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答题时间75分钟。2.答卷前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调研序列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请把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良渚文化都邑城池、宫殿神庙、献祭神坛、权贵陵墓、大型聚落、水利工程、玉作坊群、玉制礼器乃至原始文字的发现,可以表明()A.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得到证实 B.良渚文化与仰韶文化南北呼应C.远古时期国家的雏形已经出现 D.良渚文化是华夏国家文明来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良渚文化遗址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城邦规模较大,私有财产已出现,阶级阶层分化明显,出现权贵阶层,国家的雏形已经出现,C项正确;良渚文化属于长江下游流域,而三皇五帝传说,黄帝属于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再者考古没有完全证实三皇五帝传说,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仰韶文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良渚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来源,只能说明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国家产生的重要表现,排除D。故选C项。2.考古学家注意到,“二里头至西周时代……宫庙合一,以庙为主;春秋战国时代至秦汉时代……宫庙分离,以宫为主”。意在强调()A.夏商西周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B.周秦之际是政教分离的分水岭C.法家集权思想深刻影响历史走向 D.秦汉文治武功奠定政治制度格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二里头至西周时代……宫庙合一,以庙为主……”,并结合所学可知,夏商周时期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代至秦汉时代……宫庙分离,以宫为主”,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实行政教分离。由此可知,考古学家意在强调周秦之际是政教分离的分水岭,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从夏朝到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夏商西周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法家集权思想,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秦汉文治武功奠定政治制度格局”,排除D项。故选B项。3.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之所以被誉为前无古人的古典绘画瑰宝之一,正是由于其在表达画面内容、表现人物造型、环境渲染和笔墨形式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突破。这种突破主要表现在()A.把表现对象的内心与神韵作为追求目标 B.追求个性,不拘法度,不强调写实与意境C.一改汉代以来绘画婉约、轻巧的阴柔之美 D.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有生活气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正是由于其在表达画面内容、表现人物造型、环境渲染和笔墨形式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突破”并结合所学可知,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把表现对象的内心与神韵作为追求目标,因此所画人物栩栩如生,A项正确;宋元两朝书法家追求个性,不拘法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洛神赋图》体现了婉约、轻巧的阴柔之美,排除C项;隋唐时期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有生活气息,排除D项。故选A项。4.由于宋代传世典籍材料相对丰富,故北宋时期宋辽、宋夏榷场以及南宋时期宋金榷场的研究成果较为丰赡,而对于夏金榷场则多语焉不详。自黑水城出土的17件西夏榷场使文书公布后,夏金榷场研究得到极大改观,其中一份文书如图对该文书解读正确的是()A.行文的对象是三司,属于下行文,但无行文机构B.可以证实榷场是各对峙政权之间商贸往来的场所C.可以推断大庆三年西夏开始设立榷场使管理榷场D.文书的性质不明,无法判断所述事项与榷场有关【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观察图片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虽然为西夏榷场使的文书,但由于文字残缺,文书性质不明,无法判断所述事项与榷场有关,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行文属于下行文,并且行文机构标明为“三司处”,排除A项;仅此一件文书不足以证实榷场是各对峙政权之间商贸往来的场所,排除B项;仅凭此文不能得出大庆三年西夏开始设立榷场使管理榷场,排除C项。故选D项。
5.公元1751年秋,从瑞典远赴而来的牧师奥斯贝克,初次进入清朝土地,看着街头小巷拥挤的人头,很快就意识到了潜在风险。据此推断,“潜在风险”是()A.农民起义 B.资源危机C.清朝由盛转衰 D.对外侵略扩张【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期,奥斯贝克看到清朝街巷拥挤、人口众多,意识到在传统生产力条件下,中国人地矛盾在积累,即存在资源危机的潜在风险,B项正确;农民起义与“街头小巷拥挤的人头”不符,排除A项;人口增多并不意味着清朝由盛转衰,排除C项;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并不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排除D项。故选B项。
6.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提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王廷极恢宏,“内有学署、医院、观星台、军工厂、古玩库、药草铺、疗畜馆”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近代博物馆观念已现中国 B.该书是一部世界历史著作C.所提军工厂是军事博物馆 D.所提古玩库是历史博物馆【答案】B【解析】【详解】徐继畲对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王廷的描述,不能说明《瀛寰志略》是一部世界历史著作,B项符合题意;《瀛寰志略》中关注西班牙王廷中的机构、功能以及“军工厂”“古玩库”等,反映出近代博物馆观念已现中国,排除A项;《瀛寰志略》中提到的军工厂,设置在王宫内,其功能确为展示军工的博物馆,排除C项;《瀛寰志略》中提及的古玩库相当于如今的历史博物馆,排除D项。故选B项。
7.梁启超曾有诗描述某一历史时刻的情景:“其时马江已失利,黑云漠漠愁孤城。忍饥犯瘴五千士,尽与将军同生死。”诗中将军是()A.林则徐 B.刘铭传 C.邓世昌 D.刘永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其时马江已失利,黑云漠漠愁孤城。忍饥犯瘴五千士,尽与将军同生死”,并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诗中描述的将军是刘铭传。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在马江海战中中国惨败,清廷重新启用老将刘铭传,刘铭传与将士们同仇敌忾抗击法国侵略军,B项正确;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中方将领,排除A项;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将领,排除C项;刘永福是黑旗军首领,中法战争爆发后曾在中越边境抗击法军,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1905年,在考察英国英格兰银行与美国花旗银行后,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户部银行,这是我国最早由官府开办的国家银行。户部银行总资本400万两,总行位于北京,在天津、上海、武汉等9处设立分行。户部银行的设立()A.是清政府的“自救”举措 B.促成洋务运动与国际接轨C.为民族企业发展扫除障碍 D.缺乏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05年是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1895年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失败,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户部银行是由官府开办的国家银行,不可能为民族企业发展扫除障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缺乏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排除D项。故选A项。9.《北伐战争史稿》(下图)是范忠程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档案和报刊资料以及有关专著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写作而成的。该作目录不包括()A.决战赣南,会师武汉 B.决战江西,克复福建C.血漫湘江,由黔入川 D.五原誓师,平甘援陕【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研究北伐战争史的学术专著,在目录中不能包括红军长征中“血漫湘江,由黔入川”的经历,C项符合题意;决战赣南,会师武汉实为北伐军进军行程,排除A项;北伐军的重要活动包括决战江西,克复福建,排除B项;冯玉祥五原誓师,平甘援陕属于北伐战争史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10.1953年夏的金城战役,是志愿军转入阵地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志愿军对坚固设防之敌实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役。此役歼敌5.3万余人,重创南朝鲜军4个师,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该战役的目的是()A.通过军事主动争取苏联出兵朝鲜 B.结束美军在朝鲜半岛军事存在C.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D.积累大规模攻坚战役的宝贵经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53年”可知,这一年朝鲜战争即将结束,因此金城战役是为了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C项正确;朝鲜战争中国没有要求苏联出兵朝鲜,排除A项;美军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存在一直没有结束,排除B项;金城战役是阵地战而非攻坚战,排除D项。故选C项。11.图表和解读,相当于硬币的两面,两者不可分离。对下表解读准确的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总额比重的变化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并不断发展C.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受到全球化严重冲击D.进入21世纪,国有企业盈利能力明显下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总额比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更加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比重不断增高,经营主体多元化,各类企业开展贸易的积极性提高,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表述正确,B项正确;中国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就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A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指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份额虽然下降,但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仍然占据主体地位,排除C项;“进入21世纪,国有企业盈利能力明显下降”此说法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2.古代罗斯人是现代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共同祖先,是东斯拉夫的一支。公元9世纪中期,东斯拉夫人请求被称为“瓦良格人”的北欧人管理和统治他们,为他们建立法律和秩序。在此背景下建立了()A.留里克王朝 B.基辅罗斯C.金帐汗国 D.莫斯科公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公元9世纪中期,东斯拉夫人请求被称为‘瓦良格人’北欧人管理和统治他们”并结合所学可知,862年,北欧诺曼人首领留里克成为诺夫哥罗德王公,建立留里克王朝,A项正确;882年,留里克的亲属奥列格占领基辅,并迁都于此,形成以基辅为中心的国家,史称“基辅罗斯”,与材料“公元9世纪中期”不符,排除B项;金帐汗国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排除C项;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欧洲历史上某次运动始于17世纪末的英国,结束于法国大革命,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将这一时期评价为“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该运动()A.得到多国政府立法支持 B.有空前的公共性C.使理性化思维开始形成 D.缺乏经济学成果【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始于17世纪末的英国,结束于法国大革命;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可知,反映的是启蒙运动,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知识分子运动,他们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展开广泛的交流活动,表现在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活动;许多国家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一些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体现了启蒙运动具有空前的公共性,B项正确;得到多国政府立法支持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选项理性化思维开始形成表述有误,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启蒙运动在经济学方面的成果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4.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A.肯定人民群众的巨大历史作用 B.以现实的历史取代精神的历史C.精神内核内嵌于“历史具体”中 D.否定历史理论对历史研究的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可以看出抽象的概括离不开现实的历史具体,可见唯物史观精神内核内嵌于“历史具体”中,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唯物史观离不开历史具体,排除B项;材料并未否定历史理论对历史研究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15.1930年1月,甘地向英国政府提出11条要求。主要内容如:降低田赋5%,保护关税限制外国布和服装的进口,给印度船只以沿海航行权,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法和盐税,减少英籍官吏薪金5%等。据此推知,甘地此举意在()A.摆脱经济危机对印度的冲击 B.团结广大阶层争取民族独立C.发展印度经济摆脱英国控制 D.展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主要内容如:降低田赋5%,保护关税限制外国布和服装的进口,给印度船只以沿海航行权,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法和盐税,减少英籍官吏薪金5%等。”并结合所学可知,甘地要求英国政府降低田税、保护关税、释放政治犯等,意在团结广大农民、资产阶级等不同阶层和派别争取民族独立,B项正确;甘地向英国提出的要求与摆脱经济危机对印度的冲击不符,排除A项;“发展印度经济摆脱英国控制”此说法只是甘地向英国政府提出的部分要求,排除C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手段和方法,并非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16.1974年6月,欧共体8国和美国在内北约15国首脑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签订了《大西洋关系宣言》,强调大西洋两岸在政治和防务方面有不可分割的共同利益,为了实现共同目标,盟国需要保持密切的磋商与合作。这在实际上()A.促成美国与西欧从分化走向团结 B.大大拓展了西欧国家的外交空间C.基本实现西欧外交独立自主 D.承认了西欧与美国地位平等【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大西洋两岸在政治和防务方面有不可分割的共同利益”、“盟国”等可推知,《大西洋关系宣言》实际上承认了西欧与美国地位平等,D项正确;《大西洋关系宣言》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并不能促成美国与西欧从分化走向团结;《大西洋关系宣言》依然是基于欧美国家间建立的,并没有拓展了西欧国家的外交空间;材料并没反映西欧外交独立自主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满分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国家粮食储备的观念源自西周。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平籴法,即政府在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汉武帝时,桑弘羊发展了上述思想,创立平准法,在京师贱收贵卖以平抑物价。宣帝(前74年—前48年在位)元康年间连年丰收,谷价低至一石五钱,“农人少利”。此时,“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万人”。(班固《汉书》)五凤年间,宣帝采纳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的建议:在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等郡买粮,供给京师所用,“省关东漕卒过半”。这一措施成效显著,耿寿昌又于五凤四年(前54)奏请在边郡普遍设置粮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民便之”。该制度在后世逐步完善,影响至今。王夫之称其为“利民之善术也”。——摘编自王文涛《社会救助视角下的汉宣帝中兴》(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宣帝建立常平仓制度的背景。(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宣帝建立常平仓制度的作用和影响。【答案】(1)背景:国家粮食储备的传统观念;战国汉初的历史经验;宣帝中兴;宣帝重视民生或民本思想;采纳大臣的建议或善于纳谏;科学治理或成功治理的实践;防御自然灾害或国防的需要。(2)作用: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利于防灾救灾、应对战争等突发事件;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垂范后世,影响深远。【解析】【详解】(1)背景:依据材料“国家粮食储备的观念源自西周”,得出国家粮食储备的传统观念;依据材料“汉武帝时,桑弘羊发展了上述思想,创立平准法,在京师贱收贵卖以平抑物价”,得出战国汉初的历史经验;依据材料“宣帝(前74年—前48年在位)元康年间连年丰收,谷价低至一石五钱”,得出宣帝中兴;宣帝重视民生或民本思想;依据材料“宣帝采纳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的建议”,得出采纳大臣的建议或善于纳谏;依据材料“这一措施成效显著,耿寿昌又于五凤四年(前54)奏请在边郡普遍设置粮仓”,得出科学治理或成功治理的实践;从防御自然灾害或国防角度分析,得出防御自然灾害或国防的需要。(2)作用:从对农民的利益保护分析,得出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从对防御突发事件分析,得出利于防灾救灾、应对战争等突发事件;从维护社会稳定分析,得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依据材料“该制度在后世逐步完善,影响至今”,得出垂范后世,影响深远。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90年代,张学良“开口说话”,述及其生平重大经历,其中对“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问题多有阐述。张学良关于不抵抗问题的回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命令是他下达的。二是,他之所以下达不抵抗的命令,是没有想到日本会大规模地进攻,是对日本侵略形势的判断错误,“我情报不够,我判断错误!”三是,不抵抗命令与国民党中央具体讲与蒋介石无关,国民党中央和蒋介石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命令。——李东朗《张学良、蒋介石与“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主义——一基于张学良回忆的讨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自选角度,拟定论题,评论张学良关于不抵抗问题的回忆。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答案】角度一:口述史料的价值与局限。张学良开口说话反映出口述史料的既有历史价值也有其局限性。角度二:不抵抗问题的现象与本质。论题:张学良不抵抗命令是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的必然示例一:论题:张学良关于不抵抗问题“开口说话”,反映出口述史料既有历史研究价值也有其局限性。评论:分论点“口述史料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论证:张学良作为当事人和亲历者,其口述说不抵抗命令出自自己、蒋介石并无此令回忆;结合史实,可以认定是可信的;说明张学良对不抵抗命令造成的严重后果负有重要责任。分论点“口述史料有明显的主观性局限”:张学良对日军侵略情况误判,以及蒋介石和不抵抗主义没有关联的回忆,显然与历史真实有出入。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已经确立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不断策划占领东北并制造事端。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日本统治集团为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这些基本的国际形势,国民政府和张学良不可能不知情。1930年开始,国民政府已开始大规模“围剿”革命根据地,显然,国民政府的基本政策是“攘外必先安内”。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总结:综上所述,张学良关于不抵抗问题“开口说话”,反映出述史料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但不可能完全还原客观真实的过去,要注意甄别其主观乃至虚假成分。示例二:论题: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是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的必然。评论:张学良关于不抵抗命令出自自己、蒋介石并无此令的回忆,是确实的;但他对日军侵略情况误判,以及蒋介石和不抵抗主义没有关联的回忆,是不准确的。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已经确立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不断策划占领东北。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日本统治集团为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这些基本的国际形势,国民政府和张学良不可能不知情。1930年开始,国民政府已开始大规模“围剿”革命根据地,显然,国民政府的基本政策是“攘外必先安内”。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充分证实了这一点。综上所述,不抵抗是国民政府应对日本侵略东北的既定方针,张学良服膺蒋介石,其不抵抗命令是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的必然,应注意甄别不抵抗问题的现象与本质。【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依据材料“张学良关于不抵抗问题的回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命令是他下达的。二是,他之所以下达不抵抗的命令,是没有想到日本会大规模地进攻,是对日本侵略形势的判断错误,‘我情报不够,我判断错误’”可以看出张学良开口说话反映出口述史料既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也具有有其局限性。由此可以得出论事张学良关于不抵抗问题“开口说话”,反映出口述史料既有历史研究价值也有其局限性。评论:依据材料“‘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命令是他下达的”、“不抵抗命令与国民党中央具体讲与蒋介石无关,国民党中央和蒋介石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命令”可知,张学良作为当事人和亲历者,其口述说不抵抗命令出自自己,蒋介石并无此令的回忆。结合所学可以认定是可信的,说明张学良对不抵抗命令造成的严重后果负有重要责任。依据材料“他之所以下达不抵抗的命令,是没有想到日本会大规模地进攻,是对日本侵略形势的判断错误,‘我情报不够,我判断错误’”、“不抵抗命令与国民党中央具体讲与蒋介石无关,国民党中央和蒋介石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命令”可知,张学良对日军侵略情况误判,以及蒋介石和不抵抗主义没有关联的回忆,显然与历史真实有出入。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已经确立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不断策划占领东北并制造事端。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日本统治集团为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这些基本的国际形势,国民政府和张学良不可能不知情。1930年开始,国民政府已开始大规模“围剿”革命根据地,显然,国民政府的基本政策是“攘外必先安内”。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是张学良关于不抵抗问题“开口说话”,反映出述史料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但不可能完全还原客观真实的过去,要注意甄别其主观乃至虚假成分。也可从其他角度并提出论题,结合口述史料价值和有关不抵抗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言之有理即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世界文学中,对奴隶贸易的再现和控诉已经屡见不鲜。然而,“苦力贸易”却鲜为人知,尽管其中的罪恶和暴力程度丝毫不亚于黑奴贸易。总体而言,苦力贸易和契约华工问题在学术界得到的关注明显不足,相关的文学书写也很少,数量和影响力都难以与奴隶题材的文学作品相比肩。……目前涉及苦力贸易和契约华工海外流散的代表性文学作品有: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台风》(1903)、古巴裔美国作家克里斯蒂娜·加西亚的《猎猴》(2003)、华裔美国作家林露德的《幸运之神》(2007)、古巴作家马尔塔·罗哈斯的《黄色行李》(2009)和中国香港作家雷竞璇的《远在古巴》(2016)等。这些文学作品都选取华工在拉丁美洲的流散作为书写主题……出发点不同、叙述手法各异,但是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苦力贸易以及契约华工的海外流散历史。从作家的叙事方式和主题选择,可以清楚地看出苦力贸易所映射出的权力关系。……都明确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主题,例如苦力贸易中契约华工的苦难……人性之险恶和脆弱等。——摘编自李保杰《世界文学中的苦力贸易和契约华工》(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苦力贸易的实质,并指出契约华工在拉美分布的主要地区或国家。(2)综合以上材料,说说你如何看待文学作品与真实历史中契约华工事件的关系。【答案】(1)实质:欧美殖民者对中国进行的剥削和掠夺。地区或国家:加勒比群岛、秘鲁、古巴等(2)关系:真实历史为文学写作提供素材,文学作品一定程度反映历史真实,其本身也是史料的一种;文学书写将宏大历史人本化,消解契约华工在历史叙述中的缺位和消音、弥补历史缺失(再现华工的经历);从不同角度反映苦力贸易和殖民掠夺的残酷性,对契约华工的海外流散及话语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替华工发声);文学作品从契约华工的经历反映苦力贸易,体现出文学叙事的社会历史使命,发挥文学的社会作用;文学书写的着眼点不仅是历史的再现,而且还是对人性的考量,带有艺术加工的色彩。【解析】【详解】(1)实质:根据材料可知,苦力贸易中的罪恶和暴力程度丝毫不亚于黑奴贸易,可得出其实质是欧美殖民者对中国进行的剥削和掠夺。地区或国家:根据材料“这些文学作品都选取华工在拉丁美洲的流散作为书写主题”和所学知识可知,契约华工在拉美分布的主要地区或国家有加勒比群岛、秘鲁、古巴等。(2)关系:根据材料,“这些文学作品选取华工在拉丁美洲的流散作为书写主题”,“反映了苦力贸易以及契约华工的海外流散历史”,“看出苦力贸易所映射出的权力关系”,可以看出真实历史为文学写作提供素材,文学作品一定程度反映历史真实,其本身也是史料的一种;根据材料“苦力贸易和契约华工问题在学术界得到的关注明显不足,相关的文学书写也很少,数量和影响力都难以与奴隶题材的文学作品相比肩。”可看出,材料中的文学书写将宏大历史人本化,消解契约华工在历史叙述中的缺位和消音、弥补历史缺失,再现华工的经历;这些文学作品替华工发声,从不同角度反映苦力贸易和殖民掠夺的残酷性,对契约华工的海外流散及话语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材料中的文学作品从契约华工的经历反映苦力贸易,体现出文学叙事的社会历史使命,发挥文学的社会作用;根据材料,这些作品“都明确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主题,例如苦力贸易中契约华工的苦难……人性之险恶和脆弱”也表明,文学书写的着眼点不仅是历史的再现,而且还是对人性的考量,带有艺术加工的色彩。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70年、1990年、2010年全球前20大集装箱港口单位:万TEU排名197019902010港口区域吞吐量港口区域吞吐量港口区域吞吐量1奥克兰北美33.6新加坡东南亚522.4上海东亚2906.92鹿特丹欧洲24.2香港东亚510.1新加坡东南亚2843.13西雅图北美22.4鹿特丹欧洲366.7香港东亚2353.24安特卫普欧洲21.5高雄东亚349.5深圳东亚2251.05贝尔法斯特欧洲21.0神户东亚259.6釜山东亚1415.76不来梅/哈文港欧洲19.5洛杉矶北美258.7宁波东亚1314.47洛杉矶北美16.5釜山东亚234.8广州东亚1255.08墨尔本澳新15.8汉堡欧洲196.9青岛东亚1201.29蒂尔伯里欧洲15.5纽约/新泽西北美187.2迪拜西亚1160.010拉恩欧洲14.7基隆东亚182.8鹿特丹欧洲1114.611弗吉尼亚北美14.3横滨东亚164.8天津东亚1008.012利物浦欧洲14.0长滩北美159.8高雄东亚918.113哈里奇欧洲14.0东京东亚155.5巴生港东南亚887.014哥德堡欧洲12.8安特卫普欧洲154.9安特卫普欧洲846.815费城北美12.0费力克斯托欧洲141.8汉堡欧洲790.016勒阿弗尔欧洲10.8圣胡安加勒比138.1洛杉矶北美783.217安克雷奇北美10.1不来梅/哈文港欧洲119.8丹戎帕拉帕斯港东南亚653.018费力克斯托欧洲9.3西雅图北美117.1长滩北美626.319神户东亚9.0奥克兰北美112.4厦门东亚582.020悉尼港澳新8.3马尼拉东南亚103.9纽约/新泽西北美529.2材料二图11948—2008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额请任选1970、1990、2010中的一年,以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数据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所选年代全球化的特点及成因,并谈谈你的认识(启示)。【答案】例一:1970年特点:欧美是全球化的主力(主导);相比此后40年,此时全球化水平较低。成因:分论点1:欧美是全球化的主力(主导)二战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把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视为头等大事,社会和国际关系整体稳定;二战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一度较快;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敢于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促进了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推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进步,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近代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掠夺积累大量财富,并拥有较好的工业和社会基础;分论点2:相比此后40年,此时全球化水平较低第三世界独立不久,发展水平低,加之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导致亚非拉广大地区对全球化的参与和贡献有限;两大阵营对峙,加之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阵营游离于全球化之外;等等。认识:此时的全球化最多只是半球化,且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说明真正的全球化远未实现;只有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国际格局对全球化进程有重要影响;发展中国家要努力参加全球化;科技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国家在全球化中的地位。等等。(任2点,言之有理即可)例二:1990年特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依然保持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但受到新型民族独立国家的挑战,东亚、东南亚国家表现出色;/相较前20年,全球化程度有所提高(任2点)。成因:分论点1: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依然保持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二战后二十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有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优势;欧美发达国家不同程度调整经济政策如减少国家干预等,仍保持经济优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苏联及东欧国家改革陷入困境,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总体上仍游离于全球化之外;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尚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程度受限,全球竞争力有待提高;分论点2:东亚、东南亚等国家表现出色东亚、东南亚等新兴民族国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掀起了现代化建设浪潮。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本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版股权质押权责明确协议样本一
- 科技驱动未来
- 元宵节数字营销解读
- 2025年度拆除工程噪音污染控制合同4篇
- 2025年度厂房设备租赁与绿色制造合同范本4篇
- 《中科院化学课件:不对称催化反应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 二零二五年度腻子材料批发与零售合同3篇
- 2025年度厂区装卸工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合同4篇
- 2025年度绿色环保型老旧厂房拆除及重建一体化工程合同4篇
- 2025年度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合同4篇
-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4高考复习必背英语词汇3500单词
- 消防控制室值班服务人员培训方案
- 《贵州旅游介绍》课件2
- 2024年中职单招(护理)专业综合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无人机应用平台实施方案
- 挪用公款还款协议书范本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医生个人总结)
- 盾构隧道施工数字化与智能化系统集成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文献综述2400字】
- 2019年医养结合项目商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