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自然灾害教育主题班会流程5篇-1_第1页
预防自然灾害教育主题班会流程5篇-1_第2页
预防自然灾害教育主题班会流程5篇-1_第3页
预防自然灾害教育主题班会流程5篇-1_第4页
预防自然灾害教育主题班会流程5篇-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自然灾害教育主题班会流程5篇

预防自然灾难教育主题班会流程【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学问性的活动,让同学们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养培育。

2、形成学习、讲安全学问的氛围,培育同学自我爱护的意识、力量和喜爱生命的情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活动内容:

一、谈话导入:最近的日本大地震以及20_年4月14日7时49分,同20_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样,成为世界人民永久无法遗忘的时刻,也是我们华夏儿女亘古无法抚平的伤疤。玉树县机古镇,伴随着大地猛烈的抖动,又有多少颗渴望生命的心停止了跳动?而曾经那个依山傍水的`人间天堂,无情的离开了喜爱它的亲人们,狼狈的一幕幕纠结着亿万民众的心,隐隐作痛。

二、了解地震的危害

说一说地震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线断裂、燃气泄漏、水源污染、人员伤。

2、山区:山体滑坡、水库垮坝等。

3、海上:海啸、风暴潮等。

三、了解地震前的征兆

1、前震:大地震前常常会有小震发生,多的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2、大气特别:震前,特殊是大震前,常常会发生一些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狂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温度的突然变化等。

3、消失地声:震前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会有声音从地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越沉闷,震级也越大。这是大自然向人类万物发出的警报。

4、动物反应特别:兴奋型特别:惊恐担心、不进圈、狂吠、群迁等。抑制型特别:行动迟缓、发呆发痴、不愿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5、地光现象:震前经常伴有地光现象发生,有红、黄、蓝、白、紫等多种颜色。外形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状,也有的象电火花一样。地光一般时间很短,一闪而过,很难观看到。

6、水位特别:震前,地下水的水位往往会发生特别变化,有时甚至会喷出地面。有时还会发生水质的变化,如变味、变色、出气泡等。

四、如何做好地震预防

1、准时清理家中(如床下、桌下等)及楼道内的杂物,保持逃命通道的通畅。

2、将家中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将放在高处大而重的物品拿下。定期进行家庭防震演习,熟识躲避地点和逃命路线。

4、家中应预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包内应有手电、食品、矿泉水、应急药品、简洁工具等。

5、如已收到权威部门发出的地震警告,应马上关掉家中的液化气和电源总阀。

五、学会自护看地震常识,进行总结。

1、室内:应躲在室内结构牢固、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如:床下、桌子下、墙角、厕所、贮藏室等。用手护住头,并远离窗户,避开玻璃被震碎划伤人。

2、室外:应选择开阔的安全地带蹲下或趴下。远离高大建筑物、广告牌、加油站、化工厂等危急地带。留意不要在立交桥、过街桥上停留。

3、山区:避开在山崖下、岩石下、河水旁躲避,防止滚石、滑坡、涨水等意外状况对人体造成损害。

六、学会如何在地震中逃命

1、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只有12秒左右的时间。造成不要慌张失措,应快速查找安全地方躲避,不要贪恋财物。

2、如被压在倒塌物下,不要随便搬动四周物品,防止引起更大的塌方。

3、不要长时间大声喊叫,保存体力,当四周有人通过时,立即呼喊或有节奏地敲击物体发出声音,向外界求救。

4、不要轻易跳楼,尤其是高层建筑。自救逃命或等待救援还有生存的盼望,贸然跳楼会对生命造成极大威逼。

七、老师总结

同学们,时时刻刻都要留意自身以及四周人群的安全,爱护好自己就是为家庭为社会节省了珍贵的财宝,就是为自己将来的幸福生活做预备。

预防自然灾难教育主题班会流程【篇2】

一、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的地震学问,了解地震时我们应实行哪些自救措施。提高同学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地震应急学问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好!我们是21世纪的仆人,是祖国的将来、民族的盼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布满生气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暖和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培育下一每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所以要“时时到处留意安全”可是,我们却常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学校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老师小结:是啊!这多危急啊!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条腿,落个终身圆满,真惋惜!交通安全,我们可得随时留意。今日我们学习地震学问。

(二)、探究新知:地震按其震惊强度可分为四种:

(1)微震。此种地震是小于2级的地震,人是感觉不到的,只有通过精密的仪器才可以测定出来。

(2)有感地震。这类地震大约处于2级至4级之间,人可以感觉到,但一般没有什么危急。

(3)破坏性地震。这是指5级以上的地震。这类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剧烈的地震。6.5级以上地震,都属于剧烈的地震,这类地震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三)、地震中常见的逃命方法介绍。

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会使整座城市处于瘫痪,大地震可使整个城市顷刻之间化为废墟;因此,一旦发生了剧烈的地震,很难立即得到救援。地震时的伤亡,主要是地震引起的火灾和房屋倒塌造成的。

当地震来临的时候,首先不要慌乱,要镇静冷静。立刻趴在地上,同时要用书包或者其他能爱护头部的物件遮住脑袋,钻到桌子底下。由于桌子能起到缓冲的作用,用书包等物件可以爱护脑部不直接受到冲击。

假如不能躲在桌子底下,那么应当跑到教室的墙角。墙角有个三角支撑点,东西不会直接砸在头上。但是站墙角以一两人为宜。

第一波大地震过去之后,老师应当组织同学有序地离开教室,逃到比较空旷的地方。“秩序”非常重要,假如不按秩序,很简单引起踩踏等其他事故。

在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中学校生罹难。他们或者直接从楼上跳下,或者不知道可以躲在桌子底下、而被重物砸到,但仍不少同学由于实行了正确的避震方法而获救。面对地震,作为同学应当怎样做?今日我们通过康乐二小的一场逃命演练,为您进行讲解。

避震要点:

选择小开间、结实家具旁就地隐藏;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坚固的物体;

爱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任凭点明火。

四、作业:

检查自己有哪些担心全的事,写下来,并说说如何留意。

预防自然灾难教育主题班会流程【篇3】

我班依据校大队部的支配,进行了防灾减灾主题班会,切实做好了“防灾减灾”的宣扬,全面增加了同学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了同学的避灾自救力量。

一、活动目标:

通过学习,让同学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二、活动内容:

1、“防灾减灾日”意义。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难。

2、常见灾难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三、活动过程:

1、“防灾减灾日”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难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灾难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20_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动。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示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削减灾难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难。

地质灾难: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倒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涝及其它灾难:雨涝灾难、洪水灾难、凌汛灾难、地震灾难。

大风灾难: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热带气旋灾难: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峻影响的国家之一。

冰雹灾难: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难:风暴潮、灾难性海浪、海啸、赤潮。

其它灾难还有许多。

3、常见灾难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1)地震的自救常识。

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慌张,应依据所处环境快速作出保障安全的选择。假如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快速跑到门外。假如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马上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快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马上躲在课桌,椅子或结实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远离危急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快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留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马上停车。

被埋要保存体力

假如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查找水和食物,制造生存条件,急躁等待救援。

通过这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不仅再次落实了同学应付突发大事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同学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大事的力量。进一步营造学校防灾减灾的宣扬氛围,增加了同学对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的技能。最大限度保障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确保校内安全稳定。

预防自然灾难教育主题班会流程【篇4】

教学时间: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了解防灾减灾学问,增长避灾自救技能,运用造型表现形式,创作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语言介绍、协作视频表演、学问问答等多种形式汇报上一节课各小组收集到的灾难相关学问,并在进一步观看、嬉戏、拼摆、争论的过程中解决画面中表现人物动作这一难点。同时分析内容、表情、环境、构图、颜色等绘画语言在画面中的运用,创作一张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并举办一次班级画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增加安全防范意识,爱惜环境、珍爱生命。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防灾减灾学问,增长自救技能,通过分析与争论把握用造型表现的方法创作一幅关于防灾减灾的绘画作品。

难点:通过画面更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动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观看观赏法等

教学预备:

范画、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汇报预习成果

1、出示“灾”的艺术字。

2、同学汇报上一节课查阅的灾难相关学问。

(1)灾难的种类:PPT汇报、语言汇报。

(2)灾难的危害:结合视频表演三句半。

(3)“防灾减灾日”标志的内容、含义:(结合白板课件)。

(4)安全标志介绍:连线题、抢答题。

二、探究表现方法

1、创作一幅画应当从哪些方面思索?内容、动作、表情、环境、构图、颜色

2、对同学最难的是那一方面?动作

3、嬉戏解决难点?我来表演你来猜:一人表演防灾动作,同学猜,并分析猜对或猜错的缘由。

4、摆木人:通过摆模型进一步感受动作幅度越大、关节转折越明显,表现出来越生动。

5、老师范画:

(1)动作:白板演示人物动作,讲解做画步骤;

(2)表情:加入惊恐紧急的.表情,简洁分析出通过眉、眼、嘴表现人物心情;

(3)环境及构图:利用白板拖拽,添加环境,调整构图;

(4)颜色:黑板展现两张范画,同学感受颜色的搭配与对比。

6、还有哪些可以表现的“内容”:先组内表达防灾减灾的方法及内容,再全班统一汇报沟通。

三、同学课堂实践:

1、提出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创作一幅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作品。

评价标准:

(1)主题鲜亮突出;

(2)动作生动形象;

(3)颜色环境和谐。

2、同学实践创作

四、布展点评推举

小主持人主持“防灾减灾”班级画展,依据评价标准互评和沟通,老师点评。

五、拓展学问传达

通过图片感受由于人类对自然破坏造成的旱灾、洪水等自然灾难,发出爱惜环境的.号召,并提示时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珍爱生命。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预防自然灾难教育主题班会流程【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生命的重要性,懂得珍惜生命。

2、学习消防学问,具体了解对火灾的处理方法。

3、知道当危急发生的时候要机灵、英勇,不惊慌,不蛮干。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拨打119,当地时间危急发生的时候能够机灵、英勇,不惊慌,不蛮干。

2、学会火灾逃命的方法。

教具预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我们每天早上上学去的时候,家里人都对我们说了些什么?

(同学回答多数会是交待安全的话)

师:为什么每天都说同样的话呢?一个人的生命是宏大的,他可以有很多的创造制造,有可能转变人类的生活。同时我们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危急时时都在我们的身边。请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这是发生在宁安市的一次空前的大灾难:20__年6月10日下午3时15分,正值我们还宁静的坐在教室内读书的时候,一场由暴雨引发的山洪无情地冲进了沙兰镇中心学校,洪水夺走了100多个幼小的生命,给很多家长和老师心中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创伤。(课件展现图片,老师讲解)

师:当危急发生的时候,我们应当怎么办?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沟通当危急发生的时候。(课件出示课题)

二、师生互动活动:

1、如何拔打119

创设着火了的情境(由两名同学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