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记忆研究综述报告_第1页
(完整版)记忆研究综述报告_第2页
(完整版)记忆研究综述报告_第3页
(完整版)记忆研究综述报告_第4页
(完整版)记忆研究综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忆研究综述摘要记忆是大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对大脑的记忆的机理进行大量地研究,取得很多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未知。海马是形成记忆的必不可少的组织,海马的不同部位在记忆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海马的损害会导致记忆障碍。记忆形成的过程包括编码、储存、提取三个阶段。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和记忆阶段,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期记忆。长期记忆的表现形式有外显式和内隐式。提出一些模型来解释,但并不完善。遗忘是记忆的一个特征,大脑某些结构损伤后,会产生遗忘症。记忆的生理结构基础神经细胞大脑是由神经细胞构成的,神经细胞分为树突、细胞体和轴突三部分。轴突于树突之间的相接处叫突触,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突触就会生长、增加,使之与相邻的神经细胞联结、沟通。接受同样的刺激次数越多,其联结就越紧密而形成了定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记忆。海马[1]海马区是大脑皮质的一个内褶区,在侧脑室底部绕脉络膜裂形成一弓形隆起,它由两个扇形部分所组成。早期科学家发现,因癫痫而行双侧颞叶包括海马结构切除的病人记忆发生障碍,表现为不能记住刚看过的文字内容,他们认为他对新知识经验的保持只能持续5秒钟,但切除以前已经保持的记忆没受影响。神经科学家们开始相信,不同的脑部结构在记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内侧颞叶系统是由海马及相邻有关皮层组成,包括内嗅皮层、外嗅皮层和海马旁回。海马是内侧颞叶记忆系统中与学习记忆最密切相关的结构。临床上也陆续发现,海马及边缘系统其他部位的一过性缺血,可导致一过性的遗忘症。海马及周围结构的很小损害,都可引起明显的记忆障碍。此外对动物的海马也进行了积极研究。海马是正常记忆必不可少的结构基础。海马的损害会导致记忆的障碍,而且似乎主要是近记忆的障碍。海马区在脑中为发作阈值低的部位。因为几乎所有癫痫患者的发作皆由海马区所起始,像这类以海马区为主的发作,有许多的情形是很难以药物治疗的。而且,海马区中有一部分,尤其是内嗅皮质,为阿尔兹海默氏症最先产生病变的地方,海马区也显示出容易因贫血、缺氧状态而受伤害。杏仁核杏仁核位于前颞叶背内侧部,附着在海马的末端,呈杏仁状,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杏仁核分为两部,即基底外侧核群和皮质内侧群。皮质内侧核群形成杏仁核的背内侧部,基底外侧核群是杏仁核的非嗅觉功能区。杏仁核是情绪学习和记忆的重要结构。颞叶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由颞上沟和颞下沟分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隐在外侧裂内的是颞横回。在颞叶的侧面和底面,在颞下沟和侧副裂间为梭状回,侧副裂与海马裂之间为海马回,围绕海马裂前端的钩状部分称为海马钩回。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其中,主要内侧颞叶与记忆相关。记忆的分类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时间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像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记忆按按其内容可以分为5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感记忆,语义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2]。形象记忆,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声音、气味等具体形象的记忆。具有直观形象性。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或情景的记忆,它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当某种情境或事件引起个人强烈或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时,对情境、事件的感知,同由此而引发的情绪、情感结合在一起,都可保持在人的头脑中。语义记忆,是运用语言所必需的记忆,它是一个心理词库,是一个人掌握的有关字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语义记忆使用语义编码。动作记忆,是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机能的记忆。情绪记忆情绪性增强效应[3][4]情绪性唤醒事件较中性事件更容易被记住,称为记忆情绪性增强效应(EEM)。根据记忆调节理论,EEM是基于杏仁核对内侧颞叶记忆系统的调节口。情绪增强效应主要与杏仁核和海马密切相关。通过行为学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检测杏仁核和海马激活情况。实验材料为彩色情景图片。实验过程分为编码和提取两个阶段,编码阶段要求受试者观看图片并记住,编码的同时进行fMRI,提取阶段将新旧图片随机呈现,要求受试者通过按键尽快地判断新、旧图片,记录行为学成绩。采用SPM2分析软件对功能成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受试者对情绪图片的记忆成绩比中性图片的记忆成绩低。功能成像显示,双侧杏仁核和海马与增强效应显著相关。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情绪增强效应主要与杏仁核和海马密切相关,说明内侧颞叶在情绪记忆中具有重要作用。情绪性增强效应的两阶段模型:编码效应和后编码效应(固化阶段)。前者主要包括注意增加和精细加工,后者主要包括紧张激素的释放,和记忆痕迹的增强固化。杏仁体是两阶段调节的中心结构。两阶段可能相互作用,以至于情绪性唤醒事件在编码和固化阶段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情绪唤醒度在情绪记忆中占主导作用。当情绪唤醒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唤醒度作用于杏仁核,后者再进一步与额叶和颞叶相互作用,产生记忆增强效应。在编码阶段,人们对于情绪性刺激会采用相对于中性刺激更多的精细加工。右侧杏仁核较左侧杏仁核更倾向于与情绪记忆增强效应相关,说明左右杏仁核在情绪记忆中的作用可能不完全相同。双侧海马也均与情绪记忆增强效应显著相关。既往研究表明,海马主要参与记忆的储存和固化。McGaugh认为,这种增强效应主要是情绪信息通过杏仁体作用于内侧颞叶(MTL)记忆系统,从而调节记忆固化作用。这一作用机制主要是杏仁核释放紧张性激素,主要作用于内侧颞叶和额叶,产生增强长时程增强效应(LTP),并进一步触发海马依赖的记忆固化作用。情绪记忆具有性别差异[5]通过检测参与情绪记忆相关激活脑区,进行fMRI研究,男性情绪记忆成功编码主要与右侧杏仁核相关,女性主要与左侧杏仁核相关。男女记忆增强效应均与左侧杏仁核明显相关。男性多激活前额叶不同亚区皮层,而女性多激活杏仁核、海马、梭状回和枕部皮层。大脑前后部皮层激活也存在性别差异,男女性情绪记忆加工存在相对特异性神经机制。研究也显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长时记忆的增强效应均与左侧杏仁核明显相关。男女偏侧化效应在两性的情绪LTP中不起主要作用。情景记忆[6]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fMRI,采用组块设计和事件相关的刺激模式,检测正常青年人执行汉字情景记忆编码和提取任务时,大脑皮层的激活脑区。结果显示,情景记忆编码加工的激活脑区主要有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颞叶梭袱回、两侧前运动区、辅助运动区、两侧枕叶、右侧顶叶和两侧小脑半球,提取加工的激活脑区主要有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辅助运动区、两侧基底节区、左侧颞顶交界处、两侧枕叶、两侧顶叶和两侧小脑半球。可以得到的结论为,情景记忆的编码和提取加工尽管存在部分共同的激活脑区,但两者相应的神经机制有所差异。记忆的三个阶段根据记忆的形成步骤,把记忆分为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阶段。按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方式不同,以及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系统。记忆编码时并非全部编录,而是有选择性的,感官系统对于刺激并非悉数接收,所以记忆时所获得的编码也并非是所有事件精确的被记录,而是由于知觉经验和感知经验去判断要选择哪些做为记忆码内容。感觉输入进入感觉记忆,通过注意,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停留约30秒左右,除非对该信息加以复述。然后,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存储器,存储在此的信息可供之后的提取。[2]编码[2]人在学习文字时,按事物的形状、声音、意义,分别编成各种代码,依类是形码、声码、意码。在储存信息之前把信息译成记忆码的过程,称为编码。短时记忆的编码60年代以来,有大量实验证明,短时记忆的编码是声码。语言刺激在这个阶段更容易获得。在短时记忆中,对刺激信息主要以听觉形式进行编码和储存,即使刺激信息以视觉方式呈现,个体对视觉刺激进行加工处理时也会把他们转换成听觉代码,即在度那是记忆中会存在形—音转换的现象,视觉信息会以声音形式进行加工,然后存储。长期记忆的编码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佩沃提出长期记忆中双重编码说即。主张语文信息的处理,以意码为主,非语文信息的处理,以形码为主。比如对于块手表,在脑中形成一个图像是形象的形码,表达为一种计时工具,为语言的语义码。人们在记忆的时候,语义码和形码是双向并进的。信息由短时记忆转为长期记忆,采用什么方式编码,更重要的是看材料本身性质来决定。比如,看一篇文章,最终留下的是意义而不是图像,相反,看到一个漂亮的人,不是记住大概的意思,而是会记住她的长相。研究者对大脑对不同形式表达的空间记忆的处理的脑电进行研究,观测脑电活动是否相同,进而确定编码方式是否相同。早些时候的研究证明,测试者可以通过口述的和文字的描述,来获得空间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研究者想要弄清不同形式的信息编码方式是否相同,解码的方式是否相同。电生理显示,视觉的和口头的信息的编码激活的神经子区域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测试者通过三种学习方式:读一张地图的文本描述,触摸一个木制的拓扑结构的地图,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电生理显示,早期当大脑对接收到的不同形式的信息时进行编码时,P1、N1、P2部分的脑电活动不同,但口头的和视觉的编码活动相同[7]。影响编码的因素短时记忆时,在记忆序列中,对开头和结尾的条目记忆效果是最佳的,即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位效应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作为第一个出现的信息,其得到了足够的时间,使之进入长时记忆,因此回忆效果好;而近因效应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作为最后出现的信息,其尚停留在短时记忆中,因此效果好;但加入逆运算后,短时记忆在记忆结束后处理数字运算,使先前自由回忆实验中尚停留其中的信息被抹去,因此回忆时末尾的信息效果不好。存储[2]记忆第一个阶段是通过感觉系统获得信息,储存在大脑的感觉区内,储存的时间很短,如果信息这时通过加工处理,分类就会形成新的印象转入下个阶段。这一阶段是由脑内海马神经细胞回路网络受到连续的刺激而形成的,也就是突触结合长时间持续增强,会延长信息停留的时间,这个阶段也叫第一级记忆,信息在第一级记忆停留长时间后就会进入第二级记忆,这个阶段信息的保留可能和蛋白质合成有关,信息如果常被使用,它就不会被遗忘,而会再往下一级跳,在第三级记忆内就会形成神经回路网络,形成长期记忆。短时记忆的储存一般的短时记忆只能保持30秒左右,在这段时间内大脑能储存的信息平均为7个项目,可以是七个数字、人名、或是东西。但前提是这些对象之间不要有联系,如果有联系,所能记忆的个数会多一些。运用fMRI,研究测试简体汉字词组时,记忆刺激的脑内活动区情况。运用单次激发GRE—EPl分别在横断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采集fMRI图像。对图像进行融合,并进行脑内活动区出现率分析。结果横断位图像上出现24个活动区,冠状位图像上出现20个活动区,矢状位图像上出现24个活动区。结论本实验的伽RI研究显示正常人简体汉字单词短时记忆刺激的脑内活动区主要位于颞叶、海马、枕叶和小脑等[8]。通过fMRI技术研究人脑处理数字短时记忆的的脑区激活情况。记忆的同时进行fMRI扫描,试验采用组块设计,并采用统计参数图软件进行分析。组分析统计,大脑皮层所激活的脑区有双侧枕叶、额叶、顶叶,皮层下结构有纹状体的激活,其中双侧枕叶的激活为显著。人脑处理数字短时记忆信息是由大脑皮层下结构与大脑皮层一起共同完成的,并以语音和视觉双重编码。据此推测额叶、顶叶、枕叶及其他一些皮层下结构如纹状体,均参与了数字信息的短时处理过程。其中,双侧枕叶的次级视觉皮层在数字信息的初步编码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语音和视觉双重编码,前额叶和顶叶则在数字信息的储存和提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字信息的短时处理是由皮层和皮层下结构一起共同完成的[9]。工作记忆的存储[2]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替代原来的短时记忆概念。工作记忆也是指短时记忆,但它强调短时记忆与当前人从事的工作的联系。在短时记忆中加工信息的时候,有时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时又要从长时记忆中把这些知识经验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来。因此,短时记忆中即有从瞬时记忆中转来的信息,也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信息,它们都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是人们在完成认知任务的过程中将信息暂时储存的系统。对信息进行操作处理和组装,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进行决策以及解决问题。工作记忆包括三个部分:注意控制系统,语音回路,视觉空间模板。语音回路主要用于记住词的顺序,保持信息。语音回路存储一定量的语音信息,词语个数由读音时间限定,而不是词语的个数,存储1.5~2秒长的词语,这被称为字长效应。工作记忆也受语言不同的影响。每个数字在不同的语音中的音节长度不同,因此回想起的数字的个数也不同,回想起英语数字的表现比西班牙和阿拉伯语种的数字的表现要好。视觉空间模板,主要用于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工作记忆用于临时存储信息和实时处理信息,有研究者提出一个称为情景缓存器的集成系统的概念,情景缓存器用于集成和保持,进入情景缓存器和从缓存器中提取的信息。尽管这样的集成系统是否存在还有争议,内侧颞叶很可能是维持有相关性的信息的结构。在行为层上,有相关信息的表现性能比无相关信息的性能低。对有相关性的信息的编码和保持,右侧海马旁回激活得更多,提取时,内侧颞叶没有激活。研究者认为右侧海马旁回可能是情景缓存器的集成和维持功能的基础[10]。长期记忆的储存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2类,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不会意识到。长时记忆的遗忘或是由于自然的衰退,或干扰造成,其中干扰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长时记忆形成的分子机制[11]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突触的生长、增加,使之与相邻的神经细胞联结、沟通,长时间刺激其联结就越紧密而形成了定式,即记忆。突触具有可塑性,长时记忆中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是行为依赖性突触可塑性的两种重要形式。某种神经元受到一定量的刺激后.其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明显增强,这种现象会长时间延迟。某些动物会延长数日、数月或更长时间,此种现象称之为长时程增强效,最早观察到LTP的部位是齿状回和海马CA1区。在发现海马神经元LTP的同时,又记录到另一种长时程的效应。即对海马瞄片施以低频条件刺激,所记录的EPSP却表现波幅的降低,并延迟很长时间,称之为长时程抑制效应(LTD)。LTD不仅呈现在海马,在其他脑区如小脑、大脑皮层也可记录到。长期记忆容量很大,有两种不同的记忆: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外显记忆包含对事实和事件的一种意识,也被称为陈述性记忆,外显记忆系统要求个人意识的参与。外显记忆包括两种:语义记忆和情节记忆。语义记忆指一般的世界知识或事实的记忆;情节记忆指个人体验到的特定情节或事件的记忆。研究表明,内侧颞叶对外显记忆至关重要。内隐记忆[12]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反映出了先前所学内容的存在和作用。内隐记忆包括三种:概念性的和知觉性记忆、程序记忆、联想记忆。对应的大脑结构为皮质、纹状体、杏仁核。程序记忆是基于技能的记忆,涉及到怎么做事情。程序性记忆开始于外显式记忆,但是随着实践和经验,变成内隐式记忆。比如学自行车和打棒球,开始时需要明确每一步怎么做,然后随着练习,完成这种技能时,无需去想每一个细节怎么样,只是去做就可以完成。在对健忘症患者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发现:健忘症患者虽然不能有意识地保持学习内容,在再认测验中无法辨认出先前学习过的单词,但在补笔测验中却对先前呈现过的单词表现出与正常人一样的保持效果。健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研究可分为两大类:技能学习和重复启动。其中,技能学习的研究是由米尔纳和科金等1968年开始的。他们发现,健忘症病人虽不能外显地记得他曾完成过某一任务,但能获得诸如追赶旋转体和镜形跟踪等运动技能,著名健忘症患者HM学习到了一项新技能一一镜像阅读。内隐记忆的体现之一为启动效应,它是指前面接受的刺激影响到后续对某个信息的加工。启动研究中,最常应用的测验方法有字汇确定、词的确认、以及词根或词段完词。在经典的词汇确定测验中,要求被试说明某特定的字母串是否构成一个合法的词,某一字母串第二次呈现时,被试者做出词的决定所用的时间更少。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12]由于内隐记忆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无一种理论能够成功地解释所有的内围已化现象。目前影响最大、争议最热烈的是多重记忆系统说和加工说这二种理论。多重记忆系统说的核心是,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记忆系统存在着不同的子系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现象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的子系统。图尔温等人提出启动效应代表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并且用随机独立性的概念来论证这一观点。图尔温等设计实验,证明内隐记忆的表征和外显记忆的表征是不同的,内隐记忆代表知觉表征系统,这种系统没有单字的固定痕迹,是无痕迹的记忆系统。多重记忆说能较好地解释健忘症病人的记忆分离现象,因为各个记忆系统是独立的,当陈述记忆系统受损伤时,程序记忆系统仍保持完好。解释内隐记忆现象的另一种理论为加工说,加工说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两类测验所要求的加工过程不同,并不说明记忆系统存在着在机能上相独立的两个不同的子系统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罗迪格提出传输适当认知程序的观点认,为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过程。概念驱动过程要求有意义的加工精、细编码和心理印象等加工过程,正是句子的精细编码以及材料的有意义组织等因素提,高了直接测量,即外显记忆测验的成绩。因此,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过程。而大多数内隐记忆的测验非常依赖于学习时与测验时的知觉过程的匹配程度。认为内隐记忆测验要求材料驱动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多重记忆系统说和加工水平说相辅相成,学术争论推动了揭示内隐记忆机理的发展。性别差异[13]对于情感性内容,外显式和内隐式记忆存在性别差异。内隐式记忆中情感性的记忆,男性的首因效应比女性的要活跃,外显式的情感性记忆中,女性的激活效应比男性高。记忆提取大脑内的神经元反映的信息在需要用的时候可以被准确的再次呈现,在信息处理的角度,我们都关心怎么找到信息,而找到信息的结果,也就是再认、再现的目的。影响再现的因素信息加工层次根据认知加工层次理论,对单个的词可进行形式和语义即浅层次和深层次加工;加工层次越深,记忆效果越好。记忆依赖于提取与加工学习的一致性,提取线索是否有效由已记忆的信息来决定。也就是说,后来的提取过程与早先的加工过程越一致,回忆的成绩越好。信息检索方式回忆的表现不仅取决于信息如何编码,也取决于信息在测试时如何检索。根据编码特定性准则,回忆取决于对事件的编码特性和检索的特性之间的联系。语境影响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学习的信息,在相同的语境下更容易回想起,如果语境不同回忆起来更困难一些。这里的语境包括物理语境和心理语境。深海潜水员在陆上学习单词时在陆上更容易回想起,在水底学习时在水底更容易回想起。人在快乐的状态时更容易记住快乐的事,在难过的时候更容易记住难过的事。间隔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和动物学习东西时,采用多次间隔记忆,而不是在短时间内多次记忆,更容易记住东西。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多次间隔记忆,一个刺激的不同方面被选中进行编码,信息有更多方式获得和回想。遗忘自然性遗忘[14]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错误的再认与回忆。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前者指在适宜条件下还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后者指不经重新学习就不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对遗忘的一个计算层次的解释是,Anderson&Schooler提出,我们的记忆系统让近期的和经常性的记忆更容易获得是很有效的。遗忘有两种可能,一是记忆仍在,但是我们无法回忆起来,二是新记忆的干扰,阻断了旧记忆。大量证据显示很多遗忘是由干扰引起,干扰理论认为,如果对于某一个对象有一个新的记忆,在检索的时候会进行计算,记忆与线索之间将建立连接,这将导致干扰,尽管信息仍然在记忆中,由于检索导致遗忘。遗忘症[1]遗忘症是记忆障碍的一种形式,其主要表现有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顺行性遗忘是脑受损后,被试学习记忆新知识的能力下降,而逆行性遗忘是指被试对脑损伤以前的事件的记忆障碍。顺行性遗忘主要是大脑对今后发生的事情很难形成或者不能形成新的记忆,但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记得很清楚,包括儿时的记忆等。而逆行性遗忘是对过去的事情遗忘了,新的记忆还是能够形成。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海马病变时,有可能造成失忆。逆行性遗忘海马是正常记忆必不可少的结构基础,海马的损害会导致记忆的障碍。一种解释是SMC理论,Squire认为海马本身的损害就可以导致严重的顺行性遗忘,而逆行性遗忘呈局限的阶梯性,但是如果病变累及海马周围,就会造成更严重的顺行性遗忘,而逆行性遗忘呈阶梯性下降。这个观点的理论假设是海马只在陈述性记忆的巩固中发挥作用。另一种理论是多重记忆痕迹理论(MTT),海马在信息提取中的作用并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的,他们提出的假设,认为内侧颞叶系统对于情景记忆的提取是必需的,情景记忆逆行性遗忘的程度和严重性,与海马神经元损害的数目、记忆的新旧相关。大范围的海马损害倾向于,导致一个完全的非阶梯性的情景记忆损害。顺行性遗忘的原因海马在有效编码和回忆新信息过程中有着关键作用。目前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信息,纯粹只是情景记忆还是也包括了语义记忆。研究显示,内嗅皮层和外嗅皮层可能是顺行性记忆的关键组成。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顺行性记忆可以通过两个过程被提取,回想或者是熟悉性。前者是对有相关背景细节的信息的提取;后者是不用记起背景信息的情况下知道某事曾经发生过。在进行记得/知道判断的fMRI的研究中,Eldfidge等人发现只有当提取伴随着对学习情节的有意识的回忆时,海马的活动才增加。对于只做出熟悉性判断或未认出的项目,海马的活动没有增加,表明海马选择性地支持情节记忆的提取。有许多最近的研究表明海马区域对于回想是重要的,而颞中回和颞下回的周围结构对于熟悉性是重要的。结论记忆是大脑的重要功能,是认知科学的基础之一,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心理测试,采用医疗仪器对记忆进行生理上的研究,解释记忆的工作机理,并提出大量的模型、假说和理论,但很多结论存在矛盾和争议,记忆的机理很复杂,科学家对其具体机理,仍然不能给出完全的解释。但随着各国大量的人力投入到记忆的研究当中,以及医疗技术和其他科技的发展,对记忆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科学家一定能对记忆的工作机理给予完全合理的解释,推动认知科学的发展,并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