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七手法1学习课件_第1页
品管七手法1学习课件_第2页
品管七手法1学习课件_第3页
品管七手法1学习课件_第4页
品管七手法1学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品管七手法培训教材

版本:0

编制单位: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编制人:陆定坚

第一页,共五十三页。1讲授內容一.QC手法概论二.层别法三.特性要因图四.查检表五.柏拉图六.散布图七.直方图八.管制图(控制图)第二页,共五十三页。2TQC培训教材QC手法概论2.

根据原因与因果关系,以探讨潜伏性的问题—特性要因图。1.根据事实,数据发言—图表,查检表,散布图。3.

凡事物不能完全用平均值来考虑,应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变异性来考虑—直方图、管制图。4.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的来源,适当分层处理—层别法。第三页,共五十三页。3TQC培训教材QC手法概论5.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处置,而是先就其中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亦由重点管理—柏拉图下面我们开始介绍QC七大手法的具体应用和制作…第四页,共五十三页。4层别法

为区别各种不同原因对结果的影响而以各個原因为主体,分别作统计分析的方法,称为层别法。一、何谓层别法层别的对象与项目1、时间的层别小时别,日期别,周别,月别,旬别,上下午别、日夜别,季节别等。2作业员的层别班别、组别、操作法别、熟练度别、年龄别、性别、教育程度别、健康条件别、新旧别等。第五页,共五十三页。5台别、场所别、机型别、年代别、机种别、工具别、新旧别、编号别、编号别、速度别等4作业条件的层别温度别、湿度别、压力别、天气别、作用时间别、作业方法别、顺序别、人工与机器别、人工与自动别、测定器别等例:A班及B班的完成品品质层别3机械、设备的层别例:A不同机型生产相同产品以机型别来分析其不良率例:对温湿度敏感的作业场应记录其温湿度以便变化时能层别比较第六页,共五十三页。65原材料的层别供应者别、群体批别、制造厂别、产地别、材质别、大小别、贮藏期间别、成分别等。测定器别、测定者别、测定方法别等。7检查的层别检查员别、检查场别、检查方法别等。例:同一厂商供应的原材料也应做好批号别,领用时均能加以层别,以便了解各批原料的品质,甚至不良发生时更能迅速采取应急措施,使损失达最小的程度。6测定的层别第七页,共五十三页。7气温别、湿度别、风、晴或雨别、潮湿与干燥别、照明别等。8环境、天候的层别海岸与内陆别、国内与国外别、南区与北区别、东区与西区别等。9地区的层别良品与不良品别、包装别、运搬方法别等。10制品的层别11其他新旧品别、标准品或特殊品别、制造别等。第八页,共五十三页。8层别法/管制图*切脚机台的品质控制不稳,经常会掉出管制区。*使用层别法,将人员个别追踪来管制。结果:B操作员的图形会溢出管制区,其余不会,所以全是B员的操作有问题。第九页,共五十三页。9TQC培训教材特性要因图

对于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间或所期望的效果(特性)与对策间的关系,以箭头连结,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一种图形称为特性要因图。何谓特性要因图

特性要因图为日本品管权威学者石川馨博士于1952年所发明,故又称【石川图】。又因其形状似鱼骨图。其在阐明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亦称因果图。第十页,共五十三页。10TQC培训教材步骤1: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性特性要因图在未制之前应先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性,如不良率、停机率、送修率、抱怨的发生、外观不良、尺寸不良等有关品质低下的问题特性加以确定。特性步骤2:准备适当的纸张、制作特性要因图的骨架,将特性写在右端,自左画上一条较粗的干线(称母线),就是代表制程,并在干线的右端画一指向右方的箭头。在工作现场可用笔画在一张较大的纸上贴于现场。第十一页,共五十三页。11TQC培训教材步骤3:把原因分类成几个大类,每大类画于中骨上,且以圈起来。加上箭头的大分枝,稍斜的(约60°)插到母线,此大分枝称子枝,较线线略细。大原因可依制程分别分类,一般分为人、机械、材料、方法、其他。特性材料机械方法其他

人60°第十二页,共五十三页。12TQC培训教材枝骨内,无因果关系者否。60。特性步骤5:决定影响问题点之原因的顺序以集中思考自由讨论的方式,在所列出的原因中认为影响较大的划上红圈,再从划上红圈的原因中指出认为影响更大者再划上红圈,一直检讨下去。最后圈选出重要原因4~6项。

第十三页,共五十三页。13特性

追求对策型(鱼骨图反转)追求问题点应如何防止目标之效果应如何达成等对策,而以特性要因图表示期望效果(特性)与对策间的关系第十四页,共五十三页。14调准送料机保持清洁减少振动减少共振减少综合间隙气垫充足模具方法冲切间隙均匀黄铜料带真直控制打扁冲子歪凹型正确刀口锋利减小毛头减小料带与导板的间隙机器保持刀口锋利送料顺畅倒角正确导料槽合适纹直SQ材料导槽宽于料带.2MM降低下模冲子正确出料方式材料减小送料机压力保持黄铜材料真直控制来料调直SQ材料调整恰当控制SQ大小清洁轴承无规律断PIN对策图第十五页,共五十三页。15特性要因图的种类1.追求原因型:

在于追求不良的所在,并进而寻找其影响的原因,以特性要因图表示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间的关系。第十六页,共五十三页。16模具方法冲子与入块间隙不均偏大黄铜料带不直打扁冲子歪打凹型不良刀口钝毛头偏大料带与导板的间隙大造成偏歪机器黄铜部位刀口钝送料不畅料带两侧契块太低料带导槽偏大SQ材料不直导料槽宽磨损下模冲子太高SQ材料偏大偏小送料机压太重SQ材料不直保持黄铜材料真直材料来料不良料带出料方式E尺寸断PIN料带偏右黄铜料带不直纹直机构轴承有污物纹直机构调整不当C尺寸断PIN料带偏左凹型冲子倒角不好凹型宽修整站夹料调准送料机造成拉料不到位减少振动综合间隙偏大打偏时大时小料带不直造成料带振动太大无规律间断性PIN特性第十七页,共五十三页。17追查原因第十八页,共五十三页。18查检表(CheckSheet)何谓查检表查检表并无一定的标准格式,只要根据使用的目的以及为求方便使用,利于作统计分析面去设计适合自己所需的查检表:查检表(CheckSheet)就是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使用简单记号填记并予统计整理,并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之用而设计的一种表格或图表。检表的设计要领(2)、记录时要考虑到层别,善用特性要因图层别再分析的结果,按人员、机台、原料、时间等分别调查。(1)、应能迅速、正确、简易地收集到数据,记录时只在在必要项目上加注记号。(3)、数据履历要清楚--由谁查检、查检时间、期间、方法、班别、机台……均应载明清楚。其他测定或检查条件也要正确地记录下来。第十九页,共五十三页。19查检表(7)、如能使用写实图形,更可一目了然。(8)、查检表配合目的,必要时检讨修正。不同的目的,收集数据式会不一样。因此,收集数据的目的要明确。(5)、查检项目不宜太多,以4~6项为原则(针对影响大的要因收集数据即可),其他可能发生的要因仅为(其他)项。(4)、尽可能以符合、数字记入,避免使用文字,不得已用数字和文词时,亦应简洁正确。(6)、最好能一次记录下来后,就能表示出图表状况来。(9)、预留空位,供在实际查检中可再增列事先未考虑到而发生次数很多的项目。第二十页,共五十三页。20柏拉图柏拉图的作法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发生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以寻求占最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

从柏拉图可看出哪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程度如何,以判断问题的症结点,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ABC图。(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物,应依价值的大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得效果,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项重要项目的控制)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柏拉图的定义其分类有:(a)结果的分类:不良项目别、场所别、工程别。(b)原因的分类:材料、机械、设备、作业者的区别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三页。21柏拉图一般是先从结果的分类洞悉问题点所在,进一步为了采取对策,再依原因别画制柏拉图。2、决定收集数据之期间,按上项分类,在期间内收集数据。3、按发生次数顺序,将项目及次数记入不良分析表。4、按分类项目别,统计数据作统计表。总检查数:150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三页。22柏拉图6、点上累计不良次数(或累计不良率)及累计影响度,并以折线连结则得柏拉图。5、于图表用纸记入纵轴及横轴。纵轴左侧直线代表不良次数、不良率或损失金额,右侧直线代表累计影响度,横轴代表项目。横轴不宜长于纵轴,否则应调整其等分间隔。(a)各项目按出现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并求其累计次数。(b)求各项目的数据及累计数的影响度。(c)其他项排在最后,其他项若太在时,要检讨是否有其他重要要因需提出。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三页。23柏拉图四.分析资料根据鱼骨图,我们决定暂对TATL歪斜、镀层脱落、毛边打KINK,装HOOR不良、损伤、脏污及热印不良各项在9.16-9.24日仓库抽验中收集数据表如下:注:抽样总数量为62561PCS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三页。24柏拉图由以上数据作出查检表: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三页。25柏拉图由查检表作出以下柏拉图: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三页。264-7记入数据收集的期间,记录者、绘图者及总检查数、总不良数等等于图的空白处。1.作为降低不良的依据柏拉图的用途:2.决定改善的主要目标3.确认改善效果4.发现现场中的重要问题5.确认或调整特性要因图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三页。27散布图现场所发生的问题千头万绪,作业者、管理者虽有心改善,但篱往不知从何处着手。在两组数据(或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否有相关及其所相关程度如何,无法层别检讨何者影响结果时,倘若仅靠过去的经验,往往事倍功半,此时应该绘出两种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及其相关程度如何的散布图来探讨其潜在因素。1.正相关X增大时,v也随之增大,称为正相关xy完全的正相关xy有正相关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三页。28散布图x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但增大的幅度不显著。此时宜再考虑其他可能影响的要因。2.非显著性正相关x增大时,y反而减少,称为负相关。3.负相关x增大时,y反而减少,但幅度并不显著。此时宜再考虑其他可能影响的要因。4.非显著性负相关似有正相关xy完全的负相关xyxy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三页。29散布图x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但增大的幅度不显著。此时宜再考虑其他可能影响的要因。2.非显著性正相关x增大时,y反而减少,称为负相关。3.负相关x增大时,y反而减少,但幅度并不显著。此时宜再考虑其他可能影响的要因。4.非显著性负相关似有正相关xy完全的负相关xyxy第三十页,共五十三页。30直方图二、直方图的制作为要容易的看出如长度、重量、时间、硬度等计量值的数据的分配情形所用来表示的图形。直方图是将所收集的测定值或数据的全距分为几个相等的区间作为横轴,并将各区内的测定值所出现次数累积而成的面积,用柱子排起来的图形,故称之为柱状图。(例)某厂的成品重量规格为130~190,今按随机抽测方式抽取240个样本,其重量测定值如表,试制作直方图。一、何谓直方图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三页。31直方图3-1制作次数分配表(1)由全体数据中找出最大值与最小值从数据中,各行的数据分别选出最大值L及最小值S。(2)求出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三页。32组数过少虽可得到相当简单的表格,但已失去次数分配的本质;组数过多使表列虽详尽却无法达到简化的目的。(异常值应除去再分组)。因此,次数分组组数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一般可用数学家史特吉斯(Sturges)提出的公式,根据测定次数n来计算组数k,其公式为:k=1+3.32logn。(3)决定数组由L及S列中可知所有数据中最大为170,最小为124,所以全距=170-124=46一般对数据的分组可参照此表:例如:n=50则k=1+3.3.Log50=1+3.32(1.7)=6.6即约可分为6组或7组。本例数据200个,将其分为12组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三页。33为便于计算平均与标准差,组距常取为5、10、2的倍数(4)决定数距组距=全距/组数=46/12=4依此类推,计算至最大一组的组界。最小一组的上组界=下组界+组界=123.5+4=127.5第二组的下组界为127.5;上组界为127.5+4=131.5(6)计算各组的组中点(5)决定各组的上下组界第三组的下组界为131.5;上组界为131.5+4=135.5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三页。34a、将所有数据依值大小记于各组的组界内,并计算出其次数第二组的组中点=125.5+4=129.5(7)作次数分配表第三组的组中点=129.5+4=133.5依此类推,计算至最大一组的组中点。b、将相关的次数相加,并以测定值的个数校核。表中的次数总和与测定值的个数应相同。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三页。353-2制作直方图(1)将次数分配表图表化,以横轴表示重量的变化,纵轴表示次数。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三页。36(3)以各组内的次数为高,组距为底。在每一组上画成一矩形,则完成直方图。(2)横轴及纵轴各取的单位长度。再将各组的组界分别在横轴上,各组界应为等距离。(4)在图的右上角记入数据总数n及数据履历,并画出规格的上限及下限。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三页。37结论:检查员对测定值有偏好现象,如对5,10的数字偏好,或是假造数据。测量仪器不精密或组数的宽度不是倍数时亦有此种情形。4-1正常型四、直方图常见的形态说明:中间高、两边低,有集中趋势结论:左右对称分配(常态分配),显示制程在正常运转下。4-2缺齿型(凹凸不平型)说明:高低不一,有缺齿情形。不正常的分配,系因测定值或换算方法有偏差,次数分配不妥当所形成。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三页。384-3偏向型说明:高处偏向一边,另一边低,拖长尾巴。可分偏右型、偏左型。为偏态分配。结论:尾巴拖长时应检讨是否在技术上能够接受。4-4绝壁型(切边型,断裂型)说明:有一端被切断偏右型:例如微量成分的含有率等不能收到某值以下的值时所出现的形状。偏左型:例如成分含有高纯度的含有率等不能取到某值以上值时出现的形状。结论:数据经过全检过或制程本身有经过全检过出现的形状。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三页。394-5双峰型(二山型)说明:有两个高峰出现。4-6离岛型(二山脱离型)说明:在右端或左端形成小岛。结论:有两种分配相混合,例如两台机台或两种不同原料间有差异时会出现此种形状,因测定值受不同的原因影响应予层别后再作直方图。结论:测定有错误、工程调节错误或使用不同原料所引起。一定有异常原因存在,只要去除即可制出合乎规格的制品。第四十页,共五十三页。404-7高原型说明:形状高原状。结论:不同平均值的分配混在一起,应层别后再作直方图比较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三页。41管制图

所谓管制图是一种以实际产品品质特性与根据过去经验所判明的制程能力的管制界限比较,以时间顺序用图形表示的管理方法。所以,一般管制图纵轴为制品的品质特性,以制程变化的数据为分度;横轴为制品的群体号码,或制造年月日等,以时间顺序、制造顺序将点绘在图上。一、何谓管制图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三页。42一、依数据的性质来分类管制图的种类所谓计量值管制图是管制图所依据的数据均属于由量具实际量测而得。如长度、重量、成份等特性均为连续性者。1、计量值管制图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三页。432、计数值管制图所谓计数值管制图是管制图所依据的数据均属于以单位计数者。如不良数、缺点数等间断数据。

a不良率管制图(Pchart)

c缺点数管制图(Cchart)

b不良数管制图(Pnchart)用于控制制程的品质,如有点子跑出界限时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d单位缺点管制图(Uchart)二、依用途来分类1、管制用管制图

a追查不正常原因

b迅速消除此项原因c并且研究采取防止此项原因重复发生的措施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三页。442、解析用管制图(此种管制图为作为)

a决定方针用

b制程解析用

d制程管制之准备用

c制程能力研究用1管制状态的判断④没有点子超出管制界限之外管制状态(满足下列条件即可认为制程是在管制状态)管制图的判读①多数的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③点之分布呈随机状态,无任何规则可循②少数的点子落在管制界限附近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三页。45非管制状态采取措施①点在管制界限的线外(或线上)可否延长管制界限做为今后制程管制之用的判断基准②点虽在管制界限内但呈特殊排列①连续25点以上出现在管制界限线内时(机率为93.46%)②连续35点中出现在管制界限外的点不超过1点时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三页。46③连续100点中出现在管制界限外的点不超过2点时。制程满足以上条件,虽可认为制程在管制状态,但不是说点超现了界限也可以,这些超限的点必定有异常原因的,所以必需追究原因,并将之除去方可。*应视管制图上的点为一分配,而不是单纯的点,即应考虑到制程分配的变化情形。2、管制图的判读原则*只要点在界限内,原则上可视为制程在管制状态下*不必过分顾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