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教学十五讲
第一讲准确理解概括主旨
考P占八、、♦・
感知并能概括文章(段)内容
知识要点:
准确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概括文章(段)的
主题。
考试说明:
1、能判断对文章(段)内容的概括正确与否。
2、能准确概括出文章(段)的中心。努力避
免感知不准,理解不透,概括不准或不全等问题。
3、能找出最能体现文章(段)主题的语言材
料或事件材料。
4、能结合自己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就
文章(段)主题谈一点体会。
考点例析:
一、阅读下列散文,然后结合本考点的考试说
明答题。
①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积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②那是一种细细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
③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自己折
磨自己。她想用死来结果自己,同时用死来对这突
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④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
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
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有爱的追逐以
及生儿育女的梦……
⑤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她得到了力
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活的可贵。
⑥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
有自己。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
断,咬破自己积下的茧。
⑦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云隙间的阳光刺
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⑧她简直要跳起来了。
⑨她简直要飞起来了。
⑩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在她沉睡的
时刻,背上长出两片多粉的翅膀。
(11)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
子孙们,你结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
⑫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
1、选出符合本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内容的一
个成语()
A.自作自受B.作茧自缚C.自讨苦
吃D.垂死挣扎
2、请从文中找出两句既能体现主题,又富含
哲理的话来。
3、联系本文的主题,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实
例,谈一点体会,50字左右。
简析:第1题属于判断选择性的题目,要求在
感知、理解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的基础上选出能概括
其大意的成语来,其答案是B。
第二题则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主题(即自己造成的
失误或不幸得靠自己去解决)的基础上,从文中找
出能体现主题,富含哲理的语言材料。通过仔细阅
读,我们发现,文中“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
有自己”、“你结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两句
符合题目要求。
第三题要求在理解文章主题的前提下,联系自己的
生活实例谈点体会,本题的关键是生活实例要和文
章主题相符合,答案略。
二、阅读下列议论文段,然后答题。
马克思的这段名言早已成为广大科学工作者
的座右铭:“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
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
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对于第一
个去征服科学征途上的险隘雄关的科学家来说,更
需要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有时甚至需要为这
献身。第一个提出血液循环理论的塞尔维特,在教
会的淫威下牺牲;第一个发明滑翔机的里利塔尔,
在最后一次飞行中突遇狂风,机坠身亡;随麦哲伦
进行环球航行的265名水手,在三个多月航行中忍
受一切困难,甚至饮用污水,以木屑和老鼠充饥,
生还的仅18人;第一个导引天电的富兰克林,在
风雨雷电中用风筝和绳索引电,面对的是被雷电击
倒的危险;第一个发明牛痘疫苗的琴纳,在儿子身
上试验牛痘疫苗,担了极大的风险……当我们历数
这些灿若繁星的科学先驱者的名字的时候,深深感
到这些勇敢无畏的“第一个”是用鲜血和生命来铺
就人类通向科学之宫的道路的。每一位“第一个"
都是一座令后代钦慕的丰碑。
1、这一段话的论点是:
2、根据文章的意思给这篇文章拟一个标题:
3、这段话中有个论据需要换一下,你认为应
该换哪一个?为什么?
请将用来替换的新论据写在下面。
简析:第一题要求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概括出
文章的论点(也可在文中找出能充当论点的原句),
答案是“在科学的入口处,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
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第二题则要求考生在理
解全文的基础上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这一题
主观性较强,有一定的开放性,象“在科学的入口
处”、“要敢做第一个”等等之类的答案均可。第
三题要求考生辨别出不能有效支撑观点的事件材
料,纵观这几个材料,唯有麦哲伦环球航行这一材
料中没有突出麦哲伦的“第一”,它突出的是水手
的艰难和伤亡,这显然不能有效证明本文的观点。
可以替换为第一次使用麻沸散的华佗等首开历史
先河的材料。
第二讲情感透视突出人物
考P占八、.、•
把握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观点。
知识要点:
1、在阅读中体会出渗透在文章字里行间的作
者的情感、态度、观点。
2、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考试说明:
1、能对关于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
观点的表述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能用合乎要求的
对其作准确归纳。
2、能找到体现人物观点、情感和态度的相关
文字依据。
考点例析:
一、阅读《谁赶走了鸟类》,然后根据本考
点的考试说明答题。
谁赶走了鸟类
(1)我已经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有几次我竖
直耳朵谛听,只有车辆超标的喇叭声和工地上机器
的轰鸣。
(2)我还知道是谁驱赶了鸟类。我常看见一
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青枝嫩叶后又信手丢下,
让它们绝望地挺着身子露宿街头。
(3)终于听到鸟鸣,是只引亢高歌的麻雀。
可仅仅是试了嗓子,歌声便嘎然而止。正疑惑着,
我看到一个举着汽枪的兴高采烈的男人。
(4)我的愤怒忽地涌到脸上,也只是涌到脸
上而已。我想喊却没喊一声,想吼也没吼一下,想
骂也没骂一句。我连盯着他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若无其事地从那个男人身边走过去,像见了猫的小
老鼠。
(5)真该感激多年训练出来的“冷静”。“冷
静”告诉我;别理他,他会骂你神经疯子。再做一
次于事无补的神经病,疯子有什么好处?“冷静”
还安慰我:骂他一个人有什么用?回头你可以写文
章骂,告诉更多的人爱护鸟类。
(6)可是我无法不怀念鸟声,就像怀念因为
我疏忽而远走他乡的最亲密的朋友。一处浓荫,三
五只鸟,曾把我和喧闹的世界隔开。那清丽的歌声
沁人心脾,一洗心上尘埃和身上的疲惫,任何人类
的语言都无法代替。
(7)在喧闹的人的世界中,我重新寻找我们
口口声声的“人类朋友”——鸟类。
(8)“我们的朋友”在鸟市上被明码标价。
(9)“我们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样的餐桌,
塞进各式各样的嘴里。
(10)我们这样待“朋友”太久了。不用多久,
我们这些“好人”的后代只能到鸟市上去认识“我
们的朋友”了。
(11)鸟声渐远。而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
1、第①段中加点的“竖着耳朵”和“谛听”,
从内容上看,作者要突出强调的是什么?
2、文中写了作者没有阻止举着汽枪打鸟的男
人的行动,写这件事时详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详
写?
3、文章末段说“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鸟
声呢?”从全文看,你认为,“渐远的”除了“鸟
声”还有什么?
简析:这三个习题考查的内容都与作者态度和
情感有关。第一题“竖着耳朵听”、“谛听”,旨
在极言鸟鸣声之少,突出强调的是在繁华的都市,
人与自然的不谐和。第二题表面上是详略问题,实
际考查的内容也关乎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作者写没
有阻止举着汽枪打鸟的男人的行动这件事时,详写
的是“我”的心理活动。这样写是为了解剖、批评
象“我”一样的人——他们既是环境保护(爱鸟运
动)的鼓吹者、宣传者、“环保卫士”,却又对形
形色色的“凶残者”听之任之。第三题考查的是作
者对所写之事更为广义的态度。它要求考生在充分
理解“我”的情感的基础上答题,答案是:还有兽
语、虫鸣、鱼游等;还有成片的树林、天然的草场;
还有人们善待生灵,善待自然的爱心。
二、阅读《永远的蝴蝶》,然后答题。
永远的蝴蝶
陈启佑(台湾)
①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
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
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
衣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
头,把信交给她。
③“谁叫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
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伞骨渗下
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④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
飞了起来,缓缓的,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
夜晚的蝴蝶。
⑤虽然是春天,好像是深秋了。
⑥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⑦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
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
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
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
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
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⑧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体会下列两句话里蕴藏的人物心理活动。
①“谁叫我们只带一把雨伞哪。”
②“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2、文中的“蝴蝶”指什么?文章以“永远的
蝴蝶”为题,有何深意?
3、第5段“虽然是春天,好像是深秋了”一
句怎么理解?
4、第8段中写道:“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
的一场雨”。如果要在这句话“雨”的前面加上一
个修饰语,以使表情达意更明白的话,这个修饰语
应该是什么?(提示:可借用某个流行歌曲名)
简析:这四个题目都是对作品中人物情感和态
度的理解性考查:
第一题中,①表现的是樱子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
想为男友分担忧愁的心理:一把伞,不能两人同时
去寄信,既如此,我去为他我的所爱寄信去吧!
②表现的是“我”自责、痛苦的心理:就因为只有
一把伞,才让樱子送了命。
第二题涉及到了文章的主旨——“我”的感情的核
心成分。蝴蝶指樱子樱子虽然去了,但她却永远
留在我心中,她的人,她的情,成了我永远的怀念。
第三题“虽然是春天,好像是深秋了”,似是写景,
实则是刻画“我”的心理:樱子去了,是因车祸而
去的,这种凄惨的场面令人心痛不已,自然界虽为
春天,而我心里却已是潇飒的秋天。
第四题名为考查修饰语,实际上还是在考查学生对
“我”的情感把握的准确程度,答案示例:“心”
第三讲理解词意紧扣语境
考P占八、、♦,
领会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知识要点:
词语的运用具有灵活性和复杂性。词语在词典
中的义项大多不止一个,词语在运用中的灵活性还
不止于此,语言环境甚至可能赋予它词典中没有的
含义。所以,判断某个词的用法必须以其所处的语
言环境为依据。
考试说明: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某个词的含义。
2、根据要求,在具体语言环境中选用合适的
词表情达意。
3、能对某个词的运用进行或好或差的评价。
考点例析: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相关习题。
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的吗?我怔
了一下才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的吗?怎么
闻不到硝烟味?
我如约来到老师办公室,她表情依然平静似
水。我可不敢出大气,嘤嘤着说,全世界大约有蝴
蝶15000种,单台湾就有400多种。见老师没吱声,
知道她不满意,赶紧补充道:“凤蝶最美呢,全世
界有600多种。”老师依旧闷葫芦。我急了,休息
日片刻不闲地忙活着查资料,换得老师没态度,可
了得?我猛地仰起头,豁出去了,大声说,蝴蝶翅
膀上的花纹,由鳞粉状的细木构成;产于美洲大陆
的大炸斑蝶能迁徙2000到3000公里,集体过冬
呢……
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
硝烟味:
闷葫芦:
2、第一段中“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天
使”指谁?文中为什么用
“吹拂”一词。
简析:第一题,根据语境,“硝烟味”指语气
的严厉或大声批评,大声呵斥;“闷葫芦”指一声
不吭或不吱声。
第二题中的“天使”指老师;用“吹拂”一词
能够体现老师语气的温柔。
五、阅读下列短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妙处。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
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
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
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
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荧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
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
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他们在对我眨眼,我仿
佛听见它们的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
的怀抱中我徽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
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简析:解答这类题目,既要考虑这个词语在具
体语境中的含义,更要考虑到这个词语的实际表达
效果。“半明半昧”意为有时明亮,有时朦胧。它
形象地写出了星星闪烁不定的情状。“摇摇欲坠”
意为摇晃着,象要掉下来一样。它既写出星星闪烁
不定的情状,又符合在运动着的船上进行观察的实
际情况。
第四讲理顺结构左右逢缘
考-U占八、、•,
理解句子内部的结构,领会句子在语言环境中
的含义。
知识要点:
和词语一样,句子的含义虽然有相对的稳定
性,但它却有着与语言环境密切相关的灵活性,同
一句话,不同身份的人说,在不同的话语场合说,
在不同的情势下说,用不同的语气和感情说,其含
义大有区别,甚至完全相反。
考试说明:
1、能判断某个句子用在某种语言环境下是否
恰当,并能改正;
2、能用合适的语言作准确诠释、能对精彩句
子作一点赏析。
3、理解句式特点,根据语境和语义提示写出
合适的句子,根据提示仿写出合适的句子。
考点例析:
一、为了使下面的这段话简明、连贯,应做的修改
是O
①轮船在海上航行,需要灯塔指明方向,不然
就可能搁浅或触礁沉没。②航海史上这样的事故出
的太多了,举不胜举。③这类惨剧给人类带来了生
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也给人以深刻的教训。④
在人生的道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⑤要有所作为就
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作指导,否则,就会庸庸碌碌,
虚度时光,甚至误人歧途。”
答:(天津市2002年中考题,有改动)
简析:第二句,第三句对灯塔能指明方向的意
义的阐发偏离了文段的主旨,故应删去②③
二、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应填入哪个句子是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不是所有的
喝彩都表达赞颂,;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
敬,;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答:(天津市2002年中考题,有改动)
简析:纵观题目和备选答案,我们很快发现,
备选项和空白前面的语句能够找到一种相反相成
的关系,即笑容—眼泪、喝彩——沉默、顺从一
一反对、顺利——挫折。故横线上应依次填入②③
①④
三、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
袋子难以直立。”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
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
理。(陕西省2002年中考题,有改动)
简析:本题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常识,依靠自
己的认识水平,准确理解富兰克林的名言,并用合
适的语言表达出来。答案示例:如果一个人没有知
识,就会像一只没有装东西的空口袋一样,不能自
立。(只要意思相符即可)
四、读《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一段文字,从加横线
的句子中选取一句,作简要品析。
①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
先生?”
②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③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④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
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
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
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⑤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
“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⑥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
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⑦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⑧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
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
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⑨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⑩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
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1)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
他。
简析:加横线的三个句子的含义都非常清楚,
但其妙处却各有千秋。第一处是属于心理活动描
写,它以“我”的口吻,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
“我”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对父母的不满。第二外
属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它形象地、直露地刻画出
母亲泼辣、只爱金钱、无情无义、虚荣心极强、要
面子的性格特点。第三处属于环境描写,它从侧面
烘托了我们一家失望、阴冷的心情。
五、例句仿写
1.仿照例句的形式,仍以秋天为描写对象,
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
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
2.下面的文字,先介绍风沙进攻有两种方式,
然后分别说明每种方式的特点及造成危害的严重
程度。请仿照这种句式特点写一段话,内容自定。
风沙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件可以称为“游击
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
击力愈强。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
甚至连根拔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
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
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
成丘墟。
仿句:
(北京东城区2002年中考题)
简析:这两个题目都要求仿照例句的结构形式
写一句话,在形式上有一定的规定性,具有较强的
开放性。第一小题限制了描写对象,其例句的结构
特点是:第一个短句点明情感对象,后三句用排比
的修辞手法进一步描述情感理由。明确了结构特
点,我们便可着手答题了。
第二小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和第一小题
基本相似,只是其结构不同,内容更为开放而已。
答案示例:学习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被动学习,被
动学习是指学习目的不明确,只会循规蹈矩地机械
学习。一种是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是指能带着问题
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有很强的主体参与意识。
第五讲瞻前顾后补充缺漏
考点:根据语境,按要求补写文章(段)内容。
知识要点:在阅读中把握文章、文段的结构特点,
把握语义的时间联系、空间联系和逻辑联系,并创
造性的运用。
考试说明:本考点的开放性较强,要求根据语境所
提供的结构特点和语义联系,按要求在规定的地方
补写合适的内容。
考点例析:
一、下面是一段简短的议论性文字。参考提示,为
语段的前两个空白处各补写一个句子,并在第三个
空白处用一句概括性的话为这段文字作结。要求补
写的三个句子合乎文意,与整段文字衔接顺畅。
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
浮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地昭示着后人。假如当初
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人
亡的下场?假如①?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
公不听取商轶之谏而变法,又哪能称雄于六国?如
果②?综上所论,不难看出③。
提示:吴王夫差一伍子胥蔡桓公一扁鹊
楚怀王一屈原鲁庄公一曹刿
齐威王一邹忌唐太宗一魏征
(北京市海淀区2002年中考题)
简析:本题要求根据语言环境和有关提示在文段空
白处填写适当的句子。根据语境,可知①处应填写
一个和上一句相似的句子,答案示例:“当初蔡桓
公能听从扁鹊的劝诫,何又至于落得个病入膏肓的
下场?”同理,②处也应填写一个与上句的句式结
构和语义结构相似的句子,答案示例:“当初鲁庄
公不听取曹刿的建议,又哪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
利?”根据题意,应在③处对本段文字从正反两方
面进行总结,答案示例:“只有善于听取别人的意
见,才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如果独断专行,自以
为是,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
注:以上三个空的答案只要意义正确即可。
二、阅读下列短文,在③、④段之间补写一段承上
启下的文字。
①一个班级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②一天,上课铃响了。可是,黑板还没有人揩。大
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没有敢上前去。这时,
一个同学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人心跳地上去很快将
黑板揩干净了,当时大家都从心里佩服这位同学有
勇气,是他,为大家做了件好事。
③这个同学之所以能够做出其他同学所做不出的
好事来,显然是由于勇气,是勇气在鼓励和支持着
他。勇气,是战胜困难的武器,是事业成功的可靠
保证。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以非
凡的勇气继续编修史书。终于写成了不朽的纪传体
通史《史记》……
④原泰安市检察长公丕汉,在调查以原市委书记胡
建学为首的特大贪污、走私、受贿案件时,顶住来
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威吓,甚至是对他本人和家人
的生命威胁。在超凡勇气的支配下,度过一道道难
关,依法惩处了这个犯罪团伙,为党,为人民立了
大功。
(黄冈市2002年中考题,有改动)
简析:短文第③段说是勇气是获取成功的条件,而
第④段说勇气是顶住歪风邪气的重要支柱。明确了
这一点,答案就好做了。
本题的答案是:勇气,不仅是获取成功的重要条件,
也是顶住歪风邪气的重要支柱。(只要意思符合即
可)
三、阅读下列短文,在文中省略号处补写符合语境
的话来。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招生,给所有的年轻人都
带来了希望。我也在母亲的办公室里夜以继日地复
习功课。
一天晚上,校园大礼堂要放映电影《林则徐》。这
是我盼望已久的影片,可再过一个星期就要“高考”
了,我觉得仍有许多东西还没有复习好,十分犹豫,
去还是不去?
傍晚时分,我望见窗外有人三三两两地搬着椅子走
向学校大礼堂,心里急得直发慌,想来想去,我决
定先看了电影再回来复习功课。但当我走到楼门口
时,忽然望见走廊墙上贴着的一幅标语: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我停下了脚步,缓缓地转身上楼。因为我想对自己
认真一回。回到办公室复习功课,我倍感心烦意乱,
什么都读不进去,满脑子想着我自幼就喜欢敬佩的
林则徐。
后来,我索性又提起椅子,冲出门外,心想反正在
这里什么也干不了,还不如去看电影。不料在过道
上,我遇见了一个同在楼里办公的叔叔,他见了我
就说:“我好几次从楼道经过,……
他的一番话,使我为要去看电影的举动深感惭愧,
于是我拖着椅子又回到了办公室。
再次坐回复习桌前,我的心略静了一些。毕竟有人
鼓励了我一番,心里好受一些。我翻开书,慢慢地
看了下去,也能入神思考。
又过了一会儿,窗外传来说笑声。我起身望去,见
人们搬着椅子向家属区的方向走去,在兴奋地议论
着什么。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心中有一股说不
出的欣慰,虽然我曾经犹豫过,两次离开又两次折
回,但最终还是战胜了自我,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
难忘的事情。
简析:根据题意,省略号处应填写叔叔的见闻和感
受,而且这见闻和感受应和“我”有关,能促使“我”
定下心来读书。
答案示例:看见你妈办公室的灯亮着,还以为是你
妈在办公,不想竟是你在用功,好孩子,这么用功,
肯定能考取大学。
第六讲先后有序合理排列
考点:词语、句子、段落的排列顺序。
知识要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相关词语的排列
顺序有一定之规,不能随意更改,这是因为相关一
组词的排列或者要考虑与前文(后文)的搭配、照
应,或者要考虑这组词语之间本身存在的先后关
系、程度的轻重关系等;同样,句子的排列也有一
定之规,其排列顺序往往要受其逻辑关系、时间关
系的制约,要受前后文语义的影响。段落的排列除
了要受到逻辑关系、语义关系、时间关系的影响以
外,往往还受文章布局谋篇的影响。
考试说明:1、按要求排列顺序。2、判断能否改变
排列顺序,并说明理由。3、改正错误的排列顺序
并说明理由。
考点例析:
一、阅读下列文段,将“推动作用”、“积累作用”、
“导向作用”填入文中的三个空白处。
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
在三个方面:
一是①。思想支配行动,这是一条定律。善念支
配行动,则能使良好的道德行为通过善念的心理活
动得以实现。
二是②。善念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心理状态,
一种思想感情,也是一种道德意识。因此说,善念
是道德行为建设的内在动因,是指导人们去行动的
无形的内驱力。
三是③。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
要依靠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积累。从中国伦理道
德发展史可以看出,善念之积累对于一个人良好道
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青岛市2002年中考题,片断节选)
简析:阅读三个空白后面的文字,可以得知空白处
所填的词应该能对其后面内容起到概括作用。据
此,可得出答案:①处应填入“导向作用”,②处
应填入“推动作用”,③处应填入“积累作用”。
二、下面四个句子原是一段,现被人为地打乱,你
能将其还原吗?
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
心理障碍。
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
不要着急。
③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想: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
呢?
简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这几句话是围绕什么
话题来谈的,然后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时间
关系等确定句子的排列顺序。看完这四个句子,我
们可以初步判定这是有关如何对付考试难题的一
段话,所以②应该放在这段话的开头,而①句中的
“首先”暗示我们,这句是调整心态的第一步,应
排在②之后,第②句提到了要“镇定情绪,消除心
理障碍”,那么如何消除心理障碍呢?第④句中的
“这时,你应该想:”提示我们,这一句应排在①
之后,这样一番思索之后,得出的正确答案是②①
④③。
三、下列短文的行文思路有些混乱,请你仔细阅读,
采用调整段序的方法纠正短文的思路。
①脑动脉瘤,医生把它形象地比喻为“颅内炸弹"
因为脑动脉瘤患者常常因突然颅内出血导致残疾
或死亡。
②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反应往往对
人自身有保护作用,但有时免疫反应对人体自身也
有害。免疫细胞会杀死外来有害细菌,同时也会杀
死与这些细菌相结合的人类的正常细胞。还有一种
情况,免疫细胞会杀死自己不认识的人类的正常细
胞。这样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病、肾
炎。人类脑动脉瘤的发生和破裂也与免疫反应有
关。
③为什么人会产生脑动脉瘤?脑动脉瘤为什么容
易破裂?现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经过多年的
临床手术,得到了大量脑动脉瘤病体组织,并对它
们进行研究。科研人员发现,脑动脉瘤壁上有一种
特殊的物质,这是一种免疫的生物酶。我们可以推
断脑动脉瘤的发生、破裂是和免疫有关。
④各种因素引起的血压突然增高,是诱发脑动脉瘤
破裂的主要原因,所以,过去预防脑动脉瘤破裂,
常常从防治血压升高入手。在一张人脑动脉示意图
上可以看到,颅底动脉环是脑动脉瘤的高发病区。
⑤正确认识发病机理是有效防治疾病的关键。北京
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开拓了防
治脑动脉瘤疾病的新方向。控制脑动脉瘤的发生、
发展和破裂,对最终解除“颅内炸弹”,拯救患者
生命,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控制破坏性免疫反应,
抑制相关生物酶的作用,是最终控制“颅内炸弹”
的重要措施。
⑥研究人员对这种脑动脉瘤组织进行分子生物学
实验,发现在脑动脉瘤壁上有大量免疫细胞聚集。
免疫细胞可以产生一些破坏脑动脉壁的生物酶,正
是这类酶可以使脑动脉的强度下降,鼓出,形成了
脑动脉瘤。在鼓出部位,也就是在脑动脉瘤处,随
着免疫反应的增加和生物酶作用的增强,免疫细胞
破坏了脑动脉内膜的弹力纤维和中膜的胶原纤维,
弹力纤维被破坏后易破裂,使脑动脉瘤的壁越来越
薄,最后导致脑动脉瘤破裂。
简析:本题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对短文的各个段落进
行重新排序,段落排序和句子排序的思维方法、思
维过程基本相似,只是内容更复杂一些。阅读完六
个段落后,我们发现这篇短文是关于脑动脉瘤的说
明文。段落①点明了说明对象,并用简洁的文字说
明了脑动脉瘤的危害性和危险性,所以它应排在开
头;第④段是紧承第①段分析诱发脑动脉瘤的主要
原因——各种因素引起的血压增高,而且进一步说
明了脑动脉瘤容易破裂。故应排在第①之后;第③
段在第④段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人
会产生脑动脉瘤?脑动脉瘤为什么容易破裂?”并
进而说明脑动脉瘤的发生、破裂和免疫有关。因此
第③段应排在第④段之后;承接第③段提到的免疫
问题,第②段和第⑥段逐层深入说明了脑动脉壁上
的免疫细胞对脑动脉强度的破坏,并最终导致了脑
动脉瘤,所以第②段、第⑥段应依次排在第③段之
后;第⑤段照应第①段,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故应
排在最后。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这篇文章的正确
段序是:①④③②⑥⑤
第七讲弄清思路明确结构
考点:划分文章(段)的结构层次、并说明理由。
知识要点:一篇文章也好,一个文段也好,都有其
结构方式,有其内容组合形式。段落之间、句子之
间,或者按内容的主次关系组合,或者按时间的逐
步推移来组合,或者按空间的合理转换来组合,或
者按情节的发展来组合,或者按各层次之间的逻辑
关系来组合……
考试说明:按要求划分层次,并说明理由、归纳段
o
考点示例:
一、阅读《中国石拱桥》选段,按其行文思路,将
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并简要说明理由。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
中部略窄,宽9米。⑴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⑵唐朝的张惠贞说它“制
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⑶这座桥的特点是: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
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⑷桥洞不是普通半圆
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
便于车马上下。⑸(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
小拱。⑹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仅节约了石料,减
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
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⑺同
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⑻(三)大拱由2
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
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⑼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
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10)(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
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1D唐
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
涧”。⑫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⑬桥的主
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
里还刻着他的名字。(14)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10)(11)⑫⑬(14)
(哈尔滨市2002年中考题)
简析:第⑴、⑵、⑶句是介绍赵州桥的基本情况,
总说其设计的科学、精巧。第⑷、⑸、(6)、⑺、⑻、
⑼、(10)、(11)、⑫句则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赵州桥的
特点。最后,第⑬、⑭句对赵州桥进行高度评价,
对设计者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给予高度评价。所以
答案应该是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⑩(H)⑫/⑬(14)
二、阅读下面议论性文段,为其划分层次,并简要
说明理由。
①古今中外的伟人、名家、学者,大都是虚怀若谷
的人。②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全
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③可他一贯把功
劳归于马克思,他说:“我一生做的是我被指定做
的事,就是拉第一把小提琴,”④牛顿是伟大的科
学家,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震
古烁今的成就,被尊称为科学家的一代宗师。⑤可
他却说自己像一个在沙滩上玩耍的男孩,只找到一
颗卵石,发现了一只贝壳,而没有认识真理的汪洋
大海。⑥歌德是大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在自然
科学方面也很有贡献,他却说:“我不应把我的作
品仅仅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向我提供素
材的成千成万的人物。”⑦恩格斯、牛顿、歌德都
是他们各自领域里的巨人,他们这样评价自己是言
不由衷的过谦之词吗?⑧不!这正是他们对自己的
清醒的认识,正如德国著名作家约翰•保罗所说: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
己的渺小。”⑨空虚的禾穗总是昂首向着天空,饱
满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⑩朋友,愿你成为沉甸
甸的禾穗。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四川省2002年中考题)
简析:综观全文,我们不难发现,第①句是文段的
论点,它统帅着全文,而从第②句到第⑧句则列举
恩格斯、牛顿、歌德的论据材料对第①句所提出的
论点进行论证,最后,第⑨和第⑩两句用比喻的方
法对形象地对全文进行总结,进一步强调论点,并
对读者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故答案应该是:①/②
③④⑤⑥⑧/⑨⑩
第八讲语言表达方式有别
考点:在阅读中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
抒情的表达方式。
知识要点:初中教材涉及到了说明、议论、抒情、
叙述等表达方式,其中叙述又包含正面描写和侧面
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等,人物描
写又包含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
写、行动描写等。
说明语言常常运用下定义、列数据、举例子、作比
较、打比方、作诠释、引用、摹状貌、列图表等方
法,具有准确性、科学性、简洁性等特点。
议论语言常常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常常运用归纳论证、归谬论证,常常运用事实论证
等方法,具有严密性、辩证性等特点。
描写语言具有形象、生动之特点,常让人如有临其
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抒情语言常常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排比、对比
等方法,具有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的语言魅
力。
考试说明:会分析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效果。
考点例析:
一、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相关习题。
绿色植物是天然的空气调节器和净化器,绿色植物
能调节小气候。夏天,绿化地带的温度比非绿化地
带要低1—3度;冬天,绿化地带温度又比非绿化
地带高0.1—1度。灰尘、工业粉尘对人体健康危
害不小,能引起起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矽肺等
病,绿色植物是吸附灰尘的能手。据测定,在绿化
地带空气中灰尘的含量比非绿化地带要减少一半
以上。不少绿色植物还能放出一股芬芳的气味,其
中含有植物杀菌素,能够杀灭大量细菌,如香樟、
桂树、柏树、杉木、夹竹桃等都能分泌杀菌素。而
且许多绿色植物吸附有害有毒气体,如松树、柑橘
能吸收二氧化碳,夹竹桃、香樟能吸收汽车废气。
1、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结合文中加点
的内容,谈谈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语言所具有的特
点。
2、全文介绍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
3、请你拟一条有关绿色环保的公益广告语。(语
言要精练得体)
例L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例2:春花烂漫,请您手下留情。
简析:第一题要求考生根据表达方式的有关知识,
判断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结合加点词语谈
谈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这一题的答案是:本文运
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据测定”表明说明语言具
有很强的科学性,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半点虚
假;“以上”、“许多”表明这种语言很有分寸感,
“以上”表明是超过一半的不定数,“许多”表明
既不是极个别植物具有吸附有毒有害气体的功能,
也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具有吸附有害有毒气体的功
能。“0・1—1度”表明说明文语言具有简洁性和
严密性。
因与本考点关系不大,第二题、第三题的解题思路
及答案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相关作业
⑴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⑵马克思为实
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一生。⑶他积极投身
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
好几个国家的语言。⑷他不断在图书馆钻研,数十
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掉一层。⑸化学家
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
明炸药。⑹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十次试验。⑺
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烧的导火
线。⑻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
⑼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
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Q0)那些杰出的人
物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
毅力与忘我的精神。(ID是理想的浪涛激励着他们去
刻苦奋斗。⑫今天,我们为实现四化而奋斗,这是
中华民族空前的事业,其任务之艰,难度之大,更
需要亿万人民,特别是青年,百折不回地艰苦奋斗。
⑬有志于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青年要敢于面
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尤人,以凌云壮
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1、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结合文段谈谈
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
2、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
3、文段中的事实论据有几个?并用简洁的语言归
纳其内容。
(湖北省随州市2001年中考题,有改动)
简析:第一题:本文段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这
种表达方式态度明确,观点鲜明,有理有据。文段
第一句就非常鲜明的提出了本文的论点——“理想
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接着列举马克思、
诺贝尔的事例证明这一观点,最后结合我国当前的
实际情况,指出为了实现四化伟业,我们唯有勤奋
才能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第二题、第三题略)
三、阅读《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片断,然后答题。
记得那是十二月,当八十年代的最后一页即将翻过
的时候,我进入巴黎大学进修。我们每周都有一节
对话课。
入学前,有人向我介绍该校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
“他留着大胡子,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提问刁
钻古怪,几乎让他所有的学生领教过什么叫‘难
堪'……”
我突然感慨万千,竞恨得牙根儿发痒,狠狠用眼光
盯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我挺起胸膛,一字一顿
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
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日要承受的这类刁
难。”
教授倏地站起身,离开讲台向我走来。我这才发现,
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他将一只手放在我
肩上,轻轻说:“我丝毫没有刁难您的意思。我只
是想知造,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
自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快步走上讲台,大
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
1、第二自然段(选填:正面、侧面)描写了“上
对话课的教授”。作为教授,他的特点是:、(用
原文回答)。
2、倒数第二自然段是用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来写
教授听到“我”的回答后的反应的?
简析:第二自然段是采用别人介绍的方式来写教授
的,所以第一个空应填“侧面”,这些描写形象地
写出了他“教学严谨,提问刁钻古怪”的性格特点。
倒数第二自然段描写教授的反应时用了“动作描
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三种手段。
第九讲感悟修辞剖析效果
考点:在阅读中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知识要点:略
考试说明: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把握修辞手
法的表达效果。
考点例析:
阅读《读书•养气•写作》,理解、剖析划线部分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
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
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觉得,最根本的
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人来说,
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
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
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
的气。同时,①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
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
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
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
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读
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
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迂腐之气、狭隘之
气,也可以养。因此,在读书时,要②吸取精华,
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
所说的那样:③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
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通过读书,感受
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④人们平时常说的
“回肠荡气”,不正是说的一种读书的体验,不就
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什么样
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
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
相同。⑤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风如泉,欧
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
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文章中的具体
表现。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直言”
——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
就怎么写。⑥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器小力薄,
容易被书拿住,成为死读书的“两脚书橱”,作文
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读书多的人,自身气
足,学养丰富,不仅读书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
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自然得心应手。
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
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
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
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
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
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便三魂荡荡,七魄
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
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阅读提示:文中的“气”指的道德修养、个人气
质、个人的精神力量。文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
象生动的阐明了“读书可以养气,写作可以运用自
如”的道理。)
联系上下文,依次对文中划线处所用修辞手法的表
达作用进行赏析。
简析:①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它形象生动地
诠释了读书对于人的道德修养、个人气质的有益影
响。②处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它句式整齐,节
奏明快,用语精练地阐明了读书的科学方法。③处
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它精练、恰当地阐述了读
书的好处。④处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它于无疑
处设疑,非常肯定的论述了“回肠荡气”之说法就
是文气在胸中激荡的有力例证。⑤处运用了比喻和
排比的修辞手法,一方面,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描
述了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文风,另一方面,排比的
修辞手法又非常有气势地证明了“气不同,文章的
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的观点。
⑥处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它态度鲜明地论证了
读书多,则气足,气足,则善于融会、吐纳,作文
时也就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之观点。
第十讲积累迁移,展示个性
考点:按要求迁移自己的语文积累。
知识要点:语文积累的面很广,它包含古诗词积累、
作家作品积累、文化常识积累、成语积累、谚语俗
语积累、名言警句积累、广告词积累、等等等等。
考试说明:1、在语言环境中根据要求填空。2、结
合语言环境理解诗词名句、成语、谚语俗语和广告
词等。3、判明出处,指明作者。4、需要强调的是,
积累决不仅仅是指古诗文积累和谚语俗语成语积
累,它是一个较为广泛的语文素质概念,我们对语
文积累考查的理解决不能是多记多背的“捉死麻
雀”。
注:有关积累方面考查,内容非常丰富,本考点只
对作阅读意义上典型例析。
考点例析:
一、阅读《注意你的体语》,然后答题。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是
其心迹的显露,感情的外化,“回眸一笑百媚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回眸”,一“横眉”
不正蕴含悠绵,意味深长吗?这种以非文字语言来
传情达意的手段,就叫做“人体语言”,简称“体
语”。
人体语言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信息反射站。它发出
的种种动作、状态、表情等无声的“语言”,常常
可以补充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帮助人们正确、完
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别人的心态。
人体语言有头语、脸语、手语、腿语等,可以说,
人们的每个活动部位,几乎都能传递出不同的信
息。比如,眉毛位置的稍稍改变,便可传达出全然
不同的意思,一条眉毛扬起,是传统的怀疑信号;
两眉扬起,则是惊讶:两眉垂下,表示沮丧、悲忧,
两眉横展,表示了愤怒——真是“眉语两字笑,忽
然随风飘”(李白诗),诗仙李太白也懂得以眉毛
的舒展或收敛来代替语言,表达感情。
常言道,。的确,在人体语言中,眼语有极重要
的地位,它可以传递出人们最细微的情感,“暗送
秋波”,“眉开眼笑”,“瞠目结舌”,这些成语
都是通过眼语来反映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额肌收缩,眉头紧锁时,是一副迷惑不解之容;唇
肌下降,口角略垂时,又是副闷闷不乐之态。察颜
观色,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举手投足,也
能显露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有的人不善言谈,说话
没有惊心的妙语,但她的举止行为却热情而不失
态,自然而有礼节,由于他的体语帮助了口头语言,
同样能赢得料想中的社交胜利;有的人虽有一副好
口才,但由于不注意体语,要么一激动而手舞足蹈,
旁若无人,其表达效果自然要打折扣了。
现在,人体语言学虽然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却以
其实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已被广泛用于医学、
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中。在改革开放的时
代,它将成为开启人际关系的一把重要钥匙。因此,
注意你的体语也显得十分重要了。
1、(1)“回眸一笑百媚生”描写的是历史上的哪
个人?
(2)“横眉冷对行夫指”是谁的诗句?
2、根据第四段的内容,该段横线上应填的一句俗
语是什么?
3、请写出四个属于“体语”的成语(文中已经出
现的不能写)
简析:第1、2两题的考查属识记型积累的考查,
第1题答案是:(1)杨贵妃。(2)鲁迅。第2题
的答案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第3题属于开放型
积累的考查,答案:略。
二、阅读《赞石》,然后按要求答题。
我爱石。我赞美石的高尚品格。
石,可垒之为高楼,架之为桥梁,筑之为道路。它
历尽艰辛,粉身碎骨,化作微末时,又成了沃土,
滋养五谷新苗。石的躯体之于我们,真正做到了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石,宽广的胸怀里,孕育着无
尽的宝藏。
古往今来,有多少巨笔赞美过石头。女娟曾以石补
天;精卫曾以石填海;《石头记》以石命名;美猴
王竟是一尊石猴。石的心灵里,有着多么深邃的思
想。
石,大至于高山峻岭,气势磅礴;石,小至于方砚
细珠,莹然可玩。它在昆仑之巅,于迷雾杳霭风云
变幻之中,成为天赖以直立的柱石;它在园林之内,
与水榭亭阁、茂林修竹相傍,陶冶我们的美感,美
化着我们的生活。石的风姿和操守又有多美。
石,一经琢制,能夺找造化之功。举世无双的云岗
石窟,是艺术天才精雕细刻的稀世珍宝;天安门广
场矗入云天的丰碑,永远的记念着不朽的民族英
雄。石的感情是多么的沉郁、厚实、丰富,跟人们
心心相印啊!
1、再我国古代神话中流传的“女蜗曾以石补天”、
“精卫曾以石填海”这两个故事,后来流传下了两
个成语,一个是、一个是。
2、这里所说的《石头记》,是清代大作家所著的
《》O
3、古今文人墨客,颂石吟石者甚多,其中不乏经
典名句,请写出至少一句咏石的名句来,多写多给
分。
4、请用一成语概括划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简析:这一题中的积累性检测仍是识记性积累考查
和开放性积累考查
相结合。第1题的答案是:女蜗补天、精卫填海。
第2题答案是:曹雪芹、《红楼梦》。第3、4两
题属开放性考查,第3题答案示例:于谦《石灰吟》
之名句:“千锤万凿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或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第4题
要求学生必须先弄懂划波浪句子的含义,再找出相
匹配的成语,答案是:巧夺天工。
第十一讲文学欣赏审美感悟
考点: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情节、环境作
一点赏析。
知识要点: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等,小说和戏剧都是以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
的故事情节和典型描写来反映社会、表现主题的,
散文的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它以自由的形式(结
构形式和语言形式)抒发感情,反映社会,表现主
题,而诗歌则是以精练的语言、整齐的句式结构、
优美的音韵节奏、丰富的意象、深刻的主题来反映
社会、抒发情感的。
考试说明:1、分析(赏析)人物(或非人物)形
象的性格。2、赏析典型环境对表现形象的作用。3、
分析情节对塑造形象的作用。4、分析文学语言对
形象的塑造作用、对情节的推动作用,分析它刻画
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
垣。
注:对语言的分析只作浅层次的要求,不宜在这方
面深挖。
考点例析:
一、阅读《莲花赞》,然后答题。
莲花自古以来,一直为我国人民所称颂。历代文人
墨客爱莲,称它为“君子花”,推它为知己,颂扬
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其实,
只是以莲花来标榜自己的超然出世罢了。
然而,说到莲花,我不禁想起了《荷塘月色》的作
者,著名的诗人、散文学家,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
先生。他在那贫困交织饥寒交迫的时刻,为“表示
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断然拒绝领取美国“具
有收买灵魂”性质的“救济粮”,这不正是“出淤
泥而不染”的崇高品格的真实写照吗?
我爱莲花,爱它那朴实无华的风姿,爱它那不染污
泥的风骨,也爱它那顺乎自然的独特美姿。在烈日
当空的时候,是妩媚灿烂;在皎洁的月光下,则清
影娇猗;风吹,是绿波翻腾,红裳飞衣;雨打,则
碧婉倾摇,银珠戏跳。不论是什么时候,不论大自
然如何变幻,它总能展示出一幅优美动人的图画,
使人心旷神怡。
1、朱自清拒领救济粮,原因在于
2、结合文章的主题,试对“莲花”这一抒情形象
作一番赏析。
3、文章开头说“历代文人墨客爱莲,推它为知己,
颂扬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
只是以莲花来标榜自己的超然出世罢了”其用意何
在?这样行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妙处。
简析:第1、2题旨在考查我们以“莲花”这一形
象的理解和把握。答案是:1、美国的“救济粮”
“具有收买灵魂”的性质。2、莲花“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内涵并不是古代“墨客”
们所说的超然出世,它的内涵实质是“朴实无华的
风姿”,“不染污泥的风骨”,“顺乎自然的独特
美姿”,而这,正是朱自清等革命先贤们的人格写
照。
第3题是对塑造形象的手法上欣赏性考查,答案是:
这样写,旨在指出古代文人墨客们并没有真正理解
莲花的品质,虽以莲花自居,却并不以莲花的品质
自律,其实,莲的品质的真正内涵是“朴实无华的
风姿”,“不染污泥的风骨”,“顺乎自然的独特
美姿”,写物是为了写人,赞莲是为赞象莲花一样
的朱自清等革命先贤。这在写法上叫先破后立,托
物I百志O
二、阅读《木笛》,然后答题。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
手。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
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
长,纤弱,a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
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
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
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
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
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
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然后是助手谦
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
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
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
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
说:“对不起,能换组曲子吗?”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
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你不应该忘
记今天是你的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可是一一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那么,
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
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
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走向坐落在
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那里,竟
然有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
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坚忍是
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每个孩子手擎一
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仁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
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
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
纷气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大师说:“感
谢你的出色演奏,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但你已经
被乐团正式录取了。”
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b“为了一种精
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
木笛。(选文有改动)
1、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章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
出木笛,意图是什么?
3、文章a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
意是什么?
4、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
括。
5、文章b处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6、假如你是“孩子方阵”中的一员,在当时情境
中,会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
简析:1、是对文章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习题2、
3、4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考查,第5、6两题是对
文章主题的考查,其中第6题是对文章意境的变式
考查。答案如下:1、文章中对“雪”的描写起到
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的作用。2、文
章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
旨在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3、文章a处写
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暗示朱丹对
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4、朱丹是一个
既有出色的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5、
文章b处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到了揭示中心,深化
主题的作用。6、略。
第十二讲自由发挥,综合展示
考点:在开放式的阅读中展示自己的语文素养。
知识要点:语文素养是多层次、多层面的,其知识
要点在其他考点中已一一阐述过,这里不再赘述。
考试说明:这一考点的考查方式多种多样,如词句
赏析、例句仿写、补充情节、广告词设计、针对阅
读材料自己拟题等等。由于前面很多考点已涉及到
一些开放性的能力展示题,故此处只对联想、想象
以及针对阅读材料自己拟题等进行举例分析。
考点例析:
一、根据示例,完成下列习题。
示例:太阳——向日葵—泥土
1、月亮-------------父母
2、森林-------------写字
简析:本题是对联想这一语文思维的考查,联想是
由甲来物到乙事物的思维过程,两事物之间具有相
关性。答案略。
二、运用想象和联想,对下列图形作出你的理解。
简析:根据图形,展开联想和想象,从全新的角度
理解原型,“创造”出新的形象(概念),是本题
的考查目的,这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语文试题。
答案示例:A图——哭B图——天平C图——白日
依山尽
三、阅读下文,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自主命题并
作答。
人生的认识
①周日的早晨,一位老师苦苦思索第二天讲座的题
目。小儿子不停地吵闹,搞得他心烦意乱。他随手
翻开一本旧杂志,把印有世界地图的一面撕成碎
片,然后对儿子说:“如果你能把地图拼对了,我
就给你一块钱。”他以为这样能让儿子安静半天,
没想到刚过几分钟,儿子就把地图拼好了。他惊讶
地问:“你怎么拼得这么快?”儿子回答:“这很
容易,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照片,我就翻过来拼
照片。如果人对了,世界就对了。”这位老师眼前
一亮,一下子找到了讲座的主题:人对了,世界就
对了。
②听了这个小故事,我也眼前一亮,因为小孩子无
意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你的世界是什么
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行动,你的行动又取决
于你的人生态度。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名叫弗兰克的心理医生被
关在纳粹集中营里。每当他遭受非人的折磨时,就
想象自己正在战后的讲坛上讲课,内容就是关于集
中营里的心理学。此时,他所受的一切苦难煎熬,
都成为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弗兰克就是用这种办法
使自己在超越困苦的境地,顽强地活下来,并且精
神始终不垮。
④每个人一生中的许多境遇自己无法选择,但每种
境遇能否改变,向哪个方向发展,往往取决于所抱
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好比一个人被毒蛇咬
伤了,如果只是哀叹自己倒霉,等待他的将是毒发
而死;如果他气愤之极,追杀毒蛇,只能促使毒素
扩散,加速死亡;如果他止步,迅速吸尽毒液,就
能保住性命。
⑤一个足球运动员如果一味抱怨裁判不公正,对方
太粗野,观众缺乏文明,只能给自己制造一个恶劣
的心境,阻碍进步,最终被赛场淘汰。如果面对种
种不利情况,有针对性地不断强化心理素质,提高
球艺、体力、对抗能力,就能变得更强大,让自己
和球队成为赛场上的主宰。
⑥也许要做到时时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很难,但如
果头脑中有这个意识,就会在消极心态萌生时,提
醒自己设法纠正。当你犯了一个错误时,你应提醒
自己需要的是改正的办法而不是开脱的借口;当你
总是看到问题时,就应该尝试着换个角度去发现每
个问题的答案;当你产生“他怎么能这样对待我”
的委屈感时,不妨把思路调整成“他为什么会这样
对待我”;当别人做事遇到麻烦时,要把“那不是
我的事”,变成“让我来帮助你”试试。
要求与提示:
1、请为上文设计五道题,不必为每道题赋分。
2、评卷将根据题目设计的能力层级及作答优劣确
定得分。
3、题目设计应注意5道题的题目类型和知识点的
变化,若有创新可加分,最多加2分。
4、设题要尽量含意明确、用语准确,解答要尽量
清楚、具体。
5、考生要注意命题速度,不可在自主命题上耗费
太多时间,以免影响其他题目的作答。
简析:若论开放性,没有比这类考题的开放性更强
的了,需要注意的是,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企业与保险公司保险合同
- 绩效办法宣贯课件
- 2024年度企业间设备租赁与购买期权合同
- 2024年度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某专利权人与受让方关于专利转让的合同
- 九绕高速公路A1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LC的简单使用》课件
- 《龙虾主题餐厅》课件
- 重温中秋班会课件
- 2024年度船舶坞修合同维修项目列表
- 学校租赁车辆的合同模板
- 有机玻璃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0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书本知识归纳总结填空题附答案
- 音乐作品授权书(共3页)
- 产品ID设计需求单.doc
- 上海大学微机实践报告(共9页)
-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二级区划成果表
- 酒驾私了协议书——范本
- 摔箱测试标准
- 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
- 森林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 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肾结石治疗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