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调和/应和
拮据/不足为据
拘泥/泥潭
B.着落/执着
厌倦/恹恹欲睡
黄晕/晕眩
C.阴晦/教诲
称职/铢两悉称
粗犷/广袤
D.枯槐/愧怍
骨骼/络绎不绝
灌溉/气概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热忱
俯仰生姿
拖沓
金戈铁马
B.抉择
草长莺飞
流俗
不醒人事
C.舵手
不屑置辨
亘古
吹毛求疵
D.惦量
不折不饶
选聘
咬牙跺脚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新问题,我们应当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不能寻章摘句、各取所需。
B.每年金秋八月,桂花盛开,花如米粒大小,但香气咄咄逼人,令人陶醉。
C.这里山峦连绵起伏,坦荡如砥,植被覆盖率达92%,是热门的避暑胜地。
D.谎言就是谎言,充其量只能蒙蔽一时,在事实与真相面前终将不攻自破。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面对停车难的问题,有关部门采取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让停车现状得到有效提升。
B.智能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想要抓住机遇,必须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C.雷锋题材影视作品的内容持续更新,使雷锋精神跨越时空,绽放璀璨的时代光芒。
D.此次科技活动将进一步搭建港珠澳创新合作交流,推动三地在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二、默写(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5.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②无限山河泪,______。(夏完淳《别云间》)
③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韩愈《晚春》)
④潮平两岸阔,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⑥青树翠蔓,_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6.下面是文佳同学的名句摘抄卡,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名句批注出处①______,______。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同写塞外壮阔风光。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②______,______。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月夜境界。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好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星云图卷。李清照《渔家傲》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7.【名著阅读】
下面是某同学读名著时摘录的“女性人物”阅读积累,请你根据提示补充表格。书名人物摘抄点评《儒林外史》①______人实有些奇……若是说他是人家遣出来的婢妾,他却又不带贱气;看他虽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侠的光景。他那般轻倩的装饰,虽则觉得柔媚,只一双手指却像讲究勾、搬、冲的。,论此时的风气,也未必有车中女子同那红线一流人。却怕是负气斗狠,逃了出来的。有胆有识,侠义奇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______她是个十八岁的姑娘。乌黑的头发剪得短短的,穿着一件草绿色的新制服,腰里扎着一条窄皮带。谢廖沙从她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她还答应帮助他开展工作。分手的时候,还给了他一大捆宣传品,另外,又特意送给他一本共青团纲领和章程的小册子。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她担当了我的母亲和家庭教师的角色,后来成了我的伙伴。打从她离开的那天起,那种已经确立了的使罗沃德有几分像家的感情和联系,都随之消失。富有爱心,亦师亦友。8.有观点认为,文学离不开想象,而文学中的想象又不能脱离现实。请从下面任选一本书,结合书中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①《西游记》
②《海底两万里》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9.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殷墟所出的十五万片甲骨文,有单字五千多个,其中为各家公认的字只有一千几百个。甲骨文能完整地记录语言,是具有一定体系和有较严密规律的文字。与后来的汉字相比,甲骨文还有其独有的特点,表现出一定的原始性:一是一字异形,字的结构不大固定,即一个字既可正写又可反书;偏旁可左右或上下移动;字的笔划或多或少。二是异字同形。三是合文,即把两个或三个字刻(写)在一起,在行款上只占一个字的位置。
以“鹿”字为例(图)。鹿因为常常是商王捕猎的主要对象,所以在甲骨卜辞中出现得非常频繁,但鹿字却没有统一的写法,除了有横书、直书的区别外,头向亦有左右差异,有时身躯仅以简单的曲笔表示,但也可见到完整躯干并饰以斑点的表现法,甚至偶可见到眼睛、脚趾的细部描绘。尽管字形多样,鹿字仍看得出是在描绘头顶有一对犄角的偶蹄动物侧面之形,四只脚也因视觉关系被省略为两只。
(摘编自刘一曼《甲骨文字的特点及主要内容》等)材料二:
世界上所有的原始绘画文字,都已改为拼音的音符文字了,只有我国文字还保存着比较原始的状态。每一个图画变成了一个方块字,田字像农田,大字像大人,多少还保存一点原来的意思,所以称为意符文字。
其实我国文字,在古代已早就同时用音符了,最初的三种造字方法,自然完全是意符,为象形、指事、会意。可是这三种方法造出的字,只占了十分之一二。以后又想出造“形声”字的方法,声音占一半,图形占一半,把音符与意符合在一起,就大量制造新字,数量要占着十分之八九。
中国文字是注音字而不是拼音字——文字是语言的符号,不能离开语言而独立,中国语用一个“单音节”表示一个物名、一个意思,这和欧美各国的语言用复音节是大不相同的。复音节语,不能用一个字代表许多音,而我们能够。因为单音节的关系,同音字多,不但用耳来听,同时也需用眼来看。如“工”“公”“功”和“攻”,所以中国字是“目治”的“意符”,不完全是“耳治”的“音符”。
中国文字有统一的功能——因为中国文字是“目治”,是“意符”,靠着眼睛就可以辨认,所以它可以离开读音。无论古今方言声和韵如何转变,它的含义永远不变,因而能发挥“同文”的功能。我们中华文明能成为世界上最古老且从未断绝的文明,目治的意符文字是居功甚伟的。(摘编自董作宾、董敏《甲骨文的故事》)材料三:
形声字的大量产生大约在周秦时代。和象形字不同,形声字的文化信息不是存在在个体汉字的总体取象里,而是集中在它的义符里。形声字的义符反映了它所记录的词意义的类别,是一种比较概括的取象。《说文》小篆反映的是五经的词义,因此,也就反映了周秦时代的文化。在汉字构形上,小篆对形声字的义符进行了规整,义符系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信息。“草木竹禾”是《说文解字》中表示植物的四个大部首。它们所辖字的总数达1195字,约占《说文解字》总字数的12%,四大部首所从字的数量如下表:艹木竹禾正篆44542114487重文31391513总计476460159100ㅤㅤ植物类部首比例增多,这是因为中原地带在秦汉时代的生产已经进入农耕为主,人类生活与植物的关系更为密切,汉字的造字取象于植物的数目大量增多,而且利用形声字的表义偏旁来分类。四个部首的划分说明了很多问题:一方面说明古人对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已经分得很清。在草本植物中,自然野生植物从“艹”,人工种植草本植物从“禾”。两方面的动词也已经分立了,种禾叫“种”,种树叫“植”。竹,现代归禾本科,分布在亚热带地区。《说文》解释作“冬生草也”,可见也是把它看成草本植物。“竹”部首的确立说明,中国南部长江流域的文化已经与黄河中下游文化有所交融。(摘编自王宁《汉字六论》)(1)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______
A.甲骨文迄今共计出土十五万片,单字有五千多,但被成功识读的不足两千。
B.甲骨文是绘画文字,有一定的体系,以及较严密的规律,能完整记录语言。
C.甲骨文是具有原始性的文字,同一个字没有固定的写法,可直书也可横书。
D.甲骨文最初只有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造字法,后来又发展出“形声”字。(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甲骨文卜辞记录的是商王的狩猎活动,“鹿”字写法众多主要因为鹿是古人的狩猎对象。
B.中国文字没有拼音化,是因为汉语多用单音节词,大量同音字,需要加入意符辅助辨认。
C.中华文明能成为世界上最古老且从未断绝的文明,有赖于“目治”发挥“同文”的功能。
D.形声字的义符是一种概括的取象,每个义符中都蕴含了历代生活与地理文化变迁的信息。(3)下列依据材料作出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甲骨文笔画可描绘细部或可抽象为线条,需通过字形的特征来判断是否为同一字。
B.中国文字兼具音意,造字快速方便,比起欧美各国的语言单纯记音文字更有优势。
C.小篆对文字构形进行了规整,避免了甲骨文的弊端,让识读文字不再成为后人难题。
D.《说文》中“竹”部字少于“艹”部,说明当时草本植物已有驯化,但种类少于野生植物。(4)文佳在学习化学元素周期表时,发现“镓”“铌”“氩”“氡”等许多字虽然看起来很陌生,但却能正确读音,而且一眼就能分辨性质。请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燕食记(节选)
葛亮五举总说,自己是个没什么主张的人。把他放在哪里,他便落在了哪里,长在哪里,生了根,发了芽;若是把他拔起来,再落到其他地方。疼是疼一时。慢慢地,也就再生出新根,发了芽,渐渐长出枝叶了。
最初,五举在茶楼做茶壶仔,便是跟在茶博士的屁股后头煲水、做些下栏活。茶博士赵师傅看五举做事沉静、有眼力,又看他身后无靠,便跟老板说情,将五举留在了茶楼住,从此,每日天发白,五举就起身洗地、烧水,抢着粗活干。后来,赵师傅抽空也口传心授,将那斟茶的看家本领倾囊相授,五举就慢慢做到了“企堂”①。五举做企堂尽心劳力,因缘际会,被同钦楼大按的头把交椅荣贻生师傅看上了。
五举跟着荣师傅回到同钦楼,却被带到“小按”聂师傅处做学徒。那年代,点心部分“大按”和“小按”两类。大按主要做月饼、龙凤饼、核桃酥、炸芋虾等唐饼,每到年节,便是展身手的好时候。大按是一间茶楼的门面,大按的主管,便叫作“大按板”。而小按则做虾饺、叉烧包等日常的包点。五举听到自己的去处,心里一丝凉。
在同钦楼,五举照例是每天一大早三点出现在后厨,拖地、刷蒸笼。刷好了聂师傅的,也刷别的师傅的。都刷得干干净净、亮亮堂堂的,日日如此。久了,聂师傅思量这孩子实诚得未免慧居②。别的学徒,“双偷”成性。第一是干活偷懒;第二呢,是瞅空跟师父偷师。可这孩子,低头忙着自己手上的活,师父不叫,竟然都不斜眼看师父一眼。有时,聂师傅故意在他跟前,将包虾饺的速度放慢,五举依然故我。聂师傅心里忽而莫名失落。有一日便说,细路③,你不想跟我学?
五举站起来,恭敬道,想。
聂师傅便说,想?咱这行偷师是俗例,你不知道?五举说,我知道。
聂师傅说,那你不偷,难道想刷一辈子蒸笼?
五举便说,师父若看得上五举,便会教我本事。我若是偷来的,自己用着也不踏实。
聂师傅听了,大为罕异。他想想,说,你且看着。
说完,他当着五举的面,包了六只虾饺,动作飞快利落。
他将虾饺都摆到了五举面前,说,有个不对路的,挑出来。
五举略打量了一下,挑出了一只。
聂师傅问,这只怎个不对路。
五举说,另外五只,师父都包了十二道褶。唯独这只,师父只包了十道,偷工了。聂师傅当下便知,这孩子非但不慧居,聪敏远胜于常人。他心下一阵感动,说,好孩子,记住了。咱们这虾饺,必须包上十二道褶,才算成了。这是师父给你上的第一课。
五举,是同钦楼历史上最快升到“大细路”的学徒。只用了两个月的工夫。
两年后,五举已经升至小按的“中工”。早午茶各种点心,早已不在话下。
这天,荣师傅与聂师傅将五举叫到小房间里。
荣师傅说,五举,我和聂师傅说好了。让你回大按。你愿意回吗?
五举低下眼睛,说,不回。荣师傅把我带来同钦楼,是伯乐的恩情。可是师父栽培了我,教我学手艺。我走了,师父两年的心血就白费了。
两位师傅都愣一愣。继而,荣师傅哈哈大笑,说,聂师傅,你输咗。
五举茫然看着他们。
荣师傅忙道,我和你聂师父,有个君子协定,两年。两年后,你的基本功夯打扎实了,他就要交还给我。可这个老家伙,竟然反悔想要留下你。我们呢,就打了一个赌。若你急于求成,想要回来,他便赢了。我就得再等个一年半载。
聂师傅摆摆手,说,罢了罢了,愿赌服输。你这徒弟,我可算给你教出来了,又试出来了。
五举回到大按,荣师傅自是不肯懈怠,五举也不辜负荣师傅。可是荣师傅教训五举用的法子,多少让人看不透。这唐饼,以“唐”为名,可算是点心里集大成的。最常见的唐饼无非两类,一是酥皮,二是饼皮。前者口感松化酥脆,后者实净而面味浓重。酥皮最考功夫,考验的是手感与耐心。
荣师傅便以此训练五举。一块面,揉、擀、折,成了形状了,狠狠地用擀面杖一压,酥皮便成了死面,回到起点。然后重新又是一轮揉、擀、折,再揉、擀、折,不停歇地,让他做上一天。这揉的是面,却也是心志。五举在这夜以继日的锻炼中,人沉稳了,也渐渐挫去了少年人的轻浮气。总而言之,练的是一个“慢”。
再一层,又是要个“快”字。用的法子,是炸芋虾。所谓“芋虾”,叫虾却非虾,是新年时贺年的斋品,讨个丰收吉利,“食完笑虾虾,银纸任你花”。炸芋虾,功夫其实在个“炸”字,要的是眼明手快,动作慢了,油温降下来,无法炸脆;火若太大了,芋虾瞬间变硬变燶④。后来市面上的芋虾,多绕成绣球状,便知是偷懒所致。芋虾的上品,全是心机和时间的结晶。一个大大的芋头,起码花一个小时才能炸毕,极考脚骨力,且酷热难当。平常人,炸完一个便要喝凉茶下火。五举每天炸十个芋头,中间不停歇,整一个月下来,每日焗汗出油,五举小腿上青筋暴出,人更是瘦得销骨脱形……但是,站着站着,就在大按站住了。(有删改)【注】①企堂:粤语,指伙计、服务员。②慧居:粤俚,形容人呆钝、愚拙。③细路:粤语,指未成年的孩子。④燶:粤语,指焦、糊。(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小说中五举的工作几经变动,总能遇上“贵人”,从侧面反映当时人心淳朴。
B.“照例”一词,体现五举在同钦楼后厨做事,一直都是认真踏实、勤快肯干的。
C.两位师傅的赌约,可看出他们不仅看重徒弟的手艺,更注重徒弟的德行操守。
D.荣师傅用炸芋虾锻炼五举的眼力、手力和耐力,培养了他对精品的执着追求。(2)根据提示,结合上下文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块面,揉、擀、折,成了形状了,狠狠地用擀面杖一压,酥皮便成了死面,回到起点。然后重新又是一轮揉、擀、折,再揉、擀、折,不停歇地,让他做上一天。(从修辞角度)(3)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划横线语句的理解。(4)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本文的乡土之美。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16.0分)1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______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则有去国怀乡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大计亦死
C.必先苦其心志/安陵君其许寡人
D.征于色/未尝稍降辞色(2)把“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成现代汉语。(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甲文从军事方面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B.乙文中六位人物都是能担大任的贤才,他们虽出身贫贱,但都经受了艰苦磨炼,最终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论证。如甲文以“得道”与“失道”对比,乙文以舜、傅说等人与法家拂士对比。
D.甲乙两文都有明确主张。甲文指出“人心向背决定战争胜负”,乙文说明“逆境苦难造就人才”的道理。12.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①、虞②、三代③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节选自《史记》)[注]①唐:传说中古帝尧政权的称号。②虞:传说中舜政权的称号。③三代: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1)解释下面的加点字。
①道既通______
②而诸侯东面朝齐______(2)孟子和商鞅、吴起等人的强国主张有何不同?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请写出诗中以自然环境烘托诗人内心暗淡苦闷的诗句。(2)文佳同学在朗读“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时,重读了“俱”字,同学们都觉得这样读很妙。请分析其妙处。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14.请以《小创意,大惊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七、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5.班级举行“学史增信”系列活动之“我看中国古代科学史料”主题演讲会。请根据提示,完成以下任务。(1)任务一:请结合下面材料写一段话,在演讲活动前引发同学们关注“新星”记录这一备受国际重视的中国古代科学史料。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近世出土的甲骨文中,留有世界上第一次发现新星的记录,该甲骨文记录的意思是有新的大星出现于大蝎座旁。新星是一种爆发变星,它的爆发是因核的合成而发生的。在一颗恒星的整个演化过程中,可以数次变成新星;而变成超新星,却只有一次机会,那就是它消亡的时刻。超新星爆发是一种比新星爆发猛烈得多的天文事件,爆发时的亮度高达太阳亮度的百亿倍。我国古人习惯于把这类突然极明亮地在天空出现一段时间然后又慢慢消失的星体形象地称为“新星”。(材料出自汪珍如等人文章)(2)任务二:请根据小英和大伟的演讲要点拟写一段串场词。演讲
顺序演讲要点演讲
同学1中国古代超新星记录解决了现代天文学的难题。经过多位科学家先后从不同角度验证,认定了1731年用天文望远镜发现的蟹状星云,就是《宋史》上记录的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遗迹,终结了学术界的相关论争。小英2中国古代的星图曾传播至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区,构筑了整个东亚地区共有的独特星象体系,这也是古代科学与文化传播的重要纽带之一。大伟(3)任务三:同学们都认为,这次主题演讲活动对增强文化自信很有帮助。请结合上述材料,代表同学们向老师报告活动效果。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语言连贯。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A.读音不相同,hé/hè,jū/jù,nì/ní;
B.读音不相同,zhuó/zhuó,yàn/yān,yùn/yùn;
C.读音都相同,huì/huì,chèn/chèn,guǎng/guǎng;
D.读音不相同,huái/kuì,gé/luò,gài/gài。
故选:C。
本题考查多音字及音近形近字的读音。首先注意题目要求,选出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然后认真阅读选项,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是否相同。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遇到不确定的字音,可以采取排除法来排除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作答此类题,最重要的就是积累。在日常学习阅读中,要有意识地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牢固,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答案】A【解析】A.正确。
B.有误,“不醒人事”的“醒”应为“省”。
C.有误,“不屑置辨”的“辨”应为“辩”。
D.有误,“惦量”的“惦”应为“掂”,“不折不饶”的“饶”应为“挠”。
故选:A。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字形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3.【答案】D【解析】A.使用有误,寻章摘句:从书上挑选现成的文句,堆砌成文。该成语不合语境。
B.使用有误,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多指气势,也可以指眼神,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该成语用错对象。
C.使用有误,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该成语和“山峦连绵起伏”的句意不符。
D.使用正确,不攻自破: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答案】C【解析】A.有误,搭配不当,可以把“提升”改为“改善”;
B.有误,成分赘余,去掉“不可”;
C.正确;
D.有误,搭配不当,可以在“合作交流”后添加“的平台”。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做好本题需要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5.【答案】何不罹凝寒,谁言天地宽,惟解漫天作雪飞,风正一帆悬,出淤泥而不染,蒙络摇缀【解析】答案:
①何不罹凝寒(重点字:罹)
②谁言天地宽
③惟解漫天作雪飞
④风正一帆悬
⑤出淤泥而不染
⑥蒙络摇缀(重点字:缀)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6.【答案】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解析】①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②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注意“疏”的书写)
本题考查直接型默写和理解型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答案】沈琼枝,丽达,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优秀女共产党员,《简•爱》,谭波儿【解析】①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由“是说他是人家遣出来的婢妾,他却又不带贱气;看他虽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侠的光景”“却怕是负气斗狠,逃了出来的”可知,这个人是沈琼枝。
②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她是个十八岁的姑娘。乌黑的头发剪得短短的,穿着一件草绿色的新制服,腰里扎着一条窄皮带“可知,“她”是丽达。
③本题考查点评。丽达能够真诚地为他人祝福,帮助他人进步,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取得思想和行为上的进步。丽达是一个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优秀女共产党员。
④本题考查名著篇目。“她担当了我的母亲和家庭教师的角色,后来成了我的伙伴”可知,“她”是谭波儿小姐,出自《简•爱》。
⑤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她担当了我的母亲和家庭教师的角色,后来成了我的伙伴”可知,“她”是谭波儿。
答案:
①沈琼枝
②丽达
③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优秀女共产党员
④《简•爱》
⑤谭波儿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简•爱》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8.【答案】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学生需根据自己对名著内容的理解,结合题目要求分析作答。
《西游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想象丰富,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孙悟空有神力,可也有人性;妖魔鬼怪残暴凶残,可也重亲情友情等都体现了文学中的想象又不能脱离现实。
《海底两万里》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都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而小说的反殖民压迫的主题又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答案:
示例一:文学离不开想象,而文学中的想象又不能脱离现实。比如《西游记》中对天界地府的描写、对妖魔鬼怪的神力的描写等都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而其中红孩儿请父亲来吃唐僧肉等对人情的描写,又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示例二:文学离不开想象,而文学中的想象又不能脱离现实。比如《海底两万里》中对潜水艇的强大功能和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的描写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而反殖民压迫的内容又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解析】《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小说第一至七回记叙孙悟空的来历和“大闹天宫”故事;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经的缘起。从第十三回至一百回,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度和深度,既要掌握名著表面的文学常识和主要情节,还要深入了解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不断复习巩固,逐步加深理解,牢固记忆。
9.【答案】【小题1】A【小题2】C【小题3】B【小题4】【解析】(1)A.有误,原文为“殷墟所出土的十五万片甲骨文”,而不是“甲骨文迄今共计出土十五万片”。
BCD.正确。
故选:A。
(2)A.有误,不只是记录狩猎活动;
B.有误,意符不一定需要“加入”;
C.正确。
D.有误,并不能蕴含不同时代,只能反映某个时代。
故选:C。
(3)ACD.正确。
B.有误,“更有优势”没有依据。
故选:B。
(4)根据“声音占一半,图形占一半,把音符与意符合在一起,就大量制造新字,数量要占着十分之八九”“形声字的文化信息不是存在在个体汉字的总体取象里,而是集中在它的义符里。形声字的义符反映了它所记录的词意义的类别,是一种比较概括的取象。”可知,音符表示了字音,所以即使陌生也会读,各元素命名的字大多属于形声字,同时具备音符和意符。如气态元素采用“气”作为意符,金属元素采用“钅”作为意符。
答案:
(1)A
(2)C
(3)B
(4)①各元素命名的字大多属于形声字,同时具备音符和意符。②音符表示了字音,所以即使陌生也会读。③同时,为元素造字时,已清楚认识了各元素的性质,如气态元素采用“气”作为意符,金属元素采用“钅”作为意符,因此能一眼分辨元素性质。
本题是关于“中国文字”的材料阅读。材料一主要介绍甲骨文的特点,材料二主要介绍中国文字的特点,材料三主要介绍了形声字的特点。第一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第二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第三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第四题考查理解运用。
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10.【答案】【小题1】B【小题2】【小题3】【小题4】【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CD.正确;
B.有误,“照例”不能仅仅反映五举在同钦楼后厨的工作态度。
故选:B。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一块面,揉、擀、折,成了形状了”“然后重新又是一轮揉、擀、折,再揉、擀、折,不停歇地”运用反复修辞,通过重复无举制作酥皮的一整套动作,结合“五举在这夜以继日的锻炼中,人沉稳了,也渐渐挫去了少年人的轻浮气”分析,强调了这一工作能够锻炼人的耐心、沉稳。
(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把他放在哪里,他便落在了哪里,长在哪里,生了根,发了芽”指五举从茶壶仔做到企堂,从小按做到大按,就算换了地方,也随遇而安,放到哪里就长在哪里;“若是把他拔起来,再落到其他地方。疼是疼一时。慢慢地,也就再生出新根,发了芽,渐渐长出枝叶了”指五举换了工作职务虽然会有不适应,但是他总都是沉静踏实、勤劳肯干,努力将技艺学到极致,在这行业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4)本题考查文章主旨把握。故事取材于岭南茶楼,描写了茶楼,茶点制作等场景,体现了岭南独特的环境之美。小说采用粤语的口语化表达,“企堂”“憩居”等词,以及“食完笑虾虾,银纸任你花”等俗语,表达生动,展现了颇具乡土特色的语言之美,小说描写了岭南茶楼的工作内容和人们的过年习俗,展现了岭南地区的风俗之美;故事围绕乡土手艺人的技巧传承展开,再现了岭南人对传续技艺和道德情操的坚守之美。小说描写了赵、荣、聂等师傅对徒弟五举的关爱与培养,表现了岭南地区浓郁的人情之美。
答案:
(1)B
(2)反复,写了无举制作酥皮的一整套动作,强调了这一工作能够锻炼人的耐心、沉稳。
(3)五举从茶壶仔做到企堂,从小按做到大按,就算换了地方,也随遇而安;五举换了工作职务虽然会有不适应,但是他总是勤劳肯干,努力将技艺学到极致,在这行业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4)故事取材于岭南茶楼,描写了岭南茶楼的工作内容和人们的过年习俗,展现了岭南地区的风俗之美和独特的环境之美;小说采用粤语的口语化表达,展现了颇具乡土特色的语言之美;故事围绕乡土手艺人的技巧传承展开,再现了岭南人对传续技艺和道德情操的坚守之美;小说描写了赵、荣、聂等师傅对徒弟五举的关爱与培养,表现了岭南地区浓郁的人情之美。
小说取材于岭南茶楼,描写了茶楼,茶点制作等场景和岭南茶楼的工作内容和人们的过年习俗,展现了岭南地区的风俗之美和独特的环境之美,表现了岭南地区浓郁的人情之美。
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
11.【答案】【小题1】D【小题2】C【小题3】【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国家/国度;
B.被选拔/发动;
C.他的/表示商量;
D.都是“脸色”的意思。
故选:D。
(2)本题考查翻译重点句子。
重点词:动心忍性,使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曾,同“增”,增加。句意:(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BD.正确;
C.有误,舜、傅说等人与法家拂士不构成对比。
故选:C。
答案:
(1)D
(2)(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3)C
【参考译文】
【甲】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人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乙】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12.【答案】【小题1】已经【小题2】朝拜【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当通晓孔道之后。既:已经。
②句意为: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朝:朝拜。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从文中“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可知,各诸侯国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从文中“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可以看出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答案:
(1)①已经;
②朝拜。
(2)商鞅、吴起等人的强国主张是“攻伐”之道,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参考译文:
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国,梁惠王不但不认同他的话,反而被认为迂腐,不符合实际。当时,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轲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
解释文言词语要注意:
(1)平时注意积累并掌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根据平时积累判断其意思和用法。
(2)在学习时应灵活掌握。要熟记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3)结合词语所在句子的句意推断词语的意思。
13.【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意思是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此句以自然环境烘托诗人内心暗淡苦闷。
(2)本题考查诗歌朗读的理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意思是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开颜欢笑。“俱”是“全、都”的意思。此句表达了作者的伟大理想,重读“俱”字,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能够得到强烈的抒发。
答案: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一个“俱”字是“全、都”的意思。重读“俱”字,声音洪亮,有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能够强烈地抒发出作者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小题2】【解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甫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抑扬顿挫”的风格。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14.【答案】小创意,大惊喜
一天晚上,我正看着电视剪指甲,爸爸在喝茶。一不留神,“啪”的一声,一小片指甲竟然飞到了爸爸的茶碗里。
爸爸喊起来:“可惜,可惜!我这头碗茶,让你给糟蹋了。”
我赶忙赔不是:“对不起,老爸!我不是故意的,是这指甲刀太淘气,不听话!”
“狡辩!指甲刀是死的,人是活的,它不听话,你就没办法了?”
我不吭声了,可心里却没闲着:“是啊,剪指甲,指甲屑乱飞,是够烦人的。怎么才能让剪下的指甲不乱飞呢?”我反反复复地端详着这小小的指甲刀,思索着,电视也看不下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脑海里总想这个问题:怎么才能让指甲屑不乱飞呢?为此,我不仅动脑,还动起手来。下面是我的探索与实践:
我先找来一个方便袋,把两手放在方便袋里,这样剪下的指甲就不乱飞了。可是每次剪指甲,先找方便袋,不方便。
后来,我发现剪下的指甲都是从指甲刀的两侧飞出去的。于是我灵机一动:“要是把指甲刀的两侧堵起来,指甲不就飞不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区域差异第1课时我国三大自然区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Unit18BeautySectionⅤLanguageAwareness3课后限时训练北师大版选修6
- 2025年中国汽车服务行业未来趋势预测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单位申购洗衣机的请示报告
- 2023-2029年中国连锁经营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中国涂塑篷布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子风扇离合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某糖业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 磨机高铬铸铁衬板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圆柱凸轮分度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全套课件
- 呛咳患者的护理
- 凉山州西昌市人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2023
- 住建局条文解读新规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中国古代舞蹈史课件
- DB3502T 078-2022 代建工作规程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本
- 光伏发电+储能项目三期项目建筑安装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详细解读课件
-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CJJT47-2016知识培训
- 课前三分钟有效利用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