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2万尾鱼苗在橘子洲放流 湖南35个县市区同步放鱼1.35亿尾_第1页
8032万尾鱼苗在橘子洲放流 湖南35个县市区同步放鱼1.35亿尾_第2页
8032万尾鱼苗在橘子洲放流 湖南35个县市区同步放鱼1.35亿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8032万尾鱼苗在橘子洲放流湖南35个县市区同步放鱼1.35亿尾

6月6日是第7个全国“放鱼日”。当天上午9时,湖南省“6.6放鱼日”同步放鱼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沙橘子洲公园战备码头举行。省委副书记乌兰、副省长隋忠诚与省直有关部门干不职工、社会各界群众一道放鱼湘江。

活动由省农业农村厅和长沙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共同承办。

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共同放鱼

活动现场面对市民开放,不少家长抱着孩子一同体验放鱼。“增殖放流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举措,对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市民莫女士告诉记者,当天特地带孩子来参加活动,让9岁的孩子通过放鱼的过程,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抱着7岁的孩子放鱼的陈先生一家,是第二次带孩子体验放鱼活动。他告诉记者,“放鱼日”是可以方便群众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陈先生计划以后每年到这个时候,都带孩子来体验,每一年孩子的收获和感受都会不同。

2023年1月1日零时起,湖南省长江湖南段、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干流等水域全面实行“十年禁渔”。长沙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秦德忠告诉记者,这次放鱼,也是群众为“十年禁渔”做出支持。“这次放鱼的意义,主要是为了增殖湘江鱼类资源。通过活动,达到以鱼护水、以鱼养水、以鱼保水的目的。”他说,这次活动总共有16辆运鱼的车辆,现场市民和志愿者热情加入,活动直到当天上午11时结束。

据了解,现场向湘江放流鱼种“四大家鱼”、珍稀鱼类及底栖动物8032万尾,其中四大家鱼夏花3000万尾,四大家鱼亲本5000万尾,胭脂鱼10万尾,湘华鲮10万尾,背瘤丽蚌10万只,圆田螺2万只。

另外,当日全省35个县市区同步开展放鱼活动,总共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苗鱼种1.35亿尾。

放流鱼种主要为“四大家鱼”

记者了解到,2023年“放鱼日”,湘江放流鱼种共2182.1万尾(只),其中3厘米以上“四大家鱼”夏花、春片鱼种2155万尾,四大家鱼亲本500组,3厘米以上胭脂鱼10万尾,15厘米以上的湘华鲮2万尾,背瘤丽蚌仔蚌15万只。

2023年“放鱼日”,湘江放流鱼种共3185万尾(只),包括3厘米以上“四大家鱼”夏花鱼种3145万尾,3厘米以上的胭脂鱼10万尾,15厘米以上的湘华鲮15万尾,3厘米以上背瘤丽蚌15万只。

通过对比长沙2023年、2023年和2023年“放鱼日”情况,记者注意到,几年来增殖放流的主体主要为“四大家鱼”、银鱼卵等经济物种及胭脂鱼、背瘤丽蚌等珍稀物种。其中,“四大家鱼”为: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谢仲桂告诉记者,根据增殖放流的规定,用于增殖放流的亲体、苗种等水生生物应当是本地种。苗种要是本地种的原种或者子一代。“我们放流的鱼都来自原种场,都是湖南本地的鱼种,凡是外来的、杂交的、转基因的以及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都不能放。”除此之外,他说,湘江是“四大家鱼”产卵场比较多的地方,所以主要考虑的是放“四大家鱼”的亲本。

谢仲桂表示,需要避免跨流域水系放流可能形成的潜在生态风险。放流物种应当遵循“哪里来哪里放”的原则,也就是说放流物种的亲本应当源于放流水域原产地天然水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或省级以上原种场保育的原种。

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处王元宝处长表示,湖南从今年开始结构性放流,对珍稀濒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