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1/2高中物理选修3-5选择题集锦高中物理选修3-5选择题集锦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14•##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核反应堆中,为使快中子减速,在铀棒周围要放"慢化剂〞,常用的慢化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B.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总能量增大C.当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则改用红光照射也一定会有电子逸出D.核力是弱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的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其作用X围在1.5×l0﹣l0mE.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的光子2.〔2014•##二模〕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C.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eVD.用能量为10.3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E.用能量为14.O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3.〔2014•##二模〕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能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事实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原子的核外电子C.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一定等于入射光子的频率D.分别用X射线和紫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E.〔钍〕核衰变为〔镤〕核时,衰变前Th核质量大于衰变后Pa核与β粒子的总质量4.〔2014•##模拟〕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B.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C.已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放出的γ射线能使某金属板逸出光电子,若增加γ射线强度,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E.在核反应堆的外面修建很厚的水泥层能防止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5.〔2014•##模拟〕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热核反应,质量减少.核反应方程是,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已知质子、氦核、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B.方程中的X表示电子〔〕C.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m=4m1﹣m2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E=〔4m1﹣m2﹣2m3〕c26.〔2014•海淀区模拟〕我国自行研制了可控热核反应实验装置"超导托卡马克〞〔英名称:EAST,俗称"人造太阳〞〕.设可控热核实验反应前氘核〔12H〕的质量为m1,氚核〔13H〕的质量为m2,反应后氦核〔24He〕的质量为m3,中子〔01n〕的质量为m4.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这种装置中发生的核反应方程式是12H+13H→24He+01nB.由核反应过程质量守恒可知m1+m2=m3+m4C.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m1+m2﹣m3﹣m4〕c2D.这种装置与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所使用核装置的核反应原理不相同7.〔2014•黄浦区二模〕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A.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8.〔20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B.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D.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9.〔2013•##一模〕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能级状态,则〔〕A.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B.氢原子可能辐射5种频率的光子C.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D.有4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1页。10.〔2013•##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1页。A.相同频率的光照射到不同的金属上,逸出功越大,出射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小B.钍核Th,衰变成镤核Pa,放出一个中子,并伴随着放出γ光子C.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能量减小,核外电子运动的速度减小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11.〔2013•##模拟〕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D.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E.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放出的射线12.〔2013•海淀区一模〕下列核反应方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α衰变方程B.是核裂变方程C.→是核聚变方程D.→是原子核人工转变方程13.〔2013•##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D.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E.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F.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14.〔2013•海珠区模拟〕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Pu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Pu→X+,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原子核中含有143个中子B.80个Pu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40个C.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频率很大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D.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15.〔2014•##模拟〕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B.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C.铯原子核〔Cs〕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Pb〕的结合能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E.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16.〔2014•##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通过对α粒子的散射实验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普朗克通过对光电效应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光子说C.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中子D.玻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成因E.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17.〔2014•##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还具有动量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D.正负电子对湮灭技术是一项较新的核物理技术.一对正负电子对湮灭后生成光子的事实说明质量守恒定律是有适用X围的E.Bi的半衰期是5天,12gBi经过15天后还有1.5g未衰变18.〔2014•鄂尔多斯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照时间太短C.一群处于量子数为n=3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谱线D.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16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一定只剩下4个氡原子核E.核力是短程力,其表现不一定为吸引力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2页。19.〔2014•##二模〕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2页。A.甲图中A处能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B处能看到较多的闪光点,C处观察不到闪光点B.乙图中用弧光灯照射原来就带电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的X角变大,说明锌板原来带正电C.丙图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能量为10.4eV的光子而发生跃迁D.丙图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动能为10.4eV的电子的能量而发生跃迁E.丁图中1为α射线,它的电离作用很强,可消除静电.20.〔2014•##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C.如果使用某种频率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需增大入射光的光照强度才行D.发生β衰变时,元素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E.在相同速率情况下,利用质子流比利用电子流制造的显微镜将有更高的分辨率21.〔2014•##二模〕关于原子与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B.玻尔的氢原子模型,成功引入了量子化假说C.元素的放射性不受化学形态影响,说明射线来自原子核,且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E.对于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是相同的22.〔2014•##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B.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C.铀核裂变的核反应为D.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E.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23.〔2014•##模拟〕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之后,根据玻尔理论,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B.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减小C.电子绕核运动的周期不变D.原子的电势能减小E.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减小24.〔2014•##二模〕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部分只有四条谱线,它们分别是从n为3、4、5、6的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四条谱线中,一条红色、一条蓝色、两条紫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色光谱是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B.蓝色光谱是氢原子从n=6能级或n=5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C.若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1能级跃迁,则能够产生红外线D.若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3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将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E.若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直接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25.〔2014•##模拟〕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A.6种光子中波长最长的是n=4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B.6种光子中有2种属于巴耳末系C.使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0.85eV的能量D.若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也一定能使该板发生光电效应E.在6种光子中,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光子康普顿效应最明显26.〔2014•##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放出的光子恰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处在n=4能级的一大群氢原子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有4种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Ek=hγ﹣W,若频率分别为γ1和γ2〔γ1>γ2〕的光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频率为γ1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比频率为γ2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更大C.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T,则这种元素的12个原子核在经过2T时间后,这些原子核一定还有3个没有发生衰变D.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核外电子,形成高速电子流一一即β射线E.无论是重核裂变还是轻核聚变,组成原子核的核子的平均质量均会减小.27.〔2014•##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量数B.C的半衰期不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C.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谐实验规律E.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3页。28.〔2014•##模拟〕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图.若有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它们从激发态向低能级态跃起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3页。A.能够发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的光子的波长最长C.在所有放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的是12.75eVD.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知,向低能级跃迁后该氢原子的原子核出现质量亏损E.从n=4跃迁到n=2放出的光子能使逸出功为2.25eV的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29.〔2014•##一模〕关于天然放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少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E.α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30.〔2014•长葛市三模〕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B.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C.重核的裂变过程质量增大,轻核的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E.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14C,14C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14C来测定年代二.选择题〔共30小题〕1.〔2014•##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汤姆逊最早提出的B.铀核〔〕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C.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因为这束光的强度太小E.考古专家发现某一骸骨中C的含量为活着的生物体中C的,已知C的半衰期为5730年,则确定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11460年2.〔2014•##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h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Pb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Be+He→C+nC.20个U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个UD.一定强度的入射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E.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3.〔2014•##模拟〕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B.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C.已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放出的γ射线能使某金属板逸出光电子,若增加γ射线强度,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E.在核反应堆的外面修建很厚的水泥层能防止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4.〔2014•##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C.一束单色光照射到某种金属表面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D.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光强一定,频率越高,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E.大量的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两种不同频率的光.5.〔2014•##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B.一个氢原子从n=3的能级发生跃迁,可能只辐射一种频率的光子C.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D.铀核〔〕衰变为铅核〔〕,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E.氡的半衰期为3.8天,4克氡原子核,经过7.6天就只剩下1克氡原子核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4页。6.〔2013•##模拟〕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4页。A.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D.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E.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放出的射线7.〔2013•##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B.玻尔认为,原子中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C.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原子核的质量大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做质量亏损E.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8.〔2013•##模拟〕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光照到某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光波长太长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光子时,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加E.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了质子和电子9.〔2013•##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B.α、β、γ射线比较,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弱C.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D.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E.由玻尔的原子模型可以推知,氢原子处于激发态,量子数越大,核外电子动能越小10.〔2013•##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核式结构是汤姆生发现的B.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C.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产生2条不同频率的谱线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E.用加热、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11.〔2013•##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后,生成的新核的原子序数增加l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来的D.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其半衰期可能变短E.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12.〔2013•##州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天然放射实验提出来的B.用升温、加压的方法和化学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长D.铀235﹣种可能的裂变方式为:U+n→Cs+Rb+10nE.重核裂变时释放能量,会出现质量亏损,但生成物的总质量数仍等于反应前系统的总质量数13.〔2013•##三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B.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C.原子核的质量大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做质量亏损D.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E.玻尔认为,原子中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14.〔2013•##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放射性元素经19天后,余下的质量为原来的,则该元素的半衰期为3.8天B.当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则改用红光照射也一定会有电子逸出C.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D.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n=2,再由n=2跃迁到n=1,则后一次跃迁辐射的光子波长比前一次的要短E.在→核反应中,X是质子,这个反应过程叫α衰变15.〔2013•##二模〕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当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则改用紫光照射也一定会存电子逸出B.处于n=3能级状态的大量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频率的光子C.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D.在N+He→O+X核反应中,X是质子,这个反应过程叫a衰变E.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5页。16.〔2012•##模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5页。A.对于某种金属而言,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越强,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B.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但不是概率波C.根据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核外电子的动能就越大D.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线状谱是原子的特征谱线E.氢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若是在电子的碰撞下引起的跃迁,则要求电子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氢原子的某两个能级差17.〔2012•##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蓝光照射某金属时能够产生光电效应,如果用黄光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够产生光电效应.B.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原子跃迁时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C.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D.工业上利用γ射线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是因为γ射线穿透能力很强E.釉核经过一次α衰变后,变为钍核18.〔2012•武昌区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核式结构是汤姆孙发现的B.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C.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产生2条不同频率的谱线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E.用加热、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19.〔2012•##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h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Pb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BeHeCnC.20个U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个UD.U在中子轰击下生成Sr和Xe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E.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一定要辐射出一定频率的光子20.〔2014•##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氢原子核外电子从激发态n=3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子刚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激发态n=2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卢瑟福用α粒子打击金箔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任何原子核在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D.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还具有动量E.玻尔的能级不连续和电子轨道不连续的观点,成功地解释了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和现代量子理论是一致的21.〔2014•荆州模拟〕已知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所需的光子最小频率为vo.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这些氢原子能够自发地跃迁到较低的能量状态,并向外辐射多种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用频率为2v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用频率为2v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v0C.当照射光的频率v大于v0时,若v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当照射光的频率v大于v0时,若v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E.若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的光子刚好能使这种材料的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这种材料的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22.〔2014•##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绿光照射该金属一定发生光电效应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C.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D.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4个E.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23.〔2014•宁城县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B.保持入射光的强度不变,增大入射光频率,遏止电压将增大C.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结构D.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E.氡的半衰期是3.8天,现有20g氡,经过7.6天还剩5g氡没发生衰变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6页。24.〔2014•##模拟〕关于光电效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6页。A.入射光束的能量足够大才能发生光电效应B.入射光子的频率足够高才能发生光电效应C.遏止电压跟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金属的逸出功越大,截止频率越高E.在入射光频率一定时,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25.〔2014•##三模〕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对于某金属用绿光照射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不变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增大C.如果改用紫光照射该金属时,电流表移动有示数D.将K极换成逸出功小的金属板,仍用相同的绿光照射时,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增大E.将电源的正负极调换,仍用相同的绿光照射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一些,电流表的读数可能不为零26.〔2014•呼伦贝尔二模〕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E.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新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27.〔2014•##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波长越长,光子的能量越小B.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在核反应方程式U+n→Sr+Xe+kX中X是中子,k=10E.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半径为ra的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至半径为rb的轨道,已知ra>rb,则在此过程中原子要辐射某一频率的光子28.〔2014•##模拟〕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金属逸出功将减小B.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不变C.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D.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将缩短E.只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增多29.〔2013•黄冈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235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D.据波尔理论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E.碘131能自发地进行β衰变,衰变后生成的新物质原子核比碘131原子核多一个质子而少一个中子30.〔2013•抚州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升高其温度,增加压强,它的半衰期也会相应发生改变E.两个质量较轻的原子核聚变成一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必然释放核能三.选择题〔共30小题〕1.〔2013•##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普朗克曾经大胆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C.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D.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E.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2.〔2013•##三模〕关于对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B.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原子的能量减小C.光电效应实验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D.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E.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X围3.〔2013•##二模〕关于近代物理学的结论中,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A.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B.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光的干涉现象中,干涉亮条纹所处位置是光子到达几率大的地方D.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辐射光子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E.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7页。4.〔2012•##〕〔模块3﹣5〕产生光电效应时,关于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7页。A.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B.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波长成正比C.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时间成正比D.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E.对于不同种金属,若照射光频率不变,Ek与金属的逸出功成线性关系.5.〔2012•##二模〕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种频率的光照射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加人射光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加B.光电子的能量只与人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C.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发生光电效应D.一般霈要用光照射金属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才能产生光电效应E.入射光的频率不同,同一金属的逸出功也会不同6.〔2011•河西区二模〕蓝光光碟是利用波长较短〔波长约为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的光碟,而传统DVD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约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更多的信息.因此,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目前为止,蓝光是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一束由红、蓝两单色激光组成的复色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并分成a、b两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a光可在光盘上记录更多的数据信息B.如果用a光照射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用b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C.使用同种装置,用a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得到的条纹比用b光得到的条纹宽D.b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较a光大7.〔2011•##二模〕不同频率的紫外光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Ek﹣ν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eV,锌的逸出功是3.34eV,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坐标中,以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A.B.C.D.8.〔2011•普陀区二模〕用a、b两束单色光分别照射到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上,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其中图甲是a光照射时形成的图样,图乙是b光照射时形成的图样,则关于a、b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a光传播的速度较大B.若遇到相同的障碍物,b光更容易发生衍射C.若a光照在某金属上恰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照在该金属上肯定能发生光电应D.若把双缝中的一条缝遮上再分别用两束照射,都不会产生亮暗相间的条纹9.〔2011•##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和中子D.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所有原子的光谱10.〔2011•奉贤区二模〕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B.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所需做的最小功,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D.不同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低频率是相同的11.〔2011•海淀区二模〕A、B两块正对的金属板竖直放置,在金属板A的内侧表面有一绝缘细线,细线下端系一带电小球.两块金属板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路中的R1为光敏电阻,R3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触头P在a端时闭合开关S.设电流表A和电压表V示数分别为I和U,带电小球静止时绝缘细线与金属板A的夹角为θ.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R2的滑动触头P向b端移动,则θ变大B.保持P不动,将AB两板间的距离拉大,则θ变大C.保持P不动,用更强的光线照射R1,则U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与I的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等于R1和R3的阻值之和D.若将P缓慢向b端移动的同时,用更强的光线照射R1,则A、B两板所带电量变小12.〔2011•##模拟〕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现几种频率的光子,其中有三种频率的光不能使金属W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能产生6种频率的光子B.从n=4的激发态向n=2的激发态跃迁时产生的光子,能使金属W产生光电效应C.从n=4的激发态向n=3的激发态跃迁时产生的光子,不能使金属W产生光电效应D.从n=2的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产生的光子,不能使金属W产生光电效应13.〔2011•德清县模拟〕三种不同的入射光A、B、C分别照在三种不同的金属a、b、c表面,均恰能使金属逸出光电子,若三种入射光的波长λA>λB>λC,则〔〕A.用入射光A照射金属b和c,金属b和c均可发出光电效应现象B.用入射光A和B照射金属c,金属c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C.用入射光C照射金属a与b,金属a、b均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D.用入射光A和C照射金属b,均可使金属b发生光电效应现象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8页。14.〔2011•延庆县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8页。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子具有能量C.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子具有动量D.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说明在宏观世界里能量是连续的15.〔2011•##一模〕激光制冷原理可以根据如图所示的能级图简单说明:激光射入介质中,引起介质中离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n=11,一些处于激发态n=11的离子很快吸收热量转移到激发态n=12.离子从激发态n=11和n=12向基态跃迁辐射两种荧光,部分辐射荧光的能量大于入射激光的能量,上述过程重复下去实现对介质的冷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辐射荧光波长都大于射入介质的激光波长B.激光制冷过程中,介质内能减少量等于辐射荧光与吸收激光的能量差C.两种辐射荧光在同一装置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相邻两条亮条纹问的距离不相等D.若两种辐射荧光分别照射同一金属板都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等16.〔2011•海淀区二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B.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C.黑体辐射,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D.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17.〔2010•##〕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18.〔2010•河西区二模〕20##是"世界物理年〞,100年前的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之年,这一年他先后发表了三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其中关于光量子的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D.某单色光照射一金属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改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该金属可能发生光电效应19.〔2010•黄冈模拟〕用波长为λ和2λ的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分别产生的速度最快的光电子速度之比为2:1,善朗克常数和真空中光速分别是h和c表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该种金属的逸出功为B.该种金属的逸出功为C.波长超过2λ的光都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波长超过4λ的光都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20.〔2010•##二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卢瑟福发现了电子,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B.光线通信若采用的光导纤维是由内芯和包层介质组成,则内芯和包层折射率不同,且包层折射率较大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只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屏上的条纹间隔将变宽D.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在电磁波中,可能光射向任何金属表面,只要时间足够长,均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飞出21.〔2010•##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现象显示了光的粒子性,它否定了光的波动性B.为了解释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观点C.某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核外电子的分布,进而决定了该元素的化学性质D.核力是短程力,在其作用X围内,随核子间距离的变化可以表现为引力也可以表现为斥力22.〔2010•##三模〕在水下同一深度有两个不同颜色的点光源P、Q,已知P在水面形成的亮斑区域大于Q在水面形成的亮斑区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P点的频率大于Q光的频率B.P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Q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C.P光恰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Q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同一双缝干涉装置,P光条纹间距离小于Q光条纹间距23.〔2010•##模拟〕〔多选题〕如图所示,一验电器与锌板用导线相连,现用一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停止照射后,验电器指针保持一定的偏角,进一步实验,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将一带正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验电器指针偏角增大B.将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验电器指针偏角保持不变C.改用强度更大的紫外线灯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偏角增大D.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灯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偏角保持不变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9页。24.〔2010•##三模〕下列物理实验中,能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的是〔〕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9页。A.通过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证明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B.通过测试多种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发现散射射线中有波长变大的成分C.通过电子双缝实验,发现电子的干涉现象D.利用晶体做电子束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25.〔2010•虹口区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干涉现象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B.光的衍射现象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C.光电效应现象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D.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26.〔2010•资阳三模〕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和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A.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锌板上,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锌板上发射的光电子就越多B.肥皂液是无色的,吹出的肥皂泡却是彩色的C.人们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是因为其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大致相同D.质量为10﹣3kg、速度为10﹣2m/s的小球,其德布罗意波长约为10﹣23m,不过我们能清晰地观测到小球运动的轨迹27.〔2009•##〕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器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硅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B.硅光电池中吸收了光子能量的电子都能逸出C.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D.任意频率的光照射到硅光电池上都能产生光电效应28.〔2009•##〕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A.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D.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29.〔2009•石景山区二模〕日光灯中有一个装置﹣﹣"启动器〞,其中充有氖气.日光灯启动时启动器会发出红光,这是由于氖气原子的〔〕A.外层电子受激发而发的光B.内层电子受到激发面发的光C.自由电子周期性的运动而发的光D.原子核受到激发而发的光30.〔2009•海淀区二模〕用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A.a光的波长一定大于b光的波长B.增加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C.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是由d到cD.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10页。1.〔2014•##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10页。A.在核反应堆中,为使快中子减速,在铀棒周围要放"慢化剂〞,常用的慢化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B.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总能量增大C.当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则改用红光照射也一定会有电子逸出D.核力是弱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的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其作用X围在1.5×l0﹣l0mE.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的光子考点:玻尔模型和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光电效应;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分析:核反应堆中,快中子要通过慢化剂来减速,通常慢化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库仑定律,即可判定半径的变化,导致动能、电势能与总能量的变化;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而红光的频率小于蓝光;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波长小的频率高,则能量大,再根据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能量,相反,则吸收能量,根据公式Em﹣En=,即可求解.解答:解:A、核反应堆中,为使快中子减速,在铀棒周围要放"慢化剂〞,常用的慢化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故A正确;B、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则由k,可得电子的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大,且原子总能量增大,故B正确;C、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因红光的频率低于蓝光,则改用红光照射有可能会有电子逸出,故C错误;D、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的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其作用X围在1.5×l0﹣l5m,故D错误;E、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则有:放出能量为,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吸收能量为:;已知λ1>λ2.则吸收大于放出,当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能量为;因此吸收波长;故E正确;故选:ABE.点评:考查慢化剂的作用与组成,理解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掌握跃迁时,动能与电势能随着半径变化而如何变化,与能量的变化关系式,并认识核力的作用X围.2.〔2014•##二模〕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C.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eVD.用能量为10.3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E.用能量为14.O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考点: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专题: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分析:红外线有显著的热效应,根据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是否小于1.62eV.紫外线的频率大于3.11eV,判断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紫外线后,能量是否大于0,即可知是否电离.解答:解:A、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最小能量为10.2eV,照射金属锌板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故A错误;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根据可知,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故B正确;C、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的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能量最小为E大=﹣1.51+13.6=12.09eV,因锌的逸出功是3.34ev,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12.09﹣3.34=8.75eV,故C正确;D、用能量为10.3eV的光子照射,小于12.09eV,不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要正好等于12.09eV,才能跃迁,故D错误;E、能量为14.OeV大于13.6eV,因此此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故E正确;故选:BCE.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什么是电离,以与能级的跃迁满足hγ=Em﹣En,注意吸收光子是向高能级跃迁,释放光子是向低能级跃迁,同时掌握吸收或释放能量要正好等于能级之差.3.〔2014•##二模〕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能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事实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原子的核外电子C.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一定等于入射光子的频率D.分别用X射线和紫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E.〔钍〕核衰变为〔镤〕核时,衰变前Th核质量大于衰变后Pa核与β粒子的总质量考点:原子核衰变与半衰期、衰变速度;粒子散射实验.专题:衰变和半衰期专题.分析: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中子转化为质子后产生的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衰变时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解答:解: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能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事实,A正确;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中子转化为质子后产生的电子,B错误;C、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有多种,C错误;D、分别用X射线和紫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X射线的频率大,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正确;E、衰变时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所以衰变前Th核质量大于衰变后Pa核与β粒子的总质量,E正确;故选ADE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核的知识和物理学史,难度不大,对衰变的实质、光电效应和质能方程要重点掌握.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11页。4.〔2014•##模拟〕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11页。A.由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B.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C.已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放出的γ射线能使某金属板逸出光电子,若增加γ射线强度,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E.在核反应堆的外面修建很厚的水泥层能防止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考点:原子核的结合能;光电效应.分析:〔1〕根据图象判断出各原子核质量关系,然后判断发生核反应时质量变化情况,最后根据质能方程分析答题.〔2〕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常在铀棒之间插入镉棒;为了防止核泄漏常在在核反应堆的外面修建很厚的水泥层.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D和E核子的平均质量大于F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核子总质量减小,有质量亏损,要释放出核能,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A的核子平均质量大于B与C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故B正确;C、光电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由入射光的频率决定的,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增加入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故C错误;D、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故D正确;E、在核反应堆的外面修建很厚的水泥层能防止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故E正确;故选:BDE.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知道质量亏损的概念、分析清楚图象、了解核反应的常识即可正确解题.5.〔2014•##模拟〕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热核反应,质量减少.核反应方程是,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已知质子、氦核、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B.方程中的X表示电子〔〕C.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m=4m1﹣m2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E=〔4m1﹣m2﹣2m3〕c2考点: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专题: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应用专题.分析: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求出X的核电荷数,确定其种类;先求出核反应的质量亏损,然后由质能方程求出释放的核能.解答:解:A、根据核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核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4×1﹣4=0,则X是e,故AB错误;C、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m=4m1﹣m2﹣2m3,故C错误;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E=△mc2=〔4m1﹣m2﹣2m3〕c2,故D正确;故选D.点评:知道质量数守恒与核电荷数守恒是判断粒子X种类的关键,熟练应用质能方程即可求出核反应释放的能量.6.〔2014•海淀区模拟〕我国自行研制了可控热核反应实验装置"超导托卡马克〞〔英名称:EAST,俗称"人造太阳〞〕.设可控热核实验反应前氘核〔12H〕的质量为m1,氚核〔13H〕的质量为m2,反应后氦核〔24He〕的质量为m3,中子〔01n〕的质量为m4.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这种装置中发生的核反应方程式是12H+13H→24He+01nB.由核反应过程质量守恒可知m1+m2=m3+m4C.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m1+m2﹣m3﹣m4〕c2D.这种装置与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所使用核装置的核反应原理不相同考点: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专题: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应用专题.分析:A、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B、核反应过程中有质量亏损,质量不守恒;C、求出质量亏损,然后由质能方程可以求出核反应释放的能量;D、可控热核反应是核聚变过程,大亚湾核电站的核反应属于核裂变.解答:解:A、可控热核反应装置中发生的核反应方程式是12H+13H→24He+01n,故A正确;B、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不守恒,核反应过程中存在质量亏损,因此m1+m2≠m3+m4,故B错误;C、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m=m1+m2﹣m3﹣m4,释放的核能△E=△mc2=〔m1+m2﹣m3﹣m4〕c2,故C正确;D、这种装置的核反应是核聚变,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所使用核装置是核裂变,它们的核反应原理不相同,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核反应方程式、质能方程的应用、核反应的分类,核反应分为核聚变与核裂变,要注意它们的区别;本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7.〔2014•黄浦区二模〕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A.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考点: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专题:衰变和半衰期专题.分析: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核能的利用,根据裂变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可直接求解.解答:解:重核裂变过程中有质量亏损,伴随着巨大能量放出,目前核电站均是采用了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进行的,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在平时学习中对于简单知识不能忽略,注意积累加强记忆,并能了解相关知识的应用.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12页。8.〔20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12页。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B.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D.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考点: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专题: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分析: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α射线和β射线分别是带正电的氦核流和带负电的电子流,而γ射线不带电;能级间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解答:解: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电荷守恒,但会有质量亏损,遵循的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而非质量守恒规律;故A错误.B、α射线和β射线分别是带正电的氦核流和带负电的电子流,而γ射线不带电;故B错误.C、根据玻尔氢原子模型的相关理论,电子轨道和能量都是量子化的,而在"跃迁〞过程中要遵循hυ=Em﹣En,故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故C正确.D、由光电效应的方程Ek=hυ﹣W0可知,光电子的动能由入射光频率决定.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相关知识.选项的迷惑性大,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本的知识点,以与加强训练.9.〔2013•##一模〕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能级状态,则〔〕A.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B.氢原子可能辐射5种频率的光子C.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D.有4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考点: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专题: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分析:根据数学组合公式求出氢原子可能辐射光子频率的种数,当光子的能量大于逸出功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解答:解:A、根据=6知,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故A正确,B错误.C、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eV,只有n=4跃迁到n=1,n=3跃迁到n=1,n=2跃迁到n=1所辐射的光子能量大于逸出功,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能级间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10.〔2013•##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频率的光照射到不同的金属上,逸出功越大,出射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小B.钍核Th,衰变成镤核Pa,放出一个中子,并伴随着放出γ光子C.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能量减小,核外电子运动的速度减小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考点: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玻尔模型和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原子核衰变与半衰期、衰变速度.专题: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分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γ﹣W求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判断核反应过程释放的是什么粒子;根据玻尔理论分析电子加速度的变化;由结合能的意义分析原子核的稳定性.解答:解:A、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γ﹣W知W越大出射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m越小,故A正确.B、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知钍核Th,衰变成镤核Pa,放出一个电子.故B错误.C、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能量减小,轨道半径减小,库仑力增大,电子的加速度增大.故C错误.D、比结合能越大,将核子分解需要的能量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故D正确.故选:AD.点评:钍核,具有放射性,它放出一个电子衰变成镤核,该反应为β衰变.关于电子的来源,是个易错的问题,注意电子来自原子核,不是核外电子.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13页。11.〔2013•##模拟〕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13页。A.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D.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E.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放出的射线考点: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玻尔模型和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原子核衰变与半衰期、衰变速度.专题: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分析:太阳内部发生的是热核反应;根据光电效应的条件判断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原因;根据轨道半径的大小,结合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判断电子动能的变化;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解答:解:A、太阳内部发生的是热核反应.故A正确.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入射光的频率较小.故B错误.C、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原子能量增大,根据知,电子的动能减小.故C正确.D、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不是来自核外电子.故D错误.E、天然放射现象的射线来自原子核的内部.故E正确.故选:ACE.点评:本题考查了氢原子能级、衰变的实质、光电效应、核反应等基础知识点,难度不大,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12.〔2013•海淀区一模〕下列核反应方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α衰变方程B.是核裂变方程C.→是核聚变方程D.→是原子核人工转变方程考点:原子核衰变与半衰期、衰变速度;原子核的人工转变;重核的裂变.专题:衰变和半衰期专题.分析:α衰变生成氦原子核,自发进行;β衰变生成电子,自发进行;聚变是质量轻的核结合成质量大的核.裂变是质量较大的核分裂成较轻的几个核.解答:解:A、α衰变是自发地进行的,不需其它粒子轰击.故A错误.B、是核聚变方程.故B错误.C、→是α衰变方程.故C错误.D、→是原子核人工转变方程.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核反应方程的种类,在学习中需要记住一些特殊的方程式.13.〔2013•##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D.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E.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F.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考点:原子核衰变与半衰期、衰变速度;光电效应;原子的核式结构;玻尔模型和氢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衰变和半衰期专题.分析: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β衰变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电子释放出来;爱因斯坦研究光电效应时,提出了光子说;根据光电效应的条件判断能否发生光电效应;根据轨道半径的变化,通过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判断加速度的变化,根据库仑引力做功判断电势能的变化.解答:解: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A正确.B、根据德布罗意波长知,宏观物体物质波的波长非常小,不容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故B错误.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故C错误.D、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故D正确.E、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极限波长,会发生光电效应.故E正确.F、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从高能级跃迁低能级,轨道半径减小,原子能量减小,根据知,加速度增大,由于库仑引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F错误.故选ADE点评:本题考查了选修3﹣5中的内容,知识点比较散,要能解决本题,需熟悉教材,牢记课本中的基本知识点和基本规律.14.〔2013•海珠区模拟〕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Pu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Pu→X+,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原子核中含有143个中子B.80个Pu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40个C.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频率很大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D.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考点:原子核衰变与半衰期、衰变速度.专题:衰变和半衰期专题.分析: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得出X原子核的电荷数和质量数,从而得出中子数.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解答:解:A、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得,X的电荷数为92,质量数为235,则中子数为235﹣92=143.故A正确.B、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故B错误.C、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频率很大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不带电.故C正确.D、在衰变的过程中,有质量亏损,根据质能方程知,有能量发出,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核反应过程中电荷数、质量数守恒,以与知道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电荷数.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14页。15.〔2014•##模拟〕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中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全文共39页,当前为第14页。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企业导师制师带徒培养合同
- 2025年度人合作合伙合同:清洁能源项目投资合作框架
- 2025年度医疗护理劳务合同患者安全与权益保障合同
- 2025年度仓储物流转租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店面转让定金支付及品牌战略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仓储设施使用权及仓储仓储服务协议
- 2025年杭州医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度个人短期租房合同月付与租户退租流程管理协议
- 2025年度合伙投资开中式餐厅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互联网企业产品经理岗位聘用合同
- 现场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范 通则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 教育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 YYT 1898-2024 血管内导管导丝 亲水性涂层牢固度试验方法
- 2023年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试题及答案解析
- JIS-D1601-1995-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
- 高血压肾病护理查房课件
- 基坑开挖影响周边环境与建筑物研究
- 《民事诉讼法》课件
- 环保合规与企业风险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