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一、海洋空间利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局部内容,了解以下三方面内容:(课堂中,我们应充分利用一些电教设备与手段,学会多媒体技术的操作,遇到一些简要问题,可及时用电脑打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同时可预先储存进一些课堂中所用到的图形、图片、补充资料等等,到时及时选择)。(多媒体投影)(1)开发海洋空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3)海洋空间利用领域的拓展。学生看完这局部内容后,老师可进行简单提问和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形式。同时,我们应组织学生多搜集一些这方面的新闻资料和开展现状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景观图片、模拟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好和掌握这一局部内容打下根底。(1)(参阅图4.9“未来的海洋空间利用示意〞)。(2)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环境,它的环境和生态条件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人类活动在近海和海洋外表,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深海活动要能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3)海洋空间利用领域的拓展。与传统的海洋空间利用形式相比,现在人们对海洋空间的利用已扩展到各个方面。但凡在陆上进行的产业活动,都有可能在海洋中进行。例如,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交通运输方面包括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航海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等。生产空间有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陆、海洋牧场等。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主要是海底电缆。储藏空间方面,有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等。文化娱乐设施空间包括海洋公园、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等。总之,海洋环境比拟独特,开发利用的空间也广阔,我们可通过下表进行简单比照:位置不同点相同点开发利用海上多变的海洋气象和海水运动海水腐蚀性强,海水破坏力大交通、生产、通信、电力、储藏、文化娱乐海中、海底黑暗、高压、低温、缺氧(课堂活动)组织学生搜集一些海洋环境的开发利用状况的资料,包括图片资料,及时了解海洋环境的开展动态。补充材料1:海洋空间利用形式(1)交通运输空间海洋交通运输的优点是连续性强、本钱低廉,适宜对各种笨重的大宗货物作远距离运输,如粮食、矿石、石油等。缺点是速度慢,航行受天气影响较大。(2)生产空间海上生产工程建设的优点是可大大节约土地,空间利用代价低;交通运输便利,运费低,能免除道路等根底设施建设费用;冷却水充足,取排方便,价格低廉,可免遭热污染危害。缺点是根底设施投资较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3)储藏空间利用海洋建设仓储设施,具有平安性高、隐蔽性好、交通便利、节约土地等优点。(4)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主要指海底电缆。通信电缆包括横越大洋的洲际海底通信电缆、陆地和海上设施间的通信电缆;电力输送电缆主要用于海上建筑物、石油平台等和陆地间的输电。高二地理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1页。(5)文化、生活、娱乐空间高二地理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1页。(承转)上面我们概括了海洋空间利用的几种形式,大致了解了海洋空间利用的状况。下面我们重点了解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即海洋运输、港口建设、围海造陆。二、海洋运输()海洋曾经是人类从事交通运输的天然屏障。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将海洋屏障变为海上坦途。15世纪以前,人们利用人力、风力或洋流作为动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15至16世纪,随着欧洲人到达美洲大陆,世界海洋航运由近海转向远洋;19世纪,世界大洋重要的航道陆续开辟;20世纪初,又开通了通往南极和北极的航道,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相继开通;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石油生产和运输的增长,大型油轮得到了开展。集装箱的兴起,带来了海洋货物运输的革命。今天,穿梭在辽阔海洋上的是百万吨级的大型集装箱货轮和巨型油轮。这些船舶不仅拥有无线电导航和全球定位技术等现代化仪器设备,还可以选择最正确航线效劳,以节省能源和航时,减少危险,现在,人类已经能够将船舶驶入世界任何的海域(如图“世界主要航海线和主要海港〞)。总之,海洋交通运输由近海向远洋拓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海洋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良,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开展和科技的进步,海洋运输的空间范围越来越广,效率越来越高。而现代化仪器和设备的使用,使人们能够选择最正确航线效劳,以节省能源和航时,减少危险,更好地为人类效劳。(讨论、活动)(投影展示)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航线和主要海港的分布,以加强对海洋运输的理解。补充材料2:世界七大海上交通线(1)北大西洋航路1/3的商船航行在这条航线上。(2)亚欧航路(3)南美航路(4)南北美航路(5)北太平洋航路(6)南太平洋航路(7)非洲航路也称好望角航路。苏伊士运河凿通之前,它是从欧洲到东南亚、东亚的惟一海上通道。目前,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大型油轮和散装船舶仍要利用这一航路。它对俄罗斯、印度、越南等国也利益攸关。(承转)在海洋运输中,离不开沿海港口,港口是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和装卸货物的场所,也是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下面我们再来学习第三局部。三、港口建设()港口是指位于江、河、湖、海或水库沿岸,具有一定的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往来停靠、办理客货运输或其他专门业务的地方。我们这里所学的港口,主要是指沿海港口,即海港,是建筑在海湾边上的海岸港。它一般利用海湾、岬角等自然屏障,或建造防波堤等水工建筑物构成港区水域;或利用河口段的有利条件辟筑。港内有锚地、码头等一定的设备条件,可供船舶停泊,上下客货,补给燃料、淡水,躲避风浪,或办理其他专门业务。下面我们就介绍几个与港口有关的名词:港口腹地高二地理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2页。自由港也称“自由口岸〞。指划在一国关税国境以外的港口或海港地区。全部或绝大多数外国货物可以免征关税进出该港,一般可以进行加工、贮藏和销售等。但外国船舶必须遵守有关法律规章。自由港范围可以限于某港口的特定地区,也可以扩大至港口的附近地区,该地区称为自由区。高二地理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2页。自由贸易区“对外贸易区〞。我国的保税区实际上就是自由贸易区。下面我们以荷兰鹿特丹港的建设和开展为例,分析荷兰人是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开展鹿特丹港的。鹿特丹,荷兰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它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的入海口,有“欧洲门户〞之称,鹿特丹很早就是世界贸易中心。荷兰人民早在14世纪就建成了鹿特丹市,并筑港修码头进行港务作业。之后,鹿特丹港又通过开凿连通此海的运河,改善水运条件而持续开展。莱茵河穿过市区,把城市分为南北两局部,有多座桥梁、隧道和渡船联系。市内有很多大型造船厂、化工厂、机械制造厂和炼油厂。还有营业额很大的银行和保险公司。由于运输繁忙和自由竞争等原因,码头向专业化方向开展,可分为杂货码头、客运码头、石油码头、散装货码头、粮食码头和化工品码头等。近年来开展了集装箱,有集装箱码头、自装自卸船码头等。鹿特丹港大约有30多公里长的深入航道,直接与北海相连,航道两岸码头长达80公里(图4.10)3万多艘远洋海轮和30补充材料3:法国的东方门户——马赛港马赛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和濒临地中海的最大商港,西北距巴黎773千米,距里昂313千米,包括郊区人口到达马赛港水深港阔,腹地广阔,设备现代化,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万吨级轮船可畅通无阻。全港由马赛、拉事拉、福斯和罗纳—圣路易四大港区组成,年货运量为1亿吨。作为法国对外贸易的最大门户,马赛港主要承当原油和石油制品的进出口,另有矿石、热带农产品、机械、食品等产品。繁荣的海上贸易促进了马赛工业的开展,使其成为法国炼油工业和造船工业的中心,造就了兴旺的机械、食品、电子、纺织等工业部门。誉为“东方之港〞的马赛,保存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遗留下来的城廓、浴池、广场、剧场和竞技场等遗迹。拥有众多的风格各异的中世纪建筑物。(承转)——围海造陆。四、围海造陆()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这局部内容,对照图片,了解围海造陆对人类开展的意义,并以澳门为例,了解澳门历史的土地变迁及填海造陆的成就,了解人工岛、海上城市等现象。对这局部内容,老师应多加列举具体事例,以实例分析围海造陆的方式、意义等,这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理解这局部内容。荷兰人从13世纪就开始围海造陆。目前,荷兰有1/5的国土是从海中围起来的。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它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设备。700个人工岛的设想,方案新增国土面积1.15万平方千米。(日本神户人工岛见图4.11,并配有小字体说明,配以多媒体电脑使用,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海洋国土意识。)最后,我们以澳门为例,了解澳门地形轮廓的变化及其历年来土地面积的变化(参见课文中图4.12“澳门历史填海范围〞及表4.2“澳门历年土地面积的变化〞)。高二地理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3页。澳门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曝晒水渍货物,强行上岸租占,鸦片战争后不断扩大范围,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进行强占,1999年回归祖国。(澳门)人多地少,有限的土地缺乏以满足开展居住、绿化、交通、工业、商业等的建设需要。澳门沿岸有许多淤积成的浅滩,有的在落潮时能露出水面,澳门人将它们视为良好的后备土地资源。1001倍,这对澳门的经济开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高二地理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3页。(承转)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开展,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给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但是,一个新的严重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在悄悄的滋生和蔓延。别以为污染只是发生在高空中、陆地上,要知道,它最终都要归到海洋中去的。因此,海洋环境问题,同样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面我们学习海洋环境的保护。五、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而产生的。海洋形成已有几十亿年了,人类利用海洋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并未发生严重污染问题,就是因为海洋对有害物质具有自净能力。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一)海洋污染()海洋污染物绝大局部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海岸活动(如倾倒废物和港口工程建设等),也向沿岸海域排入污染物。污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污染物质进入海洋以后,经过物理过程(扩散、稀释)、化学过程(氧化、复原)、生物过程(降解等)的作用,一局部或全部被海水吸收,沉降、稀释或转化,海洋环境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海水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数量超出了环境的自净和容纳能力,便会使海洋环境遭到污染。海洋环境容量是衡量海水自净能力大小的标志,它是指在不危害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某一海洋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海洋环境容量是海洋环境质量控制和产业规划的一个依据。在海洋污染中,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们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例如,1953~1970年,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就是因为工厂在生产有机产品过程中,排出含有汞的废物。这些有害物质流入海洋后,逐渐在鱼类和贝类体内富集。最后,人们捕获鱼类和贝类作食品,传递给人类,最终导致100多人严重中毒,并先后死亡。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除了上述的工业排放的污染物以外,还有哪些污染物会导致海洋污染?在同学们讨论、答复、列举一些会污染海洋的情况后,老师再加以概括、总结:除了上述的工业污染物污染海洋以外,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口或海中时,往往给海洋生物带来影响,施入农田的杀虫剂随雨水流进河流,或者随土壤颗粒在河口附近淤泥,最终进入海洋。偶发性的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引起石油渗漏和溢出等等,都会造成海洋污染。总之,在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及其日益开展的技术,给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反过来,海洋污染又对海洋生物资源、工业用水质量和人类自身的健康造成日益严重的威胁。海洋污染的物质来源,从类型上来说,危害较大的污染物质主要有石油、重金属、农药、有机物质、放射性物质、固体废物和废热水中的热能等。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承转)我们了解了海洋环境问题的第一局部——海洋污染状况,了解了它的产生原因、特点等内容,下面我们再学习海洋环境问题的第二局部——(二)海洋生态破坏()高二地理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4页。除海洋污染外,人类的生产活动(如工程建设和渔业生产的围垦、滥捕现象),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高二地理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4页。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海平面开始上升,到2030年海平面在全球范围内估计将平均升高20~30厘米,这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和人类的威胁都将是严重的: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尤其是沿海城市受到的威胁更为严重。有些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缺乏科学论证,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带生态系统。在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原始海岸一般都有曲折的形态,这种形成是极其缓慢的。表现为生物与环境能够保持相互适应的关系。而当前人类开发海岸通常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像围海造田、港口建设等工程周期一般为几年到十几年。这种短时期内对局部海岸的剧烈改造,必然导致区域海洋生态系统发生改变。此外,人类对某些传统经济鱼类的过度捕捞,往往导致这些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使局部物种濒临灭绝,同时导致局部非经济生物由于天敌锐减而大量繁殖。如大西洋鳕鱼产量在1963年为400万吨,到1974年时已跌至280万吨,而且鱼的个体变小,我国吕四渔场的小黄鱼资源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遭到破坏,到60年代末已根本失去捕捞价值;一个多世纪以来,鲸、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被肆意捕杀,已濒临绝灭的危险。总之,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们应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促进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开展。(承转)同学们,我们现在以课文给出的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为例,具体分析一下海洋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三)实例分析()石油是各种污染物中入海量较大的一种。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人们对矿物燃料特别是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海洋石油开发和运输迅速开展,海洋中石油溢出事件无疑会更加频繁,由此可知,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为污染迹象明显,污染物集中,危害严重,因而备受公众的关注,也是目前治理污染的重点。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现实影响和长期影响表现为:(1)破坏海洋生态;(2)危害渔业生产;(3)破坏海滨娱乐场所;(4)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3.4,了解其防治措施:(1)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散。但这种化学物质不宜在近岸或渔场周围使用。容易对渔场造成影响或是二次污染水域。(2)沉降: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但这会危害海底生物,造成对生物资源的破坏。(3)吸收:利用麦秆、泥炭、聚苯乙烯等物质吸收石油,然后集中处理。这只能是在静水的环境中进行。(4)围栏:小面积油污可用围栏圈住回收,这也需要在静水环境中进行。(5)放任:大洋中的原油泄漏通常让其自然分解。这是受目前的技术等限制,但这种分解的时间较长。(6)燃烧:油层厚达2(活动)组织学生收听、收看一些有关海洋环境遭破坏的消息,比方油轮泄漏、近海赤潮等,培养学生关注海洋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