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山东卷语文答案及解析分析_第1页
2016高考山东卷语文答案及解析分析_第2页
2016高考山东卷语文答案及解析分析_第3页
2016高考山东卷语文答案及解析分析_第4页
2016高考山东卷语文答案及解析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高考山东卷语文答案及解析(jiěxī)分析第一页,共27页。黟〔yī〕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蛮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寸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四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①灰白的屋壁被时间画出斑驳的线条。礼拜的“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到处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醇厚沉着。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该是在西递村。②在都市的暄哗之外,西递向我们(wǒmen)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从远处眺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③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式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④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表达得淋漓尽至。第二页,共27页。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wénzì),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蜚〔fēi〕暄哗B.幢〔zhuàng〕宁静质朴C.伫〔chù〕纯粹D.淳〔chún〕淋漓尽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喧哗,C伫〔zhù〕,D淋漓尽致。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标准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形容暴露的很彻底。第三页,共27页。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优美领略繁杂B.幽美领略繁复C.幽美领悟繁杂D.优美领悟繁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优美:美好;美妙。幽美:〔1〕形容地方很偏僻、光线暗;〔2〕使人感觉宁静、安闲的;〔3〕幽静美丽;幽雅,幽深。领略:有领会,理解,理会,理睬等意思。领悟:就是体会,解悟。繁杂:事情多,繁琐而杂乱。繁复:指繁多复杂。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shúyǔ)〕。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第四页,共27页。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和“灰白(huībái)的屋壁被时间画出斑驳的线条〞之间应用逗号。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并列短语作谓语或补语时,并列短语之间一般用逗号而不用顿号第五页,共27页。4、【答案(dáàn)】D5、【答案(dáàn)】A第六页,共27页。6.关于古体诗,以下表述符合(fúhé)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逐渐走向衰微〞无中生有;B项“因而〞,强加因果;C项“更似绝句律诗〞没有依据。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第七页,共27页。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项“继承汉魏古诗〞文中没有依据。8.【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项“其作用(zuòyòng)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准确,引用的诗论局部,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第八页,共27页。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文:动词(dòngcí),装饰花纹。1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表转折,但、却。A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或许〞“大概〞/代词,他们;B介词,对于/介词,从;C介词,拿、用/表目的连词,来。第九页,共27页。11【答案】A1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zhìdù)〞错解文意。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第十页,共27页。【参考译文】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这样,那么诸侯们都会来吗?〞晏子答复说:“效法古圣王的节俭那么就可以,效法穿衣服,居其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王穿不同的衣服而统一天下,不是因为衣服使诸侯归服的,诚心于保护人民,果断地推行善政,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的恩德,而归服于他们的道义,这就是他们的衣服节俭而人民群众快乐(kuàilè)的原因。那帽子足够用来表示恭敬就行了,不要致力于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就行了,不要致力于华美。身上穿的衣服不要色彩杂陈,头上戴的帽子不要镂刻花纹。古人曾有用木柴搭巢和挖洞穴居而不厌恶的人,给予宫室而不要,天下人不是朝拜宫室,而是共同归向于他们的仁爱。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为了增加敬肃之意,头上戴的帽子足以表示敬肃,而不求贵重;身上穿的衣服足以使行动干净利落,而不有害于活动。衣服的轻重方便于身体,使用钱财的多少顺于民意。后来不居住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的人,是因为要避风雨;不挖洞穴居的人,是因为要避开潮湿。第十一页,共27页。因此修建明堂的原那么是,地下的潮湿,不能浸出;天降的寒暑,不能侵入。土建筑物不能装饰花纹,木建筑物不能镂刻,给民众看,让他们知道节制。等到这种风气衰败的时候,衣服的奢侈已过于足以敬肃的程度,宫室的壮美已过于避开潮湿的程度,使用人力很多,使用钱财很浪费,这是与民为仇敌。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不效法他们的制度,如果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虽然还没有成就治理,希望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楼台亭榭的高耸,竭尽蓄水池的深度而没有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巧妙,花纹彰显的观看而不厌倦,那么就是与民为仇敌了。就像我的忧虑,恐怕国家的危险,而主公(zhǔɡōnɡ)您也不平安呀。主公(zhǔɡōnɡ)希望招徕诸侯,不是很难吗?您的话过分了。〞景公赐给晏子平阴和槀邑。晏子辞谢说:“我的国君喜欢修筑宫室,百姓的力量十分疲困了;又喜欢游乐与珍宝,用来装饰女子,百姓的钱财都用光了;又喜欢发动战争,百姓离死亡很近了。使其力疲困,使其财用竭,使其身临死境,下面的人非常痛恨上面的人!这就是我不敢接受的原因。〞第十二页,共27页。景公说:“这样就算了,即然这样,君子难道就不奢求富贵吗?〞晏子说:“我听说做人的臣子的人,先国君而后自身;安定国家后才考虑自己的家,尊重国君才能安身,怎能说唯独不想富贵呢!〞景公说:“那么我用什么封赏你呢?〞晏子答复说:“君王放宽对渔盐的征税,对关市只盘查而不征税;对耕地的人收取十分之一的租税;减轻刑罚,如果是犯死罪的人就判刑,如果是该判刑的就罚款(fákuǎn),如果是该罚款(fákuǎn)的就免了。这三条,就是对我的赏赐、君王的利益。〞景公说:“这三条,我没有什么说的,就听从先生的吧。〞景公按照这三条去做了。派人去问大国,大国之君说:“齐国安定了。〞派人问小国,小国之君说:“齐不会侵凌我们了。〞第十三页,共27页。13、【答案】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手法,表现出诗人高昂的诗兴,展现出湖上风雪翻飞的景象。描绘出一幅壮观的江天风雪行吟图。14【答案】小令开篇两句交代了孤舟(ɡūzhōu)夜泊的背景:入夜洞庭湖畔,灯火青荧,衬托出了作者内心的冷寂孤独。“朔风吹老梅花片〞,诗人在封闭的船舱中听到朔风的劲烈,于是“推开篷〞细看究竟,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惊喜顿生,诗兴大发。“一笑琅然〞,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心情无比畅快豪爽。第十四页,共27页。诗歌分析:“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交代了孤舟碇夜泊的背景:时间(shíjiān)是入夜,地点是洞庭湖,遥岸青荧的灯火,衬出了客船的冷寂。孤舟无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诗人只能蜷缩在船舱中,从而自然地度入“舟中〞的题面。“朔风吹老梅花片〞是意味深长的一笔。在“夜泊洞庭边〞的迷茫夜色中,是不可能望见“梅花片〞的,可见全句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觉。结合题目的“舟中〞二字,那么可发现此处的“朔风〞,实是诗人在封闭的船舱中所获得的听觉印象。听觉印象而产生视觉效果,反映了朔风的劲烈。这种强烈的风声使作者生发了“吹老梅花片〞的联想,推篷是因为朔风的骤起,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事出意外,惊喜顿生,难怪要“诗豪与风雪争先〞了。以下写风、雪与诗情搅成一片,难分难辨,活脱脱是一幅江天风雪行吟图。风雪催诗,“一笑琅然〞,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第十五页,共27页。15、【答案】〔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吴楚东南坼乾坤(qiánkūn)日夜浮〔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第十六页,共27页。16【答案】①东滩的景象可不是今天这样②比偷猎更可怕(kěpà)的是遍地的互花米草【解析】试题分析:①处上文写了东滩的美景,下文写的是东滩5年前的景象,提示此处应填过渡性句子,据此可确定答案应为“东滩的景象可不是今天这样〞一类的句子;②处上文写到了东滩5年前偷猎、毒杀鸟儿现象很多,下文写的是互花米草的入侵,而且明显可以看出互花米草的入侵带来的破坏性更大,据此可确定此处应填“比偷猎更可怕(kěpà)的是遍地的互花米草〞之类的内容。第十七页,共27页。17、【答案】例如:被拖延症牵着鼻子的人,做任何事都如同行走在沙漠里明知前面是绿洲也会停步不前。【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来看,拖延症的表现为“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方案(fāngàn)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据此可分析出拖延症的危害:会使方案(fāngàn)落空,会使理想付诸东流,会使导致本来可以成功的事情失败,而且明知错误还不改正。考生答题时运用比喻、比较的修辞手法把上述危害表述出来即可。第十八页,共27页。18【答案】〔1〕极高一定〔或务必〕〔2〕奉送(fènɡsònɡ)拨冗第十九页,共27页。19.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1、突出文章主题,说明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关心,需要亲情和爱。2、承接上文,解释吴秋明穿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的原因,3、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的表现做铺垫(pūdiàn),突出吴秋明对孩子们的爱。试题分析: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解答。从内容上看,“绒布妈妈〞实验通过对猴子进行实验而验证了一个道理,就是孩子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关爱。从结构上看,“绒布妈妈〞实验写在文章的第5至第7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引出这个话题的正是上文所写的是吴秋明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的作为也正验证了“绒布妈妈〞实验所讲的道理。第二十页,共27页。20【答案】〔1〕运用比喻(bǐyù)的手法,暗示马骁奴已经放弃了对吴秋明的戒备,吴秋明已经走进了马骁奴的内心,马骁奴已经爱上的吴秋明。〔2〕运用动作、神态和细节描写,展现出一幅充满温情的母女相拥的温馨惬意画面,表达出马骁奴内心的感动,赞美了吴秋明的善良与爱心。第二十一页,共27页。21【答案】吴秋明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单身心理学女博士。她有很高学识,并能学以致用;她质朴善良、乐于奉献、细心、而且(érqiě)有爱心,她关爱儿童村的孩子,经常去看望他们,并用自己的怀抱温暖他们,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母爱。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从文中看,吴秋明是“心理学博士〞“单身〞;熟知儿童心理,能够学以致用;为人质朴,“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善良,有爱心,真心爱儿童村的孩子,并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们。考生依据这些信息总结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十二页,共27页。22【答案】第一次是在吴秋明讲了“‘绒布妈妈’实验〞之后,马骁奴“突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说明马骁奴开始关心吴秋明;第二次是在马骁奴听老师们讲述儿童村孩子的情况后,马骁驭“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说明马骁奴已经从内心里开始关心儿童村的孩子们;第三次是在马骁奴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的时候,“马骁驭突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说明马骁奴被吴秋明感动,对吴秋明产生了爱意和敬意(jìngyì)。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串连起全篇内容,增加了小说的层次感,使小说结构紧凑;表现出人物心理的起伏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鲜明;使小说主题逐渐得到升华。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探究题,但答案并不开放。考生解答时需要先从原文中找出题干中所说的“三次心理冲动〞,然后逐一分析每次冲动的原因,并思考“三次心理冲动〞在展开小说情节、表现小说人物、突出小说主题方面各起到什么作用即可。第二十三页,共27页。23.作文(zuòwén)【题目点评】属材料作文(zuòwén),题目范围要求较广。行囊随身带,有里面应有尽有,但有的有用,有的没用,有的也许会用,有的也许永远不用,但却不会丢掉,直到永远。其实,事先谁也说不准那个有用,那个没用,一切皆有可能。宁可带着不用,宁可带着不用,也不能用着没有。这个题目会有争议的,但不大。但写作角度还是有变化的。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