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_第1页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_第2页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_第3页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_第4页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

学校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4的减法

教学目标:在同学理解4的组成及初步理解减法意义的基础上,能真确地计算4以内的减法。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教学具预备:教学挂***、学具盒、实物、磁性贴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口答:

4443()

/////

3()1()()22113

1+1=()2+1=()3+1=()2+2=()

2-1=()3-2=()3-1=()1+2=()

2.看***写算式:

()+()=()()+()=()

()+()=()()+()=()

三.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4的.加法,我们已经知道把两个数合起来等于4用加法计算,那么从4里面去掉一个数,应当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揭示课题:

四.新授.

1.教学"4-1=3'(在磁性黑板上贴***演示计算过程)

(1)贴出4只蝴蝶,边贴边让同学数数,师问:"一共有几只蝴蝶'?

(2)老师拿走一只,问:飞走了几只蝴蝶?板书:"1'

(3)还剩几只蝴蝶?即从4只蝴蝶里去掉一只,还剩几只?(看***回答)

(4)列式计算:

师问:用什么方法计算?在4和1中间添上什么符号?(-号)

小结:从4只蝴蝶里面去掉1只,还剩3只。

(5)齐读算式:4-1=3

2.教学4-3=1(在磁性黑板上贴***演示计算过程)

(1)、贴出4只蝴蝶,边贴边让同学数数,师问:"一共有几只蝴蝶'?

(2)、老师拿走3只,问:飞走了几只蝴蝶?板书:"3'

(3)、还剩几只蝴蝶?即从4只蝴蝶里去掉3只,还剩几只?(看***回答)

(4)、列式计算:

师问:用什么方法计算?在4和3中间添上什么符号?(-号)

小结:从4只蝴蝶里面去掉3只,还剩1只。

(5)、齐读算式:4-1=3

3。教学4-2=2

请4名优秀生演示4-2的过程:

(1)、请4名同学排队,师问:"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同学回答后,师板书"4'。

(2)、走出去2个同学,师问:"出去几个同学'?然后板书"2'

(3)、师问:"教室里还剩几个同学'?即从4个同学里去掉2,个同学,还剩几个?

(4)、用什么方法计算?在4和2中间添上什么符号?

(5)、齐读算式:

4-2=2

五、巩固练习

1、齐读算式:4-1=34-3=14-2=2

2、请一名同学板演(用磁性贴片:"汽车'演示)

4-3=14-1=34-2=2

3、请大家齐动手摆一摆。(用学具盒)

4-3=()4-1=()

4-2=()

4、想一想。(请同学填空,并依据消失的状况进行个别辅导。)

4-1=()4-2=()4-3=()

3+1=()2+2=()1+3=()

六、老师小结(略)

布置作业:一课一练

学校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在初步熟悉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把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通过实践操作,在同学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一节课我们已经熟悉了一个新伴侣圆柱,谁能说说这位新伴侣长什么样子以及有什么特征吗?

1.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形。

2.圆柱各部分的名称(两个底面,侧面,高)。

3.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同学们对圆柱已经知道得这么多了,还想对它作进一步的了解吗?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以前我们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观看一个长方体,我们是怎么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呢?(六个面的面积和就是它的表面积)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老师引导,同学争论结果: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绽开***:这个绽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观看很简单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当怎样计算呢?(引导同学依据绽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二第5题

同学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需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留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同学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绽开,观看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同学熟悉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尝试练习。

(1)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①底面周长2.5分米,高0.6分米。

②底面直径8厘米,高12厘米。

(2)求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

①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侧面积是25平方厘米。

②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

5.小结:

在计算圆柱形的表面积时,要依据给定的数据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有时候给出的是底面半径,有时是底面直径。)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练习二第6,7题。

四、课后思索。

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全部的圆柱在计算表面积时都可以用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来计算呢?

学校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班级上册"回顾整理总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巩固比的有关学问。

2.培育同学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提高同学思维水平。

3.通过沟通整理与复习的不同思路,学会整理学问的方法,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比的有关学问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课件出示三幅"奥运会'会徽旗帜***:分别是长3厘米、宽5厘米;长3厘米、宽3.8厘米;长4厘米、宽3.7厘米。

师:你认为哪幅***最均匀?

同学沟通。

师:能不能用数学语言描述长与宽的关系?

同学沟通。

出示课题:比的整理与复习。

二、回顾学问,整理归纳

1.回顾学问,合作梳理

(1)师: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把所学有关比的学问用喜爱的方式整理出来。

同学整理。

师:哪个小组情愿把你整理的状况与大家共享一下?

小组代表汇报,全班沟通。

(2)师谈话:对于这一部分学问,你认为要提示大家留意什么?

(3)我们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

同学沟通:类推的`方法。

2.沟通联系,主体内化

师:请小组争论,比、除法、分数之间有联系和区分?请用表格的形式整理。

师:哪个小组情愿把你整理的状况与大家共享一下?

小组代表汇报,全班沟通。

师: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区分?请大家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

全班沟通。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长

1.推断

(1)比的前项与后项可以是任意数。()

追问:既然比的后项不能是0,而足球赛中常消失的"2: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使同学明确足球赛中消失的"2:0'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比。

(2)小强身高1米,他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强和他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

(3)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4)比的前项增加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要增加5。()

(5)8: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2。()

(6)盐占盐水的1/20,盐与水的比是1:20。()

同学***完成,集体订正答案,沟通师让同学说一说推断的理由。

2.我班男生有24人,女生有18人,体育老师拿来14个篮球,怎样分公正呢?

同学解决,集体订正答案。

师生总结按比例安排解决问题的特点、解题思路、检验方法。

把人数改成男生有18人,女生有18人可以怎样解答?你发觉什么?

3.实际运用

张叔叔和李叔叔、王大伯三家合资办厂,由于他们齐心合力,经营有道,一年下来,除去缴纳税款、发工资和其他费用,获得利润14万元。该怎么安排这些利润。

现在同学们四人一组,也像他们一样围在一起,商议 商议 如何安排这14万元的利润。老师巡回,作适当的指导。

四、全课总结,升华提高

今日我们复习了比的学问,在日常生活中用比解决问题的事例还许多,说说看比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学校数学教案篇4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P35~37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学问,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2、推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

6:3和8:4:和:

3、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有关比例的学问,学习解比例。(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假如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1)把未知项设为X。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X:320=1:10

(3)让同学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3x=815。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老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由于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4)同学说,老师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老师: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3、教学例3。

出示例3:解比例=

提问:这个比例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求解吗?

同学回答后,老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然后板书:1.5X=2.56

让同学在课本上填出求解过程。解答后,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解的。

4、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变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依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学问?(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5、P35做一做。同学***解答,订正时,让同学说说是怎么做的。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P37第7题。

四、全课小结,提高熟悉

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解比例的书写格式应留意什么?

五、课堂练习,帮助消化

P37~38第8~11题。

六、课外补充,拓展延长

1、P38第12、13题。

2、4:8=12:24,假如将其次项削减1,要使比例成立,则第四项削减多少?

3、把两个比值都是的比组成比例,已知比例的两个内项都是15,请分别求出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并写出比例。4、一个比例的四个项都是大于0的整数,它的两个比的比值都是,且第一项比其次项少3,第三项是第一项的3倍。请写出这个比例。

教学目的:1、使同学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沟通、尝试练习,提高同学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力量。

3、培育同学的学问迁移的力量,增加同学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同学把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学校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页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加数学应用意识。

2.在运用已有学问和阅历解决一些稍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进一步体会数学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学问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加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对策:

借助画线段***和分析数量关系来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舞同学要乐观沟通自己的思索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

教学预备:

教学光盘及补充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列各题。

4/15+7/151/2-1/35/93/521/21/44

181/2181/202/51-3/414/7

213/710/715213/71/21/35/636

进行口算,同学将得数写本子上,时间到后统计完成的题目数量及正确率。

2.口答。

(1)五(1)班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那么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2)一本故事书已看了2/7,还剩全书的()。

(3)一根绳子长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米。

(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毫升。

指名同学口答得数并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出示例题:岭南学校六班级有45个同学参与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1)同学读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同学回答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提问:依据"男运动员占5/9'这个信息你还知道了什么?(把45个同学看作单位"1'、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为了清晰地表示男、女运动员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画线段***来分析。你能***段***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吗?

(3)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完整的线段***。

(4)提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用你想到的方法列式算一算。(同学***思索后列式计算)

(5)探讨方法。

指名同学沟通自己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依据男运动员占5/9,先算出男运动员的人数,再算女运动员人数,列式:45-455/9

方法二:依据男运动员占5/9可以知道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最终求女运动员人数。列式为:45(1-5/9)。

追问:455/9表示什么?1-5/9又表示什么?

小结:刚才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中,都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第一种方法先求出男运动员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男运动员人数求出女运动员人数;而其次种方法先求出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求出女运动员的人数。不管哪种方法都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题目比以前简单一些,所以今日我们讨论的是稍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2."练一练'。

(1)同学读题后可以先找出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

(2)先同桌之间说说解题思路,再请几位同学全班沟通,老师准时评价。

三、巩固练习

用你喜爱的方法解决下列各题。

1.某粮库原来有大米1500袋,运走3/5,还剩多少袋?

2.少先队员一共采集标本168件,其中5/8是植物标本,其余是昆虫标本。昆虫标本有多少件?

3.张大伯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30米,宽20米。这块地的7/12种茄子,其余种番茄。番茄种了多少平方米?

同学仔细读题后***列式解答,讲评时重点让同学说说解题思路。

4.(1)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用去多少千克/

(2)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还剩多少千克?

(3)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同学***思索后解答,讲评时将这三小题进行比较,比较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以及解题思路。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留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

学校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使同学把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提高同学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力量.

3.初步培育同学仔细审题和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我们解答过很多应用题,有一步计算的、也有两步计算的.今日我们连续学习解答较简单的应用题,并归纳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检验的方法.

老师板书:应用题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1

例1.一个服装厂方案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1.同学分组争论思索题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怎样用线段***表示题意?如何分析数量关系?

(3)怎样分步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

(4)怎样验证是否正确?

2.汇报争论结果

(1)课件演示:一般应用题1(出示摘录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及线段***)

(2)提问:要求剩下的平均每天做多少套,要先求出什么?后3天做了多少套怎么求呢?已经做的套数怎么求?

(3)同学列式

分步:755=375(套)

660-375=285(套)

2853=95(套)

综合:(660-755)3

=(660-375)3

=2853

=95(套)

(4)老师小结检验过程.

方法一:根据原来的题意,依次检验每一步列式和计算是不是对.

方法二:把最终结果当做已知数,根据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

3.规纳概括

(1)课件演示:一般应用题2

(2)老师提问:这四步你感觉你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哪一步上?哪一步最重要?

(3)小结:解答应用题时,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题意上,由于解题思路是依据题意确定的.其次步是最重要的,它打算着思路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一)四班级和五班级要给500棵树浇水,四班级每天浇50棵,浇了4天;剩下的由五班级来浇,浇了5天.五班级每天浇多少棵?

(二)李小胜拿3.2元钱买文具,买了4支铅笔,每支0.6元.剩下的钱买***画纸,每张0.2元,可以买几张?

(三)新丰农具厂赶制540件农具,前10天平均每天制32件,余下的要在5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制多少件?

(四)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时装订了240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1.同学***完成.

2.老师出示不同算法,请同学争论是否正确.

四、质疑调整

1.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审题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什么方法检验呢?解答应用题为什么要检验?(争论)

五、课后作业

(一)学校买来280千克大米,方案吃7天,实际每天比方案少吃5千克,这批大米实际吃了多少天?

(二)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大车从甲地到乙地方案行6小时,实际每小时比原方案多行10千米,实际几小时到达?

(三)装订小组方案装订一批书,每小时装订180本,10小时可以装订完.假如每小时比原方案多装订20本,几小时可以装订完?

学校数学教案篇7

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比例各部分名称,组比例。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理解比例的意义,熟悉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把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什么是比?一辆汽车4小时行160千米,说出路程和时间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12:16:4.5:2.710:6

二、新授

提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在过去学过比的学问的基础上,学一个的`学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比例的意义

出示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其次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25

路程(千米)80200

从上不中可以看到,这辆汽车:

第一次所行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

其次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

(1)依据同学回答,师板书结果后,师指出: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是相等的,可以用等号将两个比连起来写成下面的等式。

板书:80:2=200:5或=

师:这样的式子,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做比例。

(2)口答

A、把复习第2题中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用等号连起来。

B、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什么?

C、依据刚才的回答,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

(3)小结。

A、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这两个比相等。

B、要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的两个比就不能组成比例。

(4)练习,课本第10页做一做。

2、比例的基本性质。

(1)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同学观看黑板上的例题:80:2=200:5

并自学课本

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的项?什么叫前项?什么叫后项?什么叫内项?什么叫外项?这四项分别在等号的什么位置?

(2)说出下面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6:10=9:158:3=3.2:1.21/3:1/6=16:8

(3)计算:上面比例中的外项积与内项积。

(4)引导同学观看每个比例中的计算结果,发觉这两个乘积有怎样的关系?

师:想一想,假如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

(5)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第1题。

四、总结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什么?

2、怎样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五、作业

1、完成练习四的第1-3题。

学校数学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感受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2、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预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导情趣(抢答式复习)

1、6010=600()=()1=0.6()

说一说:解答这两道题你用的是什么学问?

(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什么?

2、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用字母表示:a:b=ab=a/b)

(二)导目标

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有什么性质呢?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比的化简。(板书:比的化简)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感受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二、分组自学目标1

(出示情景***)

调皮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的水。笑笑也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用了2小杯蜂蜜、18小杯水。同学们想一想哪杯水更甜?

1、导学法

估一估、想一想、算一算

2、小组相互争论,发表看法。

40:3602:18

3、质疑问难

直接比较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难的,那么你能不能联系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来想方法解决呢?小组争论一下,该如何来计算并比较呢?

4、各组自学,沟通汇报。

你们运用了什么好方法?都学会了什么?

同学边汇报,老师边板书。

40:360=40/360=1/9=1:9

2:18=2/18=1/9=1:9

5、小结:比较的结果一样甜,由此可见,比的化简对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很大关心的,从中我们也体会到了化简比是有必要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比才是最简洁的整数比呢?我们来看大屏幕。

6、导入"最简洁整数比'的概念。

比的前项与后项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整数比就是最简整数比。也就是说,

最简洁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6∶5就是最简洁的整数比。

你能列举出几个最简整数比吗?(指名回答)

7、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些最简洁的整数比是用什么方法化简得到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其次个目标。(出示目标)

三、分组自学目标2

1、出示问题:化简比

24:420.7:0.82/5:1/4

2、导学法

学法指导:

每组任选一题、分析比的类型、个人***解答、沟通解题依据、组内总结方法

3、各小组自学,沟通争论。

4、汇报沟通

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是怎样学的?都学会了什么?

(指名板书计算过程)

5、指导总结化简比的方法

(1)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先化成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数,最终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或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2)怎样把分数比化成最简洁的整数比?(先转化成除法,再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最终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

(3)如何把小数比化简成最简洁的整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成最简洁的整数比)

6、智力大比拼: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你能依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吗?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化简比:

14:21=(147):(217)=2:3

7、老师小结:看来,化简比的方法不,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化简成最简洁的整数比;那么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区分呢?(课件)

四、练习(课件)

1、化简比:

15:210.12:0.42/3:1/21:2/3

2、连一连

3、推断

4、写出各杯中糖与水的质量比。

5、解决问题

五、回顾学习目标,进行本课总结

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利用所学的比,你能解决生活中什么样的问题?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化简比来解决,因此我们必需学会依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板书:

比的化简

a:b=ab=a/b

40:36=40/360=1/9=1:9

2:18=2/18=1/9=1:9

学校数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明确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之间的关系;

会进行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2.过程与方法

经受自主探究假分数和整数互化、假分数和带分数互化的过程,把握它们互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运用已有学问探究新学问的过程中,获得胜利的体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