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诗词三首》课时练 (含答案)_第1页
中学语文《诗词三首》课时练 (含答案)_第2页
中学语文《诗词三首》课时练 (含答案)_第3页
中学语文《诗词三首》课时练 (含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三首》课时练年级:九册次:上单元三设计者:单位:审核人:语基达标训练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B.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选择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

)。A.

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

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C.

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

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3.对李白的《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B.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中,作者的思绪从前文的“坚冰塞川的黄河”和“大雪满山的太行”飞到遥远的上古,从上古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启发。

C.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反复咏叹,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D.

此诗想象丰富雄奇,感情基调豪迈乐观,充分显示出李白诗作的浪漫主义特色。4.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

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

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

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病树”是比喻________,“千帆过”“万木春”是比喻________。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的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题目中的“乐天”指________。7.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此事古难全”,这里的“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透露出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8.填空。(1)《行路难》(其一)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与感情的激荡变化。“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现作者积极入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豪迈的心态。(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定将要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二、课内精彩阅读行路难(其一)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采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1)诗歌用________和________作喻,说明自己的仕进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2)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10.诗词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这首诗的作者是

,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

。(2)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首联续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与朋友一来一往之间显示出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B.

颔联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了对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惆怅的心情,含义十分丰富。

C.

颔联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不无惆怅,但也颇为豁达。后来赋予这句话以新的意义: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

D.

尾联点明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三课外类文阅读1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送魏大①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②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③。雁山横代④北,狐塞⑤接云中⑥。勿使燕然⑦上,惟留汉将功。【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边患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

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惆怅悲切。

C.

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D.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2)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水调歌头①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注释】①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书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2)本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述。习作表达训练13.阅读下面两文。[甲]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江城子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甲乙两词皆由景入情,景为情设,情为景生,请你从“梅”“兰”“竹”“菊”或“风”“花”“雪”“月”中任选一个意象,以类似的方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答案解析部分一、语基达标训练1.【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要根据作品内容了解句子的意思,分析词语的意义关系,判断朗读节奏。【点评】理解古诗词,首先要读好古诗词,学习中要注意老师对朗读的指导,掌握朗读的方法。2.【答案】C【解析】【分析】抓住各项语句表述的要点,根据所学所记,回顾作品内容,梳理有关的信息,比较判断正误。C错,应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点评】学习古诗词,要整体把握作品内容,记忆要点。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全诗内容来分析,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有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此句就表现了这些情感,此句没有表现“乐观旷达的情怀”。【点评】本诗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一些诗句所表现的诗人的情感不尽相同,比如C项所分析的“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表现在最后一句。4.【答案】C【解析】【分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在诗中是作者情感的过渡句,从“凄凉”过渡到“长精神”,其情感的重点还是在后者,句中虽然有自叹命运不济的内容,但表达的还是对社会的展望,所以C项对诗人情感的评定“无奈、惆怅与叹息”的不妥的。且“千帆过”和“万木春”也不是写实景,是用作比喻的。【点评】此类涉及诗歌各方面知识内容的选择题,解答时抓住各选项表述的要点,比较诗歌的内容,判断正误。判断C项错误,关键在分析诗人情感表达的分寸,联系诗歌的主旨句了解诗人情感的主体即可判断其错误。5.【答案】诗人自己;仕途得意的人【解析】【分析】根据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生活经历写作背景来理解。作者被贬“凄凉地”为“弃置身”,即像一“病树”,长生着都没有生机;“千帆过”的一路顺风和“万木春”的生机勃发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即身边的人都是仕途得意,以此即可理解诗中的比喻内容。

【点评】关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的理解,首先要从作者个人的情感角度来理解,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6.【答案】刘禹锡;梦得;白居易【解析】【分析】注意不要把作者的名与字填写错位,“禹”字不要写成“遇”,“得”字不要写成“的”。白居易字“乐天”。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

【点评】本题不难,文学常识题常考题,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7.【答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依据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可知,这里的“此事”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但愿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对离苦之人(亲人)美好祝愿。“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意思是:我想要乘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表达了诗人天上、人间的矛盾心理。据此理解填写作答即可。【点评】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词句。8.【答案】(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答题时根据平时积累默写,注意“箸、茫、济、畔、赋、柯”的书写。【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及默写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还要注意字形的书写一定要正确、规范、整洁。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要在理解诗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来默写。二、课内精彩阅读9.【答案】(1)冰塞川;雪满山(2)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信念和追求,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意近即可)

(3)这两句诗运用了反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行路难!行路难!”是反复,“歧路”是比喻人生的路口。此句表达了诗人在人生追求的道路上迷惘怅惘的心情,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的精神。【解析】【分析】从字词入手,“会有时”,其意为“会有时机”,“济”与“破”都有“冲”的意思。根据这些理解,可从作者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精神两方面来分析概括。【点评】本句是全诗的主旨句,可根据所学所记抓住句中的关键字词理解作答。10.【答案】(1)刘禹锡

|白居易(2)D【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平时多积累,回答此题并不难,注意不要写错别字。(2)尾联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故D不正确。【点评】(1)识记文学常识。(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三课外类文阅读11.【答案】(1)B

(2)用典寓意。激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扬名塞外,让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解析】【分析】(1)ACD赏析正确。B赏析不正确。“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气哭悲切”赏析错误,这两句的旨意是: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故选D。

(2)诗歌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用典、联想想象、先抑后扬、借物喻人、寄情于景、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渲染烘托等。诗句的表现手法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探究,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说的是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因此尾联运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作者使用这个典故,其实是为了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点评】(1)本题考查赏析古诗语言的能力。古诗鉴赏,可以从多方面入手:①从浓厚的表达情感的词、句或表达感情地事物入手;②从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景物入手;③紧扣诗眼入手;④从意象入手;⑤从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入手等。答题时,要在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赏析。

(2)本题考查探究诗句所用表现手法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诗歌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用典、联想想象、先抑后扬、借物喻人、寄情于景、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渲染烘托等。做这样的题,首先要反复阅读诗句,理解诗句内容,然后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句话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在古诗中,诗人的感情一般总是寄托于所写事或所绘景物上,通过对这些叙述或描写的分析,即可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12.【答案】(1)作者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作者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2)①对朝政的不满;②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③想以山水自娱,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之情。【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