轴x与各力垂直,则各力在x轴的投影为零,即∑Fx=0(若取y轴与各力垂直,则∑Fy=0)。于是平面平行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为∑Fy=0∑m0(F)=0

(1-8)第49页,共60页。于是平面平行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为∑Fy=0∑m0(F)=0(1-9)其中两矩心的连线不能与各力的作用线平行。例1-8有一车轴如图1-20a所示。已知P1=P2=P,l,a,求A、B的支座反力。图1-20求支座反力第50页,共60页。解:选轴AB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如图1-20b。作用于轴上的力有:两端载荷P1、P2,支座反力RA、RB,四力构成平面平行力系。由平衡方程(1-9)得

∑mA(F)=0,P1a+RBl-P2(l+a)=0①∑mB(F)=0,P1(l+a)-RAl-P2a=0②由式①得RB=P由式②得RA=P第51页,共60页。课题1.5摩擦

一、摩擦1.滑动摩擦

在前面学习中,我们把物体的接触表面看成绝对光滑,但绝对光滑的表面并不存在,物体的接触处存在有摩擦。有的摩擦力有利,如皮带轮与皮带之间、轮胎与路面之间都是依靠摩擦力进行工作的。但有的摩擦力会增加机械阻力及能量消耗,降低效率,如轴颈和轴承之间、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力,不利摩擦必须尽量减少。第52页,共60页。当两物体接触面作相对滑动或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其接触表面之间产生彼此阻碍滑动的力,这种阻力称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指向与相对滑动或滑动趋势方向相反。如果一个物体表面仅有相对滑动趋势,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称为静滑动摩擦力。静滑动摩擦力的最大值与法向反力(即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即Fmax=fN(1-10)式中比例常数f为静滑动摩擦系数(简称静摩擦系数)。第53页,共60页。2.摩擦角

如图1-21所示,水平面上放一物体,考虑摩擦时,支承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包含:法向反力N和静摩擦力F。这两个力的合力R称为全反力。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