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DRI重庆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三峡库区环境治理搬迁项目初步设计PAGE204重庆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000t/a新工艺草甘膦项目初步设计1总论1.1筹建概况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企业性质(1)项目名称:农药搬迁结合产品结构调整项目·20000t/a新工艺草甘膦项目(2)主办单位名称:重庆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3)企业性质:国有独资(4)法人代表:陈森林1.1.2建设背景重庆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农化集团)始建于1952年,是中国西部唯一的大型农药生产企业和出口基地。公司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镇经济桥30号,占地面积19.55万平方米,职工760人,农药总产值11530万元。农化集团主要生产“丰产牌”农药系列产品。农药乐果原粉曾两获国家银质奖,40%乐果乳油、40%氧乐果乳没油等均为原化工部优质产品。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欧洲、非洲、中东、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家有着50多年发展历史的化工企业,农化集团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遵循“科学管理、持续改进,质量第一,用户满意”的质量方针,注重内部基础管理,通过了ISO9001(2000版)质量体系认证。多年来,农化集团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一直致力于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统一。围绕做活、做大、做优、做强和消除污染的企业发展战略,农化集团将通过搬迁和环保治理,建成品种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农药生产装置,中远期计划将公司建成资源节约型、环保友好型、经济效益型企业,使其成为行业领先、西部最大的农药生产和出口基地。由于历史原因,工厂原有厂址所处位置在重庆市主城区人口密集区内,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划;企业排污口至嘉陵江与长江会合口27公里内,有四个城市生活饮用水取水口,废水排放对下游饮用水源构成威胁,不符合重庆市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地理位置不合理。厂区布局不合理,产品结构及其工艺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生产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近十年来,农化集团积极致力于环保治理,相继投入了2400多万元,建成了12套废气、中间体废水回收处理设施和末端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同时与清华大学、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联合攻关,在废水残留的农药中间体萃取回收利用、末端废水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尽管农化集团对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进行了积极治理,并通过产品结构的逐步调整,萎缩了部分原药的生产,削减了污染物排放量,环境污染得到了一定控制。但由于受现有厂址和工艺设备的限制,尚不能完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的指标,存在对主城区周边环境和对三峡库区水污染隐患。2001年,农化集团农药搬迁被列入国务院《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2001年~2010年)》中重庆的六个拟建项目之一,同时也被重庆市政府纳入2008年前迁出主城区的环保拟建项目。三峡库区蓄水以来,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和敏感,为了服从库区水污染防治大局,摆脱工厂被人口稠密区包围的困境,农化集团依据国务院国函(2001)147号《国务院关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批复》提出本项目。对此,重庆市经委、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和农化集团,按照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国家对农药原药生产企业建设的有关规定,组织环保专家对重庆市长寿区、垫江县、丰都县、石柱县、潼南县及涪陵区进行了考察,先后对选址石柱县、潼南县、涪陵区和园区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结合重庆市总体规划、库区水环境容量(废水排放途径)、风险防范、危化品原料供应及运输成本等综合因素,在国家环保总局和重庆市政府以及环保局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指导下,企业最终将厂址定在重庆(长寿)化工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批复。农化集团决定在搬迁中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通过充分调研、论证,决定引入优质除草剂草甘膦生产线。草甘膦(Glyphosate)作为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其在植物体内优良的传导性能可以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不仅防治一年生杂草,而且还能防治多年生杂草,广泛用于农业、林业、果园、茶园、橡胶园、牧场更新、铁路、机场等非耕地及免耕田除草;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使之对哺乳动物、蜂、鸟、鱼、蚕毒性很低,不易被土壤淋溶,其降解产物还是植物的营养成分。草甘膦作为一个难得的、优秀的除草剂品种,目前已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登记和大量使用。近年来,草甘膦一直占据世界农药销售额首位。2006年全球草甘膦用量为66万吨,销售额为33.16亿美元。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球草甘膦的需求将达到100万吨,制剂销售额将达到70亿美元。从我国农药产品结构来看,目前在农药总产量中杀虫剂约占50%,杀菌剂占10%,除草剂约占26%,产品结构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及出口的需要。要实现农药结构调整及扩大出口,还需大力发展除草剂,其中主力除草剂品种就是草甘膦。草甘膦已成为我国农药出口量最大的品种,出口金额占到除草剂出口总金额的70%。2006年草甘膦出口量已达15万吨(折百),其价格仍然在不断上涨。草甘膦生产主要有烷基酯法和亚氨基二乙腈两种工艺路线,目前国内草甘膦生产方法主要采用烷基酯法。但由于该法生产草甘膦原药时,其母液成分复杂、难于处理,不符合国际环保标准,因此产品出口受到发达国家技术壁垒限制。同时该法生产中副产物氯甲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回收生产有机硅产品的装置投资较大,制约了该工艺草甘膦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亚氨基二乙酸法是以亚氨基二乙腈为主要原料,经碱解、酸化后与三氯化磷合成双甘膦进而合成草甘膦。国外农药公司主要采用亚氨基二乙酸合成双甘膦,该法合成草甘膦可实现连续化、规模化生产,单条生产线的能力可达1~2万吨/年,且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生产过程中三废少、投资省、适合大装置、高效率生产,产品竞争力强。尤其在重庆地区,目前已有利用天然气为原料通过合成氢氰酸,再合成年产10万吨以上亚氨基二乙腈的生产装置;而另一主要原材料黄磷就出产在附近的云、贵、川等省,所以更具有原料易得、成本稳定的优势。该项目技术来源于四川贝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联合四川省天然气化工研究院经多年潜心研究,开发出了由亚氨基二乙腈直接合成双甘膦,由双甘膦经氧化合成草甘膦的新工艺,开辟了我国草甘膦合成工艺的新途径,先后获得了四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四川贝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其双流生产基地已建成了年产2000吨亚氨基二乙腈法生产草甘膦原药的工业化装置,该装置两年多来工艺运行稳定,产品收率和质量达到了预期目标。产品投放市场后反馈信息表明,新工艺草甘膦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分析和各方面充分的准备,农化集团拟在园区新建2万t/a草甘膦生产装置。本工程的建设内容为:(1)建设2万t/a草甘膦原药生产装置;(2)建设草甘膦制剂生产线;1.2设计依据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渝(市)环准[2008]25号;(2)三峡库区环境治理农药搬迁结合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渝化预评价审字[2007]038号;(3)重庆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备案项目编码:308115C261311176;(4)重庆市长寿区建设委员会重规选长字【2006】130号《关于三峡库区环境治理农药搬迁结合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工程的选址意见通知书》;(5)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浓度规定:HG/T20688-2000;(6)重庆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重庆化工设计研究院编制“农药搬迁结合产品结构调整项目”设计合同:合同号20070281.3设计指导思想(1)认真执行国家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针政策,使设计作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约能源,清洁生产;(2)作到贮罐、塔器等大型设备露天化,设备国产化,原料、产品运输社会化;(3)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安全和工业卫生法规,加强综合利用,减少三废排放,完善三废处理设施,控制对环境的污染,做到环境措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1.4设计范围本项目设计范围包括界区内达到设计规模的三氯化磷车间,双甘膦车间,草甘膦车间,干燥车间,母液处理车间,水剂车间、废水处理车间,双氧水罐区,草甘膦分析办公楼。草甘膦项目所需公用工程,已在农药搬迁结合产品结构调整项目中统一设计完毕,正在建设中。1.5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5.1设计生产能力草甘膦(折百):20000t/a1.5.2产品品种、规格、数量表1-1序号项目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一主产品1草甘膦(10%)t/a30000商品量2草甘膦(95%)t/a14000商品量3双甘膦(98%)t/a5000商品量二副产品1氯化钠t/a216606合计t/a=SUM(ABOVE)706601.6产品的质量指标表1-2草甘膦原药质量标准(GB12686-1990)指标名称指标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草甘膦含量≥95.093.090.0干燥减量≤1.01.02.0水不溶物≤0.20.30.5表1-310%草甘膦水剂质量标准(HG2459-93)指标名称指标草甘膦含量,%10.0+1.0(-0.5)pH4.0~8.5稀释稳定性(20倍)合格低温稳定性合格热贮稳定性合格表1-4工业盐质量标准(GB5462-92)指标名称优级一级二级三级NaCl,%≥95.594.0092.0089.50水分,%≤3.304.206.007.45水不溶物,%≤0.200.300.400.50水溶性杂质,%≤1.001.501.702.601.7原材料规格、耗量及来源1.7.1主要原材料规格及耗量本项目每年所需的原材料及规格见下表表1-5草甘膦所消耗的原材料及规格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单耗t/t年耗量备注1黄磷99.5t0.26745438?2液氯99.5t0.9198183963亚氨基二乙腈95t0.7740154804液碱41t2.1550431005盐酸25t1.7560351206甲醛37t0.7540150807双氧水27.5t1.9160383208氧化剂98t0.00901809还原剂980.042084010液氨99t0.02905581合计=SUM(ABOVE)1725351.7.1原材料来源(1)亚氨基二乙腈重庆紫光化工有限公司建有国内最大的亚氨基二乙腈生产装置,价格稳定,运距较短,可保证供应。(2)黄磷所需黄磷主要来自磷矿资源丰富的云南、贵州和四川省,产地距本项目所在地较近,运输成本低,对于产品生产具有资源优势。(3)液氯、烧碱距项目所在地100公里内有多家大型氯碱厂,原料供应充足。(4)甲醛在项目所在地附近建有生产甲醛的大规模装置,运距很短、成本低。(5)双氧水在项目所在地附近建有生产双氧水的大规模装置,运距很短、成本低。1.8生产方法及总流程1.8.1以亚氨基二乙腈为原料,经水解、缩合、氧化、还原得到草甘膦。1.8.2(1)原料贮运草甘膦生产所用原料中,易燃、易爆、有毒的物料较多,设计中根据原料的物性、运输距离及有关安全规范设置仓库或堆场。(2)生产车间:用黄磷和氯气在三氯化磷车间生产出三氯化磷,用泵输送至双甘膦车间与碱解亚氨基二乙腈后的产物进行缩合反应,制得双甘膦,在草甘膦车间用双氧水氧化双甘膦后,再还原结晶、离心得到湿的草甘膦,送干燥车间干燥得到草甘膦产品,生产母液送母液浓缩车间浓缩,得到10%草甘膦水剂,由泵送至水剂车间灌装后入库。(3)成品库:贮存各生产车间的产品,向外发出合格成品。(4)废水处理站:收集草甘膦装置各生产车间的废水,分别归类,根据不同的性质,采取不同手段,将废水处理达到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纳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1.9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1.9.1动力消耗量及来源表1-6动力消耗量表序号项目规格单位单耗(吨产品)年耗备注1电380/220VkWh1368273600002水工业用水m329.35860003蒸汽0.6~0.8MPat4800004冷冻-5~-15KMJ6.01200001.9.2水、电、汽、气供应本项目用水、电、汽、气均由园区供应,所需供水量为135.3t/h,用电负荷为3269kVA,最大蒸汽用量为38t/h,园区已将水、电、汽接口设在厂界。1.9.4储运设施本项目所需原料及产品储运设施,已在农药搬迁结合产品结构调整项目中统一设计,正在建设中。1.9.5维修设施本项目1.10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1.10.1建厂后环境质量预评价(1)环境空气由于工业废气采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后,正常工况下有组织排放的SO2、TSP各气象条件下小时平均影响浓度、日均影响浓度、关心点年日均浓度均能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无组织排放达标Cl2、SO2、NOX、TSP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评价标准的18.2%、7.0%、5.85%、1.38%、7.93%和0.63%。,未超过环境标准。(2)水环境由于生产废水采取了有效的处理后,排放废水满足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纳标准,经园区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后达标排放,园区污水处理厂也已完成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水污染物对其下游的水体影响较小,长江水环境可接受,三峡成库后有足够的环境承载力承纳本园区达标排放的水污染负荷。(3)声环境本项目建成营运后,且主要噪声设备按预定降噪85dB(A)后,厂界噪声达到国标的要求,且与本底值叠加后,各预测点昼、夜间噪声均不超标。其噪声值基本符合“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93)3类。1.10.2“三废”的治理和防护措施(1)废气治理措施本项目的工艺废气主要是化学反应中产生的HCl、NH3、甲醛,对HCl、NH3和甲醛全部进行资源回收再套用。(2)水污染防治措施有机磷废水治理多采用SBR生化处理。目前SBR工艺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国内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特别是农化集团花巨资从贝尔公司引进技术的同时引进了草甘膦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经贝尔公司多年运行,在废水治理中培养适应处理有机磷优势菌种方面取得重大成绩,证明采用SBR工艺进行生化处理是可行的。合同约定该废水达到三级排放标准,同时达到园区接纳污水要求,通过园区污水管网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二级处理,其COD/BOD<3,不会影响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3)固体废物处置废催化剂、废包装物、废水处理站污泥送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服务中心。磷渣由原料厂家回收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4)噪声治理措施本装置噪声主要来源于空压机、各种风机和各类机械泵,在设备选型方面,尽可能选用制造1.10.3“三废”治理方案的可靠性上述防治措施,经贝尔公司和农药系统先进生产企业多年实践验证,技术先进、成熟、实用、可行、可靠。1.11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工厂是一个精细化工生产厂,原料物态、产品较多,基本上是间歇操作,由于要经常变换品种,只能根据具体操作过程,在部分单元实现自动控制和机械化。原料装卸和产品贮运,均采用汽车、叉车等,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1.12劳动安全卫生1.12.1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1)甲醛能对粘膜及肺部严重损伤。(2)黄磷属剧毒,自燃,引起燃烧或爆炸。(3)液氯属高毒,刺激眼睛或皮肤,。(4)双氧水属一级无机酸性腐蚀物品,遇光、热、重金属及不纯物品会引起分解,同时放出热量和氧。(5)泄漏危害:草甘膦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毒、易燃、腐蚀性物质,泄漏会造成污染,人体接触会造成伤害,液体物料泄漏渗入地下,会污染地下水源。(6)噪声危害:本项目噪声的主要污染源有空压机、真空泵等,其过大的噪声会对人体听觉造成伤害。1.12.2主要防范措施(1)工程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标准、规范和规定(2)在总图布置时,将草甘膦生产装置布置在农药生产区内,建筑物的安全距离、采光通风、日晒等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工业采光设计标准等规定进行设计,并尽量减少生产车间对行政生活区的影响。(3)在贮槽上设溢流管防止有毒料液外溢,若料液外溢时及时清理冲洗。排气管不同物料分别收集,分别处理。(4)压力设备设计严格执行压力容器设计规定,并按规定设置安全阀,以防止超压后的危害;(5)选择良好的设备、阀门和管件,防止操作中的跑、冒、滴、漏,保持空气清洁,保证长周期安全运行。选择合适的设备和管道密封型式及密封材质,避免泄露事故发生;(7)生产现场设置事故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转动设备外露转动部分设防护罩加以保护;(8)装置区内有发生坠落危险的操作岗位按规定设置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平台和围栏等附属设施;(9)凡容易发生事故或危及生命安全的场所和设备,以及需要提醒操作人员注意的地点,均按标准设置各种安全标志;(10)凡需要迅速发现并引起注意以防发生事故的场所、部位均按标准涂警示色;(12)操作人员必须避免与毒物直接接触。必须接触时,应穿戴防护服、防护靴、防护手套及围身。(13)当农药物料进入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冲洗,再用氯霉素眼药水(溅入碱性液时)或磺胺醋酰眼药水(溅入酸性液时)滴眼,并用抗菌素眼膏,每日三次。严重时立即就医。各操作点就近装设方便的冲洗池或洗眼器。当皮肤擦伤时必须用水彻底清洗,并贴上防护胶布,以防止伤口接触毒物。(14)建立应急防备系统。建立人员疏散及急救指挥系统,一旦事故发生,使人员的健康损失减至最小。同时应加强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的培训并配备相关急救设备(如防毒面罩等)。1.13消防1.13.1主要危险品和危险区域由于生产中使用了双氧水、甲醛、黄磷、氯气等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工原料,根据物料的物性参数,确定生产车间、辅助用房的火灾危险类别。1.13.2主要消防措施(1)厂房设通风设施,设备和管道绝热层采用不可燃保温材料。危险释放源远离变配电室布置,保持足够的安全间距。(2)总图布置时严格按照防火规范要求,保证建构筑物之间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厂房四周设有供运输和消防使用的混凝土环行通道,完全能满足消防的需要。(3)各生产厂房均采用敞开式框架、排架结构,有利于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各建筑物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安全出口,以便发生火灾时人员能迅速撤离现场。(4)各建构筑物设防雷接地装置。涉及甲、乙类介质的化工设备及进出化工设备的工艺管道就近与接地装置连接。管道的末端及干管每隔50米(5)设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池。(6)各车间设室内消火栓。(7)电气装置室和各车间、办公楼等建筑设灭火器。1.14厂址概况1.14.1厂区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状况拟建项目位于长寿化工园区内,北距渝长高速公路约1000m,东北邻建滔天然气化工(重庆)有限公司在建45万t/a甲醇生产装置区,南侧是园区大片集中绿化地,西侧是规划的园区工业用地。拟建项目距长寿火车站约2km,距化工园区规划的冯家湾码头约4km,距规划的化工原料罐装区约3km,距化工园区火车南站(川维厂火车站,作为园区危险化学品专用火车站)约2.75km,水陆交通十分方便。距最近的居民区(长寿区晏家街道办事处的居民区)约3.5km,距长寿区城区凤城镇约9km,距长江约3.7km。1.14.2全厂用地面积征地面积283.23亩,全厂用地面积244.46亩,其中草甘膦用地约47.99亩。由园区完成拆迁、安置和场地平整工作。1.15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和气象资料本工程所在地重庆(长寿)化工园区为构造剥蚀红层丘陵地貌,沿长江边为河谷地貌,地形坡度角5~35°。构造上位于长寿复向斜西翼,区内无断层,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人工填土、冲洪积砂土、卵硕石土、粉土,基岩为中侏罗统砂、泥岩。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为低丘陵地,已由重庆(长寿)化工园区统一规划,并“七通一平”,地质构造稳定,基本满足拟建项目的建设。长寿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冬暖春早,无霜期长,降水充沛,云雾多,日照少,风速小等特点。根据长寿区气象站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7.5℃,极端最高气温40.5℃,极端最低气温-2.3℃,年均相对湿度80%,年均降雨量1138.3mm,年均总云量8成以上日数223天,年均雾日数54天,年均日照时数1215.0时,多年平均气压969hpa,离地面10m处风压值35kg/m2,离地面20m处风压值45kg/m2,年均风速1.7m/s,最大风速15m/s,主导风向为NNE1.16管理体制及定员1.16.1管理体制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的原则是:确保生产的安全、正常和高效的进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层次和非生产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力求做到劳逸结合。生产装置运行时间按7200小时/年计,连续生产岗位按四班三运转配备,管理人员和辅助生产人员按日班配备,装卸等劳动强度大的岗位不设固定工人,雇用临时工。1.16.2本项目定员根据项目生产能力,生产班制及岗位定员测算,农化集团将新增定员400人,详见定员表表1-7。表1-7生产定员表机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员工小计草甘膦装置办公室5510三氯化磷工段28082双甘膦合成工段3100103草甘膦合成工段3100103干燥工段11617母液浓缩工段18485合计155380=SUM(ABOVE)4001.16.3人员来源和培训(1)人员来源农化集团具有几十年农药生产历史,拥有一批水平较高的专门从事农药生产及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的技术操作工人。因此,企业搬迁后,所需的管理人员主要将从老厂内选配,操作工人大部分亦从老厂内选用,其余按有关规定向社会择优录取。(2)人员培训原有技术及操作工人只熟悉传统农药生产工艺,此次搬迁引进的草甘膦产品,采用了多项新工艺新技术,应该对其进行新技术、技能培训。对新招人员组织系统学习农药生产理论和安全知识,考试合格后再由老工人现场传、帮、带,待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均符合要求方可上岗操作。1.17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23606.64万元,销售收入34456.62万元,年利润总额(平均)3745.12万元,年利税总额(平均)4236.32万元。表1-7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一设计规模1草甘膦(折百)t/a20000产品方案1草甘膦(10%)t/a300002草甘膦(95%)t/a140003双甘膦(98%)t/a5000副产品1氯化钠t/a21660二年操作日h/a7200三主要原辅材料消耗1黄磷98t/a54382液氯99.5t/a183963亚氨基二乙腈95t/a154804液碱41t/a431005盐酸25t/a351206甲醛37t/a150807双氧水27.5%t/a383208包材t/a5000四动力消耗1一次水t/d19532循环水t/d9.6×1043电kWh/a2.7×1074蒸汽t/h15最大38t/h五“三废”排放量1废气t/a2.029×104达标2废水m3/a1.68×1053废渣t/a752六厂区用地面积(全部)m2162970244.46亩七总建筑面积(草甘膦)m218757八征地面积(全部)m2188820283.23亩九设备台数台1014十能耗指标MJ/t36840.4十一总定员人400十二项目总投资万元23606.64十三建设投资指标万元/吨1.18十四销售收入万元/年122500十五年利润总额(平均)万元/年18334.81十六年利税总额(平均)万元/年20149.51十七产品单位成本元/吨51175十八产品年总成本万元/年102350.5十九投资回收期年3.29税后二十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53税前二十一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51税后二十二全部投资净现值万元56279.70税后二十三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71二十四自有资金净现值万元61669.87二十五投资利润率%42二十六投资利税率%461.18存在问题及解决意见由于企业职工只熟悉传统生产工艺,此次建设草甘膦装置采用了多项新工艺新技术,建议企业在搬迁的同时,强化企业管理,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使新装置能稳定、高效运行。2技术经济2.1技术经济说明草甘膦装置本身总投资,由于其公用工程部分,在老产品设计的时候已经一并考虑了,因此进行本项目的经济评价时,为了更真实地反映项目的经济效益,草甘膦需要分摊的公用工程费用在经济评价计算时,加入到项目的总投资中,新的总投资(43898.88万元)仅用于本章的经济评价。2.2财务评价依据(1)国石化规发(2000)412号《化工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参数》;(2)财政部《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3)财政部[92]财工字第574号《工业会计财务制度》。(4)国家有关税收等文件及规定。(5)本工程项目有关的基础资料、合同及协议。2.3资金筹措固定资产投资(18253.64万元)中,向银行贷款10000万元,借款利息7.83%,其余8253.64万元由企业自筹(由现在生产经营性国有土地部分土地出让金解决)。全额流动资金17843.08万元的70%即12490.08万元通过银行借款解决,30%的铺底流动资金5353.00万元由企业自行解决。2.4财务评价基础数据及取值说明(1)本项目生产期为10年,建设期1年。生产期第一年达到设计能力的80%,第二年达到设计能力的100%。工程寿命为11年。(2)装置总定员为400人。(3)人均工资为41000元/人·年,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4)固定资产原值为24311.08万元,采用直线折旧法,折旧年限10年,残值率3%,则年折旧2437.66万元,残值为835.16万元。(5)无形资产为1624.00万元,按10年摊销,年摊销162.40万元。其他资产为120万元,按5年摊销,年摊销24.00万元。(6)装置修理费取固定资产(扣除建设期利息)的3%。(7)其他制造费用取固定资产(扣除建设期利息)的3%。(8)其他管理费用取工资的150%。(9)销售费用取销售收入的4%。(10)财务费用:生产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均计入财务费用,进入当年的总成本。(11)原材料价格按市场计价。(12)税金企业应缴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费附加、教育费附加,增值税税率为17%,其余税种分别按增值税税额的5%、3%缴纳,所得税按利润总额的15%提取。2.5主要经济数据表2-1主要经济数据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生产规模主产品95%的草甘膦原粉t/a1400098%双甘膦t/a500010%草甘膦水剂t/a30000附产品氯化钠t/a216602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8253.643流动资金万元17843.08全额4年均总成本费用万元102350.505年均经营成本万元98833.846年均销售收入万元122500.007全投资内部收益率%53.32税前%51.05税后2.6表格(1)总成本费用估算表。(2)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4)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5)借款偿还计划表。PAGE104CCDRI重庆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三峡库区环境治理搬迁项目初步设计PAGE2043总图运输3.1说明书3.1.1设计依据3.1.1.1设计基础资料本项目拟建厂址位于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内。长寿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热量丰富、降雨充沛、初夏多雨、盛夏炎热、常伏旱、秋多连绵阴雨、无霜期长、温差大、多雾少日照的特点,绝大部分热带作物均可以生长。相对湿度79%,年均暴雨日27天,年均雾日数57天,年均日照时数1245.1小时,年平均风速1.5m/s,全年主导风向NNE风。化工园区年平均气温17.5~18.5℃,本项目厂址内地下水位较深,全年降水量1226mm。每年6月下旬至8月下旬干旱少雨,10月至次年3月上旬有雾的时间占50%以上。全年最高气温42℃,时间5~7天,发生在7月底、8月初,最低温度-2~8级风10年有一、二次,10级风或以上30~50年可能会发生一次。无风的时间全年有1/3,春秋两季常有霉雨,时间最长可达30多天,而且很潮湿。长江横贯长寿区,由西北面扇沱乡入境,至南面黄草峡出境,流长20.9公里,并于境内12条小溪沟构成灌溉网。长江寸滩站资料表明:长寿县境内历年长江最高洪水位197.16米,已建的三峡工程的常年蓄水位为175米,低于现有最高洪水位,城市区境内长江平均含沙量为806g/m3,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11400m3化工园区北面有长江支流羊滩河(又名晏家河),绕园区西北面流入长江,河流长21.8公里,流域面积81.6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16.33公顷,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m3(1)气温年平均气温17.5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温.2.3最热月月平均气温28最冷月月平均气温5.1(2)湿度最小相对湿度10.0%(3)气压:年平均气压96.6KPa年极端最高气压96.9KPa年极端最低气压96.5KPa(4)风速:年平均风速2.0m/s最大风速22.3m/s(离地面设计风压333Pa(离地面10米441Pa(离地面20常年主导风向北北东常年次导风向西南风(风频:21)(5)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11年最大降雨量1490.8mm日最大降雨量25小时最大降雨量63.0mm分钟最大降雨量25.2mm(6)雷电:年雷电目数44天(7)无霜:无霜期331天(8)长江水位:长江最高水温28.6长江最高洪水183.25m(绝对标高)长江最低洪水144.5m(绝对标高)(9)基本地震烈度:6度(10)设计座标系长寿城市座标系设计高程黄海高程3.1.2主体生产装置、辅助生产装置、储运设施、公用工程、环保工程(污水治理除外)、行政生活设施等建构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厂内外道路的连接,物料进出及人员进出的设置,以及厂区绿化。3.1.3厂址概况(1)厂址位置本项目拟建厂址位于重庆(长寿)化工园区。重庆(长寿)化工园区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市级工业园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长寿区,规划控制面积28.3平方公里。园区主要发展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石油裂解等产业。园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网络、丰富的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配套设施,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至2020年,园区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综合性化工基地、新能源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园。(2)交通运输重庆(长寿)化工园区位于重庆市东郊长寿区境内,距重庆主城区50km(高速路),距重庆江北机场50km(高速路)。区内有渝(重庆)怀(湖南怀化)铁路长寿客货及编组站、化工园区铁路专线、化学品铁路专用线;区内万吨级深水良港年吞吐量为1000万吨,拥有7个码头、20个泊位;园区地处渝长、长涪、渝万三条高速公路交汇处,连接华东、华南地区,区内54m宽主干道和25项目建设地周边有丰富的液氨、液碱、甲醛、天然气、硫酸等原材料资源,水、电、汽等公用工程配套齐全,道路、污水处理、消防等公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良好。因此,重庆(长寿)化工园区是理想的项目所在地。(3)厂区地形地貌项目建设地已由园区平场完毕,地势平坦开阔,厂区四周的公路及挡土墙已经建成,水、电等施工条件具备。土壤一般属于新积土,整个场地有相当一部分回填区。(4)厂区面积厂区征地面积:188820平方米(283.23亩),新建厂区总用地面积:162970平方米(244.46亩),草甘膦装置建设用地面积:31998平方米(47.99亩),3.1.4总平面布置(1)总平面布置的原则a遵循现行国家有关总图运输的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b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流程合理,使各生产环节紧密衔接,并便于生产管理。c通道间距能满足运输和管线布置的条件,并符合防火、抗震、安全、卫生、环保、噪声等规范要求。d各类管线布置顺而短,减少能耗损失,节省能源,节约投资。f总平面布置注意建筑形体与群体建筑的协调和统一,建筑物形体力求简洁、新颖、大方,具有时代气息,并满足化工生产的环境要求,为建设现代化企业创造文明生产的条件。g满足厂区交通运输的需要,避免人、物交叉干扰。(2)总平面布置工程拟建区域场地已经由园区平整完毕,地势较为平坦,总体为西南高东北低。主要人流入口设在场地东北角靠园区主干道化南路一路2支路一侧,从入口进入厂区是宽敞的厂前广场,拾级而上,步入公司主要行政管理大楼--综合办公楼;综合办公楼的南侧为公司职工的生活区域,生活区由餐厅组成,用高大乔木与生产区域隔离开来,以便生产管理与生活管理相不干扰,但又很方便生产、办公区的联系。生活区西侧为厂区主要生产用地,厂区中部北边及西面靠近化南路一路2支路一侧各设置一个物流出入口,方便运输车辆的进出。整个生产装置和动力车间根据工艺流程要求并结合地形布置在厂区的中部,厂区靠近化南路一路2支路一侧由西向东依次布置有机修车间、综合原料库房、水剂成品库房、固体成品库房、五金库房。厂区西南方由北向南依次布置有液体灌装车间、综合成品库房、液体原料库房、固体原料库房,库房与生产厂房毗邻,以减少运转距离,满足工艺流程需要。冷冻、空压站布置在场地东南角靠近生产区之处,以减少输送距离,减少能量的损失。消防、循环水池、事故池布置在厂区地势较低的东南部。园区35kV高压电线从厂区的东南方向送入厂区,所以总变站设置在场地东南角,1#变电站设在消防、循环水池、事故池的东南角,罐区、储磷等危险品布置在建筑物和人员较少的西南角。拟建草甘膦装置的区域位于厂区场地的中部与南部,与其它生产装置有机衔接,使整个区域生产流程浑然一体,井然有序。水剂车间北端居前,干燥车间紧随其后,草甘膦车间位居区域核心地带,两个双甘膦车间向南并列布置,与草甘膦车间互为犄角,构成新产品生产的“金三角”,母液处理车间和三氯化磷车间位于区域东西分置,构筑草甘膦装置的完美构图。厂区生产装置区域内形成消防环形通道。主要生产装置结合厂区的运输、消防、绿化等功能要求进行布置。道路采用砼路面,主干道宽8m,转弯半径为12m;次干道宽6m,转弯半径9m。主要在沿道路两侧的空地进行绿化,以行道树为点,沿道路形成线,由线连成片,成片的预留空地,绿树、绿荫、绿篱一气呵成,使新厂区内环境优美。厂前区的办公、生活区域更是绿化重点,并雕塑、小品、水池相互点缀衬托。(3)总平面布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平面布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1。表3-1总图平面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征地面积m2188820283.23亩2新建厂区总用地面积m2162970244.46亩草甘膦装置建设用地面积m23199847.99亩3草甘膦装置建构筑物占地面积m210441.364草甘膦装置建构筑物总面积m2187575草甘膦装置室外作业铺砌场地面积m216871.346草甘膦装置道路面积m210645.217草甘膦装置绿化面积m23488.018草甘膦装置建筑系数%32.639草甘膦装置容积率0.60510草甘膦装置绿地率%10.93.1.5竖向设计厂区内各建筑物室内外高差0.15~0.30m左右。排水统一设排水管排放到总排水管。厂区围墙为透空花格栅栏围墙。厂区场地已由园区进行平整。3.1.63.1.6.1运输量(1)运入原料、包材:177535吨/年(2)运出产品、副产品及包材:75660吨/年3.1.6.2运输方式运输方式采用公路运输,蒸汽由管道输送,而液体原料用槽车运输,固体原料及产品包装成袋后用货车运输。3.2图纸总平面图及总平面绿化布置图、道路交通布置图见2007028-01-ZT-01、2007028-01-ZT-02、2007028-01-ZT-03。4化工工艺及系统4.1概述4.1.1装置设计规模,装置组成与各车间名称(1)重庆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三峡库区环境治理农药搬迁结合产品结构调整项目的20000t/a新工艺草甘膦项目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见表4-1。表4-1产品规模(t/a)序号项目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形态包装备注一主产品1草甘膦(10%)t/a30000液体800g/瓶20瓶/箱2草甘膦(95%)t/a14000固体200kg/桶内塑外铁3双甘膦(98%)t/a5000固体200kg/桶内塑外铁二副产品1氯化钠t/a21660固体50kg/袋塑编代合计t/a70660(2)该项目由三氯化磷车间、双甘磷车间、草甘磷车间、水剂车间、干燥车间和母液处理车间组成。4.1.2生产方法、流程特点;4.1.2.1生产方法生产方法是以亚氨基二乙腈为原料,经水解、缩合、氧化、还原得到草甘膦。4.1.2.2流程特点4.1.3三废治理及环境保护措施与实际效果相关车间对生产中排放的气体采用了吸收,洗涤和中和等措施,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产品收率。工艺水循环使用,车间废水收集后送废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详见21章。4.1.4生产制度生产装置运行时间按7200小时/年计,连续生产岗位按四班三运转配备,管理人员和辅助生产人员按日班配备。4.2原材料、产品主要技术规格4.2.1原材料技术规格见表4-2。表4-2原材料技术规格序号名称规格(%)标准备注1黄磷≥99.5GB7816-19982液氯99.5GB/T5138-20063亚氨基二乙腈95QCZG7-20054液碱41GB209-20065盐酸25GB320-20066甲醛37GB/T9009-19987双氧水27.5GB1616-20038催化剂989还原剂9810氨水17GB538—1988液氨合计4.2.2产品技术规格产品技术规格见表4-3。表4-3产品技术规格表序号产品名称产品规格标准备注主产品1草甘膦水剂有效成份含量≥10%HG2459-932双甘膦原粉有效成份含量≥98%3草甘膦原粉有效成份含量≥95%GB12686-19904.3装置危险性物料主要物性危险性物料主要物性表4-4。CCDRI农药搬迁结合产品结构调整项目·20000t/a新工艺草甘膦项目初步设计表4-4危险性物料主要物性表序号物料名称物理特性危险性毒性储存状态存贮量(t)形态相对密度熔点(℃)沸点(℃)闪点(℃)自燃点(℃)爆炸极限(vol%)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等级①毒性危害程度分级②LD50/LC50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③毒性特征1氨气0.82-77.7-33.5/65115.7-27.4乙ⅡLC50:1390mg/m34小时(大鼠吸入)20腐蚀作用液62氯气1.47-101-34.5///乙ⅡLC50:850mg/m31小时(大鼠吸入)1(最高容许浓度)刺激作用液653三氯化磷液1.57-111.874.2////ⅢLD50:550mg/kg(大鼠经口)1强烈刺激作用液544甲醛气0.82-92-19.4-57.34307-73甲ⅢLD50:800mg/kg(大鼠经口)(最高容许浓度)强烈刺激作用液1165双氧水液1.46-2158///甲ⅣLD50:4060mg/kg(大鼠经皮)1.5强烈刺激作用液1406盐酸液1.20-114.8/纯108.6/20%////ⅢLD50:900mg/kg(兔经口)最高容许浓度刺激和腐蚀作用液(25%)3607液碱液2.21318.41390///丁///刺激和腐蚀作用液(41%)4358黄磷固1.8244.1280.5‹2330/甲ⅠLD50:3.03mg/kg(大鼠经口)0.05刺激作用固1009亚氨基二乙腈固74-76ⅢLD50:710mg/kg(大鼠经口)固206CCDRI农药搬迁结合产品结构调整项目·20000t/a新工艺草甘膦项目初步设计4.4生产流程简述4.4.1三氯化磷车间:4.4.1.1反应原理主反应6Cl2+P4=4PCl3副反应PCl3+Cl2=PCl56PCl5+P4=10PCl34.4.1.2工艺流程简述工艺流程见图2007028-08-GY-1-02。4.4.2双甘膦车间双甘膦生产工艺过程主要由亚氨基二乙腈水解、水解液中和脱杂、双甘膦合成、氨气回收和氯化氢回收等工序组成。其工艺原理和生产流程简述如下:4.4.2.1反应原理:(1)以亚氨基二乙腈为原料水解合成亚氨基二乙酸二钠盐HN(CH2CN)2+2NaOHNH(CH2COONa)2+2NH3(2)亚氨基二乙酸二钠盐酸化合成亚氨基二乙酸一钠盐CHCH2COOHHNCH2COONaNH(CH2COONa)2+HCl(3)亚氨基二乙酸一钠盐缩合反应合成双甘膦工艺CH2COOHHNCH2COONaCH2COONa+PCl3+HCHO+2H2O(HO)2P(O)CH2N(CH2COOH)2+NaCl+HCl(4)氨的吸收处理H2O+NH3NH4OH(HO)2P(O)CH2NHCH2COOH+NH3NH4OP(HO)(O)CH2NHCH2COOH4.4.2.1工艺流程简述:工艺流程见图2007028-08-GY-2(1)-04-01~10。(1)水解工序首先将定量液碱和水投入水解釜R8201A~H中,再分批加入亚氨基二乙腈,反应制得亚氨基二乙酸二钠盐溶液,真空脱氨,使溶液中亚氨基二乙酸二钠盐达到生产指标。(2)水解液中和脱杂工序将水解液放入脱杂釜R8202A~D,加盐酸调PH,并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碳,搅拌1小时脱色后,放入板框过滤器压滤除去活性碳,待活性碳达负荷量时,取出处理。滤液由泵送入二乙酸钠溶液贮罐备用。(3)双甘膦合成工序在缩合反应釜R8203A~X中计量加入上述二乙酸钠溶液,在保持温度≤70℃下慢慢加入三氯化磷,然后升温到110℃以上后加入甲醛并维持沸腾使之缩合反应合成双甘膦。反应结束后,稍加降温,趁热放入缩合中和釜R8204A~L中,加入定量的NaOH溶液,调Ph=0.5~0.8结晶后,部分放入全自动多功能二合一过滤机M8202A~G中过滤,经洗涤过滤后的过滤液送入双甘膦母液沉降池;待充分沉降后,泵入双甘膦母液暂存池待用;双甘膦固体湿料含水量较高(15~20%)送入草甘膦合成车间直接作为合成原料用。余下部分产品料放入全自动离心机M8203A~C中,洗涤、离心后,固体双甘膦湿料含水7~10%,用手推车或皮带输送设备送入干燥工序,干燥后的双甘膦产品纯度≥98%,作为商品出售。(4)氨回收采用一个水解釜配一个水环真空泵,微负压下,将氨抽入一吸收池进行第一级吸收;尾气续进石墨降膜吸收器T8201AB进行第二级吸收,制得所需氨水;最后排放尾气经填料吸收塔处理,确保排除的尾气达标。(5)HCl吸收HCl吸收装置采用一个缩合釜配一个水环真空泵,将HCl抽入一吸收池进行第一级吸收;尾气续进石墨降膜吸收器T8203AB进行第二级吸收,制得所需盐酸;最后排放尾气经填料吸收塔处理,确保排除的尾气达标。4.4.3草甘膦合成4.4.3.1反应原理H2OH2O2催化剂(HO2P(O)CH2N(CH2COOH2(HO2P(O)CH2N(O)(CH2COOH)2(HO2P(O)CH2N(O)(CH2COOH)2(HO2P(O)CH2NHCH2COOH+HCHO+CO24.4.3.2工艺流程简述工艺流程见图2007028-08-GY-3-02-01~03。(1)氧化将双甘膦、水及催化剂加入氧化釜R8301内,开动搅拌,将计量好的双氧水从V8303滴加到氧化釜R8301内,于68℃以下氧化数小时,得到双甘膦氧化液,经过滤器V8306过滤后,滤液去还原釜R8302,滤饼去固废中心处理(2)还原将过滤后的氧化液放入还原釜R8302,开动搅拌,将计量好的还原剂从计量罐V8305滴加到还原釜R8302内,控温60℃以下,反应6小时,降温结晶,然后分批放入全自动离心机M8301离心分离,滤饼去烘干车间,滤液经三级沉降池V8309充分沉降后,上层液体去母液浓缩车间;(3)尾气回收还原反应释放出的甲醛经水喷射真空泵机组进行一级吸收,再经石墨降膜吸收塔T8301吸收,尾气用引风机C8301引入尾气吸收塔T8302吸收后达标放空,吸收所得甲醛在装置内回用。4.4.4干燥车间工艺流程见图2007028-08-GY-4-02~03。双甘膦干燥与草甘膦的干燥流程相同,下面仅对草甘膦干燥过程予以叙述:含水约10%的草甘膦湿料由小型转运机卸至上料平台,再由人工将湿料卸至定量加料机(L8401)的进料斗,由定量加料机将送入的湿料经粉碎机(M8401)粉碎后再随微负压的气流进入干燥塔(T8401),在塔内与蒸汽加热器(E8401)加热后约140℃被净化后高于露点的尾气,由尾气引风机(C8401)送至湿捕集器((V8404)收尘后达标排空,水则循环使用,适时送出并补充新鲜水。4.4.5水剂车间工艺流程见图2007028-08-GY-5-02。母液处理车间送来含10%的草甘膦水剂经草甘膦水剂地池(V8502)进一步澄清,澄清后的草甘膦水剂由水剂输送泵(P8501A、B)送到草甘膦水剂高位槽(V8501A、B),包装则利用草甘膦水剂高位槽与灌装机的位差进行灌装。灌装则经过灌装、封盖、检测、喷码、旋盖、封箱、贴标和捆扎等自动流水作业一并完成。4.4.6母液浓缩车间4.4.6.1双甘膦母液浓缩工艺流程见图2007028-08-GY-6-02。从双甘膦车间来的双甘膦母液进入双甘膦母液池V8604,经泵P8604打入三效浓缩处理装置M8601进行浓缩,析出氯化钠,离心分离,制得95%的氯化钠,进库房外售;母液循环后去双甘膦车间;三效蒸发冷凝水进入三效蒸发冷凝水池V8605,经泵P8605转入废水处理站;蒸汽冷凝水进入三效加热冷凝水池V8603暂存,再经泵P8603打入软水处理装置。三效浓缩处理装置冷凝用循环水作冷却介质。4.4.6.2草甘膦母液浓缩从草甘膦来的母液进入草甘膦母液池V8601,经泵打入母液计量罐V8608AB,经计量后放入冲氨釜R8601AB,在冲氨釜内缓慢加入氨水,控制釜内温度在60℃左右,釜内进行中和反应,当PH值达到2-3时,用泵P8607AB转入冲氨储罐V8609AB暂存。再经2#冲氨输送泵P8608AB转入膜分离装置M8602进行膜分离浓缩,浓缩后淡液进入草甘膦淡液池V8602,淡液再经泵P8602打入双浓液经浓液泵P8609AB泵入冲氨调配釜,缓慢滴加氨水进行中和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在60℃4.5主要设备选择原则4.5.1三氯化磷车间本装置的主要设备有三氯化磷反应釜、三氯化磷精馏塔。根据三氯化磷日产量为80吨的产量要求及工艺要求,三氯化磷反应釜内液位保持量在2000~2500L。因此选择3000L三氯化磷反应釜4台套和DN800的三氯化磷精馏塔4套及相关配套设备,三氯化磷精馏塔采用鲍尔环填料塔。设备见设备一览表2007028-08-GY-1-12。4.5.2双甘膦车间双甘膦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主要有反应釜,储罐、换热器、泵、塔等,由于所用的部分原料具有一定的腐蚀、易燃、易爆性,因此反应釜主要采用搪瓷设备,并用夹套循环水及时移走反应热,储罐类设备根据物料性质不同,分别采用聚丙烯、碳钢或衬里设备,以适应物料对设备材质的防腐蚀、经济耐用、便于维护等要求。双甘膦生产主要设备有:水解釜、脱杂釜、缩合釜、缩合中和釜、全自动离心机和二合一过滤机。(1)水解釜根据生产规模及物料流程,选用F10000L型碳钢内衬不锈钢反应釜16台,三层桨叶式搅拌,电机功率为15kW。(2)脱杂釜脱杂釜选用K8000L型搪瓷设备8台,三层桨叶式搅拌,电机功率为11kW。(3)缩合釜缩合釜F5000L型搪瓷设备48台,三层桨叶式搅拌,电机功率为7.5kW。(4)缩合中和釜缩合中和釜选用K8000L型搪瓷设备24台,三层桨叶式搅拌,电机功率为11kW。(5)全自动离心机全自动离心机选用PAUT1250S型离心机6台,材质训碳钢衬PE,V=450L,D=1250,分离因素65%,电机转速n=980r/min,功率P=30kW。(6)二合一过滤机二合一过滤机选用MJAF127-YB7.5-4P-11.48-M5-A-180型离心机14台,材质碳钢衬PO,V=8.5m3,过滤面积F=5m2,功率P=7.5kW。设备见设备表2007028-08-GY-2(1)-03,2007028-08-GY-2(2)-03。4.5.3草甘膦车间在草甘膦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主要有反应釜,储罐、泵、塔等,由于所用原料具有一定的腐蚀、易燃、易爆性,因此反应釜主要采用搪瓷设备,并用夹套冷冻盐水及时移走反应热,储罐类设备材质主要采用聚丙烯,而泵采用氟塑料合金离心泵。(1)氧化釜和还原釜选用K5000型搪瓷设备各24台,三层桨叶式搅拌,电机功率为7.5kW。氧化和还原釜内还设置了钛盘管,以便通入冷冻盐水或循环水,及时移走反应热,控制反应温度,使反应在最佳状态进行。(2)甲醛吸收循环泵由于装置中的介质基本上为酸性,因此选用了氟塑料合金离心泵,该泵在-80℃~150℃4.5.4干燥车间干燥车间的生产能力为双甘膦5000吨/年、草甘膦14000吨/年。进该车间物料含水约12%,干燥后物料含水小于1%。干燥以生蒸汽为热源,热空气为载体的气流混合干燥。根据干燥要求分别选择成套沸腾干燥设备。设备见设备表2007028-08-GY-4-04。4.5.5水剂车间草甘膦水剂(含草甘膦原药10%)年生产能力为30000吨,设计为每天一班作业,每天灌装量约43吨。包装通常为800mL小瓶装。故选择灌装范围为700~1000mL/瓶,灌装速度为90~120瓶/min的自动灌装生产线。同时,还考虑市场的需求,选择一定量的大桶包装对设备。设备见设备表2007028-08-GY-5-04。4.5.6母液处理车间草甘膦和双甘膦的母液浓缩,因为母液中含有酸性介质,因些设备选用PP材质,母液池用砼加玻璃钢防腐,调配和冲氨釜用搪瓷设备。三效蒸发浓缩装置主要选用石墨材料。膜分离装置主要设备材料选用不锈钢和PP。(1)三效蒸发浓缩装置三效蒸发浓缩装置是双甘膦母液浓缩的主要设备,为确保浓缩效果,拟选用具有专利技术的成套设备,该成套设备已经类似工厂使用,效果良好。装置处理能力为500m3/d,装机容量为180kW。(2)膜分离装置膜分离装置是草甘膦母液浓缩的主要设备之一,为了节能,降低产品的公用工程消耗,选用膜分离设备。业主经过多次同类厂家考察,拟选用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的成套设备,可以分离高含盐草甘膦母液中的草甘膦,并使草甘膦母液中的草甘浓度≥10%,从而达到草甘磷水剂的要求。装置处理能力350m3/d,装机容量为200kW。设备见设备表2007028-08-GY-6-04。4.6原材料、动力消耗4.6.1原材料消耗原材料消耗折成草甘膦粉剂计算。本项目每年所消耗的原材料及规格见表4-5。CCDRI农药搬迁结合产品结构调整项目·20000t/a新工艺草甘膦项目初步设计表4-5草甘膦所需的原材料及规格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年耗量形态包装备注1黄磷99.5t5438固体槽车2液氯99.5t18396液体1000kg/瓶3亚氨基二乙腈95t15480固体25kg/袋4液碱41t43100液体槽车5盐酸25t35120液体槽车6甲醛37t15080液体槽车7双氧水27.5t38320液体槽车8氧化剂98t180固体25kg/袋9还原剂98840固体25kg/袋10液氨99t581液体250kg/瓶瓶11塑料瓶800g装千个3787512纸箱370X280X230千个189513内塑外钢桶200kg装个96014双层塑料袋千个437.5合计4.6.2动力消耗动力消耗折成草甘膦粉剂计算。动力消耗见表4-6。表4-6动力消耗量表序号项目规格单位单耗(吨产品)年耗备注1电380/220VkWh1368273600002水工业用水m329.35860003蒸汽0.6~0.8MPat4800004冷冻-5~-15KMJ6.01200004.7定员表根据生产能力,生产班制及岗位定员测算,20000t/a新工艺草甘膦项目将新增定员400人。定员详见表4-7。表4-7分厂定员表序号机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小计1综合办公室442生产技术部1453化验室1344副厂长225厂长116三氯化磷车间229317双甘膦车间651701818草甘膦车间6274829干燥车间2222410水剂车间2222411母液处理车间2404212合计2914=SUM(ABOVE)357=SUM(ABOVE)400各车间具体定员见下述表格。(1)三氯化磷车间定员见表4-8。表4-8三氯化磷车间定员表序号岗位名称每班定员管理人员操作班次合计备注生产工人辅助工人1通氯2482三氯化磷合成44163班长1444工段长1115车间管理人员2126小计2=SUM(ABOVE)31(2)双甘膦车间定员见表4-9。表4-9双甘膦车间定员表序号岗位名称每班定员管理人员操作班次合计备注生产工人辅助工人1水解84322脱杂44163压滤2484缩合164645中和64246离心44167班长2488工段长2129车间技术员51510车间管理人员61611小计=SUM(ABOVE)181(3)草甘膦车间定员见表4-10。表4-10草甘膦车间定员表序号岗位名称每班定员管理人员操作班次合计备注生产工人辅助工人1氧化84322还原74283离心2484班长1445工段长2126车间技术员2127车间管理人员6168小计=SUM(ABOVE)82(4)干燥车间定员见表4-11。表4-11干燥车间车间定员表序号岗位名称每班定员管理人员操作班次合计备注生产工人辅助工人1双甘膦烘干1442双甘膦包装1443双甘膦转运1114草甘膦烘干1445草甘膦包装1446草甘膦转运1117班长1448车间管理人员2129小计=SUM(ABOVE)24(5)水剂车间定员见表4-12。表4-12水剂车间车间定员表序号岗位名称每班定员管理人员操作班次合计备注生产工人辅助工人1送瓶5152送纸箱3133灌装4144瓶盖2125装箱2126转运5157班长1118车间管理人员2129小计=SUM(ABOVE)24(6)母液处理车间定员见表4-13。CCDRI农药搬迁结合产品结构调整项目·20000t/a新工艺草甘膦项目初步设计表4-13母液处理车间定员表序号工序名称每班定员管理人员操作班次合计备注生产工人辅助工人1母液池岗位1442三效浓缩岗位2483包装2484冲氨调配岗位2485膜分离岗位1446转运1447班长1446车间管理人员2125小计=SUM(ABOVE)424.8三废排放量4.8.1废气排放废气排放见表4-14表4-14草甘膦废气排放表序号废气来源废气名称组成及特性数据排放方式排放方式及去向G1双甘膦车间氨吸收尾气含氨0.19kg/h间断经排气筒达标排放G2双甘膦车间盐酸回收尾气含氯化氢0.25kg/h间断经排气筒达标排放G3草甘膦车间甲醛回收尾气含甲醛0.28kg/h间断经排气筒达标排放G4双甘膦(草甘膦)原药干燥尾气含粉0.625kg/h连续经排气筒达标排放4.8.2废水排放该项目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的废水为560.03m3/d,其中工艺废水419.03m3/d,设备及地坪冲洗水34.2m3/d,真空系统排水12m3该项目产生的综合污水CODcr1961mg/l、BOD1376mg/l、NH3-N21mg/l。总磷141mg/L左右,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的三级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废水产生和排放情况见表4-15。表4-15草甘膦废水产生和排放情况表序号污水来源排放方式主要成分水量(m3/d)1工艺废水连续NH3-N、甲醛等419.032设备及地坪冲洗水间断NH3-N等34.23真空系统排水连续HCl、NH3-N、甲醛等124化验室排水连续NH3-N等4.85生活污水连续NH3-N等576其它NH3-N等33合计=SUM(ABOVE)560.034.8.3固废排放草甘膦固废排放见表4-16表4-16草甘膦固废排放表序号固废来源固废名称排放量(吨/年)排放方式及去向1三氯化磷工段熔磷锅排净渣12黄磷厂家回收2双甘膦工段废活性炭4953去固废中心处理3草甘膦工段废催化剂400去固废中心处理4各工段废包装材料10外卖合计53754.8.4噪声草甘膦装置噪声来源及防治措施见表4-17表4-17草甘膦装置噪声来源及防治措施表序号噪声来源特征防治措施1压缩机<90dB(A)选择低噪声机组,机组出入口加消音器,采取减振措施,减少噪声影响。2各车间大功率泵<90dB(A)选用低噪声电机,采取减振措施减少噪声影响。3各车间风机<90dB(A)选用低噪声电机,采取减振措施减少噪声影响。4.9主要节能措施(1)在工艺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选用合适的溶剂便于回收利用,较传统工艺可节约能源。(2)新工艺草甘膦在生产过程中,浓缩污冷水多次套用,减少废水处理量,动力消耗相应降低。(3)生产装置按工艺流程顺序,合理布置设备,尽量缩短物料输送距离。设备布置采用横向与竖向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利用物料的位差自流,减少物料输送设备,以节省动力消耗。(4)用亚氨基二乙酸二钠直接合成双甘膦,减少了中间的分离、提浓等工艺过程,节省了搅拌、输送及循环泵动力,减少了物料蒸发用热量,循环水量同时减少。(5)新工艺草甘膦在生产过程中,以循环水作冷却介质,大量减少一次水的使用量。(6)在生产过程中所有用蒸汽间接加热的物料,其冷凝水全部予以回收利用。(7)母液浓缩采用三效蒸发,减少蒸汽的消耗量,节约了成本。(8)所有机电设备产品均选用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的节能型产品,合理配置与生产能力匹配的定型设备,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产品能耗。(9)绝热设备及管道选择性能优良的绝热材料,按照国标中的经济厚度精心设计,减少热力损失。(10)照明灯具尽量采用高光效节能灯。(11)变配电设备选用低损耗、节能型。在10kV变配电所进行无功功率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0.9以上,从而减少配电设备容量和导线截面,降低电能损耗。线路均采用铜芯线,机械强度高、阻抗小,损耗也相应减少。(12)加强能源计量,选用准确实用的计量仪表,一次水、电、蒸汽、深冷冰盐水、普冷冰盐水等均实行厂、车间、班组三级计量,以及时指导产品成本分析。(13)加强管理,防止跑、冒、滴、漏,减少物料和产品损失。综上所述,本工程设计中在节能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有效地保证能源的合理利用。5布置与配管5.1设计依据、设计范围(1)设计依据a重庆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化工设计研究院签订的“农药搬迁结合产品结构调整项目”设计合同:合同号2007028。b重庆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2)设计范围设备布置图与配管设计范围界区内包括三氯化磷车间、双甘膦车间(一)、双甘膦车间(二)、草甘膦车间、干燥车间、母液处理车间、水剂车间、草甘膦分析车间等座主体生产厂房与黄磷储藏区、液氯钢瓶库、双氧水储罐区、母液池等四套辅助设施及各主体装置与辅助设施之间的外管设计和配管。5.2采用的法规和标准、规范。(1)《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化工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设计规定》(HG/T20688-2000)(4)《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HG20546-92)(5)《化工管道设计规范》(HG20695-1987)(6)《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规定》(HG/T20549-1998)5.3工厂、装置、设备布置原则本项目所有各主体生产装置和辅助生产装置均在重庆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农药搬迁结合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划地红线场地同该公司原有老产品搬迁装置一同进行布置设计,按“四化“规定,体现了露天化、流程化、集中化、定型化原则,首先考虑生产流程最短,同时保证安全,即装置之间物料流程最短,无毒、无爆炸危险辅助装置在最小风频下风向。然后,考虑到本场地的主通道在半月形的弦上,涉及固体原材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的(主要是老产品)装置尽量布置靠近弦上的一侧,而本双甘膦项目涉及固体物料输送相对较少,主要靠远主公路一侧布置。具体每一套生产装置新老产品均是精细化工生产,草甘膦生产也不例外,每一条生产线大体由计量、反应、分离组成,原料贮槽、中间物料贮槽及及副产品回收的塔类设备集中布置在室外靠近厂房布置,而其它设备如反应釜、离心机、带搅拌的贮槽设备在厂房室内。每一装置的厂房布置原则是按流程顺序从南向北布置,这样生产装置的物流与全厂的物流基本一致,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各生产装置每个厂房多为带局部钢平台的两层厂房,在每个厂房内部,设备布置尽可能利用物料的位能由上而下,如反应釜的计量槽布置高于反应釜,而其它设备如受槽、母液槽和物料贮罐则布置在反应釜下面,从而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此外,控制室、配电室等房间尽量布置在厂房的两端,远离释放源。5.4管道输送介质及分类本项目中管道输送介质有双氧水、硫酸亚铁溶液、三氯化磷、氯气、草甘膦10%水剂、37%甲醛、40%液碱、20%盐酸、20%氨水、亚氨基二乙酸钠溶液、双甘膦母液、软化水、纯水、循环冷却水、蒸汽、蒸汽冷凝水等。根据物料性质,将整个生产过程的主体生产装置火灾危害性分别划分为:三氯化磷车间、双甘膦车间、草甘膦车间为甲类,水剂车间为丙类,干燥车间为丁类,母液处理车间为丙类,草甘磷分析车间丙类,辅助生产装置火灾危害性分别划分为:黄磷储藏区为甲类,液氯钢瓶库为乙类,双氧水储罐区为甲类。输送极度危害工艺气体管道和工艺液体管道均划分为GC1级压力管道,输送高度及中度危害工艺气体管道和工艺液体管道均划分为GC2级压力管道。输送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IEEE 8802-15-9:2024 E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specific requirements - Part 15-9: Transpor
- 电力施工承包合同(5篇)
- 口罩销售的合同(6篇)
- 房地产项目开发委托代理合同
- 文化旅游产业推广与合作经营合同
- 房产收购合作协议书
- 书面货物运输合同
- 互联网项目合作协议
-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合作开发协议
- 制式装修合同
- 中国氢内燃机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2024版)
- 开学季初三冲刺中考开学第一课为梦想加油课件
- 2025年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 学校食堂餐厅管理者食堂安全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延长石油(集团)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病原微生物安全
- 玻璃电动平移门施工方案
- 2.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第一课时)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长鑫存储校招在线测评题库
- 2023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洞察暨生态图谱报告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