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演示文稿_第1页
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演示文稿_第2页
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演示文稿_第3页
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演示文稿_第4页
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优选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目前二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电力系统常用负荷曲线的意义;等微增率准则;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计算电力网的电能损耗;常用的降低网损措施。本章提示目前三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6.1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6.1.1负荷分类6.1.2负荷曲线目前四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

电力系统的负荷是指电力系统所有用电设备消耗功率的总和(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负荷定义6.1.1负荷分类负荷分类负荷按物理性能划分有功负荷无功负荷6.1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目前五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

综合用电负荷:指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市政生活等各方面消耗的功率之和。负荷按电能可分为:

供电负荷: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网损,即发电厂供出的负荷,称为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

发电负荷:供电负荷再加上发电厂厂用电就是发电机应发出的功率,称为发电负荷。6.1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目前六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负荷曲线:

表示电力系统的负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曲线。负荷曲线的分类:

按负荷种类分为有功功率负荷和无功功率负荷曲线;

按描述的负荷范围可分为用户的负荷、地区的负荷以及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6.1.2负荷曲线

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日负荷和年负荷曲线;6.1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目前七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有功日负荷曲线

表明电力负荷在一天24小时内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有功日负荷曲线

阶梯形有功日负荷曲线

是安排日发电计划,确定各发电厂任务,确定系统运行方式等的重要依据。目前八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有功日负荷曲线

日负荷曲线的最大值称为日最大负荷(峰荷)最小值称为日最小负荷(谷荷)日平均负荷为负荷率反映负荷曲线的起伏情况:负荷率小表明负荷曲线起伏大,发电机的利用率较差日负荷曲线下的面积就是负荷一天所消耗的电能。即:6.1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目前九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

把一年内每月(或每日)的最大负荷抽取出来绘成曲线,称为年最大负荷曲线有功年最大负荷曲线图6.3有功年最大负荷曲线

这条曲线主要用来安排发电设备的检修计划,同时也为制订发电机组或发电厂的扩建计划提供依据。6.1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目前十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年持续负荷曲线按一年中系统负荷的数值大小及其持续小时数顺序而绘制的。

年持续负荷曲线包围的面积,即为负荷全年的耗电量,为:6.1.2负荷曲线

图6.4年持续负荷曲线

目前十一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

如果负荷始终等于最大值,经过小时后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全年的实际耗电量,则称为最大负荷使用时间,也叫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年持续负荷曲线

不同性质的用户、不同的生产班次,值不同,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经验,各类负荷的的数值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如表所示。6.1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目前十二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负荷类型照明及生活用电2000~3000一班制企业1500~2200二班制企业3000~4500三班制企业6000~7000农业用电1000~1500各类用户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6.1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目前十三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6.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6.2.1发电机组的耗量特性6.2.2等微增率准则6.2.3火电厂间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6.2.4计及网损时水、火电厂间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目前十四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

发电机组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源与发出的有功功率的关系称为机组的耗量特性,耗量特性常以曲线表示。

火电机组的耗量特性

水电机组的耗量特性6.2.1发电机组的耗量特性6.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目前十五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火电机组的耗量特性耗量微增率曲线耗量特性曲线上某点的纵坐标和横坐标之比,即输入与输出之比称为比耗量。耗量特性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称为该点的耗量微增率6.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目前十六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6.2.2等微增率准则两台机组为例目标函数有功负荷最优分配的目的:在供应同样大小负荷有功功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源最少。目标函数就是总耗量最少等式约束条件6.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目前十七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建立拉格朗日函数极值条件等微增率准则6.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目前十八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6.2.3火电厂间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不计网损多个火电厂之间有功功率负荷经济分配的等微增率准则不等式约束条件有功功率值越限时,按其限值(上限或下限)分配负荷,剩余功率在其他机组间重新按等微增率准则分配目前十九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计及网损等式约束条件拉格朗日函数极值条件6.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目前二十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计及网损网损微增率网损修正系数6.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不计网损首先按多个火电厂间有功功率负荷经济分配的等微增率准则进行分配。然后再按下边的不等式约束条件进行校验,即:对于有功功率值越限的发电厂,可按其限值(上限或下限)分配负荷,然后再对其余的发电厂分配剩下的负荷功率。6.2.3火电厂间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6.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计及网损按计及有功功率网损时的等微增率准则进行分配。式中,——称为网损修正系数,

——称为网损微增率。6.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

例6.1:同一发电厂内两套发电设备共同供电,它们的耗量特性及有功功率上下限分别为

F1=2.5+0.25PG1+0.0014PG12(T/h)

F2=5.0+0.18PG2+0.0018PG22(T/h)试求:当时,负荷的最优分配方案。6.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计及网损时,水、火电厂有功功率负荷经济分配的条件,既协调方程式为:6.2.4计及网损时水、火电厂间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6.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例6.2系统中有水、火电厂各一个,并联运行,火电厂的燃料消耗特性同水电厂的耗水量特性为

设水电厂给定的日用水量,系统的日负荷曲线为

0~8时负荷为450MW8~18时负荷为850MW18~24时负荷为450MW

求火电厂容量为800MW,水电厂容量为500WM时,在给定的日用水量条件下,水、火电厂的经济功率分配。(忽略网损)6.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6.3电力网中的电能损耗电力网电能损耗和网损率电力网中电能损耗的计算方法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在给定的时间(日、月、季或年)内,系统中所有发电厂的总发电量同厂用电量之差,称为供电量。网损率是衡量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电力网电能损耗和网损率

所有送电、变电和配电环节损耗的电量,称为电力网的损耗电量。简称网损。

在同一时间内,电力网损耗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称为电力网的网损率,即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

输电线路和变压器中的电能损耗可分为两部分:变动的电能损耗:在元件电阻上产生的电能损耗,这部分损耗与通过元件的功率有关电力网中电能损耗的计算方法固定的电能损耗:与施加于元件的电压有关的变压器铁芯损耗和线路产生电晕消耗的电量,如忽略电压变化对铁芯损耗的影响,忽略电晕消耗的电量,这部分损耗可看作是固定的。变动的电能损耗的计算,通常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即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和等值功率法。6.3电力网中的电能损耗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

一段时间t内,线路电阻中的电能损耗为

线路向一个集中负荷供电.

式中,S的单位为KVA,U的单位为KV。若时间则为一天的电能损耗;若则为全年的电能损耗。6.3电力网中的电能损耗目前三十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最大功率损耗时间的意义

设如果面积与一矩形面积相等,并令矩形的高等于,则矩形的底用表示,电能损耗可表示为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线路向一个集中负荷供电.6.3电力网中的电能损耗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

称为最大负荷损耗时间,也叫最大功率损耗时间,其意义为:线路中输送的功率一直为最大负荷功率,在小时内的电能损耗恰等于线路全年的实际电能损耗。最大功率损耗时间的意义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线路向一个集中负荷供电.6.3电力网中的电能损耗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

表6.2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与最大负荷损耗时间的关系

(h/年)0.80.850.90.951(h/年)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700075008000150017002000235027503200360041004650525059506650740012001500180021502600300035004000460052005900600073501000125016002000240029003400395043005100580065507350800110014001800220027003200375043505000570065007300700950125010002000250030003600420048505600640072506.3电力网中的电能损耗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线路上有几个集中负荷时线路总的电能损耗等于各线段电能损耗之和,即图6.10有3个集中负荷的供电网络式中:

分别为线路各段的最大负荷功率;分别为各线段的最大负荷损耗时间。6.3电力网中的电能损耗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线路上有几个集中负荷时

如果已知各点负荷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各点最大负荷同时出现,则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6.3电力网中的电能损耗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

说明:

输电线路变动的电能损耗的计算,同样适用于变压器;

即变压器的电能损耗为:

如果电网中接有n台同容量的变压器并联运行时,则在一年中的电能损耗为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计算电能损耗,由于值的确定是近似的,准确度低,一般用于电网的规划阶段。对于已运行电网的电能损耗计算,常采用等值功率法。6.3电力网中的电能损耗目前三十六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6.3有一电力网负荷曲线如图所示,已知,R=12,平均功率因数,试用最大功率损耗时间法计算一年内的电能损耗。例6.3的电力网负荷曲线6.3电力网中的电能损耗目前三十七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

例6.4变电所低压母线上的功率为40MW,

.试求线路及变压器中全年的电能损耗。线路和变压器的参数如下:线路(每回):变压器(每台):例6.4的输电系统及其等值电路6.3电力网中的电能损耗目前三十八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6.4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6.4.1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6.4.2提高电力网运行的电压水平

改变电力网的运行方式6.4.4对原有电网进行技术改造目前三十九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电力网的电能损耗不仅耗费一定的动力资源,而且占用部分发电设备容量。因此降低网损是电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任务。6.4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目前四十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电力系统的负荷中,异步电动机占相当大的比重,它所需的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的关系为:

异步电动机所需的无功功率由两部分组成:受载系数降低,使得功率因数降低。第一部分是建立磁场所需的空载无功功率,约为的60%~70%,与受载系数无关;第二部分为绕组漏抗中消耗的无功功率,与受载系数的平方成正比。6.4.1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6.4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目前四十一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

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的措施:

使异步电动机与所拖动的机械功率配套,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同步电动机代替异步电动机,(因为同步电动机不仅可以不需要系统供给无功功率,还可以运行在过励磁状态向系统发出无功功率,从而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6.4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目前四十二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电力网运行时,应尽量提高运行电压水平,以降低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对于变压器,提高电力网的运行电压,变压器绕组中的铜损减小,但是,铁损就相应地增加。对于变压器的铁损在网络总损耗中所占比重小于50%的电力网,适当提高电力网的运行电压可以降低网损,对于变压器铁损所占比重大于50%的电力网,情况正好相反,此时宜适当降低运行电压,如6~10KV的农村配电网络。

6.4.2提高电力网运行的电压水平6.4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目前四十三页\总数四十八页\编于十七点

闭式网的经济功率分布

没有施加任何调节和控制手段,由线路阻抗决定的功率分布,称自然功率分布。6.4.3改变电力网的运行方式图6.13环形网络

6.4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目前四十四页\总数四十八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