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二季重庆大渡口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3月二季重庆大渡口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3月二季重庆大渡口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3月二季重庆大渡口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3月二季重庆大渡口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03月二季重庆大渡口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题型123总分得分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300题)1.下列不属于“江南三大名楼”的是:A.阅江楼B.黄鹤楼C.岳阳楼D.滕王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江南三大名楼指的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所以不属于“江南三大名楼”的是阅江楼。阅江楼是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建造,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国都南京城西北狮子山开始建一楼阁,现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巅,屹立在扬子江畔,饮霞吞雾,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也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有“江南第一楼”之称。因此,选择A选项。B项: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峰岭之上,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因唐朝诗人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千古绝句,名扬四海。B项不符合题意。C项: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因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而著称于世。C项不符合题意。D项: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由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属于中国古代皇家歌舞楼阁,后因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名扬天下,存世千年。D项不符合题意。四大名楼:特指山西永济鹳雀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2.工人:农民:公民

A.学生:老师:学校

B.冰箱:橱柜:家电

C.硬盘:显卡:电脑

D.图书:期刊:出版物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工人与农民是并列关系,且工人和农民都是公民,前两个词与第三个词是种属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学生和老师是并列关系,但学校只是学生和老师学习、工作的场所,不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冰箱和橱柜是并列关系,且冰箱是一种家电,但橱柜并不是一种家电,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硬盘和显卡是并列关系,且二者都是电脑的组成部分,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图书和期刊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出版物,二者是并列关系,且前两个词与第三个词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3.FelixdidnotfeelthearrangementsMissBohunhadmadeweresatisfactorybecause________.

A.hedidn'tlikestudyingatMissBohun's

B.hehatedtostaywithMr.Posthorn

C.heknewMissBohunasdisappointedinhim

D.hecouldnothaveregularlessons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的问题是“费利克斯觉得波鸿小姐所作的安排并不令人满意,因为”。A选项“他不喜欢在波鸿老师家学习”;B选项“他讨厌和波斯顿先生待在一起”;C选项“他知道波鸿小姐对他很失望”;D选项“他不能定期上课”。根据主题句可知,菲利克斯认为波鸿小姐这样的安排让他每天只能待在卧室里,是走不远的。

故正确答案为D。4.地中海:陆间海A.地黄:怀庆地黄B.定音鼓:乐器C.电缆:导电线芯D.礼器:青铜鼎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只涉及两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两者存在种属关系。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地中海属于陆间海的一种。A项,怀庆地黄属于地黄,但词项间顺序颠倒,与题干不一致。B项,定音鼓属于乐器的一种,与题干关系一致。C项,导电线芯是电缆的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D项,青铜鼎属于礼器,但词项间顺序颠倒,与题干不一致。故本题选B。5.“公司董事会对生产厂长提出的关于在下个月削减产量,进行质量整改,待产品质量稳定后再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建议予以否决。”公司董事会对生产的态度是:A.增加产量B.进行质量整改,提高产量C.增加产量,不进行质量整改继续生产D.削减产量但不进行质量改革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描述“董事会对生产的态度”的关键信息。根据“董事会对生产厂长提出的……建议予以否决”可知,董事会的意见与生产厂长意见相反,厂长的建议是“削减产量,进行质量整改,待产品质量稳定后再进行大规模生产”,因此,董事会的态度应该增加产量,不整改质量,无需等待质量稳定再进行大规模生产。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6.以下哪项最能使试验结果变得更可靠?

A.让芹菜在静置过程中充分接受阳光照射

B.在清水中加入无营养的甜味素做对照实验

C.在准备试验材料时保留芹菜的根部

D.用仪器测定叶片的糖分含量以代替品尝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实验设计。

第二步,基于研究养分是否可以通过芹菜的茎叶进行传输,来评价使试验结果变得更可靠的手段:

A项,只要两组芹菜在静置过程中接受了相同的阳光照射强度即可保证结果可靠,排除A项;

B项,在清水中加入无营养的甜味素做对照实验,则无清水做对照组,无法确定最终的甜味是否为养分通过芹菜的茎叶进行传输,而可能是芹菜自然生长的结果,排除B项;

C项,在准备试验材料时保留芹菜的根部,可以使芹菜更好的生长,有利于试验的成功,但对结果可靠的影响有限,排除C项;

D项,用仪器测定叶片的糖分含量以代替品尝,可以使得试验数据更加精准可靠,消除人的主观影响,而且还能检测到人的味觉感知不到的微小变化,可使得试验结果变得更可靠。

因此,选择D选项。

7.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等人,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作出的贡献。下列关于锂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A.锂电池的发明者是爱迪生B.锂电池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通常是不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是可以充电的C.由于锂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锂电池中负极材料一般都是锂以及化合物,正极材料为其他物质D.锂电池安全系数很高,一般不会发生爆炸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最早出现的锂电池来自于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B项正确,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通常是不可充电的,且内含金属态的锂。锂离子电池不含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C项错误,锂离子电池常用的正极材料有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铁锂以及三元材料等,常用的负极材料包括碳材料及硅基材料等。D项正确,锂离子电池一般内设有三重保护机构。一是采用开关元件,它的阻值随电池内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当温度过高时会自动停止供电;二是选择适当的隔板材料,当温度上升到一定数值时,隔板上的微米级微孔会自动溶解,使锂离子不能通过,电池内部反应停止;三是设置安全阀,电池内部压力上升到一定数值时,安全阀自动打开,保证电池的使用安全性。故锂电池的安全系数比较高,不容易发生爆炸。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8.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高原湖泊,最高水位一般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在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冰川的融水是河流补给的重要水源。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高原湖泊,最高水位在夏季。这是因为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就会增多,所以湖泊的水位也会随之升高。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C项D项均为干扰选项,不当选。

在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冰川的融水是河流补给的重要水源。冰川的消融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夏季,因而径流量也以夏季为最大。冬季封冻,许多小河断流,径流量最小。因而多年冰雪融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一些内陆河,主要靠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等山地冰川融水补给的。

9.某甲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4年内,他又犯强奸罪,某甲构成累犯。(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因此,本题正确。10.今年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强调,各地采取疫情防控措施不能层层加码,不能过度防疫。下列举措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甲市决定设立卡哨,禁止车辆进出该市

B.乙市叫停了即将举行的万人广场舞活动

C.丙市征用体育馆等公共设施用于核酸检测

D.丁市规定进入公共场所必须出示健康码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错误,国务院发布会的要求是“不能层层加码,不能过度防疫”。甲市在无严重疫情情况下,“禁止车辆进出该市”属于不合理的措施,对市民的正常生活影响严重,是“过度防疫”的举措。

B项正确,在疫情未完全解除的情形下,“万人活动”涉及人员太多,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乙市“叫停了万人广场舞活动”,是避免大量群众聚集的疫情防控合理举措。

C项正确,根据《宪法》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因此,丙市临时征用公共设施用于核酸检测,是疫情期间对公共资源的合理调配。

D项正确,丁市“公共场所必须出示健康码”是全国通用的疫情防控措施。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11.(

)应当根据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A.交通管理机构

B.交通运输企业

C.公路管理机构

D.公路经营企业参考答案: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其他。

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经营企业应当根据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故正确答案为CD。12.A.④-②-③-⑤-①B.④-②-⑤-③-①C.④-②-⑤-①-③D.②-④-⑤-③-①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人们建造家园”的过程展开论述。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②和事件④,面对一片荒原,人们打算在这里用自己的双手建造家园,然后是开始建房,有了房子的雏形,因此事件②应在事件④之后。同时容易判断事件③和事件⑤,房子盖好之后,应该在房子周围栽种树木,事件⑤应在事件③之前。而随着栽种的树木长大成林,周围环境变得更加美好,事件①应在事件③之后。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根据第一步得到的结果可以判断只有B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13.《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关键词法和排除法解题。排除B项。“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分了的合,合了又分,那显然是以时间为转移的。题干虽说“未必准确”,但也承认其有某种正确的可能性。该项错误。排除C项。从量变到质变是需要积累的,而分了合,合了分如何有量变积累的过程,题干显然并未体现。排除D项。矛盾双方是可以相关转化的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可以体现,但别忘了题干还说其未必准确。“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言说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因素,但是却忽视了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常常要取决于条件是否成熟。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第二步,《三国演义》认为,“天下大势”中“分”与“合”的历史发展本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然而由唯物辩证法可知,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个过程并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即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

此题为争议题。

若破题的重点落在“分”与“合”上: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分”与“合”就是发展变化的一种体现。而题干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正确,原因就是这种变化发展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是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可以,符合A项的表述。

若破题重点落在“久”上:题干表述为时间久了事物本质就会发生变化,由“合”到“分”,由“分”到“合”。如果这种说法不正确,则说明时间长短不是事物本质变化的因素,符合B项的表述。

C无关选项,D的说法说明题干正确,故都不选,答案在AB之间。

再回到题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强调“久”字的意味更浓一些,侧重点在时间对事物本质的影响上,故粉笔题库倾向性答案为B。故正确答案为B。14.虽然知识产权本质上是程度不一的知识垄断,但是由知识产权引起的知识垄断情形中的“垄断”含义与传统的反垄断法中“垄断”的含义有很大区别。由知识产权引起的“知识垄断”,主要是指知识产权法授予的排他权;如果这种排他权导致了相应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垄断,那么,“知识垄断”也包括这种市场垄断的后果。无论权利人对该种排他权“滥用”与否,都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权利人利用排他权逐渐控制相应的产品市场、造成反竞争的后果,二是并没有控制市场、没有造成反竞争的后果。而前一种正是反垄断法可能要予以制裁的情形。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排他权会导致知识垄断

B.反竞争是由滥用知识产权引起的

C.知识产权本质上就是知识市场垄断

D.法律应对造成市场垄断的知识产权进行干预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细节判断题,在理解文段的基础上做一一对应。A项为偷换语态,文段以“如果”为标志提出假设,而A项直接将其偷换为既成事实,故排除;B项为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涉及滥用知识产权,故排除;D项,文段最后一句提出的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是绝对,故排除;C项与文段首句对应,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反知识垄断”:超越IT领域看》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如果该种排他权……”是假设性语气,而A项是确定性语气,属于偷换语气。B项对应“权利人利用排他权逐渐控制相应的产品市场,造成反竞争后果”,属于偷换概念。C项对应“虽然知识产权本质上是程度不一的知识垄断”“如果该种排他权导致了相应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垄断,那么,“知识垄断”也包括这种市场垄断的后果”,“知识垄断”并不等于“知识的市场垄断”,属于偷换概念。D项对应“一是权利人利用排他权逐渐控制相应的产品市场,造成反竞争后果……而前一种正是反垄断法可能要予以制裁的情形”,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查找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由知识产权引起的‘知识垄断’”可知,引起知识垄断的是知识产权,而非排他权。

B项,由“前一种正是反垄断法可能要予以制裁的情形”可得出。

C项,由“知识产权本质上是程度不一的知识垄断”可知,“就是知识的市场垄断”说法错误。

D项,由“无论权利人对该种排他权‘滥用’与否,都存在两种可能……造成反竞争的后果”可知,反竞争并不都是滥用知识产权引起的。

故本题选B。15.科学研究表明,原来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正是这些变化,才引起了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推断:

A.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它的变化导致空间天气的变化

B.太阳能量输出的不断变化,引起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这是造成严重灾害的根本原因

C.太阳能量的不断输出,将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发生急剧变化

D.太阳能量的不断变化,是造成自然灾害的直接因素和直接原因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正是这些变化,才引起了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符合文意,正确。B项“造成严重灾害”、C项“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和D项“造成自然灾害的直接因素和直接原因”均无中生有,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16.如图所示,A、B两个箱子叠放在一起,爸爸和小明分别用大小为F的恒力用力拉,使两个箱子沿水平做匀速直线运动:爸爸个子高,着力点在A箱子上,小明个子矮,着力点在B箱子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论是爸爸还是小明拉箱子,箱子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B.无论是爸爸还是小明拉箱子,箱子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C.爸爸拉箱子时,箱子A受到的摩擦力为0,箱子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为FD.小明拉箱子时,箱子A受到的摩擦力为F,箱子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因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由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箱子受力平衡,故不论爸爸拉箱子还是小明拉箱子,箱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当爸爸拉箱子的时候,F作用在A上,为保持B匀速运动,则A、B之间有与地面摩擦力方向相反、大小为F的摩擦力作用在B上。当小明拉箱子时B箱受拉力与地面摩擦力两者平衡,故与A之间没有摩擦力。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本题考查物理学中的受力分析问题。第二步,分别分析两种情况下A、B两物体的水平受力情况。①爸爸拉箱子:首先分析A,在水平方向上,箱子只受到拉力F和B对A的摩擦力,因为整个系统在做匀速运动,所以f1=F;其次,分析B,A与B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反作用力,即A对B的摩擦力f2=f1=F,因为做匀速运动,所以地面对B的摩擦力f3与f2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3=f2=f1=F。②小明拉箱子:小明拉箱子的力作用到B上,B只受到拉力F和地面的摩擦力,因为在做匀速运动,所以f4=F。由于A也在做匀速运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所以两者之间没有作用力。第三步,分析选项。A项:小明拉箱子时,箱子A所受的摩擦力为0,排除;B项:无论谁拉箱子,地面对B的摩擦力均为F,正确;C项:爸爸拉箱子时,箱子A收到的摩擦力为F,箱子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为F,排除;D项:小明拉箱子时,箱子A受到的摩擦力为0,箱子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17.树:柏树:松树:雪松

A.车:汽车:火车:动车

B.法:刑法:民法:公民

C.花:梅花:梨花:香梨

D.牛:水牛:黄牛:牛黄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柏树和松树都是树的一种,柏树和松树是并列关系,雪松是松树的一个品种,雪松和松树之间是种属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A项:汽车和火车都是车的一种,汽车和火车是并列关系,动车是火车中速度较快的一种,动车和火车之间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刑法和民法都是法的一种,刑法和民法是并列关系,但公民是民法的管理对象,二者非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梅花和梨花都是花的一种,梅花和梨花是并列关系,但香梨并不是梨花的一种,二者非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水牛和黄牛都是牛的一种,水牛和黄牛是并列关系,但牛黄是黄牛身体中的一部分,二者属于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18.对于春秋时期的某国,如果仓廪实或衣食足,则民知礼节或知荣辱。如果民知礼节或知荣辱,则或者国富,或者民强。如果民强,则百业兴。

事实上该国并非国富,而且并非百业兴。由此可推出:

A.该国仓廪实但并非衣食足

B.该国并非仓廪实但衣食足

C.该国仓廪实且衣食足

D.该国并非仓廪实且并非衣食足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根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选出能够推出的一项,分析发现,题干中存在关键词“如果……那么……”,可知本题考查假言命题的推理,严格按照其推理规则进行推理,可直接得出答案。题干的逻辑关系可整理如下:①仓廪实或衣食足→知礼节或知荣辱→或者国富或者民强;②民强→百业兴。题干已知“并非百业兴”,则否定了②的后件,可推出否定的前件,即“并非民强”;再结合题干已知条件“并非国富”,则否定了条件①的后件,可推出否定的前件,即“并非仓廪实且并非衣食足”。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则……”等,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仓廪实或衣食足→知礼节或知荣辱

②知礼节或知荣辱→国富或民强

③民强→百业兴

④¬国富且¬百业兴

由①、②递推可得:⑤仓廪实或衣食足→国富或民强

第三步,进行推理。

“¬百业兴”是对③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民强”;

“¬民强”且“¬国富”是对⑤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仓廪实或衣食足)”,即“¬仓廪实且¬衣食足”。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

①仓廪实∨衣食足⇒知礼节∨知荣辱;②知礼节∨知荣辱⇒国富∨民强;③民强⇒百业兴。

由题干还知,—百业兴,—国富。这为事实信息。

第二步:根据题干事实得出结论。

由结论③的逆否命题可知,—百业兴⇒—民强。

由摩根规则结论②的逆否命题可知,—国富∧—民强⇒—(国富∨民强)⇒—知礼节∧—知荣辱。

由结论①的逆否命题可知,—知礼节∧—知荣辱⇒—仓廪实∧—衣食足。

故正确答案为D。19.工作并不是一种必要的痛苦,相反,它是愉悦和价值的内在来源。工作并不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有大量的内在价值。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A.如果没有认识到工作的深刻意义,那么工作就变成了一种痛苦;如果认识到工作的深刻意义,那么工作就变成了一种快乐B.如果没有认识到工作的深刻意义,那么工作就失去了它真正的价值;如果认识到工作的深刻意义,那么工作就会让你实现自身的价值C.只有认真端正工作的态度,才能体会工作的价值,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D.只有深刻理解工作的态度,才能快乐地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根据题干:工作是“愉悦和价值的内在来源”“有大量的内在价值”可以判断主题是端正工作态度的积极意义。C项符合文意。A、B两项表述片面;D项的“最大限度”从题干中无法推出。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一共两句话。第一句提出工作不是一种痛苦,而是愉悦和价值的内在来源,第二句表述我们要看到工作能让我们实现自身价值。文段是并列结构,主旨是对两句话的归纳概括,重在讲述工作是愉悦和价值的内在来源,工作能实现自身价值。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的准确归纳概括,能体现文段的主要意思。因此,选择C选项。20.下列选项对烹饪方式的解释表述正确的是:

A.煸——将食物放在沸水中烫

B.煨——将各种食物混合加水煮

C.烩——用小火将食物慢慢地煮

D.焗——利用蒸汽使密闭容器中的食物变熟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A项错误:煸,是原料投入锅中后中火热油不断翻炒至原料干香滋润而成菜的烹调方法,是一种较短时间加热成菜的方法。

B项错误:煨,是用小火(文火)慢慢地煮的烹调方法。

C项错误:烩,是指把米饭等和荤菜、素菜混在一起加水煮;也指炒菜后加少量的水和芡粉的一种烹饪方法。

D项正确:焗,是利用蒸汽使密闭容器中的食物变熟的烹调方法。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烹饪方式。

第二步,食物中有水分,将食物密封后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气,利用蒸汽使食物变熟,这种烹饪方式就是焗。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联想法解题。考生可以结合生活中听过的菜名来判断烹饪方式。例如我们常吃的焗饭、瓦罐煨汤、大烩菜、干煸豆角等,联想一下这些菜是怎么做的,再与选项描述进行对比。A项正确。焗是一种烹饪方法,利用蒸汽使密闭容器中的食物变熟。

B项错误。煨是用小火将食物慢慢地煮。

C项错误。烩是将各种食物混合加水煮。

D项错误。煸是把菜肴放在热油里炒到半熟,以备再加作料烹熟;焯是将食物放在沸水中烫。

故本题选A。21.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物品,是维持社会正常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关于盐的一切渗透到社会文明史的各个层面,也受到各个领域专家的高度重视。如经济史学者重视盐运和盐产的研究,而生态环境史研究者则注重盐产资源的考察。其他与盐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如盐母传说、盐泉祭祀、盐神崇拜、盐业禁忌、盐场节俗等,都被社会史学所关注。根据上述文字,作者主要讲述的是:A.盐渗透到文明史的各个层面,经济史学者从经济的角度研究盐产和盐运。B.盐渗透到文明史的各个层面,生态环境史学者重视考察盐产资源C.盐因关乎民生,渗透到文明史的各个层面,受到不同领域专家的重视D.与盐相关的诸多社会文化现象,之所以受到各个领域专家重视是因为盐关乎社会文明与发展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指出盐是重要资源,渗透到社会文明史的各个方面,受到各个领域专家的高度重视。第二句通过“如”举例论证经济史学者、生态环境史研究者、社会史学对盐的重视。因此文段是“总-分”结构,文段首句是主旨句。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A项和B项:“经济史学者对盐的研究”“生态环境史学者对盐的研究”,表述片面。D项:“各个领域专家重视”与文段尾句“受到社会史学的关注”表述不一致。22.袁某在境外就医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应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法常识。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四)在境外就医的。”因此,袁某在境外就医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故表述错误。23.下列刑罚中,不属于附加刑的是:

A.管制

B.罚金

C.剥夺政治权利

D.没收财产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三十三条,附加刑种类: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根据《刑法》第三十三条,主刑种类: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可知,管制不属于附加刑,属于主刑。A项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罚金,是指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属于财产刑的一种。在中国刑法中是一种附加刑。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资格刑,它以剥夺犯罪人的一定资格为内容。从《刑法》规定看,剥夺政治权利是附加刑。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没收财产,是指剥夺犯罪人个人财产,无偿收归国有的一种刑罚方法。财产刑的一种。在中国刑法中是一种附加刑。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24.公民道德不涉及公共领域。(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

第二步,公民道德是关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要求,体现的是对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及其公正性的追求。公民道德是对公民这一社会主体身份的道德要求,每个公民必然就是一个个体的人,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个体道德以公民道德为其基本内容。所以,公民道德是涉及公共领域的道德要求。

因此,本题错误。

25.下列属于罪刑法定原则内容的有:A.成文的罪刑法定——排斥习惯法B.事前的罪刑法定——禁止事后法C.严格的罪刑法定——禁止类推解释D.确定的罪刑法定——刑罚法规的适当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第二步,A项:成文的罪刑法定——排斥习惯法。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定罪、处罚都以成文法为准,排斥习惯法。故正确。B项:事前的罪刑法定——禁止事后法。是指犯罪及其惩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对在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这一要求也被称为禁止事后法。故正确。C项:严格的罪刑法定——禁止类推解释。类推解释,是指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适用有类似规定的其他条文予以处罚。类推解释实际上是对事先在法律上没有规定要处罚的行为进行处罚,属于司法恣意地对国民的行动自由进行压制。因此,对刑法的适用应严格适用,而不能类推适用;对刑法的解释也应当严格解释,而不能类推解释。故正确。D项:确定的罪刑法定——刑罚法规的适当。刑罚法规的适当,包含刑法明确性、禁止不确定刑和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三项内容。刑罚法规应当明确、确定和适当。故正确。因此,选择ABCD选项。26.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也包括了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列不涉及印象管理的是:

A.小李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他立即向经理表示歉意,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B.小组工作计划不顺利,小陈觉得自己与这件事关系不大,就私下告诉老板,自己曾经反对这一计划,但被否决了

C.当上级来视察时,组长小刘总是与组员在一起讨论问题,这常常会使上级觉得,小组所取得的成绩与小刘关系密切

D.崔经理经常通过和员工交流来判定公司是否正朝着既定的目标健康地向前发展,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及时采取矫正措施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对自己印象。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通过向经理道歉和解释的方式,证明自己不是故意不按时完成工作,属于“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经理对他的印象”,符合定义;

B项:通过私下向老板反映的方式,证明自己立场和判断力,属于“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老板对他的印象”,符合定义;

C项:上级来视察时,小刘总是与组员一起讨论问题,属于“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上级对他的印象”,符合定义;

D项:崔经理与员工交流的目的是判定公司发展方向,并非“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对他的印象”,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为“影响别人对自己印象”。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选项中“向经理表示歉意,并做出适当的解释”、B选项中“私下告诉老板,自己曾经反对这一计划”、C选项中“上级视察时,总是与组员一起讨论问题”都是为了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都符合定义;

D选项中崔经理与员工交流是为了“判定公司是否正朝着既定的目标健康地向前发展”不符合“影响别人对自己印象”。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涉及印象管理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印象管理定义的关键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A项,崔经理通过和员工交流来判定公司的发展情况,不存在影响印象的过程,不符合定义。

B项,小陈私下告诉老板自己曾反对这一计划,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影响老板对自己的印象,符合定义。

C项,上级来视察时小刘总是与组员在一起讨论问题,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影响上级对自己的印象,符合定义。

D项,小李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立即向经理表示歉意并做出解释,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影响经理对自己的印象,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27.当地时间2017年5月22日22时35分,英国(

)体育馆发生爆炸,警方23日发布消息称事件已造成22人死亡,约59人受伤。这是2005年伦敦“七七爆炸案”以来,英国本土发生的最严重恐怖袭击时间。A.伦敦B.曼彻斯特C.利物浦D.马德里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第二步,英国曼彻斯特体育馆于2017年5月22日22时35分发生爆炸,警方23日发布消息称,事件已造成22人死亡,约59人受伤。这是2005年伦敦“七七爆炸案”以来,英国本土发生的最严重恐怖袭击事件。据英国广播公司的消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通过消息媒体软件对外声称,对曼彻斯特体育馆爆炸案负责。因此,选择B选项。伦敦“七七爆炸案”:2005年7月7日早上交通尖峰时间,4名受“基地”组织指使的英国人在伦敦三辆地铁和一辆巴士上引爆自杀式炸弹,造成52名乘客遇难,700多人受伤。此次恐怖袭击被称为伦敦七七爆炸案。28.(

)对于罄竹难书相当于循规蹈矩对于(

A.擢发难数墨守成规

B.宅心仁厚按部就班

C.作恶多端顺理成章

D.罪行累累肆意妄为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

A项:擢发难数和罄竹难书都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二者为近义关系,循规蹈矩和墨守成规都指拘泥于旧准则,不稍做变通,二者为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宅心仁厚指居心仁爱而待人宽容,与罄竹难书无明显逻辑关系,按部就班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与循规蹈矩为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作恶多端指罪恶累累,与罄竹难书是近义关系,顺理成章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结果,与循规蹈矩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罪行累累指人犯罪的行为多得无法计算,与罄竹难书为近义关系,肆意妄为指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与循规蹈矩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29.我们现在讲地名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他们的时间概念和意义,因为从空间范围讲一个地名,无论点还是面,是通过地理坐标,用具体界限划定的。但是任何一个空间范围其实都与一定的时间范围相联系,这个时间范围有的长有的短,在这个时间范围里面又与很多地名意外的事物和因素相联系。所以,地名除了他们的本意之外,还有其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民族的等各方面的意义。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地名代表了一种空间和时间范围

B.地名标识了一种空间地理位置

C.地名含有多重社会历史文化意义

D.地名的时间意义重于其空间意义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分析我们现在讲地名往往忽视了他们时间概念和意义。然后通过转折词“但是”强调时间与地名有密切关系。最后通过结论词“所以”得出最终结论,即地名有多方面的意义。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为文段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原文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空间范围”非重点。B项:“空间地理位置”非重点。D项:没有将“时间意义”和“空间意义”做比较。

30.番茄:西红柿(

A.茄子:豆角

B.花生:花生油

C.玉米:小麦

D.马铃薯:土豆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番茄和西红柿为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二者为全同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茄子和豆角是两种不同的蔬菜,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花生是制作花生油的原材料,二者为原材料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玉米和小麦是两种不同的粮食作物,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马铃薯和土豆为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二者为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31.从一瓶浓度为20%的消毒水中倒出2/5后,再加满清水,再倒出2/5后又加满清水,此时消毒水的浓度为:

A.7.2%

B.3.2%

C.5.0%

D.4.8%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抽象比例类,用赋值法解题。

第二步,赋值溶液的量为100(每次倒出后加满,溶液的量不变还是100),根据浓度为20%可知溶质为100×20%=20,倒出2/5,则溶质减少了2/5,剩余溶质为20×(1-2/5)=12,同理再倒出2/5,剩余溶质为12×(1-2/5)=7.2。此时浓度为7.2÷100=7.2%。

因此,选择A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抽象比例类,用比例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两次倒出又加满清水,可知此时消毒液的浓度为20%×(1-2/5)²=7.2%。

因此,选择A选项。

32.看到室内墙角处的一轮旧纺线车,耳际似乎响起那彻夜不眠的嗡嗡声;目睹旧织布机,往事仿佛在那节奏感强烈的织布声中浮现脑海。家织土布属于古老的传统技术,男耕女织,天经地义。土布常被作为农村姑娘的嫁妆和她们心灵手巧的见证。农家妇女坐在织布机旁,把她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与梦想编织在或清白如雪或繁花似锦的土布里。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是:A.心灵的归本还原、还淳返朴B.人间的真情珍藏在土布中C.旧事民风,睹物生情D.昔日的浮华如梭穿过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看到”墙角处的旧纺线车和“目睹”旧织布机而产生了对往事的怀想,接着以家织土布的来历、土布被作为农村姑娘的嫁妆和她们心灵手巧的见证、农家妇女坐在织布机前织布情景具体阐述所怀想的内容。文段结构为“总—分”,重点讲述旧纺车、旧织布机及人们对土布的情感寄寓,从而表达一种情怀。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A项:文段仅仅是讲述看到墙角处的旧纺线车和目睹旧织布机而产生了对往事的怀想并未讲心灵的话题,偏离文段话题。B项:只是文段最后一部分的内容,偏离重点。D项:偏离文段重点内容,过度臆测。33.2011年4个主要行业用人需求占总用人需求的比重较2001年:A.上升11.30个百分点B.上升5.32个百分点C.下降11.30个百分点D.下降5.32个百分点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2011年4个主要行业用人需求为:32.2%+28.8%+16.1%+4.6%=81.7%,2001年4个主要行业用人需求为31.0%+17.6%+17.6%+4.2%=70.4%,所以2011年比2001年总的比重高81.7%–70.4%=11.3%。故正确答案为A。34.①走上工作岗位②大学毕业③考上大学④十年寒窗⑤继续努力学习下列对上述5个事件排序最合理的是(

)。A.⑤④③②①B.④③⑤②①C.④③②⑤①D.④③①②⑤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学习工作经历”的过程展开。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①和事件②和事件③,应该先有“考上大学”,才会“大学毕业”,然后“走上工作岗位”,三个事件的先后顺序应该是③②①,排除D项。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根据第一步的结果可以判断有A、B、C项符合,应“考上大学”后“继续努力学习”才能“大学毕业”,因此顺序为③⑤②,排除A、C两项。故正确答案为B。35.我国南方地区6、7月份的梅雨属于:

A.对流雨

B.台风雨

C.地形雨

D.锋面雨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我国南方地区6、7月份的梅雨属于锋面雨,锋面降水的第一个特点是水平范围大,常常形成沿锋而产生大范围的呈带状分布的降水区域,锋面雨的另一个特点是持续时间长,短则几天,长则10天半个月以上,有时长达1个月以上。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对流雨,是冷暖气流呈上下对流运动而成云致雨。对流雨时常出现于热带,亚热带或温带的夏季午后,以热带、亚热带地区最为常见。因日照很强,蒸发旺盛,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冷却,凝结成雨。梅雨不属于对流雨,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B项:台风雨,是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带来的降雨。这种风暴是由异常强大的海洋湿热气团组成的,台风经过之处暴雨狂泻,一次可达数百毫米,有时可达1000mm以上,极易造成灾害。梅雨不属台风雨,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地形雨,因为发生在地形的阻挡作用当中而得名。地形雨是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形成降水的山坡正好是迎风的一面,这就是迎风坡。而背风的一面,因为气流下沉,温度升高,不再形成降水。地形雨对改变局部小气候有重要影响作用。梅雨不属于地形雨,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36.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元素组成不同,没有明显的属性规律,考虑数量类,图形中均存在空白的封闭区域,考虑数面。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所有图形的面数量均为2,因此问号处也要选择一个面数量为2的图形,排除A、C项。又发现,题干中每幅图前一个图形中最右边的字母都在相邻的后一个图形的最左边,依此规律,问号处所填图形最左边的字母应为Q,排除B项,只有D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37.篮球队有12名队员,其中有中锋3人,前锋5人,后卫4人;上场5人中必有一名中锋,两名前锋,两名后卫;有一名中锋和一名后卫必上,则教练可选择安排上场的组合有(

)种。A.50B.30C.40D.2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第二步,因为1名中锋和1名后卫必上,则只需要在除去这两个人以外的10人中按条件选择。依据条件,在5名前锋中选择2名,在3名后卫中选择1名,组合数为(种)。因此,选择B选项。38.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从1954年首次启动算起,中国的民法典编纂之路已经走了整整66年。它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堪称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故表述正确。39.自从1964年我国开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很多研究者对杂交水稻的探索________,1981年,有研究者提出了利用自然两用系的设想,即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制种,短日低温下繁种,一系两用。到2010年底,我国共有427个两系杂交水稻通过省级或国家的品种鉴定。因此,在我国发展两系杂交水稻已是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日中天

重中之重

B.独领风骚

势不可挡

C.方兴未艾

一往无前

D.和而不唱

大势所趋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该空形容水稻的发展,A项“重中之重”指重点中更重要的部分,该空前后没有可比较的对象,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势不可挡”指来势迅猛,不可抵挡,不能形容水稻的发展,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已是”与“一往无前”搭配不当,排除C项。D项“大势所趋”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符合文意。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而不唱”指赞同别人,不坚持自己的见解,与两系水稻提出后的情形形成对比,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可根据文段中的时间词推断语境,排除与文段语境不符的词语。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由“1964年”“1981年”的时间差可知,在杂交水稻研究在一段时期内成果寥寥,“如日中天”“独领风骚”“方兴未艾”都突出了研究热情和投入的精力,与文段表述的未出太多成果的语境不符。“和而不唱”指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体现了虽然赞同这一研究,但并未体现对此进行付出,由此造成了成果寥寥的情况,填入符合句意。

第二空,“大势所趋”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填入符合文段强调杂交水稻发展前景良好的语境。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后文“1981年,有研究者提出了利用自然两用系的设想”可知,前文表示自从1964年以来很多研究者对杂交水稻的探索比较相似,没有提出新的设想,对应D项“和而不唱”,指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符合文段。

A项“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程度过重,这个阶段还没有到达十分兴盛的程度,排除;B项“独领风骚”形容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横线之前的主语为“很多研究者”,搭配不当,排除;C项“方兴未艾”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和文段“很多研究者”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D项“大势所趋”

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表示我国发展两系杂交水稻符合现在的形势,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D。40.某钢厂生产一种特种钢材,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今年这种特种钢材的成本比去年上升了20%。为了推销该种钢材,钢铁厂仍然以去年的价格出售,这种钢材每吨的盈利下降40%,不过销量比去年增加80%,那么今年生产该种钢材的总盈利比去年增加了多少?

A.4%

B.8%

C.20%

D.54%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利润率折扣类,用赋值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盈利下降40%,赋值去年每吨利润为10,可得今年每吨盈利为10×(1-40%)=6;根据销售量比去年增加了80%,赋值去年销售量为10,可得今年销售量为10×(1+80%)=18,故去年总盈利为10×10=100,今年总盈利为6×18=108。

第三步,今年总盈利比去年增加(108-100)÷100×100%=8%。

因此,选择B选项。

41.不正确的交友方式或观念是:

A.君子之交淡如水

B.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C.对友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D.要想朋友好,金钱少打扰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对友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源自“逢人只说三句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出自《增广贤文》。它的意思是劝人不要把心里话都说出来,要有所保留,保留的成分要多于说出来的真话,说话说三分就可以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没有用真心交友,所以这不是一种正确的交友方式或观念。C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君子之交淡如水”是说那些真正的朋友,平时虽然没有密切的交流,但是你总觉得他们离你不远,当你遇到困难时,意想不到的帮助往往出自他们,而你富贵时,他们一般不会搀和。这句话指出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是一种正确的交友方式或观念。A项说法正确,此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

B项:“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形容彼此相互了解的人是不分远近的,即使相隔万里也可成为邻居(即彼此相知之人)。这句话指出交友过程中要彼此相互了解,是一种正确的交友方式或观念。B项说法正确,此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

D项:“交义不交财,交财两不来;要想朋友好,银钱少打扰”是说把友谊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就好比把大楼修在沙滩上,这种友谊是靠不住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朋友之间正常的金钱往来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学会怎样保持人情交往,又避免金钱纠纷。这句话指出在交友过程中要处理好友谊和金钱的关系,是一种正确的交友方式或观念。D说法正确,此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

42.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包括万有引力定律。(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①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②牛顿第二定律:又叫加速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a=F/m。

③牛顿第三定律:又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可知,牛顿三大定律不包括万有引力定律。

因此,本题错误。

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43.申请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注册,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

B.取得《执业资格证书》

C.身体健康

D.不需要经单位考核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知识。

第二步,根据《物业管理师制度暂行规定》,申请执业资格注册,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2)取得《执业资格证书》;(3)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相应的岗位工作;(4)经所在单位考核合格。D项不需要经单位考核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ABC选项。

根据《物业管理师制度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注册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注册审批机构不予注册: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刑事处罚尚未执行完毕的;

(三)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受到刑事处罚,自刑事处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不予注册的其他情形。

44.精准扶贫重在精准,扶贫切忌“大水浸灌”,要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帮扶;切忌“蜻蜓点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切忌“作秀走过场”,要改“输血”为“造血”,用好用活帮扶措施,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从哲学上看,上述要求:

A.强调了外部的决定性作用

B.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符合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观点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要有侧重点,体现了重点论的观点;精准扶贫既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也要用好用活帮扶措施,体现了两点论。即精准扶贫既要依靠当地人民的持续艰苦奋斗,也要依靠国家政策支持,但重点还是要依靠当地人民的艰苦奋斗,改“输血”为“造血”。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内因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该项说法不正确。A项错误。

B项: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该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B项错误。

D项: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该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D项错误。

45.火柴:打火机:取火A.煤炉:燃气灶:煮饭B.锄头:马车:耕地C.镜子:梳子:梳妆D.皂角:浣纱:洗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火柴和打火机都有取火的功能。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火柴和打火机都可以用来取火,两者具有相同的功能。A项,煤炉和燃气灶都可以用来煮饭,两者具有相同的功能。与题干关系一致。B项,锄头可以耕地,但马车一般用来载人或运输货物,而非用来耕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镜子和梳子都是梳妆时需要的用具,两者的功能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D项,皂角可以用来浣纱和洗衣。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A。4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九宫格优先横行观察,第一行都有3个球,第二行都有4个球,第三行前两幅图都有4个球,故问号处也应有四个球,排除D项;观察发现,题干所有球均分为上下两行,排除A项;比较B、C两项,发现B、C两项下边两个球之间的距离不一致,观察题干发现,九宫格第一行中,横线上下两行间隔排列,第二行,横线上下两行对齐排列,第三行前两幅图中,横线上下两行间隔排列,因此问号处选择一个横线上下两行间隔排列的,只有B选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B。47.根据所给图形的既有规律,可推出问号处最合理的答案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线条的特征比较明显,考虑数线。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图形中的线条数依次为5、5、5,呈常数数列;第二段应用规律,图形中的线条数依次为6、6、?,所以问号处图形线条数也应为6,排除B、D选项;继续观察图形,题干中存在典型的一笔画图形五角星,考虑笔画数,第一段均为一笔画图形,第二段中图1、图2,也均为一笔画图形,故问号处图形也该为一笔画图,排除A选项,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项。

48.完全垄断企业可以以(

)方法定价,以获得最大垄断利润。A.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定价B.成本加成C.单一定价与歧视定价相结合的策略定价D.价格领先制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竞争知识。第二步,完全垄断,是指在市场上没有竞争者。完全垄断企业不是根据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定价,而是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定价。为了实现其垄断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垄断企业可以采取单一定价与歧视定价相结合的定价策略。卖出的每一单位产品价格都是相同的定价策略称为单一定价。歧视定价就是同样的商品向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以把消费者剩余都转变为超额利润。所以,完全垄断企业可以以单一定价与歧视定价相结合的策略方法定价,以获得最大垄断利润。因此,选择C选项。A项:供求关系定价法,是指运价取决于运输产品的供求关系,运价应随着运输供给的增加而下降,随着运输供给的减少而提高,构成供给价格曲线;运价应该随着运输需求的增加而上升,随着运输需求的减少而下降,构成需求价格曲线。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指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制定产品价格的方法。也就是在产品成本上增加一部分盈利的方法。大多数企业是按成本利润率来确定所加利润的大小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价格领先制,是指经由同行业的某一家公司先订定产品某一期间内的价格后,其它公司根据该订出的价格,就其同质产品,订定其价格。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49.下列关于AlphaGo的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A.两个大脑的工作方式有很大差异

B.第二个大脑主要提高计算效率

C.两个大脑在工作中并不区分主次

D.最终决定综合两个大脑的计算结果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提出“工作方式有很大差异”“主要提高计算效率”“不区分主次”“综合两个大脑的计算结果”等观点,快速查找文章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第1段的“第一个大脑的复杂模式……第二个大脑会协助第一个大脑通过判断局面来砍掉大量不值得深入考虑的分岔树……”可推出,表述正确。

B项,由第1段的“与此同时,第二个大脑通过分析下一步棋导致的新局面的优劣也能给出关于下一步棋的建议。最后,两个大脑的建议被平均加权,做出最终的决定”可知,第二个大脑除了提高计算效率外,也会给出关于下一步棋的建议。B项说法与文意不符。

C项,由第2段的“让两者各自评估一下每种可能的优劣,然后取一个平均数”可知,两个大脑都很重要,表述正确。

D项,由第1段“两个大脑的建议被平均加权,做出最终的决定”可推出,表述正确。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根据第一段“第一个大脑的简单模式会判断出在当前局面下有哪些走法值得考虑”“第二个大脑会协助第一个大脑通过判断局面来砍掉大量不值得深入考虑的分岔树”,可知两个大脑的工作方式不一样,符合文意。B项对应第一段“第二个大脑会协助第一个大脑……从而大大提高计算效率”,可知“提高计算效率”只是第二个大脑辅助第一个大脑达到的结果,并不是它的主要工作,曲解文意,错误。C项对应第二段“让两者各自评估一下每种可能的优劣,然后取一个平均数”可知,两个大脑都很重要,文段并没有区分主次,符合文意。D项对应第一段“两个大脑的建议被平均加权,作出最终的决定”可知,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第一段“第二个大脑会协助第一个大脑通过判断局面来砍掉大量不值得深入考虑的分岔树,从而大大提高计算效率。与此同时,第二个大脑通过下一步棋导致的新局面的优劣也能给出关于下一步棋的建议”可知,“提高计算效率”只是第二个大脑一方面的作用,且此文段为并列结构,并没有对比第二个大脑不同作用哪个更重要,故B项“主要提高计算效率”与文意不符,当选。

A项:根据第一段“第一个大脑的简单模式会判断······第二个大脑会协助第一个大脑通过判断局面······”可知,“两个大脑的工作方式有很大差异”与文意相符,排除。

C项:根据第二段“让两者各自评估一下每种可能的优劣,然后取一个平均数”可知,两个大脑都很重要,文段并没有区分主次,说法与文意相符,排除。

D项:根据第一段“两个大脑的建议被平均加权,做出最终的决定”可知,说法与文意相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关于AlphaGo论文的阅读笔记》50.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他人也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个人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基础。由此可以推出:A.尊重他人是个人自信的一种表现B.尊重他人就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C.每个人都需要尊重他人D.相互尊重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①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②个人建立良好社会关系→尊重他人;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无需翻译,没有涉及个人自信的问题,属于无中生有,推不出,排除;B项:翻译为尊重他人→赢得他人的尊重,肯定①的后件,肯后得不到确定性的结论,排除;C项: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即每个人都要赢得他人的尊重,根据①可得出,每个人都要尊重他人,可以从题干中推出,当选;D项:无需翻译,题干没有涉及和谐社会的问题,属于无中生有,无法推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只有……才……”,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②建立良好社会关系→尊重他人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题干未提及尊重他人是不是个人自信的一种表现,排除;B项:“尊重他人”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C项:题干首句提到“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即每个人都想赢得他人的尊重,“赢得他人的尊重”对①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到“需要尊重他人”,可以推出;D项:题干未提及相互尊重是不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题干中涉及“只有……才……”这一关键词,可以将题干信息用推理关系进行表示,再运用推理规则进行解题。A项,题干中说尊重他人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并未提及尊重他人是个人自信的一种表现,该项无法推出。B项,题干中的推理关系为“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该项通过肯定后件推出肯定的前件,为无效推理,错误。C项,根据“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结合上述推理关系,要赢得他人的尊重,就要尊重他人,即每个人都要尊重他人,该项正确。D项,题干中说尊重他人是个人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基础,并未提及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该项无法推出。故本题选C。51.我们身上穿的衣服可以使我们自我感觉更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衣服的颜色。科学家做了许多实验,测试当人们只能穿一种颜色的衣服时情绪会有什么变化。事实证明穿特定颜色的衣服,会影响我们的情绪。通常当我们心情不好时,我们会穿颜色灰暗的衣服。相反,当我们心情愉快时,我们常常会选择颜色鲜亮的衣服。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颜色是我们心情的外在反映。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治疗作用:如果我们穿的是红色的衣服,我们会觉得自己更有活力;穿黄色衣服,会觉得自己更聪明;穿蓝色衣服,会觉得自己更有想法;穿橙色衣服,会觉得自己更快乐;穿绿色衣服,会觉得自己更平和;穿白色的衣服,会觉得自己更乐于助人;穿褐色衣服,会觉得自己学习更好;穿粉色衣服,会觉得自己更浪漫;穿紫色衣服,会觉得自己更易坠入爱河;穿黑色的衣服,会觉得自己更安全。所以记住,如果你的情绪没有达到最高点,你始终可以尝试穿一些不同颜色的衣服。即使某个颜色无法改变你的情绪,另一个也会的。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衣服可以使我们自我感觉更好,因为衣服的颜色会影响我们的情绪B.衣服的颜色不但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也可以作为我们心情的外在反映C.虽然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治疗作用,但总的来看,穿深色衣服不如浅色衣服时候情绪好D.如果你的情绪没有达到最高点,总会有一个颜色可以改变你的情绪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事实证明穿特定颜色的衣服,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可知,符合原文,正确。B项对应“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颜色是我们心情的外在反映”,符合原文,正确。C项文段中并没有穿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效果的对比,无中生有,错误。D项由“如果你的情绪没有达到最高点,你始终可以尝试穿一些不同颜色的衣服。即使某个颜色无法改变你的情绪,另一个也会的”可推出,符合原文,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文段中写到“我们身上穿的衣服可以使我们自我感觉更好”、“事实证明穿特定颜色的衣服,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而材料中并没有对穿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做出好与坏的对比,只是说心情不好时会穿颜色灰暗的衣服,心情愉快的时候会穿颜色鲜亮的衣服,故C项表述并不正确。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由文段中“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颜色是我们心情的外在反映”可知,B项正确;由文段最后“如果你的情绪没有达到最高点,你始终可以尝试穿一些不同颜色的衣服。即使某个颜色无法改变你的情绪,另一个也会的”可知,D项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52.

A.19

B.20

C.21

D.22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方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图推理。

第二步,观察发现(-1)×2-(-7)=5、10×2-4=16,规律为每行第三项=第二项×2-第一项,27=(

)×2-15,所求项为21。

因此,选择C选项。

方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图推理。

第二步,每一横行的数字构成的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同时每一竖行构成公差为11的等差数列。

则所求项为15+6=21,同时验证竖行也满足公差为11的等差数列。

因此,选择C选项。

53.“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这句话主要强调了司法工作的(

)。

A.独立性

B.效率性

C.公正性

D.民主性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

“迟来的正义非正义”是英国的一句法谚,意思是说,即使司法裁判的结果是公正的,如果过迟做出裁判,或者过迟告知当事人,程序上的不公正将使裁判成为非正义的。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