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受体的概念和功能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刘娜信号转导生物学信息(兴奋或抑制)在细胞间或细胞内转换和传递,并产生生物效应的过程。受体是指细胞中具有接受和转导信息功能的蛋白质。受体的特征能识别底物和引发生物学效应配体凡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物质。受体分类按存在部分可分为:包括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膜受体胞质受体核受体膜受体:位于靶细胞膜上,如胆碱受体,胰岛素受体,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催产素、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释放素、促甲状腺素释放素等多肽类激素及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的受体等。胞浆受体:位于靶细胞浆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等。核受体:位于靶细胞核内,如甲状腺素、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等。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
⑴
相对特异性:特定的受体只与某种特定的配体结合,受体接合部位与配体的结构具有专一性,从而产生特定的效应。
⑵饱和性:受体在生物体内的数量是有限的,当配体到达一定浓度时,即使在增加,与受体的结合值也不再改变。
⑶可逆性: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从配体-受体复合物中解离出来的配体和受体结构不发生变化。
⑷竞争性:具有相似化学结构的配体可与同一种受体结合,但二者之间存在竞争性关系。高亲和力:受体对其配体的亲和力很高。区域分布性:受体在生物体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的不同区域的分布密度不同。具有内源性配体:生物体内存在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如内源性递质、激素等。与配体结合后有生理活性:无论配体是内源性的还是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二者形成配体-受体复合物,从而传低信号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效应。激活受体产生的效应:可对靶细胞功能、代谢、分化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甚至是对靶细胞形态结构和生存状态等方面的影响。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递质受体第二信使拮抗剂通道效应受体主要分布ACh所有自主N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神经-肌肉接头的运动终板膜上;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引起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的舒血管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筒箭毒十烃季铵↑Na+和其他小离子阿托品筒箭毒六烃季铵M2(心)↑Ca2+↑IP3/DG↓cAMP↑IP3/DG↓cAMP↓K+N1(肌肉型烟碱受体)N2(N元型烟碱受体)M1M4(腺体)M3↑IP3/DGM5递质受体第二信使拮抗剂通道效应受体主要分布AdrNA外周:多数交感N节后纤维末稍到达的效应器细胞膜上;中枢:低位脑干及上行投射到皮层、边缘前脑、下丘脑以及下行到达脊髓后角、侧角、前角的纤维的突触后膜上。α1多巴胺β1(心)β2↑IP3/DG↓cAMP↑IP3/DG↑cAMP↑cAMP↓K+酚妥拉明酚妥拉明育亨宾心得宁阿提洛尔丁氧胺D1,D5D2,D3,D4↓cAMP↑K+↓Ca2+黑质-纹状体、结节-漏斗、中脑边缘系统。5-HT中缝核内及上行投射到纹状体、下丘脑等以及下行到脊髓背角、侧角、前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我最喜欢的植物450字9篇范文
- 广西高考历年数学试卷
- 海门三模高分段数学试卷
- 合集高中数学试卷
- 会计大一数学试卷
- 红桥中考三模数学试卷
- 济南高新区初三数学试卷
- 海定一号卷数学试卷
- 广元市中考真题数学试卷
- 河南小学期中数学试卷
- 河南中考英语词汇表
- DL∕T 741-2019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 (正式版)SH∕T 3541-2024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 安徽省劳动合同(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
- GB 18584-2024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 平台建设运营考核方案
- FANUC机器人控制柜结构及原理介绍
- 临时用电安全责任确认书
- 血液信息系统基本建设规范 第3部分:医疗机构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 网络运维专项方案
- DZ∕T 0173-2022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