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沉默螺旋”理论的网络信息行为研究
1绪论1.1“沉默螺旋”假设“沉默的螺旋”(spiralofsilence)是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ElisabethNoelle-Neumann)于1972年提出的传播学理论,在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一书中,作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其核心观点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害怕孤立的恐惧感,在面对社会事件时,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如果对事件的赞成声占主导地位,人会随之表达赞成的观点,如果赞成呼声下降,人就会保持沉默,这种沉默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特点。该理论的基本假定是:(1)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2)人经常害怕孤独;(3)对孤独的恐惧感使个人不断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4)估计的结果影响着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5)四个假定形成、巩固和改变了公众的观念。这一理论提出后,被用于解释舆论形成及媒体的作用,成为传播学经典理论模型。但是,在该理论提出后的30多年中,学界对其应用价值也一直存在争议,尤其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能否采用该理论分析网络空间的社会心理和传播行为,构成学界不断讨论的问题。1.2网络空间中的“沉默螺旋”现象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1月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统计报告》,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网民人数已经达到2.1亿,网络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沉默螺旋”理论在网络环境中的适用性,我国学界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沉默螺旋理论能够用于解释互联网现象。中国人民大学的刘海龙在《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中提出,个人不会因为互联网而改变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感,信息传播的公开与否不是由媒介而是由传播对象所决定的,网络空间中也会形成相应的群体规范,对成员的压力同样存在。ID是人在网络空间的载体,其他ID对它的孤立效果仍然存在。因此,在网络空间,存在着沉默螺旋的心理机制及信息传播机制,沉默螺旋现象仍然存在,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变化。(2)“沉默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已经失灵。汪碧芬、吴英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实践局限初探》中强调,网络信息传播的匿名性给人带来更大的交流与表达空间,这是“沉默螺旋”理论假设所缺失的条件。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网上交流对随意表达意见后所承担的心理压力有限,“匿名性”使“本我”的表现更为自由,信息交流有着更为宽松的空间。(3)“沉默螺旋”依然存在,只是作用方式发生了改变。网络传播结构的变化,使“沉默螺旋”假设中的“从众心理”发生改变。传统社会环境中的恐惧心理容易为“无所谓”心理所取代。“沉默螺旋”理论需要对新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才能对网络空间的信息行为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笔者认为,网络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空间,使每个人可以屏蔽自己的身份,但在网络空间依然存在着“沉默螺旋”现象,互联网强大的功能对“沉默螺旋”现象的形成和发展有推动作用。网络中的“沉默螺旋”的产生原因不是简单地从众和趋同心理,而是增加了“个性使然”、“无谓心理”、“个人信息处理能力”和“网民技术压力”等新的因素。2网络信息行为分析网络信息行为是指与信息的创造、传播、获取和使用密切相关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主要集中在七个领域:网络音乐、即时通信、网络影视、网络新闻、搜索引擎、网络游戏和电子邮件;娱乐和信息传播是上网的主要目的。本研究将集中对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行为表现形式及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暂不涉及娱乐性网络行为。2.1网络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网络信息行为的特征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网络的个人化”和“个人的网络化”打破了物理世界中的环境界限,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创造和传播信息,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源,个人在网络空间真正获得了信息交流的主体地位。网上公众表现为一定网络社区的个人集合,聊天频道、BBS、OICQ、新闻组、地下网站等网络人际社区,按照“话题”或“议题”组成临时性群体,各类公众之间以及公众内部的信息交流,使不同事物或议题能够迅速找到同盟军或反对者。网络的匿名性特征使网络群体行为能够夸大或促进舆论的形成,其影响范围之广是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2.2网络信息行为的心理特征在网络的虚拟空间,“屏幕的安全性”意味着个体失去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人的身份、人的情绪、社会的惩戒因素,对互联网中的人和事的影响减弱,网络的分化力量,使个人都可以作为信息传播主角,通过互联网表现自我。同时,人在网络空间(Cyberspace)的体验以及心理表现,仍然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数字化的人、人际关系和社会群体成为现实世界的延伸。网络行为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几个方面:感觉的模糊。网络信息交流分为文本、声音、图像等不同方式。目前大多数人仍然通过文本信息进行交流。文本交流消除了现实世界身体语言及其他交流技巧的帮助,人的感觉变得模糊不清。身份的灵活性。由于缺少面对面交流的限制,人可以随意假设身份。网络传播的匿名性改变了人的认知结构,现实世界的社会地位等因素对网民的影响减弱甚至消失。空间和时间的灵活性。地理距离是影响交往的重要因素,在网络空间,人们按照共同兴趣组成虚拟社区,时间和空间有着更大的灵活性。从众心理。从众行为是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体寻求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网络中的匿名性可以消除害怕孤立的恐惧。但是,在网民的固定圈子形成后,便会产生群体压力,网民的从众心理甚至比现实世界表现得更为激烈。3网络信息行为案例观察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便捷性,使许多发生在现实中的事件能够迅速为更多人所知晓。通过对近期影响较大的网络事件调查我们发现,网络信息行为的“沉默螺旋”与现实世界相比,其影响范围更为广泛,网络行为的偏激性更为突出。案例1:日本留学生事件。2003年西北大学发生日本留学生辱华事件,我国国内网站立即对这一事件进行即时转贴、报道和讨论,所有舆论形成“一边倒”现象,在BBS论坛上很少看到理性、温和的发言,如果有少量理性而温和的发言出现,也会被“追杀”。这类引起网民关注的社会问题,一旦形成舆论倾向,便具有主导力量,不同意见很难出现。案例2:抵制家乐福事件。2008年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受到藏独分子的干扰。事情发生后,有网民发文号召大家5月1日不去家乐福购物,这一建议立即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响。笔者选取“搜狐社区”和“博联网博客”为平台,分别检索“抵制家乐福”信息,并对“支持”和“反对”帖子进行统计,结果发现:(1)在同一论坛中,持有主流观点(支持)的人数(511人),远远大于持少数观点(反对)的人数(190);(2)在同一论坛中,支持帖子中的中立和反对观点各占22.3%,而反对帖子中,中立和反对观点占47.9%;(3)在同一博客平台上,持支持观点的博客,中立和反对占42.1%,持反对观点的博客,中立和反对观点所占比例竟高达61.1%。“话题”、“议题”或事件在网络空间传播经过三个阶段:(1)议题出现:网络议题的出现方式包括论坛成员的原创性帖子及跟帖,为引起更多网民注意,一个帖子可以在不同论坛同时发布,形成交叉传播及共振效应;(2)议题存活:表现为相关事件受论坛成员的持续关注。论坛的常驻人数、人均发帖率、当日热点话题数量、事件本身的属性等,都可以影响到论坛帖子达到“显著”程度所需的阈值;(3)舆论走向:网络舆论动荡不安,互联网所提供的高度参与性和互动性,在技术上为每个网民提供了方便快捷参与公共讨论的机会,信息用户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网络传播热点转移迅速。当一个话题引起关注后,舆论倾向性迅速形成,任何不利或反对的声音都会被大多数人的“正义呼声”所淹没。只有在人们的热情逐渐消退后,反对意见才得以显现,而这时人们的关注热点已经转移。这种快速聚集、快速消退现象,在网络空间随时都可能出现。这是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特征,也为我们把握网络信息行为提出挑战。4网络信息行为调查为更好地分析网络空间的“沉默螺旋”现象,笔者进一步对在校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调查。2008年6月(30天内)笔者共发放问卷200份,调查对象包括女生106名(50.3%),男生94名(49.7%),学历分布为本科生40.4%,硕士研究生52.7%,博士研究生6.9%。问卷设计分为四个模块:身份、信息获取和传播途径、态度、从众行为,分别设立12个问题,每个问题分为五个等级,调查目的是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行为以及“沉默螺旋”现象的存在方式进行分析,以便发现这一群体的网络行为特征和从众心理的表现形式。4.1网络应用途径调查显示,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最主要的信息交流工具,经常使用互联网的学生人数高达到97.1%,网络主要用于信息交流和信息发布,论坛、博客和即时聊天构成网络应用的主要方式。4.2网络身份网络的匿名性使每个网民有机会重新构造自我,在虚拟环境中表达自己更为真实的一面。但是,每个网民的ID却给了每个网民一个“网络身份”。在比较稳定的虚拟社区中,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ID,这一身份限制了匿名交流的自由度。调查显示,在比较稳定的社区中,多数人有心理认同感,不会轻易更换ID(约占53%);少部分人的身份认同感比较强烈(占19%),这一比例与现实生活十分相似,只有一部分人(约占28%)随意更换网络身份。绝大多数人不会将网络与现实生活完全分开,网络空间的人际关系构成现实社会关系的延伸,人们在网络环境中仍然按照现实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得知他人知道自己真实身份时,49%的人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会有所保留。4.3网络群体行为网络群体行为的典型情况是BBS群体。这类群体受现实社会关系影响较轻,尤其在开始阶段,群体结构稳定性较差,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对某事、某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参与成员趋于稳定后,成员的网络身份逐渐固定,形成BBS的监督者和隐藏的领导者。在这种情况下,对有争议的话题,成员会采取一致行动。例如,在“抵制家乐福”行动中,少数不抵制声音被湮没,甚至受到攻击和谩骂,被多数人看作不爱国的表现,这正是网络群体意识的表现。ID形成一种网络身份,一旦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网络行为就受到限制,从而出现“从众”现象。尤其是有现实基础的网络群体,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感”表现得更为强烈。4.4调查分析本次调查以高校学生为主体,这一社会群体有着年轻、富有激情等特点。他们在遇到重大社会问题时,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在遇到不同观点时,大多持有宽容、欣赏甚至接受态度。该群体同样存在“沉默螺旋”现象。从众心理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选择。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将会有更多层次的人群加入网民队伍,如何建立健康的网络环境,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需要从法律、规则、道德等多方面展开研究。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空间的个体和群体行为有着明显特征。首先,网络对个人身份的屏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或消除个人对孤立的恐惧,使个体能够通过互联网更为充分地表达真实的思想。其次,网络所提供的虚拟空间,为人们组建、加入、退出某一群体,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组成不同团体,不必受到太多约束。群体界限的消除,使群体成员的利益冲突得到减缓,网络群体的人际关系更加宽松。同时,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又有着密切的关联。对每个网民而言,ID是代表着个体身份,在任何时间都可以随意转换,但在特定群体形成后,每个ID又是相对固定的。这种身份的固化,使人在以各种“马甲”发表观点时,也会受到约束,有时心理压力更加突出。此外,在网络中引起关注的话题、主题或事件,大多为敏感、尖锐的社会问题,人在表达观点时的“非此即彼”态度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网民的态度显得更为偏激,温和、中立的观点往往没有生存空间。互联网虽然改变了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方式,但在虚拟世界中网民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感依然存在。网络对个人身份的屏蔽,使人可以随意表达观点,但在主流观点形成后,大多数人仍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少数非主流观点持有者依然会感到压力。“沉默螺旋”理论为我们思考和分析网络行为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二手房交易房屋验收标准合同3篇
- 2025年度淘宝代运营店铺店铺运营专业培训合同3篇
- 2025年度版权购买合同(期刊杂志)2篇
- 2024年设备采购合同标的说明
- 二零二五年个人个人间个人住房贷款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电梯设备购销协议书3篇
- 2025年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咨询合同3篇
- 2025年度精装修二手房购置协议范本3篇
- 2024年餐饮经营租赁协议样本版
- 二零二五年度合伙人权益保障与分红实施协议3篇
- 《洁净工程项目定额》(征求意见稿)
- 家庭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保修单
-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方案
- 物业上门维修收费标准
- ATS技术交流(新型发动机智能恒温节能冷却系统)100318
- 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ppt课件
- 日有所诵(二年级)
- 2022年度培训工作总结
- 应急照明装置安装施工方法
-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
- DB34∕T 4057-2021 中小河流防汛特征水位分析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