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问题研究本科论文_第1页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问题研究本科论文_第2页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问题研究本科论文_第3页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问题研究本科论文_第4页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问题研究本科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xxx专业财务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二〇一四年六月十五日

HarbinGraduationThesisResearchonGovernmentProcurementSystemStudentSupervisorSpecialtySchool20毕业论文任务书姓名:xxx学院:会计学院班级:xxx专业: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题目: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问题研究立题目的和意义:立题目的: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风险管理的作用日渐突出,文章的研究目的就是推动管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和作用。立体意义:经济活动的高风险性迫使企业必须识别所面临的风险,了解了风险的特性才能在基础上制定与实施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技术。技术要求与工作计划:技术要求:1.选题适当,符合本专业的研究范畴。2.论文内容充实、论点论据充分、英文摘要准确。3.逻辑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字简练、术语规范、数学模型(案例分析)运用适当,图表形式正确。工作计划:1.指导教师做论文撰写讲解,审定题目,制订资料的收集计划。2.实习期间,指导教师通过电话、互联网与学生随时沟通,了解论文资料收集和提纲写作情况。3.返校后论文质量监控小组做开题审查。4.指导教师对论文进行审阅和修改,推荐优秀论文。5.论文质量监控小组做论文定稿的审查。6.评阅教师做论文评阅。7.学院答辩委员会组织论文答辩。时间安排:2013.11.18—12.02审定毕业论文题目,指导学生如何撰写毕业论文提纲;审定毕业论文提纲,完成开题审查与开题答辩。2014.02.24—04.30毕业实习、搜集资料、撰写毕业论文初稿。2014.05.04—05.07学生返校,向指导老师汇报毕业实习及初稿写作情况。2014.05.08—05.11论文中期检查。2014.05.12—05.27修改论文及定稿。2014.05.28—05.30上交毕业论文,最后审查论文内容与格式。2014.05.31—06.03审阅人评阅论文,学生做答辩准备。2014.06.04—06.13毕业论文答辩。指导教师要求:(签字)年月日教研室主任意见:(签字)年月日院长意见:(签字)年月日毕业论文审阅评语一、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毕业论文审阅评语二、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字:年月日毕业论文答辩评语三、答辩委员会评语:四、毕业论文成绩:专业答辩组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五、答辩委员会主任单位:(签章)答辩委员会主任职称: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年月日xxx商业大学毕业论文PAGEIII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兴产业剧增,国际化趋势加快,全球竞争日趋激烈,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及技术日益受到瞩目,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提升企业价值成为每一个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对企业来说,持续的价值创造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最重要的。此文章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和管理为主要内容。文章首先从价值创造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入手,分别分析了财务风险中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分配风险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然后最终归结到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实现价值创造,保持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文章从财务的角度出发,突破金融方面的局限,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与控制,尤其对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界定和划分,丰富了近年财务风险管理的新领域。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决定着财务风险程度的高低,是企业进行财务风险分析与评估的基础,重点分析了财务风险的衡量和管理。AbstractAlong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fastincreaseofnewindustries,obvioustrendofinternationalization,andfierceglobalcompetition,enterprisesarefacingwithadailychangingenvironmentleadinginancialriskmanagementandtherelevanttechniquesareconcernedmoreandmore.Itiscrucialforeverycompanytoavoidandhandlefinancialrisk,improveenterprisevalue.Integratingenterprisefinancialriskmanagementthoughtsintofinancialmanagement,toformfinancialriskmanagementtheoryisundoubtedlyasignificantbreakthroughfortraditionalfinancialmanagementfollowupthetrend.Forcompanies,constantvaluecreationisthemostimportanttoachievethegoalofenterprisevalueoptimization.Fromafinancialpointofview,thebreakthroughfinanceconstraints,itconductsthemanagementandcontroltothefinancialrisk,especiallyonthefinancingriskandinvestmentriskhasbeenaredefinitionofthecontentanddivision,enrichingthefinancialriskmanagementnewareasinrecentyears.Financialriskmanagementskillsfigureoutthedegreeoffinancialrisk,whichprovidesthebasisofenterprisefinancialriskanalysisandevaluation.Keywords:Financialrisk;Financialriskmanagement;ModernenterprisePAGEPAGE28目录TOC\o"1-3"\h\u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11绪论 31.1研究背景 31.2研究目的和意义 31.2.1研究目的 31.2.2研究意义 31.3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1国外研究现状 41.3.2国内研究现状 51.4研究思路和方法 51.4.1研究思路 51.4.2研究方法 6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72.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72.1.1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72.1.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 72.1.3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内容 72.1.4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 72.2财务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82.2.1风险管理理论 82.2.2委托-代理理论 82.2.3风险控制理论 9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析 113.1筹资风险管理 113.1.1筹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3.1.2筹资风险的识别与测量 113.1.3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23.2投资风险管理 123.2.1投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23.2.2投资风险的识别与测量 123.2.3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33.3资金回收风险管理 133.3.1资金回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33.3.2资金回收风险的识别与测量 143.3.3资金回收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43.4收益分配风险管理 153.4.1收益分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53.4.2收益分配风险的识别与测量 153.4.3收益分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54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74.1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技术的运用 174.1.1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的运用 174.1.2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的运用 174.1.3衍生性工具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174.2筹资风险的管理的对策 184.2.1筹资时机的选择 184.2.2筹资规模的确定 184.2.3合理安排企业收支以分散债务到期日 184.2.4筹资结构的确定 184.2.5筹资策略的制定 194.3企业财务管理控制 194.3.1企业财务管理控制的内容和目标 194.3.2企业财务管理控制系统模型 195DZH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205.1DZH企业的基本情况 205.2DZH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25.3DHZ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 23结论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1绪论1.1研究背景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把企业推向了市场,企业管理的能力得到不断增强;然而市场中企业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多,面对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大。在商品经济中,企业要获得利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为此,企业管理者要运用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从企业战略经营考虑,在企业的市场、财务、人事、文化等方面去探讨如何提高企业的价值,增加对社会的贡献。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尖锐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由于竞争环境的复杂性、决策条件的有限性、管理水平的局限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多重性日益显现,决策者、管理者在进行实际决策与管理时,不得不重视风险的存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是必然的选择。资金市场利率的频繁波动使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投资收益更加难以确定,从而使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风险和投资风险。此外,由于传统的薪酬制度不能有效地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一些企业面临严重的收益分配风险。无论在财务风险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财务风险管理实务方面,我国与国外尚有一定的差距,在理论创新方面我国学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鉴于此,笔者对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构思出本文的论题及其进一步研究。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实际财务收益与目标财务发生了脱离,企业经济损失可能性发生。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财务风险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可以通过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探索风险控制的方法,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作用日渐突出,而我国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相对落后,因此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迫在眉睫,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推动管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和作用。1.2.2研究意义风险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管理一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职能的管理领域,它通过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控制,来达到以最小的代价使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的目的。经济活动的高风险性迫使企业必需识别所面临的风险,了解风险的性质以及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与实施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技术。宏观上,风险管理能够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使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内部经营管理中。微观上,风险管理对于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的评价与控制,促进企业财务的正常化,更好地利用财务杠杆,保持财务竞争能力,提供了思想准备与方法指导。从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风险管理研究较多着眼于金融业和保险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于风险的预测和度量的论著很多,但也大多集中于对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的研究,而对于企业财务风险,包括对引发财务风险的原因、财务风险的计量、解决的对策等的研究,都是在近几年逐渐增多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安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家经济安全必须从防范金融危机、财政危机入手,而金融危机与财政危机的基础是财务危机。财务危机主要表现为企业资金链条的突然断裂而导致的支付危机,究其根源就在未能很好地规避财务风险。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研究现状西方国家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远远地走在我们的前面。尤其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因为市场体系完善、企业发达,管理经验丰富,理论研究相对成熟。以下从研究方面做简要的回顾。1、Fitzpatrick的研究情况。最早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是Fitzpatrick(1932)开展的单变量判定研究。他以19家公司为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将样本划分为破产和非破产两组。研究发现,判别能力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2、比弗的研究情况介绍。比较有影响的是比弗(Berver,1966年),他较早运用单变量风险预警分析方法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使用由79家公司组成的样本,分别检验了反映公司不同财务特征的30组变量在公司破产前1—5年的预警能力,发现使用现金流量/总负债来预测企业失败的效果最好。净利润/总资产的判别效果次之。3、田边生矣。他是日本的企业经营诊断专家,提出“利息及票据贴现费用”判别分析方法,认为检查企业资金运行状况,特别是重点分析企业利息及票据贴现费用的大小,来判定企业经营是否正常。单变量判定方法简单、适用,但总体精度不够。但就我国目前的宏观环境和企业状况而言,这种方法的使用和推广的可能性较大。4、逻辑回归判别法。欧尔森(1980)以1970-1976年105家失败公司为样本,运用条件逻辑模型来建立财务预警模型。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负债比率、经营绩效和资产的流动性四个因素和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5、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它是一种平行分散处理模式,其构建原理是基于对人类大脑神经运做的模拟。这种方法即具有较好的模式识别能力,又可随时依据新数据资料进行自我学习、训练,并调整其内部的储存权重参数以应付多变的企业环境。是传统统计方法无法比拟的。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纠错能力,能更好地进行预测。但其理论基础比较抽象,因此其适用性也大打折扣。1.3.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风险管理理论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是从八十年代才开始的,目前,还没有形成专门针对我国经济状况的成熟的风险管理理论。台湾学者宋明哲先生在1984年发表了《风险管理》专著,初步阐述风险管理,其中包括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一些基本思想,拉开了我国风险管理的序幕。1989年北京商学院的刘恩禄、汤谷良发表的“论财务风险管理”一文,第一次全面论述了财务风险的定义、特征及财务风险管理的步骤和方法。2000年,由尹平、陆宇健、马志娟合作编写的《股份制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一书才算比较系统地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清华大学王海(2005)认为:价值增长与风险存在互生互依的逻辑关系,企业在价值创造的同时不能忽视对风险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财政部的向德章博士在2011年发表了“论财务风险”一文,全面细致的分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基础,他认为“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明确指出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为财务风险理论向更深一层推进奠定了基础。谢科范等(2011)认为,财务风险管理是指经营主体在充分认识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适时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对其加以预测、防范、控制和处理,以最小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管理过程。南京大学陈志斌(2012)就企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增长、创值和风险三要素与现代企业战略现金流之间的关系及其管理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就实现可持续增长、创造价值以及防范现金链断裂风险进行了细致分析。1.4研究思路和方法1.4.1研究思路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现代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目标,重点是对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我国与西方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第二部分为我国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测评估与管理,主要包括筹资风险管理、投资风险管理、资金回收风险管理和收益分配风险管理等,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和研究展望,主要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结论和对实践的意义等方面入手来进行分析,这是本文写作的价值所在。1.4.2研究方法一是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历史和内在发展逻辑进行深入研究,认为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财务管理的发展将进入财务风险管理的时代,从而为本文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理论研究同实证研究相结合。本论文以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紧密结合国有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财务风险管理实际问题,既注重理论研究,又注重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揭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一般规律和其自身的特殊性。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指导性。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2.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2.1.1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一.客观性。财务风险是企业运营的必然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财务风险的客观性源于产生财务风险的多样性。企业的社会背景的变更,市场环境的调整,企业经营策略的转换。二.不确定性。风险发生就是因为有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在一定时期一定的环境的影响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三.损益性。一个企业的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收益越大,风险小收益自然就低,所以企业为获得利润就需要承担一定风险,风险的大小要看企业的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四.复杂性。财务风险的复杂性,即有市场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经营者内部的原因。2.1.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财务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是在前人的风险管理经验和近现代科技成就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管理学科。财务风险管理是指经营主体对其理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测定和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理财活动安全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2.1.3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内容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符合企业的财务目标的,而企业的财务目标又是依据企业的目标。财务风险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风险形态其内容及其表现的形式很多,按照风险大小强弱的程度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特别财务风险,指损失较大后果较为严重的风险。例如市场行情发生重大变化。第二层次是一般财务风险,指损失适中后果明显但不构成致命威胁的各类风险。第三层次是轻微财务风险,指损失较小,后果不甚明显,对生产经营不构成重要影响的风险。2.1.4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一.风险转移。企业经营中,总有一些风险是难以预见且无法回避的,比如火灾风险、交通运输风险、销售市场风险、工人伤亡风险等,对于此类风险,一是企业无法进行常规预测和管理,二是即使管理代价太高,所以企业通常会采取风险转移的方法。二.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企业在某项可能的财务风险发生之前,由于考虑到该风险所造成的损失的可能较为严重,所以有意识地采取回避措施,主动放弃或拒绝承担该项风险。一般只适用于如下几种情况:1、仅有损失没有收益的纯风险,企业应采用风险回避的处理方式;2、财务风险过大,超过了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3、风险与收益不平衡,预期收益远远小于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三.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在损失发生前全面地消除损失发生的根源,并竭力减少损失发生的频率,在损失发生后降低损失严重程度的一种风险管理技术,也是风险管理技术中最积极、最主动的方法。四.风险自留。对于无法回避又不能转移的企业财务风险,或由于自身的生产经营需要必须要承担的风险,企业只能采取自留的方式,自行将风险消化补偿。五.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是指以另一金融工具的存在为前提,以这些金融工具为买卖对象,价格也由这些金融工具决定的金融工具。2.2财务风险管理基础理论2.2.1风险管理理论财务风险管理是指经营主体对其理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测定和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通过对定义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财务风险管理:(l)财务风险管理的对象包含各种资金运动风险,既包括潜在状态的财务风险,也包括现实状态的财务风险。既包括已经发生作用力、造成损失的财务风险,也包括未发生作用力、尚未形成损失的财务风险。(2)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多重的,既包括损失发生前的管理目标,也包括损失发生后的管理目标,既包括从减少损失的角度考虑的控制目标,也包括从增加收益角度考虑的保值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因此,在风险管理决策时要处理好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应从最经济合理的角度来处置风险,制定风险管理策略。(3)财务风险管理是由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及反馈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的,其核心是选择最佳的风险管理技术组合,关键是风险的分析识别。2.2.2委托-代理理论1976年,Jenson和Mo提出了代理问题理论,他们认为代理问题是在“代理人”只拥有公司的少部分股权的情况下产生的。他们所指的“代理人”是指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出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则产生了一个全新的经理阶层,企业的控制权便落在了新的经理阶层手上,企业的管理者和股东之间形成了代理关系,也就是所谓的“代理人”问题。所以当企业的管理人,也就是经理,面对一些影响自己本身利益或和股东利益有冲突的问题时,他们便有可能不会替企业股东尽力争取最大的财富。由于股东有债权人承担资本来源,若公司进行高风险的项目时,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便会出现冲突。如果公司通过投资高风险的项目赚钱,股东便可以从派息或股价升值来分享利益。反之,无论公司赚取多少利润,债权人都不能够赚取高于借贷合同中所订立的利息。所以股东会倾向鼓励经理投资高风险的项目。如果这些高风险的项目失败的话,经理很可能面临被开除的危机。所以风险成为了管理阶层(经理人)和投资者(股东们)发生利益冲突的重要原因之—。若能通过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把项目的风险变成—较为肯定的值,从而降低负面亏损的机会,经理人便较愿意进行较高风险的项目,而不需要担心他们可能因为项目失败而被开除。参与风险比较高的项目也意味着公司将来有机会获得更高的回报,使公司的价值趋向最大化,这是现代企业的管理层有兴趣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信息的非对称性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一是非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非对称信息的内容。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委托代理理论从不同于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它在解释一些组织现象时,优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但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而世界——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2.2.3风险控制理论第一保持企业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依据系统论观点,企业生存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企业系统的输入、转换和输出功能都处于正常状态,这种状态能满足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最低限度的要求。企业能否生存的衡量标准,可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这种最低需求的满足程度来反映。第二增强企业价值(资金)运动的效益性和持续性。价值(资金)运动的效益性是指企业资金在按照“资金—成本—收入—利润—资金”运动循环中的价值增值特性,可通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企业盈利性财务指标来衡量。第三抑制财务风险产生和扩散,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状态的转移。抑制财务风险产生和扩散是指避免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使企业免遭损失或将已经发生的风险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内,尽量减少损失。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状态转移是指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由严重状态到一般状态再到无风险状态的过程和结果。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析3.1筹资风险管理3.1.1筹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筹资时机的选择。企业的筹资机会是客观存在的,能否及时抓住筹资机会,不仅关系到筹资效益,而且关系到筹资风险,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二、筹资规模的确定。合理地确定企业一定时期所需筹集资金的总额是企业筹资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一方面应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满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筹资的数额又不宜过多,以免造成资金的闲置,增加企业不必要的财务负担。应力求做到资金的筹集量与需求量相吻合。三、合理安排企业收支,分散债务到期日。如果企业购货付款与偿还债务时间过于集中,企业很容易发生资金周转困难,即不能在债务到期日及时归还本息。此类情况若频繁出现,将给企业日后筹资带来一定的风险。四、筹资结构的确定。企业采用不同渠道和不同筹资方式筹集的资金,由于来源、方式、期限或成本的不同,其筹资风险也不同。3.1.2筹资风险的识别与测量筹资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偿债风险,二是收益变动风险。筹资风险的测量。一是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一般为一年)内,以流动资产来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对债权的保障程度越高,进一步筹集企业未来发展所需资金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企业都非常重视短期债务的清偿,不仅仅因为它关系到企业的信誉,还因为它与长期偿债能力密切相关,今天的长期债务可能就是明天的到期债务。当企业有能力按时、足额支付短期债务时,就意味着其可以在长期债务到期时举借新债,否则在短期债务无力偿还的情况下,更无法应付到期的长期债务,企业必将陷入资金困境,这里介绍两个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1、流动比率,反映企业在短期内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3、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它反映企业资产总额中有多大比重是由债权人提供,或者企业有多少资产可以用来偿付全部负债,是体现企业资产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比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近期支付能力系数=近期可用于支付的资金/近期需要支付的资金可用于支付的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近期内可得的销售收入和有把握收回的应收账款等;需要支付的资金包括逾期应交和未付款项,近期将要到期的负债以及近期应付款项等。3.1.3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1、注重资本结构的优化,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选择适度负债比例。筹资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的核心,对筹资风险的管理是以资本结构控制为起点的。负债经营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带来更高收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较大损失,所以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2、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资金成本,是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的保障。企业能否持续经营,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持续的足够的现金流则取决于企业的收益,即企业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来源于企业的收益。3、合理安排长、短期负债的比例。企业筹资策略一般分为三种:(1)匹配型筹资策略。(2)稳健型筹资策略。(3)冒险型筹资策略。3.2投资风险管理3.2.1投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1)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有关证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风险。政府关于证券市场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应该是长期稳定的,政府应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引导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2)利率风险。利率对证券投资影响巨大。利率与证券价格呈反方向变化。(3)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水平波动而给投资者经济上带来的损失。这里所谈的汇率风险井不涉及国际投资。(4)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风险不同于利率风险,当投资者遭受利率风险时,一般表现为其所持有证券价格的下降使其遭受损失;通货膨胀风险却会使投资者在其持有的证券价格持续上升的情况下遭受损失。(5)购买力风险。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给投资者带来实际收益水平下降的风险。3.2.2投资风险的识别与测量一投资风险识别。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投资风险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投资风险(或者叫实物投资风险),即直接经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等风险;另一种是证券投资风险(或者称为金融投资风险),即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储蓄投资等风险。无论项目投资还是证券投资,都不能保证一定达到预期收益。与项目投资相关的风险主要是因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经营风险。比如,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或者虽投产但不能盈利,或者盈利水平很低、低于企业平均资金利润率水平等等。与证券投资相关的风险是证券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二投资风险测量。1、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是指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下,产销量(销售量)的变动对息税前收益产生的作用。经营杠杆原理是研究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益问题,可以为企业带来额外的利益,即可以获得一定的经营杠杆利益。所谓经营杠杆利益是指在扩大业务量或销售额的条件下,由于经营成本中固定成本不变,单位产品负担固定成本降低,给企业带来的增长程度更高的额外收益,它可以用经营杠杆系数来表示。经营杠杆系数,也称经营杠杆程度或营业杠杆程度,是息税前收益变动率对销售量变动率的倍数。2、投资收益率方差。投资收益率方差是指各种可能出现情况下的投资收益率与期望投资收益率的平方差。该指标通常用来评估证券投资风险的大小。如果投资收益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应计算不同时期的投资收益率的综合方差。投资收益率的方差和综合方差越大,说明该证券的风险越大。同样道理可以计算投资项目的息税前利润的方差,用来衡量项目风险的大小。3.2.3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l)对于直接投资风险应该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2)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对不同投资项目的财务绩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资本预算绩效评估技术包括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含报酬率等方法,其中以后两种最为常用。(3)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主要通过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来实现。3.3资金回收风险管理3.3.1资金回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现主要论述应收款管理风险和库存管理风险存在的问题。1应收账款管理。企业的销售分为现销和赊销两种方式。现销是售货和收款同时进行的,因此不存在资金回收的风险。但在市场供大于求状况下,厂家商家为了多销快销,往往采用同客户签订购销合同,先将商品提供给用户使用,然后再由用户按合同规定的方式、规定的期限付款,这种信用式的购销方法就是赊销。赊销的优点是:一方面能使消费者尽快用上想用的商品,另一方面在客观上有利于刺激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缺点是:增加了资金回收的风险。2库存风险的管理。不同的行业及同行业不同公司之间的最优库存水平是不同的。库存余额必须足以维持生产计划的执行,保证机器的合理使用并满足客户的定单需求。而不良的库存管理产生的风险损失有:由于过多储存,处置和废弃造成的浪费和成本增加;由于没有充足的原材料,造成生产耽搁,增加生产成本,不能满足对客户的服务;增加库存失窃的机率。3.3.2资金回收风险的识别与测量一资金回收风险的识别。1、现金风险来自于现金持有量过少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支出,影响企业的信誉:而持有量过大又会增加机会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率,两者都会对企业造成损失。2、存货风险来自于大量存货会妨碍企业资产的流动,同时增加不必要的管理费用;而存货短缺又会影响企业的信誉。3、应收账款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回收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二是回收金额上的不确定性。前者是由于付款方超过规定的信用期限付款延长了企业的资金运动的过程,造成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还可能发生资金链的断裂,给企业造成再生产资金相对不足的危机。后者是由于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或收回数额少于应收数额形成坏账。这两种情况的发生都会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当期现金流入的减少,给偿债带来风险。二.资金回收风险的测量。1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计量应收账款周转次数的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一现销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销售退回。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2另一个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指标是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360/应收账款周转率=360x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入净额。这两个指标用来反映资金回收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引发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期长,则应收账款周转率低,说明资金回收较慢,资金回收风险较高,反则企业资金回收的风险较小。3.3.3资金回收风险的防范与控制(1)针对不同客户选择不同的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对于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好的客户,采取赊销的方式,并将累计赊销金额控制在信用额度之内;对于信用状况不好、偿债能力差的客户尽可能采取现销方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坏账损失。(2)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定期对应收账款账面金额进行分析和管理,加强催收工作。企业应依据谨慎性原则,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可以参照以往经验。同时还应采用账龄分析等方法,及时调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和金额,以避免长期呆、坏账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减少企业利润的虚增。(3)制定最优化的库存投资政策,使所有的生产环节在保证材料供应的同时,库存达到最低,这不仅改善了现金流量而且利于提高企业收益。①根据预期产量、设备状况、供应商的可靠性以及季节性来评估原材料的充足性;②预测原材料未来价格走势;③抛弃滞销商品,以减少库存储运成本并提高现金流量;④使用计算机技术等管理手段来控制库存。

3.4收益分配风险管理3.4.1收益分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环境下,不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会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例如,当企业有较好的投资机会,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时,若企业采用高分配策略,就会大大降低权益资本的比例,增加债务资本的比例,从而增加筹资风险。但若企业没有较好的投资机会,保留大量的现金就会造成资金闲置。3.4.2收益分配风险的识别与测量收益分配风险是由于税率变动或利润分配不合理,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企业偿债能力的改变和对企业再生产规模的影响等。该风险很难用数学方法或是财务指标法来进行估测,但可以由专家凭经验进行定性分析。收益分配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收益确认的风险,这指客观坏境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使用的不当,有可能多计收益,少计成本,使企业提前纳税,所确定的可分配利润也偏高。例如,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按历史成本原则计价,致使企业成本虚降,利润虚增。二是收益对投资者分配的时间、形式和金额的把握不当所产生的风险。分配给投资者的盈余与留在企业的保留盈余,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企业脱离实际一味追求给投资者高额的回报,必然造成企业的保留盈余不足,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债权人的利益。相反,如果企业为减少外部融资需求而减少对投资者的分配,又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价值。3.4.3收益分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l)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有计划地建立价格变动补偿基金,保证收益分配不影响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坚决制止短期行为。(2)考虑企业下一年生产情况和资金使用来源,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需要,尽力降低资金成本。(3)因为收益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倾向,所以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以股份公司为例,可以采取的股利政策包括:①稳定的每股股利政策。企业采用此种股利政策一是给市场传递出企业经营较为稳定的信息;二是操作简便;三是较受广大股民认可。稳定的股利反映企业的风险较低,即使是发生亏损,股民也会主观认为亏损是暂时的,不会过多消耗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②稳定的股利分配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即收益的一个稳定百分比用于股利支付。因为净收益是波动的,所以采用该政策时,股利支付也随之变动。③中和政策。稳定的股利政策和股利分配率政策的中和能使企业支付较低的每股股利,加上在好年景时一定百分比的增加额。④剩余股利政策。当企业的投资机会不稳定时,可以考虑变动的股利政策。

4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4.1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技术的运用4.1.1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的运用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是通过事故发生前所作的财务安排,来解除事故发生后给人们造成的经济困难和精神忧虑,为生产自救、恢复企业经济提供财务基础。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风险自留、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等。(1)风险自留。风险自留是一种由企业自己承担风险事故所致损失的一种重要的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其实质是,当风险事故发生造成一定损失后,企业通过内部资金融通来弥补所遭受的损失。风险自留是一种残余技术,当其他风险管理技术均无法实施,或即使能实施,但成本很高且效果不佳时只能选择风险自留。(2)财务型非保险转移。财务型非保险转移是指单位通过经济合同,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转移给另一些单位或个人去承担。其实质是通过风险的财务转移,使转让人得到外来资金,补偿风险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失。4.1.2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的运用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的实质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控制技术以消除风险因素,或减少风险因素的危险性。在事故发生前,降低事故的发生频率;在事故发生时,控制损失继续扩大,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降低企业风险损失的目的。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风险回避、控制型非保险转移等。(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考虑到风险事故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时,主动放弃或改变某项可能引起风险损失的活动,以避免可能产生风险损失的一种控制风险的方法。(2)控制型非保险转移。控制型风险转移是指借助于合同或协议,将风险损失的法律责任转移给非保险业的个人或组织。在控制型非保险风险转移过程中,风险从一方转到了另一方,但风险本身并没有因此而消除。因此,它只是间接达到了降低损失频率和减少损失程度的目的。4.1.3衍生性工具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是指以另一金融工具的存在为前提,以这些金融工具为买卖对象,价格也由这些金融工具决定的金融工具。按照自身交易方法和特点可以分为远期合约、金融期货、期权、互换四种类型,其诞生,为防范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货币购买力风险、信用风险等提供了新型风险管理技术。比如企业利用期货对冲交易所具有的套期保值功能,可以锁定和转移产品销售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将不愿意承担的某市场风险,转移给了愿意承担该种风险的一方,或对冲交易的双方同时具有此种交易的风险,而风险的影响方向正好相反,这时双方均降低了自身风险。但是,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将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的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可能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或可能失去获得高额收益的机会。4.2筹资风险的管理的对策4.2.1筹资时机的选择企业在选择筹资机会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与企业经济活动的周期和财务状况相匹配。当企业处于衰退期,财务状况开始滑坡,产品销售下降,资金紧张,是企业需要筹集资金的时期。(2)与企业的股票行市匹配。当企业的股价处于上扬阶段时,企业有大量投资支出或偿债支出而当期没有足够的预期的现金流入时,企业需要筹集资金。4.2.2筹资规模的确定合理地确定企业一定时期所需筹集资金的总额是企业筹资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一方面应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满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筹资的数额又不宜过多,以免造成资金的闲置,增加企业不必要的财务负担。应力求做到资金的筹集量与需求量相吻合。具体数额的确定,一般是先确定实际的投资需要量然后根据企业内部资金的来源计算企业可以内部筹集的资金,将筹资总额扣除内部筹集的资金数额即为企业本期的筹资规模。4.2.3合理安排企业收支以分散债务到期日如果企业购货付款与偿还债务时间过于集中,企业很容易发生资金周转困难,即不能在债务到期日及时归还本息。此类情况若频繁出现,将给企业日后筹资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应合理安排收支并建立偿债基金,保证在债务到期日有足够的资金可用于偿债;另外还可采取分散债务到期时间的方法,避免集中偿债负担。4.2.4筹资结构的确定企业采用不同渠道和不同筹资方式筹集的资金,由于来源、方式、期限或成本的不同,其筹资风险也不同。企业全部资金来源通常可分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根据组合风险分散理论,多角化筹资可以有效地分散企业的筹资风险,单一化筹资是不现实的,也可能是非常危险的或成本很高的。多角化筹资包括筹资渠道多样化和筹资方式多样化。筹资结构的确定就是要使筹资组合中各筹资方式所占比例,能将筹资风险最小化同时又使加权资金成本最小化。一般用企业负债资本与资本总额(B+E)之比来表示,FL=E/(B+E)。由于负债资本利息费用固定,并且在税前支付,所带来的企业税前利润较小的变动而引起每股盈余较大变动,称为财务杠杆效应。4.2.5筹资策略的制定企业筹资策略一般可分为三类:1匹配型筹资策略。这种策略是将企业所筹资金的期限结构与企业资产的寿命相对应。具体地说,就是短期及季节性流动资金的需求,通过短期筹资来解决;而恒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则通过长期筹资(长期负债和权益筹资)解决。2稳健型筹资策略。这种策略是指将企业一部分波动性资金需求以长期筹资的方式解决。这种策略企业的筹资风险较小,但是筹资成本相应提高,并且可能造成资金闲置。3冒险型筹资策略。这种策略是指企业不仅波动性资金需求,而且部分甚至全部恒久性流动资产的需求都以短期筹资解决。企业必须更为经常地偿还到期债务,由此增大企业无法重新筹措所需用资金的风险。所以,企业在筹资策略的选择上,宜选择匹配性策略,实现企业的资金流动与预期安排相一致,既能避免冒险型策略带来的不能按期偿债的风险,又克服了稳健型策略资金闲置和筹资成本过高的风险。4.3企业财务管理控制4.3.1企业财务管理控制的内容和目标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循环的、动态的过程。根据1983年世界各国风险管理专家共同讨论通过的“101条风险管理准则”,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l)风险识别。指对企业所面临的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性质的过程。(2)风险评估度量。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发生地点,风险暴露及发生损失的程度是有差别的,所以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多种风险控制技术准确地评估和度量风险程度与差别就成为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性因素。(3)风险控制化解。在完成了以上步骤之后就要对是否实施风险控制、如何实施进行决策,并对风险管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价。4.3.2企业财务管理控制系统模型所谓单变量模型就是运用单一的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风险。196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比弗教授以企业失败预测为主题,以单一的财务比率指标为基本变量,随机挑选了1954-1964年间79家运营失败企业,并针对这79家失败企业逐一挑选与其产业相同且资产规模相近的79家正常企业进行研究,找到了对于企业失败最具有预测能力的指标,这些指标是在失败前5年可达71%的预测能力,在失败前1年,其准确率可高达87%,可用作预测财务危机的财务比率有三十多种,其中重要的比率有:(1)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2)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4)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单变量预测模型法简单易懂,但其缺点也较明显:(1)由于单个比率不像多个财务比率能够反映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所以要求企业在建立模型时要选择最能反映企业财务运行核心特征的财务比率作为预测指标。(2)企业的核心管理层为了掩盖真实财务状况往往会对某些财务比率进行粉饰,故由这些不真实的财务比率所做出的预警信息就失去了可靠性。(3)对同一家公司,预测者可能会因使用比率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预测结果。5DZH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案例分析5.1DZH企业的基本情况(1)公司简介。DZH公司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期限35年。公司的经营范围:生产饲料、畜禽水产养殖,销售自产产品。公司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2)主要会计政策①记账原则和计价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原则,采用借贷记账方法,各项资产均以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入账。②外币业务的核算。对发生的外币经济业务采用发生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价折合为人民币记账。③存货核算方法。采用实际成本法,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确定。存货实行“永续盘存制”,低值易耗品采用五摊销法核算。④固定资产及折旧。本公司固定资产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机械、运输工具、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等,以及使用期限在两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但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提取,并按固定资产的类别、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残值(原值的10%)。确定其折旧率如下:固定资产类别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率房屋建筑物204.5%机器设备5-1018-9%电子设备518%运输设备518%其他设备518%⑤收入确认原则。销售商品:公司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公司不再对该商品实施继续管理权和实际控制权,相关的收入已经收到或取得了收款的证据,并且与销售商品有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收入的实现。劳务:于完成劳务时确认相关的劳务收入。⑥职工福利及法定统筹退休金。公司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不同比例计提、缴纳职工福利及退休统筹。职工福利包括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失业保险金等。法定职工退休统筹系交由政府有关部门统筹安排,退休职工的退休金由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各项职工福利及退休金的计提比例如下:项目比例职工福利费14%工会经费2%教育经费1.5%在病医疗统筹2.5%基本养老保险20%(3)税项。①所得税:公司所得税是根据法定账目所载的税前利润,增减不须缴纳或不可扣除的各项收支项目,并考虑所有的税赋优惠后按适用税率计算。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应付税款法。适用税率为24%。②增值税:公司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1999)88号文,免征增值税。③其他税项:其他税项包括房产税、土地使用费、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依有关规定缴纳。其中,土地使用费享受减免30%的优惠。(4)公司经营状况。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饲料处于发展初期,公司引进世界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配方,生产新型饲料,推进养殖方法的变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饲料业在产业政策方面的限制较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该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利润迅速摊薄。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已经降低至2%左右。近年来,市场主要大宗原料价格上涨较快,对公司形成不利影响。2006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85,401万元,负债34,554万元,所有者权益50,847万元。2006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192万元,净利润3,928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8%。5.2DZH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2009年3-4月,集团公司总部通过对DZH公司进行全面审计,发现公司在内部控制上存在如下问题及风险:公司的地磅和WEM衡器每年调校一次。公司没有自备的调校仪器,如果地磅和WEM衡器发生误差,不能及时发现,可能会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未严格规定车辆过磅时应先熄火的规定,车辆不熄火称重会有误差,使不准。公司采购原料通过电话询问比较价格,将选定价制作请购单,无供应商报价单进行比较。过程不严谨,存在舞弊风险,使公司多付价款。抽查2009年1月份送货供应商50家,发现没有建立供应商资料的共有4家。内部管理不严密,无法保证供应商的真实性,出现问题难以追踪。每张请购单规定不同超收量,没有一致标准。同类原料规定不同超收量,相差最高达25%,同一种原料大批量订单的可超收率高于小批量订单,如:YELLOWCORN(黄玉米2号),DRIEDBREWERYGRAIN(啤酒糟)。原料超收量过高不利于对采购进行有效控制,且电脑系统无法有效控制原料接收。超收采购单,录入系统时要重新计算原料重百分比,比较费时,容易出错。应规定统一的最高超收量,如10%。(6)玉米采购,根据抽样30%质检结果计算原料款。可能掺杂不合格玉米使公司遭受损失。出库单对帐联领用无控管制度。销售内勤没有填制领用出库单记录,销售人员按客户和还款日期领用出库单,将货款直接送交出纳,未经过任何手续。缺乏对货款的监控,货款有可能被挪用的风险。销售内勤应填制领用出库单记录。(7)销售部分产品销售员接收货款后未开具收款收据,仅以领货单(送货单)确认收款。会造成对帐困难,引发新的问题。(8)公司与集团兄弟公司之间有借用原料的行为,双方通过往来帐(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核算。存在很大的税务风险,各公司都是独立法人,以上行为按税法规定,为视同销售行为,应缴纳增值税。(9)借用原料的手续不严密,没有编制调拨单并经有权人批准。4次借用原料共7.8吨,价值48,479.8元,未经过地磅,也没有书面批准文件。风险:造成原料管理失控。(10)备品备件仓库没有帐龄分析报告,有的存货长期积压,有的已超过两年没有使用。不做帐龄分析,可能会导致造成管理上的漏洞,本来可以使用的,因存放时间过长,产品本身出现质量问题,或设备已更新而不能再使用,造成损失。公司改善内控制制度整改措施:(1)立即为生产部配置相关仪器,地磅每月调校一次,WEM每周调校一次。器的保管和调校工作由专人负责。并制定作业标准,纳入绩效考核范围。(2)严格规定车辆过磅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