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课件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现代化_第1页
社会学概论课件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现代化_第2页
社会学概论课件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现代化_第3页
社会学概论课件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现代化_第4页
社会学概论课件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现代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七章后发展国家和中国的现代化如果现代化是必然过程的话,不同的国家在不同时间点上会如何被卷入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动力是什么?是来自内部还是来自外部?一、“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的特点(一)发展逻辑的改变美国社会学家列维在《现代化的模式(结构)和问题》中比较“早发展”——“内生(源)发展”国家与“后发展”国家有五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最重要的差异是,后者国家起重要作用。优势:(1)方向更明确;(2)有直接可借鉴的早发展国家的经验,如技术、设备和组织模式。(3)存在跳跃发展的可能性;(4)国家领袖可以通过展示其他国家已达到的成绩而加强其领导;(5)从早发展国家获得资本和技术上的帮助。不利因素(1)要做的事太多;(2)为了快速发展,在能源、材料、技术等上要在短期内巨变;(环境问题)(3)追赶的期望与实际距离,可能引起人民的失望情绪。

(二)后发展国家的经济特征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科伦(A.Gerschenkron)认为,后发展国家在经济上最大挑战是资本积累问题,企业很难完成大规模的资本积累,因此,强有力的国家组织具有突出作用。在经济上,国家完成积累和有效控制和协作的需要。(三)后发展国家的政治特征享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认为,与早发展国家的稳定和有效的政治系统相比,后发展国家普遍存在着政治不稳定的问题。一是社会发展的过快和政治制度的滞后的矛盾;二是新的社会集团形成;三是广泛的政治动员和参与。由此强有力、高度有效的中央政权解决这一问题。

(四)对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的解释1.社会趋同论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理论,认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是扶持和学习的双向过程;问题是:过度强调了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性,但忽视了文化的作用。历史的终结

美国弗朗西斯·福山1989年在《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历史的终结》,1992年出版《历史的终结》一书。福山把苏联解体看作是西方自由民主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的胜利,这一制度将一统天下,再也不会有诸如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等不同思想意识形态的生死斗争。人类未来面临的挑战将是经济、技术和环境问题。自由的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后一种社会形态,历史宣告终结(福山,1998)。

2、依附理论以对拉美国家的研究为主。弗兰克、普雷维什等认为,发达与不发展不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而是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相互关联的结果。发达国家正是以发展中国家的“不发展”为代价。阿根廷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认为,世界是一个经济体,以东亚模式、南美模式进行分析,继承了马克思和列宁的观点。最不发达和最为封建的地方,往往是与宗主国有过最为密切联系的地方。“核心-边缘”是一对概念,是“宗主-卫星”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核心国家通过不公正的贸易条件剥削边缘国家,导致了后果的不发达。多斯桑托斯认为依附有三个历史阶段:一是“殖民依附”,通过殖民,对殖民地的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控制,用掠夺式的贸易直接榨取殖民地的国家利益。二是“金融-工业依附”;投资。三是“技术-工业依附”;专利。卡多佐、伊文斯等认为,当国家、外资和本国资本相结合时,有可能发展起来,但是这是“依附性的发展”。依附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第一,不应单独分析一个社会的发展,应从世界系统中考察;第二,外来因素对社会发展影响很重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同一时空的,一方处于中心地位,一方处于边缘地位。发达国家的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发达国家的发达是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根源。

3.世界体系理论美国学者沃勒斯坦:(1)世界是一个经济体,是全球分工;(2)各国因经济位置不同而处于中心.半边缘、边缘位置。(3)发展就是通过结构位置的流动改变与中心的关系。

4、转型理论基于对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研究,这些国家被称为转型国家,是共产主义文明的转型,这个文明的特点、运作逻辑引发了全世界社会学界的关注。强调国家的作用。《无须资本家打造资本主义》反思现代化理论由发达国家的学者来论述和想象——西方从古希腊、罗马文明开始,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和现代民主,形成经济发达、政治民主、社会自由的社会。与此相对应的是东方,是经济欠发达,政治集权和社会家族化的社会。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称“脱亚”转向“西洋文明”。魏特夫(K.A.Wittfogel)认为,东方社会不同于西方,是“治水社会”,由于农业社会为了解决干旱问题需要有相互协作的浇灌系统,这样的系统需要纪律、从属关系和强有力的领导,从而形成了政治权力控制的庞大社会组织网,是“东方专制主义”的历史根源。魏特夫,1989/1957《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萨义德的《东方学》(1999/1978),通过知识关系揭示权力关系的方法,分析了几百年来西方的学者是如何建构和想象了“东方”,并形成了话语霸权。由此引发了“后殖民主义的文化研究”。“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的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有关注“亚洲价值”学说出现。“新儒家”余英时《中国近代宗教伦理与商业精神》(1987),台北:联经出版社。认为儒家文化中的俭勤是种工具理性,是明朝中叶后商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二、中国的现代化(一)历史过程罗荣渠的分析中国的现代化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有四个发展阶段。一是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从洋务运动经维新变法到立宪运动。半个世纪。探索资本主义,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时期。二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中国内忧外患,国家的实效统治断裂,现代化处于自发的游离状态,在世界体系中处于半边缘。三是1949-79年;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经济体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四是1979年至今,进入“起飞阶段”。其特点是:“后发外生型”国家在社会过程中起作用最大、对社会过程控制程度最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二)西方学者对中国“现代”社会的认识1。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冲击-反应”模式。不否认中国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但认为中国缺乏内发的资本主义发展动力。面对西方社会的入侵,回应挑战成为19世纪以来的发展动力。2。列文森(JosephR.Levenson)的“传统-现代”模式,儒教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成为“睡狮”,后被西方猛击后苏醒,走向现代。3。佩克(JamesPeck)的帝国主义模式,帝国主义造成中国社会的瓦解,中国社会最终没有能够生产出适应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中国人的“中国中心观”。柯文(PaulCohn)1984《在中国发现历史》,提出了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历史观,从中国人角度再现历史(三)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认识。1。从天朝帝国的文明-国家到民族-国家民族主义兴起——重塑“现象的共同体”。政治衰败——国家政权的“内卷化”involution(杜赞奇,2004)《文化权力与国家》——固化模式的再生产。2。双轨政治的终结和社会解体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用“双轨政治”来描述中国政治基本特征,“由上而下的皇权和自下而上的绅权构成”,1905年废除科举,绅权基础被破坏。从“保护型经纪人”转为“赢得型国家经纪人”(杜赞奇)。引发总体性危机和社会解体。3。经济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城市/乡村;现代工业/传统农业;沿海/内陆的乡土经济被破坏。费孝通等人认为“走发展乡村工业化道路是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和复兴中国经济的根本道路。如抗战前的“高阳模式”(传统织布业)。4。文化认同危机与重建是坚持中国文化本位,还是全盘西化?坚持作为普遍理性的科学?还是自主性的文化价值?(三)现代转型新中国对危机的应对1。土地改革的政治运动,动员了农村广大的人力和特力,政权得以稳定。2。民族主义的赢得人心,抗日。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工业化和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作用1、再分配的经济体制和对资源的高度垄断。计划经济是一种再分配经济的形式。2、资源高度垄断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3、社会的动员方式:单位制下的总体性控制,被孙立平等称为“总体性社会”——国家力量渗透基层社会生活,破坏了社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抵制了社会分化。《现代化与社会转型》(2005)总体性之一:单位的制度化总体性之二:人民公社

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国家主导型的,即“没有自下而上的静悄悄的革命”,而是国家推动变革、并在塑造市场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占据主导地位的群体将会对社会转型过程的方式、方向和结果保持强大的控制力。

比较研究研究King&Szelenyi2004指出中国与俄罗斯不同,俄罗斯是自上建立资本主义,是跨国公司在私有化过程扮演重要角色。而中国是自下建立资本主义。Nee认为,这是路径依赖的,前存的制度框架形塑了社会变迁的轨迹。路径依赖是嵌入制度安排的长期趋势中。如果说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是由传统和现代的二元构成的,转型国家的二元结构则是由两种现代性构成的,即共产主义的现代性与资本主义的现代性。转型国家从再分配体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形成了新的社会再分配、社会不平等或社会分层的机制。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是不平等的主要源泉,而福利国家的再分配干预具有一种抵消这种不平等的作用;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则是一种完全相反的情形,再分配制造不平等(如单位制),市场则起一种抵消的作用。中国的改革过程,人们一般称之为“渐进式改革”。与苏东国家激进式的“休克疗法”改革形成对照。连续的意识形态和精英再生产。参考文献陈光兴主编,2000,《发现政治社会:现代性、国家暴力与殖民民主》,台湾:巨流图书公司。

弗兰西斯·福山,1998,《历史的终结》,黄胜强、许铭原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孙立平,2004,《转型与断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立平,2003年,《断裂----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断裂社会”的理论2004年,《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