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思维的发展_第1页
儿童思维的发展_第2页
儿童思维的发展_第3页
儿童思维的发展_第4页
儿童思维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维是的认识活动,是智力的核心

2021/10/101主要内容第一节思维的定义、特点及分类第二节儿童思维的发生第三节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第四节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第五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第六节幼儿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第七节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第八节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第九节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2021/10/102一、思维概述(一)定义思维是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二)对概念的理解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思维与感觉、知觉、记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021/10/103

感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2021/10/104图示:思维与其它认知过程的关系环境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感性认识理性概括2021/10/105(二)思维的特征1.间接性所谓间接性,是指思维不是直接地认识事物,而是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方法,来组织和理解那些未感知的事物,或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eg.早上推窗看到对面屋顶和地上湿漉漉的,推测昨晚下雨了。由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四季更替,揭示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2021/10/106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感觉颜色鲜艳、芳香扑鼻知觉鲜花非常美丽思维根据记忆推断春天来了2021/10/10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思维根据记忆推断春天来了2021/10/1082.概括性所谓概括性,是指思维必须把握大量的感性材料。从同一类材料中,抽象和概括出共同特性和本质特征;或者从一类事物中,揭示出它们内部的联系及规律性。

eg.透过铅笔、圆珠笔、蜡笔、毛笔……等许多种具体的笔,抽取共同本质特征:能书写的专门工具,形成概括认识。2021/10/1092、思维是对人脑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应概括为交通工具2021/10/10103.组织性所谓组织性,指的是思维对原有经验的重组和改造,从而发展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2021/10/10113、思维是对人脑原有事物的重组的反应2021/10/10123、思维是对人脑原有事物的重组的反应2021/10/1013某汽车公司的广告2021/10/1014注视其中一个脸孔5、6秒钟你刚才看的是第几张脸,他是是白眼还是黑眼?2021/10/10152021/10/10162021/10/1017第三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2021/10/1018一、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在思维方式和思维工具的变化从反映的内容的演变来看,是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的发展。2021/10/1019

(一)学前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幼儿的思维发展经历了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三个阶段。

2021/10/1020儿童在进行这种思维的时候,只能反映自己动作所能触及的具体事物,依靠动作思考,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更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效果。1.直观行动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2.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思维只在动作之中进行。1、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借助动作进行的思维2021/10/1021【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学前儿童直观行动思维的特点。1.澡盆里婴儿的戏水动作,只有当置身于澡盆里面的时候,才会发生。当离开澡盆的时候,这种动作就停止了,而且也很难在没有澡盆的时候复现。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儿童作画常常事先没有目的,即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只有画出来之后才知道画的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3.幼儿打人的动作,常常没有控制,即使是大人,不小心被一个幼儿打几下的时候也可能会觉得很痛,甚至难以忍受。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021/10/1022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要玩球。一旦动作停止,对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如请一个2岁的小朋友把放在桌子中央的玩具拿下来?儿童没有任何“想”的表现,而是马上去“拿”。他伸长胳臂、踮起脚尖,拿不到;偶尔扯动桌布,桌子上的玩具移动了一点,儿童马上用力拉,玩具就到手边。儿童最早的思维就是这样依靠动作进行的。2021/10/1023此时的抓,是一种带有概括性的动作,属于“智慧动作”,是思维的发展。智慧动作的出现,标志着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的发生。2021/10/1024

(2)直观行动思维的产生直观行动思维是在儿童感知觉和有意动作,特别是一些概括化的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儿童摆弄一种东西的同一动作会产生同一结果,这样在头脑中形成了固定的联系,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自然而然的使用这种动作,而这种动作已经可以说是具有概括化的有意动作。2021/10/1025

直觉行动性一2021/10/1026

直觉行动性二2021/10/1027

尝试错误2021/10/1028

2、具体形象思维(1)定义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这里所说的表象是外部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保存。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的主要思维特点。2021/10/10291.2+3=5的计算,幼儿虽然可以进行,但实际上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并非对抽象数字进行分析综合,而是依靠头脑中再现的事物表象,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或者2个手指加上3个手指,再数数结果是5个苹果或手指才算出结果的。2021/10/1030

4岁孩子开始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如计算3+4=7,不会对抽象数字进行加减,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具体形象计算。儿童依靠表象进行思维,这就标志着儿童的思维进入了具体形象思维的水平。2021/10/1031

(2)产生随着动作的熟练,一些动作(试误性的无效动作)逐渐被压缩和省略,而由经验来代替。这样一些表象就可以代替一些实际动作,遇到问题时就可以不再试误,而是先在头脑中搜索表象,以便采取相应有效的动作,这时,儿童不再依靠动作而是依靠表象来思考。儿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作开始分离,其内部表象已经可以支配外部行动。2021/10/1032

(3)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具体形象性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2021/10/1033

三座山试验2021/10/1034皮亚杰的三座山实验第一个实验:幼儿坐在固定位置,实验者把布娃娃放在模型周围的不同位置,问题:“布娃娃看到了什么?”第二个实验:想幼儿出示不同角度拍摄的“三座山”照片,让幼儿挑选出布娃娃所看到的照片。第三个实验:给儿童三张硬纸板,要求儿童按布娃娃所看到的把三座山排好。

结果:六岁以下儿童不能成功,只能按照自己的角度选择照片,搭建模型。2021/10/10352021/10/1036

3、抽象逻辑思维(大班)(1)定义:抽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5-6岁时,孩子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逻辑思维必须借助语言和运用概念。2021/10/1037如有的幼儿知道“见到女的叫阿姨,男的叫叔叔伯伯”早期看电视时,可以说出好人、坏人,这时已经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孩子懂得了“5”、“8”这些数字可以是任何事物的数目,“5”既可以是5个苹果,也可以是5张桌子或5把椅子。2021/10/1038

下面这些都是什么人,见面后我们用什么称呼比较合适?2021/10/1039不同年龄幼儿用三种思维方式完成任务情况的比较(%)

2021/10/1040思维工具的变化

儿童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与所用工具的变化相联系的。直观行动思维——感知和动作具体形象思维——表象抽象逻辑思维——概念2021/10/1041儿童思维发展的三个水平(也有人习惯于称为三个阶段),就发展进程来说是不可逆的;就发展成果来说,又不是互相排斥的。也就是说,思维发展进入高一级水平后,以前的发展成果并没有消失,而是整合到新水平中。2021/10/1042第一节儿童表征能力的发展一、符号——表征能力一)图画表征幼儿在看图片时,他们是仅仅看到真实客体与客体图片之间的某种相似性,还是认识到了图片是表征?有一要求3和4岁的幼儿对图片命名的实验:2021/10/1043棒棒糖气球2021/10/1044以上是三头猪和一只鸡2021/10/1045结果表明,儿童象成人一样,能够考虑到图画的表征意图,并且允许这种意图优先于图画和真实实物之间的知觉相似性或不同。这意味着儿童认为表征主要是关于人们的表征和交流意图。2021/10/1046二)模型幼儿关于外部表征的认识依然是有限的,他们难于区分事实与其“非真实的”指示物之间的确切性质。模型就说明了这一问题。2021/10/1047如,成人向一名幼儿出示一间玩具房大小的房间、一只很小的玩具狗、一只较大的玩具狗,并告之幼儿关于模型和附近某个真正的房间之间以及两条狗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是大snoopy的大房间,这是小snoopy的小房间。看,它们的房间是一样的,它们房间里的东西也是一模一样……看,这是大snoopy的大睡椅,这是小snoopy的小睡椅。它们是一样的。”2021/10/1048在儿童的注视下,成人将小snoopy放在房间模型中的小睡椅后面,然后要求儿童在家具及其位置方面与模型一致的真实房间中,找到在“同一位置”的大snoopy。2021/10/1049研究发现,3岁及3岁以上的儿童,将立即走到房间的谁椅后面找到大snoopy,而2.5岁的儿童则显得无所适从。这并不说明说明他们忘了小snoopy放的位置,因为回到模型中,他们能立即找到小狗。2021/10/1050这个结果说明,2.5岁儿童认识到了两个狗和两个房间之间的相似性,但在察觉模型与其代表的实物的空间对应上存在巨大困难.原因可能是因为模型是个实物(三维物体),使幼儿不能专心于模型的符号作用.2021/10/1051要解决这一问题,儿童必须能够同时将模型考虑为两种事物:某种事物和别的某种事物的符号。2021/10/1052研究者认为,幼儿习得了三个关于符号的概念:1、表征洞察:意识到某物是代表另一事物的符号;2、双重表征:同时以两种方式考虑一个物体,既作为一个物体,又作为一个符号;3、表征特定性:是意识到一个符号代表一个具体的实体。2021/10/1053三)其他表征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有:关于空间关系的心理表征;如辨认地图。幼儿的手势表征2021/10/1054四)事件知识和程式幼儿在现实生活过程中,观察并亲身体验了很多事情,他们在心理上表征这些这些事件,即形成了事件知识。这些事件知识有些是概括和抽象的,即是一种程式。2021/10/1055程式具有适应性,有助于儿童预测将来事件的可能性,预期并参与人类活动,从而提供了日常生活的稳定性。儿童程式发展的趋势:1、在整个学前期和小学期间,程式的复杂性不断增加;2、年龄较小的儿童在表征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的微小变化时,较年长儿童困难。2021/10/1056

第四节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2021/10/1057简单了解概念、判断、推理的知识。2021/10/1058一、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

(一)概念是以一类事物的底层相似性为基础所作的心理分类。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1、概念是用词来标示的,词是概念的物质外衣,也就是概念的名称。如:树、桌子、花、椅子、床等,通过接触各种实物或图片掌握各种概念。如:不管男人女人,大人小孩,中国人外国人,好人坏人都有一个本质属性:会说话,能劳动。可以用“人”这个概念来表示。2021/10/1059自来水河水江水海水2021/10/1060“水”2021/10/10612021/10/1062“人”2021/10/1063

2、婴幼儿是根据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形成概念的呢?(1)知觉特征(2)范畴类型2021/10/1064知觉特征是儿童形成概念的重要因素要求:将相同的东西分在一起2021/10/1065结果:

3-4岁的幼儿将救火车与红苹果放在一起

解释:

外部形象,尤其是强烈的视知觉刺激会影响儿童的分类和概念的形成

知觉特征的相似点,是儿童概念的起点2021/10/1066范畴类型也是进行分类获得概念的重要因素实验鱼在水里呼吸海豚跳出水面呼吸2021/10/1067鲨鱼是像鱼一样呼吸还是像海豚一样呼吸?2021/10/1068幼儿答:鲨鱼尽管像海豚,但在水里呼吸

研究者:热带鱼只有9公斤,而海豚有45公斤哦

幼儿答:鲨鱼像海豚一样呼吸2021/10/1069结论:幼儿对所观察的对象具有产生某种相似性的

认识能力。2021/10/1070儿童成熟的概念如何获得?成熟概念=一般认知能力

+具体知识内容+经验基本概念:狗下位概念:牧羊犬上位概念:动物2021/10/1071幼儿概念形成的局限性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概念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水平不如成人;对基本概念的上位、下位概念的逻辑必然性缺乏完整的认识2021/10/1072儿童数概念的发展儿童概念的发展,包括数概念的发展。发展数概念是具有核心意义的认知能力。大量的研究已确认,早期儿童已经获得数抽象能力和数推理能力。数抽象能力是表征数值或一系列物体的数量的能力数推理原则是反映幼儿如何操作和变换集合2021/10/1073数抽象能力的五原则原则一:一一对应原则

【例】一个物体只能分配一个数字(2.5-3岁)原则二:稳定次序原则原则三:基数原则原则四:抽象原则原则五:次序无关原则2021/10/1074五、问题解决和推理(一)问题解决:一种有目标指向的认知活动。实验:第一组:泡沫塑料(在前)、玩具(在后)放在一张桌布上,使幼儿不能直接拿到玩具幼儿行为:9个月的婴儿推开泡沫塑料、拉动布料并取得玩具第二组:泡沫塑料放在桌布上,而玩具没有放在桌布上幼儿行为:直接玩泡沫塑料2021/10/1075结论:

1.婴儿能洞察自己行为的后果,并决定做还是不做。

2.婴儿存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伸手抓、使用工具、寻求父母帮助、静观事变等待外援、干脆不玩

2021/10/1076儿童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大脑对信息的编码水平有直接关系编码:把信息的特点编入记忆中的过程。信息编码方式——信息加工深度——记忆效果实验:西格勒的天平任务2021/10/1077幼儿解决问题的局限性1.编码不充分2.注意的维度是单一的2021/10/1078(二)推理1.定义:根据已有信息引出新信息的加工过程。2021/10/10792.分类:(1)演绎推理(2)归纳推理(3)类比推理2021/10/1080(1)演绎推理根据一些假设为真的前提推出结论。例:做游戏是件开心的事情

我今天做过游戏我今天很开心2021/10/1081练习题真正高明的伪造家制造的钞票从不会被发现,所以一旦他的作品被认出是伪造的,则伪造者不是位高明的伪造者,真正的伪造者从不会被抓到。下列哪种推理方式与这段话类似?()a小张是一个玩魔术的专家,他的魔术总能掩人耳目,从未被揭穿,所以他是一个高明的魔术师。b小张是一个玩魔术的人,他的魔术一般不会被揭穿,偶尔有一两次被人看穿,但这不妨碍他是一名优秀的魔术师。cb小张是一个玩魔术的人,他的魔术一般不会被揭穿,偶尔有一两次被人看穿,这说明他并不是一个高明的魔术师,因为高明的魔术师不会被人看穿。d小张的魔术很好,从不会被揭穿,所以他是个优秀的魔术师。2021/10/1082(2)归纳推理定义:从许多特殊信息中得出一般性结论。【例】:

问:是否有参加课外才艺学习?

答:是的,我学钢琴

我学画画

我学跳舞……结论:这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课外学习才艺。2021/10/1083(3)类比推理定义:根据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推断出其他两个类似事物之间也有相应的关系。【例】:战争活动武器A歌曲唱歌音乐B比赛广播电台C学习过程书本气候变暖气温A生存发展持续B极冰融化水位C保护环境生态冷漠冷酷热情A束缚禁锢解放B顽强强烈开放C劳动薪水工资D海水盐分氯化钠2021/10/1084运用1.幼儿经常使用的是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2.年幼儿童倾向于归纳推理,青春期儿童倾向于演绎推理2021/10/108525个月大的婴儿即存在类比推理实验:一个玩具上有很多不同颜色的门,同时配有不同颜色的钥匙,钥匙与门的颜色是匹配的,只有同色的钥匙才能打开同色的门。同时特意加入一把多余的白色钥匙,当婴儿拿起白色钥匙问:“白色的门在哪?”结论:婴儿已经从红色的钥匙开红色的门,黄色钥匙开黄色门的经验中推理出应该有一个白色的门2021/10/1086结语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儿童的头脑中拥有形成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最初的特殊资源。2021/10/1087第五节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

的发展2021/10/1088老虎是一种动物。鱼会游泳蜜蜂不是小鸟。判断: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语句表述。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肯定或否定。判断:直接判断(长的漂亮是好人)间接判断(做好事的是好人)2021/10/1089推理:是判断和判断之间的联系,是人脑根据已有判断推导出新判断。水果是水分多的果子苹果也是水果苹果水分多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2021/10/1090一、学前儿童判断能力的发展(一)判断的形式逐渐间接化2021/10/1091(二)判断依据的客观化从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根据,开始向以客观逻辑为依据发展。

(三)判断依据的明确化2021/10/1092二、学前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推理的水平比较低,具体表现在抽象概括性差逻辑性差自觉性差2021/10/1093(一)学前儿童的归纳推理1、归纳推理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通过考察个别事物或现象具有某种属性,进而推导出该类事物或现象普遍具有该属性。归纳推理必须以概括为基础,首先要把个别事物或现象归属到某一类事物或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2021/10/1094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鸽子长着两只脚猫头鹰长着两只脚大雁长着只两脚

鸟长着两只脚2021/10/1095什么是转导推理?转导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这一类型的推理在3~4岁幼儿身上是常见的。这种无逻辑的推理是儿童还没有形成“类概念”,即不能把同类与非同类事物相区别的结果。2021/10/1096(二)学前儿童的演绎推理

1、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2、推理形式:三段式。鸟长着两只脚(大前提)猫头鹰长着两只脚(小前提)猫头鹰是小鸟(结论)

通过专门教学,大班幼儿可以掌握三段式逻辑推理。2021/10/1097三段式逻辑推理训练1.鱼是用鳃呼吸的,鲸鱼不用鳃呼吸,所以鲸鱼……2.鸟是有羽毛的,蝙蝠没有羽毛,所以蝙蝠……3.一切果实都有种子,萝卜里面没有种子,所以,萝卜……2021/10/10983、学前儿童的演绎推理的能力基本可分为四种水平:1.自由联想型

2.重复前提型

3.实际理由型4.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