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研究报告》: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重要湾区的比较分析_第1页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研究报告》: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重要湾区的比较分析_第2页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研究报告》: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重要湾区的比较分析_第3页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研究报告》: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重要湾区的比较分析_第4页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研究报告》: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重要湾区的比较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研究报告》: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重要湾区的比较分析编者:2023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确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发展战l。大湾区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为此,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委托中Y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组织开展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研究工作,旨在研究如何充分发挥粤港澳地区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优势,从战l性、全局性、前瞻性出发,统筹谋划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的战l重点,以更好地引导和服务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并以花都区为具体个案,探讨绿色金融支持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本公众号将陆续摘编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粤港澳大湾区基本情况

粤港澳大湾区是包括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的升级版,具有良好的气候、海岸线以及森林植被等自然禀赋,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南海相连,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世界贸易的主要海运通道,亚欧经济贸易衔接的核心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一带一路”的战l重地。其行政范围包括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区域面积5.59万平方公里,人口6956.8万人。

图1大湾区城市群区位分布图

经过改G开放近40年的合作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以0.6%的全国土地面积创造了约占全国12.57%的经济总量,GDP超过了10万亿元人民币。同时,大湾区的区域产业结构正向中高级迈进,大湾区9个城市制造业基础雄厚,港澳地区服务业高度发达,已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即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以珠海、东莞、佛山为核心的工业核心区。

此外,区域对外贸易总额、利用外资总额、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等已跻身国际一流湾区行列,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便捷的交通网络,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6800万标箱,居全球第一,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2.0亿人次,是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表1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发展情况比较一览表

数据来源:各市2023年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统计暨普查局。

从表1可以看出,粤港澳大湾区“9+2”的11个城市里面,从经济总量来看,香港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深圳和广州紧随其后,GDP总量已经很接近香港;佛山、东莞是第二梯队,GDP总量接近是港广深的一半左右,但是其他大湾区城市的两倍以上;珠海、江门、惠州、中山、肇庆位于第三梯队,经济发展各有千秋。

从人均GDP来看,澳门由于人口少,尽管经济总量小,人均GDP却最高,香港的人均GDP也远高于其他城市。深圳、广州、珠海是第二梯队,佛山、中山、东莞、惠州其次,江门、肇庆人均GDP相对较低。

从三次产业的占比来看,香港、澳门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占绝对优势,广州次之,深圳、东莞随后,其他6个城市占比基本相近。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深圳、佛山、东莞、江门、惠州、中山、肇庆、珠海等占比均较高,广州居中,而港澳很低;第一产业的占比,在所有11个城市里均很低,说明大湾区内的经济结构中,农业产值很低。

二、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湾区的比较评价

通过前文分析可见,纽约湾区是“金融湾区”,旧金山湾区是“科技湾区”,东京湾区是“产业湾区”。从发展定位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与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纽约湾区等国际一流湾区比肩,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经济湾区。特别是绿色发展带来的统一的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将使湾区内产业产生高效协同,避免由于同质竞争所带来的产能过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然而,与国际湾区相比,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在法律及政治体制方面更具复杂性,在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以及中心城市影响力等方面,与国际湾区尚有差距。

1.具有更为独特复杂的政治经济合作背景

与国际湾区是在统一的国家制度范围内开展合作,以及核心城市较为单一的特点不同,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背景下展开合作。这种“一二三四”格局是大湾区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也是其融合的难点与痛点。

区内其他城市与香港、澳门实行的是“一国两制”制度;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存在差异,各类要素还难以完全自由流动,一些领域还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此外,不仅南沙、横琴、前海三个自贸试验区存在同质化竞争现象,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中心城市怎样差异化发挥核心作用也是难点之一。

由此,如何深化合作,在产业布局、土地利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交通能源等方面,让人、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大湾区高效便捷地流通,发挥“9+2>11”的效应,上述难题亟待破解。

2.具备国际湾区的基础条件,但总体经济实力相对落后

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三大国际湾区的共同点是具有庞大的经济规模、最先进的产业体系、全球化的资源配置能力、开放自由的市场环境、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发达的现代交通网络、现代化的都市形态。从陆地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等指标对比分析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了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总体经济发展实力还有待提升。

第一,占地面积最广。从陆地面积来看,大湾区占地面积56505.93平方公里,纽约湾区占地面积21481平方公里、旧金山湾区18000平方公里、东京湾区13556平方公里。大湾区占地面积最广。

第二,人口规模最大,人口密度适中。截至2023年底,大湾区总人口约6672万,东京湾区4383万,纽约湾区2340万,旧金山湾区765万,人口规模优势是大湾区发展的一个特点,可大力挖掘消费潜力,从而推动大湾区制造业升级。从人口密度来看,大湾区1181人/平方公里,东京湾区3233人/平方公里,纽约湾区1089人/平方公里,旧金山湾区425人/平方公里。其中东京湾人口密度最大,旧金山湾区人口密度最小,大湾区人口密度与纽约湾区趋于一致,人口密度适中。

第三,产业优势明显。从四个大湾区来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业占比最高,升级潜力也最大。同时,大湾区具有金融中心优势,香港、澳门具有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要素,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机构和资金的集聚,大湾区内地城市对香港、澳门的开放,就是与国际金融中心接轨。

第四,经济规模庞大,但经济实力落后。从经济总量来看,2023年大湾区为1.36万亿美元,但人均GDP仅为2.04万美元。而纽约湾区GDP为1.4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5.98万美元;旧金山湾区GDP为0.8万亿美元,人均GDP最高,达到10.46万美元;东京湾区GDP为1.8万亿美元,人均GDP为4.11万美元。显然,虽然大湾区经济总量与其他湾区差距不明显,但人均GDP要远远落后于其他湾区。

3.与国际著名湾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

大湾区经济实力落后,主要基于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主要表现在:

第一,区域一体化水平不同。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区域内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环境品质已高度一体化。大湾区区域内发展级差还比较明显,特别是“一国两制”的香港、澳门有着独特优势。从发展层次上,港澳整体发展水平高于广深,当然深圳已有赶超香港之势。广深又高于其他7市,其他7市中,佛山和东莞是排头兵,其他如肇庆、江门等市的工业化水平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在全球价值链的位阶不同。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位居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大湾区的制造业发展,整体上尚处于中低端位置,但正在努力通过创新,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位阶。

4.中心城市分散,且影响力最弱

从全球来看,中心城市作为发挥湾区经济职能的“功能集聚体”,是应对全球化、面对外部竞争和确保其主导地位的核心区域。强化城市核心区,是发达的湾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策略。中心城市GDP占湾区GDP的比重反映了中心城市在湾区经济中集聚资源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大小。按照中心城市GDP占湾区GDP的比重的大小排序,四个中心城市依次是东京都、纽约市、旧金山市以及香港。

但是,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又明显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