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呼吸气体交换运输调节演示文稿_第1页
生理学呼吸气体交换运输调节演示文稿_第2页
生理学呼吸气体交换运输调节演示文稿_第3页
生理学呼吸气体交换运输调节演示文稿_第4页
生理学呼吸气体交换运输调节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呼吸气体交换运输调节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生理学呼吸气体交换运输调节目前二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呼吸运动的调节概述肺通气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生理主要内容目前三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目前四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扩散:气体分子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发生净转移的过程。分压差

是气体分子扩散的动力。

目前五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Δp:分压差

T:温度

A:扩散面积

s:溶解度

d:扩散距离

MW:分子量气体扩散速率D:单位时间气体扩散的容积。气体扩散速率目前六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气体分压:在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所占有的压力。气体分压=总压力×该气体的容积百分比气体的分压目前七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CO2O2CO2O2动脉血:PO2:100mmHgPCO2:40mmHg组织:PO2:30mmHgPCO2:50mmHg静脉血:PO2:40mmHgPCO2:46mmHg肺泡气:PO2:104mmHgPCO2:40mmHg目前八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肺泡静脉血动脉血组织Po21044010030Pco240464050不同部位的PO2和PCO2(mmHg)气体的分压差△P大,扩散快。气体的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动力,决定气体扩散方向。目前九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为扩散系数

血浆溶解度:O22.14ml/100ml

CO2

54.1ml/100ml

分子量:O2

32

CO244

CO2的扩散系数是O2的20倍。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临床联系:缺O2比CO2潴留给容易发生。目前十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扩散速率与扩散面积(A)呈正比;与距离(d)呈反比。扩散速率与温度(T)呈正比。气体的扩散面积、距离和温度目前十一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肺换气肺泡血液

O2CO2静脉血

动脉血

特点:迅速,不到0.3s即可达气体交换平衡。目前十二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组织换气组织细胞血液

O2CO2静脉血

动脉血

目前十三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呼吸膜目前十四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呼吸膜的厚度

呼吸膜的面积通气/血流比值(V/Q比值)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目前十五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通气/血流比值(V/Q比值)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与每分钟肺血流量(Q)的比值。

正常值成人安静时:4.2L/min5L/min目前十六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肺泡通气量不变,肺血流量减少则:VA/Q==1.684.22.5V/Q比值增大,意味着部分肺泡气未能与血液充分交换,相当于肺泡无效腔增大。4.2L/min2.5L/min目前十七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3L/min5L/min肺泡通气量下降,而肺血流量不变,则:

V/Q比值减小,通气不足,V血中的气体不能充分更新,犹如发生了动-静脉短路。目前十八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支气管痉挛

肺栓塞V/Q=0.84通气血流匹配正常V/Q<0.84动-静脉短路V/Q>0.84肺泡无效腔增加目前十九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目前二十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O2与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物理溶解(前提)化学结合(主要)红细胞血液肺泡组织

O2→→溶解O2→→结合O2

→→溶解O2→→O2CO2←←溶解CO2

←←结合CO2

←←溶解CO2

←←CO2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物理溶解:1.5%化学结合:98.5%O2与RBC内的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氧的运输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血红蛋白=珠蛋白+亚铁血红素X4

氧与亚铁结合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⑴快速、可逆、不需酶催化、受氧分压影响;⑵O2与Hb的结合是氧合不是氧化,Fe2+与O2的结合后仍是亚铁;⑶饱和现象:1分子Hb可结合4分子O2;⑷Hb与O2的结合或解离曲线呈“S”型。

Hb与O2结合的特征Hb+O2

HbO2肺PO2↑组织PO2↓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血红蛋白氧容量:

每升(L)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负载的最大氧量。血红蛋白氧含量:

每升(L)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血红蛋白氧含量占血红蛋白氧容量的百分数。动脉血>95%,混合静脉血75%血氧指标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HbO2呈鲜红色,Hb呈紫蓝色;

当体表毛细血管中去氧Hb含量≥5g/100ml时,皮肤、粘膜呈青紫,称紫绀。紫绀可能提示有缺氧。注意:缺氧不一定紫绀

如:严重贫血,CO中毒

紫绀不一定缺氧如: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氧解离曲线:指反映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氧解离曲线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氧离曲线上段PO260~100mmHg曲线较平坦反映Hb与O2的结合生理意义:P02在这一范围内变化对Hb饱和度影响不大。只要动脉血PO2不低于60mmHg,Hb氧饱和度便不会低于90%,组织就不会明显缺氧。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氧离曲线中段PO240-60mmHg曲线较陡反映HbO2释放O2的部分生理意义:血液流经组织时能够释放较多的氧,满足安静状态下组织代谢需求。

安静时,血液流经组织时释放出的氧仅占动脉血氧含量25%左右。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氧离曲线下段PO2

15~40mmHg曲线最陡反映HbO2最易释放O2的部分生理意义:代表血液释放氧的贮备,保证代谢增强时组织得到更多的氧。代谢加强时,血液流经组织时释放出的氧可达动脉血氧含量75%。目前三十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通常以P50作为Hb与O2亲和力的指标,P50是Hb氧饱和度达到50%时血液的P02,正常值是26.5mmHg,P50增大,表明Hb与O2亲和力下降,曲线右移;P50减小,表明Hb与O2亲和力增大,曲线左移。氧解离曲线移位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血液pH↓、PCO2↑→Hb与O2亲和力↓→氧离曲线右移;相反时左移。

血液pH和PCO2对氧离曲线的影响,称波尔效应。

波尔效应的意义:即有利于肺毛细血管血液氧的结合,也有利于组织处氧的释放。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②温度↑→Hb与O2亲和力↓→氧离曲线右移;

反之,氧离曲线左移。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③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Hb与O2亲和力↓→氧离曲线右移;反之曲线左移。2,3-DPG是RBC无氧酵解的产物;慢性缺氧、贫血、高原低氧等情况,2,3-DPG↑;血库长期保存的血液,糖酵解停止,2,3-DPG↓。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生理意义:氧的解离要与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相适应。氧解离曲线及其变化的生理意义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一)物理溶解:

5%(二)化学结合:

95%

CO2的运输碳酸氢盐:88%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C02碳酸氢盐形式的运输形式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不需酶催化,受Hb含O2量影响.

组织

CO2

CO2+HbNH2

HbNHCOOH

HbNH2+

CO2CO2

红细胞

肺泡

C02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运输形式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结合运输形式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O2及CO2的运输过程是相互影响的。CO2通过波尔效应影响Hb与O2的结合和释放,O2又通过霍尔登效应影响Hb与CO2的结合和释放。

PCO2升高促进O2的释放-----波尔效应

PO2的升高促进CO2的释放----霍尔登效应

目前四十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呼吸运动的调节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呼吸中枢:

指中枢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

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脑桥延髓低位脑干横断实验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低位脑干(指脑桥和延髓)延髓有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脑桥上部有呼吸调整中枢。

高位脑(指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等)大脑皮层对呼吸的调节系统是随意的调节系统。脊髓是联系脑和呼吸肌的中继站和整合某些呼吸反射的初级中枢。脑干图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呼吸节律的形成(了解)

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重点)肺牵张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

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化学感受性反射

化学感受器:★适宜刺激:A血或脑脊液中的CO2、O2和H+浓度的变化。

外周化学感受器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中枢化学感受器

: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外周化学感受器颈A体

主A体

(+)(+)

PCO2↑PO2↓[H+]↑

(A血中)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

中枢化学感受器生理性刺激物: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的H+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动脉血CO2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在碳酸酐酶作用下与H2O生成H2CO3,解离出H+,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

目前五十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中枢化学感受器反应特点:

1)对血液中CO2反应慢

2)对血液[H+]反应慢且弱

3)不感受血液中低O2刺激目前五十一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CO2、H+和O2对呼吸的调节目前五十二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②PCO2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

③吸入气CO2超过7%时,肺通气不能相应增加,出现中枢抑制现象,称CO2麻醉。

①一定水平的PCO2是维持呼吸中枢正常兴奋性所必需的生理刺激物,过低可出现呼吸暂停;

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目前五十三页\总数五十七页\编于十七点

CO2的作用途径

A血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