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PAGEi前言21世纪,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一个无可回避的话题,网络正以低廉的信息发布成本,高速的信息传播速度,海量的信息发布能力,广大的信息发布面积,简单的信息发布方式,主导着信息时代的脉络。在这样的环境下,因特网已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对外信息沟通与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之一,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种种优势和复杂的环境下,著作权正在接受优势和复杂带来的挑战。尽管现在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国际国内也有了一部分立法,但是收效甚微。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的立法进行完善已刻不容缓。网络上浩如烟海的信息,绝大多数以文字、图画、影象等方式传达,是著作权在调整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方面呈现出迥异于工业时代的新特点。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以成为世界性的热点,无论是著作权人还是网络大众,都与其休戚相关。本文将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及网络发展的现状,对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复制权问题、侵权责任问题以及网络作品的合理使用和许可加以探讨。目录摘要: 11.与著作权相关的网络问题 11.1.网络的法律基础 11.2.网络的法律性质 22.网络时代的著作权问题 32.1.暂时复制问题 32.2.作品数字化问题 43.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53.1.网络上的侵权责任问题 53.1.1.归责原则 53.1.2.网络服务商(ISP)的侵权责任 73.1.3.对网络侵权的司法管辖 83.2.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许可 9结语 12注释 13参考文献 14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论文PAGE15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摘要:国际互联网在数十年的时间内风行全球,成为融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全球性传播媒体。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国际互连网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运用越来越广泛,原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与网络的高科技架构,衍生了不少法律问题。网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分析了网络的三个法律特征,提出了网络作品发展与现有著作权制度和著作权理论中冲突较为明显、急需法律规范的复制权、侵权责任以及网络作品的合理使用和许可等三个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论述,提出其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关键词:网络保护侵权司法管辖许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国际互连网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运用越来越广泛,原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与网络的高科技架构,衍生了不少法律问题。网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及网络发展的现状,对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复制权问题、侵权责任问题以及网络作品的合理使用和许可加以论述。1.与著作权相关的网络问题21世纪,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一个无可回避的话题,网络上浩如烟海的信息,绝大多数以文字、图画、影象等方式传达,是著作权在调整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方面呈现出迥异于工业时代的新特点。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以成为世界性的热点,无论是著作权人还是网络大众,都与其休戚相关。本文就与著作权相关的网络环境展开介绍。1.1.网络的法律基础因特网,英文为INTERNET,中文译名为国际互联网,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和IP协议(网际协议)是构筑因特网的法律基础[1]。这两种网络通讯协议规范了网络上所有的通讯设备,特别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往来的格式与传达方式,有了这两个协议,就使全球原本独立的计算机网络连为一体,从而达到知识、信息、资源的共享。万维网(WWW)是因特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为因特网实现信息获取及检索奠定了基础,从而也给著作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问题。下面将结合万维网阐述网络的法律特征。1.2.网络的法律性质首先,网络具有无国界性和公开公用性。这是与传统著作权制度最相冲突的两个特征。从现在最风行的因特网就可以看出,通过全球的计算机联网就可以达到知识的公开公用,实现资源共享。然而知识经济的必然性,却带来了著作权保护上的全新的问题,比如著作权的特点之一是专有性,即他人未经权利人同意或法律许可,不得使用和享受该项著作权,而网络上应受著作权保护的信息则多是公开、公用的,很难被权利人控制。作品一旦上网就意味着很有可能被使用,这极大地削弱了网络著作权的专有性。著作权的特点之二是地域性,因为我们无法判断一件网络作品的著作权应当依从哪国法律,应在哪个国家地域内有效,所以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地域性实际上已不复存在。由此而带来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网络作品的发表范围为全世界,而非一个国家,因此无法确定其发表国,所以我国著作权法中“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规定,对网络作品而言形同虚设。因此,如何确定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司法管辖问题已成当务之急。其次,网络具有无限复制性。万维网是一种采用图形界面,结合了因特网上多种既存的信息传输协议的新兴网络技术[2]。网民使用浏览器访问因特网上的各类网页,由于浏览器能支持文字、声音、图像等许多信息的检索和屏幕显示。因此网民可以通过个人电脑看到图文并茂、五彩缤纷的网页,可以随时将所需信息下载到自己的个人电脑上,这就使无限复制成为可能,传统的著作权权利内容特别是复制权将面临着新的界定和解释。此外,网络还具有交互性。万维网的超文本链接技术让用户不仅可以远程访问储存在服务器中的信息,而且还可以交互式地访问存储在不同服务器中的信息,因此网民形象地用“冲浪”来形容在多种信息之间自由访问的快乐。假如用户键入姚明作为搜索关键词,关于姚明的档案资料便很快出现在屏幕上,再假设其中照片、NBA等若干个词的颜色与众不同,用鼠标一击,就借助超文本链接跳跃到另一文本,可以看到姚明的照片以及他所在的休斯顿火箭队的相关报道。因此“网络的优势就来源于链接网上的任何文件,不论其地位或物理位置如何”[3],然而超文本链接却惹恼了不少被链接网页的所属者,他们觉得设链者盗取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因此超文本链接也成为多起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的焦点。2.网络时代的著作权问题以上内容是对与著作权相关的网络问题的阐述,在进行正式论述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权利人所享有的具体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一)发表权;(二)署名权;(三)修改权;(四)保护作品完整权;(五)复制权;(六)发行权;(七)出租权;(八)展览权;(九)表演权;(十)放映权;(十一)广播权;(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十三)摄制权;(十四)改编权;(十五)翻译权;(十六)汇编权;(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4]。其中复制权是著作权的核心,也是著作权人的基本权利,然而在网络环境下过于泛滥的复制却对现有的复制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例如,在因特网上,以扫描的方式使印刷出版的作品数字化,在计算机内存和其他电子装置中存贮数字化的材料,等等。更为棘手的是在电子系统的正常使用过程中也能产生附带的或瞬间复制件。因此,目前受保护的作品一旦转化为电子形式并进入数字化的网络空间就难逃被复制的厄运,而且由于作品的网络复制既简便,成本又低,并且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被用户访问和下载,具有传统复制权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传统的复制权必须被重新界定和解释,才能适应新的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针对因特网上复制的广泛性,欧盟、美国以及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争议的焦点主要是以下两方面:2.1.暂时复制问题这主要是欧盟、美国等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解决网络环境下出现的新的版权问题,1996年通过的世界知识产权的两个新条约——版权条约和表演与唱片条约——对伯尔尼公约进行了修改,暂时复制问题是这两个条约形成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在网络中,最常见的暂时复制是在因特网的正常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所难以避免的。最突出的就是用户计算机浏览因特网上的信息所产生的暂时性复制,以及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的计算机系统在用户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自动复制。由此,只要计算机不关机,存储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复制件就能在并非转瞬即逝的较长时间内被观看、复制或进一步传播。可见,是否将暂时复制列为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对网络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对此,法学家们意见不一。赞同者认为,如果不控制暂时复制问题,将使版权人的利益毫无保障。试想,如果公众几乎都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上“阅读”某部作品而不进行永久复制,对版权人利益的保护将等于零;反对者则提出,如果公众失去网上浏览的自由,就会妨碍信息的自由流通,如果网络中介服务由于无法察觉的系统自动复制而承担责任,就会损害在因特网上的投资,所有新兴的网上图书馆、远程教学也会受到影响,从而损害公众利益,破坏版权保护原有的平衡;再者如果受保护客体在因特网上每一次的传输以及随后的下载和屏幕显示都构成复制,那么无论网上浏览、发电子邮件、观看数字化文件等都必须获得版权人的授权。其结果必然使这种使用权与版权保护的一贯原则相冲突,因为版权保护并不限制消费性行为或信息的接收,例如读书和看电视都不受版权法的限制。由此看来,二者都很有道理。在理论上,似乎利益不能两全,这也是使暂时复制成为一个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的原因。但从现实中看,由于网络传输的国际性和复制的全球性,一旦发生诉讼,当事人也往往会被跨国官司和诉讼数额之大所累,通常是赢了官司输了钱,由此而产生的纷争寥寥无几,长期以来,这个极其敏感的理论问题也并未给现有的技术发展造成任何障碍。并且法律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容纳下技术的飞速发展,因此将这个问题暂时搁置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思路的逐渐开阔,必将会有一个两全其美之策解决这个难题。在我国,现有的版权保护体系中没有暂时复制的位置。根据《著作权法》第52条的解释,“复制”是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扩印、录音、录像、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为,其中列举的几种复制形式都属长久复制,对比1991年《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3条第5款,“复制”指把软件转载到有形物体上的行为,计算机软件属于数字化作品,会涉及暂时复制,是被限于在“有形物体上”的复制,可见我国《著作权法》第52条不包括“暂时复制”。2.2.作品数字化问题关于作品数字化问题,曾在我国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作品数字化后会产生新的作品;有的则认为作品数字化是对原作品的复制,在这里本文比较同意后一种观点。原作品被直接数字化后,改变的只是作品的存在形式,数字化过程本身并不具有独创性,不产生新的作品,因此,该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仍由原作品的著作权人享有。本文认为,作品数字化应属于复制的范畴。比如说,将莫扎特的音乐数字化,录制在CD上,音乐本身并没有改变,莫扎特还是莫扎特。在网络上,改变的只是作品存在的载体,可见数字化之后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存而没有改变,只是原作品准确无误的复制。数字化的一大优点恰恰是避免原件的失真,这一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也已经有了明确答案。例如美国1995年的白皮书提出,扫描印刷作品而成的数字化文件是该作品的复制件,照片、电影及录音制品的数字化都构成复制;欧盟在1995年的绿皮书中也指出,作品或其他受保护客体的数字化在复制权的范围之内[5]。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认为,我国也应将“数字化”补充进《著作权法》第52条列举的复制行为中去,以适应国际化的要求。3.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是当代著作权制度面临着信息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而遇到的重大挑战。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全面对外开放,包括电信市场和国际互联网。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的迅速发展,给著作权理论和司法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其发展和和提高带来了机遇。深入研究和探讨网络作品著作权、侵权责任等法律适用问题,这对运用法律手段及时正确处理网络著作权纠纷,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规范网络环境下对作品的合理使用,促进网络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立法机关和司法实践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1.网络上的侵权责任问题看来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著作权各主体之间利益冲突已呈加剧趋势,网络纷争四起,从蓬勃发展的电子邮件、下载、浏览到最时髦的“博客”,网络侵权已及技术发展的每个尖端领域。国内和国际上纷繁复杂的网络侵权已给我们以警示,对网络侵权的研究已势在必行。在此,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网络侵权的归责原则。3.1.1.归责原则正如著作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一样,版权归责也有地域的限制,因此研究我国的著作权归责原则也应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进行。虽然我国《著作权法》对此并未做明文规定,但在民法通则中却做了原则性规定,《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即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民法通则》第118条规定了侵害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这说明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包括在民事责任的范围之内,应当适用第106条的一般规定,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这种推理似乎很合乎逻辑,但归责原则在新兴的网络环境下是否适用还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6]。以1998年张承志诉世纪互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著作权纠纷一案为例,被告未经原告张承志许可,在其网站上传播使用了原告的作品,侵犯了原告对《北方的河》、《黑骏马》享有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此案审理中,被告声称“国际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其对网友传输来的数据信息难以控制,网上的大量信息如要一一取得许可,在现实中也难以做到。其公司在传播网友电子邮件发过来的数字化作品时,还在‘小说一族’栏目的主页上附有‘本站点内容皆从网上所得,如有不妥之处,望来信告之’的提示”,以此辩称自己无过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与此同时,原告也无法证明被告有过错。显而易见,如果此案以过错原则归责,权利人就会得不到起码的法律救济,著作权保护也成为一句空话。虽然我国《著作权法》未明确网络上作品使用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对在网络上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不进行规范。依法调整网络上的著作权关系,对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若著作权人对作品在网络上的使用无权控制,那么其所享有的著作权在网络环境下将形同虚设。审理本案的法院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判决中指出,世纪公司作为网络内容提供服务商,对其在网站上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内容是否侵犯他人著作权应负有注意义务。而只要出版了抄袭作品就是对其必要的注意义务的疏忽或解怠,也就是有过错,从而必须承担侵权责任。由此可见,拐了一个大弯,最终才适用过错原则,似乎达到了与现有法律规定的一致,然而这种适用似乎很勉强。本案如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则会简便易行得多,即只要法律规定出版社对其出版的任何作品权利状况负有绝对的查询义务,无论侵权人的意图或主观心理状态如何,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样世纪公司就必须承担侵权责任,而无须再推定其是否有过错。因此,本文建议在我国的《著作权法》中明确规定版权侵权适用的严格责任。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45条第2款对侵犯知识产权的严格责任持相当明确的态度,我国既然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必须与该协议的内容相衔接,仅靠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对过错进行变通解释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3.1.2.网络服务商(ISP)的侵权责任由于越来越多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在因特网上发生,也由于难以找到单个的传播侵权信息的用户,而服务商们处于管理网络系统的地位,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众夫所指的对象。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ISP是否要为网络中广泛存在的复制行为负责任呢?ISP是因特网上信息传播的中介,用户上网浏览,都要经过ISP的服务器。而数字化信息一旦进入ISP的计算机系统,都会在系统的内存中被自动复制,就连最简单的电子邮件的传输也会在该系统中形成一个甚至多个暂时性的复制件。在这个复制过程中,我认为ISP的行为并不构成侵权。因为,虽然作品在他们的计算机中确实被复制,但是他们的计算机和系统是在没有人主动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运行的。系统的自动复制并不等于它们“引起”了复制,网络服务商的作用不过是为了建立和运行一种维持网络正常运转所必需的系统,如果将无数这样的当事人陷入责任之中,将不利于因特网的健康发展,况且让整个因特网为侵权行为负责也并不能有效地制裁和预防侵权行为。当然,在此提及网络服务商对系统的自动复制不负责任,并不等于在整个网络系统中ISP没有任何责任。由于ISP的责任涉及各方利益的平衡及因特网未来的发展,为了网络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很有必要明确一下网络服务商的法律责任。ISP根据提供服务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提供连线服务的ISP和提供内容服务的ISP。提供连线服务的ISP,由于只是为作品在网络上的传输提供信息通道,并未直接或间接参与使用他人作品,因此并未实施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的规定,该类服务商对于使用者通过网络传输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不应承担法律责任,该侵权的法律责任,应当由使用者本人承担。而提供内容服务的ISP由于对网络传输内容可以控制、监督,也可以增删、编辑,因此对网络上发生的侵权,有采取措施停止侵权内容传播的义务,当版权人发现其权利被侵害而告知ISP采取措施停止侵权,ISP不采取措施的,应视为不作为侵权。另外,ISP也有提供侵权人通讯资料等有关证据的义务。在明知用户通过网络传输侵犯他人的著作权,或者在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侵权警告后,网络服务商在技术可能、经济允许的范围内,拒绝提供侵权人的通讯资料,拒绝删除侵权内容的,也应视为不作为侵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当然,ISP承担不作为侵权责任也并非没有限制的,否则ISP在系统管理中将处于被动地位,不免会影响他们在促进网络技术发展中的积极性。这就是要求著作权人负有举证责任,即著作权人必须提交证据证明其权利人身份及权利被侵害的事实,如无正当理由不出示上述资料的,则不能追究网络服务商的法律责任。3.1.3.对网络侵权的司法管辖由于INTERNET使跨国纠纷具有新的性质,传统的确定管辖权的规则受到动摇,如何在现有的法律秩序中更新、修正既有规则,以适应网络空间的特征,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网络给传统司法管辖带来的新问题。首先,网络从根本上否定了国家司法管辖。每个互联网使用者只服从他的服务商的规则,ISP之间以协议的方式来协调和统一各自的规则,网络成员之间的冲突由ISP以仲裁的身份来解决,裁决也由ISP来执行。因此新主权理论认为“在网络空间中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全球性的市民社会,这一社会有自己的组织形式、价值标准和规则,完全脱离于政府而有自治的权力”[7]。因此他们认为国家权力的介入将会成为网络自由发展的障碍。其次,网络空间的全球性使司法管辖区域的界限变得模糊。网络空间本身则无边界可言,它是一个全球性的系统,无法将它像物理空间那样分割成不同领域。就网络空间中的活动者而言,它根本无视网络地理边界的存在,一旦上网,它对自己所“进入”和“访问”的网址是明确的,但对该网址和路径所对应的司法管辖区域则难以查明和预见。某一次具体的网上活动可能是多方的,活动者处于不同国家和管辖区域之内,这种随机性和全球性使几乎任何一次网上活动都可能是跨国的,从而引发了司法管辖权的冲突。除此之外,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也使传统的管辖基础陷入困境。当事人的住所、国籍、财产、行为、意志等因素之所以能成为管辖的基础,是因为它们在物理空间中的相对稳定性。然而,一旦将这些因素适用到网络空间,它们将毫无意义,你无法在网络空间中找到住所、有形财产,也难以确定活动者的国籍或一次远程登陆发生的确定地点,你只能知道某一对象的存在和活动内容,根本无法确认登陆者的身份。因此,由于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使网络活动本身几乎体现不出任何与网络活动者有稳定联系的传统因素,即使能通过其它途径予以查明,使之适用于当事人的网络活动也往往丧失合理性。第二,产生了新的管辖基础——服务商的选择。由于网络全球化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考虑最密切联系原则,它提供了一种兼顾灵活性和确定性的利益分析方法,用于确定网络上的法律关系将非常实用。而在INTERNET案件中,最容易确定的就是当事人属于哪一个ISP的用户,而该ISP选择的法律已在其与用户的协议中写明,而且用户在该ISP服务所及的网上社区内是一直以该法律作为自己应遵循的法律的。所以,针对具体的INTERNET案件,与当事人具有最重要关系或最密切联系的是双方的ISP。通过ISP进而可以指向ISP的住所地以及它所选择适用的法律。因此,由于ISP所扮演的角色也正是网络的服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起着网络枢纽的作用,将其作为司法管辖的基础,是具有现实基础的。第三,对具体侵权行为的管辖。网络虚拟世界中并无国界,其覆盖面也非常之广,如有侵权行为,人们几乎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浏览到侵权品,但是被告实施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终端、服务器等设备相对固定。因而结合网络的特点,实施被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等设备所在地(即ISP所在地)可以认定为侵权行为地[8]。这一点与上述将ISP作为管辖基础也是极为相近的。3.2.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许可任何一个拥有计算机的人只要上网就可以随意复制网络上的作品,耗时极少、费用极低,使用人得利,权利人吃亏,这就加深了网络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的矛盾。因此与网络作品著作权侵权行为应当划清界限的有两种情况:一是网络作品的合理使用;二是网络作品权利人对其作品使用的推定许可[9]。我们首先来看网络作品的合理使用。著作权中的“合理使用”是各国著作权制度中对著作权限制的一种主要制度,起概念的提出是在美国Folsomv.Marsh一案中[10],后来在美国1976年著作权法中被法典化。著作权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权利人的许可,不必向其支付报酬的合法行为[11]。作品的合理使用,实际上是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人享有的著作财产权及其行使的一种限制。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合理使用的的第二章第四节题目就标为权利的限制。一些国家的著作权法也都有相应的规定。著作权法规定作品的合理使用,是与著作权立法的宗旨有关。著作权保障著作权人的著作权,但同时著作权法不是专门为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而定,它还有促进科学、文化和艺术事业的发展、进步与繁荣,促进、鼓励优秀科学、文化和艺术等作品不断涌现、传播,使全社会借助著作权人的高品位精神产品而提高文化水准的目的。一些著作权有关的国际公约也确定了作品合理使用的的原则,一方面确定了公众对作品的合理使用,一方面也提出了合理使用的国际标准。如伯尔尼公约规定在必须符合公平管理的情况下,允许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罗马公约等也有类似规定。我国著作权规定的著作权权利限制比较宽范,其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合理使用;二是法定许可;三是强制许可[12]。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了作品合理使用的12种情况,在这些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的其它权利。这十二种情况是: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或者新闻纪录影片中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其它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已经发表的社论、评论员文章;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11)将已经发表的汉族文字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在国内出版发行;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以上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13]。对作品合理使用等著作权限制的规范,到了网络世界应当呈现什么状况?在面对网络的各界人士来说,意见不尽相同。强调互联网络技术的特点,以“网络资源共享”为理由主张“虚拟世界无盗版”观点的大有人在。在他们来看,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使用他人著作权作品,既无须征得创作者同意,又无须向其支付报酬,这一区域的构建,并不导致作者的权益损害,却有助于公众的创作活动,促进信息畅通与文化的传播[14]。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规范因保护水平太低不能运用于网络世界,否则网络上侵权盗版现象将一发不可收拾[15]。最突出的主张是著作权法中报刊转载的规定不能运用到网络作品的适用。网络上使用作品一律经过许可并支付报酬。在坚定地保护网络作品的著作权的同时,我们更应当认真研究网络上对作品的合理使用等著作权的限制问题,也就是要认识和研究保护著作权的终极目的是促进科学、文化和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这是我们应始终恪守的原则。接下来我们再看网络作品权利人对其作品使用的推定许可。著作权法中并未规定对作品使用的所谓默示许可。但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六条在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时,肯定除书面、口头形式外,还允许了“其他形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6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提出民事权利的要求,对方未用语言或者文字明确表示意见,但其行为表明已接受的,可以认定为默示。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著作权法领域对作品使用的默示许可,实际上就是民法上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表示方式。其法律依据和法理根据就在于此。只不过对作品使用的默示,在著作权法领域中意义更显重要了。默示许可也可以称为默认许可或者推定许可。由于网络是一个极为充分开放的过程和载体,作者将自己的作品上载、传输,应当被认为其对网络的这些特性以及网络中的某些使用行为是明知的或是应推定为属默示同意的。对于网络作品权利人的行为、举动或其他事实,有充足理由表明权利人意思表示的应当推定对其作品的默示许可。如在电子布告栏之间经常相互交换、传递彼此布告栏内的信息,或者使用者自行将电子布告栏内的信息粘贴在其他布告栏上。这些行为一般为电子布告栏使用者所默许、认同。因此在电子布告栏上发表作品,应当可以推定著作权人愿意通过网络散布流通其作品。在默示许可的情形下,在复制使用等方面,不能认为作品的著作权受到了侵犯。但是有一点还值得商酌。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作品(在报刊、杂志)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外,其它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稿酬。《著作权法》该条的规定是否也适用于网络呢?从理论上看,目前,网站上的作品被相互转载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了使网络上这种无序的违法使用作品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考虑到网站负责人转载他人作品前确实也难以找到著作权人取得许可并且支付报酬的实际情况,为了方便网络信息的传播,平衡民事主体间的权益等,在有关法律作出明确规定之前,将《著作权法》第32条关于报刊转载的规定扩大解释于网络也不失为目前情况下一种可行的应急措施。这样至少可以使著作权人的获得报酬权得以保障。但是,从实践来说,《著作权法》实施以来,对第32条的执行并不理想,目前,报刊的文摘版很多,绝大多数有文摘版的报刊转载时都不支付稿酬,著作权人因此而提起诉讼的很少。这一方面是因为稿酬本身数额不大,诉讼标的小,另一方面是因为诉讼成本比较高,很有可能是赢了官司输了钱。因此,很多人放弃了这一权利,如果再把法律许可扩大到网络上,也许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危害,况且报刊转载本身就与伯尔尼公约等规定相悖,不能再将其扩大到网络环境。因此简单地将报刊转载的法律许可扩大到网络环境是有失妥当的。从这方面来讲,在网络上转载、摘编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是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的。本文认为,国家版权主管部门最好建立相应的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由该组织对作品的使用发放许可,并就使用报酬等事项进行统一管理。在与著作权人联系有困难的情况下,转载、摘编人可以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联系。这样可以解决网站负责人无法与著作权人取得联系的实际困难,使得上述规定具有了可操作性。综上所述,网络化带来的科技革命已使现代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受到严重冲击,涌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旧的著作权保护体系也由此而面临着巨大的变革。随着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网络中必将会出现更多的问题,给著作权保护以更为严峻的挑战,我们将拭目以待。结语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超过1亿户,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新一代互联网将更大、更快、更安全,真正的数字化生活即将来临。网络是已把双刃剑,利用的好就会对社会有利;反之,则会危害社会。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既有的利益平衡将不断的被打破,需要不断的调整、恢复,与著作权相关的法律制度也必须不断的完善。本文分析了网络的三个法律特征,提出了网络作品发展与现有著作权制度和著作权理论中冲突较为明显、急需法律规范的复制权、侵权责任以及网络作品的合理使用和许可等三个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论述。笔者认为,在面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与现有著作权理论发生矛盾时,应通过各种途径解决著作权中的法律冲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寻找突破口,以平衡著作权人公众与传播者三者之间的利益,以使知识产权制度在人类发展和科技进步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注释[1]《计算机应用基础(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282页。[2]《计算机应用基础(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283页。[3]薛虹:《因特网上的版权及有关权保护》,见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文丛》,1999年1月第1版,第15页。[4]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5]薛虹:《因特网上的版权及有关权保护》,见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文丛》,1999年1月第1版,第151页。[6]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0年1月。[7]薛虹:《因特网上的版权及有关权保护》,见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文丛》,1999年1月第1版,第153页。[8]《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计算机网络著作权座谈会》,见《人民法院报》2000年2月10日。[9]在我国与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区别的情况还有"法定免费使用"、"法定许可使用"以及著作权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况。[10]Folsomv.Marsh.9F.Cas.342(C.C.D.Mass.1841)(No.4901)。[11]吴汉东,《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条等。[1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14]邝春凤,《网络环境对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挑战》,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1期,2007.1。[15]曾荇,《论我国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湖南商学院学报第13卷第4期,2006.8。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一年级2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练习题75道一张
- 小学数学一年级以内加减法口算
-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 内蒙古阿拉善银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事故应急预案
- 职称述职报告
- 高考新课标语文模拟试卷系列之72
- 《教育工作者的境界》课件
- 技能竞赛与课外拓展活动计划
- 宠物用品行业安全工作总结
- 旅游行业的保安工作总结
- 血细胞分析报告规范化指南2020
- ISO 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要求》专业解读与应用实践指导材料之7:“5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和承诺”(雷泽佳编制-2025B0)
- 2024年度通信设备维修服务合同范本3篇
- 安恒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方案 2024
- 2024年学校与家长共同促进家校合作发展协议3篇
- C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施工方案(完整版)
- 参加团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讲座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
- 一次显著的性能优化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课后习题答案合集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