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_第1页
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_第2页
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_第3页
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_第4页
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思考对策一、引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所有父母亲的心愿,但真的要把子女培养成为知书达礼,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长大后,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确实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因素是很师,孩子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言行天天在反复强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史典•愿体集》上有两句名言是:“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状况如何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言行和教育,几乎天天在反复强化,起着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不是学校,社会教育所能代替的。”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如何正确教育每位孩子,是每位家长必须考虑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其中农村家庭教育极其缺乏,“不知道怎么教”,甚至任其发展现象严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作简要概述,并提几点建议。农村家庭教育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农村教育得到了发展,但农村家庭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对于子女在学校活动的内容,大部分家长还是比较关心的,他们大多知道并且愿意参加活动,许多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家长都能够尽力地帮忙配合。但也有些家长由于工作比较忙,因此,在组织活动中能看到很多年纪一大把的爷爷奶奶。在现在的农村老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可以说是文盲,他们虽然参加了活动,但对于孩子活动的内容、方法还是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不理解学校的教育方式,跑到学校大哭小闹的屡见不鲜。此外,农村的家长过分依赖学校,他们为子女大多提供的只是物质条件,而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孩子,尤其是与孩子进行平等、积极有效的沟通。许多家长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他们自己出了钱把子女送到学校,教育子女就成了老师的责任,不与老师沟通,不来参加活动,缺少了家庭、学校的相互联系与交流,怎么能利于孩子的综合发展?2、现代农村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还不了解,教育孩子主要有两大支队。第一种就是家长对孩子有一种保护心理,认为孩子还小多照顾一下,百般爱护,见到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们常常替孩子找借口,说人还小不懂事,长大后自然会变好的等等,以此对孩子来加以宽容和迁就,把劳动,帮助孩子学会洗衣服、做菜,和孩子开展平等、和谐的交流。如果是文化素质低的家庭,往往是谩骂教育多,棍棒教育多,有些甚至天天赌博打麻将,哪有心思管孩子,这些家长“言不端,行不正,识无知”怎么能够教育好孩子呢?良好的家庭成员关系,和谐的夫妻关系,给孩子学习上、生活上会有更多的温暖、关心和帮助,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如果是恶劣家庭成员关系,会直接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譬如夫妻关系不和,经常口角争吵,甚至摔东西,扭打,天天吵离婚,有的常常精力在外,不管子女,这样的家庭怎不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灵呢?让孩子从小产生了冷漠、孤独、自卑、仇恨等心理。这叫“自身不正,无教可施”“上梁不正下梁歪”,让孩子从小善恶难辨。三、解决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说:"现今的父母教育孩子,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陶行知说:"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社区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而对未成年孩子的教育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未来的命运。为了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针对以上问题我建议:(一)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注农村家庭教育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农村家庭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要认真做好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督查工作,使家庭教育工作管理规范化。政府应该适当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投入,设立农村家庭教育基金,应付必要的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确保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正常运行。政府要尽最大可能挖掘农村教育资源,大力创建有益孩子身心的娱乐活动场所。尽最大努力发挥农村的家庭教育功能,使农村家庭教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广大民工在城里做工,工资低,无力支付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再加上城市学校仅凭一纸户籍就把儿童挡在校门之外,致使广大农村儿童不能跟随父母一起进城学习、生活,难以得到基本的家庭教育。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家长要想方设法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创设丰富的信息环境来帮助孩子扩大视野,培养其探索的兴趣和习惯以及陶冶情操。家长可以利用电视机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节目,指导孩子收看;可以带孩子到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可以为孩子选购有关书籍,订阅报刊杂志,并坚持与孩子一起阅读、欣赏。要办好寄宿制学校,为孩子创设安心学习、快乐生活的良好环境。使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能放心地把孩子委托给学校管理,由教师负责孩子的学习、衣、食、住、假日生活等内容。学校教师要当好孩子的第二任父母。教师应该多奉献一份爱心,给孩子多一些关注。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应多多留意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生活中的烦恼,在感情上的困惑等,以弥补家庭教育责任缺位及远离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亲情缺失。(二)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素质农村中小学应注重宣传发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学校章程,规划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农村学生家长整体素质。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将提高家长素质当成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忌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学校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出提高农村学生家长素质的长远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要根据家长的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家长来校学习,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素养。家长学校的授课形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家庭教育论坛等形式。家庭教育论坛内容既包括知识讲座也包括家长发言、提问,使家长、教师形式互动,在互动中交流经验,提高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将提高家长素质和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侧重培养家长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现代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家教观念及方法还不了解,甚至有的还不会讲普通话,不会与孩子交流,不会正确的引导孩子观察、思考。“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学校的任务是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形成“理性的”、“关爱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促进家庭形成良好教育环境。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并尽可能的积极的引导。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避免用专横的态度对孩子进行体罚,让孩子去接触社会生活影响,包括社会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甚至是敌对作用的影响,父母应该指导他们去跟不好的影响进行斗争,从而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另一方面,给孩子的自由空间应该是有限的,不能一味地去溺爱孩子,所谓“一切为了孩子”、盲目地去爱自己的子女,结果是害了自己的子女。在家庭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由于共同生活而接触密切,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孩子进行不间断的细致观察,发现孩子的特长、弱点,帮助孩子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并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表扬和鼓励进步,批评和纠正错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要注意让孩子了解、感知父母的辛苦和付出,赢得孩子的敬重,更加珍惜为他所做的一切,自觉接爱教育。托尔斯泰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虽然比较片面,但也从反面证实了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希望每个父母虽要重视自己的言行,真正实现自我教育,用自己的良好行为影响、教育孩子。但有许多家长意识不到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会给孩子带来坏影响,所以可以在“家长学校”、“家长会”或者孩子对家长的提醒中,向他们提出意见时。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大多家长能采取克制的态度。马卡连柯特别强调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影响。他指出:父母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又怎样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甚至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子女都有很大的意义。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家庭的尊敬,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教育方法。四、结束语:在家庭教育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上,家长的认识水平与其实践水平之间目前尚存在不小的差距和矛盾。尤其是农村家庭教育中,家长忙于农活或由于知识结构的欠缺,往往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方法简单粗暴,要分析和认识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