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_第1页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_第2页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_第3页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_第4页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NUMPAGES27《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山东省莱阳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董福军第一课时

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的地理位置)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在地图上读出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能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简述某一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2.通过类比思维、模拟旅行和角色表演,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再通过老师的点拨引导,把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给学生以思维美和发现美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位置特点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模拟旅行启发引导,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

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

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并把所说到的有关亚洲的知识都写在黑板上,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教师:要了解一个大洲的情况,需要知道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那么自然环境包括哪些要素呢?

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认识某区域的自然环境应该先从哪个要素入手呢?我们可以先设想这样一次模拟旅行,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济南旅游,大家想步行去大明湖公园游玩,但首先得知道公园在哪里,那么怎样描述公园的位置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刚才几个同学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们描述的──在哪个区、哪条街道、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要先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设计意图:优化教学方法,巧设情景,尊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让难以理解的问题生活化,难以描述的知识情感化,让学生的知识从身边教起。给学生一个支点,带大家探索新知!

讲授新课──用类比思维、模拟旅行和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探索新知,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新思想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的地理位置)

情景一:创造类比思维,让学生感受位置知识,培养学生从身边学起的思想

教师:我们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实这和我们刚才描述公园的位置是一样的:亚洲所在的“区”就是它在世界中的半球位置,亚洲所在的“街道”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它周边的大洲和大洋。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

教师: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呢?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你能从上图中得到有效信息吗?

学生回答略。

师生共同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及判读的方法: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对应的经线圈。判读时要注意半球划分和经纬度划分的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注意图文结合,充分利用地图,解读地理信息,在调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新内容的发现和突破,这既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又同时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课程理念和特点。

承转:学习亚洲的地理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找出其周围的大洋、大洲。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分别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以及周围的大洲,各位于其哪个方位?

情景二:创造学生活动,让学生感受海陆位置知识,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亚洲的邻居(读亚洲的范围图)。

活动要求:

1.每7人为一小组,以讲桌为“亚洲”,确定教室的北方,请这7位同学依据地图,说明自己应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并报出自己的方位,并按与亚洲的相邻关系调整前后左右的距离。

2.由扮演大洋的同学说出亚洲周围的大洋,并说出亚洲不直接濒临四大洋中的哪一个?

学生回答预设:亚洲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西面虽濒临大西洋的属海黑海和地中海,但并不直接濒临大西洋。

3.由扮演大洲的同学说出亚洲周围的大洲,并说出各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以及哪个大洲与亚洲处于同一块大陆,哪个大洲占据了该大陆的大部分?

因为大洲分界线知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学生思考回答前老师需要做如下的启发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如亚洲和大洋洲、亚洲和北美洲;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

学生回答预设: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欧洲与亚洲同处于一块大陆,即亚欧大陆。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

设计意图:巧设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应学生的年龄与性格特点──在玩中学,在做中实现知识的发现和探索。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处理,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仅准确地理解与掌握了亚洲的海陆位置,而且避免了知识的单调与重复,让学生兴趣高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达到想学、爱学以及开启知识思维的目的。

教师评价学生活动成果并引领学生对刚才的探究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不知大家是否记住了亚洲的“邻居们”,请大家再次读图观察包围亚洲的大洲和大洋,一起完成下列表格吧!

大洲位于亚洲的方位与亚洲的分界线欧洲在亚洲的

山脉

山脉

海峡非洲在亚洲的

运河北美洲在亚洲的

方______海峡大洋洲在亚洲的

设计意图:注意教学方法引导和形成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有利于带领学生形成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方法技能。

承转:通过刚才的探究学习,我们发现了亚洲的半球位置特点是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海陆位置特点是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与大西洋不直接相邻,但与大西洋的属海相邻。在认识了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之后,我们还应该认识亚洲的经纬度位置。

情景三

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找到发现和归纳经纬度位置的方法

教师:如何描述大洲的经纬度位置呢?主要是说出其最东和最西的经度。那如何描述其纬度位置呢?先读最南最北的纬度,看有那些特殊的纬线穿过,然后概括出纬度位置特点,通常表述为位于五带中的哪几个带。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尝试描述亚洲的经纬度位置,派代表到讲台展示交流成果,具体展示略。

教师明确亚洲的经纬度位置:亚洲位于26°E和170°W之间;最北约达81°N,最南至11°S;自北往南被北极圈、北回归线、赤道三条特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

教师小结:今天的学习,我们特别要关注的是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主要是找出穿越大洲最南、最北的纬线和其他重要的纬线,判读该大洲所属的南北半球以及五带;海陆位置主要是找到大洲所临的海洋,说出与各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注重学法的指导,不是追求孤立的知识点的传授与记忆,而是学会认知的方法与思路,通过方法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达到对知识能体会和应用的目的。

■课后作业:结合时政热点,选取一个你感兴趣的大洲、地区或者国家,比如说欧洲、中东或叙利亚,分析它的地理位置特点,下节课一开始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交流。记住要结合地图进行描述呀!《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山东省莱阳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董福军第二课时

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范围)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能通过图片资料,尝试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

2.通过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位置和范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通过烟台、威海容易形成“雪窝子”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区域位置特点分析方法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烟台威海为什么是“雪窝”的问题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领悟到学习有用地理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学习亚洲位置、范围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特点。

【教学难点】

用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分析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范围和居民生活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知识链接的思路带领学生直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亚洲的经纬度位置,你有没有觉得亚洲跨经纬度范围都很广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亚洲的范围知识吧!

讲授新课──用学生活动和实践链接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探索新知,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新思想

二、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范围)

情景四:创造学生活动,教给学生思考大洲范围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亚洲的范围广大

学生活动:作比较──认识世界第一大洲。

活动要求:

1.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纸,上面有按同一比例尺绘制的七大洲轮廓图,并标有各大洲的面积以及最南、最北的大致纬度。在图中分别找出(或量出)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

2.讨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看哪组的发现准确而全面。

小组讨论后举手抢答,其他小组的同学点评、补充、纠正,教师归纳总结:

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

2.东西距离最大。

3.面积最大(4400万平方千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思维的火花,让“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落到实处。

拓展延伸──用上节课学习亚洲位置和这节课学习亚洲范围过程中发现的学习方法,由此及彼发现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体验学习方法的拓展运用

教师: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分析大洲位置和范围的方法,那我们用学到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好吗?

学生活动:拓展运用──分析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1.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地图(教材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同样可以看出其他大洲在世界的位置;图6.3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图),简述北美洲的位置。

2.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完成表格。

比较项目亚洲北美洲东、西半球中的位置

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濒临的大洋

面积

所跨纬度范围

所跨经度范围

小组讨论后举手抢答,教师明确答案。

设计意图:评价学生是否学会的依据不是对教材承载的知识量掌握了多少,而是学生是否学会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对北美洲与亚洲的对比这一环节,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是否还存在问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的环节和策略实现反思。

承转:与北美洲相比,亚洲的面积几乎是北美洲的两倍。由于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

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并显示如下的思考问题: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学生回答略。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带领学生进入新的探究领域: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亚洲各区的居民生活各具差异,猜一猜这些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亚洲哪个地区?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

学生回答,教师做简单分析。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不是让学生异想天开,而是在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基础之上,为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初步形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念,并通过分析环境差异,让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问题探究──用学习大洲获得的分析一个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现学为所用的教学新思想

教师用准备的视频资料多媒体展示:新闻链接──山东半岛北部三面环海烟威容易形成“雪窝子”

视频资料简单呈现,体现了家乡和身边的地理知识:2013年11月28日,烟台威海两地下起了鹅毛大雪。

问题探究:烟台威海又下雪了,为什么这里每年冬天总是大雪频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