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省一等奖)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省一等奖)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省一等奖)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省一等奖)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省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标志。简述中国守军抗日的史实,培养口头表达及历史思维能力,认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中的《材料研读》与《相关史事》,分析历史材料和历史史实,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形成历史认知,提高解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七七事变和淞沪会战为例,感受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对外的优秀品质。学习中国军队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的精神。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要随时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要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难点为什么说国共第二次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师生教学活动二次备课情境引入2014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在南京举行,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30多万冤魂,今天就让我们重回那段苦难的历史,一起学习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探究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主学习中的“自主探究”部分。(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要求学生将主要知识点在课本上划出,标记有疑问的知识点)师:明确做题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并完成学案自主探究问题。生:速读课文,完成自主题,勾画重点知识,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合作交流展示提高合作交流展示提高一.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开始】阅读教材91页第一段:1.播放视频《卢沟桥事变》,结合教材,找出七七事变的相关信息。时间地点发动者经过英烈影响2.师展示:《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并提问:日军侵占华北早就预谋已久,为什么要先制造“卢沟桥事变”?【国共再次联手】二.第二次国共合作阅读教材92页第一、二段:出示材料: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蒋介石“最后关头”演说①以上两则材料体现了国共两党有着什么样的共同主张?②与九一八事变后抗战政策相比,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态度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③国共两党是如何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2.合作探究:国共两党共进行了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有哪些不同呢?【不屈抗争决心】三.淞沪会战阅读教材92页第三、四段——93页第一、二段1.材料一:师展示图片:《上海守军奋起抗击日军》材料二: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①材料一、二反映的是中国抗战初期的哪一会战?结合教材,说说这次会战日本又制造了怎样的借口事件?②结合教材,用史实说明中国军民是如何进行抗战的?③这次会战的结果如何?这对抗战初期的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显现狰狞面目】四.南京大屠杀阅读教材93页第三、四段——94页第一段:1.播放视频《南京大屠杀》师展示图片:凸显日军暴行。说一说,南京大屠杀开始的时间、屠杀手段、屠杀人数。【历史不容忘却】1.战后日本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并多次篡改历史教科书,其首相也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我们应怎样认识这些问题?【历史上中日冲突】近代史上日本参与的侵华战争有哪些?师讲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先侵占了东北三省,紧接着又向华北地区推进。到1936年,日军已经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城。战争一触即发。学生读书、看视频、回答:时间1937年7月7日地点卢沟桥发动者日本经过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日军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史称“七七事变”。英烈赵登禹、佟麟阁两将军壮烈殉国。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生答: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师讲述:卢沟桥事变不久,日军调集大量军队,入侵中国。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国共两党坚决抵抗日军侵略,两党再度携手,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抗战。生结合教材,研读材料,分析、概括答:①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②从不抵抗到坚决抵抗。原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南京国民政府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③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为军长。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发表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师生共同回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表格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党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革命任务打倒军阀,统一全国抗日建立战线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结果合作破裂,国共开始十年内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师强调: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师讲述: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生读书、回答:①淞沪会战。借口:八一三事变②生讲述英雄们的抗日事迹: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日,全营官兵壮烈牺牲;谢晋元率军在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敌机5架,初战告捷。③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影响:淞沪会战持续了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师:日军进攻上海后不久,就向南京进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南京大屠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生读书、看视频、了解那段悲惨的历史,深刻认识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残酷性和野蛮性。学生:1937年12月;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30万人以上。师:东京在狂欢,南京却在燃烧。东京在庆功,南京却沦为人间地狱。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时间之长,人数之多,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学生:(各抒己见)(1)作为中国人,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事实不容否认,历史不容篡改,日本应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对战争,珍爱和平。①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②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③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拓展延伸“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近代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人民无数次经历了战争磨难,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①材料中设立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有什么意义?②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你认为中日两国人民应如何珍惜现在的友好关系,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①悼念死难者、铭记历史,让人们从苦难的痛感中,倍加珍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