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3年高中语文安徽高考拔高练习试卷【3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考前须知: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
分
一、选择题1.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各国应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加快结构调整,推动节能环保和开展低碳经济。B.卫生部表示,到2023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标准适当增加,并逐步探索建立与经济开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C.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觉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D.去年冬天,村里办起了农业技术培训班,许多青年、妇女、老人都报名培训参加了学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搭配不当,将“增加〞改为“提高〞;C结构混乱,“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才会有〞杂糅造成结构混乱。删去“只属于〞或“才会有〞;D不合逻辑。“青年〞“妇女〞“老人〞三者在意义上有交叉,不能并列。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一个人如果整日充耳不闻,不去了解大千世界的变化,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B.针对某些编辑师心自用、乱改典籍这一不良现象,北京大学的吴小如先生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C.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在为受灾的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家过亿的富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D.在我们都为“中国梦〞而心劳日拙的时代,不妨赋予“生无所息〞这句格言崭新的含意,写在引领我们奋进的旗帜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项,“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A项,“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用来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此处属望文生义。C项,“细大不捐〞形容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此处属望文生义。D项,“心劳日拙〞意思是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境越来越糟。贬词褒用。3.以下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盘飧渲泄互连网飞湍瀑流相辅相承B.撕杀觳觫身份证英雄倍出委曲求全C.馔玉蕴籍和事佬奴颜卑膝甘败下风D.搏弈羽旄录相机天生我才要言不烦【答案】C【解析】A互联网
宣泄相辅相成
B厮杀
英雄辈出C蕴藉
和事老
奴颜婢膝甘拜下风
D博弈
录像机
天生我材4.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由于高度很低,强大的飞机尾气流把地面上的落叶吹得_________,遮天蔽日。②最近“单独二胎〞政策一出,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此事,很快弄得_________。③对他来说,世界杯起着标记时间的作用,提起来,他能_________讲上一天。A.沸沸扬扬洋洋洒洒纷纷扬扬B.纷纷扬扬洋洋洒洒沸沸扬扬C.纷纷扬扬沸沸扬扬洋洋洒洒D.沸沸扬扬纷纷扬扬洋洋洒洒【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成语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与语境合不合、对象修饰当不当、褒贬色彩当不当、适用范围当不当、谦敬对象当不当等等。所以学生首先要知道成语的意思,然后关注它所修饰的对象,所在的语境。第一处:沸沸扬扬指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纷纷扬扬一是用来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二是用来形容消息、流言广为传布。此处章对象是“落叶〞只能选用“纷纷扬扬〞,用它的第一个义项。第二处:洋洋洒洒形容才思充分,写起文或谈起话来很顺畅,显然用在此处不当。第三处:他能讲上一天,此处定是用“洋洋洒洒〞。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文学名著阅读以下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达,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孙坚进洛阳城救火时,从皇宫的井里打捞起玉玺大印。袁绍得知后要孙坚将玉玺归还朝廷,孙坚却谎称没有见过玉玺,然后带着人马回江东去了。〔?三国演义?〕B.贾宝玉不留神将贾母送的孔雀裘烧了一块,连夜找匠人织补,但无人能揽这个活儿。晴雯正因病卧床,听说此事,就咬着牙用孔雀金线补缀。〔?红楼梦?〕C.屠维岳的父亲是吴老太爷的同学,通过这一关系,得到了吴荪甫的赏识和提拔。手握权柄之后,他对工人软硬结合,欺骗分化,为吴荪甫竭尽忠诚。〔?子夜?〕D.瑞珏分娩前被送到城外生产,最终因难产而死。临产时,她一直悲惨地叫唤觉新的名字,觉新不顾一切砸开门冲进去,但悲剧却已经没有方法挽回。〔?家?〕E.葛朗台从不请客吃饭。索漠城里只有六个人有资格出入葛朗台的家:公证人克罗旭、神甫克罗旭及他们的侄子德•蓬丰,银行家台•格拉桑一家。〔?欧也妮·葛朗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C项“屠维岳的父亲是吴老太爷的同学,通过这一关系,得到了吴荪甫的赏识和提拔〞说法错误,屠维岳不是利用关系,而是以不卑不亢的态度和才能得到赏识和提拔;D.“新不顾一切砸开门冲进去〞说法错误,觉新始终被两扇小小的门给阻挡着。考生在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尤其是人物与人物、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不能混淆。考点: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评卷人得
分
二、现代文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顾毓琇:文理融通学术泰斗誉满中西110年前,无锡学前街一所书香老宅迎来了一个灵慧可爱的婴儿。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这个婴儿漫步学海诗坛,研习文理珠玑,成就了与郭沫假设、朱自清、钱钟书、徐悲鸿等大家齐名的声望,而他所诞生的那所老宅,也因他的俊敏与其家族的荣耀而独得“一门五博士,毓秀称翘楚〞的美誉。这美誉中的“毓秀〞,正是他的名字——顾毓琇。彼时,顾毓琇的家族在无锡可谓书香门第,名人辈出。无锡顾氏乃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之后,家中祖母为秦观后裔,母亲那么是王羲之的后裔,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说法,这一家人“具有极优美之家风〞。顾毓琇的大半生正值中国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反帝运动〞、“抗日战争〞……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也无时无刻不牵动着顾毓琇的心。1929年他学成归国,在国内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同时身为文人,他将满腔热情诉诸文学,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书生投笔从戎热,国土贡言献爆狂。岂为揪杆争黑白,欲凫肝胆报炎黄。〞这是顾毓琇在抗日战争年代写下的诗句,言辞间充满着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热忱的报国之心。在那个动乱不安的年代,他写下了很多抗日诗句:“好男谁说不当兵,好女今朝亦请缨。〞“不辞石柱中流砥,宁别沙坪万里征。〞这些喷勃着性情与才华的诗句,无不凝固着诗人顾毓琇热诚的爱国之心。翻开顾毓琇的作品集,一首首诗词清雅、俊逸,无不流淌着他丰富的思想情感,渲染着他多姿的精神追求。伴着诗词的唱和,音乐的世界里他亦留下了自己的足音。精通音律的顾毓琇,在我国古典音乐方面做出了极大奉献。日本音乐界对他极为称赞,称他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泰斗〞。顾毓琇对我国的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有着十分精湛的研究。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同时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和介绍。1940年,他走马上任国立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并很快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的建议,这是很专业的一个讲法。这个建议经过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通过后得以施行。受到笃信佛教的祖母影响,他学会了在面对各种可能使人沦陷的虚荣时,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而在此根底之上,他还曾撰写出版了?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行走世间一个世纪,顾毓琇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践行着人生的修行。心与行的修行铸就着他的生命,使得他的道路越走越宽。1950年,已伴随战乱的中国度过半生的顾毓琇做出了一个选择,应母校麻省理工学院之邀担任客座教授,这一去竟开启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海外漂泊生活。顾毓琇虽然身处国外,却一心挂念着祖国,在旅居美国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怀乡思国的诗词。1957年,他在?蝶恋花?一词中写到“重阳更比重山远〞,他只能在梦里湖山寻觅遍,足见他的爱国思乡情切。后来有人曾记载,就在他参加美国国籍以后两个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后不久,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他毅然决然地冒险飞回了中国。其间辗转经过伦敦、香港,回到了阔别24年的故土。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他回国的次数越来越多,也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海外,顾毓琇的形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渐渐淡出于国人的视线,所以提到这位旷世奇才,当下的大局部年轻人可能感到陌生。然而,作为一位曾经辛勤耕耘的老师,他的学生并没有忘记他。“重教尊师新地天,艰辛攻读忆华年。微分运算功无比,耄耋恢恢乡国篇。〞这首满含崇敬之情的诗是顾毓琇的一位学生写给他的,这位学生就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2023年9月9日,顾毓琇走完了他长达一个世纪的人生。作为世纪老人,他堪称是一位文理通融、博学多才的传奇式人物。海内外媒体称赞他是“电机权威、教育专家、文坛耆宿、桂冠诗人、话剧先驱、古乐泰斗、爱国老翁〞,这28个字深刻地概括了他一生的风采和传奇。〔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相关链接】顾毓琇〔1902年12月24日-2023年9月9日〕,他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1927年,曾获得国际上素有电机与电子领域“诺贝尔奖〞之誉的“蓝姆〞金质奖章〔LammerMedal〕。〔1〕以下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1929年,顾毓琇从美国学成归国以后,一面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一面用文字为民族呐喊,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B.顾毓琇一生都生活在中国的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让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而他的心也没有安宁过。C.顾毓琇是明代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的后代,他的祖母是秦观后人,而母亲那么是王羲之的后裔,他的家庭有着令人羡慕的优美家风。D.1902年12月24日,顾毓琇诞生于无锡学前街的一所书香老宅,小时候就被认为是神童,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他漫步学海诗坛,研习文理珠玑。E.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以后,顾毓琇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其后,他回国的次数越来越多,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2〕顾毓琇被称为“旷世奇才〞,他的才能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3〕顾毓琇的人格魅力是他被人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顾毓琇的人生经历与成就给予我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8分〕【答案】〔1〕A.C〔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B.E不给分〕〔2〕①他是国际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曾获得“蓝姆〞金质奖章;②他曾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写下了很多抗日诗句,旅美期间,还写了大量的怀乡思国的诗词;③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还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和介绍;④他曾撰写出版?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3〕①心怀赤子之心:祖国处于混乱时期,他为祖国鼓舞呐喊;祖国处于和平时期,他为祖国的建设献计献策;②清醒认识人生:面对虚荣时,他不为虚荣所累,做到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③一生走在追求的路上:作为世纪老人,电机权威人士,他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成为文理通融的奇才。〔每点2分〕〔4〕①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或者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容无视;②个人的命运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要始终心怀祖国,与时俱进,这样人的追求才有动力;③个人爱好应该多样化,这样才能充实我们的生活,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④报国之路可能并不平坦,但是只要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就终将实现报国之志。〔8分,既有自己的观点,也要联系文本材料;没有观点的,最多得4分;没有材料的,最多也是4分。假设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拟,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题中,D项的“其后〞表述不准确,时间跨度较大,准确地说,应是“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后〞。B项的“小时候就被认为是神童〞属于无中生有。E项的“一生都生活在中国的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错,原文是“大半生正值中国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拟,不漏过任何字眼。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者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题中,D项的“其后〞表述不准确,时间跨度较大,准确地说,应是“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后〞。B项的“小时候就被认为是神童〞属于无中生有。E项的“一生都生活在中国的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错,原文是“大半生正值中国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顾毓琇作为“旷世奇才〞的“才能〞二字,在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归纳为几个方面。比方,在电机和自动控制理论方面,他是国际公认的权威和先驱;在文学创作方面,他曾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和大量的怀乡思国诗词;在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研究和阐述方面,他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的观点,还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和介绍;在史学研究方面,他曾撰写出版了?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解答此题,要抓住顾毓琇作为“旷世奇才〞的“才能〞二字,在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归纳为几个方面。比方,在电机和自动控制理论方面,他是国际公认的权威和先驱等。〔3〕试题分析:比方,从顾毓琇在祖国处于混乱时期为祖国鼓舞呐喊,在祖国处于和平时期为祖国的建设献计献策,可见他心怀赤子之心;从他在面对虚荣时不为虚荣所累,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可见他能清醒认识人生;【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开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筛答复此题,要以“人格魅力〞为纲,在文本中筛选信息,并列举例子。从他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成为文理通融的奇才,可见他一生走在追求的路上。〔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解答此题,要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选择,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围绕文学作品如何表现主旨展开分析,言之有理即可。【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开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此题虽是探究题,但答案其实就在文本中,只要根据文本中顾毓琇的优秀品质加以归纳概括,联系实际,即可得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组织答案时,既要有自己的观点,也要联系文本材料阐述。评卷人得
分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朋党论欧阳修①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②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那么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那么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那么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那么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那么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那么天下治矣。③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前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⑤嗟呼!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选自?古文观止?〕7.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幸:希望。B.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目:看做C.尽解党人而释之释:解释。D.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诮:责备。8.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①然已无救矣②理固宜然B.①所惜者名节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C.①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②置杯焉那么胶,水浅而舟大也D.①惟君子那么有之②此那么寡人之罪也踿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局部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B.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C.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D.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10.以下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文章先从社会开展的事实落笔,“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史的依据,并为下文征引历史事实打下伏笔,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B.文章第③节列举了从上古尧、舜之时直至唐之晚年各个朝代盛衰的大量历史事实紧扣国家兴亡治乱与朋党的密切关系,或正,或反,或正反比照,进行了反复的论证。C.文章第栜节阐述迫害君子之朋那么国亡,信用君子之朋那么国兴。对纣、汉献帝、唐昭宗等反面事实分析,得出“乱亡其国暠的结论;对舜被朋党所欺和周能够兴国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善于用君子之朋的重要。D.本文是一篇富有战斗性的政论,其中有两个特点特别鲜明:一是层层比照,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二是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用,行文既纡徐有致,又富有气势,充分表达了欧阳修政论的风格和特点。11.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3分〕译文:
〔2〕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那么反相贼害。〔4分〕译文:
〔3〕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3分〕译文:
【答案】7.C8.C9.A10.C11.〔1〕大抵君子和君子,因为道同志合结成朋党;小人与小人,因为私利相同结成朋党。〔2〕等到他们见到利益争先抢夺,或者利益完了交情疏远〔的时候〕,就反而互相残害。〔3〕〔这些〕治乱兴亡的历史事迹,做君王的可以作为借鉴了!【解析】7.释:释放。8.A.然:①连词,译为“可是〞;②代词,译为“这样〞。B.所:①助词,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此处和“惜〞一起译为“所珍惜的〞;②和“为〞字配合使用,表被动,相当于“被〞。C.也:①②句末语气词,表示解释。D.那么:①连词,表条件关系,与“惟〞一起译为“只有……才〞;栚副词,译为“就是〞。9.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10.“舜被朋党所欺〞错,应该是“舜被称为圣人〞。11.(1)以:因为;同道:道同志合;为:结成。(2)及:等到;其:代词他们;交疏:交情疏远;贼害:残害。(3)省略主语“这〞要补出;迹:事迹,踪迹,这里也可引申为“过程〞鉴:借鉴。评卷人得
分
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杜甫童稚情亲四十年,
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后会知何地?
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①桃花红似锦,生憎②柳絮白于棉。剑南春色还无赖,
触忤愁人到酒边。【注】①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分〞,一作“忿〞。②生憎:犹言偏憎、最憎。③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12.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13.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但又不单单抒发离别之情,结合诗歌一,二联,分析这首诗都抒发了哪些情感。〔6分〕【答案】12.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诗人描绘桃花盛开红似锦,柳絮纷飞白于棉的春天美丽景象,而面对乐景,诗人却表现出“不分〞“生憎〞等反感态度,可见诗人是用乐景来反衬与路六侍御离别的悲哀。13.首句表现童年伙伴之间特有的亲切的感情和重逢的喜悦。第二句写出了在兵戈满地,流离转徙的动乱年代里,朋友间失去联系的茫然之感和感伤离乱的情怀。第三四句写出了当故交叙旧之日,即离筵饯别之时,使相见的欢娱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解析】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常见的表现手法的知识把握,结合着颈联关键词句分析作答。颈联中关键词“桃花红似锦〞“柳絮白于棉〞写出了春天美丽景象,而由诗歌注释可知,“不分〞“生憎〞表现出的是诗人的反感态度,故采用的是以乐景衬托哀情的手法,将诗人离别的悲哀之情表达出来。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根据对诗歌注释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对整首诗歌的感悟,抓住诗歌前四句大意及关键词分析作答。由诗歌标题和首句“童稚情亲四十年〞可知,作者与路六侍御的童年伙伴关系及重逢的喜悦之情;“两茫然〞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战乱带来的感伤离乱之感;“相逢是别筵〞将诗人与友人相见却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答题时,可从以上几个角度组织答案即可。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卷人得
分
五、语言表达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走进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迎面的青绿山水画?谷口人家?前站满了凝神观看的人。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墨色浑厚华滋,层次清楚;章法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勾皴笔法遒劲雄健,开阖有度,令人叹为观止。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
〞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功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14.以下选项中的“人家〞与语段中加点词“人家〞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B.小女子已许配了人家C.你走了,教人家怎么办呢D.诗书门第,勤俭人家15.以下选项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答案】14.A15.B.【解析】14.试题分析:“人家〞共有四个义项:①住户;②未来的丈夫家;③他人;④家庭。而?谷口人家?中的“人家〞指的是“住户〞,古诗中有很多这样的意思,如“白云生处有人家〞“小桥流水人家〞“参差十万人家〞,A项的“人家〞,有鸡鸣声,因而指“住户〞。B项中的“人家〞指未嫁前的夫家;C项中的“人家〞指对别人称自己;D项中的“人家〞指家庭。此题在语境中考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形式新颖,考法独特。考的是真语文,大语文。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5.试题分析:语段中画横线处的诗句要上连“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下接“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A项“一夜飞度镜湖月〞中描绘了月光映照下的镜湖,画面开阔,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对生活现实的不满,不能传达怀乡之思。B项写载着故友的小船形单影只的消失在蓝天的尽头,直到最后只能看到奔流不息的长江江水了,同时满足“画面〞和“情怀〞两个条件。表达了李白跟朋友离别时的心潮起伏和失落。C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指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有一艘小船挂上云帆,横渡沧海,乘长风破万里浪,到达理想的此岸,引申为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给人以鼓励。此句意境开阔,但情感不符。D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似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景物壮观,但谈不上开阔,此处用想象得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综合比拟后,B项最为恰当。此题在语境中考诗句理解和语言连贯,仍然是一题多考。语料来自?光明日报?,题目是?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主办张大千艺术展?,原文是“迎面的青绿山水画?谷口人家?前停满驻足观看的人。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墨色浑厚华滋,层次清楚;章法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勾皴笔法雄健有力,遒劲隽秀,令人叹为观止。……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开阔的画意,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功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和家国的情怀。〞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评卷人得
分
六、名著导读16.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5分〕〔1〕却说司马懿正忧闷间,忽哨马报说:“蜀兵用木牛流马转运粮草。人不大劳,牛马不食。〞懿大惊曰:“吾所以坚守不出者,为彼粮草不能接济,欲待其自毙耳。今用此法,必为久远之计,不思退矣。如之奈何?〞请问司马懿想出了什么计策?结果如何?〔2〕关羽在何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请简述相关情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安全员考试常见反思与改进建议试题及答案
- 量化研究方法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5版合同履行保证书范本
- 2025年熔化焊接与热切割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防拐防骗课件
- 暑假安全知识普及教育课
- 2025年物业服务合同书
- 2025健身房转让合同范本下载
- 高校改革策略与实施路径探索
- 汽车维修工职业发展方向探讨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地理 含解析
- 【+初中语文+】《山地回忆》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4年员工知识产权与保密协议范本: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实务3篇
- JGJ46-2024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GB 17790-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
- 魔幻泡泡秀七彩体验馆介绍
- 育苗花卉种子采购合同 修
- 表面工程学第十二章-表面微细加工技术
- 聚乙烯塑料袋检验记录新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送审报告
- 员工入职确认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