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 梁宁建_第1页
人格心理 梁宁建_第2页
人格心理 梁宁建_第3页
人格心理 梁宁建_第4页
人格心理 梁宁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人格心理学的含义人格“personality”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本意“面具”人格包含两层意思:

1.个人在人生舞台上表现的各种言行。人格“外壳”

2.“面具”背后掩盖着的自我。人格的“内在品质”第一节人格心理学概述目前一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二、人格的一般概念人格是一个人思想、感情、意向、行为的特有整合人格是一种动力组织,内隐的身心系统内,决定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奥尔波特)人格是稳定的行为方式、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伯格)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和模式(珀文)目前二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三、人格特征

(1)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调控。人格的整体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2)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跨时间持续性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目前三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3)人格的独特性不同的遗传、生活与教育环境形成独特的心理特点

(4)人格的社会性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目前四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四.人格研究的主要途径

(1)人格的临床研究

优点:对人格现象和人的整体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局限:不能在实验室条件下验证

(2)人格的相关研究

优点:寻找个体差异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局限:信息在真实性和确切性方面存在问题

(3)人格的实验研究

优点:对变量研究而揭示因果关系局限:难以对变量严格控制目前五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3.人格研究的具体方法

(1)资料收集

(2)研究验证实验法(实验室、准实验、现场研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目前六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第二节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一、精神分析(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生平(1856-1939)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在治疗精神障碍的实践产生,强调无意识过程分析本能冲动与规范的冲突及压抑现象分析与解释人格结构目前七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人格驱力推动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是“力比多”(libido)。来源于生物体内的固有能量与性欲有关当力比多积聚会导致紧张,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否则造成疾病人类有两类最基本的性本能:生的本能性欲本能和个体生存本能死的本能派生出的攻击、破坏、战争等毁灭行为

转向机体内部:自责、自罚、自虐、自伤、自杀

转向机体外部:攻击、仇恨、谋杀目前八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

(二)心理欲念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口唇期(0-1.5岁)摄入-获得吸吮-坚韧撕咬-破坏吐出-排斥紧闭-拒绝第二个阶段:肛门期(1.5-3岁)学会控制排泄过程,使之符合社会要求,体验纪律第三个阶段:性器期(3-6岁)了解两性器官与性别差异。易发生利比多停滞而导致许多行为问题,即“固着”。涉及爱、恨、内疚、嫉妒、恐惧等情绪混乱第四阶段:潜伏期(6-12岁)

接受教育的最重要时期获得道德感、美感、羞耻心第五个阶段:生殖期(青少年期)两性意识萌动,以生育、繁衍后代为目的。目前九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

三、人格结构学说(一)精神层次

人格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意识: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应

前意识:个体借助注意便能觉察到的心理内容

潜意识:受到压抑或遗忘的情绪、欲望和动机,无法进入意识和理性层面

目前十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二)人格结构本我(id):原始的自己(人格的“引擎”)。包含生存需要的基本欲念、冲动和生命力。是一切心理能量的源泉。快乐原则(唯乐原则)

自我(ego):可意识到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部分。自我来源于本我,服务于本我,力图使本我在安全的时间、以安全的方式得到满足。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理想部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努力追求完美而不快乐。随超我发展行动由自我控制决定。遵循道德原则。

目前十一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心理防御机制

自我缓解焦虑的防卫功能,用防卫机制来降低焦虑1压抑将意识不能接受的欲念、情感、冲动和记忆激起焦虑、威胁或令人痛苦的念头放逐到潜意识中否定个人潜意识地否认某种痛苦现实或重新解释与己有关的痛苦事实,以减少内心焦虑和痛苦移情(转移)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以减轻心理痛苦自居(认同)通过攀附别人来提高自己的价值感,以他人的光彩荣耀自己升华作用将受挫的欲望以积极的、可被社会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目前十二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

四、焦虑及其表现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感受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体验。(一)焦虑类型现实性焦虑—感知环境中真实、客观存在的危险和威胁而产生焦虑。神经性焦虑—担心本我战胜自我而引起道德性焦虑—个人良心上的不安而产生的罪恶感和羞耻感

目前十三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6.投射将自己潜意识的想法归为他人,以免除自责的痛苦7.

合理化给自己的行为赋予合理、正当的理由,以减缓心理焦虑酸葡萄作用甜柠檬作用8.反向为防范威胁性的行为,不让真实欲望被表达出来,以相反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以浓烈的爱掩饰心中的恨9.退行个人的行为退回较不成熟的阶段中去,采用不恰当行为回应,以减轻内心的焦虑10.补偿通过培养好的和正向的特质来弥补自身的缺陷与弱点11.幽默以幽默的语言或行动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目前十四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第四节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一、艾里克森心理社会的人格学说(一)艾里克森的生平1.自我对健康成长和适应环境具有重要作用2.人格发展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3.人格发展过程经历八个阶段,即心理危机4.心理危机解决标志前阶段向后阶段的转化目前十五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二)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人生发展八大心理危机)

阶段年龄成功品质不成功品质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希望恐惧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1-3岁自控与意志力自我怀疑主动性对内疚3-6岁方向和目的无价值感4.勤奋对自卑6-11岁勤奋感无能感5.同一性对角色混淆12-20岁忠诚不确定感6.亲密对孤独(成人早期)20-24岁爱孤僻和疏离7.繁殖对停滞(成人中期)25-65岁普遍关心自我专注8.自我完善对绝望(老年)65-明智和完美无憾绝望与悲观沮丧

目前十六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

二、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一)阿德勒的生平(1870-1937;奥地利)(二)阿德勒的主要观点个人是一个整体的人,是一个追求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的人个人希望与自己的选择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人格的主导动机是追求优越,人具有寻求优越的动机,总是力图从低劣地位上升到优越地位自卑感是推动人获取成就主要动力,具有创造性自我概念目前十七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自卑感自卑感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它驱使人产生对优越的渴望寻求优越,克服自卑感每个人生来就有追求卓越的基本动机,包括由自卑感引发追求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创造性自我人格中的自由成分,促使个体在能够选择的生活风格和追求目标之间

生活风格是个体在其环境中表现的独特生活形态4.社会兴趣人的本性具有社会兴趣:和谐生活和渴望美好;对自卑感的根本补偿

人们具有的社会兴趣有四种类型:

统治-支配型:倾向统治别人;索取-依赖型:倾向索取;躲避-逃避型:回避问题或碌碌无为避免失败

社会利益型:正确的社会兴趣,以有益于社会方式解决问题目前十八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三、霍尼的社会文化理论(一)凯伦.霍尼的生平(1885-1952;德国)

1.主要观点文化和社会力量对性别差异的作用大于生物学因素

个体社会经历决定其是否产生怎样的心理障碍2.神经症的形成(1)基本敌意和基本焦虑基本敌意:父母对孩子的需要表现冷淡和敌意,孩子受挫折可能导致神经症

基本焦虑:在基本敌意环境中体验到孤独和无能感目前十九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

2降低基本焦虑的策略(1)对友爱和赞许的精神症状的需要(2)对求助于人生伴侣的精神症状的需要(3)对自己狭隘生活圈子的精神症状的需要(4)对权力的精神症状的需要(5)对剥削别人的精神症状的需要(6)对社会成人的精神症状的需要(7)对个人景仰的精神症状的需要(8)对抱负个人成就的精神症状的需要(9)对自足和独立的精神症状的需要(10)对完善和完美无瑕的精神症状的需要目前二十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三)人际交往方式1.趋向人的活动对爱情和赞许的需要。通过压抑自己的敌意、需要以降低焦虑感2.反对人的活动对权力、对剥削他人、对威信和对个人成就的需要3.避开人的活动对自立、对独立、对完美和完善的需要

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四)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正常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紧密联系

神经症患者: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分离,会产生理想化自我意象,把理想自我当作现实自我看待,无法理解和认识现实自我

过度的自我优越感(自欺欺人)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四、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荣格主要生平(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一)分析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人格作为一个整体,包括了思想、情感和行为人格功能要使个体能调节与控制自己,使之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人格(精神、心灵)由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组成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

1.意识个人心中唯一被自己直接知晓的部分。自我是意识的中心

2.个人潜意识储存着个体的经历,包括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梦和幻想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性为情结

(二)

荣格的人格结构说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

3.集体潜意识在人类心灵最深处,拥有超越文化和意识的共同基底人类发展过程的沉淀物。集体潜意识处于个体人格最低层原型—与本能相似,是人格发展的动力人格面具:自我在公开场合的外在表现阿尼玛(人格内部形象):阴性基质,男性精神中带有女性特质阿尼姆斯(人格内部形象):阳性基质、女性精神中带有男性特质阴影:人身上存在的动物性特性自身(集体潜意识核心):在精神中协调整合人格各组成部分,是人对人格的和谐、完整和整合的追求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

(四)人格类型说

思维和情感是理性机能。感觉和直觉是非理性机能思维外向型—按规则办事,客观冷静,但固执己见情感外向型—容易动感情,尊重权威和传统。爱交际感觉外向型—追求快乐,社会适应强。追求新经验,情感浅薄直觉外向型—凭预感决定,不依据事实,好改变主意思维内向性—独处愿望强烈,离群索居。但适应性差,智力高情感内向型—感情丰富敏感。对别人感情和意见无动于衷感觉内向型—受情境影响做决定,不关心他人,艺术性强直觉内向型—偏执,喜欢做白日梦,观点古怪,以内部经验指导自己的生活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五、对象关系相关理论

(一)沙利文及其人格意象理论沙利文的生平(1892-1949;美国)人格意象理论的主要观点人格发展的动力是个体和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人格能量:动能

提出人格意象(好我、坏我、非我)人格意象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成人格意象是对自己需要满足或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概念的综合印象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我”的意象形成

1.“好我”—由养育者赋予的喜爱、关怀、赞扬行为构成。婴儿体验并形成“好的我”

2.“坏我”—由养育者烦躁、发怒、粗鲁行为构成。婴儿体验并形成“坏的我”

3.“好我”和“坏我”意象存在意识层面

4.“非我”存在于潜意识层面,源于高度焦虑体验。当无法对其进行组织整合时就构成了“非我”

5.个体总是用自己的人格意象解释自己或他人的人格特征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二)科赫特及其自我对象理论科赫特的生平(奥地利)科赫特自我对象理论的观点:

“自我”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最重要地位

“自我”的发展变化是个体对“自我”和“自我对象”的关系体验

“自我”是人格结构的核心,人格的发展状况取决于“自我”的发展“自我对象”:镜像性自我对象(我很好);理想性自我对象(你很好,我是你的一部分);他我自我对象(我们……)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

第五节人格特质理论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一)人格特质的一般概念特质:一个人具有持久与稳定的行为倾向。强调个别差异和个体的整体功能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的生平(1897-1967;美国)人格应该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即特质;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元特质不仅是已形成的,而且也是正在形成的东西。可通过观察人的行为表现而推断特质能主动激发和引导行为使一个人的行为具有指向性目前三十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3.人格特质及其类型人格是个体内部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人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共同特质:在同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多数人都具有的特质。分为表现特质和态度特质个人特质: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首要特质:个人最重要的特质,代表整个人格中心特质:人格;构件”(核心特质)次要特质:特殊特质:在特定场合出现,如偏好、习惯等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一)卡特尔的生平(1905-1998;英格兰)(二)卡特尔的主要观点人格结构的基本元素是特质;一种心理结构特质使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保持行为一致人格特质有表面特质、根源特质、体质特质、环境特质、动力特质、气质特质人格特质是人格因素与情境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

1乐群性:与环境的适应

2聪慧性:智力发展

3稳定性:情绪控制力

4恃强性:倔强性

5兴奋性:兴奋特质

6有恒性:权宜性

7敢为性:冒险性

8敏感性:对外敏感度

(三)人格十六因素(16种根源特质)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

9怀疑性:处世态度

10幻想性:幻想力

11世故性:世故与老练状况

12忧虑性:忧郁程度

13实验性:批评性

14独立性:独立能力

15自律性:自律、自觉性

16紧张性:焦虑状况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三、艾森克人格特质理论(一)艾森克的生平(1916-1997;德国)(二)艾森克的主要观点人格维度是测量人格的依据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体格等稳定的持久的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的独特适应方式性格是意志系统、气质是情绪系统、智力是认知行为系统、体格是外貌和神经内分泌腺的禀赋系统人格维度: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

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人格类型神经质外倾精神质超我机能稳定性内倾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四、“大五”人格特质人格特质人格特征

情绪稳定性(神经质)冷静—自寻烦恼自在—害羞感情淡漠—感情用事外向性孤独、不合群—喜欢合群安静—健谈缄默—热情开放性(求新性)刻板—富于想象创造性差—创造性强遭守习俗—标新立异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人格特质人格特征宜人性(随和性)多疑—信任刻薄—宽容易怒—好脾气

责任心(尽责性)

马虎—认真

懒惰—勤奋

杂乱无章—井井有条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第五节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一、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一)人本主义含义人本主义研究:人的价值、人性、尊严、责任感、创造性、潜能、自我实现、人的意义(二)人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1.强调人的责任

2.强调此时此地

3.主张个体现象学观点

4.强调人在过程中不断成长

5.强调人格的创造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一)马斯洛的生平(1908-1970;美国)(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格的动力——需要和动机: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要求实现生理需要

4.自尊需要安全需要5.认知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6.美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目前四十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三)人格成长和防御

人的两类需要低级需要或缺失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高级需要或成长性(发展性)需要

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形式——高峰体验)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三、罗杰斯的人格理论(一)罗杰斯的生平(1902-1987;美国)(二)成为机能完善的人健康的人是机能完善的人;是真实“自我”的人机能完善人特点:经验开放、自我与经验协调、利用自我评价过程、无条件自我关怀、与人和睦相处

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四)无条件关注和人的成长

基本假设人格的基本动力——理想自我人具有的潜力——自我实现潜力将在适当环境中得到迅速发展有效心理辅导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心理上的沟通个体有时会情绪失调必须给心理失调者以无条件的正向关怀必须要具有同理心必须让情绪或心理失调者领悟所给予的无条件正向关怀和同理心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人本主义的治疗思想机能完善的关键:自我结构与经验协调一致无条件积极成长强调要积极接受来访者、不做任何判断、建立积极支持的心理咨询氛围改变人格的主要关键在来访者身上坚持与表达的态度:

1无条件积极关注

2共情

3真诚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第六节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一、凯利的生平(1905-1967;美国)二、凯利的观点解释、预测事物的认知结构为个人建构根据凯利的观点,每个人都能够像科学家一样工作和生活凯利认为,当个人面临那些超出其构念系统之外的事件时,就会产生焦虑凯利认为每个人都能够像科学家一样验证和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1.个人构念定律个人构念—解释和预期事件的主要工具基本假设:

每个人的活动都是由他所用以预测事物的构念来指引

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受自己已有的构念来指导的,而且可以通过相应的构念来加以解释构念与情绪反应和精神病理

(1)对新事物进行构念的不正常方式

(2)在预测时产生的病理性方式

(3)组织构念系统时的病理性方式

角色扮演技术应用于人格构念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构念建构定理个体定理组织定理两极定理选择定理范围定理经验定理调节定理片段定理共同性定理社会性定理个人构念定律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第七节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1878-1958;美国)一、主要观点: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可以为他人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心理学应该遵循刺激(stimulus)——反应(Response)的公式环境因素是行为产生与发展的因素,而遗传的影响可以不必理会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五十五页\编于二十二点一、斯金纳(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理论

操作条件反射原理强化: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二级条件反射:

在巩固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条件反射目前四十九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