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专题:新闻报道_第1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专题:新闻报道_第2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专题:新闻报道_第3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专题:新闻报道_第4页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专题:新闻报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专题:新闻报道一、常考知识点汇总新闻的基本结构(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有时省略。背景就是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标题: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一般说来,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标题一般为短句,有时为比较对称的两个短句(或对偶句),文末不用标点。必须简洁、确切、醒目,既要概括主要内容,又要有很强的吸引力。标题分为单行标题和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3个:①引题(引标、眉题、肩题):位于主标题的前面,交代形势、背景,烘托气氛,交代原因、意义等。②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③副题(辅题、子题):在主标题的后面,进一步的补充说明,进行具体交待。新闻必须具备正题,引题和副题可以不要。二、答题注意点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新闻类语段的压缩一般包括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新闻标题、概况导语、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或信息要点等。分析新闻语言特色(1)数据运用及叙述描写的准确分析:新闻要求准确,准确的数据能加强事实的真实可信,准确的叙述和描写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使人物血肉鲜明,性格突出或者营造出新闻场景,使读者如亲历其境(2)语言的形象生动分析:通讯和特写在表现人物和刻画场景时允许使用文学手法所以有些句子呈现出形象生动的特点。应对:塑造鲜活形象,再现典型场景,为主题服务3.分析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六要素要完全准确真实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引语等必须准确真实三、试题解析1.请你仔细阅读这则有关中国经济热点指标内容的新闻图表,按要求答题。经济热点时间节点及各项指标发展趋向全国发电量4月,日均发电量1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交通物流4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3.5%较上月回升0.9%天然气消费1至4月,天然气消费量超过970亿立方米同比增速超10%煤炭供需5月8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7756万吨秦皇岛港口存煤649万吨同比增长21.6%同比增长28%①根据上面图表的主要信息,得出一个结论。②请你对这个结论进行简要的解释说明。【答案】①中国经济热点发展趋向整体呈上升态势。②根据时间节点及各项指标来看,全国发电量、煤炭供需发展趋向均保持同比增长态势,天然气消费发展趋向同比增速快,交通物流发展趋向回升。因此中国经济热点发展整体呈上升态势。【详解】本题考查从图表中提炼信息。这类题一般分四步:审题,抓主要信息,分析数据找规律,归纳表述。第①题应综合图表信息加以概括得出结论。观察这份有关中国经济热点指标内容的新闻图表,“发展趋向”一栏中数据“同比增长6.5%”“同比增速超10%”“同比增长21.6%”“同比增长28%”可见,都在增长。据此概括为:中国经济热点发展趋向整体呈上升态势。第②题则要对①题中的结论进行解释说明。根据“发展趋向”一栏内的相关数据可知,中国经济热点指标内容有一项(交通物流)处于回升状态,其他都在增长,这说明中国经济热点内容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解释说明时,需要分别写出各经济热点的内容及其发展状态。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几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①生活通信体验火箭速度:国内首个5G营业厅已完成。5G试验网络覆盖只要花几秒钟,就能通过网络下载一部1G大小的高清电影,并且无卡顿、无延时。市民现在就可以去营业厅“尝鲜”。②2019年央视春晚呈现的“未来交通世界”;如子弹头一般外形的车辆在1.5公里的5G网络全覆盖轨道上运行,在站台和车厢内部的摄像头所拍到的高清画面,通过5G网络快速回传至后台。③一台特殊的手术正在精心准备中:手术台前支起了超大显示屏,主刀医生的手术头套上还戴着一个高清无线探头,各种专用设备连接已经就绪。5G网络实时双向超高清远程手术实景直播,3个小时后,手术宣告成功!④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上:各式机械手臂来回翻飞,焊接、组装,忙个不停,大大小小的屏幕上光影闪烁,传递着一条条数据、指令……在5G智慧工厂,空无一人的厂房里却显得格外忙碌。【答案】5G(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交通、医疗、制造等领域。【详解】先通读四段材料,理解其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再归纳出主要信息。第一段主要写了5G对人们生活通信的影响;第二段主要写了5G给未来交通带来的便利;第三段主要写了5G让手术也可以远程进行;第四段主要写了5G让制造业更加智能。由此,新闻的主要信息可以概括为:5G广泛运用于通信、交通、医疗、制造等领域。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30字)河南日报2019年5月9日讯“传民族薪火、展中原风采”。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郑州登封观星台举行。上午11时,火种采集仪式正式开始,手持采火棒的火种采集使者从观星台顶端楼梯缓缓走向采火器,来自全国不同民族的56名小歌手身着各民族盛装,诵唱《二十四节气歌》,礼赞先贤智慧。以火种采集仪式为标志,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帷幕全面拉开。(2)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介绍该会徽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及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简明得体。)【答案】(1)示例: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举行。(2)各位朋友,大家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请看会徽的文体图形,它由龙、凤及两侧的弧形图案(飘带)构成。龙、凤形似阿拉伯数字“11”,恰为本届运动会的届次,又寓意龙凤呈祥;弧形图案(飘带)上的“2019”“郑州”标明举办时间和地点。主体图形轮廓和汉字“中”的轮廓相似,寓意“中华民族”或“中原”。欢迎您来参加此次盛会!【详解】(1)考查对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此题所给出的话语材料是一个语段,比较简单,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第一句就是这则消息的导语,即本段的中心句。然后对这句话进行概括,只要把握住它的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和“在郑州登封观星台举行”这三个关键信息就好解决了,不需要后面的提示语。因此,可以拟写成“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举行”。(2)题干给出的是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由上方的图案与下方的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所以介绍时可按由上到下的顺序,或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介绍。整个较长案由一龙一凤的飞舞构成,一龙一凤形成“11”,表示这是第十一届,飞舞的幻影书写着“2019郑州”,表示举行的年份与城市;而一蓝一黄两条飞舞的幻影与龙凤又能正好是“中”字的变形。再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可知一龙一凤寓意着龙凤呈祥。【点睛】仔细地分析这种题型,具有以下特点:(1)给出的新闻语段话语材料字数较多。(2)对拟写的内容都有字数限定的要求,不得突破。拟写新闻标题,其实质就是对新闻导语的高度概括与归纳。因此,只要快速而准确地找出新闻话语材料中的导语句(或段),再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要点(或关键)信息,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如果命题者给出的是新闻(既我们从狭义上讲的消息)语段中的话语材料只有一段,那么导语就是第一句;若是两段或两段以上,那么导语就是第一段。这种概括法,一般来说,导语句(或段)都比较长,不可能是现成的答案,必须对导语中的要点信息进行筛选概括,才能够达到指定的要求。当然,这只是个笼统的说法,有些新闻标题的拟写还需要根据后面主体部分中的提示语来完成。4.科学工匠倾心打造“火星蝴蝶”,中国航天事业再次实现里程碑式发展。请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完成小题。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两兄弟”组成。5月15日,随着“天问一号”成功实施两器分离,一路披荆斩棘、同甘共苦的“兄弟俩”,依依惜别,各奔东西、各担使命。3小时后,着陆巡视器成功穿越火星大气,在火星表面实现软着陆,开启“脚踏实地”的探测之旅。而环绕器则点火上升再次进入环火轨道,也开启了自己在“太空职场”的新征程,从原先的“星际飞行器”变成着陆器与地球之间“中继通信卫星”,但是继续进行环火探测。(1)小小同学是一个怀揣科技梦想的少年,他看到这则消息后,拟了三个标题,但他犹豫不决,不知道选哪个更好。请你帮他选出最恰当的一个(

)A.“天问一号”成功“落火” B.“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啦 C.多国祝贺“天问一号”成功着陆(2)小小同学对第三段“脚踏实地”一词很是赞赏。请赏析它的妙处。例:它一语双关,一是指_______,二是指________。(3)消息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帮小小同学修改。病因:______修改:________(4)小小同学还为这则消息配了一幅图。请你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它的主要信息(请使用打比方的方法介绍)。【答案】(1)B(2)一是指:“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真正踏在了火星的土地上二是指:火星探测器将会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完成预定任务。(3)病因:关联词使用不当把“但是”改成“同时”。(4)示例:这是一张到达火星的神奇车票:这条神奇旅途的出发地是“地球”,目的地是“火星”,这位位神奇的乘客——“天问一号”已检票,踏上了前往火星的旅程;于2021年5月15日“抵达”火星。“天问一号”像神奇的大鹏载着我们的太空梦想飞行翱翔在璀璨星空!【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标题。A.“‘天问一号’成功‘落火’”,“落火”的意思表达不明确;B.结合文段内容来理解。文段介绍了“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过程,“啦”字表达出惊喜之情,因此选项最合适;C.“多国祝贺‘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语段中没有提及,与内容不符;故选B。(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结合句子“着陆巡视器成功穿越火星大气,在火星表面实现软着陆,开启‘脚踏实地’的探测之旅”,这里“脚踏实地”的意思是: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着陆巡视器”的脚,成功踏在火星上,即“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真正踏在了火星的土地上;从比喻义的角度来说,火星探测器将会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完成探测任务。(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画横线句子中“但是”表示转折关系,但结合原句意思并没有转折之意,而是表示在“变成着陆器与地球之间‘中继通信卫星’”的同一时候的另一种措施,即“继续进行环火探测”。故将“但是”改成“同时”。(4)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结合图片的中图画和文字,按一定的顺序来介绍即可。这幅图画有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是车票的形状,出发地是“地球”,目的地是“火星”,只有到达火星的箭头,表明这是一张单程票,乘客信息为“天问一号”,“已检票”的圆形图章表明“天问一号”航天器已经踏上了前往火星的旅程;左上角时间是:2021年5月15日,右上角“抵达”表明“天问一号”已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登陆火星;下半部分是一幅图画,前面是“天问一号”,后面是广阔的星空,代表“天问一号”在星空背景下飞行。“天问一号”就像是天空的使者载着我们领略星空的魅力。据此说明即可。(2019·湖北荆门·高考真题)李白很生气:人工智能能写诗?“月明清影里,露冷绿樽前。赖有佳人意,依然似故年。”当你读到这首诗,是否能想到该诗的创作者不是某位古代诗人,而是一个“会作诗”的人工智能机器人?4月13日,2019年孔学堂联合大会以《李白很生气:人工智能能写诗?》为辩题,再次触发了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敏感神经。——选自《中华诗词》2019年第5期能让人类失去诗性的不是机器人比起自《诗经》《荷马史诗》以来,已经走过了不下三千年的人类诗歌发展史,人工智能尝试用于写诗仅是近些年才有的事。就目前对机器诗歌写作的技术进展和已有成果观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诗歌写作,作为诗歌大家族的新品种、新文类,正丰富着人类的诗意世界,并且注定要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机器诗人不知疲倦的制作能力,会不会造成需求过剩?由于其算法和数据学习的限制,会不会造成类型化的机器写作泛滥?最后,当人工智能的机器写作平台越来越精准、强大和廉价好用,人们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偷懒,总是依靠机器来帮自己写诗,包括给女朋友写情诗也请机器帮忙,那很可能导致人类诗性的退化。——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18日5.读报刊要学会做梳理和摘录。阅读第二篇,摘录关键词语,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6.读报刊要善于比较和发现。说说两家媒体报道同一事件的角度有什么不同。【答案】5.写作泛滥(或类型化写作)

诗性退化(或依靠机器)6.示例:第一篇是从事实本身进行报道,主要是让人们了解到“机器人写诗”这个件事,表达更有趣;第二篇则是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入分析,表达更理性。【解析】5.考查对新闻内容的梳理与概括。仔细阅读第二篇的内容,整体感知,在“需求过剩”我那天提出之后,又提出了“会不会造成类型化的机器写作泛滥?”写作泛滥的问题;最后是“总是依靠机器来帮自己写诗,包括给女朋友写情诗也请机器帮忙,那很可能导致人类诗性的退化。”机器人写诗会带来人类诗性的退化的后果。6.考查对材料的比较探究。仔细阅读两则材料,第一则客观报道生活发生的新闻事件,机器人会写诗。第二则材料则是由前一则新闻带来的思考,机器人写诗对文学创作造成影响,是深入的理性的分析。【甲】本报东京8月8日电

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当地时间8月8日晚闭幕。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38金32银18铜共88枚奖牌,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二位。本届奥运会中,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举重、射击、游泳、自行车等项目中发挥出色,打破4项世界纪录,创造21项奥运会纪录。跳水、乒乓球等项目依然是争金夺奖的主力军,羽毛球、体操等项目实力明显回升,田径等基础大项进步明显,赛艇、皮划艇、帆船等水上项目表现突出。中国体育代表团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备战参赛带来的严峻挑战,不畏艰难,科学训练,敢于争先,敢于争第一,圆满完成参赛任务。本届奥运会共有206个代表团齐聚于五环旗下,共有65个代表团获得金牌、93个代表团获得奖牌。(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8月8日)【乙】新华社东京7月24日电

杨倩打出了最后一发子弹,决赛场大屏幕显示出了名次——冠军!枪中红心!热泪挥洒!这块奥运金牌,拿下了!时隔9年,中国女枪手再度为代表团实现“开门红”!这是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从资格赛到决赛,险象环生,尤其是资格赛,状态并不在最佳的杨倩几度处于被淘汰的边缘,直到最后才拼出了一个决赛席位。王炼说:“今天资格赛打得非常艰苦,名次也不高,环值也不高,最终还是真实体现了杨倩在精神上的这种力量。太棒了,一发一发咬得太棒了!”7月24日,杨倩在资格赛比赛后,最终晋级决赛。进入决赛,成绩清零,8名选手从头开始。杨倩找回了巅峰状态。决赛前10枪,她打出了两个正中靶心的10.9环,排名第一。胜利的希望出现了。然而,对手同样强大。俄罗斯运动员加拉希娜连续打出高环数,杨倩退居第二。第16枪过后,从第一名到第四名只有0.6环的差距。咬住,再次成为这场决战的关键词。第17枪,杨倩打出10.0环,与加拉希娜并列第一。第18枪,杨倩打出10.6环,与加拉希娜相差0.2环。第19枪,杨倩打出10.6环,与加拉希娜相差0.3环。……最后一枪,最终决战。加拉希娜率先击发,打出了一个离谱的8.9环,观众的喧哗对杨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她打出一发9.8环,但这已经足够锁定金牌。夺冠之后,杨倩的表情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反而是拿到季军的瑞士选手克里斯滕在恣意庆祝。颁奖仪式上,中国姑娘在口罩后面露出笑意,还面对镜头比了一个大大的“心”。“我其实也并没有大家看到的这么冷静,在资格赛、包括决赛当中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情、心态,通过一些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慢慢去调整,平复自己紧张的心情。”杨倩说。在上届里约奥运会之后,中国射击队就针对决赛冲金成功率不高的问题强化训练。在每次队内赛和选拔赛中,观众席都尽可能制造各种噪音,让选手们适应混乱的局面。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上,观众席甚至敲起了鼓。杨倩的教练王炼说:“平时的决赛模拟做得非常多,奥运会更多地还是要靠决赛拿成绩,都要奔着金牌来,所以针对上一届的情况,这届做了很多方面的提高,今天把决赛训练的成果体现出来了。”首金属于射击,首金属于中国!(选自《新华网》2021年8月8日,有删改)7.下列各项,属于【乙】文所用新闻体裁的一项是(

)A.新闻特写 B.新闻评论 C.消息8.【乙】文中,记者采访了杨倩和她的教练王炼。假如你是记者,根据文中的回答,联系上下文,写出当时采访提出的问题。记者:“(1)________________”杨倩:“我其实也并没有大家看到的这么冷静,在资格赛、包括决赛当中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情、心态,通过一些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慢慢去调整,平复自己紧张的心情。”记者:“(2)_________________”王炼:“平时的决赛模拟做得非常多,奥运会更多地还是要靠决赛拿成绩,都要奔着金牌来,所以针对上一届的情况,这届做了很多方面的提高,今天把决赛训练的成果体现出来了。”9.学校公众号计划推出一期以“中国力量”为主题的专刊,小编们想转载【甲】【乙】两文中的一篇。你主张转载哪篇?请结合两文的体裁、内容,简要阐述你的理由。【答案】7.A8.示例一:杨倩:你这次夺冠,跟你的沉着冷静分不开吧?示例二:紧张的比赛你为何能那么冷静?你是怎么做到的?示例一:你们针对这次奥运会,事先做了哪些模拟与准备?9.示例:我赞成转载甲篇,甲篇是消息,篇幅短,时效性强,简洁概要地报道了冬奥会闭幕,中国队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二的事件。阅读本消息可振奋人心,激发民族自豪感,更贴近中国力量的主题,让读者有中国自信。【解析】7.本题考查新闻体裁判断。消息和新闻特写、新闻评论都是广义上的新闻。都具有客观性、准确性、时效性的特点。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就是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结合乙篇的“杨倩打出了最后一发子弹,决赛场大屏幕显示出了名次——冠军!”“第17枪……”“第18枪……”“第19枪……”和“最后一枪,最终决战”等可以看出,它再现了射击运动员杨倩为我国夺得首金的精彩画面,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随着比赛描写而紧张、而激动,属新闻特写;故选A。8.本题考查采访设计,上下文衔接。(1):结合下文中的“我其实也并没有大家看到的这么冷静”“通过一些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慢慢去调整,平复自己紧张的心情”等杨倩的回答可以推测记者提问的问题与“紧张或冷静”有关系,因此可提问:你比赛过程中很冷静,是怎么做到的?(2):结合下文的“平时的决赛模拟做得非常多”“所以针对上一届的情况,这届做了很多方面的提高”等王炼的回答可推测记者提问的问题与比赛前的准备有关系,可问:针对这一届的奥运会,你们做了什么准备?9.本题考查新闻内容分析。见仁见智,只要能结合“两文的体裁、内容,简要阐述理由”即可。示例:我赞成转载乙篇,乙篇是新闻特写,注重报道某事件的精彩片段,再现了射击运动员杨倩为我国夺得首金的精彩画面,语言更生动形象,阅读时可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运动员风采传递了中国力量。王贻芳:“我国科学界内部认真的科学讨论很少”(节选)①翻开科学史,我们不难发现,创新的科研成果往往是在不断质疑、争鸣、讨论中产生的。不同观点之间的互动,能使人们看清问题,找到解决之道,进而获得真知灼见。②然而,我们又遗憾地发现,争论时常变成讥讽、谩骂、人身攻击甚至拳脚相向。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术争鸣?③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了有着近20年国外科研经历和长期国内科研管理经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④《中国科学报》:现在很多科学领域的争议都变成了社会话题,如转基因等。这几年也有人评价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争议是“领域外的对撞”,您如何看待学术争鸣走出科技圈成为社会话题的现象?⑤王贻芳:科学的争论应该局限于科学界内部。争论真正的核心焦点、科学问题,以及科学发展的方法、路线等,都需要专业知识。普通公众没有这个训练,他无法参与到真正的科学争论中,最后争论就变成了极端民族主义、阴谋论或其他你完全没法想象的事情。纯粹的科学争论,应该局限在科学圈内部。⑥有些争议跟大众的切身利益、生活有关,就像转基因这种,老百姓想知道这东西到底能吃还是不能吃,所以就有一些争论会走出科学界。⑦但实际上,按照我的理解,这些争论其实都不是真正的科学争论。转基因这件事情在科学界内部是有共识的,只是科学家跟老百姓说不清楚,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也是一样。这些争论走出了科学界,老百姓跟科学家讨论的完全不是我们科学界内部讨论的事情,或者说大家关注的焦点和不同意见,与科学界内部的不同意见完全是两码事。⑧所以一定程度的科学普及是应该的,但是它不可避免地会异化成不可控的社会焦点,有时对科学发展是有损害的。⑨《中国科学报》:您曾经在谈国内外科研环境的差别时说“中国的体系不是自己长出来的,是学来的,硬生生地嫁接到中国的人文社会环境中,自然就会变异,发生一些显然有违科学本意的事”,您觉得国内与国外的学术争鸣氛围有什么不同?⑩王贻芳:我们国内基本上争鸣很少,科学界内部认真的科学讨论很少。有些事情一弄就会弄到媒体上去,这本身就不正常,有些讨论其实在科学界内部是可以解决的。在国外,科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意见,会通过科学界内部的争鸣来解决,但在中国,操作起来不容易。⑪人跟人之间要么大家都客气不说,真要是争起来,大概两个人就要成敌人了,所以大家都避免讨论。我们缺乏人跟人之间就事论事的基本态度,这就造成国内学术生态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⑫中国人讲究面子,所以认输是很难的,而讨论到最后总要得到一个结论,要有人认输才行。中国人爱面子,认输是不干的,所以讨论不下去。⑬《中国科学报》:您认为,学术争鸣应该遵循怎样的“游戏规则”才能确保理性有效?⑭王贻芳:国外从孩子开始,学校就要教争论规则,各个层面也都会运用这种议事规则。但我国普遍缺乏这种基本的训练,或者说缺乏对这种规则的了解。⑮从技术上来说,这也是我们的争论不太容易取得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的主要原因。我觉得我们应该至少从中小学开始就得教这种东西。比方说,争论必须是有逻辑的,不能是你说的是一个事,我反驳的时候偷换概念,说别的事。争论中有大量的技术上的规范,如果你不遵守这样的规范,争论就不容易有结果。(摘编自2022年2月24日《中国科学报》)10.针对记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王贻芳所长是如何有条有理地做出回答的?请简要梳理。11.我国当下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争论,原因有哪些?请结合访谈内容简要分析。12.完成一次高质量的专访需要做很多准备。请结合这篇专访,说一说你从《中国科学报》的这位记者身上学到了哪些经验(两点即可)。【答案】10.首先亮明观点,接着从科学争论需要专业知识这一事实出发,分析普通民众不宜参加科学争论的原因,并重申自己的观点;然后指出记者提及的大众对转基因等社会话题的争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争论;最后指出科学问题变成社会焦点的危害性,从反面阐明了将科学争论局限于科学界的重要性。11.①科学争论经常被弄到媒体上,成为社会话题,而公众缺乏相关科学知识,导致科学争论偏离了科学本身;②科学界内部缺乏就事论事的基本态度,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③好面子、不愿接受批驳、不愿认输的心理导致讨论无法进行;④我国普遍缺乏议事规则的训练,很少有人掌握争论的技术规范。12.①采访应关注现实,聚焦话题,明确议题。本专访的记者关注到了当前科学争鸣易演变为人身攻击这一社会现象,聚焦热点问题,确定了明确的采访议题。②采访对象应选择相关领域的权威。本次专访的对象王贻芳所长为中科院院士,对中外科研环境都很熟悉,他对如何进行学术争鸣的看法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③采访前要对采访对象的专业背景和主要观点等有一定的了解。从访谈中看,本次专访前记者已了解王所长对国内外科研环境的一些认识,所以访谈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能得到充分回应。④采访的具体问题应指向明确,便于访谈对象理解(应有一定的回应空间,让访谈对象有话可说)。如第一个问题询问王所长对科学争鸣出圈的看法,既能了解他对该问题的基本立场,还引发了他对科学争论出圈后走向非理性原因的阐述。⑤访谈问题之间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比如本文的三个问题都紧扣采访前确定的中心话题,由现象到原因再到如何解决,一步步将探讨引向深入。【解析】10.本题考查梳理回答思路。从第⑤段“科学的争论应该局限于科学界内部”,可以看出王贻芳所长首先亮明观点;从第⑤段“争论真正的核心焦点、科学问题,以及科学发展的方法、路线等,都需要专业知识。普通公众没有这个训练,他无法参与到真正的科学争论中,最后争论就变成了极端民族主义、阴谋论或其他你完全没法想象的事情。纯粹的科学争论,应该局限在科学圈内部”,可以看出接着从科学争论需要专业知识这一事实出发,分析普通民众不宜参加科学争论的原因,并重申自己的观点;结合第⑥段“有些争议跟大众的切身利益、生活有关,就像转基因这种,老百姓想知道这东西到底能吃还是不能吃,所以就有一些争论会走出科学界”、第⑦段“但实际上,按照我的理解,这些争论其实都不是真正的科学争论”,可知然后指出记者提及的大众对转基因等社会话题的争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争论;结合第⑧段“所以一定程度的科学普及是应该的,但是它不可避免地会异化成不可控的社会焦点,有时对科学发展是有损害的”,可知最后指出科学问题变成社会焦点的危害性,从反面阐明了将科学争论局限于科学界的重要性。11.本题考查理解、概括内容。根据第④段“现在很多科学领域的争议都变成了社会话题,如转基因等”、第⑤段“争论真正的核心焦点、科学问题,以及科学发展的方法、路线等,都需要专业知识。普通公众没有这个训练,他无法参与到真正的科学争论中,最后争论就变成了极端民族主义、阴谋论或其他你完全没法想象的事情”,可概括为:科学争论经常被弄到媒体上,成为社会话题,而公众缺乏相关科学知识,导致科学争论偏离了科学本身;根据第⑩段“在国外,科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意见,会通过科学界内部的争鸣来解决,但在中国,操作起来不容易”、第⑪段“我们缺乏人跟人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