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重点难点专题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_第1页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重点难点专题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_第2页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重点难点专题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_第3页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重点难点专题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_第4页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重点难点专题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重点难点专题

专题01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

2020届高考化学复习精准预测

1、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

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的高考化学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优秀的中国传

统文化。例如,在选择题中通过成语、诗词等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通过古代的化学生产工艺考查物

质的分离与提纯,通过古文或谚语考查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类考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试题

会一直成为今后高考的热点题型。

2、图表信息,考查知识获取能力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考生应能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对实验现象、实

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和有序存储。

与之对应,高考化学试题中经常出现图表题。这类试题以图像、统计图、表格、模型等为信息,以化学中

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等知识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的数据或信息,

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表数据的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呈现(无机化工生产流程图、

有机推断与合成图、实验流程图等也属于图表),这种考查方式是化学学科素养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的具体体现,是高考化学的主流题型。

3、原理综合,考查知识运用能力

在高考化学试卷中,有一道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化学原理综合题的命

制具有广阔的空间。这道试题通常以新材料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或对污染的治理、重要物质的

制备或性质等问题为切入点,将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还

会涉及图象或图表,题目的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较多,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变化观点与平衡思想”

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以真实的情景为依托,要求考生能够多角度、动态

地分析化学变化,通过化学的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4、定量实验,考查综合实验能力

近年来高考化学实验考题的发展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教材内容到实际应用,这是

高考中加强能力测试的必然走向。从定性实验到定量实验是化学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因此定量实验一直

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定量实验题的特点是阅读量大,信息多,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定量角度考查考

生的计算推理能力。分析物质的组成是化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这类题目的考

查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则是通过实验分析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二则是通过计算进一步确定物质的化学

式或各组成成分的相对含量。解答这类化学题目必须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检验方法,熟练掌握以物质的

量为中心的计算技能。

5、宏微结合,考查物质性质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层面研究物质及其应用的科学,用微粒的观点审视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的

思维方式。化学学科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明确指出,中学生应该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

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预计,体现宏微结合观念的试题是

高考的必考题型。例如,给出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推测其性质,或给出物质的性质,推测其组成。

6、试题选材,注重态度责任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素养中较高层次的价值追求。近年高考试题的设计借助多种素材、

知识点及情景设置不同角度,着力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突出化学学科的独特育人功能,赞赏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帮助学生建立绿色化学、环境

保护等理念。

预计2020届全国高考的化学试卷仍然会以新材料的开发利用、新科技的推广应用、污染的治理或废物

利用等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考向解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6.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7.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命题热点突破一】化学与环境、生活STS

1.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2.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级微卷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

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

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

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3.酸雨

指pH小型正的雨雾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它是由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而成的,绝

大部分是硫酸型和硝酸型酸雨。

4.温室效应

指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大气中的血£旦虫等气体的大量增加,致使

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

5.臭氧空洞

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以吸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臭氧转化成氧气中起到催化

作用,从而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形成空洞。

6.光化学烟雾

指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会发

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有毒烟

雾污染现象。

7.重金属污染

一般把密度在4.5*cm-3(或5gym-5以上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铁、铜、银、铭、镉、银、铅、鸵、

锡、汞等。重金属的化合物(以及少数重金属单质)对环境的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

8.水体富营养化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丛上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

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气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9.赤潮

海水中的红藻、褐藻由于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N、P等)而过度繁殖,引起海潮呈赤色的现象。它会造

成海水的严重缺氧。

10.水华

人为向淡水中投入(或排入)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N、P等)后,导致水面上的藻类疯长、繁殖,并使水质

恶化而产生腥臭味,造成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11.厄尔尼诺

指由于全球温室效应逐渐增强,海洋温度不断上升,使得冰川、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从而形成强

烈的热带风暴以及引起大陆气候变化无常的现象。

12.白色污染

指各种塑料垃圾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

例1.(2018年全国卷n)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钢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解析】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

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碳酸

锁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钢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

硫酸钢,D错误。

【变式探究】【2017新课标3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n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答案】C

【解析】通常将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pm的颗粒悬浮物称为PM2.5,A正确;像色化学的核心就是从

源头上杜绝污染,B正确;燃煤燃烧产生SO?和C6,其中CaO可以和SCh结合生成CaS03,并最终氧化

为CaSCU,而CO?在高温下不能与CaO结合生成CaCOs,则加入CaO可减小SO?的排放,但不能减小CO:

的排放,C错误;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有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D正确。

【变式探究】下列广告语对应商品中含有的主要成分错误的是()

A.“红梅味精,领先(鲜)一步”——蛋白质

B“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乙醇

C.“吃了盖中盖,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碳酸钙

D.“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丙三醇

【解析】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不是蛋白质,A选项错误;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醉,B选项正确;

补钙产品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选项正确;大宝等护肤品的主要成分是丙三醇,D选项正确。

【答案】A

【变式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象环境报告中新增的“PM2.5”是一种新的分子

B.“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C.小苏打可用于制作糕点的膨松剂,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乙醇、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解析】“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混合物,不是新分子,A项错误:

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B项正确;苏打是碳酸钠,其与胃

酸中的盐酸反应产生大量CO2,易引起体内胀气,对身体健康不利,治疗胃酸过多,•般用碳酸氢钠或具

有两性的氢氧化铝,C项错误;乙醇能渗入细菌体内,使组成细菌的蛋臼质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D

项错误。

【答案】B

【命题热点突破二】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胶体

例2.12017北京卷】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7

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

【答案】A

【解析】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而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变式探究】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解析】A项,CO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B项,氧化铁溶液不是胶体,错误;C项,四氯化碳不属

于电解质,错误;D项,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分别为甲醛、展酸钠、氨的水溶液,均为混合物,正确。

【答案】D

【特别提醒】物质分类中的三个认识误区

(1)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①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单质混合而成,如。2、。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

②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如C4H10的结构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二者组成混合物。Q)

误认为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如NaHSC)4为一种盐。

(3)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4点: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mCh;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N02O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D2不是碱性氧化物,Al2o3

属于两性氧化物。

③一种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就是碱性氧化物,如AI2O3属于两性氧化物,CO、NO为不成

盐氧化物。

④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0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

物(如Na2O2)»

【变式探究】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B.宋・《莲塘乳鸭图》绛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D.清•乾隆“瓷母”是指各种釉彩大瓶,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解析: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A项正确;绛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项正确;青铜

是一种铜锡合金,C项正确;釉彩大瓶的主要成分是桂酸盐,D项错误。

答案:D

【变式探究】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

B.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金刚石

C.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

D.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

解析: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氯气是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

故C不正确。

答案:c

【变式探究】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Q,发生如下反应:Q---R+T+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一定含三种元素

B.Q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Q一定不是碱

D.R与T中一定有一种盐

解析:因为Q分解生成三种物质,其中水中含有H、0元素,则其余两种物质中至少含有一种不同于

H、0的元素,所以Q中至少含三种元素,A错误;Q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Q是碳酸氢筱或碳酸镀,

则无金属元素,B错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Q一定不是碱,因为碱不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三种物质,C

正确;若Q是碳酸氢锈,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气、水,无盐生成,D错误。

答案:C

【变式探究】有关胶体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粒子带电,溶液溶质粒子不带电

B.渗析实验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C.胶体与溶液都可以通过滤纸、半透膜和分子筛

D.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解析:胶体粒子带电,溶液溶质粒子也可能带电,例如,钠离子等,A错误;渗析实验可以用于分离

提纯胶体和溶液,不用渗析实睑来鉴别二者,B错误;胶体与溶满都可以通过滤纸,溶液可通过半透膜,胶

体不能通过半透膜、分子筛,C错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丁达尔效应

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酒,D正确。

答案:D

【命题热点突破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例3、(2018年北京卷)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能源汽车用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项,甲醇低温制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笊、瓶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

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肺与N2O4反应生成C02、用和Hz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C2H8N2+2N2O4旦&N2T+2c(M+4H2。,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燃烧

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望CO2+2H2O,属于化学变化;答案选B。

【变式探究】【2017天津卷】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Hg+等重金属离子

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J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答案】C

【解析】石灰、碳酸钠都呈碱性,能与酸反应,故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酸,A正确;铝盐、铁盐都能

水解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酣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B正确;氯气可用于水的消

毒杀菌,对重金属离子没有作用,可以加入硫化物生成硫化物沉淀来处理重金属,C错误;烧碱可与钱根离

子反应产生氨气,D正确。

【变式探究】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了多种化学变化

解析:“水乳交融”时形成乳浊液,是物理变化,“火上浇油”指燃烧,包含化学变化,A项正确;

“落汤螃蟹着红袍”生成了红色的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说蛋白质在高温下的变化就属于化学变

化),B项正确;“滴水石穿”伴随化学反应CaCC>3+CO2+H2O===Ca(HCC)3)2,而“绳锯木断”不包含化

学变化,C项错误;D项,包含了燃烧、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多种化学变化。

答案:C

【特别提醒】物质变化的认识误区

(1)误认为有新物质生成、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如体。转化为谊0、NaCl溶于水都不属

于化学变化。

(2)误认为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物理变化,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2转化为。3均为化学变化,拼

且为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或硫酸铜溶液均有沉淀生成,前者为蛋白质的盐析,为物理变化;后

者为蛋白质的变性,为化学变化。

【变式探究】我国晋朝傅玄的《傅鹑娜集•太子少傅箴》中写道:“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

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指的是下列物质中的()

A.HgSB.Cu

C.C112OD.Fe203

解析:A.“朱”指朱砂,是古代常用的一种颜料和药物,其主要成分是HgS。

答案:A

【变式探究】中国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体现了化学知识。下列成语中涉及的主要变化不是化

学反应的是()

A.百炼成钢B.饮鸩止渴

C.铁杵磨针D.火上浇油

解析:A项,百炼成钢有新物质铁生成;B项,饮鸩止渴使人中毒,发生蛋白质变性;C项,铁杵磨针

没有新物质生成;D项,火上浇油发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

答案:C

【变式探究】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明矶用作净水B.液氯用作制冷剂

C.氢氟酸刻蚀玻璃D.生石灰做干燥剂

解析:明矶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K,AP,而AP-很容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氢

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从而使杂质沉降水变澄清,属于化学变化,A错

误;B.液氯汽化时吸收热量,故可用作制冷剂,属于物理变化,B正确;C.氢氟酸能够与玻璃中的主

要成分二氧化睚发生反应,故氢氟酸能刻蚀玻璃,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答案选B。

答案:B

【命题热点突破四】物质之间的转化及性质和用途

例4.(2018年全国卷O)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A

【解析】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

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

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

种的生物制品。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

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

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电热水器内胆连接

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

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变式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Cb、Na2O2,CuS均可由相应单质直接化合生成

B.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KNO3固体,铜粉溶解

C.“溶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碳酸钙与水、C02的反应

D.氢氧化铝、碳酸镂都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酸、碱、盐、单质及其氧化物之间转化关系的有关判断。铜和单质硫化合生成CU2S,

A不正确;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和稀硫酸反应,但能溶于稀HNO”B正确;碳酸

钙与溶有CO?的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又生成CaCO,沉积下来,并放出CO:,

上述反应重复发生从而形成“溶洞”,C正确。

【答案】A

【变式探究】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中含适量的碘酸钾,食用后可有效地抗核辐射

B.工业上可分别采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制取钠、镁、铝

C.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D.跳水运动员驻地处理水时加入明矶作为净水剂以吸附水中的杂质

【解析】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是为了防治甲状腺肿大,不能抗核辐射,A错误;工业上是电解熔融

的氧化铝制取单质铝,B错误:招铜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铜与冷的浓H2s不反应而不是因

为发生钝化,c错误。

【答案】D

【命题热点突破五】化学用语

【例3】(2018年江苏卷)用化学用语表示NH3+HC1===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射B.HCI的电子式:

C.NH3的结构式:"一『"D.C「的结构示意图:命Pl

【答案】c

【解析】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表示为1/N,A错误;HC1中只含共价键,HCI的电子式

HxjH

为H:&:,B错误;N%中含3个N-H键,NH3的结构式为一]一,C正确;C「最外层有8个电子,C「

••H

的结构示意图为D错误。

j1)

【变式探究】【2017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31p

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GP

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CaCk的电子式:Ca?」©:];

D.明矶的化学式:A12(SO4)3

【答案】A

【解析】P的质子数是15,A正确;F原子的电子数为9,B错误;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隔排列,

其电子式中离子分开写、不能合并,C错误;明矶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D错误。

【变式探究】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NaClO的电子式:Na:6:C1:

B.质子数为81,中子数为124的铭(T1)原子:2股n

3歹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

【解析】NaClO是禽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NnI:<>•:।,A项错误;质子数为81,中子数为124,

则质量数为205,B项正确;氯离子的电子数为18,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一’〃,C项错误;D项给出

的是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D项错误。

【答案】B

【变式探究】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省电]钿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盛画曹®瞰

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溪原子:患Br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解析】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正确的电子式是Na[:O:O:]2-Na\A错误;溟原子表示正确,

B正确;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为8电子,正确的表示为,C错误;D为对二甲苯,

错误。

【答案】B

【高考真题解读】

1.(2018年全国卷II)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钏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解析】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

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碳酸

钢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钢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

硫酸钢,D错误。

2.(2018年全国卷H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A

【解析】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

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洒,

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

种的生物制品。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

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

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电热水器内胆连接

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

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3.(2018年北京卷)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若化学变化的是

O.-,1M

A.甲醇低温

B.笊、旅用作“人造太阳”C.偏二甲腓用作发射“天D.开采可燃冰,

所制氢气用于新

核聚变燃料宫二号”的火箭燃料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能源汽车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笊、笳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

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啡与N2O4反应生成CO?、N?和H?。,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2H8用+2用04昆丝处127+2cO2T+4H2。,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2出燃烧生

成CO?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U+ZOzMcCh+ZHq,属于化学变化;答案选B。

4.(2018年天津卷)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

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D.屠呦呦用乙醛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答案】A

【解析】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醐作用下分解,得到

酒精和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A不合理。商代后期铸造

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B合理。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C合理。屠呦

呦用乙醛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醛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

素提取到乙醛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D合理。

5.(2018年江苏卷)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含量上升的是

A.光合作用B.自然降雨

C.化石燃料的燃烧D.碳酸盐的沉积

【答案】C

【解析】A项,光合作用消耗CO:,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可表示为6C0L6H/黑♦aHigsYS,

光合作用会引起大气中CO:含量下降;B项,自然降雨时比0会与少量CCh反应生成H:CO”不会引起CS

含量的上升;C项,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C元素,C元素燃烧后生成

C6,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含量上升:D项,碳酸盐沉积指由形成于海洋或湖泊底部的粒装泥

状碳酸盐矿物及其集合体,通过生物作用或从过饱和碳酸盐的水体中直接沉淀,水体中生物活动消耗CO-

有利于碳酸盐沉积,碳酸盐沉积不会引起大气中CO:含量上升;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含量上

升,答案选C。

6.(2018年江苏卷)用化学用语表示NH3+HC1^=NH4C1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射B.HCI的电子式:]「[©:「

的转力卡H-N-H「「的姑力一上图G、\\

C.NH3的结构式:|D.C1的结构小尼、图:H17)287

口j1)

【答案】C

【解析】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表示为TN,A错误;HC1中只含共价键,H。的电子式

H7H

为H:&:,B错误;N%中含3个N・H键,NH3的结构式为-~,C正确;C「最外层有8个电子,C「

-H

的结构示意图为由)\\\,D错误。

7.(2018年北京卷)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氐顾的是

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i7H35coOH+C2H7H35coOC2Hs+Hz^O

B.常温时,0.1molLi氨水的pH=ll.l:NH3H2O;=tNH4+OH

C.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Na^+*:C1:—►Na,[:C1:]-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Cu

【答案】A

【解析】酯化反应的机理是‘薇脱羟基酹脱氢,硬脂酸与乙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S13

C1-H3;COOH-C2H5OH^MiC1'H35COOC:H:-H2O,A错误;常温下(MmolL-1氨水的pH=lLl,溶液

中c(OH-)=10--9molL-1[<]0.1molL-1,氨水为弱碱水溶液,电离方程式为NHrH:O=NHr-OH-,B正

确;Na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Na易失电子形成Na\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d易得电子形成C1、

Na将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移给Cl,Na-与C:-间形成离子键,C正确;电解精炼铜时,精铜为阴极,粗铜为

阳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iP--2e-=Cu,D正确。

1.12017新课标3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g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答案】C

【解析】通常将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pm的颗粒悬浮物称为PM2.5,A正确;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从

源头上杜绝污染,B正确;燃煤燃烧产生S02和C02,其中CaO可以和SO2结合生成CaSCh,并最终氧化

为CaSCU,而CO?在高温下不能与CaO结合生成CaCO3,则加入CaO可减小SO2的排放,但不能减小CO2

的排放,C错误;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有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D正确。

2.12017北京卷】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6

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

【答案】A

【解析】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而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3.12017天津卷】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Hg+等重金属离子

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答案】C

【解析】石灰、碳酸钠都呈碱性,能与酸反应,故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酸,A正确,铝盐、铁盐都能

水解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酥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B正确;氯气可用于水的消

毒杀菌,对重金属离子没有作用,可以加入硫化物生成硫化物沉淀来处理重金属,C错误;烧碱可与彼根离

子反应产生氨气,D正确。

4.12017江苏卷】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

法应提倡的是

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

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

【答案】C

【解析】设定温度很低时,空调会一直工作,浪费电能,A错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是浪费资

源的行为,B错误;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属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应该提倡,C正确;对商品进

行豪华包装浪费资源,D不正确。

5.12017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31P

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uP

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CaCk的电子式:Ca力©:£

D.明矶的化学式:A12(SO4)3

【答案】A

【解析】P的质子数是15,A正确;F原子的电子数为9,B错误;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隔排列,

其电子式中离子分开写、不能合并,C错误;明矶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D错误。

1.【2016年高考北京卷】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答案】B

【解析】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答案选

B。

2.【2016年高考海南卷】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

A.谷氨酸单钠B.柠檬酸C.山梨酸钾D.三聚鼠胺

【答案】D

【解析】A.谷氨酸单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B.柠檬酸主要用作酸味剂、抗氧化剂、调色剂等:C.ill

梨酸钾,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剂;D.三聚鼠胺有毒,不能不可用于食品加工及作食品添加剂。故选D。

3.【2016年高考江苏卷】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

增加的是()

A.燃烧煤炭供热B.利用风力发电C.增加植被面积D.节约用电用水

【答案】A

【解析】A、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CO:的含量增加,A符合题意;

B、利用风力发电能减少CO=的排放,B不符合题意j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啜收CO:,降低大气中CO:

的含量,C不符合题意;D、我国的能源主要来自燃煤发电,节约能源,会降低大气中CO?的含量,D不符

合题意。答案选A。

4.【2016年高考四川卷】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答案】B

【解析】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发

生化学变化,错误;B、硅胶作干燥剂是利用其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正确;C、二氧化硫和有色物

质化合使之生成无色物质,错误;D、肥皂水显碱性,与蚊虫叮咬处释放的酸发生中和反应,错误。

5.【2016年高考天津卷】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D

《神农本草经》

碳酸氢钠药片

记载,麻黄能“止咳逆

上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