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_第1页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_第2页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_第3页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_第4页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受控文件编号编制日期文件名称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页数14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1、量包装商品量包括质量、体积、长度三方面,下面依据J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及JJF1059-1999,分别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一、 以质量标注的净含量计量检验不确定度:根据JJF1070-2005净含量测量采用直接测量法,即净含量=总重-皮重1、 数学模型仗队Q=m-m总皮式中:。=净含量;m=样本单位的皮和净含量的重量之和;总m>除去样本单位的内容物后,所有包装材料和任何与该商品包装在一起的其他皮材料的重量;2、 方差和传播系数u2(Q)=c2(m)u2(m)+C2(m)u2(m)

c 总 总 皮 皮传播系数c(m)c(m)二-二1总dm总c(m)= =-1皮dm皮则u2(Q)=u2(m)+u2(m)c 总 皮3、标准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以测量标注净含量为10kg,皮重约为200g的商品量为例)3.1测量总重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m):总3.1.1测量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m)对一样品进行10次重复性测量,得出以下数据(单位:kg):10.89010.880(单位:kg):10.89010.88010.88910.88710.88710.88810.88710.88210.88910.887u(m)=1 总1——工(m-m)弋n-1二3.2g3.1.1仪器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m^):总对于10kg需要使用最大称量为15kg,d=1g的电子称,其允许误差为2d=2g,按均匀分布得:u(m)=2/=1.2g2 总3.1.2数显仪器分辨力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m):总由于d=1g,按均匀分布u(m)=1/2丫3=0.3g3 总

受控文件编号编制日期文件名称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页数14以上两项合成,得:1u(m)=Ju2(m)+u2(m)+u2(m)=3.4g3.2测量皮重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m皮):3.2.1测量仪器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m)1 皮对于皮重测量使用最大称量为300g,d=0.01g的电子天平,其允许误差为2d=0.02g,按均匀分布得:u(m)=0.02/=0.012g皮3.2.2数显仪器分辨力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m出):2 皮由于d=0.01g,按均匀分布u(m)=0.01/2=0.003g皮以上两项合成,得:u(m)='u2(m)+u2(m)=0.012g皮 ' 1皮2皮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2(Q)=u2(m)+u2(m),得c 总 皮ju(Q)=Ju2(m)+u2(m)=3.4gc '总 皮5、 扩展不确定度按正态分布,取k=2,得:U=2xu(Q)=6.8gc

受控文件编号编制日期文件名称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页数146、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值传播系数u(m)总测量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m)1 总仪器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m)2 总数显仪器分辨力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m3)总3.2g1.2g0.6g1u(m)皮仪器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m)1 皮数显仪器分辨力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m2)_th 0.012g0.006g-1u(Q)=3.4gcU=6.8gK=2二、 以体积标注的净含量计量检验不确定度:㈠根据JJF1070-2005净含量测量采用绝对体积法量法,即净含量=测量体积1、 数学模型Q=V标式中:。=净含量;V标=从标准容器读得的体积;2、 方差和传播系数u2(Q)二c2(V)u2(V」c 标 标传播系数c(V)二坐二1标3V标则u2(Q)二u2(V)c 标3、 标准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以测量标注净含量为750mL,商品量为例)3.1测量总重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v):标

受控文件编号编制日期文件名称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页数14756.5756.6756.4756.5756.6756.6756.4756.4756.5756.5756.6756.4756.5756.6756.6756.4756.4756.5756.4用绝对体积法读出的体积存在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因此采用重复读取的方式,得出该因素导致的不确定度分量。对同一样品进行10次读数,得出以下数据(单位:mL):—V一V)二0.09mL'n-13.1.2仪器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巴(V标):对于750mL定量包装商品,其允许负偏差为15mL,标准器的允许误差为其1/10,按均匀分布得:u(V)=1.5A/3=0.87mL2标3.1.3分度值量化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V):3标标准器的分度值为1mL,按均匀分布u(V)=1/2「3=0.29mL3标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上两项合成,得:u(V)=.:'u2(V)+u2(V)+u2(V)=0.92mLc标 1标2标3标5、 扩展不确定度按正态分布,取k=2,得:U=2xu(V)=1.84mLc标6、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值传播系数u(V)标人为读数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V)仪器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V)数显仪器分辨力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3(V)0.09mL0.87mL0.43mL1标u(V)二0.92mLc标U=1.84mLK=2

受控文件编号编制日期文件名称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页数14㈡用相对密度法检测以体积标注净含量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使用600g/0.1g电子秤测得总重399.5g使用300g/0.01g电子秤测得皮重20.22g、密度杯重34.24g、密度杯装水重61.80g、密度杯装内容物重64.53g。(1)数学模型净含量计算公式为:净含量(体积)=总重一皮重净含量(体积)=密度杯中内容物水密度x水密度密度杯中水重量注:水密度项为20°C时水的密度则数学模型为 Q="总"皮im物pm水水式中:净含量;m=总重;总m=皮重;皮m=密度杯中水的重量;水m=密度杯中内容物的重量;物p=20°C时水的密度。(2)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分析及评定总重称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影响总重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测量仪器的技术指标,对称量用的衡器,该技术指标主要体现为衡器的称量允许极限误差。当使用称量为600g,分度值0.1g的电子秤时,对总重399.5g,秤的允许误差为土0.3g,由此引起的总重的测量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为10.3■v3=0.3■v3=0.17g皮重称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当使用秤量为300g,分度值0.01g的电子秤时,对皮重20.22g,秤的允许误差为土O.Olg,由此引起的皮重的测量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为u=001=0.0058g2 3密度杯中水的重量称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u3密度杯中水重同样也是一个总重减皮重的测量过程,当使用秤量为300g,分度值0.01g的电子秤时,对密度杯重34.24g,秤的允许误差为土O.Olg,对密度杯装水重61.80g,秤的允许误差为土0.02g,由此引起的密度杯中内容物重量的测量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3为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密度杯中内容物的重量称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4密度杯中内容物重同样也是一个总重减皮重的测量过程,当使用秤量为300g,分度值0.01g的电子秤时,对密度杯重34.24g,秤的允许误差为土O.Olg,密度杯装内容物重64.53g,秤的允许误差为土0.02g,由此引起的密度杯中内容物重量的测量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4为u=4+2u=4+2=0.013g1c二 1m物Pm水水1c二 1m物Pm水水-1c二 2m物Pm水水m-mc=总皮3mp物水_(399.5-20.22)30.29x1=12.5mL/gc= 总4(m-m)xm' 水(m)-2二物—皮P

水(399.5-2°.22)xZ1.56x30.29-2二11.4mL/g水的密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5在20°C下纯水的密度是0.9970g/mL(空气中),在20°C附近纯水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约为0.00021(g/mL)/°C,实际检测时以实际温度在20±2C范围估计。若水的密度用1g/mL计,则由此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为11-0.9970|u= =0.0017gmL5 <3 '若水的密度用0.997g/mL计,则由此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5=O'00:?x二(64.53-34.24)x二(64.53-34.24)x]一呵讥/g

(61.80-34.24)X方差和传播系数m—mQ=—总 皮im物pm水水u(Q)=(cu)2+(cu)2+(cu)2+(cU)2+(cU)2ci 11 22 33 44 551二(64.53-34.24]二。皿/g(61.80-34.24)X(m-m)m (399.5-20.22)x27.5630.29=一总皮水p-2= x1-2=345mL2/g30.29m ' “"物

受控文件编号编制日期文件名称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页数14(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水的密度以lg/mL计时iu(Q)=J(cu)2+(cu)2+(cu)2+(cU)2+(cU)2i 11 22 33 44 551(1.17x0.17)2+(1.17x0.0058)2+(12.5x0.013)2+(11.4x0.013)2\+(345x0.0017)2二Jo.1992+0.00682+0.1622+0.1482+0.5872=0.66mL当水的密度以0.9970g/mL计时u(Q)=y!(cu)2+(cu)2+(cu)2+(cu)2+(cu)2i 11 22 33 44 551(1.17x0.17)2+(1.17x0.0058)2+(12.5x0.013)2+(11.4x0.013)2 1Y+(345x0.00024)2=Jo.1992+0.00682+0.1622+0.1482+0.0832=0.31mL扩展不确定度当水的密度以1g/mL计时U=ku,取k=2,则U=1.3mL;当水的密度以0.9970g/mL计时,U=ku,取k=2,则U=0.6mL;测量结果当水的密度以1g/mL计时m—m (399.5-20.22)“匕〔rQ= 皮=——— =345.1mLim 30.29.—物p x1m 水 27.56水测量结果为(345.1±1.3)mL,k=2;当水的密度以0.9970g/mL计时,测量结果为(346.1±0.6)mL,k=2。不确定度分量分布表,如下表示

受控文件编号编制日期文件名称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页数14不确定度来源误差大小标准不确定度/g传播系数ku/mL测量总重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允许误差为土0.3g0.170.91mL/g0.155测量皮重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允许误差为土O.Olg0.00580.91mL/g0.0053测量密度杯中的水重测量密度杯净重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允许误差为土O.Olg测量密度杯全重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允许误差为土0.02g0.01312.5mL/g0.162测量密度杯中的内容物重量测量密度杯净重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允许误差为土O.Olg测量密度杯全重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允许误差为土0.02g0.01311.4mL/g0.148水密度值的取值直接取1g/mL作为密度值时,以实验室室温在(20±2)°C范围估计,有0.003g/mL的不准确0.0017345mL2/g0.586使用20C温度下的密度值,考虑温度的不均匀和波动,有0.00042g/mL的不准确0.00024g/mL345mL2/g0.0828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三)用密度法检测以体积标注净含量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以测量标注体积为360mL的商品为例,使用600g/0.1g电子秤测得总重399.5g使用300g/0.01g电子秤测得皮重20.22g、密度杯重34.24g、密度杯装内容物重64.53g。(1)数学模型净含量计算公式为:净含量(体积)=密度杯中—容重重量密度杯体积注:水密度项为20°C时水的密度则数学模型为 皮m物V则数学模型为 皮m物V密Q= ——i式中:净含量;m=总重;总m=皮重;皮V=密度杯体积;密m=密度杯中内容物的重量;(2)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分析及评①总重称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影响总重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测量仪器的技术指标,对称量用的衡器,该技术指标主要体现为衡器的称量允许极限误差。当使用称量为600g,分度值0.1g的电子秤时,对总重399.5g,秤的允许误差为土0.3g,由此引起的总重的测量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为1u=03=0.17g1 <3②皮重称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当使用秤量为300g,分度值0.01g的电子秤时,对皮重20.22g,秤的允许误差为土O.Olg,由此引起的皮重的测量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为u=0.01=0.0058g2 <3③密度杯中内容物重量称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u3a.密度杯中内容物重同样也是一个总重减皮重的测量过程,测量过程由于人为因素和环境温度变化造成体积变化都会引起测量不确定度,因此采用A类评定方法,对密度杯和内容物的总重进行10次测量,得出以下数据(单位:g):64.55 64.59 64.5064.55 64.59 64.5764.55 64.59 64.5064.55 64.59 64.5764.58 64.59由于在测量过程中,内容物重需要重复测量3次,得: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工(m一m)U3a=s/\'3= i[、 =0.020g3a 3(n—1)『0.01、丿以上两项合成,得:2=0.013gu=3bb.中当使用秤量为300g,分度值0.01g的电子秤时,对密度杯重34.24g,秤的允许误差为土O.Olg『0.01、丿以上两项合成,得:2=0.013gu=3b<v'3丿U3=u23a+u23b二0.037g④密度杯体积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4密度杯经上级计量部门进行检定,本例选用30mL密度杯,其实测值为32.525mL,测量扩展不确定度U95=0.030mL;k=2。由以上数据可得u4=0.030/2=0.015mL方差和传播系数m—mQ=—总 皮im物V密ju(Q)= (cu)2+(cu)2+(cu)2+(cu)2ci 11 22 33 44丄m

丄m

物V

密岛=0-50432.525-c=—0.5041c=—(m—m)XVx(m)-2=—(399.5—20.22)x32.525x30.29-2二13.4463 总皮密 物m一m399.5一20.22“sc=——总 皮= =12.524m 30.29物合成标准不确定度fu(Q)=(cu)2+(cu)2+(cu)2+(cu)2=0.539mLi 11 22 33 44(5)扩展不确定度

受控文件编号编制日期文件名称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页数14U=ku,取k=2则U=1.08mL(7)不确定度分布表:不确定度来源误差大小标准不确定度传播系数测量总重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允许误差为土0.3g0.170.504测量皮重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允许误差为土O.Olg0.0058-0.504测量密度杯中的内容物重量测量密度杯净重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允许误差为±0.01g测量密度杯全重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允许误差为±0.02g0.037g13.446密度杯体积密度杯体积经过上级计量部门检定给出,其不确定度由检定证书给出0.015mL12.52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以长度标注的净含量计量检验不确定度:根据JJF1070-2005净含量测量采专用长度检测仪器,其净含量计算公式为:净含量(样品单位长度)=直径xnx转动圈数1、1、Q=L式中:。=净含量;2、2、L标=专用长度检测仪读得的长度;方差和传播系数u2(Q)=c2(L)u2(L)

c 标 标传播系数则u2(Q)二u2(L)c 标3、标准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以测量标注净含量为25.00m的电线为例)3.1测量总重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L):标3.1.1仪器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L标):对于25.00m的定量包装商品,由于标准器的测量精度优于±0.3%,按均匀分布,则:u(L)=25x0.003/*:3=0.043m=43mmTOC\o"1-5"\h\z标3.1.2分度值量化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L):2标标准器的分度值为10mm,按均匀分布u(L)=10/2 =3mm标3.1.3测量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L对一标称长度为25m的电线进行10次重复测量,得出以下数据:24.95m 25.03m 25.02m 25.04m 25.06m25.07m 25.08m 25.06m 25.10m 25.08ms=42mm由于定量商品净含量测量对一个样品只测量一次,因此u(L)=s/1=42mm4•成标准不确定度以上三项合成,得:u(L )=2(L)+u2(L)+u2(L)=60mm标 ' 1标2标3标5•扩展不确定度按正态分布,取k=2,得:受控文件编号编制日期文件名称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页数14U=2xu(L)=120mmc标6、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值传播系数u(L)标仪器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L)数显仪器分辨力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2(L)测量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L)43mm3mm42mm13 标u(L) 60mmc标U=120mmK=2受控文件编号编制日期文件名称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页数14四、以面积单位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验不确定度以测量边长为1m的正方形为例,使用2级的钢卷尺进行测量,得出长为1.0071m,宽为1.0040m其计算公式为:(1)数学模型由面积计算公式:面积=长乂宽则数学模型为Q=axb式中:Q.=净含量a,b分别为矩形的长和宽方差和传播系数由于数学模型符合JJF1059-1999中6.6,所以采用相对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较为方便。上式可改写为:u2crel(°)二u2rel(a)+u2rel(b)(2)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分析及评定①测量长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a.由于测量过程中存在人为及环境变化等因素,采用A类评定计算其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对边长进行10次重复测量,得出以下数据:1a1.0086 1.0075 1.0086 1.0078 1.00801.0084 1.0070 1.0087 1.0065 1.0089'X(I-1)贝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