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优质课件(第2课时)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优质课件(第2课时)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优质课件(第2课时)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优质课件(第2课时)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优质课件(第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防御自然灾害看一看说一说请同学们说一说,面对灾害,我们能够做什么,来减轻灾害的损失?防灾避险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防灾避险意识能力知识对和错:躲雨雷电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1X阅读下面的图片与文字,你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错误的话,说一说错在哪儿,应该怎么做。看一看小贴士:预防雷击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形

闪电穿堂入室。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

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木椅子上等。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防雷电通过水击中人体。4、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

高塔、电线杆下避雨。5、一旦有人遭到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

及时作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等,同时急送医院。对或错:山区露营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2阅读下面的图片与文字,你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错误的话,说一说错在哪儿,应该怎么做。X露营悲剧2002年5月19日,深圳第二高峰七娘山上有人遇险报警。救援人员冒着暴雨上山进行援救,发现有两名已经被洪水冲走遇难,最终只救回六名。据他们说,他们一共八人,17日开始登山,18日晚上在半山腰上冒雨宿营。他们选择了一个平坦开阔的地方露营,但是没有注意到这是一个山谷。

他们事后回忆说,“大家当时并没有把下雨想得太严重,所以直到19日早上山洪来的时候,李云贵和周正才发觉形势不对,于是就在帐篷中向我们喊叫。当我们六人出来时,发现一米多高的山洪冲下来,把他们的帐篷淹没,我们眼睁睁看着他们两人被山洪冲走。”对或错:地震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旷的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3阅读下面的图片与文字,你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错误的话,说一说错在哪儿,应该怎么做。√小贴士:地震逃生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要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旷的户外地带。户外比室内安全很多;往外撤离时,不要用电梯,走楼梯;如果不能及时撤到户外,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蜷缩身体,护住头部;还可以把木制桌子、椅子等,搬到墙角,然后躲到下面。木制家具很结实,能够挡住一些上面掉下来的东西的伤害。对或错:泥石流当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4阅读下面的图片与文字,你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错误的话,说一说错在哪儿,应该怎么做。√小贴士:泥石流逃生遇到泥石流时,不要上树躲避,也不要停留在低洼处,或者躲在乱石堆后,更不能顺着沟谷往上或往下跑。因为泥石流会把树木连根拔起,石头也会被挟裹往下倾泻。正确的逃生路径是与泥石流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爬,爬得越高越好。对或错:台风台风时,在街道上的齐膝深的流水里行走。5阅读下面的图片与文字,你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错误的话,说一说错在哪儿,应该怎么做。X小贴士:台风安全知识随时关注台风天气预报,听从政府和学校的通知;尽量避免外出;台风来临时,如果正好在户外,要小心空中坠物,小心积水;过积水时,要注意附近是否有电线掉入水中,要注意探明水深,不要过太深的水域;在家的话,要把阳台上物体安全处理,防止坠落,并紧闭门窗。做一做让我们来画一幅校园逃生图。先找来校园平面图作为参考。然后,和同学组成小组一起去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图标在图上做出标注。最后,将合理的逃生路线标注在图上。学一学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说一说在台风季节,我们会看到气象台发布不同颜色的台风预警信号,你知道这几个不同颜色分别传递表达什么信息吗?学一学2007年6月11日,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定。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或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常见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蓝BLUE黄YELLOWORANGERED橙红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当你接收到这些预警信息时,你和家人会怎么做?防灾抗灾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有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控和预警能力。防灾抗灾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坝。科技抗灾为了防御自然灾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断研究、发明各种抗灾技术。汽车里装有弹簧减震器,这样我们坐在汽车里会感觉舒服一些。现在,人们已经把弹簧减震器用在了地震多发地区的建筑里,来减缓地震对房屋的破坏。科技抗灾“自控超声灭火器”的研制科技抗灾都江堰的抗洪作用课后实践课后去调查一下,将了解到的抗灾技术、发明记录下来,在全班开展一次交流活动。学一学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七条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小升初复习课件对默默奉献的大自然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减少灾害,做一个“环保小天使”。课本主旨回顾请同学们认真回忆课本知识,回答问题。填空题填空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再现记忆,考试前对填空题作画线,组织时间进行背诵,听答、互相提问以提高正确率。有些空根据句子是可以以自己的理解进行填空的应大胆作答。,填空题答题要点1.自然灾害2.诱发加重3意识能力4.橙5.不屈不挠团结互助1.早灾、台风、洪涝、地震等是我国主要的()。2.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或()自然灾害。3.防灾避险的()、自救自护的知识和(),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4.气象灾害严重的预警信号是()色。5.在与自然灾害斗争过程中,人类形成了()、()的抗灾精神。1、最严重之一2、旱灾地震泥石流3、种类多分布广4、自然生产生活加重5、危害紧急四级6、始终一直斗争7、不屈不挠团结互助8、八方支援9、尽最大减灾共同体预防减少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2、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台风、洪涝、()、滑坡、()、病虫害等。3、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的特点。4、除了()的原因外,人类在()、()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自然灾害。5、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程度、()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6、自然灾害()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7、在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过程中,人类形成了()、()的抗灾精神。8、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9、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共同()、()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1.种类分布2.资源间接稳定可持续3.防灾避险自救自护4.财产安全地质防灾减灾5.团结互助抗灾6.共同体危害1.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多,()广。2.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损失,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的()和()发展。3.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要增强()的意识,提高()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4.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工程。5.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形成了不屈不挠、()的()精神。6.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请同学们认真回忆课本知识,回答问题。判断题判断要准确。如果判断不准确,并按错误判断说明理由的答案是不能给全分的。说理要有据。这和材料分析题中的“准确熟练地运用有关原理”要求相同。用词准确,言简意赅。这类题一般只答要点即可,这和简答题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若有具体规定的要按规定答题。判断题答题要点1.×2.√3.√4.×5.√6.√7.√8.√9.×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2.自然灾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3.乱砍滥伐会引发自然灾害。()4.有了自救自护的知识,我们就不会受到自然灾害的伤害。()5.遇到泥石流的时候千万不要选择在陡峻的山坡下面躲避。()6.红色是气象灾害特别严重的预警信号。()7.毁损水库大坝是违法行为。()8.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9.科技工作者不断发明各种抗灾技术,自然灾害就不会发生了。()√√×√××√√√×1、台风多发于夏秋之间。()2、滑坡、泥石流多发于西南地区。()3、2008年发生的一场大地震是唐山大地震。()4、破坏森林容易造成洪涝灾害。()5、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要尽快搭乘电梯离开。()6、黄色预警信号表示特别严重。()7、蓝色预警信号表示一般。()8、弹簧减震器可以用来减缓地震对房屋的破坏。()9、在灾难面前我们要不屈不挠、坚强面对。()10、救灾是官兵们的事情,我们普通人做不了什么。()1.√2.×3.√4.×5.√6.×7.×1.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2.雷电交加时,我们要在大树下避雨。()3.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4.山洪高发期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比较安全。()5.在重大灾害面前,全国人民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6.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要乘电梯尽快离开。()7.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蓝色代表紧急程度为较重。()请同学们认真回忆课本知识,回答问题。选择题做好单项选择题,最重要的是做到认真审题,包括审题目、审题干、审题肢。在复习中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一些易混淆的知识要掌握准确、扎实、到位,另外单项选择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每个选择题的答题时间基本限制在30秒钟之内。选择题答题要点1C2B3C4B5A1.下列不属于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的是()A.旱灾B.台风C.流行感冒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破坏森林,易造成洪涝灾害B.破坏森林,不易造成山体滑坡C.保护森林,人人有责3.如果出门旅游在山区遇到泥石流的时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顺着泥石流的方向逃生B.往地势空旷,树木生长稀疏的地方逃生C.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4气象灾害特别较重的预警信号是()A蓝色B黄色C红色5.下列属于抗灾精神的是()A.一方有难八方支援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学海无涯心存高远CAB1、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A.旱灾B.洪涝C.旱涝2、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废水污染了农田B.冰雹砸坏了地里的西瓜C.泥石流造成了道路的损坏3、以下哪种避险方法是正确的()A.雷电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B.面对泥石流要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跑C.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1.B2.B3.C4.C5.A1.我国造成损失比较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洪涝和地质灾害C.台风2.森林被乱砍乱伐,会诱发以下哪种自然灾害()。A.干旱B.泥石流C.地震3.当泥石流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A.站在泥石流下方不动B.向泥石流流的方向跑C.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4.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是特别严重,用()色表示。A.黄B.橙C.红5.下列避险行为正确的是()。A.当火灾发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出去B.雷电交加时,小明还在看电视C.当地震发生时,从五楼窗户直接跳下去请同学们认真回忆课本知识,回答问题。简答题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样体现)。简答题答题要点1.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2.①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②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③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1.自然灾害会带来哪些危害?2.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1、(1)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2)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2、、提高防灾避险的意识,掌握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1、自然灾害会带来怎样的影响?(6分)2、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减轻自然灾害代给我们的伤害?(3分)3、(1)建立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检测、预警系统。(2)建设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3)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的危害。4、(1)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强面对灾难不被打倒。(2)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有团结互助的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同应对灾难。(3)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有尊重生命、永不放弃的精神。3、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做了哪些举措?(12分)4、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精神?(5分)1.答:包括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2.答:①提高防灾避险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②我国建立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以及防灾减灾工程。③法律也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