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第十四章 其他育苗类型_第1页
《森林培育学》第十四章 其他育苗类型_第2页
《森林培育学》第十四章 其他育苗类型_第3页
《森林培育学》第十四章 其他育苗类型_第4页
《森林培育学》第十四章 其他育苗类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其他育苗类型一、移植苗的培育

二、容器育苗

三、工厂化育苗

四、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育苗五、温室育苗一、移植苗的培育1、苗木移植概述苗木移植的目的

移植扩大了苗木地上、地下的营养面积,改变了通风透光条件苗木通过移植,截断部分主、侧根,使根系减少,移植后可促进并增加侧根和须根生长,有利于苗木生长,提高苗木质量,特别是有利于提高苗木移植成活率和提高造林成活率——有效根系

通过移植,对根系、树冠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整形修剪,可以培育良好的干形和冠形,调节地上与地下生长平衡,淘汰劣质苗,提高苗木质量——树干、冠形对于珍贵树种或种源稀少的树种,播种后经过芽苗移植和幼苗移栽,节约种子,便于管理,可以提高苗木的出苗率一、移植苗的培育1、苗木移植概述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根据树种习性,掌握适当的移植时期,尽可能减少根系损伤,适当剪去树冠部分枝叶,及时灌水,创造条件来正确的调整地上部分与根系间水分生理平衡,并促进根系与枝叶的恢复与生长移植成活的技术措施A修剪;B适宜季节;C带土球;D遮荫;E补水问题:常绿树种移植技术?(土球直径为地径的10~12倍)一、移植苗的培育1、苗木移植概述苗木移植的苗龄苗木移植一般指一年生和一年生以上苗木的移植。为促进多生侧根和须根,培养好的干形和冠形,提高苗木质量,培育二年生以上的苗木,一般都应进行移植。适宜的移植苗龄因树种而异速生树种如桉树,当幼苗高达6~10cm时即可开始移植,当年移植,当年出圃生长较快的多数阔叶树种和部分针叶树种如落叶松、侧柏等,一年生播种苗即可移植生长慢的树种如红松、冷杉等,在播种地生长2年,云杉生长2~3年再进行移植。一、移植苗的培育1、苗木移植概述苗木移植的培育年限

移植后培育时间因树种、气候、土壤等条件而异。如速生的桉树只需数月,落叶松、油松、侧柏、柳杉等苗木和阔叶树苗多为1年,而生长缓慢的云杉和冷杉等苗木,一般培育2年苗木移植的移植次数作为造林用苗,一般移植1次即可出圃造林,而云杉苗有时需要移植2次,如果为培育城市绿化用的大苗,针、阔叶树都可根据需要进行多次移植生长快的阔叶树种:移植1次,培育3~4年即可出圃生长较快的树种:移植2~3次,培育5~6年即可出圃生长慢的树种:移植4~5次,培育8~10年即可出圃,如:银杏、七叶树、白皮松等一、移植苗的培育1、苗木移植概述苗木移植的移植季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树种生物学特性决定。一般在苗木休眠期或树液开始流动前进行移植(常绿树种可在雨季来临之前移植)春季:适宜移植时期,北方早春解冻后苗木萌动前进行移植秋季:适用冬季不会遭低温危害,春季不会有冻拔和干旱等灾害的地区。落叶树种苗木叶柄形成离层、叶子能脱落时开始移植;常绿树种直径生长高峰过后移植发芽早晚决定移植次序:发芽早、落叶、大苗、针叶树先移树种移植次序:落叶松、油松、樟子松、圆柏、侧柏、杨树、板栗、栗类、刺槐一、移植苗的培育1、苗木移植概述苗木移植的种类幼苗移植适合于主根发达的阔叶树种。北方:春季幼苗生出2~4片(对)真叶时,切断幼苗主根,进行移植南方:速生树种高生长达6~10cm时移植,移植当年出圃芽苗截根移植种子萌发后,当胚根生出、上胚轴延伸、未长出侧根、种壳尚未脱落时,把主根生长点剪去,将芽苗移植到苗床或容器中培育成苗移植野生苗移植厚皮香芽苗(幼苗)一、移植苗的培育2、苗木移植技术

移植密度移植密度决定于树种生长速度,苗大小,苗圃地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移植用苗年龄、移植后培育年限、苗木出圃规格、作业方式、育苗地管理所用的机器和机具一般移植株距(12~20)~50cm,行距为20~60cm。针叶树宜小,阔叶树宜大一、移植苗的培育2、苗木移植技术

移植前准备

土地和劳力:圃地区划、定点、划印,人力、物力苗木随起苗、随分级、随运送、随修剪、随栽植分级:使移植苗生长均匀,减少苗木分化,便于出圃与销售修剪:适当修剪根系、枝叶,剪去过长和劈裂的根系,长度应在12~15cm,防止窝根,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贮藏:不立即栽植的苗木必须做好假植等贮藏工作湿润:在移植过程中,必须保持根系湿润,切勿暴晒一、移植苗的培育2、苗木移植技术

移植方法沟植法(沟移):按行距开沟,将苗木按照一定的株距,放入沟内,然后填土,让土渗到根系中去,踏实,顺行向浇水。适用于移植小苗穴植法(穴移):人工挖穴栽植,成活率高,生长恢复较快,工作效率低,适用于大苗移植。移植时按照预定的株行距定出栽植点,挖坑栽植,栽植穴的直径和深度应大于苗木的根系。孔植法(孔移):打孔栽植,孔径大于根幅,适合于根幅窄树种缝移:土撬插入苗床,放入苗木,踏实,适合于对水分敏感的小苗针叶树带土球移植一、移植苗的培育2、苗木移植技术

栽植技术

栽植深度要超过苗木原土印1~2cm。栽植时,根系要舒展,严防窝根,最后覆土高出地面1~2cm

“三埋两踩一提”:植苗、填土、提苗、踩实、填土、踩实、填土萌芽力强的阔叶树,还可采用截干苗移植。针叶树在移栽过程中要保护好顶芽,起出的苗木要立即移栽。标准:根伸、苗正、行直,踩实、浇水、苗扶正、适当修剪一、移植苗的培育2、苗木移植技术

整形修剪意义:根据树木生长发育规律,调节控制或促进生长时期:冬季修剪,夏季修剪类型果树类落叶乔木树冠的培养落叶乔木树干的培养落叶灌木的修剪常绿树的修剪观赏树木特殊造型落叶乔木树冠的培养常绿树的修剪观赏树木特殊造型观赏树木特殊造型一、移植苗的培育2、苗木移植技术

移植后的管理苗木移植后要立即灌水,最好能灌溉2次,灌水后适时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另外,灌溉后要注意扶直苗干,平整圃地一、移植苗的培育3、大苗的培育

在苗圃培养大苗时,对阔叶树要求有通直良好的干形;对常绿针叶树,要求枝条分布均匀,有发育匀称的树冠和各种冠形栽植成活后的大苗要进行整形修剪,通过养干疏枝对苗干和苗冠进行控制和调整一、移植苗的培育3、大苗的培育

养干对于萌芽力强的阔叶树,如槐树,移栽后干形不直,长势不旺,应在春季发芽前贴地表进行平茬,平茬后覆土,待萌生条长到15~30cm时,保留1根生长健壮的枝条进行养干,培育成通直的主干平茬养干达不到目的的树种,如悬铃木、梧桐、杨树,可在苗干上部2/3处剪断留1饱满芽,抹掉其余的芽,促使饱满芽生长出新枝,达到养干的目的一、移植苗的培育3、大苗的培育

疏枝适当疏枝:徒长枝、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抑强扶弱:在苗冠发育不匀称时,要抑强扶弱通过芽的去留调整侧枝的伸展方向培养一定的冠高比:随着苗高的不断长大,逐渐剪去苗干下部的枝条,以达到定干的高度修枝时期:多数树种在秋季落叶后春季发芽前进行修枝,对于春剪伤流严重的树种,可在苗木生长期修枝广玉兰大苗培育香樟大苗培育雪松大苗培育银杏大苗培育大苗运输二、容器育苗1、容器育苗containerseedlingcultivation的概况及意义容器育苗:利用各种容器装入营养土进行播种或移植育苗容器育苗的概况林业、园林容器育苗造林历史较长,如50年代广州白云、中山林场用水泥纸袋培育柠檬桉容器苗;雷州林业局桉树、松类、木麻黄的容器苗用于沙滩、荒山荒地造林,成效显著立地条件稍差采用裸根苗造林不易获得成功的地方,容器苗对提高造林成活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二、容器育苗1、容器育苗的概况及意义容器育苗的概况国外,容器育苗60年代由北欧发展,70年代迅速发展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塑料工业发展有关。据统计,巴西容器苗造林占92%、泰国90%、挪威50%、芬兰30%、美国17%、加拿大34%育苗成功树种:油松、侧柏、樟子松、白皮松、马尾松、火炬松、红松、翠柏、落叶松、湿地松、桉树、黄连木、银杏、梭梭、油橄榄、木麻黄、白桦、酸枣、枸杞、泡桐、枇杷、七叶树、黑荆树、相思树、银合欢等二、容器育苗1、容器育苗的概况及意义容器育苗的意义

可以不占耕地或少用耕地,做到哪里造林,哪里育苗节省种子,比大田播种育苗节约30~50%,有利于优良稀有珍贵树种育苗缩短育苗周期,只需3~6个月就能出圃造林延长造林季节,容器苗带土移栽,对造林地适应性强。在雨量充沛的地方,全年大部分时间均可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容器苗因带原土团,不伤根,所以造林成活率高,造林成效显著容器苗造林后先缓苗期,造林时不伤根,造林以后能正常生长容器苗营养条件和管理一致,生长整齐,适于机械化育苗黑松容器苗造林效果苗龄容器造林成活率%保有率%当年高生长量cm2.5塑料袋9897222.0塑料袋9796181.5塑料袋9494122.0裸根苗57498桉树容器苗二、容器育苗1、容器育苗的概况及意义容器育苗的优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高、造林不受季节限制(延长造林季节)、育苗周期短、提高幼林生长量、节省良种、节约土地、便于育苗全过程的机械化、有利于实现工厂化育苗容器育苗的缺点育苗技术要求高,营养土的配方要因树种而异育苗成本比裸根苗高容器选用不当,会造成根系生长畸形,影响造林以后苗木生长苗木运输成本比较高二、容器育苗2、容器的种类制作材料:软塑料、硬塑料、纸浆、合成纤维、泥炭、粘土、特制的纸、厚纸板、竹篾等容器形状:六角形、四方形、圆形、圆锥形。其中以无底的六角形最为理想,因为六角形有利于根系舒展,容器内壁附有2~6根垂直突起棱状结构,根系可沿其向下伸展,到达排水孔,利用空气切根控制根系生长二、容器育苗2、容器的种类容器规格容器规格相差很大,主要与树种、育苗期限、苗木规格、育苗地立地条件有关北美、北欧:多数小型,直径2~3cm,长度9~20cm,容积40~50cm3。亚热带、热带苗木较大,容器可达100cm3华南沿海地区:松桉类一般为φ(5~6)×(10~12)cm3西北地区:油松、侧柏、樟子松等一般直径4~5cm,高12~15cm,阔叶树一般直径10cm以上,高20cm以上1年生松类:塑料薄膜容器直径为5~6cm,高10~12cm,未装填营养土的规格为7~8cm×13~15cm阔叶树:塑料薄膜容器为6~8cm×12~14cm,未装填营养土为8~10cm×14~16cm容器种类容器规格泥炭容器纸杯高7.5~13cm,直径4~10cm塑料容器高8~20cm营养杯高12~15cm,直径6~10cm营养篮高20~35cm,直径15~30cm营养砖15×8×8或20×10×10不同形状育苗容器日式蜂窝状容器(育苗盘)二、容器育苗2、容器的种类可栽植入土容器(水、植物根系、微生物溶解或分解)

①纸质营养杯(育苗蜂窝纸容器,日本创造)直径4cm,高8cm。以纸浆、合成纤维为原料,用不溶于水的胶粘合成无底六角形纸杯、纸筒,侧面用水溶性胶粘成,可折迭优点:加工容易,重量轻,易分解,造林时可带袋栽植缺点:容器耐腐能力差,易破碎,苗根互相穿透,起苗时易伤根育苗要点适于育苗期短的苗木(2个月左右)喷水时不能过湿,以免纸袋破裂育苗过程中,苗木不宜移动在苗根穿出纸袋之前,苗木出圃二、容器育苗2、容器的种类可栽植入土容器②

粘土营养杯(美国,机械压制)表面涂蜡,不易散碎,吸水软化,可被根系穿透。杯圆筒状,内壁具棱,利于根系舒展和提高容器强度,杯径2.5cm,高10.2cm,厚0.3cm,重45~50g,湿地松,火炬松效果很好优点:就地取材,成本低,随苗木一起栽植,无污染缺点:重量大,难运输,生产效率低育苗要点抗旱能力强,适于华北地区侧柏、油松育苗以及沙地造林育苗期2~3个月保持钵体湿润,防止干裂二、容器育苗2、容器的种类可栽植入土容器③

泥炭容器(挪威、芬兰、瑞典、日本较多使用)70%泥炭+30%机械纸浆(束缚力),通气和透水性好。水分充足时,根容易从容器壁向外伸出。不浇水容器壁干燥时,向外伸出根即会枯死,而在容器内的根会形成大量的细根,在这样反复灌水和干燥的作用下,就形成细根盘结成块状的根系团(根球)容器规格:上部直径8cm,下部6cm,高度8cm优点:重量轻,通气性好,持水力强,能吸收大量水和液态肥缺点:我国材料少。成本高二、容器育苗2、容器的种类可栽植入土容器④

营养砖适于大规模生产或小面积育苗,因地制砖地点:造林地附近,有水源,土壤以壤土和轻粘土较好制作:苗床宽80~100cm,下铺0.5cm沙或炉灰,营养土平铺其上,注水成泥浆,稍干涸用切砖器切砖(6×6×12,7×7×15,8×8×15,10×10×20cm),播种1~2粒催芽种子,细土覆盖育苗要点适用于育苗期3个月左右的苗木保持营养砖湿润,防止开裂起苗前将砖苗铲起,移动,使受伤苗根在造林前得到恢复,提高造林成活率二、容器育苗2、容器的种类可栽植入土容器⑤

泥浆稻草杯材料:稻草、粘土,以稻草缠绕制成杯状,将粘土泥浆均匀涂抹在杯表面,脱模晒干备用;或将切碎的稻草与泥浆充分混拌,用模具制成容器晾干即可规格:直径6~10cm,高10~15cm,厚0.8~1cm稻草泥杯育苗要点适用于育苗期3~4个月的苗木喷水不能过湿,以免泥杯腐烂防止根系扎入圃地或周边泥杯二、容器育苗2、容器的种类不可栽植入土容器①

聚乙烯薄膜袋价格低廉(部分成本较高),方法简便,耐用,效果好,国内外广泛应用,可采用硬塑料,制成组装或联体式育苗,便于机械化作业用厚度0.03~0.04mm的薄膜,制成直径5~12cm、高15cm的薄膜袋,袋壁每隔1.5~2cm穿直径0.5cm圆孔,排水通气,在袋内装填营养土播种或移苗,栽植时把薄膜袋划破把苗木从中取出栽植育苗要点透气、透水性能较差,注意水、气控制袋间空隙应填满泥土冬季有利于提高培养基温度二、容器育苗2、容器的种类不可栽植入土容器

硬塑料杯容器用硬塑料制成单个管状容器杯,上大下小,可制成四方形、圆锥形,杯内壁表面有3~4个垂直突起的棱状结构,育苗时把容器装填营养土后安放在特制的育苗架上直立育苗要点对基质的要求高,需透气和持水性能好对水分管理的要求较高适于机械化作业③

穴盘育苗塑料穴盘,通常由聚苯乙稀或聚氨酯泡沫塑料和黑色聚氯乙稀吸塑两种形式,育苗时套起来挂在架子上使用,穴孔数有50孔,70孔、128孔、200孔、288孔等,黑色穴盘壁光滑,利于定植时顺利脱盘,白色聚苯乙烯外托盘质轻,好运输塑料薄膜育苗筒制作机二、容器育苗3、营养土的配制营养土(培养基、培养土、混合土):经过选择和人工配制而盛装在容器内,为苗木生长发育提供各种营养和水分,是容器育苗的主要组成部分二、容器育苗3、营养土的配制(1)营养土具备的条件质地致密均匀,能抓牢种子与苗木,体积变化不大,如质地太疏松,土团容易松散,太粘容易板结,化学性质稳定,具良好肥力保水保肥性能好:容器小,营养土少,必须经常补充水养,因而必须具备良好的保水,保肥性能,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能力,但浇水后不板结,能迅速排出多余水分通透性能良好,有足够孔隙度,满足种子、苗木对水气的需求重量轻,资源丰富,能就地取材,价格低廉不带病虫和杂草种子含盐量低,酸碱度适中,含盐量高容易造成苗木死亡二、容器育苗3、营养土的配制(2)营养土特性不沙不粘保水性好没有盐碱营养充足,有机质含量10%以上没有害虫及病原体,杂草的种子少重量较轻二、容器育苗3、营养土的配制(3)营养土的材料和配方

材料:沙子、圃地表土、泥炭土、水藓、泥炭、堆肥、蛭石、珍珠岩、草皮土、黄心土(黄棕壤去掉表土)、火烧土、森林腐殖质土(荒地表土)、树皮粉、稻壳灰、未经耕种山地土、塘泥、炉渣

泥炭土国外常用。泥炭是由保存在水线下半腐熟的各种水生,湿生的沼泽植物的遗体构成特性:质轻、疏松,持水力强,透气性好;具有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一般多呈酸性,pH值5~6.5之间藓类泥炭:水藓、灰藓、其它藓类形成,适合于容器育苗。水藓泥炭持水力强,具有较高阳离子代换能力,有利于植物吸收营养二、容器育苗3、营养土的配制(3)营养土的材料和配方

蛭石蛭石是天然云母岩经过高温(1100℃)处理后膨胀而成的海绵状颗粒,其化学成分为无机硅酸镁等特点:中性,具有良好缓冲性能,性状稳定惰性基质;疏松,具有良好通气透水持水性能,不溶于水,但能吸收大量水分(400~500kg/m3);质地轻(100~140kg/m3),便于搬运;高温消毒没有病虫害;阳离子代换量很高,并且含有较多的钾、钙、镁等营养元素近二十年来,开始在扦插床上作基质使用二、容器育苗3、营养土的配制(3)营养土的材料和配方

珍珠岩珍珠岩是把原岩粉碎后并经筛选后在760℃炉温下烘焙,使岩屑中含有的少量水分变成蒸汽,从而使珍珠岩变成很小的海绵质颗粒。可作扦插基质和播种覆盖材料特点:基本呈中性,但不具缓冲作用,也没有阳离子交换能力,不含矿质养分;密度70~120kg/m3,吸水能力强,持水量相当自身重量3~4倍珍珠岩与蛭石的区别:珍珠岩没有阳离子代换能力,不含矿物养分,在容器育苗中的作用是增加培养基的通气性,可防止营养土板结二、容器育苗3、营养土的配制(3)营养土的材料和配方

其他营养土森林表土含有大量有机质,肥力高,阳离子交换能力强,pH值5.5~6.5之间,土壤结构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好,松林下表土含大量菌根菌草皮土养分含量、土壤结构、土壤物理性状等与森林表土类似,但不如森林表土塘泥成分复杂,养分含量差别大,有一定改良土壤作用,为迟效或凉性肥料二、容器育苗3、营养土的配制(3)营养土的材料和配方

其他营养土火烧土含较高速效养分,吸热和保水能力强,病原菌等较少黄心土资源丰富,取土容易,无病原菌,有机质及其它养分含量低,透水、透气性能差有机肥料指各种厩肥,堆肥、饼肥和人粪尿等。用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培养基的物理性质,提高保水保肥能力二、容器育苗3、营养土的配制(3)营养土的材料和配方

接种有菌根菌树种:松类(油松、樟子松、南亚松)、栋类、水青冈、银杏接种可以用人工纯培养的菌根菌剂,也可用取自松树林下0~40cm(20cm)深土层土壤,或取已感染菌根菌的松苗周围的土壤,用10%的菌根土混入基质中,然后装填容器播种、移苗菌根菌感染开始于幼苗侧根形成后,菌根土应在此时放入容器,如过早放入,菌根菌在较长时间内未遇到寄主,往往就会失效一般来讲最佳的接种时间是在松树种子发芽后一个月左右,即幼苗形成侧根后,将已经感染菌根菌的土壤铺在容器土壤表面,实施人工接种二、容器育苗3、营养土的配制(3)营养土的材料和配方

配方在营养土的配制上,一般都以1~2种材料为主要基质,然后掺加进其他的一些材料以调节营养土的性能(重点从营养土的持水性、通气性、容积比重和阳离子交换能力等四方面考虑),另外也可掺合部分有机或无机肥料二、容器育苗3、营养土的配制(3)营养土的材料和配方国外常用配方泥炭土+蛭石1:1或3:1泥炭60%+蛭石40%泥炭土+沙子+壤土1:1:1纯泥炭泥炭土+珍珠岩1:1泥炭25%+蛭石25%+表土50%烧土67%+堆肥33%泥炭50%+树皮粉50%+少量氮肥国内常用配方

黄心土38%+松林土30%+火烧土30%+过磷酸钙2%(常用于松类容器育苗)黄心土50%+蜂窝煤灰30%+菌杯土18%+磷肥2%泥炭土50%+森林腐殖质土30%+火土18%+磷肥2%黄心土68%+火土30%+磷肥2%火烧土78~88%+完全腐熟的堆肥10~20%+过磷酸钙2%泥炭+火烧土+黄心土各1/3火烧土1/2~1/3+山坡土或黄心土1/2~2/3黄土56%+腐殖土33%+沙子11%黄土85%+沙子13%+磷肥2%沙土65%+腐熟羊粪35%泥炭土50%+殖石30%+珍珠岩20%松林表土50%+蛭石50%50%硅石+50%泥炭30%硅石+20%泥炭+50%腐殖质50%泥炭+20%硅石+30%黄心土50%泥炭+30%硅石+20%堆肥60%杨树林表层土+30%森林腐殖土+10%砂子森林表土50%+泥炭25%+厩肥(马粪)25%——落叶松森林表土80%+厩肥20%——落叶松森林表土50%+泥炭50%+少量过磷酸钙——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红松、水曲柳泥炭70%+厩肥(鹿粪)28%+过磷酸钙2%——樟子松泥炭76%+厩肥(猪粪)14%+人粪尿8%+过磷酸钙2%——樟子松沙土65%+厩肥(马、羊粪)35%——油松、赤松、樟子松二、容器育苗3、营养土的配制(3)营养土的材料和配方调制与消毒把各种成分混合拌匀,制成质地均匀,含有适当水分,没有杂草种子和病虫害来源的营养土消毒:采用化学熏蒸消毒法,化学熏蒸时,营养土潮湿,温度18~24℃左右,效果最好。熏蒸药剂常用甲醛甲醛(福尔马林):具有强烈穿透能力的熏蒸剂,可以消灭某些杂草种子和细菌、真菌,使用时稀释成0.15%,与营养土充分拌匀(40~80升/m3),再用不透气的材料覆盖,密闭48小时以上,然后打开覆盖物,再经10~15天摊晾,使药剂气味消失才能装填入容器二、容器育苗3、营养土的配制(3)营养土的材料和配方施肥以追肥为主,常在配制过程中根据其肥力状况、树种、培育期限、容器大小等,加入适量基肥阔叶树种多加有机肥,针叶树种适当增加磷钾肥常用有机肥:河塘淤泥、厩肥、土杂肥、堆肥、饼肥、鱼粉、骨粉等,基肥、泥炭、腐殖质必须经过沤制腐熟或堆沤发酵、充分腐熟,粉碎过筛后才能使用无机肥以复合肥、过磷酸钙为主,过磷酸钙作基肥,不可超过1%~2%,尿素的最适量为250g/m3

二、容器育苗3、营养土的配制(3)营养土的材料和配方酸碱度调节针叶树育苗pH值以5.5~7.0为主,阔叶树以6.0~8.0为主如果pH偏小,可随基肥一起加入Ca(NO3)2、NaNO3等碱性肥料如果pH偏大,可加入(NH4)2SO4、NH4Cl等酸性材料通过测定容器底部渗透出液(通过容器基质的水)调整育苗容器需浇有足够的水,使得能有水渗透出容器。每次收集的渗出液应为最初渗出的液体,每次收集5ml,以测定pH值配制营养土二、容器育苗4、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技术要点由于容器育苗容器中土壤少,空间小的特点,其育苗方法与技术标准与露地育苗极不相同,它是一种高集约化的栽培技术(1)容器育苗的苗龄与出圃标准露地育苗苗龄南方为1年,北方寒冷地区有些树种需2~3年。容器育苗可以缩短育苗周期。一般认为容器的苗龄在8~12周就可以了,广东、广西、江西南部采用秋季育苗,春季造林或早春育苗,雨季(6月)造林容器苗的出圃标准:容器苗高度10~15cm,以形成根团为准则二、容器育苗4、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技术要点(2)育苗技术措施①选择容器育苗地:大规模容器育苗可露地育苗,也可和塑料大棚结合起来,进行塑料大棚容器育苗不占用肥力较好的土地避免选用有病虫害的土地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充足的水源和电源②整地、作床:平整育苗地,按宽1m、深10~15cm的规格作床,步道要踩实,床底要平整③确定播种期:在土壤解冻后,以幼苗不遭受低温危害为原则二、容器育苗4、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技术要点(2)育苗技术措施④容器填装营养土配置好的营养土要过筛,要求营养土虚实适宜,干湿度合适,以手捏成团放松可散为宜填装前营养土必须进行充分混合,混拌均匀,土量多时可用搅拌机混合,土量少时用人工混合,人工混合应翻倒5次以上,混合后堆放4~5天再用装土时必须随装随用,将土装满压实,压实标准以营养土不会从底部排水孔漏出为度容器中填装营养土的多少要保证覆土和床面喷水后营养土应比容器边沿低1~2cm,以防以后灌溉时水从容器流出二、容器育苗4、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技术要点(2)育苗技术措施⑤容器的摆置平地排放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育苗圃地上直接排放。排放宽度一般在1~1.2m,长度一般10m左右,摆放后要求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可用氯化乙烯塑料板等材料与地面隔绝,这种排放方式简单适用,土地利用率高架空排放即容器不与地面接触,安放在一定长度特制的框架上,这种排放方式有利于实行空气剪根,促进根系发育,利于排水二、容器育苗4、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技术要点(2)育苗技术措施⑥播种种子要求:选用来自遗传品质优良种源区,品质达到国家二级以上,经过精选、检验、消毒、催芽的种子种子处理与催芽:对有深体眠的种子进行层积催芽1~2个月,对强迫休眠种子可用45℃温水保种24~72小时播种技术:播前几天浇透水,待水完全下渗后再播;最好采用点播,种子露白后开播,每穴1粒或2~3粒,最多10粒,播后及时用疏松营养土覆盖种子,覆土0.3~0.4cm,不超过1cm,覆土后适量浇水二、容器育苗4、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技术要点(2)育苗技术措施⑥播种根据发芽率测定结果而定:发芽率80%以上:每容器2粒发芽率60~80%:每容器3~4粒发芽率40~60%:每容器4~6粒发芽率20~40%:每容器6~8粒覆土:国外常用珍珠岩作覆土材料,我国常用火烧土,黄心土、森林腐殖质土作为覆土材料,覆土厚度与露地育苗相似覆盖: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容器,减少水分蒸发二、容器育苗4、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技术要点(2)育苗技术措施⑦芽苗移植芽苗移植的最佳时间在幼苗期进行,此时苗高约为3~4cm,有1~2片真叶,芽苗移植后立即透浇水,保证根系和土壤的密切接合二、容器育苗5、温床催芽、芽苗移栽技术目的:减少空杯率,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整齐度适用树种:湿地松、火炬松、雪松、罗汉松、金钱松、红楠、刨花楠等温床催芽精选种子,进行催芽筑温床:温床筑在容器育苗地附近,选择平坦,向阳、避风近水源但不积水的地段。四周开排水沟,用砖砌墙框,床基内宽1~1.2m,内长8~10m,催芽床东西向排列。床内先垫铺5cm厚的卵石,卵石上铺15cm厚的河沙(河沙用0.3%硫酸铜或0.1%新洁尔灭消毒)二、容器育苗5、温床催芽、芽苗移栽技术温床催芽播种时间:南方大多采用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宜种子处理:温水浸种24~72小时然后用45℃用0.15%福尔马林对种子进行消毒播种数量:每平方米床床面播0.2~0.25kg种子播种方法:先将床面拍平,种子均匀播在温床上,用河沙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覆沙后洒水覆盖农膜:将农膜覆盖好,四周压实保温二、容器育苗5、温床催芽、芽苗移栽技术温床催芽催芽管理:晴天揭膜淋水三次,上午一次,下午二次,阴天淋水二次。种子萌芽期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30℃之间,棚内气温超过时,应及时揭膜通气降温,如遇低温寒潮,夜间膜外应加盖草帘保温芽苗管理:当30~50%种子发芽时,转入芽苗期管理,床面淋水要少量多次,棚内气温控制在30℃以下,保持空气新鲜。要注意芽苗病害的防治。约20天后,必须进行炼苗,此时不需盖膜。晴天仍需少量多次淋水,阴天床面干爽时可适当淋水二、容器育苗5、温床催芽、芽苗移栽技术芽苗移栽优点:发芽率高、节省种子;省工苗床准备:芽苗移栽前应抓住晴天及时做好苗床,床面要平整,土壤要细碎。如果容器育苗,容器应装填好营养土芽苗定植:芽苗长到3~4cm高时,芽苗种壳脱落时移栽,能提高移栽成活率(最迟不能超过芽苗长出侧根后进行)。移栽时,应选阴天或晴天的傍晚移栽时用手轻轻拨出芽苗,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用湿透的毛巾盖好备用二、容器育苗6、容器苗的管理灌溉、遮阴、施肥间苗与补苗:针叶树每个容器最后可留1~4株壮苗。对于死亡生长不良的幼苗要进行补苗防治病虫害出苗过程中每隔3~5天用用0.5%FeSO4喷防一次。发病后将幼苗连同土壤铲除,以防病情蔓延另外方法:每隔1周喷射1次0.5%~1%的波尔多液,一旦发病用药用青霉粉剂1瓶(80万单位),用清水150g稀释均匀,喷施病苗,喷施后不洗苗苗木越冬管理和防寒措施:12月下旬后要搭置塑料拱棚。来年春季及时揭棚,并以防遭受晚霜危害二、容器育苗7、容器苗出圃容器苗的出苗期,因树种和气候等条件而异,山西省油松苗17~18周出圃前半月左右,逐渐减少喷水量,前6天停止喷水,要尽量减轻容器重量,并保证搬运时营养土不松散容器育苗自动装播作业线工厂化容器育苗瑞典BCC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容器育苗生产线工厂化育苗容器育苗(雪松)营养袋育苗容器育苗(咖啡)容器育苗(枸杞)容器育苗(西蒙德木)塑料袋育苗美国枫香容器育苗桉树容器育苗樟树容器育苗台湾杉容器育苗三、工厂化育苗1、概念工厂化育苗:指在人工创造的优良环境条件下,采用规范化技术措施以及机械化、自动化手段、快速而又稳定地成批生产植物幼苗的一种育苗技术通过植物的组织培养实施工厂化育苗(组培工厂化育苗)是工厂化育苗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三、工厂化育苗2、工厂化育苗特点

生产周期短,传统的育苗方式需1~3年培育才能出圃,而工厂苗2~6个月即可上山造林造林成活率高,尤其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可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定量精播,节省良种,单位面积产苗量高有利于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促进不同林种大面积定向优质培育集约经营,便于机械化作业生产。林木工厂化育苗的主要特征是要具备能够进行人工调控光、温、水、气、湿等环境因子的育苗温室大棚,即育苗生产车间三、工厂化育苗

3、林木组培苗工厂化育苗的历史概况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G.Haberland——植物细胞全能性1908年,S.Simon培养白杨嫩茎,观察到愈伤组织的发生和根、芽的形成1922年,W.Kott培养玉米及豌豆根尖获得成功20世纪30年代之后,由于植物激素、维生素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了长足进步1933年,李继侗和沈同,银杏胚培养。罗宗洛和罗士韦,玉米根尖培养1960年,G.Morel,茎尖培养兰属(Cymbidium),实现了去除病毒及快速繁殖两个目的,1个兰花茎尖,经过1年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形成400万株具相同遗传性状的健康植株这一技术导致了兰花工厂的兴起。使66个以上的兰科植物纳入了试管繁殖体系三、工厂化育苗

3、林木组培苗工厂化育苗的历史概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利用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植物种类已达到近1000种,其中木本植物达200多种,并且在不断增加美国惠豪公司1978年已开始用火炬松优树的组培苗进行小面积造林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南方林业研究中心也培养火炬松的组培苗造林美国里格斯苗圃1983年就有100万株组培苗的生产规模1985年,新西兰林业研究中心已用组培方法生产优质辐射松苗50万株,目前达200万株左右另外,德国、法国、加拿大和巴西等在三倍体山杨,云杉、杨树、桉树等树种的组培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使林木组织培养苗木进入工厂化和实用化阶段

三、工厂化育苗

3、林木组培苗工厂化育苗的历史概况7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等院所先后对杨属、杉木、马尾松、泡桐、桉树等树种从器官、茎尖、成熟胚、花药和愈伤组织诱导成苗自1983年国家实施“六五”林业科技攻关计划以来,我国的林木组培育苗研究已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化大生产,分别在华南和华北地区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年产桉树组培苗250万株、杨树组培苗150万株的全自动控制育苗工厂。生产的组培苗木被广泛应用于国家林业两大体系的建设和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实施,尤其在南方商品林如桉树商品林基地建设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工厂化育苗

4、林木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

技术路线组培育苗的途径多种多样。目前多采用外植体直接诱导腋生丛生芽,然后切取足够长度、健壮的小芽转到生根培养基中,形成生根植株。在理论上,这种方法比用诱导不定芽和诱导产生胚性细胞团的育苗路线速度要慢些,约为4~6倍/月,但其遗传性最稳定为保证所生产的组培苗具有优良遗传性状,外植体材料必须来源于经选优树,或经无性当代测定的优良无性系

三、工厂化育苗

4、林木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

厂房结构及设备年产100万株苗木的组培育苗工厂的主体部分由培养基配制车间、无菌操作车间及组培瓶苗移栽车间组成。培养基配制车间包括了洗涤间、配药间和消毒间无菌操作车间包括了无菌操作室、培养室;组培瓶苗移栽车间主厂房附设有玻璃温室或塑料大棚;苗圃林木组培工厂还备有充足的育苗圃地和汲排水系统。还需备有活动喷雾车、运苗车、斗车,以利于进行运作三、工厂化育苗

4、林木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林木组培工厂的4个作业流程组培作业工艺流程培养基配制洗涤间:洗瓶及玻璃器皿配药间:培养基配制及分装消毒间:培养基及其他物品消毒接种、培育接种室:无菌操作、转移、扩大培养及生根培养培养室:组培苗的继代、壮苗和生根培养组培瓶苗移栽基质、土壤粉碎机及装填容器组培瓶苗移栽苗木管理小苗培育苗木喷淋、病虫害防治及追肥等管理苗木分级运苗销售三、工厂化育苗

4、林木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

几个关键问题1.树种选择:进行大批量生产的组培苗木,必需是当地大面积造林所需树种,而且该树种的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的各个关键环节都已中试过关,并已摸清其生产的工艺流程。如该树种的芽分化率、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等,都应达到一定的要求。为达此目的,必须进行最佳培养基筛选和最佳无性系筛选2.外植体材料来源的选择:为保证组培苗具有优良的遗传性状,外植体材料必须来自经选优树或经无性系当代测定的优良无性系。供筛选的无性系必须有一定数量,通过对其继代培养观察,从中选出符合各项指标,适于组培工厂育苗要求的优良无性系进行批量生产三、工厂化育苗

4、林木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

几个关键问题3.组培瓶苗的移栽技术:移植瓶苗是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成败的一个关键,影响其成活的因素有:温度、湿度、光照、基质的成分和其透气性,瓶苗的木质化程度等,其中,以湿度及苗木的木质化程度起决定性作用,瓶苗移栽的工作实质上是一个植物气候驯化的过程,必须要经过逐渐锻炼的阶段。瓶苗移栽应在荫棚内进行,苗木移栽后要覆盖塑料薄膜。同时,注意控制水分、阳光和防治病虫害A选择苗木(苗高1.5cm以上、茎部应木质化、根系发达)光照锻炼(将内有瓶苗的培养瓶放在室外漫射光下照射1周)B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