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版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3年新版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3年新版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3年新版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3年新版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爱好、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一、聚光一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初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一、叶柄小叶脉一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限度叫温度一。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一。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一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所有来自食物,食物中重要具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

矿物质一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_。

8、沉淀一、过滤一和消毒一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一。

(二八选择(10分,每题1分)

1、解剖白菜花的对的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称于地球引力的0。

A.一半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0。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

10、使用酒精灯的对的环节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三)简答。(40分,每题8分)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3、雷电是如何形成的?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

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环节?

(四)、案例分析(10分)

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忽然,有个学生否认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

应当是15颗。"另一位学生立即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

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快

乐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的确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

课后我们再研究、核算,好吗?":

(三)、简答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

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答: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体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

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太阳的一部分,于是形成了日

食。

3、雷电是如何形成的?

答:雷电是发生在天空中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天空中的云,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当两块带不同种电的云互相

接近时,就会发生大规模的放电现象。放电时出现的电火花就是闪电,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答:植物的叶子中的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取来的

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意义: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

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环节?

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由于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

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佳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

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假如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也许会被盐水浸润,

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也许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

性。

(四)、案例分析

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忽然,有个学生否认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

应当是15颗。"另一位学生立即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

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快

乐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的确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

课后我们再研究、核算,好吗?”

(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题思绪仅

供参考。)

答题思绪:

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

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

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C、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爱好。

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

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

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爱好。

小学科学部分

一、简答题

1、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爱好(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

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结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

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

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对的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敢于探究新知又可以

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马铃薯、季荽、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

答:茎的特性是①有节和节间;②节上有叶或变态叶;③有芽。因此,

在上述植物中,马铃薯和季芹是茎,其中马铃薯是块茎,季琴是球茎;

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季芥差不多,但由于它们没有节和节间之分,

也没有芽。所以蕃薯和萝卜是根,且都属于变态根。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

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在各个

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4、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答:教学中的引导,重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

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

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

(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5、如何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答: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要说清楚以下几个因素: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方向和快

慢;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等。

6、简述冬季的重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冬季星空重要的星座有仙后、英仙、金牛、御夫、双子、猎户、大犬、小犬等星座。冬季星空最为壮丽,冬季,

是一年四季中亮星最多的季节。

7、可以根据哪些特性对物体或材料进行分类和排序?

答:对物体,可以根据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沉浮'结构、所用材料等特性进行分类或排序;对材料,可

以根据软硬限度、透明性、可溶性、吸水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韧性、隔音能力等进行分类或排序。

8、简述秋季的重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秋季星空出现的重要星座有:天琴、天鹅、仙女、飞马、仙后、天鹰、天蝎、人马、南鱼等星座。秋季的星空

银河横跨天空,但亮星较少,像仙女座河外星系这样的深空天体却比比皆是。

二'辩别题:

9、病毒不具细胞形态,颗粒很小,远非光学显微镜所能显示,所以它的发现比细菌的发现要晚得多。天花和狂犬病

以及爱滋病等的病源都是病毒。

答:以上所述是对的。

病毒不具细胞形态,它由蛋白质(为外壳)和核酸(为核心)构成。它不能独立生活,却能寄生在活细胞里进行生命

的繁衍。

天花和狂犬病以及爱滋病等的病源都是病毒。

10、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潮涨潮落)与月球的东升西落运动有关吗?若有关,是什么关系?

答: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潮涨潮落)与月球的周日运动有关。

潮汐的涨落交替存在于地球的任何地方,是月球的引力以及较少限度的太阳引力引起的(月球对地球的潮汐作用约为

太阳对地球潮汐作用的2.2倍)。地球上海域、湖泊的水平面天天涨落两次,离月球较近的地面上的水域受月球拉力

最大,水会朝向正对着月球的那一点聚集,而在地球的另一面,月球对地的拉力要比水的拉力大,因此水域在离月球

最远的一点也形成凸点,这样地球上就有两个新的最高水域点。因此,本地球完毕了一个完整的自转,几乎地球上的

每一点都有过两次潮汐。

(以下是“大潮”、“小潮”的成因,可以不作答,供参考:任何一点最高的涨潮和最低的落潮都会发生在新月和满月,

在那时,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同时作用向同一方向位,这就是“大潮”。当月球位于1/4位相时,太阳的引力刚好作用

于月球的引力,就形成了最低的涨潮,称为“小潮

11、请描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答: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测、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1)提出问题——针对观测到的现象提问,如“是什么”或“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2)猜想与假设——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测的现象作假设性的解释。

3)制定计划——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体思绪,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4)观测、实验、制作——观测和实验,是观测者运用感觉器官或借助“工具”对观测对象进行感知及取证的探究活

动。制作——动手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或带有发明性的科技作品。

5)搜集整理信息——能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朴的表格、图形、记录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6)思考与结论——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或结论。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7)表达与交流——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

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别人互换意见。

三、案例分析

13、某观测者注意到,这天太阳升起的方位在东北方,且与前几天相比,方位更偏北。请判断这天的大体公历日

期,并描述这天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1)判断:这一天的日期大约在临近夏至日——夏至日之间的日期。

由于太阳升起的方位在东北方,说明太阳的直射光照正移向北回归线。又由于这一天太阳升起比前几天更偏北,说明

这天只能是夏至日或临近夏至日的日期,不也许是夏至以后的日期。所以判断这一天日期为临近夏至日——夏至日之

间的日期。

2)描述:这天的太阳从东北方升起,然后慢慢向西偏南移动,逐渐移向北回归线上空或北回归线稍偏南的上空,中

午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稍偏南纬线),下午太阳逐渐向西偏北移动,傍晚从西北方落下。

14、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

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环节?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程序?

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由于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

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佳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

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假如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也许会被盐水

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也许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

的可靠性。

科学需要客观精神,为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问题的有效性,观测与实验必须要规范。在观测与实验所遵循的规

则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变量,假如应控制的变量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实验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在《沉

与浮》一课这一实验中,土豆的密度应当保持不变,是需要控制的变量,因此要避免任何影响改变土豆密度的因素。

15、某一天傍晚,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渐渐变暗,一观测者看到月亮高挂在东南天空请描述此时的月相(月亮的形状),

并判断这天的大体农历日期。

答:这一天大体在农历11—12日。月相为上凸月,即月亮西边大半部分亮,东边边沿暗。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的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规定: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

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

质上涉及(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爱好),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

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测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通过对(物体)一(材料)一(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测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

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结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

(探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尚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测)、(实验)、(专题

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留五个空,任意填。)

二、简答题。

1、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性?

答:(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3)学

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也许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

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2、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爱好(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

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结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

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

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对的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敢于探究新知又可以

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

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学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在各

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4、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答:教学中的引导,重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

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

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答

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三、案例分析

人教论坛》小学科学教育论坛»新科教版三年级上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

1、树是一种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有许多可观测的特性: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和树叶的样

子。

2、在一棵真正的大树旁,我们看见过:树瘤、果实、小动物、鸟巢、小草、蔓藤等,这说明植物的生长与周边的动

物、植物和环境有关。

3、放大镜是用来进行科学观测的一种工具。

4、一棵大树可以提成三部分树冠、树干和树根,树冠的形状可以分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扇形等几种。

5、拓印树皮的方法是: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

颜色。

6、在写观测记录时,要注意格式,写清:A.要写出观测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B.要按观测的顺序来记录。C.最

佳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或图片等)。

7、植物按茎的质地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8、大树和小草之间的不同点是:植株的高矮不同,大树高、小草矮;茎的粗细不同,大树粗、小草细;茎的质地不

同,大树是木质茎、小草是草质茎;大树是木本植物,小草是草本植物。共同点是:都是植物,都生长在土壤中,都

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份、阳光和空气。

9、植物按生长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常见的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和浮萍。

10、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是:都是水生植物,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1、一片叶子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也是有生命的,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同一种植物

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13、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植物的变化(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重要表现在发芽、

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4、植物的共同特性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份,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

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第二单元(动物):

1、我在校园的花坛和草丛里发现了蝴蝶、蚯蚓、小虫、蟋蟀、蝗虫、瓢虫、小鸟等小动物。

2、在观测活动中,我们要做到:A.爱惜小动物(植物),不伤害它们;B.保护动物(植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他

们的生存环境;C.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3、蜗牛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腹、尾三部分,头部长有触角,眼睛长在触角上,落里长有齿舌,用气孔呼吸、排泄粪

便。

4、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用腹足爬行,爬行时会分泌粘液是为了使腹足经常保持湿润避免爬行时受到损

伤。

5、蚯蚓身体有口、环带和肛门,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土壤中)。

6、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3对(6只)足,生活在洞穴(土壤)中。蚂蚁在

行走会分泌一种信息素。

7、为了观测蚂蚁,我们可以带些面包屑和白糖做诱饵。带上放大镜,可观测蚂蚁身体。为了防止蚂蚁乱爬,我们可

以带一个小玻璃瓶子,将蚂蚁扣在里面。

8、池塘、小河中生活着和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鱼类。金鱼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腹、尾三部分,身上长有鳞片,

用鳏呼吸,用鳍帮助尾游泳。金鱼喂得太多会被涨死。

9、世界上大约有一百多万种动物,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

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映,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第三单元(材料)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边常见的材料有:木头、金属、玻璃、塑料、石头'纤维、纸等。

2材料的性质可以用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在水中的沉浮能力等鉴定。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

质。

3、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铝罐制作就是运用了铝的延展性。

4、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反复运用性等。塑料不易分解,但可以反

复运用。

5、自己制造一张纸:A.将纸撕碎放在水中浸泡,直至能捣烂;B.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C.将纸浆倒在平铺的

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纸是可以回收运用的。

6、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7、砖和陶瓷都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生产砖和陶瓷时要消耗大量的粘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8、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

橡胶等。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运用,有的却不能。我们应当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9、

强度柔韧性吸水性在水中的沉浮

金属强强差沉

木头较强弱弱浮

塑料强较强差沉

纸弱差强沉

砖强差强沉

陶瓷强差差沉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1、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它以冰、雪、淡水、云、咸水等形式存在,用途分为:生

产,造纸、冶炼、发电、灌溉等;生活,洗衣、做饭、饮用等。

2、物质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周边,我们称其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如,水是液态,属于液体;

它的固态就是冰,是固体;它的气态就是水蒸气,是气体。

3、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4、食用油和水的相同点:都是液体,都能流动,透明没有固定形状,能形成滴状等;不同点:水完全透明,没有颜

色,没有气味,不粘手流动速度快。食用油有些透明,淡黄色,有气味,粘手,流动速度慢。

5、液体的流动速度与它自身的黏度有关。

6、液体有一定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使用量筒时应当注意:A.量筒必须放平稳。B.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

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7、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气体,它看不到,摸不着,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周边。空气具

有能流动、占据空间、可以压缩等性质。

8、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将“空”塑料袋扎紧,放入水中,刺个孔后有气泡冒出。证明空气比水轻的方法:用塑料

管将空气吹入水底,空气以气泡的形式冒出水面。空气流动的现象:风,吹肥皂泡,扇扇子等。

9、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A.让空气将瓶子里的水挤出(课本78页)。B.纸巾不湿(79页)。

10、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即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会产生弹力。

11、

形状占据空间体积流动重量

固定不能不易压

缩不易能不重轻

头VVV

V/V/

水VVV

V

VV

12、证明空气有质量(重量)的方法:用木棍做一个天平,将两段各系一个吹满气的气球,使之平衡。将一端的气球

刺破,天平就不再平衡了。

13、实验设计:

研究问题: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研究方法:探究、实验、观测

研究材料:玻璃杯、纸巾、水盆、水

研究环节:将纸巾放入玻璃杯底部,倒扣着按入水盆中。

实验现象:纸巾不湿

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注意问题:A.纸巾一定要塞紧,不要掉下来;B.将玻璃杯倒扣按入水中时,一定要使杯口水平。

株洲市2023年教师业务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在单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牢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第I卷:选择题(40分)

一、单选题(2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答对计2分,多答、错答或

不答计。分)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涉及:B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2.平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

教育心理学上称为:A

A.迁移。B.同化。

C.顺应。D.模仿。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当重视:

B

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

4.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

这说明小学生:A

A.感知能力不成熟。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D.思维能力有欠缺。

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

阶段的德育重点重要是:B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平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抱负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

一所小学及本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反了: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7.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碰到一道数学

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里咯啜一下,琢磨

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并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

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

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C

A.焦急症。B.恐惊症。

C.逼迫症。D.抑郁症。

8.袁老师半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通过了解,发现只要

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准时完毕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假

如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B

A.积极的情感教育。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D.良好性格的教苜。

9.教师提问学生,规定学生列举破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也许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

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A

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D.直觉思维。

10.健康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的,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

去一切。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涉及:D

A.躯体健康。B.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C.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D.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二、学科专业知识(20分)

(-)多选题:(共14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全对计2分,少答

计1分,不答或答错计0分。)

11、以下哪几项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ABD

A、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B、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C、科学教育应开发课程资源

D、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12、动物细胞中所没有的结构是:B

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质D、细胞核

13、下列动物的生殖方式属卵生的有:AD

A、乌龟B、蝙蝠C、鲸D、鸭

14、关于电磁铁的磁性,下列说法对的的是BC

A、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通过的电流大小无关

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线圈匝数有关

C、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

15、假如把手放在炉火正旺的火炉上烤火,你会感受到手一下子热起来了。火炉中的热重要是通过

什么方式传递到手上的。C

A、传导B、对流C、辐射

16、下列变化中只含物理变化过程的是AB

A、蜡烛熔化B、太阳晒干地面上的水

C、铁生锈D、水果发霉

17、如图所示:小明用滑轮组提高240N的物体,他至少要用多大的拉力(F)才干提起?(摩擦力

及滑轮重均忽略不计)B

A、120NB、80NC、60N

(-)判断:(共6分,每小题1分)

18、假如电路中各用电器是逐个顺次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F)

19、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取二氧化碳。(T)

20、沉到水底的物体只受到重力,没有受到浮力。(F)

21、停止敲锣后,还能听到锣声,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发声。(F)

22、杆秤是运用杠杆原理做成的,当秤蛇上不慎沾上了泥土,秤同一货品,其读数比正常值大。(F)

23、人类对地球的结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许多科学家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其中著名的天文学家哥

白尼写下了伟大的著作《天体运营论》,创建了“日心说”。(T)

第II卷:非选择题(60分)

三、公共知识(10分)

24、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文后的问题:

材料一。“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

井然。

材料二。“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

默聆听——叶圣陶

材料三。张同学从小酷爱天文,每次向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与天文有关,家长认为孩子满脑子

奇思异想,对他们认为的主科语数外下功夫太少,会影响他将来的学习、升学与就业,多次横加阻拦。班主任则认为

张同学有天文的潜质,便建议张同学自己做一个人生规划设计,并联合家长、自然学科教师共同指导,使张同学对的

解决好了学科学习与业余爱好的关系。后来,张同学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几年后硕士毕业,分派在北京天文馆工作。

(1)分析材料一,反思“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当树立什么

样的教育观?(3分)

参考答案:

①课堂里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②过度地强调安静并

不科学;③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比让学生安静更重要。应树

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2)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材料二,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

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如何贯彻这一先进的教师观?(3分)

参考答案:

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了教师主导的教师观。贯彻主导性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需要

做到如下四个方面:①启迪学生做人;②引导学生会学习;③激励学生会思考;④指导学生能实践。

(3)材料三中,班主任有着什么样的学生观?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略谈如何突出这一学生观?

(4分)

参考答案:

班主任老师有着主体性的学生观。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突出学生主体性要提倡学生全体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四、学科专业知识(50分)

(-)填空:(共12分,每小题2分)

25、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26、湖南有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他研究的(杂交水稻)被西方世界称为东方魔稻。

27、人的心脏中有四个腔,它们分别是(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

28、种子萌发所需的三个外部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29、太阳系共有(A)大行星,按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0、温度是表达物体的(冷热)限度,实验室有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简答:(共12分,每小题3分)

31、我们在教学《地震》一课中,要让学生知道地震发生时自我保护的一些措施。那么地震发生时,

应当如何进行个人防护?(至少写三条)

参考答案:

保持清醒冷静头脑,做出灵敏反映。(1)可选择桌子底下或床下等地方规避。(2)可选择卫生间等

小房间墙角规避。(3)要关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火。(4)不能乘电梯。(5)当大地震后运用两次地震之间的间

隙,迅速撤离。(6)假如在户外,就迅速远离高压线、大树、建筑物等,然后跑到开阔的地方。

32、小实验:用小玻璃瓶装满水,盖好塑料瓶盖,放到冰箱冷冻柜中,第二天打开冷冻柜看到什么

实验现象?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瓶盖被顶开、顶坏或瓶子破裂,瓶内水结成冰后溢出了瓶口。

(2)水凝固成冰后,密度减小,体积增大。

33、分别写出人体的感觉器官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

(1)耳:听觉作用(2)眼:视觉作用(3)鼻:嗅觉作用

(4)舌:味觉作用(5)皮肤:触觉作用

34、李同学将呼出的气体吹进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这是由于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请写出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C02+Ca(OH)2=CaC031+H20

(三)论述题(26分)

35、(14分)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大纲性文本。请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

下简称《课标》)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许多变化都是地球的运动引起的,《课标》中对引起的四种变化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请把“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四种变化”用框图表达,并谈谈昼夜变化的成因及其影响。(6分)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课程目的,对三维目的中不同水平的学习规定

分别用了行为动词进行描述。请你把下面四个行为动词所相应的具体目的用线连起来。(3分)

(3)下面是《课标》中“内容标准”的节选。

主题物体与物质之四:物质的运用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4.1知道物体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结识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讨论如何保护本地的资源。

4.2意识到物质的运用对人具有有利和有害的方面以及对的使用物质的和重要性。注意安全与健康,

知道一些常用的防范、安全和健康措施。

•运用自身经验和所搜集的各方面资料,讨论各种物质(如酒精)的运用对人有利的方面(如治病)

和有害的方面(如酿酒)。

•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材料(涉及实物、图片、录像带学生自己的小文章、漫画等),举办一次小展览。

4.3意识到物质的运用会给环境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人对环境负有责任。

•调查白色污染,讲座防治方法。

•调查本地重要污染源。

•写一份给地方政府的建议书。

上表中“活动建议”一栏的设立与表述,既对教学实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又在一定限度上体现了

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请你写100字以内的文字,说说你对此的理解。(5分)

参考答案:

①上表中“活动建议”部分表述中关于讨论、调查、搜集资料等具体的活动方式、方法,对教学活

动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导向作用,对教师实行教学提出了操作性建议。

②上表中“活动建议”中的活动方式、方法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体现了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的

特性,有助于三维目的的实现。

36、有的老师说:探究式学习方式就是先进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就是落后的。你是怎能样看待这个

问题的?(5分)

参考答案:

(1)不能认为探究式就是先进的,接受式就是落后的。

(2)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均是中小学生重要学习方式。

(3)两种学习方式的效果关键是运用。接受式学习运用得好,如教师讲授也可以生动地向学生传达

大量的有用信息。运用得不好,授课会很沉闷,让人昏昏欲睡;探究式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但运用不好,

也也许使课堂学习活动变得杂乱无章,没有效果。

(4)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接受式学习能让学生学习大

量的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以丰富他们的心智与灵魂。两者应当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37、有位老师在进行《溶解》一课教学时,给每组学生提供了材料:盛有水的烧杯,筷子,小包盐。

并让学生猜一猜食盐放入水中会不会溶解,然后让学生实验:把盐放入水中,搅拌后食盐不见了。接着教师分别做了

沙子、高镒酸钾是否溶解的演示实验。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填书上的表格:石子'红糖、粉笔、肥皂、洗衣粉、橡皮是

否溶解。这些为什么不是科学探究活动?假如你教这个内容,如何来设计探究活动?请写出探究活动设计思绪。(7

分)

参考答案:

(1)食盐的溶解是学生已有的经验,还让学生进行猜想是无意义的。学生已知结论,教师让学生做

食盐溶解实验,显然这是一种验证性实验,而不是科学探究活动。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看,这一活动过程教师处

在积极状态,而学生处在被动状态,学生的行为缺少积极性,因此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

(2)探究活动设计思绪要体现:①紧扣探究活动主题,活动要有探究价值;②设计科学合理、方法

新奇,让学生多感观参与和思维参与。

2023年湖南长沙芙蓉区科学考试真题(附答案)

一、填空(1分1空)15分

1.实验法分为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和循环法

2.儿童在观测活动中经常表现出随意性、情绪性、笼统性和短暂性

2.太阳光透过三棱镜,把白光虑成红橙黄绿蓝靛七色

3.化学变化的特性是生成了新的物质,钢铁变绣是化学变化,铁线弯曲是形态改变

4.生物分类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5.生物多样性通常涉及遗传(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

分。

6.“三维”课程目的是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夺不咫长沙教师招聘信息株洲教师招聘考试网长沙教师招聘课程

二、选择2分一个10个20分

1.下列哪个是对气候的描述

A、B、狂风暴雨C、四季分明D、风和日丽

2.下列“节能减排”的措施中哪个是错误的

A、B、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白色垃圾C、步行上下班,减少尾气排放D、少使用空调,节约用电

3.沙漠植物的叶子都是针状的,这是由于

A、减少水分蒸发B、减少受光照面积C、D、

4.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位于之间

A、木星与土星B、火星与木星C、金星与火星D、

5.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由于

A、质量大B、体积大C、能发光D、能发热

6.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一此题配图

A、树的倒影B、筷子断了(水中)C、手影D、放大镜放大字

7.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排列是如何的

A、太阳-月球-地球B、太阳-地球-月球C、地球-太阳-月球D、

8.蜜蜂巢是由许多个形的组成的

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八边形

9.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变形,力撤走后又恢复,我们说这个物体具有

A、弹性B、弹力C、重力D、拉力

三、名词解释

1.研究性学习

答: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的;

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

体;

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

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

的课程。

2.观测法

答:观测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测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方

法。

观测法是研究性学习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学生搜集资料的基本途径,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

础。

四、简答

1.怎么理解“科学学习以探究为重要方式”?(5分)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5分)

答:1、测量前,观测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每一小格相应的温度

值);

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足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

3.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6分)

1.提出问题2.建立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事实与证据5.检查假设6.交流与讨论

五、综合

1.按月相变化填写月相图形、名称、特点,完毕下表13分

时间

初1

2-7

8

9-14

15

16-23

23

24-30

名称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下弦月

残月

月相图形

答案

新月:

整晚不可见

上弦月:

出现在西半天空,上半夜傍晚至半夜可见。

满月:

一轮明月整夜可见,傍晚至凌晨五六点,出现在上中天。

下弦月:

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

新月:

整晚不可见

月相是以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度;

峨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一一90度;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

渐盈凸月(农历初九----农历十四左右):90度一一180度;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渐亏凸月(农历十六----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一一月末):270度----360度;

此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以上有四种为重要月相: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

历二十三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是通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的。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一个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一意思是:

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

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2.解释下列六种自然现象(云、雪、雨、雾、露、霜)6分

云、雨、雪、雾、露、霜

云:地面上的水蒸发成为水蒸气(汽化),升到高空与寒冷空气接触,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凝华),

形成云。

雨:当温度下降,而又有凝聚核心的时候,就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为雨,一滴雨点要比云中的小水

滴大上几千倍,

小水滴一定要在它的体积增长到很大的时候才会落下来。

雪:假如下落的环境温度在0℃以下,水在空气中就也许形成雪(凝固)。

水汽凝华而成的微小晶体叫水晶,当水晶在大气随气流上下翻腾,聚集起来变得足够大时,就形成

雪花在地面飘落。

雪花的大小取决天气温度,温度越低,形成的雪花越小。由于构成雪片的结晶能反射光,因此雪呈

白色。

雾:当过冷的水滴碰撞在冰晶(或雪花)上,则成霰。

冰雹:霰在积雨云中随着气流多次升降,不断与雪花、小水滴等合并,形成透明层和不透明层交替

的冰块,落到地面就是冰雹。

露:地面上的空气中具有肉眼看不到的蒸汽,当水汽含量达成饱和时凝结成水滴,这就是露(夏季植

物上的水珠)。

霜:假如地表气温降到0℃以下时,则水汽直接凝结成固态(凝华),就是霜(冬季上午路旁干草上的

白色粉末状固体)。

3.甲乙分别有一个生态瓶,乙发现甲的生态瓶中的植物比自己的存活时间要长,于是提出猜想:生

态瓶中有无动物是影响其中植物存活时间的因素,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乙的猜想是否对的。13分

实验名称

实验准备

控制变量

实验环节

2023~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考察

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程志红

一'选择与填空(将最合适的一个答案序号填在横线上)

1.要想把树皮图案弄到纸上去,一般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