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选择和实验及计算代表题强化训练题_第1页
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选择和实验及计算代表题强化训练题_第2页
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选择和实验及计算代表题强化训练题_第3页
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选择和实验及计算代表题强化训练题_第4页
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选择和实验及计算代表题强化训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5050页,共=sectionpages5353页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选择和实验及计算代表题强化训练题姓名班级一、单选题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果腐烂,食盐溶解 B.鲜肉冷冻,玻璃破碎

C.葡萄酒化,蜡烛燃烧 D.汽车爆胎,米饭煮糊通常情况下,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在加压低温条件下变为“干冰”,④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⑤常用作灭火剂,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⑦在生活中它还是制汽水的原料。关于上述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物理性质描述的是①② B.属于化学性质描述的是④⑤

C.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③④⑥ D.属于物理变化的③⑤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9.5mL液体 B.倾倒液体

C.气体验满 D.液体过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H3、NO、N2O3、N2OA.4种 B.5种 C.6种 D.7种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健。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

①Fe2+--铁离子;②2Ca2+--2个钙离子;③O2--2个氧原子;④Na+1--钠离子;⑤2NH3中的3A.①⑤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⑦ D.②⑤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④2Fe3+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⑤碳14(14C)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⑥、和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下列归纳内容全部正确的组别是(    )A、解释说明B、化学与生活①稀有气体作保护气--化学性质稳定

②O2、CO2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①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生铁不会全部溶解于过量稀盐酸

③黄铜比纯铜的硬度大C、化学用语中数字的含义D、方程式表示所述内容

①H2O:一个水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

②Ca+2①酸雨形成CO2+H2O=H2A.A B.B C.C D.D某化学学习小组讨论辩论以下说法:

①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后可得到纯净水;②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③做“硫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实验时,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放入少量的水或细沙;④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观察火焰,可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更高;⑤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

⑥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 B.2 C.3 D.4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B在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两极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体积比是1:2水是化合物,可分解C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Fe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可利用CO的还原性来炼铁D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一瓶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上方木条不复燃O2A.A B.B C.C D.D某同学模拟自来水厂将黄泥水净化,并最终制得蒸馏水。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促进悬浮杂质的沉降B.加活性炭是利用了具有吸附性的化学性质

C.证明液体B是硬水可采用加肥皂水的方法D.操作a是利用了水与其他物质的沸点不同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②化合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③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可能含有氧元素;④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混合物;⑤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质子数相同;⑥10克水加热变成10A.2 B.3 C.4 D.5下列推理或事实描述错误的个数为(    )①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②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③一种物质若能分解产生氧气,则这种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④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⑤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若俯视读数,则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偏大⑥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等A.4个 B.3个 C.2个 D.1个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的内壁上有水雾生成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其中未知数据正确的是:物质XYZQ右边的为第15题图反应前/g404000物质abcd反应中/gmmm10.8反应前的质量/g30201015反应后/g23m3027反应后的质量/gxy00A.m1=30.8 B.m2=24 C.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的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y=65 B.若该反应为化合反应,则y≤20

C.x的取值范围:0≤x≤30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2:1“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

B.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到2种氧化物

C.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4H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合金:钢、铝合金、氧化铁 B.混合物:空气、石灰水、牛奶

C.单质:金刚石、液氧、水银 D.氧化物:冰、干冰、生石灰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MNQ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8212A.该变化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7g

C.参加反应的M、P的质量比为7:20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过氧化钠(化学式为

Na2O2),能与物质

R

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R

的化学式为

CO2B.Na2O2

中含有氧分子C.Na2C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16gA与6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9 B.12 C.18 D.36下列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D.Na和Na+化学性质不同逆推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思维,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变,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改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B.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C.粒子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以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

D.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

C.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3∶20“归纳总结,分类学习”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以下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反应基本类型B.实验操作①化合反应CO2+ Ca(OH)2CaCO3↓ + H2O

②分解反应

H2①利用燃着的木条可鉴别氢气和氧气②通过加水搅拌,可区分二氧化锰和氯化钠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可检验氧气C.化学实验与安全D.环境保护①酒精灯不慎打翻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②用燃烧匙盛装硫粉进行硫燃烧的实验

③氢气点燃前,需检验纯度,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才可点燃①通过多施用农家肥,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可以防止水体污染②红磷燃烧实验中需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吸收有害气体,防止环境污染

③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A.A B.B C.C D.D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你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B.物质的鉴别①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做干燥剂

②CO

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①可用石蕊试液鉴别

CO

CO2

C.物质的构成D.化学符号的意义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①O2:两个氧原子

A.A B.B C.C D.D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三条都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构成B化学之最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②空气、液氧、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氧分子

③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③最轻的气体是氢气C实验操作D化学史话①用托盘天平称量12.25g食盐

②用100mL的量筒量取5.5mL液体

③排水法收集氧气,先盖好玻璃片再正放桌上①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②道尔顿创立了原子论

③张青莲测定相对原子质量A..A B.B C.C D.D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

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

C.硫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

D.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下列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用语B.物质的鉴别①:表示的微粒符号为F-

②Mg2+:“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①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

②氧气与二氧化碳:闻气味C.化学与环境D.生活常识①减少水污染: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②减少空气污染:使用清洁能源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

②软化硬水:过滤A.A B.B C.C D.D通常状况下,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A.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水属于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C.X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二、计算题欲测定某锌—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合金样品10克放入烧杯中,加入60克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最后所得混合物的质量为69.8 g。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1)生成气体质量为__________克;

(2)计算该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行(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他们将25克该样品放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测得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最为______g。

(2)求该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测定工业废气中的SO2含量。

【查阅资料】①溴水(Br2溶于水中)为黄色溶液,可与SO2反应,其化学方程式:Br2+SO2+2H2O=H2SO4+2HBr

②某地规定工业排放的废气中SO2含量不得超0.4mg⋅m-3。

探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测定步骤:

Ⅰ.向试管中加入含质量0.01g

Br2三、探究题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1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a.小明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

b.小刚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明的猜想进行了补充:______。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图2的实验装置。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看到木条复燃,你推测此气体可能是_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一共有两种,于是同学们又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请你回答: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______。

【老师介绍】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氧气。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

【补充实验】

明确了以上性质,小芳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3):

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

(蜡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请回答:棉花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这主要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物质______,同时反应放热。

【实验结论】①CO2

与N实验室中有如图仪器:

(1)填写标号仪器名称:③______。

(2)欲在实验室制取H2,应选择发生装置仪器的组合为______(选择一套,填序号);实验室制取H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当用装置⑩收集H2时,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进入。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为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如图回答。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2)若选B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二氧化碳,选用C相对于B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4)某同学用E、F装置收集一定量的氢气,装置接口连接的顺序为______(填接口字母)。

答案和解析1.【答案】D

【解析】解:A、水果腐烂属于化学变化,食盐溶解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鲜肉冷冻和玻璃破碎都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葡萄酒化和蜡烛燃烧都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汽车爆胎,属于物理变化;米饭煮糊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

2.【答案】A

【解析】解:A、属于物理性质描述的是: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正确;

B、属于化学性质描述的是:④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⑤属于用途;故选项错误;

C、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③属于物理变化,④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属于物理变化的:③在加压低温条件下变为“干冰”,⑤⑦属于用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D

【解析】解:A、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选取的量程太小,多次称量会有误差。所以,用量筒量取9.5mL液体,应选择略大于9.5mL量程的10mL量筒。用100mL的量筒量取,会因刻度不精确而有误差。故本选项错误:

B、瓶塞应该倒置,以防止桌面上的异物遗留在瓶塞塞子上污染试剂,故本选项错误;

C、因为燃着的火柴伸入集气瓶内,火柴熄灭了,所以该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验满是用燃烧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本选项错误;

D、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②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盛混合物的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③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4.【答案】C

【解析】【分析】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一般情况下,化合物中氢元素常显+1价,氧元素常显-2价。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较繁琐,学生需利用化合价计算的方法逐一计算,确定N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来得出答案。

【解答】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和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可以计算出:

因N2为单质,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N2O3、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NH3、N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NH4NO3中的【解析】解:①Fe2+表示的是亚铁离子,错误;

②2Ca2+表示2个钙离子,正确;

③O2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错误;

④Na+1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错误;

⑤2NH3中的3表示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三个氢原子,正确;

⑥2H表示2个氢原子;

⑦N20为单质,其中的【解析】解:①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错误;

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正确;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正确;

④2Fe3+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错误;

⑤碳-14(14C)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正确;

⑥、和表示的微粒中不带电荷,错误;

故选:B。

根据有关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7.【答案】A【解析】解: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以做保护气;氧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可燃物越多,燃烧的越旺盛,故正确。

B.金属在自然界中除少数不活泼的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外,大多数是以化合物的性质存在;生铁中碳不会与稀盐酸反应;黄铜比纯铜的硬度大,故错误。

C.Ca+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S2-表示每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错误;

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酸,这是酸雨的形成原因,故错误。

故选:A。

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结构与性质以及促进燃烧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金属的性质、合金的性能来分析;

C.根据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来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解答时要注意对题目的准确理解,解答时可以注意是否有解题的技巧,另外就是平时学习中多归纳总结,对比和联想,这样更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8.【答案】【解析】解:

①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操作,只能除去一些难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得到纯净的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②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③硫燃烧不会溅落炸裂集气瓶,做硫燃烧实验必须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不能在瓶底上铺一薄层细沙,故选项不正确;

④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观察现象,可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更高,故选项正确;

⑤在火场中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故选项说法正确;

⑥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C。

①根据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等操作,只能除去一些难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②根据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解答;

③根据硫燃烧不会溅落炸裂集气瓶判断;

④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解答;

⑤根据在火场中浓烟中逃生的方法解答;

⑥根据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解答。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基本知识与操作又是实验的必备技能,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考查热点之一。

9.【答案】B

【解析】解:A、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均生成SO2,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在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两极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体积比是1: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分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C、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Fe2O3粉末,红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一瓶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上方,木条不复燃,不能说明O2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D【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净化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促进悬浮杂质的沉降,故A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是物理性质,故B说法错误;

C.证明液体B是硬水可采用加肥皂水的方法,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C说法正确;

D.操作a是蒸馏,蒸馏利用了水与其他物质的沸点不同,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所考知识点较多,这需要同学们平时知识的积累,虽说不难,但易错。

根据氧气的水溶性、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特点、质量守恒定律、单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进行解答。

【解答】

①鱼类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溶有氧气,不能证明氧气易溶于水,实际上氧气不易溶于水,故①错误;

②化合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二者属于交叉关系,故②错误;

③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根据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种类守恒,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可能含有氧元素,故③正确;

④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以是单质如氧气,也可以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故④正确;

⑤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相同,故⑤错误;

⑥10克水加热变成10克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我们说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⑥错误。

综上所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2个。

故选A。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解答】

①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此推理错误;

②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1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故此推理错误;

③一种物质若能分解产生氧气,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则这种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此推理正确;

④空气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故此推理正确;

⑤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若俯视读数,眼高读数高,实际量取的少,则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偏小,而不是偏大,故此推理错误;

⑥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等,故此推理正确。

综上所述错误的个数有3个。

故选B。

1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解答】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的内壁上有水雾生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结论,不是现象,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B

【解析】【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m4的值,然后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A.由质量守恒定律,m4=40+40-23-30-27=0,由反应前与反应中X,Q的质量关系,则(40-23)g:27g=(40-m1)g:10.8g,解得m1=33.2,故A错误;

B.由反应前与反应中Y、Q的质量关系,则40g:27g=(40-m2)g:10.8g,解得m2=24,故B正确;

C.由反应前与反应中Z,Q的质量关系,则30g:27g=m3:10.8g,解得m3=12,故【解析】【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x+y=30+20+10+15=75,错误;

B、当y=20时,b可能是催化剂或杂质,则a物质是生成物,b、c是反应物,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当y<20时,b、c、d是反应物,a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三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C、x可以大于30,错误;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0g:15g=2:3,错误;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解: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水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最简整数比,故选项说法错误。【解析】【分析】

本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正确理解并能区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合金等基本概念是解答该类试题的关键。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解答】

A.钢、铝合金都是合金,属于混合物;氧化铁是纯净物,不属于合金,故A选项错误;

B.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空气、石灰水、牛奶都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B选项正确;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金刚石、液氧、水银都属于单质,故C选项正确;

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冰、干冰、氧化钙都属于氧化物,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18.【答案】B

【解析】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N的质量增加了28g-1g=27g,故N是生成物,生成的N的质量为27g;Q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Q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P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P的质量为32g-12g=20g,所以M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7g。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M和P,生成物是N,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M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M的质量为7g,故X的数值为18g-7g=11g,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中参加反应M、P的质量比为7g:20g=7:20,故选项说法正确。

D、Q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Q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本题可分析先N、Q、P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M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9.【答案】B【解析】解:A、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4个,反应后碳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2R中,反应后氧原子是8个,反应前应该是8个,其中4个包含在2R中,R的化学式为CO2,该选项说法正确;

B、Na2O2中不含有氧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12+48=106,该选项说法正确;

D、R的化学式为CO2【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C、D的质量和为16g+64g=80g,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则D的质量为36g。

设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2B=C+2D

32×2

2x

64g

36g

32×22x=64g36g

x=18

故选:C。

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求算生成物的总质量,进而根据生成物质量比求算D的质量,然后求算【解析】解:A、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水分子构成,故A说法正确;

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所以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故B说法正确;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故C说法错误;

D、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所以Na和Na+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A、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水分子构成;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D、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和原子的构成性质和特点。

22.【答案】【解析】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错误,因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选项错误;

B、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每个水分子和每个甲烷分子中都含有10个质子,不属于同种元素,错误;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比如氦原子和镁原子,错误;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A、根据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3.【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观模型图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解答】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分别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分别是氧化镁和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由此可知: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有单质碳生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二氧化碳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碳元素化合价为+4,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生成碳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物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0,生成物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所以碳元素和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A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比为2:1,故B错误;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金属镁,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和都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12:[2×(24+16)]=3:20,故D正确。

故选D。

24.【答案】B

【解析】【分析】

A.根据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分析;

B.根据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根据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分析;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分析;

C.根据灭火的原理、硫的燃烧、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和现象分析;

D.根据水的污染来源、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分析;根据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的关系分析。

【解答】

A.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反应①中的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完全正确;

B.

①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用燃着的木条可以检验氢气和氧气;②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通过加水搅拌可以鉴别二氧化锰和氯化钠;③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故B完全正确;

C.①酒精灯不慎打翻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正确;②用燃烧匙盛装硫粉进行硫燃烧的实验,正确;氢气点燃前,需检验纯度,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不能点燃,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声音很小才可点燃,错误,故C不完全正确;

D.①通过多施用农家肥,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正确;红磷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不是气体,错误;③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正确;故D不完全正确。

故选B。

25.【答案】B

【解析】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故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而一氧化碳不能,所以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丰富的为软水,故正确;

C.构成原子的微粒中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故错误;

D.O2表示的是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O2-表示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故错误。

故选:B。

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鉴别方法来分析;

C.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以及原子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选用排除法(即只要发现选项中有一种不符合排列要求,即可排除该选项)是快速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解析】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氧气中含有氧分子,所以空气和液氧中含有氧分子,而过氧化氢中不含有氧分子;氢原子中不含有中子,故A错误;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金属元素是铝,故B错误;

C、托盘天平的最小精确度为0.1g,所以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2.25g食盐,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100mL的量筒量取5.5mL液体误差太大,故C错误;

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最早提出原子分子理论的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张青莲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氧气中含有氧分子、原子的构成进行解答;

B、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是氢元素进行解答;

C、根据常见实验数据的记录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D、根据化学发展史进行解答。

解答时要注意对题目的准确理解,解答时可以注意是否有解题的技巧,另外就是平时学习中多归纳总结,对比和联想,这样更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7.【答案】C

【解析】解:A、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上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2-,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1个硫离子,硫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上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进行分析判断。

B、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根据1个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1个硫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8.【答案】D【解析】解:A、由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故A正确;

B、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B正确;

C、由汉语名称“碘”,可知其为非金属元素;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C正确;

D、根据化合价原则“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3×(-2)=0,故x=+5价,故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说法错误,故D错误。

故选:D。

A、由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内质子数;

B、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C、由汉语名称“碘”,可知其元素种类;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情况;

D、根据化合价原则“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出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硬水和软水的鉴别、硬水软化的方法、氧气与二氧化碳的鉴别、水和空气的污染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化学基础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①表示的微粒符号为F-,故正确;②Mg2+中“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正确,故A符合题意;

B.①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故正确;②氧气与二氧化碳都是无味的,不能闻气味鉴别,故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

C.①不能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合理使用,故错误;②可以采用使用清洁能源的方法减少空气污染,故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故正确;②软化硬水不能采用过滤的方法,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并不能减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0.【答案】【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氧气属于单质,故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A错误;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是氢,所以水属于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故B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X中碳、氧的元素质量比为12:(16×2)=3:8,故C错误;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31.【答案】(1)0.2;

(2)解: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解析】【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生成气体的质量;

(2)由生成气体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求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