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超全)_第1页
通用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超全)_第2页
通用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超全)_第3页
通用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超全)_第4页
通用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超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1、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B.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C.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2、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秋天桂花香飘满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冬天大雪纷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堆在墙角的煤会使墙体变黑,说明分子间有斥力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A.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B.晚间,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温C.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要小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4、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物体放在取暖器旁温度升高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C.食品放入电冰箱后温度降低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5、如图1所示,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初温及质量均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加热,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像如图2所示。则(

)A.加热1min,两种液体吸热关系为Q甲>Q乙B.乙液体在第2min时的比热容大于第1min时的比热容C.甲液体的吸放热能力比乙强D.通过图像分析可得,甲、乙两液体的比热容大小之比c甲:c乙=1:26、如图所示,热熔法连接PPR管时,用热熔器加热粗管端口内层和细管端口外层,然后把细管推进粗管,冷却后两根管子就连接在一起很难被拉开了,这个现象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是运动的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7、沿海地区具有“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其原因是(

)A.海面经常刮风B.沿海地区水多,会自动的制冷和制热C.水的比热容大D.水的比热容小8、如图所示,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本实验研究的动能是指小球撞击木块后,木块具有的动能B.木块在滑行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木块在滑行过程时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本实验中运用的实验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9、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A.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10、下列四幅图片所涉及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面包一捏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

工地的施工现场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摔碎的手机屏难以复原,是因为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D.

煮熟的汤圆变大了,是因为分子变大了11、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的温度变化量小于乙液体的温度变化量B.温度变化量相同时,甲液体的加热时间大于乙液体的加热时间C.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D.根据质量、加热时间和温度变化信息,可以推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12、下列关于内能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0℃的冰没有内能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所以0℃的冰没有热量C.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13、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之比是,质量之比是。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

)A.5℃B.10℃C.15℃D.20℃14、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盒牛奶,放入左右的热水中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B.热水将温度传递给牛奶,使牛奶的温度升高C.随着牛奶温度升高,牛奶的内能保持不变D.加热后牛奶香气四溢,是因为牛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更剧烈15、如图所示,炽热的岩浆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火山上喷涌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雪温度低,内能小B.岩浆温度高,内能大C.白雪温度低,分子热运动停止D.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多选题16、图所示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实验,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图乙所示的实验,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C.图丙所示的实验,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棉花做了功D.图丁所示的实验,水蒸气对橡胶塞做功的同时内能减少17、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零下20摄氏度的东北地区,雪人变小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B.乙图所示,抽去玻璃板,上方瓶中的气体会变成红棕色,这是分子扩散现象C.丙图所示,“中国空间站”的太阳能帆板在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D.丁图所示,当塞子跳起时瓶口出现白雾,是因为瓶内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18、如图所示,下列对实验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乙图中,底面被削平、削干净的铅柱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丙图中,抽掉中间玻璃板,下方瓶中的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到上方,说明气体间可发生扩散D.丁图中,红墨水同时滴入到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常见的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19、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分别对固态物质a、b、c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热量损失,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时间内,a、c吸收热量相同B.时间内,a的内能不变C.

b的比热容可能大于c的比热容D.若a、b是同种物质,则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20、小强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ρ/(kg•m﹣3)(常温常压下)物质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比热容c/[J(kg•℃)﹣1]煤油0.8×103铜1083干泥土0.84×103纯水1.0×103铝660水4.2×103铜8.9×103铅328铜0.39×103铝2.7×103锡232铝0.88×103A.水的比热容与质量无关B.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锡制作C.液态铝的凝固点是660℃D.质量相等的干泥土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干泥土温度升高得较多21、关于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B.图乙:抽掉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内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图丙: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D.图丁:在热水、冷水中同时各滴入一滴蓝墨水,静置片刻后杯中的情况,说明液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22、图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实验有()A.

如图实验中抽出玻璃板后二氧化氮和空气混合B.

如图实验中两个压紧的铅块下面能挂起钩码C.

如图实验中提起水面上的玻璃板时测力计示数增大D.

如图实验中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棉花燃烧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C.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减少24、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B.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C.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a烧杯中水的内能D.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25、控制变量是物理学中常用到的一种思想。下列是课本实验插图及小明的总结,正确的是()A.图甲: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B.图乙: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时,应当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C.图丙:探究“物质吸热本领”时,通过控制加热时间的相同,来控制Q吸相同D.图丁: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时,只控制了电流大小相同填空题26、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据报道:一个50g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可以砸坏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下落过程中,鸡蛋所受重力大于所受空气阻力,鸡蛋下落过程中,将重力势能转化为

___________能,下降过程中鸡蛋的机械能将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7、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若要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应延长对______(选填“甲”或“乙”)金属块的加热时间。28、用如图所示的两套相同装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将相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入铝桶中,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初始_______,点燃酒精灯加热,用玻璃棒______沙子和水,观察到沙子升温比水快,由此,可以推得,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吸收的热量多。29、在2021年12月9日的航天员太空授课中,王亚平老师把一滴蓝色颜料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