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编:章晓峰-审定人:韩伟祎_第1页
2016年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编:章晓峰-审定人:韩伟祎_第2页
2016年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编:章晓峰-审定人:韩伟祎_第3页
2016年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编:章晓峰-审定人:韩伟祎_第4页
2016年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编:章晓峰-审定人:韩伟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编:章晓峰(高考历史试题研究组)本册主编:陆林源韩小蝶编委:赵薇微钱悠悠龚神骏主编:章晓峰(高考历史试题研究组)本册主编:陆林源韩小蝶编委:赵薇微钱悠悠龚神骏学校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___……………密学校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编:章晓峰(高考历史试题研究组)本册主编:陆林源韩小蝶编委:赵薇微钱悠悠龚神骏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重难突破重难突破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点及相互关系分封制宗法制不同点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特点①周王高高在上,封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②封国有同姓、异姓之分;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作用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皇权关系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它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例题】周朝推行分封制是与利用血缘纽带为特征的宗法制紧密相连的。宗法制是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到西周时才最后形成为严密的政治制度。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以血缘关系为基础②与分封制互为表里③宗法适用于异姓贵族④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宗法制。西周时期为了解决奴隶主阶级在权力、土地和财产等方面的继承问题,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在一定历史时期是维护和巩固奴隶主阶级统治的有效工具。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之间,不适用于异姓贵族,故①②④正确。答案为C。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位和爵位的继承制度:世袭制。2.地方政治制度:分封制。3.权力的分配和继承制度:宗法制。4.基本特点: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宗法制是政治制度的核心。【例题】“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周太史伯阳认为“周亡矣”的主要理由是幽王破坏了A.王位世袭制 B.皇帝制度C.分封制 D.宗法制【解析】从材料内容看,周幽王想另立王后,并在王位继承上废嫡立庶,他实行的仍然是王位世袭制,排除A;皇帝制度是秦始皇创立的,排除B;分封制是一种地方制度,材料主要谈到王位继承问题,没有涉及地方制度,排除C;周幽王废嫡立庶违背了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故选D。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重难突破重难突破一、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分封制郡县制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系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施划分标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传承制度诸侯王位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官位概不世袭官吏权利和产生方式拥有封地和爵位,可以世袭官员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封地内拥有行政权和土地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例题】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在夏朝,排除A;C、D表述本身有误,故选B。二、全面认识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1.建立的前提:秦王嬴政发动战争,灭掉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2.确立的标志:秦统一后,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3.突出的特征:皇权至高无上,主要表现在皇位世袭和皇帝总揽国家的政治、经济、司法和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4.制度的本质:皇权至高无上,“家天下”,维护专制统治。5.内部的矛盾: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二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6.原因(1)出于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恐惧,调整内部矛盾,加强对人民的控制。(2)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皇权的需要。(3)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也需要它来安定社会、兴修水利、抵御周边民族的侵扰等。【例题】古代的国王都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阴历一月因此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赢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月”的“正”不再读“政”而读作“征”了。对以上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说明秦始皇的专断和独裁②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特征③改变的原因是对最高统治者的避讳④这种改变是为了方便百姓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把“政月”改为“正月”,“正月”的“正”不再读“政”而读作“征”,正是从维护专制统治出发的,为了避讳和维护皇权至上,并非方便百姓,要从本质上看问题,故排除④,正确答案为C。课时精练1课时精练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1·上海高考)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2.2011年10月,温总理谈辛亥百年:“今天最好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方式就是发扬其‘天下为公’精神”,“天下为公”原指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后被“家天下”取代。这一变局出现于 A.大禹——禅让B.周武王——分封C.夏启——世袭 D.秦始皇——皇帝3.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害弟,夺得皇位,历来为史学家所非议。这是因为他违反了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制4.2011年9月北京晨报一文认为:“西周封建制是传统中国中契约社会的代表,天子将土地分给诸侯,而诸侯则向天子效忠,从而以最简单的人际关系组织了复杂的社会治理体系”。关于这段史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封建制即分封制B.天子与诸侯间契约强调相互的权利与义务C.分封制与宗法制共存于治理体系D.“契约社会”有当代主权在民的内涵5.影视剧常见的台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自己血缘愈近的人愈靠的住,血缘关系愈远,“失信”则会频繁。这种认识有可能是下列哪些历史现象长期存在的思想基础A.君主专制 B.中央高度集权C.宗法宗族意识D.文字、度、量、衡的全国统一6.某风景区庙门上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此联本质上是倡导哪一传统美德 A.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社会责任 B.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答案为D。二、明朝内阁与清朝军机处1.相同点(1)性质上:都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2)权力上:都参与机要事务,但没有决策权。(3)与皇权的关系:都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都不能制约皇权。2.不同点:明朝内阁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清朝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例题】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初为解决政事繁多的问题而设置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职责与功能就是辅政;清初军机处是雍正年间为了方便对西北用兵而设置的,军机大臣只对皇帝负责,只能跪受笔录,没有决策权。故选C。课时精练2课时精练2(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2011年北大自主招生政策条款中明确规定拒招不孝敬长辈的考生。德才并重的人才选拔制度始于汉代,这种制度是()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制2.(2011·广东高考)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3.下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C.唐朝 D.宋朝4.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C.刺史制度 D.郡县制5.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C.废丞相,设内阁 D.确立三省六部制6.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7.(2011·北京高考)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8.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9.考公务员成为2012年大学生就业的最热门选择。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国家公务人员(官员)产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代重视公务员的道德修养B.唐代重视公务员的学识水平C.南北朝时期重视公务员的门第出身D.明代重视公务员的门第血统10.有网友在总结古代皇权沿革的文章中写道:“皇室的权,总是逐步的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的降。”下列史实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西汉设立中朝 B.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C.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D.北宋设立枢密院11.西汉设1500多个县管辖全国6000万人口,今中国2200多个县管辖13亿人口,发挥县级政府的积极性,省直管县成为当前政治改革的一个尝试。关于我国古代地方政府部门职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周诸侯有着政治、经济、司法方面的自主性B.秦代地方政务、军务实行分权制衡管理C.西汉地方王国与郡县的职权没有差别D.宋代地方政务、财税官员由中央垂直管辖12.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穿越到2012年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帝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 A.都符合史实B.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D.都与史实不符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随着大量农民工的入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11年6月3日《法制日报》在关于考试选拔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评论文章称:以考试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当前有的地方村支书代代相传——爷爷当了爸爸当,爸爸当了儿子当。古代的科举制就很好,杜绝了任人唯亲乃至世袭垄断的弊病,含有民主的因子,值得我们再度审视。材料二厦门大学院长刘海峰在《科举制的贡献》一文中表示:科举制比四大发明贡献大,它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官员选拔制度,这是其他文明所没有的,它比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价值更大,因为它建立的是一种制度公平。“科举制的实质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质的政权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