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知识点1/1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知识点总结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滑坡:①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②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③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①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②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③危害: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洪涝①两种类型:洪水和涝渍②成因和多发地区类型形成原因多发地区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一般发生在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汛期。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涝渍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多发生在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湿洼地区。两者的联系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③危害:直接危害与间接危害风暴潮①概念: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②两种风暴潮的发生季节、地区和特点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降水过程相对平缓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
(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世界上两大自然灾害带:①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②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2、我国的自然灾害分布地区主要灾害形成原因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I.
海洋灾害带主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以台风、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为主受海洋环境的影响对海洋渔业和石油平台、船舶、港口造成危害II.
东南沿海灾害带主要指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受海洋与陆地双重环境的影响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危害III.
东部灾害带主要指第三级阶梯洪涝、旱灾、病虫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此外,东北的霜冻、华北的地震也很显著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季风环流不稳定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IV.
中部灾害带主要指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主,且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的大斜坡地带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其中,内蒙古的雪灾、黄土高原的暴雨洪水和干旱、西南地区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尤为突出V.
西北灾害带主要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中国的干旱区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VI.
青藏高原灾害带主要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高原气候区,地势高、起伏大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2)中国的地质灾害分布特点:西多东少
灾情特点:东重西轻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3、减灾、防灾(1)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②我国已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2)遥感(RS)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遥感(RS)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信息集成与分析: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的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4)自然灾害的防御非工程性防御:概念: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我国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发展及成就工程性防御措施:概念: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工程性防御措施的三种方式:方式实例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可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安全;建立护坡、挡墙等遮挡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可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兴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工程及配套设施,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防洪抗旱;加固房屋,使之达到抗震要求
“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硬件”和“软件”的差别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二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5)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A.
灾前准备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储备救灾物资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①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的物质基础,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情大小决定。②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由灾区的主要集中地区及储备地的交通状况决定,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我国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3)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近年出现专业救援队。B.
灾中应急概念:灾中应急是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主要目的: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灾中应急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应包括对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对可能因灾害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的储存设施、水坝、堤岸等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等,以此来维护交通、通信系统的安全,确保救灾通信的疏畅,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输送和灾民疏散的畅通等。“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应急交通线是否畅通救灾应急预案——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关系到各个部门能否快速高效地投入救灾工作,使灾情减到最小。目的:①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建电动车车棚合同标准文本
- 乡镇医生签约合同范例
- 产品买卖纠纷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买卖狗狗合同标准文本
- 保护定值合同范例
- 产权酒店购房合同标准文本
- 如何提升图书馆的公众形象计划
- 伦理道德教育实施方案计划
- 2025办公室装修合同全文
- 公建民营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度家暴离婚协议书范本制作与使用
- 课件:《鲁滨逊漂流记》
- 2025护理十大安全目标
- 《遗传疾病概述》课件
- 《医养结合事业发展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400字
- 水电施工机械新能源化的可行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 关于中山市中医四诊智能化与传统中医诊断之间的协同效应调查问卷
- 2024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白皮书
- 【MOOC】压力与情绪管理-四川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我的家乡西藏山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