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CAG)是2000年4月由原建设部四家直属的建设部设计院、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和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组建的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企业,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中央直属设计公司,改革开放后是第一批进入国际建筑市场并较早获得对外经营权的设计企业之一,注册资金为18143万元。2000年11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院集团现有员工4000余人,其中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8人,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90余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40余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210余人,注册城市规划师40余人,注册造价师30余人,注册咨询师50余人,注册监理师50余人,注册设备工程师180余人,注册电气工程师80余人,其他注册人员10余人;高级设计、研究人员1100余人,中级技术人员900余人。主营业务范围涵盖前期咨询、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专业承包、环评和节能评价等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全过程。包括建筑工程设计与咨询、城市与小城镇规划、市政工程综合设计、城市燃气与工业煤气、污水与垃圾处理、道路桥梁设计、建筑智能化及系统工程设计、建筑标准设计、景观艺术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居住工程、建筑标准、科技信息技术、建筑历史、建筑经济等业务及其相应科研工作。基本形成了建筑设计、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市政、建筑标准、建设信息、工程咨询、室内装饰、园林绿化、住宅研发等一体化的集团化产业构架。55年来先后设计完成了北京火车站、中国美术馆、北京图书馆、北京国际饭店、深圳体育馆、外交部大楼、北京万泉新新家园、湖州东白鱼潭小区、北京煤气厂扩建工程、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主体育场、西直门交通枢纽、首都博物馆、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故宫保护、长城保护、敦煌莫高窟、引滦入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和长江三峡库区环境保护等国家重点工程。1986年至2006年获设计奖461项,其中国际奖8项、国家级奖68项、省部级奖324项。设有国家级中心、实验室、基地: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燃气用具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部城市煤气技术发展中心、建设部给水排水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推广办公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住宅实验室。研究完成了一批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中的国家和部委科研课题、技术攻关项目,在基础研究、政策研究、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科研成果转化以及为行业技术发展、集成创新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1986年至2006年获科研奖309项,其中国家级奖22项、省部级奖124项。我院在保持专业设计研究院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体制,设立院集团设计运营中心、项目总监部、专业设计研究工作室和名人工作室,专业化改革逐步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渐增强。我院将继续发扬“忠诚、贡献、创新”的企业精神,秉承“科学管理、竭诚服务、精心设计、质量第一”的执业方针,坚持“从质量中求精品、从管理中求效益、从服务中求市场、从创新中求发展”的工作宗旨,充分利用设计与科研、人才与技术等综合优势,积极开拓更广阔的业务市场,与国内外朋友开展广泛诚挚的合作,为广大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院办公室68302001、6834861368348832yb@设计运营中心68343440、68302570、6830200588373837yy@jy@人力资源部68302030、6830203168348832rl@财务部68302040、6830204168348832cw@投资与资产管理部68302065、6830206668348832zc@技术质量管理部6830204568348832jszl@科研管理部6830204868348832ky@海外事业部6830207068348832hw@党群工作部68302075、6830207768348832dq@行政管理部68302085、6830208668348832xz@审计委员会6830210368348832sj@院刊编辑部6830210168348832yk@Email:zhengjr@健康住宅1.居住与健康研究2.住区健康影响评价3.标准制定4.成套技术和产品开发5.示范工程建设和管理联系人:贾丽李新军曹秋颖电话:010-683155876834415388386775传真:68366999-2671Email:jial@新农村建设1.村庄规划2.农宅设计3.清洁能源技术和设备4.结构简易抗震设计5.实验和示范工程技术支持联系人:何建清电话2645Email:hejq@砌块建筑体系1.清水混凝土小型砌块公共建筑、住宅、别墅工程设计2.砌块产品研究开发与检测联系人:娄霓电话2667Email:loun@绿色建筑1.建筑节能技术设计、咨询2.围护结构热工测试3.系统能耗分析联系人:焦燕张广宇电话2646010-68366999-2651Email:jiaoy@zhangguangyu@室内环境控制1.室内空气品质测试及评估2.室内物理环境测试及评估3.室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4.室内环境控制专项技术与工程应用5.室内环境技术导则研究联系人:郝俊红电话2633Email:haojh@标准规范1.组织编制国家设计标准和标准图2.编制地方、企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3.标准、规范的宣贯和培训4.《住宅设计规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等国家标准的日常解释、管理联系人:王贺电话2647Email:wanghe@国际交流与项目合作联系人:王岩电话2687Email:wy@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部主管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1994年正式成立,是面向全国、由国内五所大型甲级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华北院、东北院、西南院、西北院、中南院)和两所重点高校(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及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作为实验基地)构建而成的网络型工程中心。总部设在天津,依托单位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并具有独立事业法人及环境工程专业甲级咨询资质。中心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水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工作目标,积极推进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在国家科技攻关、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工程化应用转化、技术与信息服务、行业服务和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均取得可喜成绩。先后承担“八五”、“九五”、“十五”、“863”等国家科技攻关专题项目近30个,取得了40多项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编写或制订了10多项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和设备产品标准。目前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课题近10个。同时水中心始终坚持推进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应用转化,开发出众多先进、实用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及国内迫切需要的水工业关键设备,在全国建立了40余个示范工程并积极推广实用技术及关键设备成套化、国产化。通过咨询服务、项目评审等方式,中心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在水环境保护领域提供了大量有效的技术支持,参与并完成淮河、海河、太湖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和南水北调治污工程等技术咨询和政策咨询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行业专家的充分肯定。借助主办的《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的信息传播,中心对行业的技术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银行(ADB)保持着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并委派专家为这些机构在中国的资助项目提供决策咨询。中心现为国际水环境联合会(WEF)团体会员,是代表中国参会的理事单位。中心致力于以创新的发展思路、雄厚的研发实力和开放的技术服务打造成为具有相当竞争力和影响力以及广泛美誉度的水行业专业机构。主要业务范围•承接国家、地方及企业有关水行业或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技研发项目;•承接国家、地方及企业有关水行业或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政策或项目决策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承接复杂工业废水处理的概念设计和试验研究;•承接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工程项目前期咨询(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项规划编制)、项目招投标咨询、工程运行调试、项目后评价或工程运行性能检测与评估等工程咨询业务;•联手国内优秀企业研发高效、实用的水工业关键设备与产品;•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极具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承办国际性或国内专业技术交流会议。联系方式:地址: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99号邮编:300074电话真中国给水排水》杂志《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半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4602,国内统一刊号(CN):12-1073/TU,邮发代号:6-86。《中国给水排水》是面向全国给水排水和环境工程界的专业性科技期刊,是中国建筑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具有较高的理论导向性和较强的工程实践性,在国内享有盛誉,被称为中国水行业的“首席杂志”。《中国给水排水》创刊20年来,发表了许多质量高、有影响的文章,曾被国内外多家信息检索中心(如Ei、CA、CSCPTD等)收录,已成为专业工作者交流科技成果实际经验、了解国外科技动向和热点信息、展示先进生产设备的重要窗口。读者对象主要是自来水、市政排水、建筑给排水、水与废水处理等行业的设计、科研、教学、信息管理、施工、生产、分析、监测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学生等。为更好地促进水工业的发展,我刊将坚持办刊宗旨和特色,继续更快更有效地传播给水排水、环境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特别是各地的最新工程信息,并力争将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攻关课题等相关最新成果在我刊得到首发和首报。欢迎广大读者、作者朋友继续订阅我国水行业的“品牌”杂志——《中国给水排水》,相信我们会为大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天津水与燃气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辑出版:《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主编:丁堂堂电话:(022)27835833编辑:李德强、刘贵春电话:(022)27835450编辑:衣春敏、丁彩娟电话:(022)27836225编辑:孔红春电话:(022)27835913编辑:彭秀华、贾秋明电话:(022)27835707广告:王领全、赵轶电话:(022)27835639(022)27835592(兼传真)发行:王蕊电话:(022)27832819网络中心:宋巍、李晓希、张彦电话:(022)27835520(022)27836223(兼传真)设备代理:冯昕鸣电话:(022)27836223(兼传真)E-mail:cnwater@(投稿、广告)watergasfx@126.com(发行)watergasheat@163.com(网络中心)fengxinming@163.com(设备代理)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邮编:300070国家燃气用具质量检测中心国家燃气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87年经国家经委批准授权,1990年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授权的燃气用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至今,中心已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有着先进的燃气具检测仪器设备,有全自动化的城市燃气配气系统和我国最大的一套先进的燃烧器具抗风试验设备。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检测设备是我们自己的科研人员自主研发。国家燃气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有着高素质的专业技术、检验和管理人员,近60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检验和管理人员为中心检验工作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中心本着以中心的检测业务为中心,具有很强的燃气用具行业专业技术实力和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先后编写了五十多个燃气及燃气用具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承担了国家十一五期间的科研项目;为我国燃气用具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心是经天津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局和香港特区机电工程署共同考核后确认的输港燃气用具产品检测实验室,并与多个国际认证机构在国内合作开展认证工作。中心在业务上直接接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领导,被授权负责燃气用具的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生产许可证工厂质量体系审查和产品质量检测、质量责任仲裁检测、新产品型式鉴定、生产企业和进出口商检的委托检测、国家标准编制及验证和地方质检机构与生产企业质检人员培训工作。中心先后数十次承担燃气热水器、燃气灶具、液化石油气钢瓶、瓶阀、调压器等产品国家质量监督抽查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对生产和销售市场中的产品进行突击随机抽样,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抽查规则对被检企业的产品质量作出科学公正的检测与判定,并由国家有关部门在报纸、电视及其他权威性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布,以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提高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同时,中心还多次受理了司法部门、消费者协会、各级技术监督部门及有关仲裁部门的委托,对由于使用燃气设备及用具而发生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质量争议等责任事故的仲裁检测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家用燃气灶具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和燃气调压器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均设在中心,由中心负责这些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起草,并先后对上述三种产品的近千个生产企业的工厂质量体系进行了审查,对其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对于生产许可证制度的顺利实施、规范生产企业的管理、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保护消费者利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中心多年来致力于国际合作,已与欧洲IMQ、北美CSA、美国UL、日本JIA和韩国KGS等国外认证机构合作开展认证及技术交流项目,为我国燃气用具产品出口欧美等国家提供各项服务。中心作为国内燃气用具行业最高级质量监督检测机构,今后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领导下,将继续对产品质量监督、行业质量管理、规范销售市场、保护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心主任:李建勋(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常务副主任:王启(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副主任:刘彤(授权签字人)办公室主任:李文硕(质量负责人)业务室主任:唐榕检验一室主任:胡宇检验二室主任:翟军研发室主任:赵自军规范室主任:张金环陈云玉中心通信地址与联系方式为:通信地址:天津市华苑产业区桂苑路16号邮政编码:300384电话号码:022-83711028传真号码:022-83717080中心网址:电子信箱:cgacma@开户名称:国家燃气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户银行:建行天津河西支行帐号:12001635400050004870建设部城市煤气技术发展中心-联系方式:地址: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99号邮编:300074电话号码:2334620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95年7月依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成立,是建设部批准的从事城市环卫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咨询、技术推广工作的机构,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心”是建设部“十一五”技术公告公布的“城市垃圾处理专业的咨询服务单位”和“技术标准编制技术骨干单位”。环卫中心的主要职责有:(1)承担国家和建设部下达的有关城市垃圾处理方面重大任务,研究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技术经济政策,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服务;(2)开展有关城市垃圾处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推动行业的科技进步;(3)开展环卫车辆及环卫机具的标准化、系列化工作,促进企业规模化生产;(4)承担有关城市和部门委托的环卫工程项目,开展垃圾处理成套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人员培训;(5)开展与业务有关的国际技术经济交流与合作。环卫中心自成立以来,围绕所应承担的职责,在垃圾处理工程技术咨询和设计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技术研发和咨询工作,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与地方各类项目100余项,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包括编制国家行业技术规范与标准、区域环境卫生规划、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城市户外广告专业规划;以及垃圾处理工程招标咨询、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垃圾处理工程项目技术评估等。环卫中心还拥有专业技术期刊《城市垃圾处理技术》,该期刊创刊于1998年,每年出版4期。为宣传国家环卫新政策、新标准,加快国内外成熟的、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设备以及管理经验的推广与信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方便相关行业人士的咨询与查询提供了窗口,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受到环卫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目前,环卫中心在垃圾处理科研攻关和技术咨询等方面已经初步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具有了较强的研究开发实力,在国内同行业或同领域中保持了技术领先,密切联系着一批企业和科研院所,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信誉,初步形成了具有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环卫中心的未来发展设想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显著、市场前景良好、行业带动作用明显的特点,加强科学管理,在“创新、产业化”方针指导下,探索发展新途径,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面向企业规模生产的需要,推动集成、配套的工程化成果向行业辐射、转移与扩散,培养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建设先进的工程化实验条件,逐步形成我国环卫行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发展基地。相信在各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各界同行的支持下,环卫中心全体将努力实现我们的理想,为推动我国环卫事业的发展多做贡献。联系人:张媛,蒲志红联系电话010-57365740传真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A座10层邮箱:zjbhwzx@163.com邮编:100120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原直属国家建设部,现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8年在同行业中率先取得了“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证书,成为可承接各行业、各等级的建设工程设计业务,可从事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相应建设工程总承包业务、项目管理和相应的技术与管理服务及科技研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家设计研究机构。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资格,具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资格。“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燃气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部城市煤气技术发展中心”、“建设部给水排水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均依托我院。由我院编辑出版的《煤气与热力》和《中国给水排水》为国家一级专业期刊。我院成立于1952年,是我国最早的城市煤气和给排水设计院,全院现有职工约1500人,拥有包括工程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工程监理大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事部突出贡献专家、建设部突出贡献专家等一大批科技精英。全院有9个工程设计研究院和燃气技术研究院、给排水技术研究院、信息网络管理中心以及相应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档案、信息、资料等服务机构,并且建立了5家院属驻外省市分院。我院主要从事给水、排水、燃气、固体废弃物、热力、道桥、轨道交通、建筑、油气管道输送、油气库、公路、冶金(焦化)、园林绿化、环境工程、区域基础设施综合配套等工程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监理等多项业务。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技术力量雄厚,专业设置齐全。我院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理事长单位,并以中国城市燃气学会理事长单位的身份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煤气联盟,成为注册理事单位。我院是国际水环境联合会(WEF)团体成员,是代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参加WEF的中国理事。是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城镇热力协会会员,建设部城市供热工程委员会委员,国家城镇燃气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院已为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百个城市、县镇完成了6000多项市政工程的设计、可行性研究、技术咨询、试验检测等技术工作。近年来我院完成近400多项由世界银行、亚行、日本协力基金和一些外国政府贷款及赠款的城市燃气、城市引水、污水处理、供热和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工程设计项目。参与和完成了“引滦入津”、“陕气进京”、“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东线)”、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应急调峰项目——北京小屯南湖渠燃气工程、我国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上海竹园污水处理厂和亚洲规模最大的热水锅炉房——天津金泰供热中心等一大批有影响的重大工程项目,创造了骄人的业绩。自国家颁发设计科研成果奖以来,先后荣获国家、部、市级金银铜奖及其它各类设计科研奖百余项。我院的城市燃气和给水排水等专业技术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不仅成就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而且完成了大量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其中“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专题和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近40个,取得了一大批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多项专利技术,参与了全国城市天然气规划及淮河流域、海河流域等重点污染水域和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各城市技术咨询和决策咨询工作。我院是ISO/TC161国际技术标准的归口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将凭借良好的品牌优势,雄厚的技术实力,秉承诚信为本、客户满意的经营理念,坚持技术创新、设计创优的质量方针,以建设绿色工程、设计健康生活、促进城市发展为使命,发扬更优、更快、更省的企业精神,为我国的建设事业奉献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地址:中国·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99号邮编:300074电话:0086-22-23346206传真:0086-22-23350052Http//:Http//:本网站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信息网络管理中心负责维护徐强院长党委副书记李丽艳党委副书记李建勋副院长王起副院长朱开东副院长李玉鑫副院长艾玉茹纪委书记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我院成立于1985年,是原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于2003年根据国务院六部委国科发政字【2000】300号文《建设部等11个部门(单位)所属134个科研机构转制方案》改制而成,现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所属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是城市建设行业综合性的科研设计单位。我院拥有市政公用行业(环卫、排水、给水、供热、道路)、建筑工程、城市规划、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风景园林和环境工程专项、工程监理等十几个专业甲级资质,火力发电、旅游规划设计乙级资质以及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质、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同时,还承担着城市环境卫生、风景园林、城市给排水、城市供热、城市道路、环境工程等相关市政行业的发展规划、工程科研和设计任务,以及城市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我院在深圳、福建、山东、上海等全国十几个地区设有分支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建设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全国城镇供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风景园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生活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城市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专业委员会低碳研究学组等也依托我院设立。建院二十多年来,我院已形成了一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年轻而充满朝气、长期活跃在城市建设领域的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强烈现代意识,并在本行业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技术骨干队伍。我院现有员工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50余人,中级260余人,各类注册人员130余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委员会专家11人,涉及环卫、风景园林、城市供水、城市规划、住宅建设与产业化、城镇供热等专业。在科研、规划、设计等各方面我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自2005年以来,我院先后完成了有关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科研、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设计3500余项,主编和组织编写了城镇建设行业标准300多项,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完成了一大批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设计项目。2009年完成生产合同额10亿余元。城市建设研究院注重科技创新和质量管理,先后取得了百余项科技进步奖和优秀设计奖,并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体系”认证。我院还以较强的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我院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以服务赢信誉、以品牌占市场”的执业宗旨,崇尚“诚信、务实、合作、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学习求变、合融求进”的企业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探索和开拓新的领域和市场,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最具竞争合力的科技型环境建设者”,为我国的城市建设绘就精彩、贡献力量!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邮编:100120电话真址:E-mail:cucd@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简称“标准院”),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创建于1956年,前身是国家建委标准设计院,原为建设部直属的科研事业单位,2000年转制为中央科技型企业。标准院是目前国内唯一集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工程设计、地下人防、产品认证、软件研发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科研、设计与技术服务企业,在建筑行业享有较高声誉,在全国有重要影响。企业资质:标准院具有工程设计行业甲级资质,包括了建筑工程专业甲级资质、人防工程专业甲级资质,涵盖了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建筑幕墙工程设计、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照明工程设计和消防设施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同时,标准院具有城市规划编制乙级资质、城乡建设产品认证资质以及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点生产企业资格。业务范围:标准院具有优良的科研业务基础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始终以促进建筑行业技术进步为己任,以科研、标准和技术创新为先导,努力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撑,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建筑工程领域相关标准规范的编制与管理;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编制、出版与发行;建筑工程设计与咨询;地下人防设计与研究、人防防护设备研发、生产与工程总承包;建筑产品应用技术研究与产品认证;建筑软件开发与推广;建筑节能设计与研究;建筑抗震隔震研究与技术服务等。同时,标准院还承担上述领域大量国家、部委的相关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科研与标准:多年来,标准院主编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房屋建筑统一制图标准》等重要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共43项;主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105项;主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30册;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2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余项,国家科研院所课题100余项;完成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733项;完成技术咨询项目100余项。上述成就中,共荣获国家级奖12项;省部级奖172项;获得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9项。常设学、协会:标准院是国内唯一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进行归口管理的单位;是住建部建筑设计、建筑电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承担单位;是住建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承担单位;是全国建筑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承担单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59(房屋建筑)、TC162(门和窗)、TC10/SC8(建筑文件)的国内对口技术单位。此外,标准院还是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标准设计工作委员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人民防空与地下空间分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市政产品应用分会;中国房地产协会产业协作委员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节能标准与质检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遮阳与门窗幕墙专业委员会等多家行业协会的秘书处承担单位。人员构成:目前,标准院共有员工500余人,其中全国勘察设计大师1人,经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硕士生导师3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8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3人;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15人;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9人;国家注册规划师4人,高级技术人员占全院总人数的90%,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梯队合理、综合素质强的优秀人才队伍。传承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标准院将继续以“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增值客户、成就员工”为使命,坚持“以人为本、以信为先、以精图存、以新图强”的核心价值观,秉承“用拼搏的精神迎接挑战、用团队的力量克服困难、用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用乐观的心态拥抱生活”的企业精神,凝聚力量、凝聚智慧,不断开拓进取,认真服务客户,勇担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价值,促进行业发展,创造百年辉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电话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邮编:100048网址: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2003年,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成立,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隶属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公司专注AEC(Architecture,Engineering,Construction)行业的应用软件研发和服务。2003年,金土木软件与全球土木工程分析与设计软件的创新领袖--美国CSI公司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研发国际领先的SAP2000、ETABS、SAFE等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的中文版本并负责中文产品全球市场的发行。2005年,金土木软件与全球虚拟建筑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欧洲Graphisoft公司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三维建筑设计软件ArchiCAD的中文版本并负责中国市场的发行。2007年,金土木软件推出针对地下人防设计的专业分析软件ADABS,顺利通过国家人防办的鉴定,是基于人防设计新规范的唯一计算分析软件。2008年,金土木软件与荷兰PLAXIS公司携手共同在中国市场研发推广岩土系列分析软件,为勘察设计行业提供国际领先的、更贴近工程设计要求的分析解决方案。自成立以来,金土木软件在技术上持续投入,在市场中稳健发展,凭借其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于2005年6月,荣膺中关村科技园区"十小创新企业"称号;2006年4月,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核认定为软件企业。在专注于AEC领域技术创新、提供行业解决方案的同时,金土木软件还承担建设部重大科研项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信息网络化建设"。2007年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作为主持单位承担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筑标准研究"重大项目中的"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块化技术与软件开发"课题的研发工作。并在公司内部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积极部署CRM系统。金土木软件拥有一流的研发及服务团队,形成梯队型人才结构,本科以上学历占95%,倡导共享理念的学习性组织,由经验丰富的高层管理人员、攻坚能力强的青年才干和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构成。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金土木人将不懈实践"服务、负责、主动、共享"的行为理念与建筑行业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携手合作,共同谱写金土木软件的宏伟蓝图--成为卓越的AEC领域软件产品提供商和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为提高我国的建筑设计水平和增强我国在建筑领域的竞争能力而共同努力。北京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5号楼7层邮编:100048总机:86-10-88383866/3766/5466/6366传真:86-10-88381056邮箱:info@网址:北京国建标工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建标工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建标公司)位于北京市密云县滨河工业开发区。公司占地17余亩,厂房及附属配套设施建筑面积共计6600㎡,其中两栋厂房面积合计6142㎡。国建标公司是中央一级企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所属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的下属子公司,于2009年3月2日注册成立,于2010年9月27日取得国家人防办颁发的《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点生产和安装企业资格认定证书》。公司同时还是国家人防办批准设立的“防空地下室防护设备及内部设备产品研发试验基地”。作为产学研一体化的一个实体,国建标公司的成立一方面作为防护设备的研发试验基地,为新产品、新技术的试验试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力的促进了技术研发工作的开展,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将技术研发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成产品,应用于工程实践,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国建标公司主要生产制造钢筋混凝土防护设备、钢结构手动防护设备、阀门、地铁和隧道正线防护密闭门等产品。公司下设8个部门(生产计划部、材料部、技术部、安全质量部、销售部、安装部、办公室、财务部)。电话址:北京市密云河南寨政府北侧300米邮编:101500驻京办事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城市地下建筑设计研究所联人:梁敏芬联系电话:(010)68799329传真:(010)88356293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内大街玉桃园3区13号邮编:100035电话真-Mail:info@中国建筑设计咨询公司中国建筑设计咨询公司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87年,注册地址,北京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注册资金6000万元。公司主要从事建筑规划咨询、可研报告、工程设计、招投标代理、工程代建、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节能、建筑新能源利用、建筑施工图审查以及商业地产咨询、酒店业管理咨询等业务。是在国内率先从事上述经营业务的单位。公司技术实力雄厚,专业配备齐全。具有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工程监理甲级资质,工程咨询甲级资质,工程招标代理甲级资质,政府采购甲级资质。有职工413人,其中教授级高工8人,高级建筑师和高级工程师87人,高级经济师15人,工程师125人。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38人,国家注册一级建筑师36人,国家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35人,国家注册房地产估价师13人,国家注册造价师11人。公司有一支由不同行业专家组成的技术实力非常雄厚的专家顾问队伍。这支专家队伍中,有工程院院士,有建筑大师,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业顶尖人才。公司自1987年成立以来,凭借其雄厚的技术优势,优秀的技术素养,诚信的职业道德以及勤恳实干的现场工作作风,在工程设计方面,先后承接并完成了博达大厦、紫金丽亭酒店等100余个项目,部分获得了省部级奖励;在工程咨询管理方面,近几年先后完成了奥运村等180余项包括咨询、监理、工程代建和招标代理等服务内容的项目,其中有30多项获得北京市优质工程和长城杯等奖励;在建筑节能方面,先后完成了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奥运村等40多项节能项目的设计与改造。公司在中国建设监理创新发展20年表彰大会上被评为“中国建设监理创新发展20年”优秀监理企业。公司通过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初,中国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全院范围内进行了专业化重组。重组后的咨询公司确定了以专业、特色的工程咨询(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酒店、商业、地产投资运营咨询)为龙头,带动工程设计、工程管理、产品贸易、资本运营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更强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在建筑领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高端服务。中国建筑设计咨询公司的使命是,致力于城市与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致力于引领中国工程咨询行业的持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把公司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咨询公司。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楼A座15层◆相关部门电话:办公室营中心安公司程事业部真能与环保事业部旭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中旭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四年,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全资子公司。具有建筑工程甲级和规划乙级设计资质证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设计大师、集团副院长兼总建筑师崔愷担任董事长。公司是一支优秀的综合设计专业团队,也是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强大的技术、人才力量是我们的坚实后盾。十八年以来,公司精心设计,竭诚服务,完成了诸多质量上乘、业主满意、具有个性鲜明的优秀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涵盖各个方面,包括办公建筑、公共建筑、科研文教、体育建筑、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和规划设计等。设计地域覆盖全国各地,东至东海之滨,南到宝岛海南;西至准格尔盆地,北到内蒙古高原,我们的设计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赢得了广大业主的一致赞许。同时,公司还积极参加国家涉外工程项目的设计,促进了国内外技术的交流。公司的企业理念是:创新是灵魂、质量是生命、技术是支持、服务是保障、关键抓管理、重点在执行。在保持综合设计专业团队优势的同时,公司秉承科学管理、竭诚服务、精心设计、质量第一的执业精神,坚持质量从设计中来、市场从服务中来、发展从创新中来、效益从管理中来的原则,得潮流之先,领行业之先,赢发展之先,不断地突破和提升自己,竭诚为广大业主持续提供优质的设计作品和技术服务。公司经营范围:承接各类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及室内装饰设计;工程咨询、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总部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6号邮编:100037电话:(010)68365151-8000传真:(010)68357481邮件:zhx@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CAG)是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企业,隶属于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院集团现有员工4000余人,主营业务范围涵盖前期咨询、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专业承包、环评和节能评价等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全过程。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前身是创建于1993年的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上海分院。上海中森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其主要业务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等。作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在华东区的全资子公司,上海中森充分利用集团在设计与科研、人力与技术等优势,以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覆盖华东区域为发展思路,致力于在居住区规划设计、商业地产设计和大型公共建筑等方面有所建树,秉承“专业、创新、诚心、卓越”的执业理念,力争将企业打造成具有国内一流品牌效应的设计企业,并成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在华东地区的重要“支点”。目前上海中森公司下设经营策划部、技术质量管理部、建筑创作部、建筑设计部、结构设计部、机电设计部、室内设计部、住宅事业部、综合办公室及财务部等十多个部门。目前常住人员共200余人,拥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2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3人、注册设备工程师11人。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中森在华东市场已形成一定的品牌美誉度。近年来,住宅设计方面,本院具备了标准产品研发、户型创新、工业化住宅(PC)的设计能力,并应对房地产开发流程形成了较强的项目设计的全程总包管理能力。在商业地产设计及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方面,已经陆续完成了一批星级酒店、综合商业体、商业街区、大型会展、剧场、体育等项目的设计。主要业务合作伙伴包括:万科地产、金地地产、中海地产、江苏新城、华润地产、九龙仓、绿地地产、景瑞地产、旭辉地产、日本积水等著名品牌房地产企业,并与万科、金地、新城、景瑞等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也是家乐福在华东区域主要的设计供应商。上海中森的创作团队秉承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严谨的学院派设计理念,同时加强了国际合作,为提高我院的学术水平促进我院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累积了经验。我院先后与国际知名设计公司:GENSLER、GMP、AS、SWA、WATG、JWDA、NADEL等在上海和江苏省进行了诸多成功的设计合作。上海中森将以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为发展思路,借助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在设计与科研、人力与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继续提升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质量观念和服务意识,重点打造住宅设计、商业地产设计及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和最具特色的增值服务。Add:上海浦东新区南泉北路201号房地大厦20/21楼Tel:86ax:86mail:jy@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原建设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设行业技术实力强、知名度高的综合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是全国建设系统科技信息中心。根据国家对科研院所改革的要求,2003年7月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经济实体。该院长期从事建设领域的科技信息研究工作,为行业各级主管部门领导和国内外相关企业决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信息支持,是建设领域政策保障、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动物蛋白成分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加密电话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刺绣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刀具预设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减肥饮料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第1单元微项目4《用动突出演讲主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泰山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2025-2030中国冷藏储物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冷冻食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和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法规案例分析题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 2024年药剂学知识梳理试题及答案
- 商住小区施工组织设计
-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1版
- 工程爆破实用手册
- 《犯罪学》教学大纲
- 诗歌艺术手法:《扬州慢》【知识精讲+备课精研】 高二语文课内知识点拓展延伸(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 GA/T 1509-2018法庭科学现场制图规范
- 临床医学概要课件
- 模板及支撑计算书
- 电信智慧家庭工程师3级认证考试题库-下(判断题大全)
- 海绵钛生产工艺
- 整数与小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